2021年7月15日 星期四

中医辨治胃癌,要考虑两方面

中医辨治胃癌,要考虑两方面

原创 黄金昶

现如今,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胃癌是其中较常见的一种癌症。胃癌,愁煞了众多医生和患者,不少人都在它面前低下了头。中医如何对付这愁煞人的胃癌呢?黄金昶教授进行了如下总结——

胃癌同其他肿瘤一样,存在正虚邪实,正虚为脾胃肾虚损,邪实为痰瘀滞毒。

首先看正虚:对于胃癌的辨证,不应局限在胃,必当考虑脾,也当认识到肾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明代李东垣创立脾升胃降学说,清代叶天士提出脾胃分治学说,事实上脾胃一体,胃主纳、脾主运,脾胃健则气血生化充足,气机调畅,痰湿无化生之源。胃癌不仅是胃部疾患,表现为胃主受纳障碍,而且还可表现为脾虚症状,脾胃共病,迁延日久,或先天肾气不足,出现脾肾俱损症状。胃癌的正虚表现为脾胃肾虚损。

临床上常见脾胃虚弱、脾胃阳虚和脾肾虚损三种类型。辨证时只要排除了脾胃阳虚和脾肾虚损类型,皆可按脾胃虚弱类型用药。

脾胃阳虚多水泛,只要抓住寸口六部脉五部及以上皆为弦脉、心下逆满、起则头眩等就可辨证准确。
脾肾虚损型患者常见食欲极差,常规改善食欲的中西药物无效;或呕吐胃内容物,但无梗阻,常规止吐药物无效;或诊断为胃瘫、皮革胃、胃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或严重贫血。应用大剂补脾肾药物,脾肾相资,斡旋中州,方可有生还之机。脾主运化,肾司气化,脾虚运化无力,势必求援于肾,日久过耗则必致肾之精气匮乏,甚则耗散精气而损他脏腑,因而病至脾肾虚者多为诸损病证。

其实在《济生方·五藏门·脾胃虚实论》“补真丸”条下说“大抵不进食,以脾胃之药治之多不效者,亦所谓焉。人之所生,不善调养,房劳过度,真阳衰虚,坎火不温,不能上蒸脾土,冲和失布,中州不运,是致饮食不进,胸膈痞塞,或不食而胀满,或已食而不消,大腑溏泻,此皆真火衰虚,不能蒸蕴脾土而然”,就把脾肾虚损的临床表现与病机做一阐述,其后的《普济本事方·卷二》也有论述,在“二神园”条下就说:“有人全不进食,服补脾药皆不验,予授此方即服之欣然能愈,此病不可全作脾虚。盖因肾气怯弱,真元衰劣,自是不能消化饮食,譬如鼎釜之中,置诸米谷,下无火力,虽终日米不熟,其何能化?”

无论哪种类型,皆应调理脾胃、祛痰化瘀抗癌为主要治法,以调理脾胃为本。临床用药,不但要针对病机,还要兼顾脾胃的特性,胃属阳明燥土主降,喜凉润而恶燥,喜秽;脾为太阴阴土主升,喜温燥而恶湿,喜香,二者同病,选药应辛开苦降,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半夏辛燥入脾助升,干姜辛温也入脾助升;黄芩、黄连苦寒入胃主降,自然脾升胃降,气机调畅。为助气机调畅,选用温脾土的人参、干姜、炙甘草、大枣四味药,和理中丸不同的是此方用大枣而不用白术。大枣甘平温润,能益气养血润燥,较之白术补益之力更缓而无伤津之弊。

半夏泻心汤调畅气机尤佳,但补脾力量相对不足,应加六君子汤以增强补脾胃力量。如见阳虚饮停应加温阳化饮药物如苓桂剂。如出现肾气不足之候,加金匮肾气丸汤剂,非金匮肾气丸丸剂。

再看邪实:①脾胃为生痰之源,脾胃弱则痰浊内生。而且《温病条辨·湿》早就指出:“脾主湿土之质,为受湿之区,故中焦湿证最多。”因此无论湿邪困阻脾胃,或脾胃功能失调湿邪内生,作为病理产物的湿邪在脾胃病中均是常见的。此外,脾胃之阳受损则化生水饮,表现为饮证。

②脾胃位于中焦,斡旋中州,调畅气机,脾胃病则易出现气机痞塞、浊气在上清气在下的症状。
③胃癌为阴证,从一般胃病到胃癌大约需要十余年时间,病久多出现瘀证,而且从消化系统肿瘤舌质多为紫舌来看,胃癌存在血瘀。

④我们认为一旦病灶存在,癌毒就与痰湿、气滞血瘀等致病因素共同致病,发为胃癌,可见胃癌的邪实表现为痰湿饮、气滞血瘀、癌毒等因素互结。

祛邪之法主要指理气活血、祛痰化湿、以毒攻毒等。

理气活血法:胃癌因脾胃失和而致气机不畅,脾胃和则气机自然通畅,只要是气机无明显阻滞,单纯调脾胃即可,出现明显气机阻滞则用八月札、陈皮、郁金等;病久多瘀,可用莪术、鸡内金、当归、蜈蚣、延胡索等活血。

化痰祛湿法:脾胃为生痰之器,胃癌夹有痰湿饮,应予祛湿化痰逐饮,药用陈皮、半夏、胆南星、郁金、石菖蒲、茯苓、泽泻、皂角刺、黑丑、白丑等

以毒攻毒法:肿块形成必有毒邪蕴结,在治疗过程中当予以毒攻毒之药,该类药物有壁虎、斑蝥、蟾皮、蜈蚣等。以毒攻毒之药多伤气、伤胃,术后无瘤者、体弱者用药宜少、用量宜轻、用药时间宜短;肿瘤发展迅速、体壮者可选2~3种药物,量可大。

总而言之,胃癌的治疗首先健脾胃,调升降,使痰湿不生,气血化生得旺,肝肺得补,可以预防肝肺转移;同时予祛湿化痰饮、活血抗癌之品。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