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不用怕,《伤寒论》一医方,告别病情反复,张仲景不愧是医圣
原创 尹德海
古为今用,张仲景的《伤寒论》在今天依然在济世救人,这篇文章对于肾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详细阅读,对你有用。
张仲景的《伤寒论》作为中医经典著作,不仅在外感病的治疗上有着卓越的贡献,对于肾病治疗的指导也极具价值。《伤寒论》通过六经辨证体系,为肾病的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肾病的发生、发展往往与六经病变密切相关,尤其是少阴病篇,更是直接涉及心肾病变,为后世医家认识和治疗肾病提供了重要的思路。比如温阳利水法:如真武汤、四逆汤等方剂,通过温补肾阳,增强肾的气化功能,达到利水消肿的目的。这种方法在肾阳虚衰、水湿泛滥的肾病治疗中尤为有效。和解少阳法:如小柴胡汤,通过调和少阳枢机,促进气机升降,对于因少阳枢机不利导致的肾病,如肾病综合征、泌尿系感染等,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活血化瘀法:如桃核承气汤、抵当汤等,通过活血化瘀,改善肾脏微循环,对于肾炎蛋白尿、血尿等瘀血阻络的肾病症状有显著疗效。利水渗湿法:如猪苓汤,通过利水渗湿,排出体内多余水分,减轻肾脏负担,适用于多种水肿型肾病。
《伤寒论》中的治疗思路不仅局限于肾脏本身,还注重从整体出发,多脏同治。如太阳病之桂枝加附子汤,通过温经固表,达到补肾阳、治肾病的目的;又如芍药甘草附子汤,通过柔肝缓急、辛甘化阳,达到肝肾同治的效果。这种多脏同治的治疗思路,为复杂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伤寒论》中的许多方剂和治疗方法,经过千百年的临床实践验证,证明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如真武汤、四逆汤等方剂,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肾病的治疗中,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在《伤寒论》中,苓桂术甘汤作为经典的中药方剂,它独特的配伍与功效对于治疗慢性肾炎中的特定证型——脾虚痰饮内停证,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苓桂术甘汤适用于慢性肾炎中的脾虚痰饮内停证。患者常表现为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淡红、苔白,脉弦等。这些症状均是由于脾虚水湿不化,痰饮内生所致。苓桂术甘汤由茯苓12g、桂枝9g、白术9g、炙甘草6g四味药组成。该方剂主要功效在于健脾渗湿,温化痰饮。慢性肾炎患者常因脾虚导致水湿运化失常,形成痰饮内停。苓桂术甘汤中的茯苓与白术共奏健脾渗湿之效,有助于恢复脾脏的运化功能,减少水湿停留。桂枝的温阳作用能够温化体内的痰饮,使其得以消散或排出。同时,桂枝与甘草的配伍能辛甘化阳,增强机体的阳气,进一步促进痰饮的化解。慢性肾炎患者常伴有气血不和的症状,如目眩心悸、短气而咳等。苓桂术甘汤通过调和气血,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从而缓解这些症状。
我的一个慢性肾炎患者,男,57岁,在他们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肾炎,采用西医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虽然缓解了,但是总是反反复复,去年5月份在新媒体平台看到了我的信息,于是挂了我的远程视频号。视频时,他说自己早晨起床眼睑浮肿,腰膝酸软,乏力,目眩心悸,短气咳嗽,胁肋部有明显的支撑胀满感。食欲差,大便溏薄,夜尿频繁。他的化验单是尿蛋白(+),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少许。血肌酐轻度升高120μmol/L,尿素氮正常。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g/d。我看他舌质淡红,舌苔白腻。我给他辨证为脾虚痰饮内停型慢性肾炎。
我采用苓桂术甘汤加减给他治疗。处方如下:茯苓15g、桂枝10g、白术12g、炙甘草6g、黄芪30g、泽泻15g。经过一个月的中药治疗后,患者复诊时说,胁肋胀满感明显减轻,目眩心悸、短气咳嗽症状消失,晨起眼睑浮肿减轻,腰膝酸软、乏力的症状有改善。复查尿常规:尿蛋白(±),尿红细胞阴性,尿白细胞正常。24小时尿蛋白定量降至0.8g/d。肾功能指标稳定,血肌酐略有下降。继续原方加减治疗2个月,期间根据症状变化,调整药物剂量和配伍。复查时,患者的所有症状基本消失,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都恢复正常了。我叮嘱他注意生活调养,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定期复查肾功能及尿常规。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