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有「條件」的愛

一向有云遊四海習慣,一時給人看病開方,一時聊解眾生疾苦。今次在一大陸樓盤內結識了一小弟弟,眼見小弟弟唇乾眼澀,脾虛陰虛至極,因此教小弟弟一些湯水療法,一問之下,小弟弟忍不住大告單思之苦。
故事簡單不過,小弟弟在「生命」課程中結識了名校中学女教師,深深被其氣質所吸 引,原來此課程乃女孩前度相識七年男友介紹給她參加,「前度」男友小商人本色,一夜之間性格變得積極慈善起來,女孩好奇而參加了課程,小弟弟因而攀結了女 孩,女孩課程完后竟希望與前度復合,前度未置可否,但小弟弟連夜盡聽女孩心中情,但心所屬竟是前度,度出前度「條件」更合乎小弟弟,小弟弟當然「求之不 得,輾轉反側」。
故事帶出男女之情往往附帶出「條件」,明顯的條件如財富、社會地位、漂亮、俊 俏,內在一點条件如性格、人品、修養、宗教背景等等均是「條件」,今天能滿足条件者就「偶合」,明天條件不合就分手,男女關係就此在条件中盤旋,「条件」 改變因緣也改變,「姻緣」其实也是無常產物。那什么是「真愛」呢?嚴格來說是沒有!
是不是很可悲呢?那也不一定?愛不是永恆不一定否定其价值,君曾否聽過一句「少時為妻,老時為伴」,這是至理名言,還是不要太迷戀愛情吧

藝人誤解宗教

偶然在電視看到天皇巨星周杰倫也参加基督教活動,並說出用宗教來減壓,作作渲洩渠道,並藉此哭了出來。
不難理解,這是現代人「唯物觀」的另一種表現。唯物論認為精神芄術的上層建築,取決於下層物質建築,有名有利後找找宗教以作寄托,渲洩一下情緒,人會開心一些。這也是一般心理学功能觀點 ( Psychological functionalism )
現代人將「精神」二字取代了「神」,科学主義推倒了「上帝」,你看,現代人多麽可憐寂寞,孤獨,因人只認「自我」是個不斷尋找肉體上、感覺上的「快樂」,逃避感覺上的「痛苦」,肉体死後,什么也稱作完結,佛法稱這種見地是「斷見」(死後灰飛湮滅)
其實任何宗教均有意義地探討有關「生死」的話題,不應是渲洩的追求,而是「平靜的源頭」,是一個「明心見性」的自覺,請不要誤會,無論「有神」( 如基督教) 或「無神」( 如佛教 ) 均教曉世人認識如何尋找心裡的「光明」,有了光明,人就不會恐懼孤獨,能明白人生的意義,這才是宗教的核心。

宗教說救贖

哲學雖然一向被視為一切學問之總覽,這只是近代大學制度對學術分類而已,誤把宗教追求的「真理」與學術上追求的「真理」( universal truth ) 劃上等號,應是愚不可及的行為,真正的「修行人」只能在寺院或民間才找到,大学找到的只是学者,他不能指導人有関生命探索的問題,但一個喇嘛,一個道士,或一個修士可以。
修行人一般不只關心經、律、論的詮釋或理解問題,而是「救贖」的問題。
什么是「救贖」?近代已很少人討論了。我的理解是:靈魂沉淪了,生生世世方向迷失了,需要遠离迷惘,需要被拯救,這便是「救贖」!哲学中「存在主義」也曾談過「解放」( emancipation )的問題,認為人存在於虛無及荒謬當中,人必須在「有限的存在」找出人活着的意義,發展至今天而成為「人本主義」( Humanistic approach ),以「人」為大的思想完全离開了中世紀的「神本主義」,變成了今天我們冷漠的世代,「人本」背後原來還挾雜很多故政治社會的歷史余業,我們的世界是否因「人本」而變得更好,更有關愛、更具理解 ( True understanding) 仍是一個疑問。基督教則以耶穌為主体本位,完成人类「救贖的歷史」。
佛法卻沒有肯定或否定「神的救贖」問題,而認為人本身可透過「修行」而改變自身痛苦的根源,最後認清「諸法如幻」及「無我」的真諦,最後完成「救贖」。

沒有愛慾,不外是貪嗔痴!

人生往往离不開愛慾的體驗,存在上於世本是對生的渴求,「西藏渡亡經」討論到入胎的原動力了始於男戀母或女戀父而入胎為人,這是對「存在」的渴求,一念之間決定了來生之攀緣。
少年時候,尤其是荳芽初戀之際,總喊着愛人的名字,這其实是「貪痴」毒在業識中作祟,為何「貪痴」欲會在某甲中生起?而不在某乙中生起呢?因你能在某甲中產生「莫明的快感」,記住,你是不能解釋的!但「莫明」只是對你而言,愛是「顯現」的,但內因卻是「隱藏」的,無論如何,這「愛欲」是表現出真實一面,這便是「因緣」了,但也是迷失的,這只是佔有的「愛欲」。
我認識不少夫妻,結婚已後基本上斷絕了結識新異性的機會,原因是害怕另一半不快,這一情況可能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出現差異,但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很多人婚後生活都是狹窄,造成種種問題的遠因。
「愛」在俗世中往往只是「佔有」,只是「貪痴」的轉化而已,其實,「貪瞋痴」皆可互相轉化,君不見每天我們社會均出現「因愛成恨、成仇」的故事嗎?我們「愛欲」念每天在輪迴,時顯時隱,揉合了三毒,在「無常」的宇宙中漂浮,形成生生世世的「苦」,可憐的眾生!

女人四十

這是以前蕭芳芳主演的一齣電影,描述城市女性在四十歲後的生活壓力,其實人生中年壓力比任何時間都大,四十至五十左右是成熟期,但在商業世界是殞落期,尤其是「打工一族」,根本就沒有選擇。
網友經常在網誌吐苦水,說身心怎樣疲累,這也難怪,物貭生活比過去改善那么多, 要維持表面物貭生活,當然要付出知識與體力,但現今社會一般腦力勞動已大幅貶值,國內每年六百萬大学生畢業,海外回流及本地大学畢業也不少,一般商業知識 已變成常識,沒有經濟价值,工資報酬自然遞減,我只可以說,每個時代不斷淘汰弱者,人至四十,當然在淘汰之列,這是生活壓力之源頭。
但生活不代表生命,擁有豪宅並不代表「幸福生活」,對有些人來說,愈富裕就愈多 是非,愈少朋友,愈少健康,這是「命格」使言,生命能否有「貭感」,很大程度在乎「生活平衡力」,財富、健康、朋友、親人、信仰要和諧,一点也不易做到, 但「少欲」卻較容易做到,多點留意自己的心理反射,多點理解他人感受,凡事不要事事以「意志」行先,隨緣就事,事情成敗自然會圓滿些。
女人四十難,男人四十何妨不難,人進入「老、病、死」階段,本來是一性平等,無分男女富貴貧賤,唯有學習掌握心態,才是「得道」之人,沒有白費來到人間一趟!

生命可以如此

眾裡尋它千百度,終於給我在尖沙咀天地圖書找到辟谷記下集,也是「世上是不是有神仙」的第三本書。
本來我是密宗行者,不宜過份吹噓道教的修行方式,但觀乎李一道長的修為及水平,可以推介給世俗人作為「入道」之始,起碼,道教詮釋對生命的定義及理解,不止停留在純生物的層次,生命原來可包括精( 生物體) 、氣( 能量、波頻、能量)、神( 意識 ),西方醫学只处理生物問題,卻忽畧了人身體出現毛病或大病,是「心病」作為始俑者,這種「心物一元」的觀點,是「心」可以改變萬物的組成,當然包括你我的身體,這一點與密乘教法是一致的。
道教提到「全息療法」,又提倡「少欲」,生命活動要與大自然及宇宙相應,死亡並 不可怕,只是換個身體而已,「方生方死」說出人是不會被毁滅,你我「信息」也是不滅的,生命的意義在乎認識「真我」,這「真我」本與萬物皆可溝通、相應、 交感,与現代人內心世界中「孤獨的來,孤獨的去」大相逕庭。
从道教之角度,心臟病、糖尿病、什至癌病,病人要學懂如何与病相处,病也是一種因緣的結果,人不應持着「恐懼相」角度看待病相,過份担心,因只認為「生物的我」是唯一部份,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很多人都懂得用上述一句說話來提點自己或他人做人處事要小心自己的心念作為。究竟我們的心念是怎樣運作的呢?
我們對待事物或觀察事物必須依賴「意識」,尤如一個「濾鏡」一樣,「濾鏡」偏紅,感覺或觀察到事物總帶點紅色,科學或理性訓練只可畧減低一些影响力,不可能完全消減「意識」的影响力,但「意識」是怎樣構成的呢?
唯物主義當然認為「意識」只是生物身體的一部份,人死後「意識」也不存在,但佛 法當然人死後意識會輪迴再生,這個叫「阿賴耶識」的東西,死後會經歷「中陰」階段,「阿賴耶識」裡面其實帶着無量的信息,就主導了來生無量的行為,一生叠 一生,一念叠一念,在因緣和合的狀態下,你我就會相遇,在緣盡的時侯,愛侶就會分手,富豪也會傾家盪產,這是意識中潛藏了因果業力,一切待時而發,在某程 度上「因果論」是命定論 ( Determinism ) ,其實我體會到命運佔了七成多,還有一些改變的空間。
因果決定業力,業力決定意識,意識決定你我選擇天堂與地獄,誰說人生沒有選擇的自由 ( Free to Choose )

當「感動」變成商品?

中國人較重視「情」的表達,與以農立國及儒家文化有莫大關係,中國人對「情」的需求確是很大,由「情的濫殤」,到「真情流露」、「虛情假義」均有市場空間。你一看台灣的有綫电視橋段,說「情之濫殤」不為過。
王征入主亞視,股權爭議令人目不暇及,商業權益爭奪本是如此,不值得大驚小怪。我其實想討論是它的經營手法,自「巨星」之後,真人騷賣哭笑賺人熱淚成功后,又來一個「十大感動香港故事選舉」。
我在想:這些好人好事,點解要用「分別心」去選舉呢?「慈悲」無分等級,這個訊息太重要了,造一毛錢善業與捐十億元有差距?耶穌與佛佗不是告誡我們很多嗎?
現在,是「感動」選舉,不是「慈悲」選舉,切頭切尾將「感動」商品化。看清楚後,不禁令人心寒,人世間最真摯的感情,已經成功上市了,我們還剩下什么呢?

習氣

人與生俱來均有一些習慣是不容易改變的,佛法稱為「習氣」,藏傅佛教挑選「靈童 轉世活佛」其一參考就是紀觀察習氣。「習氣」與我們說的「習慣」有點不同,它是隔世或多世遺留下來,不易改變的,在意識底層深深處作祟,它可造成你的一生 成或敗。藏在第八阿賴耶識的「業識」,根本就控制了我們人生的選擇。
累世貪婪的人他轉生後仍以「貪」為樂,貪財貪色戀物只是按不同因緣而呈現, 「痴重」的人重愛戀,什至戀父戀母或憶子女成狂,「嗔重」的人易於奮怒,終日想着仇恨,情緒完全決定一個人喜與悲,心造的世界對凡夫而言,是「習氣」的結 局,也是吉凶的結局,中國易經智慧不是說「吉凶吝咎生乎動」嗎?動念就是吉凶之始,決定念頭就是「習氣」,氣含有業力因果之說,因此人的命運基本上是可以 預測的,但不「上天安排」,只是「因果業力」顯現與隱藏而已。
我見過一些奇醜無比及貌若天仙的人,我相信都是「業報」的結果,有些人長期「幸運」又另一些人長期「劣運」,什么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都有它份,都是「業力」牽引習氣的結果,「三界之內,因果相報」,所言非虛,小心習氣!

福德易成,功德難修

我相信大部份人對佛法都有一個很大的誤解,以為佛法就等於「棄惡從善」,多作善行就等於「修行」,告訴大家,「作善行」其實只是修行的起點,因果規 律說明:善行會為大家帶來「福德」,但不是「功德」。名著「了凡四訓」什至說明「福德」可以改變命運,這是因果法則而己,李嘉誠的富貴,米高積遜的成名與 暴斃,都是因果,好與壞的福德與否,視乎來世是否慷慨布施、有否很好品德,有否福報研究佛法,表面富貴或俊朗外表,並不代表有福德,只是業報因果而已。
說到「功德」就不簡單了,它可使我們可以脫离輪迴痛苦,要按照次第修次才可累積 「功德」,如顯宗要修六度波羅密,誦經、真言,密宗則有「生起次第」及「圓滿次等」,受合格金剛上師灌頂,授予儀軌及密咒,前行還包括四加行及四不共加 行,才能累積「資糧」在「功德聚」之上,殊勝非常。
人間因貪欲及虛妄,不段將自我的心業投射在現世當中,總希望世界變成樂土,殊不知愈搞愈糟,什至將「福德」便成今世或來世的私人利益來看,什為危險及虛妄,什至有術士以風水命理來改造命運,什么拜四面佛、白龍王、不丹婚禮,將「福德」二字濫為己用,人心至此,虛妄至極,
佛說「無我」,何來「我的福德,我的利益」?菩蕯本不受福德

慈悲應是無彊界

較早前接八十歲的股神畢飛特聯同另一富豪蓋茨邀請了中國五十新晉富豪,共同分享「慈善」的理念,世界超級富豪已諾捐出大部份身家,充份表現了佛家所謂「四無量心」( 即 慈、悲、喜、捨 ),但他們不是佛教徒,卻做到了「慈悲」動機的布施,可敬!可敬!但我們中國富豪卻不倣效別人,走自己慈善的路。
一些富豪認為:要為國家生產更多產值,對社會才有貢献,他們不會捐身家。香港富豪李嘉誠則說,他在八十年代香港所賺的利潤,已全部捐出了 ( 是真的,應超過100 億港元 ) !別人怎樣做他不評論。其實他已捐了天文的數字了,也是很可敬的!
但按宗教的標準 ( 即佛教及基督教) ,捐献的金額並沒有多大意思,佛教強調「無住布施」( 即不計較布施的回報,只要發慈悲心布施便可,無住是不懷任何動機 )。基督教同樣強調布施奉献講求「愛心奉献」,老婦捐一元全部身家,耶穌說她天上福報比富人十一奉献還要大,說明「慈悲」的量標準是發心、動機。
我們在俗世上很多時候習慣了用「媚俗」的角度去看待慈善,以為誰得到了最大捐献 就是好,誰捐得最多就是好,包括新聞採訪只用愚昧的角度去念思考及詮釋事物,世界也變得功利和愚昧,慈悲那有多少、中外之分呢,要分別,只可分成「有慈 悲」、和「無慈悲」兩種,請問,看官是那一種?

真自由

演員趙雅芝在廣告上曾說:真正的幸福是要懂得選擇。
不管你我是否同意這句說話,這不重要。重要是幸福與人生選擇總有很大関係。不過,在生命歷程當中,一個一個的選擇,是否全是在「真自由」下作出的呢?
少年時候,心智不成熟,正常有父母的照顧,很多決定都是由父母代行決定的,不幸的兒童更不堪提,人生天涯漂泊,人如柳絮,怎有「真自由」可言?
成長之後,漸漸明白社會制約力量之大,有女友之人,不斷要滿足女友之尺度,有丈夫之人,誰也明白現代婦女之難度!不同陛段有不同陛段的困惑,身心、身體健康、金錢、人際關係、親情緊緊困着我們,「心」被困在一個鳥籠裡面,這是眾生的一個寫照,也是現代城市人的困惑。
有人選擇用不結婚去面對,有人選擇用同性愛去取代異性戀的不安,不管世俗手法怎樣表面漂亮,人總會撫心自問,自己是否真正得到幸福呢?還是換換感覺的面具而已。自己真是從「真自由」作出幸福的抉擇嗎?
告訴大家,只有我們內心清淨,「真自由」才會有,否則無論做什么漂亮選擇,只是由一個泥窩跳進另一個泥窩而已!

离戲之論

藏傳佛教密宗有「离戲」之論,當中白教 (即葛舉派)更認為有修道之法,令真理追尋者可以最終得到解脫。
要理解「离戲」,首先要接受人生不過是一場遊戲,事實上很多有經歷的俗世人都會同意這個觀點,用來平一下自身的心理狀況,但他們一天若遇到了名利富貴或至愛後,霎時价值觀完全不是遊戲看待,「工具理性」不可以為眾生遠离「苦受」,因為人總是自取其咎,直至「痛苦」入至深處,才猛然醒悟!才開始追尋「實相」真理!
又什么是「實相」呢?只有從「幻相」說起。我們很多時侯以為很真的東西,我們其實只感知「部份的真實」( Partial Truth )而 已,什至基本上就是虛幻的,我個人曾經做過一些公司的董事、大公司的總經理,因緣一變,什么名銜都煙消雲散,連身邊的朋友突然也少了,金錢或名譽可變性更 大,如果曾擁有是「真實」,為何不可長久?愛情有的時侯也是一樣,緊緊的執着,一天反目,或浪漫破滅,愛的事實原是虛幻,有時好像美好的一刻根本恍惚沒有 發生過,因為當事人完全忘記了。
「我」本身又怎樣呢?真的如實存在過?「离戲」之論就是要打破「二元對立」對世界之理解,相對世界是妄心之本,也是遊戲之場地,离戲是要离幻而成覺。
杜哈大師有四句偈很有意思,送給大家:
於此虛幻世,虛幻修行者,修行虛幻道,求取虛幻果。
生命本貭就是如夢如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