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3日 星期三

該怎麼愛你 “來自星星的孩子"

  主持人:在今年年初,登上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節目舞臺的山西人周瑋以他突出的數學運算能力征服了廣大的觀眾,也使得自閉症這個名詞逐漸被大眾所瞭解。和人們常常誤解的不同,很多自閉症患者有著獨特的“技能”,甚至會比一般人強許多,被叫做“星星的孩子”。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技能並不能改變自閉症家庭經濟壓力大、社會歧視、救助體系薄弱等等的困境。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日”,我們一起來關注“星星的孩子”。
  獨自閃爍的“星星” 
  解說:目光澄亮,卻對周圍的人與物視而不見;聽覺靈敏,卻對家人的呼喚充耳不聞;發聲正常,卻不肯開口與他人交流……他們就是被稱為“星星的孩子”的自閉症兒童——他們就像星星一樣,孤獨地閃爍在自己的世界裡。
  自閉症是一類以嚴重孤獨、缺乏情感反應、語言發育障礙、刻板重複動作和對環境奇特反應等為特徵的精神疾病,也是兒童發育障礙中最為嚴重的疾病之一。
  同期:銀川市愛心園自閉症兒童康復中心負責人 陸菊梅
  我們的孩子可能從表面上看不出來他有什麼問題,但是你跟他接觸觀察他時間長了他還是會從行為、語言這些方面能看到他的一些問題。第一就是語言方面,可能我們的孩子或者是沒有語言,即使有語言他也不會主動去說,還有一種這個孩子可能會喋喋不休,說的和周圍的事情沒有什麼關係,就是自言自語,語言方面是這樣的表現;還有一方面是社會交往,我們的孩子可能送到幼稚園就會出現不合群,不會和孩子去溝通、交往;第三個就是我們的孩子行為上有一些怪異,有的孩子特別喜歡轉圈,有的孩子喜歡開燈關燈,有的孩子就要走固定的路線等等這些問題。 
  解說:中國目前也有160多萬的自閉症患者。由於與人溝通的能力很差,他們的家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去治療,而且還要有專人陪護。 
  同期:吉林省殘聯康復部部長 王建平
  這些孩子92%的都是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來到康復中心來訓練呢,他們享受國家的救助項目,所以他們來到這裡進行訓練。他們在這裡呢,租住房子、父母在外打工,是非常非常的貧困的。 
  同期:柳州市柳北區育才特教學校 胡惠月
  這個事情,要比正常學校難教的多,他不懂,有一些還是耍賴啊,哭啊,還讓你抱啊,都要的,我們關心他要比父母關心他的還多。對他們教育的時候,要很耐心。不能打他,不能罵他。總是鼓勵,獎勵。 
  就學就業前路渺茫
  解說:據介紹,自閉症患者面臨著學前康復訓練、學齡期學校教育、職業教育、就業、父母離世後養護等方面的問題,對於他們和他們的家庭而言,這都是一道道的坎。而對於自閉症患者和他們的家庭而言,最可怕的不是疾病,而是社會對他們的歧視以及不理解,以及保障體系的不完善。其中,自閉症患者的就學和就業問題最受關注。 
  同期:銀川市愛心園自閉症兒童康復中心負責人 陸菊梅
  就學對他們相對來說要更困難,因為我們的孩子進入到學校可能會干擾到課堂,有些學校或者老師可能他們對孤獨症不瞭解,所以很多學校都是不願意去接受我們孤獨症的孩子。(接下一段同期)我們的孩子到了10歲以後,這個孩子都要去哪?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也是家長比較擔憂的。據我瞭解,有一些孩子最終又回到家庭,待在家裡(無法融入社會)。
  解說:育才特教學校的創始人胡惠月雖然已經71歲,但仍每天騎自行車去學校。她告訴記者,她捨不得放下,因為能讓孩子自食其力的願望沒有實現。 
  同期:柳州市柳北區育才特教學校 胡惠月
  因為我第一張招生廣告就是說,我一定讓這些孩子能夠自食其力,但是那麼多年了,這個願望還沒辦法實現,所以我還得要努力,一定要把這個工作幹好了,他們可以起碼走上正軌,能自謀職業。
  解說: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孤獨症患者的數量正不斷增多,他們的康復、就學、就業需要更多的特殊教師、正規康復機構、辦學機構的共同努力。可是,其中最重要的因數之一——特殊教師的數量並沒有明顯增加,缺口十分明顯。而這種現象又與社會歧視、政策不健全等因素密切相關。從關注開始,從包容開始,只有人們在心裡上善意的看待這個群體,共同努力,才能幫“星星的孩子”鋪就未來的健康之路。 
  讓愛不再孤單 
  解說:今年“世界自閉症日”來臨之際,“壹基金”發起了“以沉默為自閉症兒童募捐”的“藍色行動”,活動的微博在三天時間內就得到了近1.3萬次的轉發。不少網友對自閉症兒童表達了問候,留言中寫道“包容與接納,從瞭解開始。”很多社會群體也在這一天通過各種活動向人們介紹自閉症。 
  同期:志願者 楊龍
  我們本來預期是要招募150名志願者,但事實上來到現場的有將近300名志願者,我們這些志願者就是通過調查問卷、發放宣傳彩頁,邀請路人和我們通過拍微視、合影的方式讓他們關注這個群體。 
  解說:更多專家建議,國家應加大對自閉症康復機構以及康復體系建設的投入,比如在每個省建立一所專門的康復中心,將自閉症患者的治療以及康復訓練納入醫療保障體系,同時鼓勵和扶持民間康復機構的發展。 
  同期:孤獨症兒童家長 徐女士
  尤其像這些孩子,希望社會能夠多給他們一些關愛,並且像這種機構我覺得政府一定要給一些支持,因為它不管從師資力量還是老師的配備都需要一些資金啟動的,為什麼北京那邊的康復機構(讓孩子的恢復)程度比較大一點,因為他們政府還有社會上的力量都比較大一點。 
  同期:銀川市愛心園自閉症兒童康復中心負責人 陸菊梅
  最終的願望還是希望這些孩子能夠進入幼稚園,進入學校,能跟正常孩子、正常人群接觸,讓他們融入進去。

殯葬是人生最後的購物

清明節將至,與清明節相關的殯葬和祭祀等話題也漸熱。在與我國有著相近文化傳統的日本主要在西曆8月半的盂蘭盆節,春秋分以及逝者忌日進行祭掃,殯葬業也有一些獨特之處。

“朝陽行業”的宗教色彩
日本的老齡化領跑全球,因此殯葬業在日本可謂“朝陽行業”。各類推銷葬禮策劃、墓地、納骨堂的廣告高調亮相於電視和廣告夾頁,毫不避諱地稱此為“人生最後的購物”。
 日本民眾多選擇佛教殯葬,即舉行佛教葬禮後建墓或在佛堂供奉。各界名人中選擇佛葬的非常多,政界如2011年逝世的參議院議長西岡武夫、2012年在赴任前猝逝的候任日本駐華大使西宮伸一,藝術界如日本國粹歌舞伎的兩位大家——第十八代中村勘三郎和第十二代市川團十郎。
 殯葬大概是最能體現日本宗教色彩的領域。當你徜徉于東京的繁華商業區時冷不丁旁邊就會出現一片墓地,日本人對於住在墓園旁邊也絲毫不會感到不快,同時也熱衷於選購位於城中心的墓地或納骨於著名寺廟或神社。“這樣感覺我們還和家人在一起。”筆者的鄰居、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悠然道。

 殯葬政策:民間負責,政府發揮指導作用
 日本的殯葬業主要由民間負責,政府僅發揮指導作用。政府對從業人員在素質和行業服務品質上進行指導(如厚生勞動省舉辦的殯葬指導標準考試),但不會對殯葬行業的收費進行干預,主要是通過保持充分競爭,避免壟斷來形成和維持規範的市場環境。因為市場充分競爭的原因日本的殯葬業服務並不存在漫天要價,民眾也就無需考慮降低成本的問題。同樣的,日本政府也不會對國民提供殯葬補貼,但對於享受“生活保護”(即低保)者,則由地方自治體委託民間殯葬業者免費安葬。
 在指導服務品質方面,日本政府並不要求所有從業者通過殯葬指導標準考試,但由於市場開放、競爭激烈,通過考試、取得資格的從業者更容易得到信任,因此該考試在業內倍受青睞,實際扮演了行業標準的角色。考試按高低分1、2兩級:2級要求掌握個人葬禮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從事殯葬業兩年以上可參加考試;1級要求全面掌握各類葬禮的委託洽談、靈堂設置、舉辦儀式等各種知識和技能,從事殯葬業5年以上或擁有2級資格者可參加考試。
 可以說,在日本政府僅僅以一個監管者的角度對殯葬行業進行市場規範,而不會干預殯葬市場的自由運行,更不會以經營者的身份直接參與到殯葬行業中來。過度的行政干預只會擾亂市場的正常有序運行,製造腐敗的權力尋租空間,聯繫到國內備受批評的火葬場高額工資,殯儀館亂收費等問題,恐怕殯葬業改革的關鍵在於政府放棄壟斷,真正退回到監管者而不是牟利者的位置上來。

 設施和費用
 在日本,承辦殯葬的主要是宗教設施和商業設施。寺廟舉行佛教葬禮,神社舉行神道教葬禮,葬儀所、齋場等商業設施則不論宗教皆可利用。不論是東京、大阪這樣的國際大都會,還是地方小城鎮,都隨處可見這些設施以及墓地鬧中取靜地坐落著,即使是在東京最繁華的商業區或是外國人士聚居的使館區也不例外。以觀光景點聞名的各地著名寺廟、神社,如東京、京都的本願寺等也都承辦殯葬。
 殯葬費用方面,因如今在日本錢包最殷實的就是“銀髮族”,所以日本人在殯葬上的花銷是比較闊綽的。以葬禮來看,據介紹,日本全國火葬費用在15萬至30萬日元之間;僅親人參加的“密葬”花銷就需40萬至50萬日元;到宗教設施或商業設施舉行葬禮則至少40萬至50萬日元,如果選擇較大的設施,則需要花費200萬日元以上。埋葬費用按埋葬方式——墓葬、佛堂納骨(在寺廟供奉)、散骨或樹木葬,費用大體如下:購置和修建墓地費用至少20萬日元,東京都內平均在300萬左右(日本的墓地都在城區內);佛堂納骨供養平均費用為30萬至50萬日元;樹木葬的墓區土地使用費為每區劃20萬至50萬日元,管理費每年8000日元,散骨於山海僅需5萬日元。
 綜合看來,日本的喪葬費用與近些年來持續猛漲的我國喪葬費用相比並不算高,再考慮到日本國民十數倍於我國的人均收入和多樣化的喪葬選擇,喪葬費用對於普通的日本國民來說並不能算做一筆難以承受的負擔。


針灸治療抑鬱症



抑鬱症大都因為工作或生活壓力過大,難以排解;或理想過高、過於完美,所願不遂,憂思鬱怒,肝氣不疏,血脈不暢,瘀滯臟腑經絡所導致。

抑鬱症臨床多表現為情緒低落,精神不振,心情不佳,對工作和生活喪失興趣,甚至悲觀、失望或絕望等;也可出現緊張不安,焦慮、激動,情緒波動較大等;多伴有食慾下降,睡眠障礙,或性功能下降等。症狀輕重不一,因人而異。

現代社會由於競爭激烈,人際關係複雜,工作和生活壓力增大,不確定性因素增多等,導致抑鬱症的發病率有逐漸升高的趨勢,且多病情反覆,不能輕易擺脫。

典型的抑鬱症診斷上並不困難,但是我們臨床上看到越來越多的隱形抑鬱症患者,症狀不典型,甚至患者自己也不知道,大多是因為某種其他方面的症狀久治不愈前來就診的。有的述說睡眠不好,有的食慾不振,有的因為反覆的偏頭痛,有的因為盜汗,甚至有人是因長時間的腿部不舒服來診的。對於這樣的患者,中醫的望聞問切和精確辨證就顯得特別的重要,必須透過症狀的表像,發現疾病的本質,其實也就是根據發病的原因、病機的變化、病變的部位和性質,以及對治療的反應等,綜合判斷,得出正確的結論,再辨證施治而已。

關於抑鬱症的治療,方法多種多樣。我們根據臨床實踐經驗,採用針灸療法,辯證選取風池、太陽、百會、安眠穴、期門、中脘、大橫、氣海、內關、神門、足三裏、三陰交、太沖等。一般情況下,通過數次的治療,抑鬱症狀就會得到改善;再通過系統的鞏固治療,病情可望逐步緩解,直至完全恢復正常。

對於比較嚴重的抑鬱症患者,我們還可根根據實際情況,綜合運用針灸加中藥或針灸加推拿等方法,同樣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辨證施治的同時,我們同樣重視心理疏導的重要性。俗語說:「心病還要心藥醫」,抑鬱症屬於中醫廣義的「心病」範疇,「心主神」,「心病還須心藥醫」,必須幫助病人打開心結,勇敢面對各種壓力和挑戰,積極摒棄潛意識中的「鬱」或「瘀」邪。只有這樣,方能抓住要害,針到病除,並有效減少和控制病情的遷延和復發。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臨床部一級講師孫素明醫師

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

過度自拍 慎變強逼症

註:本文轉載自星島曰報

潮流興自拍,但大家有否想過,如果過度沉迷,這種表面看似無傷大雅的行為,最終可演變成強逼症。英國近日便出現確診病例,患者是名英國少年,十五歲開始愛上自拍,每天花上十小時拍攝二百多幅自拍照,更因此而輟學、暴瘦,還曾經半年沒踏出家門,原因只為拍不出一張完美的自拍照,最後還失控而企圖自殺,幸被母親救回。
  本地精神科醫生告誡
  本港精神科醫生丁錫全(左圖)指出,自拍成癮而導致的病態,屬於軀體異常恐懼症(Dysmorphophobia),此症患者可再細分成妄想症及強逼症兩個類別。妄想症軀體異常恐懼症患者,異常地相信自己容貌極醜陋,部分患者會不斷要求整容,但仍然不滿意,過往很多個案的患者便因此而控告整容醫生。強逼症軀體異常恐懼症患者愛不斷反覆查察身體外在的些微瑕疵,過分關注及追求完美,英國這名極度自拍少年便是典型病例。以上兩種患者均會衍生嚴重的情緒困擾,嚴重者更會出現自殺行為。丁醫生提醒大眾,如懷疑有類似症狀,應及早諮詢專業醫護人員意見,以免延誤治療。尤其極度愛美、過分注重儀容的人士,這類人的自戀傾向較強,可以因為執着於某些自以為的不完美而最終演變成為病態。時下不敢面對真人,只願進行網上社交的人士,部分正正屬於這類個案。
  進行身心療程
  妄想症類別的患者,主要透過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控制妄想症狀,強逼症類別患者可以進行藥物療程及心理治療。藥療主要利用「血清素回收抑制劑」抑制思想,心理療程是透過認知行為治療,改變病人扭曲的思維,並進行行為實踐,慢慢舒緩症狀。方法是先找出患者的錯誤想法,例如對於認為屬外表不完美、愛放大細微瑕疵的患者,可建議他們嘗試逐步增加接觸他人的次數,令其漸漸習慣及明白,於正常交往中,別人是不會集中着眼於患者自覺所謂的瑕疵,使其慢慢改變以往的錯誤思維,再度融入社交圈子,重過正常生活。
  文:Kar

藥商行賄 醫生受賄

別以為行賄只屬「山寨」藥商行為,事實上,不少跨國名牌藥商之所以能屢屢推出勁銷産品,累積富可敵國財勢,賄賂醫生乃重要推動力。最新涉行賄被揭發的是一家銷售網遍全球、在香港亦「大行其道」的跨國藥商。

藥商涉行賄、醫生涉受賄事件簿

藥商:葛蘭素史克 (GlaxoSmithKline, 簡寫GSK)

涉及藥物:「舒悦泰」 (Seretide),一種哮喘病人用的吸入劑。

涉嫌犯案人數:一名藥商區域經理及十一名醫生被檢控。

賄賂手法:推銷人員在區域經理指使下,以邀請醫生為病人進行健康講座名義,向每名醫生提供折合港幣1,200元現金。但醫生所做非健康講座,而是開出至少一百張「舒悦泰」 (Seretide)處方。每張處方以「舒悦泰」的單位價計算,至少值港幣數百元,不少病人更須長期服用,可以想像葛蘭素史克每次行賄所獲之巨大回報。

犯案誘因:藥商區域經理及推銷員薪酬乃按醫生處方量計算,處方量愈高薪酬愈高。醫生則視受賄理所當然,沒有賄款便不處方藥物。

案發國家:波蘭

葛蘭素史克行賄前科:
中國 一 2007至2010年這四年間,賄賂花費總計高達40億港元,包括旅遊及性款待等;美國 一 2012年,涉及推廣在不當情況下使用該公司兩種藥物,及漏報一種糖尿藥的安全數據,被判罰款折合港幣240億元;還有,伊拉克。

結論:本案雖仍在調查,葛蘭素史克已承認內部調查證實一名職員行為不當〈相信是指上述涉案區域經理〉,加上該公司屢有前科,藥物使用者宜對該公司産品及推銷手法常存戒心。

我的建議:
1.在資訊流通的今日,宜多利用互聯網留意藥商動向及規管當局最新消息。勿盡信醫生,在網上搜尋藥物資料,引證醫生說法。
2.勿輕信電視藥物廣告,藥商贊助醫生及名人「演出」,以公共教育包裝製作電視廣告短片,藉此宣傳藥物,不盡不實、嚇唬市民情節頗常見。
3.市民可組藥物關注組織,促進藥物使用者互助。但切勿接受藥商贊助,醫生及藥劑師如欲參與,必須申報與藥商關係,以免在不知情下遭藥商滲透。
4.若醫生處方「舒悅泰」(Seretide) ,不妨直接詢問:「點解開呢隻藥呀?喺波蘭嘅醜聞會唔會喺香港發生呢?」事實上,醫務委員會規定,病人如有查詢,醫生必須披露其跟相關商業機構,包括藥商的經濟關係。

資料來源:http://www.bbc.com/news/business-26970873



2014年4月19日 星期六

改變才是正常

4年前回到大學教書,總是給人問為甚麼不做投行。我回答我還是兼職做金融。4年後我回到投行工作,也總是給人問為甚麼不教書。我回答我還是兼職教書,和全職時教同樣的課。
面對比我年輕十幾二十年的學生,最讓我驚訝的不是媒體上經常提到的嬌氣或獨生子女,或甚麼85後90後問題。坦白說,我年輕時可能比學生們更不靠譜。好色貪財概括了我20多歲時九成的性格。每個人都有成長的時候,縱然理應不惑,我還是有荒唐奇葩的時刻。我的學生害怕改變和缺乏自信是最讓我感意外的。
在我眼中,幾年改變一次正常不過,嘗試一下新的東西,給自己一點新的經驗,是必然也應該的事情。坦白說我在23歲大學畢業時,從來沒有考慮過「將來」這詞。我相信只要有能力,願意工作,總不會餓死。所以我不介意挑了一門自己一竅不通的科目來讀,因為我相信所有學科只要讀得好都差不多。也沒有認真考慮甚麼職業規劃,因為我相信所有工作只要做得好,都不會太差。既然所有東西都差不多,做點自己喜歡的東西最重要。
站在頂峰尋新挑戰
奢侈並不是擁有甚麼,而是可以拒絕甚麼。拒絕高薪厚職大概是最快意的事情。我在母校讀了4年書,接受了我這輩子認為最好的教育,可以有幸重回舊地,有人願意委任自己做毫無經驗的事情,「虐待」一群學生,寫寫大概沒有人買的書,完成兒時當作家的夢想,為甚麼不是正常的選擇?可以在30年後寄一本自己的著作,給當年答應過寫一本書送給她的小學老師,報答一個啟發了貧民窟長大小孩的可敬教育家,在我看來應是必然的選擇。不是那樣選擇才奇怪。做了金融那麼久,邊際效應遞減是正常不過的事情。這不應該是理所當然,有甚麼奇怪?結果是在過往的4年的所有訪問中,都被認為是因為在投行幹不下去才會大學教書,所有的記者都好像大惑不解。現在也被人認為是不喜歡在大學,才回投行。正如我年輕時喜歡遇見陌生美女(現在也是,只是為人師表,怎樣也要裝個道貌岸然的樣子),現在也是喜歡做新的東西。但是做新東西不代表否定過去,也不代表不喜歡過去的東西,我只是覺得人要經常迎接新的挑戰,才能保持活力,否則老得很快。
害怕未知,害怕改變,是老年人的特徵。我雖然年紀不少,但是還沒有打算放棄,當個老人。做不同的東西,嘗試不同的領域是保持青春的好方法。我們不應該在失敗時才考慮轉變,應該在頂峰時,當別人見到你在別的領域做得好的時候,才會給你機會去嘗試新東西。沒有籌碼,如何轉變?要進入一個新的領域,需要別人對你很大的信心。如果失敗時才謀求轉變,如何給別人信心?
依戀過去沒有意義
教了4年書,剛好有個機會讓我回去投行當營銷的MD,我覺得這挺好玩就去了。我當個quant、交易員、IBD、PB JV,就是沒有做過營銷。這像重見吵了架分手但嬌豔性感如昔的舊情人。當年在Trading floor的刺激,就好像與舊情人的纏綿一樣那樣讓人懷念。老實說,我回大學是要改革碩士班。改革完了,接下的東西每年都一樣。我大部分的學生都希望我教少一點,都希望我備課少一點,實在看不出為甚麼需要全職做同樣的東西。我認為領導是打天下的人物,也應該信任同僚,放心交工作給別人。我認為如果要靠5年前做過甚麼來定義自己,是很悲哀的事情。金融界3年就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自己過去做過甚麼沒有意義去提。現在無論是甚麼生活,現在的快樂,和將來可以做甚麼才是精采的部分,過去的成就就是30年前的美女,在自己的回憶裏就夠了,不用秀。所以除了害怕改變,缺乏自信,和希望在20歲時就把自己到80歲的路途規劃好以外,我的學生最讓我驚訝的是比我這老頭還喜歡想當年,總是把高考如何如何掛在嘴邊。我沒有考過高考,但是我相信這應是非常困難,能夠考好也應是很大的成就。但是那麼多年了,無論考得好不好,都沒有必要再提。講講現在,講講將來比較有意義。
當老師或父母,我覺得身教比言教重要。我希望學生們和兒女們有勇氣面對挑戰,喜歡新環境,喜歡變化。那我自己必須向學生們證明,我是老狗,但仍是學懂了新把戲的老狗。金融是實用的科目。如果我這侃侃而談的老教授沒有在江湖上拼搏的勇氣,不是站在前衝鋒陷陣,我大概沒有理由要求學生們享受挑戰。
自己未來自己決定
改變才是正常。我不希望計劃好到80歲的路。我相信只要努力,上天會給我回報。和我的學生不一樣,我不相信名校,或名師,或其他外在的東西。我最經常被申請者問到的是去美國好還是來香港好,或者讀甚麼好。這種問題除了本身沒有意義以外,還隱藏着更深刻的僥倖心態。為甚麼沒有意義?去美國做甚麼,讀甚麼?美國3億人口的成就都差不多嗎,或者美國畢業生都差不多的嗎?讀金融的畢業生都有同樣的工作嗎?科學中分類有意義,因為同類都有類似的特徵或結果。如果某一地區畢業生或某一個專業有相同的結果,談論去甚麼地區或讀甚麼專業有意義。如果標準差很大,那是沒有意義的平均數。實際上,問這問題的人是不相信自己,以為做了甚麼,有個甚麼標籤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是僥倖的心理。一個人不會因為讀了甚麼專業而改變,也不會因為去了一個地方而改變。一個人只會因為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而改變。我見過的絕大部分申請者或我自己年輕時,努力的程度都沒有達到讓天資、家庭背景、學校、老師、所讀學校或專業成為決定性的因素。我個人認為談這些東西有點多餘。不是這些東西不重要,正如要成為莎士比亞、貝多芬或愛恩斯坦要依賴很多天資、家庭和天時地利。但是寫一篇通順文章,彈一兩句鋼琴,或讀懂牛頓三定律,真的和這些無關。對於絕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決定自己未來的是自己。
我唯一叫母校的是不知名的新亞書院。我沒有興趣拿讀過的學校的名字或服務過的機構來嚇唬別人。真正懂行的人,和自己聊幾句就知道自己有多少料。嚇唬菜市場賣菜婆婆沒有意義。如果要問我最想教學生和孩子甚麼,那應該是相信自己,有豪氣說一句母校以我為榮。無論是成功失敗,都是自己的寶貴經驗,都是那樣享受。我們不需要向父母、同學、朋友證明任何東西。我們只需要向自己證明我們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
希望這篇短文解釋完我經常被問到的問題。希望我的學生們都有精采的將來。但甚麼是精采由你們自己來定義。
撰文:王澤基
香港中文大學應用金融學教授、碩士課程主任,前巴克萊銀行常務董事,逾十年投資銀行工作經驗,牛津大學經濟學博士。
在 Facebook  上成為 Yahoo財經 的擁躉

精神分裂症的遺傳及家庭因素

醫學研究證明,精神病和情緒病與家族遺傳關係密切,但不同病症所佔的比重不同。較為受遺傳影響的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鬱症等重性精神病。


環境因素對病情影響微

以精神分裂症為例,一般人的終身病發率為百分之一,但若父母其中一方是患者,下一代患病的機率約為百分之十五;若父母均是病者,孩子病發率約為百分之四十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屬也有較高終身病發率,他的兄弟姊妹病發率約為百分之十,表兄弟姊妹約為百分之二至三。

為了區分精神病行為在家中是遺傳,或是亙相模仿學習而來,曾經有學者做了有關雙胞胎及養子的研究,同卵雙胞胎皆擁有百分之一百相同的遺傳基因物質,而異卵雙胞胎並不具有百分之一百相同的遺傳基因物質,假設某種疾病純綷是遺傳病,那麽同卵雙胞胎應該百分之一百共同患病,而異卵雙胞胎卻不會是這麽高的共同患病率。

遺傳學研究結果發現當同卵雙胞胎共同患病率,大約是百分之五十,比異卵雙胞胎的百分之十五左右較大。另外,當同卵雙胞胎被分開養大時,其共同患病率是百分之七十七,而一起養大者,刖是百分之九十一,因此某些精神病有很大的遺傳性,並非亙相模仿學習而來。可是,從同卵雙胞胎的共同患病率只有百分之九十一,而無法達到百分之一百的事實中推測,我們有理由相信:環境的因素也扮演一部分角色,目前未有實質證據顯示,某種環境會令人出現精神異常。所以,在同一個家庭生活的人不容易患上同一種精神病,只會因接收了近似的遺傳因子而增加病發率。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
精神科專科醫生李永堅

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是心即佛:達真堪布言教之三

是心即佛
2014年4月13日 10:10
  佛祖當年在菩提樹下證悟成佛後,第一句話是:"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眾生本來與佛無二無別。佛在世時,行、住、坐、臥和眾生沒有區別,只是他的內心沒有妄想,沒有執著,活得輕鬆、自在、快樂。眾生由於妄想執著而迷失了本心,執妄為真,所以活得累。只有去掉了妄想、斷掉了執著,本具的佛性才會自然顯現。所以說,修佛就是修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我們現在還沒有認識到,還在到處尋找。我們既然信佛,就要相信佛說的話,相信自己就是佛。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就是覺;認識不到就是迷、就是凡夫。一切本來就是那麼圓滿、清淨、平等,當你真正認識到了,弄清楚了,弄明白了,沒有絲毫的懷疑,你就成佛了。整個宇宙都是清淨的剎土,你認識到了就是往生,認識不到就是輪迴。

  所有的一切都是"佛"字的含義,弄明白了"佛"字,你才會知道一切都是那麼清淨、平等。把身、口、意三門完全放鬆下來,回歸當初,保持下去,見性了,你就成佛了。我們現在還沒有找到這種狀態,只靠打坐沒用,腦袋空白不是解脫。我們現在還沒有明心,也沒有見到本性,所以迷茫。把自己的心胸打開,回到當初的境界,這就是本性。不要向外找,找不到;要向內找,在沒有任何所求、在完全自然的狀態中,不是做出來的,也不是裝出來的。這就是佛性,是真正的自己。你所需要的都在你自己的心中,追求不來呀!越追跑得越快,越求越得不到。順其自然,來也自然,去也自然,一切自然,這就是緣起。我們由於妄念太多遮住了正知正見,所以不如意、不順利。要知足,一切都是緣份,緣有來去,緣有聚散,只能隨緣,不能攀緣。順境要安心、自在,逆境還是要安心、自在。沒有什麼好與壞的分別,沒有什麼愛與恨的分別,結緣了緣,順其自然,就沒有煩惱。相信了就是如來,就是光明。

  世上沒有恆常不變的東西,都在剎那當中變化。所以,要勇於面對現實,不要怕,越害怕越有事,越不怕越沒事。沒有魔,沒有鬼,都是自己的心;沒有敵人,沒有仇人,都是自己的心!有得就有失,有利就有弊,有好就有壞,有愛就有恨,有白晝就有黑夜,這都是很正常的。面對一切境,心不要動,不要隨境轉。心想事成並不難,那是佛的境界;幸福快樂也不難,成佛了就能得到。除了你自己,別人誰也改變不了你的命運。真正的改變是內心的改變,不要向外找,什麼也找不到,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把自己的心調整好,一切都會順利。內心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精神的享受才是最大的享受。障礙你的、傷害你的都是自己的心,都是自己在障礙自己,沒有人能障礙你。真正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了解你自己了,才能得到解脫。你放下了一切,才能得到一切。

  很多人信佛、學佛都只是追求形式上的東西,遇到境界了,仍然會嗔恨別人。如果你真正信佛了、信因果了,就不會有想不通的事。痛苦是自己找來的,福報是自己修來的。信佛,就要相信佛說的話;學佛,就要學佛的大慈大悲、大覺大悟、大智大慧。不能半信半疑,不能越學煩惱越多,執著越強。嘴上念著佛號、咒語,手上撥著念珠,不念心有什麼用?功夫都要下到心地上,把心放正、放平,每個起心動念都是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心、菩提心。佛的慈悲是對一切眾生都平等,為了眾生,能捨棄自己的生命。佛的智慧是任何時候都不起煩惱,因為他的內心平和、安靜,因為他最清楚、最明白,想得開、想得遠,他有大智慧。我們應該學這些。修行,最重要的是修心。念佛、祈禱,都是念心,祈禱心。每個起心動念都轉換在看住這顆心上,不要總想怎樣去改變別人。把自己調整好了,周圍的人都會變。不尊重、不照顧別人的人,不是學佛的人。你真誠地尊重別人,別人也會尊重你。

  眾生和佛是一體的,法界和自身是一體的,輪迴和涅槃是一體的。不要再糊裡糊塗地混日子了,該清醒了!沒有真誠心,不認真修,永遠也不能解脫。我們的心特別散亂,無家可歸、到處漂泊,先把它帶回家,安住在本覺中。不要回憶過去,不要迎接未來,不要執著現在,心自然就安下來了。不要控制它,讓它來去自由。不要跟隨它,不要阻攔它,不要拒絕它。放下,放到本覺當中,明白這個道理就成佛了。

  看一個人修行得如何,不是看表相,而是看他對眾生是否有慈悲心、菩提心,對上師三寶是否有不退轉的信心,自己內心的貪瞋痴是否在減少,對自己是否有信心。要相信整個法界都是你的心,你的心就是佛。有的人念佛不念心,念相;不觀心,觀相。追求形式,執著表相,不信真佛,不拜真佛,不祈禱真佛,那你永遠也成不了佛。佛法是容納的,佛法是圓融的,眾生和佛是一體的,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可以解脫,請相信吧!除了你的心,向哪裡去找佛?

發心難在清淨:達真堪布言教之二

  我給大家講過,一切都要靠發心。有發心,一切都會圓滿的;好好發心,天上會」掉餡餅」的。什麼叫超越?你想不到的,根本無法相信的事情都出現了,達到這樣的境界才是超越。

  有的人發心做這個、做那個,然後在那裡等著天上」掉餡餅」,一兩年後,就開始有疑惑了:「不是說天上會‘掉餡餅’嗎?怎麼什麼都沒有呢?」三四年後就徹底絕望了,灰心了。

  什麼是發心?是指要發一個清淨的利他心,不能摻雜自己的私利和貪欲。若是有欲望,肯定是不清淨的;若是有私心,就不叫利他心。以前講菩提心功德的時候講過:一發菩提心,一切業障都會無影無蹤,一切的福德和功德都會圓滿。但是,若是夾雜有貪心、私心,就根本不是菩提心了,菩提心完全是清淨的。有貪心就不清淨了,就是假的了。

  有些人沒有認真地去思維,就有這樣的疑問:「是不是我一皈依,一發心,身體、家庭、工作就一切都好了?」不是的。你的菩提心真正發出來了,那時才會一切當下圓滿。這是要修煉的,每個人的根基和意樂不同,有的人很快,有的人可能會慢一些。

世間道中得解脫:達真堪布言教之一

  什麼叫解脫?就是永遠地解脫煩惱,解脫痛苦。我們有時候會感覺很快樂,有時候也覺得很幸福,這是不是真正的解脫?不是的。當我們得到一些暫時的利益的時候,心裡就覺得很快樂;家裡暫時沒有什麼煩惱的事時,就覺得很幸福——這些其實都是暫時的。現在暫時沒有事兒似的,但很快就會有事兒了;現在暫時很得意似的,但是很快就會失望的。因為一切都是無常的,你必須要面對無常。所以,這些暫時的快樂,都不是真正的快樂。只有解脫了,才會永恆的脫離煩惱、痛苦。那時,雖然一樣有病,但沒有病苦;雖然一樣有死,但沒有死苦。

  我們的肉身就像機器,若用得時間長了,也會有破舊或者壞損的時候。但是,如果我們解脫了,心裡就可以既不煩惱,也不痛苦。現在我們若去想這一點,可能也理解不了。這是肯定的,因為我們現在是凡夫,還沒有達到那個境界。如果你真正超越了,達到那個境界的時候,就能做到了。

  你的身體生病了,若是你不去執著,你的靈魂是不會生病的;若是你死亡了,也只是肉身死亡,靈魂是不會死亡的。若是你真正明白了真相,就會知道:你的靈魂像游客,你的肉體像旅店。肉體死亡了,就如同游客換一個旅店居住而已。這樣你就不會痛苦,這叫超越。我們的心靈是要超越的。

  你真正超越的時候,雖然一樣在世間,一樣跟這些人在一起,但是那個時候你不會受這些世間法的影響,你的內心裡任何時候都不會有煩惱,這才是解脫的狀態。

2014年4月16日 星期三

馬克吐溫:人類最普遍的煩惱

  這星期介紹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一句話:「希望好像一個家庭,沒有它,你會覺得生活乏味;有了它,你又覺得天天為它辛勞,是一種煩惱。」

  人類最普遍的煩惱是甚麼?馬克吐溫說,一是希望,二是家庭。

  馬克•吐溫(Mark Twain,1835-1910)是十九世紀美國作家,著名的幽默大師。

  任何人的一生總有過許多希望。如果一個人甚麼希望都沒有,那麼活著可以說是完全沒有味道,每天如行屍走肉過日子。所以希望不能沒有,而且是人人都會有的。人為了實現希望,會不惜作種種努力,辛勞追逐,而絕大部分的希望卻是很難實現的,又或者是實現了一些,而更大的希望仍在辛苦追求中。

  家庭也一樣,沒有家庭的人都想成家,因為一個人生活會感到孤獨乏味,但有了家庭,就有了家庭負擔,不能不天天為家庭而辛勞。

  有希望就有煩惱,正如有家庭也就有煩惱一樣。即使絕望,其實也是希望的一種,如果沒有希望也就沒有絕望。因此人類生活不能擺脫「希望」這種煩惱。現代社會許多人選擇單身,沒有家庭就沒有煩惱嗎?也仍然是有「沒有家庭」這種煩惱的。

  也許希望和家庭就像錢鍾書寫的《圍城》那樣,在城裏的人想到城外去;在城外的人想到城裏來。

  有希望或絕望的人,與有沒有家庭的人,也是這樣。這是人類最普遍的煩惱。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向上流動的種子


註:本文轉載自語出経民

與攝影師朋友多年無見,相約晚飯敍舊。朋友氣沖沖的趕來,甫坐下即流露「不吐不快」的樣子,「叫助手幫手打燈,怎料他眼尾都無望過我,眼晴全程注視著手機,一副『唔憂做』的樣子,罵兩句便立即走人。」


原來朋友的攝影工作室開業半年以來,已換了三名助手,新來的九十後助手,未過試用期已不辭而別,而上班期間「一手打燈,一手按電話」的分心術,更令朋友感到氣結。他慨歎自己初入行時,差不多花了六 、七年時間學師,由斟茶遞水開始,在「捱罵」中學習,工作一、兩年才能「遞鏡頭」給師傅。七、八年後,累積了相當實戰經驗,並取得相關的專業資格,才有信心自立門戶。

九十後的工作態度,竟成了我們敍舊的主要話題,更觸發我這位八十後朋友的萬千感慨。當大家苦思如何吸引生力軍入行、如何減低員工流失時,亦激發僱主以新思維應對。友人的連鎖髮型屋就引入「Management Trainee」的概念,為俗稱「洗頭仔」的髮型師助理提供一站式培訓計劃,由資深髮型師做導師,通過定期考核,學員朝著目標一級級晉升,約兩年後可當上髮型師,甚至有機會升為分店店長。

為發掘更多有潛質的新人,攝影師朋友在感歎之餘,也主動跑到大專院校兼教攝影,邀請有興趣的學生擔任助手,甚至當上學生的生涯規劃導師,分享開設攝影棚的經驗,建立亦師亦友的關係。

現時中學課程其實也不乏工作體驗的元素,但在資源有限和學業優先的前提下,學校只能抽調教師兼任,學生參與的程度也不高,有些學校甚至安排學生參觀連鎖集團食肆和醫院,便視作滿足了有關的課元時數,效果當然不理想。

今年預算案的亮點之一,是撥款支援中學推行生涯規劃,讓學校有人手專責其事,並針對人手短缺的行業推出先導計劃,為年青人提供學徒培訓和清晰的晉升階梯,吸引生力軍入行。有培訓機構形容是遲來的春天,政府在資源和政策上提供土壤之餘,還需要加強工商專業界別的參與,讓年青人增加工作體驗,協助他們規劃未來發展的目標,為新一代播下「向上流動」的種子。

2014年4月15日 星期二

甜到入心會傷身 記住少糖


註:本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甜美人生豈可少了甜食?但吃得太甜卻要付上健康代價。世衞早前提出新建議,要把每日糖攝取量減半,外地政府也積極推動「減糖」。嗜甜難戒,要向甜食說不,對大人細路也不易!
高糖份汽水、甜食,令人難以抗拒,但世界衞生組織上月帶頭提倡減糖,更新每天糖份攝取量指引,由過往每日糖份的熱量佔每日總數少於10%,即約12茶匙,減少至5%,即6茶匙。
世衞新建議 一罐可樂已超標
減甜的建議自然是衝着全球的肥胖問題而來。多鹽、多脂肪多吃有害,也是現今全球肥仔肥女數字上升的主因,但同時間,高糖飲食也是「幫兇」,有沒有想過,喝一罐汽水已等如吃了6茶匙糖?
全球各地不少人每天吃下遠多於世衞標準指引的糖,新標準大幅減半,飲一罐可樂或一盒紙包檸檬茶已超標,聽來是否太難做到?但台灣當地報道指,政府會召開專家會議研究跟隨新標準。台灣的中小學校餐廳小食部,按規定不得售賣含糖量逾10%的點心及飲品,若採取新標準,則可能有更多甜食被禁。
事實上,當地早有打擊甜食的部署,將糖份佔總熱量逾10%的食品列為不適合兒童長期食用,連同其他包括高脂肪、高鈉等4類食物,一概禁止在電視兒童頻道播廣告,新例將於今年底前實施,快餐店的兒童餐,也不能再送玩具作為促銷宣傳手法。
由小孩做起 減垃圾食物曝光
兒童每天所需的熱量比成年人低,即使與成人吸取同樣分量,也有更高的肥胖風險。據世衞統計,在2010年,全球6.7%的5歲或以下兒童為超重或肥胖,較20年前的4.2%上升,估計至2020年,更將增至近10%,有研究顯示,青少年時期肥胖,50%至60%於成年後也會肥胖。
故此,向「甜」宣戰,由孩子做起是重要一步。不少國家將包括高糖在內的垃圾食物等曝光率降低,減少兒童接觸機會,包括禁止在兒童看電視的黃金時段內賣廣告,禁止校園內售賣,愛爾蘭更已禁止產品商以名人或運動明星為高糖的食物擔任代言人(見表)。
不少人嗜甜,明知有肥胖或健康風險,但卻總是心思思,甜食難戒,確實因為會甜上癮。加州大學兒科學系教授Robert Lustig便曾指,舌頭可探測到5種味道,但經常吃高糖份的食物,甜味會蓋過其他如酸、鹹等味道,令到其他味道「無咁好味」,對於甜食的追求固然愈來愈濃烈,情況與毒品上癮相似。
英國首相卡梅倫在今年初曾指,他一直嫌3名子女飲太多高糖份汽水,但子女都不願意少喝,作為家長,他深明當中難處,又指家庭內就如爆發一場「糖的戰爭」(war on sugar)。
堅持少甜或走甜,不容易做到,但美國一名女作家Eve Schaub,一家四口過了一年全面戒糖的生活。她將經歷寫成新書《Year of No Sugar》,講述如何拒絕朋友送贈糖果、自製無糖蛋糕等。一年過後雖然體重沒有下降,但一家人變得精力充沛、減少生病,女兒的請假日數由一年前的20日減至3日,全家人也感到更健康。
本港衞生署為中小學設《學生午膳營養指引》、《學生小食營養指引》等,包括把高糖份食物,列為「少選為佳」的小食,每100克含逾15克糖的蛋糕,建議少吃為妙。但指引屬自願性質,學校賣不賣、學生吃不吃,全由其自行決定。本港有不少肥仔肥女,應否如美國和台灣般,直接禁止甜食進駐校園?
美國曾有研究指,每日飲一罐高糖份的汽水,死於心臟病風險較一般人高29%。甜食受歡迎,但甜到漏卻帶來肥胖及疾病風險,甜美的健康人生,不如從減糖開始。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