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2日 星期二

太可怕了,我们都只是业力的副产品

太可怕了,我们都只是业力的副产品


宗萨钦哲仁波切 

宗萨钦哲仁波切针对国内朋友(生活类)问题的回复
  问题1:我想问仁波切,在你看来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仁波切答:在佛教中生活的“意义”并不重要。如果你问我生活的“目的”,作为一个佛教徒生活的目的就是不要陷入固执,不痴迷,没有特定的习惯,不偏执,只有这样才能通向自由——涅槃。

  问题2:如何对治无聊?
  仁波切答:实际上,无聊是觉醒的前奏。我们唯一需要的是真的看着无聊的这种戒律。这很难。我采用的是传统的禅修方法,持续进行短时、多次、精准的修持。

  问题3:我一直很脆弱,经常为一些小事心里纠结,我怎样可以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
  仁波切答:如果你喜欢被表扬,不喜欢被批评,如果你只是想得到,害怕失去,如果你寻求被注意,憎恨被忽视,如果你过分寻找快乐,偏执地害怕,如果你深陷这八种状态,你就会变得脆弱。如果你不会,就将变得强大。例如:婴儿,在他们成熟前他们真的不在意那么多的表扬和批评,你告诉婴儿你太胖了,但他们不知道胖是什么意思。所以这些话不会打扰到他们。因此我认为超越这八种状态你就会变得强大。

  问题4、我是一个博士生,患有强烈的拖延症——不能控制自己去面对要做的工作,总要拖到最后一刻,甚至拖到最后一刻也不做。据我所知,学生,尤其是研究生中,有这一问题的人不在少数。国内的媒体也有报道。请仁波切开示,要如何做才能帮助克服这个习惯呢?
  仁波切答:习惯的养成大部份是随著因缘而来的。没有任何的习惯是没有来由的。我们所有的习惯都是我们起先只一点一点地做,之后它就根深蒂固了。所以我们也应该用同样的方法来对治这个习惯。你应该试著开始慢慢地慢慢地完成一些事,然后过一阵子,你就会变得很准时。

  问题5:我有时在街上给路边的乞丐一些硬币。朋友说你要有选择地给他们,因为大部分是骗子,我还是给他们硬币。我想如果怀疑他们是骗子,会削弱我的慈悲心,我想问你:第一个,我给乞丐钱是在助长有些骗子吗?我是在造恶业吗?第二个,我是不是因为怕失去了所谓的慈悲心才这样做的,我没有真正的慈悲心吗?
  仁波切答:首先,我们只能尽力而為。究竟谁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谁又是否為假乞丐,这真的很难判断。而且老实说,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所给与的这些帮助,是否真的帮了对方或其实伤害了他们。我们也不知道应该要拿一块人民币给路边的乞丐,尤其是那些小孩们,或是给他们好好上一课。我们有什麼资格去做这样的裁判呢?所以,对我和你这样的人来说,最好的修行就是培养良善的动机,真正地发心。

  问题6,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或迟或早对工作感到困扰,他们有自己的兴趣和志向,但是许多工作未能满足兴趣和志向,以至于为了应付生计不得不长期甚至一辈子耗在工作上。他们该考虑生计呢?还是寻找突破口链接到兴趣和志向?如果一时找不着突破口,如何在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上奋斗?
  仁波切答:发愿。发愿有一天他们能做比现在更有意义又如法之事,他们能为自己所愿作些事。

  问题7:我信佛教,我先生信基督教,我该怎样引导他信佛教?
  仁波切答:我们不应该劝别人也加入我们的信仰,绝对不要用强迫性的,也不要用引诱的。信佛教的妈妈不要在袜子里放糖,然后在第二天早上告诉小朋友说那是佛给他的。

  问题8:我的好朋友认为:女人就应该在年轻的时候,迅速把自己嫁给一个大款,获得以后生活的保障,您怎么看?
  仁波切答:如果她们能够咬紧牙根的话,就这么做吧。如果她们可以忍受的话。但是付出的代价很高的,特别是如果你执着于自己的想法的话。
  问题9:我身边的朋友包括我都对婚姻感觉困惑,如何成功的经营婚姻?
  仁波切:两千年前跟现在的婚姻的定义很不同的。我们现在有许多挑战。以前没有电视,所以先生、太太和小孩晚上都一起弹钢琴,而现在的婚姻,先生太太必须以工作为生,因此他们有不一样的工作,他们还有两个电视,各看各的节目,这些状况自然就产生一些力量来重新定义婚姻。这是半开玩笑的:婚姻应该以这样来了解,把它想成像一个公司一样,为了经济与人力节约的原因而有一些规条;而作为一个佛教徒,我要说婚姻最主要的目的,应该是夫妻之间相互给予对方自由,而不是互相限制、管束。

  问题10:怎样做才可以让自己更美?我说的不是外表,是内在。
  仁波切:我认为信心让人更美。信心并不来源于比较,一个人应该对自己有信心,不要跟别的人和事比较。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类人,走在大街上,对自己很有自信,他们很美。

问题11,在我们生病非常痛苦时,如何保持快乐心情?
  仁波切答: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愿众生所有的痛苦和疾病都转移到你的身上,如此就不会有众生需要受苦。第二种方法:去想所有我必须经历的痛苦和疾病,都是因为我过去的业力使然,希望我所有的恶业都到这个病痛上来,这样才能缩短我的轮回,了结我的恶业。第三种方法:去想所有的苦痛都只是自心的显现,都是虚幻的。我之所以感受到这些痛苦,是因为我对它们的空性了解不够深入,我的了解只是在理论上。

  问题12:我们在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东西是什么?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最重要的是自省。如果可能的话,不要让任何其它东西来影响我们自省的过程--——不要被宗教、甚至不要被佛教来影响。比如说当我们生气的时候,不要去想为什么我在生气,不要这样想。只要看着那个愤怒,看它如何增长,如何影响我们,影响我们的喉咙、舌头、让我们口干,就看看它怎么影响我。不要自我批判,说:噢!我不应该生气!不要被这些影响。这是我们不可或缺的。
  问题13:生活中,面对一些很小的事情,情绪会没有任何征兆的突然爆发,因生气而造业,此时的业具足四力。每次都会念修金刚萨埵忏悔罪业,但这样的习气如何才能够从根本上对治?
  仁波切答:要对治习气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这需要一段时间。要有耐心。就好像戒烟一样。所以每一次你能处理你的情绪时,就算只有一点点,也同样算数。
  问题14:我是大学生,很多时候我想跟我的朋友谈论佛法。我想结合科学观点和佛教见地,所以问题是如何结合才能让学生更有信心?
  仁波切:佛教徒的缘起相依见地非常具适应性。实际上,首先,我总是说应该是科学适应佛教,而不是反过来。作为科学与佛教间的桥梁,相对性哲学也很重要。举例而言,「空性」这个佛教词语可以用例如「宇宙大爆炸」为类比作理解。我想如果你是个科学家,那么你就必须是个数学家,对吗?在数学当中,我认为矩阵非常重要。密乘可以用矩阵作类比解释。例如,现在,你和我把这个看成是一杯咖啡,而若你我喝了太多那中国餐馆供应的红酒,那么你和我的矩阵将会改变,这就不再是一杯咖啡。若你能够理解这点,那么我们就能明白关于坛城、本尊等等的意念。
  问题15: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各种设施(汽车飞机)及更多的电子设备(例如苹果手机等)让我们越来越依赖,我们的生活正在悄悄的改变,但我很担忧,面对这样的生活大趋势,我该怎样做?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很感伤的,不晓得一般人在这种趋势下,会花多少精力去发展内在的方面。就好像一个小孩,环绕他四周的都是好吃的巧克力糖,你却想对他说 : 吃这些对身体不好(很难影响他)。现在我们周遭有这么多巧克力工厂,持续不断地在做更多更好吃、更便宜的巧克力出来。有一个办法是我们像快速转带一样,试图迅速地先看到你生命终了时的状况,看到这样的结果,吃了这么多巧克力,不健康,然后你会后悔不该吃这么多巧克力糖。同样我们可以将我们的生命往前快转,看看我们被所有这些物质的事物分心,是不是值得?我们是否失去了什么更有价值、更重要的东西?不一定是精神方面的,也许只是在我们家附近的山上走走,这可能是我们一直很想做,但是我们一直忙着在做这些追逐而没有机会去实现的事情。如果能够的话,快速转带向前看,一旦知道那个结果以后,我们就把它倒带回来,然后根据我们正常的步调去进行我们的生活。

太可怕了,我们都只是业力的副产品
宗萨钦哲仁波切 唯识学 今天

宗萨钦哲仁波切针对国内朋友(生活类)问题的回复
  问题1:我想问仁波切,在你看来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仁波切答:在佛教中生活的“意义”并不重要。如果你问我生活的“目的”,作为一个佛教徒生活的目的就是不要陷入固执,不痴迷,没有特定的习惯,不偏执,只有这样才能通向自由——涅槃。
  问题2:如何对治无聊?
  仁波切答:实际上,无聊是觉醒的前奏。我们唯一需要的是真的看着无聊的这种戒律。这很难。我采用的是传统的禅修方法,持续进行短时、多次、精准的修持。
  问题3:我一直很脆弱,经常为一些小事心里纠结,我怎样可以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
  仁波切答:如果你喜欢被表扬,不喜欢被批评,如果你只是想得到,害怕失去,如果你寻求被注意,憎恨被忽视,如果你过分寻找快乐,偏执地害怕,如果你深陷这八种状态,你就会变得脆弱。如果你不会,就将变得强大。例如:婴儿,在他们成熟前他们真的不在意那么多的表扬和批评,你告诉婴儿你太胖了,但他们不知道胖是什么意思。所以这些话不会打扰到他们。因此我认为超越这八种状态你就会变得强大。
  问题4、我是一个博士生,患有强烈的拖延症——不能控制自己去面对要做的工作,总要拖到最后一刻,甚至拖到最后一刻也不做。据我所知,学生,尤其是研究生中,有这一问题的人不在少数。国内的媒体也有报道。请仁波切开示,要如何做才能帮助克服这个习惯呢?
  仁波切答:习惯的养成大部份是随著因缘而来的。没有任何的习惯是没有来由的。我们所有的习惯都是我们起先只一点一点地做,之后它就根深蒂固了。所以我们也应该用同样的方法来对治这个习惯。你应该试著开始慢慢地慢慢地完成一些事,然后过一阵子,你就会变得很准时。
  问题5:我有时在街上给路边的乞丐一些硬币。朋友说你要有选择地给他们,因为大部分是骗子,我还是给他们硬币。我想如果怀疑他们是骗子,会削弱我的慈悲心,我想问你:第一个,我给乞丐钱是在助长有些骗子吗?我是在造恶业吗?第二个,我是不是因为怕失去了所谓的慈悲心才这样做的,我没有真正的慈悲心吗?
  仁波切答:首先,我们只能尽力而為。究竟谁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谁又是否為假乞丐,这真的很难判断。而且老实说,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所给与的这些帮助,是否真的帮了对方或其实伤害了他们。我们也不知道应该要拿一块人民币给路边的乞丐,尤其是那些小孩们,或是给他们好好上一课。我们有什麼资格去做这样的裁判呢?所以,对我和你这样的人来说,最好的修行就是培养良善的动机,真正地发心。
  问题6,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或迟或早对工作感到困扰,他们有自己的兴趣和志向,但是许多工作未能满足兴趣和志向,以至于为了应付生计不得不长期甚至一辈子耗在工作上。他们该考虑生计呢?还是寻找突破口链接到兴趣和志向?如果一时找不着突破口,如何在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上奋斗?
  仁波切答:发愿。发愿有一天他们能做比现在更有意义又如法之事,他们能为自己所愿作些事。
  问题7:我信佛教,我先生信基督教,我该怎样引导他信佛教?
  仁波切答:我们不应该劝别人也加入我们的信仰,绝对不要用强迫性的,也不要用引诱的。信佛教的妈妈不要在袜子里放糖,然后在第二天早上告诉小朋友说那是佛给他的。
  问题8:我的好朋友认为:女人就应该在年轻的时候,迅速把自己嫁给一个大款,获得以后生活的保障,您怎么看?
  仁波切答:如果她们能够咬紧牙根的话,就这么做吧。如果她们可以忍受的话。但是付出的代价很高的,特别是如果你执着于自己的想法的话。
  问题9:我身边的朋友包括我都对婚姻感觉困惑,如何成功的经营婚姻?
  仁波切:两千年前跟现在的婚姻的定义很不同的。我们现在有许多挑战。以前没有电视,所以先生、太太和小孩晚上都一起弹钢琴,而现在的婚姻,先生太太必须以工作为生,因此他们有不一样的工作,他们还有两个电视,各看各的节目,这些状况自然就产生一些力量来重新定义婚姻。这是半开玩笑的:婚姻应该以这样来了解,把它想成像一个公司一样,为了经济与人力节约的原因而有一些规条;而作为一个佛教徒,我要说婚姻最主要的目的,应该是夫妻之间相互给予对方自由,而不是互相限制、管束。
  问题10:怎样做才可以让自己更美?我说的不是外表,是内在。
  仁波切:我认为信心让人更美。信心并不来源于比较,一个人应该对自己有信心,不要跟别的人和事比较。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类人,走在大街上,对自己很有自信,他们很美。
  问题11,在我们生病非常痛苦时,如何保持快乐心情?
  仁波切答: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愿众生所有的痛苦和疾病都转移到你的身上,如此就不会有众生需要受苦。第二种方法:去想所有我必须经历的痛苦和疾病,都是因为我过去的业力使然,希望我所有的恶业都到这个病痛上来,这样才能缩短我的轮回,了结我的恶业。第三种方法:去想所有的苦痛都只是自心的显现,都是虚幻的。我之所以感受到这些痛苦,是因为我对它们的空性了解不够深入,我的了解只是在理论上。
  问题12:我们在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东西是什么?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最重要的是自省。如果可能的话,不要让任何其它东西来影响我们自省的过程--——不要被宗教、甚至不要被佛教来影响。比如说当我们生气的时候,不要去想为什么我在生气,不要这样想。只要看着那个愤怒,看它如何增长,如何影响我们,影响我们的喉咙、舌头、让我们口干,就看看它怎么影响我。不要自我批判,说:噢!我不应该生气!不要被这些影响。这是我们不可或缺的。
  问题13:生活中,面对一些很小的事情,情绪会没有任何征兆的突然爆发,因生气而造业,此时的业具足四力。每次都会念修金刚萨埵忏悔罪业,但这样的习气如何才能够从根本上对治?
  仁波切答:要对治习气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这需要一段时间。要有耐心。就好像戒烟一样。所以每一次你能处理你的情绪时,就算只有一点点,也同样算数。
  问题14:我是大学生,很多时候我想跟我的朋友谈论佛法。我想结合科学观点和佛教见地,所以问题是如何结合才能让学生更有信心?
  仁波切:佛教徒的缘起相依见地非常具适应性。实际上,首先,我总是说应该是科学适应佛教,而不是反过来。作为科学与佛教间的桥梁,相对性哲学也很重要。举例而言,「空性」这个佛教词语可以用例如「宇宙大爆炸」为类比作理解。我想如果你是个科学家,那么你就必须是个数学家,对吗?在数学当中,我认为矩阵非常重要。密乘可以用矩阵作类比解释。例如,现在,你和我把这个看成是一杯咖啡,而若你我喝了太多那中国餐馆供应的红酒,那么你和我的矩阵将会改变,这就不再是一杯咖啡。若你能够理解这点,那么我们就能明白关于坛城、本尊等等的意念。
  问题15: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各种设施(汽车飞机)及更多的电子设备(例如苹果手机等)让我们越来越依赖,我们的生活正在悄悄的改变,但我很担忧,面对这样的生活大趋势,我该怎样做?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很感伤的,不晓得一般人在这种趋势下,会花多少精力去发展内在的方面。就好像一个小孩,环绕他四周的都是好吃的巧克力糖,你却想对他说 : 吃这些对身体不好(很难影响他)。现在我们周遭有这么多巧克力工厂,持续不断地在做更多更好吃、更便宜的巧克力出来。有一个办法是我们像快速转带一样,试图迅速地先看到你生命终了时的状况,看到这样的结果,吃了这么多巧克力,不健康,然后你会后悔不该吃这么多巧克力糖。同样我们可以将我们的生命往前快转,看看我们被所有这些物质的事物分心,是不是值得?我们是否失去了什么更有价值、更重要的东西?不一定是精神方面的,也许只是在我们家附近的山上走走,这可能是我们一直很想做,但是我们一直忙着在做这些追逐而没有机会去实现的事情。如果能够的话,快速转带向前看,一旦知道那个结果以后,我们就把它倒带回来,然后根据我们正常的步调去进行我们的生活。
  问题16:很想了解同性恋性行为有什么样的果报?
  仁波切答:同性恋性行为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执着,它不应该被视做比有些人喜欢吃披萨,有些人喜欢柠檬饭糟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
  问题17:容易害羞脸红的人修什么法可以迅速得到处众无畏的加持?
  仁波切答:发菩提心。
  问题18:我要怎样处理自己无法满足别人对我的预期时的罪恶感?
  仁波切答:在我们到达一地菩萨之前,我们都不可能满足别人对我们的预期。即使你已经是一地菩萨,你也还是无法完全满足别人。所以最好把你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发愿,升起善念,与发菩提心上。因为即使有时我们真的能做到为别人做些什么,它还是会在我们心理升起某种傲慢,而这也不必然是好的。
  问题19:我总是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我知道这样很不好,好想把自己放下。我该怎样做呢?
  仁波切答:去回忆你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对别人的误解,与自己和他人曾经产生的误会,然后用这些事情来提醒自己你也不是完美的人。
  问题20:我希望以后可以翻译佛经工作,父母很担忧,怕我这样的想法以后会受苦,我怎样才能实现愿望?有时候会觉得非常的悲伤,觉得没能为父母做什么,请问仁波切要如何才能从这样的情绪里出离出来呢?
  仁波切答:祈请普贤菩萨的加持。你知道吗?峨眉山?如同寂天菩萨及许多大乘先贤所说,虽然我们认為自己是为了父母好,所以给他们钱、盖房子、送礼物给他们,但是这些事实上只是带给他们更多的贪念、期待与恐惧。因此,最好的礼物应该是菩提心。为此,你应该发愿,希望有一天你能真正地回报现在的父母,以及你过去世所有的父母对你的关爱。
  问题21,人类每天都在无理佔用天下的资源。我们的工作也好像在破坏着地球。作为一个年轻的修行人,我们要用什么心态去面对这么多的不幸呢?!
  仁波切的开示:发愿。因为如果你要到外面去一个个教育他人破坏环境,就凭着人性贪婪和固执的这些特质,那是做不到的。所以我们还不如发愿,让这个愿望在你过世之后还会开花结果。所以发愿是最好的选择。
  问题22,本人习惯钻牛角尖,经常无法理解一般人眼中一些很简单的事情,严重影响到工作,应该怎么解决?
  仁波切答:你问这个问题就已经是想太多了。你就不要去把这件事情当作是个问题,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要管别人怎样看你。
  问题23,台湾高僧说在游戏里杀过人死后要下地狱,上师如何看?
  仁波切的开示:我不确定这样会下地狱,但是一直去滋养我们暴力瞋恨的习性可能不是一件有智慧的事。
  问题24,在一家企业做销售工作,工作中通过种种技巧与手段塑造客户的不安全感,危机感,从而刺激他们消费。这和我修持的佛法矛盾吗?我是在造恶业吗?我该以什么样的心态,继续兜售我的产品呢?
  仁波切说:这就是轮回的本质。你知道吗?我不是说你应该辞掉你的工作,也不是说你应该欺骗别人,让别人没有安全感。我要说的是作为一个无明的众生,有那么多的业障,我们都只是业力的副产品而已。因為如此,一旦业的轮子开始转动,通常就会一直转下去,而能停止它转动的力量又如此薄弱。我们也就只能随业流转。
  但是你能有这样的觉知力,发现我们正被困在业力当中,就已经是让业轮变慢的开始,因此你应该这么去想,而且发愿所有你所接触到的人,你的顾客等等,最终都能接触到佛法,并且证悟,试着去建立这种修行上的连结。但这不是要你到处去宣传佛教,让别人变成佛教徒。

问题25,我身体有残缺,每天都生活在焦虑和忧郁里,非常悲观,但是现实的责任和身份支撑着我继续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我觉得我就像是一个活死人,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继续?
  仁波切答:你应该试著让你的生命变得有活下去的价值。那就是去学习慈悲,学习慷慨,试著去跟随佛陀的脚步,那会让你的生命变得很有价值。不然追求世间的一切最终还是会令人沮丧。
  问题26: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我觉得修行和工作、生活会有冲突?
  仁波切答:冲突或挣扎可能来自于我们已经把精神的生活与物质上的生活分离了,却又想要把它拼在一起,想要两者都有。而这是人类的习惯,例如佛教徒的家里有个佛堂,还有个储藏室,两者是分开的,在某个程度上这是必要的。然而,如果分离得过度,不能把储藏室转化成佛堂的话,那就会有这种冲突或挣扎。我们怎么把储藏室或者车库变成佛堂呢?佛陀自己讲的非常清楚。他说:只要有虔敬心,我就在那里。佛从来没说,我只待在佛堂里。所以只要我们有虔敬心,只要我们有慈爱、悲心、祥和时,无论我们身处何处,那就是我们的佛堂,那就是我们的精神空间或时刻。可以这样讲,即使只有一刹那的仁慈,那就是一个神圣的时刻;即使那一刹那很短,在这短短的时刻,这个人就是个神圣的人。像这种慈爱或大悲的状态,不是每天随时都有的,因为我们非常分心散乱,有很多引诱我们的事情,所以我们需要有纪律,一步一步的,让自己有这种高尚的情怀或念头,也许开始时一个两个,然后慢慢增加。
  问题27:我给自己设定了成功的目标,当我非常努力地达到后却还有失落感?为什么?
  仁波切:这又要回到庄子。我认为人们都该读读他的书,就会找到答案。在我看来整个经济和世界的现行秩序只是错觉。这不是在谈佛教。在现实世界中我们之所以觉得这些是现实是因为我们都太努力,但就像你的问题一样,没有人真正有成就。我常在印度的大街上看到乞讨的人,他们不在乎是否能讨到西紅柿或土豆,他们无忧无虑,讨到什么就吃什么。这都是相对的。变得成功、过上舒适的生活固然很重要,但弄明白成功和舒适的意义同样重要,对人们的生活会有帮助。
  问题28,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教学:不执着亲友,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实践,如何与自己的亲友相处?
  仁波切的开示:发愿。在华严经净行品中有智首菩萨问文殊菩萨的一段非常好的经文。你应该去读这一品。问题16:很想了解同性恋性行为有什么样的果报?
  仁波切答:同性恋性行为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执着,它不应该被视做比有些人喜欢吃披萨,有些人喜欢柠檬饭糟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
  问题17:容易害羞脸红的人修什么法可以迅速得到处众无畏的加持?
  仁波切答:发菩提心。
  问题18:我要怎样处理自己无法满足别人对我的预期时的罪恶感?
  仁波切答:在我们到达一地菩萨之前,我们都不可能满足别人对我们的预期。即使你已经是一地菩萨,你也还是无法完全满足别人。所以最好把你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发愿,升起善念,与发菩提心上。因为即使有时我们真的能做到为别人做些什么,它还是会在我们心理升起某种傲慢,而这也不必然是好的。
  问题19:我总是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我知道这样很不好,好想把自己放下。我该怎样做呢?
  仁波切答:去回忆你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对别人的误解,与自己和他人曾经产生的误会,然后用这些事情来提醒自己你也不是完美的人。
  问题20:我希望以后可以翻译佛经工作,父母很担忧,怕我这样的想法以后会受苦,我怎样才能实现愿望?有时候会觉得非常的悲伤,觉得没能为父母做什么,请问仁波切要如何才能从这样的情绪里出离出来呢?
  仁波切答:祈请普贤菩萨的加持。你知道吗?峨眉山?如同寂天菩萨及许多大乘先贤所说,虽然我们认為自己是为了父母好,所以给他们钱、盖房子、送礼物给他们,但是这些事实上只是带给他们更多的贪念、期待与恐惧。因此,最好的礼物应该是菩提心。为此,你应该发愿,希望有一天你能真正地回报现在的父母,以及你过去世所有的父母对你的关爱。
  问题21,人类每天都在无理佔用天下的资源。我们的工作也好像在破坏着地球。作为一个年轻的修行人,我们要用什么心态去面对这么多的不幸呢?!
  仁波切的开示:发愿。因为如果你要到外面去一个个教育他人破坏环境,就凭着人性贪婪和固执的这些特质,那是做不到的。所以我们还不如发愿,让这个愿望在你过世之后还会开花结果。所以发愿是最好的选择。
  问题22,本人习惯钻牛角尖,经常无法理解一般人眼中一些很简单的事情,严重影响到工作,应该怎么解决?
  仁波切答:你问这个问题就已经是想太多了。你就不要去把这件事情当作是个问题,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要管别人怎样看你。
  问题23,台湾高僧说在游戏里杀过人死后要下地狱,上师如何看?
  仁波切的开示:我不确定这样会下地狱,但是一直去滋养我们暴力瞋恨的习性可能不是一件有智慧的事。
  问题24,在一家企业做销售工作,工作中通过种种技巧与手段塑造客户的不安全感,危机感,从而刺激他们消费。这和我修持的佛法矛盾吗?我是在造恶业吗?我该以什么样的心态,继续兜售我的产品呢?
  仁波切说:这就是轮回的本质。你知道吗?我不是说你应该辞掉你的工作,也不是说你应该欺骗别人,让别人没有安全感。我要说的是作为一个无明的众生,有那么多的业障,我们都只是业力的副产品而已。因為如此,一旦业的轮子开始转动,通常就会一直转下去,而能停止它转动的力量又如此薄弱。我们也就只能随业流转。
  但是你能有这样的觉知力,发现我们正被困在业力当中,就已经是让业轮变慢的开始,因此你应该这么去想,而且发愿所有你所接触到的人,你的顾客等等,最终都能接触到佛法,并且证悟,试着去建立这种修行上的连结。但这不是要你到处去宣传佛教,让别人变成佛教徒。

25,我身体有残缺,每天都生活在焦虑和忧郁里,非常悲观,但是现实的责任和身份支撑着我继续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我觉得我就像是一个活死人,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继续?
  仁波切答:你应该试著让你的生命变得有活下去的价值。那就是去学习慈悲,学习慷慨,试著去跟随佛陀的脚步,那会让你的生命变得很有价值。不然追求世间的一切最终还是会令人沮丧。
  问题26: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我觉得修行和工作、生活会有冲突?
  仁波切答:冲突或挣扎可能来自于我们已经把精神的生活与物质上的生活分离了,却又想要把它拼在一起,想要两者都有。而这是人类的习惯,例如佛教徒的家里有个佛堂,还有个储藏室,两者是分开的,在某个程度上这是必要的。然而,如果分离得过度,不能把储藏室转化成佛堂的话,那就会有这种冲突或挣扎。我们怎么把储藏室或者车库变成佛堂呢?佛陀自己讲的非常清楚。他说:只要有虔敬心,我就在那里。佛从来没说,我只待在佛堂里。所以只要我们有虔敬心,只要我们有慈爱、悲心、祥和时,无论我们身处何处,那就是我们的佛堂,那就是我们的精神空间或时刻。可以这样讲,即使只有一刹那的仁慈,那就是一个神圣的时刻;即使那一刹那很短,在这短短的时刻,这个人就是个神圣的人。像这种慈爱或大悲的状态,不是每天随时都有的,因为我们非常分心散乱,有很多引诱我们的事情,所以我们需要有纪律,一步一步的,让自己有这种高尚的情怀或念头,也许开始时一个两个,然后慢慢增加。
  问题27:我给自己设定了成功的目标,当我非常努力地达到后却还有失落感?为什么?
  仁波切:这又要回到庄子。我认为人们都该读读他的书,就会找到答案。在我看来整个经济和世界的现行秩序只是错觉。这不是在谈佛教。在现实世界中我们之所以觉得这些是现实是因为我们都太努力,但就像你的问题一样,没有人真正有成就。我常在印度的大街上看到乞讨的人,他们不在乎是否能讨到西紅柿或土豆,他们无忧无虑,讨到什么就吃什么。这都是相对的。变得成功、过上舒适的生活固然很重要,但弄明白成功和舒适的意义同样重要,对人们的生活会有帮助。
  问题28,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教学:不执着亲友,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实践,如何与自己的亲友相处?
  仁波切的开示:发愿。在华严经净行品中有智首菩萨问文殊菩萨的一段非常好的经文。你应该去读这一品。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2019年2月4日 星期一

世界到底是谁创造的?

世界到底是谁创造的?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修心八颂 》 详解  


第八颂
愿我所行此一切,
不为八法念垢染,
了知诸法皆如幻,
解脱贪执之束缚。

01

这是告诉我们,上面提到过的所有修法,都不能有世间八法的污染。有了世间八法的污染,我们的菩提心会受到破坏,这样的修行根本不是解脱法,而会变成世间法。世间法的最后结果,充其量是在下一世获得人、天的福报,其他什么都不可能获得。

世间八法是指什么呢?

第一个是利。
第二个是衰。利就是利乐,比如世间人羡慕的发财、健康、长寿等等。衰就是衰败,也即与利相反的结果—体弱多病、寿命短促、贫困拮据等等。如果为了消除这些衰损而修行,我们的修行就受到了世间八法中第二法的污染。
第三个是誉。
第四个是毁,也即名誉与毁谤。有些人虽然不贪钱财,却很希望有名声,为了自己的名声能大一点儿,或是因为害怕遇到毁谤而去修行、做善事等等。这种学佛,就带有世间八法的污染。
第五个是称。
第六个是讥。当面的赞扬与挖苦、讽刺,分别为称与讥。第七是乐。
第八是苦,也即世间的快乐与痛苦。

现在很多没有受过佛法正规教育的居士,虽然非常虔诚,却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佛法,他们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些人间的福报。

02

世间八法的来源,就是自私心。而大乘佛法的要求却是,即使你付出了再多,也不能考虑自己的回报。虽然我们也需要健康长寿,但我们的生存目的却不是健康长寿,而是为了利益众生。

如果每做一件事都想我今天给这个众生带来了幸福,我应该会在今生得到回报,或者下一世享受人天的福报,说不定还能往生极乐世界,诸如此类,有了这些希求回报的成分,就不是大乘佛法。

无论在任何一个地方,哪怕做了一点儿利益众生的事情,除了对众生有一些帮助的必要之外,第一不能宣传,第二不能考虑回报。为众生做有益的事,是我们的义务、工作,是我们应该做的,有什么了不起?凭什么贪求回报?

没有世间八法,才会有出离心。在出离心的基础上,还要了知一切都是如梦如幻。

03
如梦如幻是什么意思呢?

虽然从外表上看,外面的器世界,里面的有情世界,是实实在在的,很多哲学家也认为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很多人将物质定义为“客观存在的事物”,然而,从佛教的角度来说,无论是精神世界,还是物质世界,没有什么客观存在的东西,一切都是表面上的存在。

我们不能因此而将佛教看作是唯心主义的,因为佛教已经超越了唯心主义,佛教既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唯心、唯物都是西方哲学的主张,东方的很多文化都无法纳入其中。我们不能将全世界的所有观点,都硬性地归纳为唯心或唯物。

为什么佛法既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呢?佛法的世俗谛概念,既承认物质世界,也承认精神世界。它不认为物质第一性或意识第一性,物质、精神都是需要的。而在胜义谛的概念当中,精神世界不存在,物质世界也同样不存在,一切都是幻觉。

量子物理的出现,已经基本上证明了物质世界的不存在。世界虽然是一个虚幻的世界,但它却设计得非常精确。

04

为什么说这个世界设计得非常精确呢?

因为,即使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很表面、很皮毛的世界,都是精妙无比、神奇非凡的,当进入物质世界的更深层以后,世界就显得更奇妙了。

很多西方物理学家终其一生进行研究和探索,最终得出结论:肯定有一个人在安排这个精巧的世界,如果没有一个人的安排,这么巧妙的世界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存在。所以,他们在年老之后,都开始相信上帝了。

实际上,世界并不是上帝的安排,而是我们自己的业力所创造的。因为我们把这个世界设计得天衣无缝,所以它才能欺骗所有的众生。

现在有一个很好的比喻可以说明这一点,就是网络游戏。我没有玩过电子游戏,但你们很多人知道,网络游戏是一个虚幻的模拟世界,其中的所有情节都不是真实的,但对某些人来说,这个虚拟的世界似乎已经成了真实的世界,他们已经深深地陷入网络的世界当中而无法自拔,我听说还有为此自杀的。为了一个虚幻的东西,竟然愿意舍弃自己的生命,很多人会感到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就是一个庞大的虚拟世界,网络里的虚幻世界,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就像梦境中的梦境一样,但凡夫众生却会执著这个世界,不惜为此牺牲一切,然而,却并不会有人嘲笑他的无知。


梦参老和尚修行问答:如何通过诵经调伏心性

梦参老和尚修行问答:如何通过诵经调伏心性?

梦参老和尚 


  1、 如何拜佛?
  礼拜时要注意,如果礼拜时很轻慢,怀着我慢心礼拜是不可以的,我的老师教我,绝不蹲摆拜垫,所以我们磕头都是往地下磕。弘一法师说礼佛还要摆个架子,这叫我慢礼。还有一种,求名礼,是说我礼佛,将来得个好名声,这是假修行,求名,求得人家赞扬。还有身心礼,身体在叩头,心里也在观想,若心里不观想只是身体在礼拜,这种作用不大的。有人说,到了佛堂不能对佛像这样直直看,认为这是不礼貌,我当时解释说,这个话是错误的,你不注意不观想,你礼佛,礼谁呢?这是第一个。你心不至诚,有人心礼身不礼,有人身礼心不礼,你心不至诚,这就属于身礼心不礼;要身心俱礼,心在观想,口在持名、赞叹,身体磕头,身、口、意三业清净了。还有一种智敬礼,一切的垢染都清净,智慧现前,我们不是圣人,但我们也这样观想,我能够念《华严经》的偈子,一遍一遍的念,这就属于智敬的意思。
  再深入就是遍入法界礼,这就是普贤的观想,法界一切诸佛都有我在面前给他顶礼。我们有时候做不到,没有观想那么远,但如果观想很正确,观想“一实境界”,那就能相应了。《占察善恶业报经》里不是讲正观现前吗?正观虽然做不到,修诚该做的到,诚心诚意的礼。如果心不诚时,不礼还好些,你心里至诚恳切,就是无量礼,心里胡思乱想,或你礼佛求名求利求发财都可以,但所得的加持利益太小了,这不叫诚心。要至诚恳切制心一处,不要胡思乱想的,但如果说我是想求什么,那么你得事先发愿,面对佛像,一边观想一边发愿说,地藏王菩萨加持我,我今天礼拜菩萨,求什么,把你要求的说出来,当你礼的时候,诚心至意的观想菩萨圣像,没有像就观想地藏王菩萨已经临到你头上了,或者观世音菩萨已经在你顶上住着,这样礼这样观想,你一作意,像就现前了。
  最后这个礼就是《占察善恶业报经》的实相平等礼,我跟佛跟地藏王菩萨都一样,平等平等,我礼佛就是礼我自己,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都是礼我自己。
  有一位老修行,他每天礼完诸佛,有三个头是礼众生的,向一切众生敬礼,包括老鼠、蚊虫都在内,都顶礼。因为《华严经》上说,十方一切诸佛跟十方一切众生平等平等;《法华经》上常不轻菩萨不是这样吗?见了众生都作礼,我不敢轻慢汝等,汝等是未来诸佛,这叫实相平等礼,不是现在凡夫所得到,因为我们这种观想还不相应,你在供养礼拜的时候就起观,心里必须得想,这才能相应,如果你心里不想,迷迷糊糊叩头,迷迷糊糊供养,供个花搁那就是了,这不行,千万不要我慢礼。
  但是千万不要听我讲了,到别人寺庙里随喜功德,或到庄严寺去拜药师忏,把人家拜垫摆开说:“梦参法师讲的,这叫我慢礼!”那么你就给我背了黑锅,你随众时随喜好了,心里做如是观想,我这是随缘。我到那去也在拜垫上磕头,有时候人家让我主法就得磕,如果我跪在地上,学西藏来个磕大头,大家恐怕都瞪着眼说我现怪像,给大家的印象不好。心里知道如果在家中自己的佛像前,千万不要摆个垫子,最好磕大头,身心健康,一天磕一百个大头,让你多吃一碗饭,身心健康,气不舒也顺了。
  2、 如何通过诵经调伏心性?
  “调伏”的涵义很多,调伏你刚强的性格,要柔和圆融。不是讲调伏,要调伏到相应。你要坐禅,调身调心调息,调到相应处了,就叫“瑜伽”,要相应,必须经过调伏。包括你拜忏、礼佛、诵经,都必须经过调伏的阶段。
  例如,你念经的时候尽打妄想,不念经没有事,一打开经本,一坐在那里头,有两种情形,一个是点头打瞌睡,一个就是不晓得念那儿去了。面对这种情形,你自己要罚你自己,怎么罚啊?从头念起!看你第二遍还注意不注意,不注意,你再从头念起,这样就注意了。一个字一个字的念,不是那么容易的。说我一个字一个字就念,你念吧!读诵大乘经典,就是修行的法门。你念念能开智慧,念念能入定。我们念的经,一般说来能入定吗?能入定!念得你自己就变成像镜子似的,照着这个经文,一照过去,相当快,时间非常短暂。但是这个情形不多,怎么不多呢? 很少人诵经可以诵到定中诵的境界。
  大家知道《华严经》好读吗? 有的修行人他不到一个钟头就诵完一部《华严经》,这叫入定。这种功夫层次很多,有很多不同。一样的诵经,你也是拿那本诵,我也是拿那本诵,有的出声,有的不出声,有的金刚诵。所谓金刚诵是自己听到,外人听不到,绵密不断。同样拿着本子诵,同样也在修行,人家修观的观得相应了,你就观不到,你一观就睡着了。他随着文字观的时候,眼观鼻,鼻观心,还要不失掉那个字,你能做得到吗?
  所以要调伏,调伏就是功夫,不断礼佛、拜忏、诵经,都含着调伏的意思。说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很不容易,大家试一试,让你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你就达到一心不乱了。你能不能每一念都从心起?能不能念念都归心?你说念佛容易?要达到这种境界,不容易!这就要功夫,就要修行。要是真正的修行,哪一个法门都好,在修行的过程,一种是你自己在修行过程当中,你自己去体会,自己在那儿调。就像弹琴似的,音调不好,你自己得调,把弦调得不紧也不松,才能弹出美妙的音声来;你如果紧了,绷!一弹断了;松了,什么声音也发不出来。
  别人念也是念,你那样念也是念,但是这里头的情况完全不同。跟大众念,敲着木鱼念,那就不同了,你只要随喜,你只能说种善根,要想修行,不是大家这么一块儿和着修行的。哟!末法了,大家念一念,种种善根而已;要修行,那样念是不行的,绝对不行。还有些人,跟着大众念的时候,他不晓得念到哪里去了,他听着人家念,他也跟不上,因为他平常没有随诵。所以说调伏很不容易。
  3、 如何修供养?
  如果读过《普贤行愿品》,皈敬赞叹供养,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的三个愿,皈敬不只是皈依一位地藏王菩萨,也不只是一尊菩萨,而是尽虚空遍法界的诸佛菩萨,无穷无尽,这样的皈敬,这样的赞叹、供养,同时把自己化现无数身在那里礼敬,乃至于世间所有的事物,想到什么,就供养什么。
  如果这样用心,走到花店,用你的心力把这里的花移去供养佛菩萨,这就是普贤菩萨的供养。如果扩大一点,那不只是未来百千万亿劫,也就是无穷无尽不可思议的劫,而且你本身就是地藏王菩萨,这样的供养,供养自己,供养无边的身云。
  所以端看你怎么用心,也就是指我们现在凡夫的一念心,你一天当中是怎么想的,做些什么,想些什么,也不需要打卦、算命,这些经上,都告诉你了,只要一念间就行了,一弹指间皈依就脱离三涂了,如果至心诚恳的念一部《地藏经》,经经都是互通的,或者念〈普门品〉、〈普贤行愿品〉、《金刚经》。每部经典都是相通的,就看修行的人,受持读诵的人怎样用心,把孩子、父母都观成地藏王菩萨,我替他们服务的,跟给地藏王菩萨服务的,一样是通的。
  地是心地,性是藏性,人人都有心地,都有藏性,你供养谁都一样,不过这种境界、这种观不容易修,你临时想一下都行,如果静下来十分钟都可以,如果你赞叹一切佛,赞叹一切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弥勒菩萨都可以。
  我这样是开阔的说,刚才那段经文是局限的,你要是这样来讲因果,这个因所得的果就不可思议,最后就成就佛果。如果你一天就做家事,每月拿点工资吃饭,有空就随便念念经,你的功德很小。要是把它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把他变化一下,反正都是想,为什么不想好一点,大一点?你的心愈开阔愈好,总比想烦恼好,烦恼到这里来就会产生变化,烦恼到这里也变成智慧了,烦恼即菩提,涵义就在此。
  如果你一天到晚在想烦恼,你的一点经历或皈依地藏王菩萨的功德也变成烦恼了,你正在念经,家人打闲岔,心里过意不去,刚拿起经本,家人就来了,你就做烦恼想?应做智慧想,这下刚好,他也得到好处了,就给他回向一下,千万莫作烦恼想,就看你的用心怎么用。所以要是能至心归敬瞻礼赞叹供养,当然要得福报,不要求世福,也不要求天福,而是要求智慧,求佛的福德,把这个百千万劫在天上受胜妙的福德布施了,这就叫布施。
  4、 如何修随喜?
  众生赞叹随喜的业不大成熟,人家一说谁好,他总要挑点毛病,就连出家人也一样。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中的第五大愿“随喜功德”,乃至于做一点小事,看见什么都随喜一下,这个世界虽然说怎么坏,我看好事还是很多。你一天当中所收进来的随喜功德不可思议,功德无量,乃至一点小事,法会也好,做佛事也好,帮助人也好,随便一点,要随喜人家功德,说:“我很高兴!我赞叹随喜!”这功德不可思议,都成了你自己的,把所有一切功德都成了你自己的,你不是缺功德吗?他做即我做,但是要毁谤,他非即我非。
  看人家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你永远成就不了,在你的思想意识中,尽是坏东西,还清净得了吗?你的心就污染了,同时要遭果报,没有舌头,说不出话。现在口里总长疮,舌头总是烂的,有时是火大,知道了自己要注意一下,随喜功德占的便宜最大,特别是随喜十方法界,一切诸佛菩萨时,都在度众生,你用不着看见,你发愿就好了,随喜功德,照着〈普贤菩萨行愿品〉,观想现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正在说法,你怎么不随喜一下,弥勒菩萨在兜率天说法,你常随喜一下,十方法界一切诸佛都在说法,为什么不随喜,反而一天到晚睁着眼睛看众生的过恶?所以要注意,不要毁谤别人,要称扬别人,一个人能生存必定有他的好处,你就随顺他这一点,他有一点好就可以,你就会积福了。
  5、 如何修十善?
  《地藏经》里,佛跟地藏菩萨互相酬唱的目的,主要是破我们的“十恶”。《占察善恶业报经》的〈占察轮〉上,也是注重这“十恶”。《地藏经》所讲的,你之所以要下地狱,也是这“十恶”。
  甚么是“十恶”呢?就是在我们“身”上所发生的“杀、盗、淫”,“口”里所说的“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心”里所想的“贪、瞋、痴”这十个业。身上所作的业,口里所发出的业,心里所起的业,就是十业,这十恶业不做,尽做好事,那就是十善。说好话,不恶口,尽量促使人和好,不破坏别人,就不犯两舌。口里说话从来不带污秽的语言,这叫“不恶口”。总是赞叹,除了赞叹别人的功德之外,尽量说些好听的,说些使人欢喜的语言,这就是对治“恶口”了。没有道理的话不说,不要一天到晚都说一些打发时间的“闲谈”,再不就是“人我是非”,这类的话不说,就是“不绮语”。那些没有意义的话不说,骗人、欺诈、妄语就更不说了,这样口业就清净了。加个“不”字就是善业,没有“不”字就是恶业,也叫“恶轮”。心里起贪念,起瞋念,起了邪见,愚痴就是邪见,邪见就是不明白,胡涂,无明业因,就是“贪、瞋、痴”所引起。如果我们心里“不贪、不瞋、不痴”,就是善业。身上“不杀、不盗、不淫”,就是善业。“不淫”是指除了夫妇关系之外,但从究竟来说,是一切不淫,这就是善业。
  形容这十善业,就是“善轮”。若是造罪了,就成为“恶轮”。“轮”有什么作用呢?大家都知道,轮是不停的发动运转。轮是转变的意思,轮转不停的。为什么我们在六道轮回,会永远不停息?永远流转?就是因为“业”,“业”使你不能停止;若你做“善业”,善也使你不能停止。但是“十轮”有究竟,也有初步。将善业达到佛的“十轮”,就是“十智”。将众生的恶,转到“五逆十恶”,就是最恶的“十恶轮”,“无依行品”、“有依行品”,讲的也是这个“十恶轮”。
  先讲以佛的“十轮”来对治众生的“十恶轮”。因为这部经的名字叫做“十轮”,为什么要加一个“地藏十轮”呢?这部经最后被嘱记来流转、护持这部经的菩萨是虚空藏菩藏。《地藏经》的〈嘱累人天品〉,也是虚空藏菩萨。大家知道“虚空藏菩萨”是什么涵义?“虚空藏菩萨”在《华严经》上,是指容纳一切、含摄一切;虚空藏的“藏”是宝藏的意思。“虚空”不是这个虚空,而是形容他证得了“性空”,证得了“真心”,证得了《占察经》的十相。“空”,不空,“虚空”含藏一切法而不空。这部经嘱记他去宣传,嘱记他去弘扬。
  这十轮没有停止的时候,不论是善轮或者是恶轮,甚么时候才会停息呢?等自己的心都静下来了,佛佛都证到十轮停息的境界,证得这个“性体”了,是要让我们达到这个目的,因此称为“大乘”。

【宗萨钦哲仁波切】如果将布施等善行的圆满与否,以物质标准来衡量的话,那我们永远无法达到圆满...

【宗萨钦哲仁波切】如果将布施等善行的圆满与否,以物质标准来衡量的话,那我们永远无法达到圆满...


四法印的美妙逻辑

  另一个例子,大家来想想布施。当我们开始了解第一个真谛,就会视一切事物为短暂而无价值,把它们看成像救世军捐献袋里的东西一般。我们并不一定要将一切都给光,但我们对它们不会有执著。当我们了解所有的财物都是无常的和合现象,无法永远紧握不放,布施实际上就已经实现了。
  了解了第二个见地,我们可以发觉自我这个吝啬者是主要的罪人,它除了给我们穷困的感觉之外,一无是处。因此不攀缘于自我,我们找不到原因来执著于财富,因而再也不会有吝啬的痛苦。布施成为一种愉悦的行为。
  了解了第三个见地,我们了解攀缘只是徒劳,因为不论我们攀缘什么,它们都不具真实存在的本性。它好比是在梦中,将亿万元在街上送给陌生人。由于那是梦中的钱财,所以你可以大方地施舍,而且你还可以获得这种经验的乐趣。根据这三种见地的布施,一定会让我们了解到这是无目标的。它不是要用忍受牺牲来换取认同,或保证得到一个更好的来生。
  没有价码、期待或附带条件的布施,让我们得以一窥第四个见地——解脱是超越概念的这个真理。
  如果我们将布施等善行的圆满与否,以物质标准来衡量的话——譬如说除去了多少贫困——那我们永远无法达到圆满。光是资助一座在柬埔寨的孤儿院,都可能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穷困是无尽的,穷人的欲求也是无尽的。甚至富人的欲求都是无止境的;事实上,人类的欲望永远不可能完全满足。但是根据悉达多——布施应该以布施者对布施物,以及布施者对布施者自己——这两方面的执著程度来评量,一旦你了解自我以及所有的财富都是无常而不具真实本性,就不会有执著,而那就是最圆满的布施。因此,佛经中鼓励的第一种行为,就是修持布施。首先你以不昂贵的东西,诸如水、花等开始,引入布施的习惯,然后渐渐进展到(意念上)供养我们的家庭、住宅,甚至整个宇宙。这种布施可能看起来非常宗教化或仪式化,但它的要义是消除我们对恒常的概念。 
深入了解业报,清静和非暴力 
  业这个概念,无可否认地是佛教的商标,它也包含在这四个真谛之中。当因缘和合而且没有障碍时,结果就会出现。结果就是业。业是由意识(心、或自我)所集合而成的。如果这个自我因贪爱或瞋恨而行动,就会产生恶业。如果念头或行为的动机是基于慈爱、忍耐和希望他人快乐的原因,就会产生善业。然而,动机、行为和业果本质上皆是如梦如幻的。超越业报,不论是善是恶,就是涅槃。任何不是根基于这四种见地的所谓善行,都只是正义(Righteousness)而已,它不是悉达多的究竟之道。即使你能喂饱全世界所有饥饿的众生,但是如果你完全无这四种见地,那么它只是一个善行,而非通往证悟之道。事实上,它可能会是一个设计用来豢养和支撑自我的正义之行。 

  由于这四种真谛,佛教徒可以经由忏悔而修持净化。如果有人觉得自己脆弱或有罪而气綏,认为罪恶一直阻碍他的证悟,那么他可以宽心。了解罪恶是和合的,因此它必定是无常而可净化的。在另一方面,如果有人觉得能力或功德不足,他也可以宽心。知道功德可经行善而累积,功德不足是无常的,因此也可以改变。 

  佛教徒实践非暴力,并非只是微笑退缩或温顺体贴而已。暴力的基本原因来自于执着极端的想法,例如公平或道德。这种执着通常来自于采取二元见地的习惯,例如善与恶、美与丑、道德与不道德等。个人僵化的自我表现正义感占据了所有的空间,以至于容不下对他人的同情心,理智因而丧失;如果能了解所有这些见地或价值观、以及鼓吹它们的人都是和合而且无常的,就能防止暴力。当你没有我执,不攀缘自我,就完全没有理由使用暴力。如果能了解到敌人是被他们自己的无明和瞋恨等强大的影响力所控制,知道他们是陷于习气之中而无法自拔,我们就会比较容易原谅他们令人恼怒的行为。相同的,如果有精神患者侮辱你,你不会有理由生气。如果我们能够超越相信二元现象的极端,就能超越暴力之因。 

——  摘自:《正见:佛陀的证悟》 (待续...)

世人对佛教的四大误解!

世人对佛教的四大误解!

神佛不分

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对于劝善的宗教皆能广为接纳。流传至今,凡持香礼拜者,皆误以为佛教,实则,诸多民间信仰之神只,如:城隍爷、土地公、三太子、妈祖......皆被门外汉披上佛教外衣,不知神佛二者,其本质、愿力迥异,应当究明。
神为六道轮回的众生,属于鬼道之有福德者。或以生前对国家、人类贡献卓著,后代为追思其恩泽,立庙祭祀。或因民智未开,对自然现象无知,遂于山川雷电产生敬畏之心。
人们认为神有掌控万物的生杀大权,主宰吉凶祸福的能耐,却不知神本身即是世间凡夫,其宗旨不外以劝善为主,并无圆满缜密之思想体系。拜神寻求的是现世的庇佑、消灾,但无法究竟解脱。其他宗教对所认定的神,神与人是主仆关系,永远无法平等。
佛则是放下王位、妻儿,寻求真理的修行者,是出世圣人,彻悟宇宙人生真理,证得通达本性的智慧。他主张一切吉凶祸福,皆由人自招,若不在心地下手,彻底改善自己的思想行为,盲目的崇拜无法趋吉避凶,更不能净化自己的人格。佛以慈悲喜舍对待一切众生,他是一个指导者,因此佛与人是师生关系,只要依循其教法,人人皆可成佛,因此就本性而言,佛与人是平等的。
智迷不辨
常有人批判信佛为迷信。何谓迷信?不经审慎思考和理性明辨,迷迷糊糊相信,称为迷信。批判者往往未曾听经闻法,甚且连“佛”之本意亦无言以对,即主观认定佛教为迷信,此批判者岂非更为盲从、迷信?
何谓智信?凡透过智慧判断,冷静观察,确知为善良美好,能令人解脱者,方去接受、相信,称为智信。梁启超尝言:“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佛教非但不认同迷信,甚且鼓励以理性探索质疑,此种宽容大度,实事求是的态度,便是智信的表征,也是佛教与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
民俗外道误为佛教
民间有许多习俗,或外道种种作为,皆非正信佛教,兹列举如下:
算命看相:以抽签、卜卦、紫微斗数、摸骨......等方式,断言一生祸福。此系由于人对自身未来迷惘无措,盼能藉此指引方向,佛教则主张“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自己的起心动念就能决定今后的命运,毋须仰赖算命,应自转因缘。
地理风水:地理风水与南北极、磁场、地下的水流等有关,是有科学依据,合乎自然的。对未断惑证真的凡夫,确有影响。但已证阿罗汉果者,则所到之处皆是光明净土,此正可为“凡夫境转心,圣人心转境。”做最佳注脚。然而,佛教注重的是心法,一切福田不离方寸,内在的心性远比外在的地理更重要。
跳神扶乩:此系民间信仰的仪式,以灵媒为桥梁,进行种种祈求。此绝非佛教的产物,而是巫术的范畴。
掷杯筊:人无法与神鬼沟通,便依我见自问自答,揣测神意.
烧冥纸:始于汉朝纸商的促销术,沿袭至今,甚且衍生出纸扎冥具,祈令亡者受用的习俗。佛教主张,若欲做功德,当以亡者之名布施、印经、供养三宝,更能利益亡者。盖火化冥纸、冥具,仅鬼道受用,然亡者却未必投胎鬼道。
再者,往生钱万不可烧,以其上印咒文,若火化则视同焚毁经书,罪过不小。
杀生害命以为供品:不知情者往往以鸡鸭鱼肉供佛,以示诚意。然则佛教以慈悲为怀,主张众生平等,尊重一切有情之生存权。且六道众生,生生世世互为眷属,焉知所杀者,非过去生父母骨肉?是以其根本戒规即是--不杀生。
错误认知--消极、悲观、崇拜偶像。
佛教揭开生命的面纱,彻见其本质是苦、空、无常的,对于佛法未深入者,往往依文解义,认定佛教是消极而悲观的。其实,佛教对造恶消极,对行善度众则抱持舍我其谁的态度,十分积极。佛教愿拔一切众生之苦,因此是慈“悲”观,而非“悲”哀观。更有人批驳出家为不孝、逃避责任。殊不知,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各种人才。心灵救度的大任,正有赖僧宝来承担。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出家才是真正大孝,因为出离的是烦恼之家,所做的是绍隆佛种,弘法利生之事。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是何等积极!
外教徒常批评佛教崇拜偶像,但不知佛教施设佛像,乃是方便契合根器,让礼拜者见贤思齐,学习佛的精神和行为,并非祈求保佑。就如同国旗、国歌、十字架,皆为精神的表征,佛像亦是表法的。
佛教原本就是即相离相,不离世间,不染着世间,而《金刚经》更是句句破相,何来崇拜偶像之事呢?但得无相,即心即佛。



意守下丹田的奥秘

意守下丹田的奥秘

浏览网站,发现有不少功友和初学者对意守下丹田,提出不少看法,根据我收集的资料、师傅的教诲和自己的实践,尽可能全面地分析意守下丹田的奥秘,为大家修练提供方便。

 
1、下丹田位置。

它有几十种说法,且出于各家之列的不下十几种,如:脐中一寸二、脐中一寸三、脐中三寸、脐中前三后七、脐中前七后三、脐下一寸二、脐下二寸、脐下二寸四分、脐下四指关元,还有会阴、涌泉、命门、两肾之间等等。到底哪家说得对?
 
而肚脐又分为到底是一寸二、前三后七、前七后三,还是两肾之中说法。在师傅的实证实修和自我的体验中,是以脊前脐后、前七后三、两肾中间略下的这个体腔部位得气最为强烈。古人称这个部位为命门,这个命门不是命门穴。它无形,居身体之中,是全身的中点、极点、重心。这个部位,就是我们修炼的下丹田所在处。有一定练功基础的人,可试用此方法找此部位,你可将身形正直,全身放松后,用意念去体会这个一身之中点,可用舌头在口腔内慢慢地滑动,把口腔当做腹腔,用舌头去滑动探测,然后体会那个中点。舌寸就像鼠标在屏幕上寻找物品一样,找到那一点,舌头会有感觉,就定在那儿了(师傅教的方法)。下丹田就在前七后三的命门处。亦称气穴。
 
2、下丹田用途和守法。

从下丹田窍位的用途上,可以分为健身、医疗的守窍部位以及修炼内丹的守窍部位。

(1)健身和医疗的守窍部位只是为了聚气生能、通畅经络、平衡阴阳,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如此,则不必细究丹田具体位置,运用模糊理论,更利于练功人似守非守,避免死守,易学易练。
 
(2)如果从修炼内丹的角度看,就必须明确丹田的具体位置,因为练内丹一定要遵循严格的程序,选择最佳的路线和最易产生结丹、养抬、育婴、出神的生命能源所在地。否则,虽具有能源,但非练丹所需要的药,练不出结果,或由于位偏路远,练出特异生物能,但不便于在消耗最短的线路、部位上启动或推动,就会因消耗大而不易成功。
 
各家对下丹田的命名,是基于练功的实效和目的,并非定位上的差错。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祥,所修功法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从肚脐沿任脉的一个纵长区域,守任何一个部位,均可结丹,但脐中、关元、阴跷这三个穴位气感最强,而这三个部位又以肚脐的综合效率为最好。尉迟静在《丹田部位探测的实践研究》中,做了针刺探测丹田的实验。刺探神厥(肚脐),可以引出循任、督脉环绕神厥、命门穴及向胸腹部斜行的放射状传感路线,而针刺气海、关元及阴跷时,则没有类似效应。所以下丹田定位在肚脐内,前七后三为最佳窍位。
 
3、下丹田的生理解剖位置。

下丹田这个体腔的分层空间,左右偏上是肾脏和肾上腺;左右是输尿管;正下是膀胱;膀胱再下则是睾丸和附睾;下丹田体腔的平衡位及左右两侧是结肠,正下方是小肠;再往前的分层空间是动脉和静脉的分叉处;下丹田的后分层空间是太阳神经丛及性腺神经的部位;最后面的分层空间正对位是腰椎骨;下部则是骨盆。
 
由于它所处的特殊的生理解剖位置,使守下丹田有助于全身各部位、各层次的相互内部联系;能促使全身各部位协同动作的部位,人体许多植物神经集中在太阳神经丛中,意守下丹田必然引起腹部神经的活动,腹至近腰部位的毛细血管也将随之活跃,而且很快会吸收神经末梢中的废物,经肝、肾、大肠排出体外,这对人体具有重要意义。又因此部位在生理上与肾、胰、肝、延髓均有植物伸经联系,性腺还与脑垂体发生连锁性条件反射,活跃性腺功能,又能反馈到下丘脑的植物神经中枢,故可增进植物神经功能。下丹田附近有肾腺、性腺等内分泌体,所以意守下丹田可强化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特别是性腺受到良性激惹,精液充盈,功能增强,增强人体代谢、免疫能力以及应急应变能力。
 
4、医家和道家的看法。

从中医和道家的角度看,下丹田对人体活力的关系最为密切,下丹田是任脉、督脉、冲脉经络行始的起点。是“十一经脉之根”,是“呼吸之门”,是“三焦之源”,是真气升降开合枢纽,是男子养精、女子护胎的处所。所以,意守下丹田可收到强身、防病、治病的效果。
 
下丹田部位前通脐(胎儿在母体中赖以吸收的根蒂),后通肾(人之精、命之本处)。意守此处,一吸百脉皆合,一呼百穴皆开。呼吸往来,增强了元气,调动了经脉,所以下丹田又被称为中宫和气穴。元气积蓄于丹田,逐渐充盈后,就会自动流向全身各个经络,产生通经走穴的现象,气畅血和,流注自如。
 
肚脐又称为命蒂,也叫神厥,是人体能量从先夭转化为后天的枢纽。肚脐内含着人天相应和运化的奥秘。
 
下丹田是调整十二下经和奇经八脉的中心部位。意守此处有发动内气、贯通经脉之效,而“通则不痛”。
 
5、概括上述。

下丹田为元气所聚,积蓄之处,是生命活动的枢纽,是人体生命活动中心,意守下丹田可以后天呼吸之气接蓄先天元气,所以,意守下丹田可以治百病,可强壮下元.尤为老年人或破体之人添油接命功效突出。意守下丹田可纠正“上盛下虚”的现象,平衡阴阳。另外,意守下丹田,由于强化了肝脏的功能,还可增强排毒、解毒的作用。
 
自古以来守窍之法虽多,但初学者莫不以守下丹田为本。

离弃这种物质主义的精神修行

离弃这种物质主义的精神修行

...

宗萨钦哲仁波切 

在佛教中,任何建立或强化这四种见地的行为,就是正确的道路。即使形似仪式性的修行,例如焚香或修持神秘禅定及咒语,都是为了帮助我们专注于这四种真谛而设计的。 

  而任何与这四种见地矛盾,包括有些看似慈悲的行为,都不是佛教道路的一部分。甚至空性的禅定如果不符合这四种真谛,都会变为纯然否定,只是断见之道而已。 

  为了沟通起见,我们可以说这四种见地是佛教的主干。我们称之为“真谛”,因为它们是单纯的事实。没有人制造了它们:它们不是佛陀神秘的天启,也不是佛陀开始教法以后才变成的事实。依照这些原则生活,并非仪式,也非技巧;它们不属于伦理或道德,也无法被专属或独享。在佛教中,没有所谓的“不信神的异端”或“亵渎上帝者”,因为不存在你必须忠诚的对象,也没有可以污辱或怀疑的对象。然而,对不觉知或不相信这四种真谛的人,佛教徒认为他们是无明的。然而无明并非拿来做为道德判定的原因。如果有人不相信人类已经登陆月球,或者认为地球是扁平的,科学家只会说他是无知,而不会说他亵渎科学。相同的,如果他不相信这四种真谛,他并非异端。事实上,如果有人能证明这四真谛的逻辑是错误的,证明攀缘自我并不痛苦,或有些元素并非无常,那么佛教徒会很愿意去遵从那条道路。因为我们所追寻的是证悟,而证悟意指对真相的了悟。然而,至少到今天,多少世纪以来,未曾出现过任何否定这四个真谛的证明。 

  如果你忽略这四个真谛,但由于对这个传统的爱而坚称你是佛教徒,那么这就是表象的虔诚心。佛教的大师们相信,不论你如何自己贴标签,除非你对这些真谛有信心,否则还是会继续活在一个幻相的世界中,却相信它是坚固而真实的。虽然这种信念能提供短暂的无明之喜乐,但是它终究还是会带来某种形式的焦虑。然后你就得花上所有的时间试图解决问题,去除焦虑。你需要不断地解决问题,好像染上毒瘾一般。试问,你曾经解决过多少问题,然后看着其他的问题又生起?如果你乐于这种循环,那么就没什么好抱怨的。但是当你了解到问题永远不会有结束的一天,那么,探寻内在真谛的开始就到来了。尽管佛教不能解决世界上所有暂时的问题和社会的不公正,然而如果你正好开始探寻,而你正好和悉达多有缘,那么你可能会接受这四种真谛。果真如此,那么你就该考虑认真地追随他。 
  然而,作为悉达多的追随者,不必要模仿他的每一个行为——你不需要趁太太熟睡时出走。很多人认为佛教和抛家弃子、离开工作、隐遁山林是同义字。导致这种禁欲生活形象的部分原因,是因为许多佛教徒都崇敬经典和教法中的苦行僧众(mendicant),就如同天主徒崇敬阿西西的圣方济(St.Francis of Assisi)一般。我们对佛陀于摩竭陀城中赤足托缽,或密勒日巴在山洞中以荨麻汤维生之形象,会油然生起震撼与感动。一位单纯的缅甸比丘托钵接受供养的安祥身影,也会吸引我们的想像。 

  然而,佛陀还有完全不同类型的追随者。举例来说,阿育王步下了镶嵌珍珠黄金的皇家马车,誓言将佛法传播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他跪在地上,手上抓了一把沙,宣告他要兴建与手中沙粒一样多的佛塔。而事实上他也做到了。因此,一个人不管他是国王、商人、娼妓、吸毒者或企业执行长,都可以仍然接受四真谛,因为基本上,我们所珍惜的,并非放弃物质世界的这个实际的出离行动,而是珍惜能了解并接受真谛的能力。 

  我们要了解这四种见地,不一定就得抛弃一切;反之,我们对事物的态度开始改变,它们的价值也因而改变。就因为你的财富比某人少,并不表示道德上你就比他清高。事实上,谦卑本身可能是虚伪的一种形式。当我们能了解物质世界无自性和无常,出离就不再是一种自我虐待的形式。它并不是要我们折磨自己,“牺牲”一词就具备了不同的意义。有这样的了悟,一切事物的重要性会和吐在地上的口水差不多。我们对口水不会伤感。失去这种伤感,就是大乐之道,称为善逝(sugata)。能了解出离为大乐,往昔的印度有其他许多王子、公主及将军自宫廷生活出离的故事,就不足为怪了。 

  在印度这样的国家里,爱好真理、尊敬追寻真理的人,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甚至在今天,印度社会不但不轻贬出离的行者,反而尊崇他们,如同我们尊敬哈佛或耶鲁大学的教授一般。虽然,在商业文化挂帅的今天,这个传统有些淡化了,但是你还能看到赤身裸体,身上涂满白灰的苦行僧(sadhus),放弃了成功的律师事业,成为游方的行者。当我看到印度社会如何尊敬这些人,而不是把他们当成不光彩的乞丐或瘟疫驱走,我全身都会起鸡皮疙瘩。我不禁想起如果他们出现在香港的万豪酒店,那些迫切地想要模仿西方模样的新贵华人,对这些身涂白灰的苦行僧会作何感想?门房会替他们开门吗?或者,在洛杉玑Bel Air酒店的人员会怎么反应?这个时代,人们不崇拜真理和尊敬苦行僧,反而崇拜商业广告牌,尊崇抽脂减肥。 

  当你读到这里,也许会想,我既大方又好布施,而且对自己的东西没太多贪恋执著。你也许真的不是坚守荷包的人;但当你正在布施时,如果有人把你最心爱的铅笔拿走,你可能会生气得想把他的耳朵咬掉。或者如果这时有人说,你就只能给这么一点吗?你可能会十分气馁沮丧。当我们布施时,常被这个“布施”的观念所卡住。我们攀附于其结果——如果不能要个好的来生,至少也要在此生受到表扬,或者也许只是墙上的一面奖牌。你捐出个手镯,却大张旗鼓——有仪式、褒扬及感谢;但如果有人抢走你的手镯,那又另当别论了。你会了解因为你想出风头,想要演出,你才布施。我也曾遇见过许多人认为自己好善布施,只因为他们曾捐钱给某个博物馆,甚至只是给了自己的子女,而希望得到他们终生的忠诚。 

  道德如果不能随伴这四种见地,同样地也可能扭曲。道德喂养自我,把我们变成清教徒心态,批判和我们道德观念不同的人。我们执著于自己的道德观,看不起别人,并且想把我们的观点强加于他人,甚至不惜夺取他们的自由。伟大的印度学者及圣者寂天(Shantideva),是位出离王室的王子,他教导我们,要避免碰上任何一切不善的事物是不可能的,然而,只要我们能应用这四见地的任何一项,就能避免一切的不善。如果你认为整个西方世界是被魔鬼盘踞或者是不道德的,要征服它、重建它是不可能的,然而若你内在能具备容忍,就等同于征服了。你不能整平整片大地,但穿上了鞋,就能避免粗糙而不适的表面。 

  如果我们能在经验上,而不只是智识上了解这四种见地,就能开始化解我们对如幻事物的执著。这种解脱,就是我们所称的智慧,而佛教徒尊崇智慧胜于一切。智慧超越道德、慈爱、常识、容忍以及素食主义,它并非人们需要向外寻求的神化灵性,我们要生起智慧,首先要听闻四见地的教法,而且不只是接受它表面的意思,更要分析并思索。如果你确信这条道路能替你清除某些迷惑,带来某些解脱,那么你就可以确实将智慧付诸实践。 

  有一个很古老的佛教方法,就是上师给弟子一根白骨,然后指示他们去思索其起源。经由这种思维,弟子终将了解这根白骨是生之结果,而生是业报之结果,而业报是贪着之结果等等。彻底地相信了因缘与业果的逻辑之后,他们就能开始时时刻刻、在各种状态下运用觉知,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禅定;而能带给我们这种资讯和了解的人,我们尊他们为师,因为虽然他们有深刻的了悟,可以快乐地活在山林之中,可是他们愿意留在这里,为那些还在黑暗之中的人解释见地。因为这种资讯能帮助我们从各种不必要的困惑中解脱,我们对解释者会有自发的感激,因此我们佛教徒对老师致敬。 

  一旦在智识层面接受了见地,你就可以应用任何能够加深了解和领悟的方法。换句话说,你可以用任何技巧或修行来帮助你,将认为事物是坚实的习惯,转化为视它们为和合、相互依存并且无常的习惯。这才是真正的佛教禅定和修行,而不只是笔直地坐在那儿像个纸镇而已。 

  纵然在智识上我们都知道自己不免一死,但是小若一个随口的恭维,就能遮蔽这种认知。如果有人说我们的指节看起来很优雅,马上我们就发现自己试图寻找保养指节的方法。突然间我们认为有东西需要保护,否则会失去。这年头,我们不断地被许多必须除去的新东西以及必须拥有的新事物所疲劳轰炸。我们比往昔更需要各种方法来提醒自己,帮助我们习惯这些见地,如果不是剃光头或隐居山洞的话,可能到了要挂根人骨在汽车后视镜前的地步了。伦理和道德与四见地结合,就会变得很有助益。伦理和道德在佛教中也许次要,但它们的重要性在于能将我们带近真理。但是,即使有些行为看似善良而正面,如果它会带我们远离四真谛的话,悉达多本人会劝诫我们离弃这种物质主义的精神修行。 

——  摘自:《正见:佛陀的证悟》 (待续...)



【梦参老和尚】诵经到一半接电话,接完能否继续刚才的诵?

【梦参老和尚】诵经到一半接电话,接完能否继续刚才的诵?


梦参老和尚 


初信佛人的毛病

梦参老和尚

将佛法与日常生活结合,来验证这个心,无非是训练心的一个方法,我拉拉杂杂地说了这么多,都是在说明“炼心”。

“炼心”应该在什么地方练习呢?就在生活当中!就在你面对一切的人、事!处理之后,你就会知道,你的心境是心如止水,还是波涛汹涌?是有功力,还是没有功力?只有自己最清楚。

我举自己读《金刚经》的例子。

我平反之后,再次回到中国佛学院教书,开始读《金刚经》,那个时候我读起来,跟我以前所学的、听的、讲的完全不一样,好像很生疏。

以前慈舟老法师、倓虚老法师也讲过,但是回忆他们讲过的话,感觉自己不甚理解,反而从那个时候开始读《金刚经》从不间断。 十年之后,所有的问题自己突然有了解答,这是怎么来的呢?是读了十年《金刚经》所换来的。 在这个时候,你说有悟境吗?没有,只是以前的疑惑自己已经能够解答了。

在理解《金刚经》之后,再来看《阿弥陀经》等其它的经典,它们都是相通的,相同的疑问,也都能够理解的。 如果再继续读上十年,我想情况就会有变化了。读经的时候,心里游荡,思绪纷乱,虽然不是游山玩水,但又回到以前的境界,这就是错误的。

读经,心没有住到经上,换句话说,你吃饭没有住到吃饭上,喝水没有住到喝水上,心跑了,这就没有办法了,这样读诵经典所得的利益很少。虽然每部经上都说,你读此经会得到什么福德,那些都是镜花水月,不可靠的。

功德是因为你读经的时候,心理产生般若的“明”,有一种“照慧”,这是在解上来论功德。

如果你只念到文字,以为就能有好大的功德,有没有功德呢?有,但跟你这个智慧的功德是不能相互替换的。

我再举个念经的例子,大家有没有念经念到心神游荡,晃到哪儿去了都不晓得?

还有,你在诵经时电话正好来了,不管你诵经是否完成了就去接电话,你这部经算不算圆满呢?

如果你去接电话,你就不能继续刚才未完成的部份继续念下去,必须从头开始诵经。

读诵大乘经偶尔会有入定的情形,好像很快就念完了,平常读《金刚经》需要二十分钟的时间,可是今天突然只要十分钟就可以持诵完毕,仔细回想,我并没有遗漏哪一段经文!那是因为你的精神今天特别集中,所以有此收获,但这要你自己认定,一点也渗不得假的。

念佛也是如此!

先是计数,计一计连数字都没有了,我们念经、念佛都有这种情况,能念的人,所念的经,好像都没有了,还在念吗?没有念吗?四十多分钟一下子过去了,这也是好现象,这是你的心明白了,渐渐趋于寂静。

不论修哪一法,里头都会有很多的体会,每个人都会有的,只是深浅不同,时间的长短不一,每个人下的工夫如何?只能自己领受了,并不适用其他人,你是你,他是他,不是吗?

我们看别人的境界,不能把它搬到我们自己身上来,那是不适用的,因为有时候只是心里出现短暂的寂静而已,你还没有得到,要真正的入定,我今生恐怕做不到了。

我们初信佛的人有什么毛病呢?

太贪心。贪大,贪多;看着《普门品》,你就念《普门品》了;一看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这也好,也念;《金刚经》也好;我要生极乐世界,又念《弥陀经》。

增加得太多了,到最后,什么都不念了,负担不了。

要一门深入,念经的,我就念一部经;称圣号的,就一个圣号,免得念了“地藏菩萨”,又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又念“地藏菩萨”。正在念当中,一会儿“阿弥陀佛”,念得很浮。

你念一个就好了,功德都是一样的,就是修你的心而已,这是修心的方法。

要这样子坚定不移的,不要退,要少,要精,不要断。多了断了,断了就没功德。而且,你修哪一法在你断的时候,会有魔障的,那不是邪魔,是正魔,是护法来对你不客气了,不该断的。你要是再学起来,再忏悔,再继续念,还可以得到加持,一样的。

时间究竟存不存在?

时间究竟存不存在?

稻秆经系列

·

六十


慈诚罗珠堪布 

“非自他俱作。”那么不是他作也不是自作,是不是自他两个一起作的呢?也不是。自己做不了,他人也做不了,那一起也是做不了。一起是没有什么用的。没办法发挥作用。实际上也没有一个东西即是自又是他,没有这样子的东西,所以也不存在。所以要存在的话就是前面两个,如果这两个不成立,那后面的都是不存在的。自和他以外没有第三个。所以非自他俱作。

“非自在作。”自在是什么呢?印度教里面有一个教派叫做自在派,自在派就是大自在,大自在就是一个神,一个天人,天人就是神,自在实际上不是说自由自在。这个自在就是自在神,指的是万能神。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就是自在神在主宰,是他创造的,这叫做自在。

我们平时念大自在祈祷的这个大自在和这里的自在是一个名称。但是我们念的大自在,它不是说有一个神,佛教不认为有主宰世界的神,只是名称一样而已。

“亦非时变。”,时间是可以变的,第二节课有讲过。在宏观世界中,没有时间就没办法变。但是在微观世界进一步观察的时候,实际上时间也起不了作用。为什么?因为时间它本身就没有,没有时间。在哲学里面,时间存不存在,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但是实际上,从佛教的观点看,时间是不能独立存在的。时间就是因为物质的变化建立起来的一个抽象概念。除了物质的变化以外,没有时间。就比如说春夏秋冬地球的变化,因为地球的变化,所以我们建立了一个春夏秋冬的时间。实际上什么是春夏秋冬?除了地球的变化以外,没有春夏秋冬。春夏秋冬不能独立存在。所以,时间也就不能让什么东西变。



化解内在的伤害感

化解内在的伤害感


Sitanshu Kumar 



Thought always weaves a pattern which is common to all humankind.
思想总是会编织全人类共有的一种模式。

Direct observation(listening) of the thought without the interference of another thought leads to a learning in which there is no learner. 
直接观察(倾听)思想,而不要被任何其它想法介入,会导向没有学习者的学习(状态)。

Then thought begins to uncondition itself.
然后,思想就开始不再局限它自己。


Solving a single problem: the question to ask oneself is “have I solved a single problem? A single hurt ? “ in solving a problem one learns much more than reading numerous books. 
解决一个单一的问题:
一个人可以问自己这个问题:“我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吗?一次伤害?”在解决问题时这样问自己,一个人可以学到很多,胜过读千万本书。

many have read k for many years , so why not ask this question? 
很多人读克里希那穆提已经很多年了,但是为什么没有问这个问题?

Solving a single hurt produces a great amount of insight and vice versa. 
解决一个单独的伤害能够产生大量的内在洞见,反之亦然。

If one has really gone through this , one will never hurt anybody.
假如一个人能够完全做到这一点,ta将不会再伤害任何人。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轮回中的奴隶

轮回中的奴隶
慈诚罗珠堪布 

形成无明以后,就会去造业,无论是杀、盗、淫、妄等恶业,还是持戒、念经等有漏善业,都会成熟果报,之后又去面对各种各样的善恶果报。在面对果报的同时,又再次造业。就这样从无始以来直到今天,都在不断地轮回。如果没有无明,我们就不需要面对痛苦。痛苦和轮回的来源,就是无明。无明,是整个轮回的第一原动力。世俗间再伟大、再聪明的人,都是无明的奴隶,都不能突破无明的界限。不仅仅是没有学过任何教派,不懂得唯物、唯心的普通人,包括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外道,甚至小乘经部与一切有部、大乘唯识宗的部分修行人,都是不同程度上的无明之奴。如果不证悟、不解脱,我们还会继续在无始无终的轮回中充当无明的奴隶。

往昔释迦牟尼佛住世转法轮的过程中,佛陀曾对很多外道的观点进行了抨击,也因此让外道有了仇隙。这种人不能忍受“无自性”的空性微妙之声,是情有可原的。

一位高僧对六个最世俗问题的回答,绝妙!

一位高僧对六个最世俗问题的回答,绝妙!





1、和尚一个人在房间会不会吃肉?

一个来访者问:法师,我想问一个不太恭敬的问题?

法师:请讲!

来访者:您在公众场合是素食,您一个人在房间会不会吃肉呢?

法师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倒问他:您是开车来的吗?

来访者:是的。

法师说:开车要系安全带。请问您是为自己系还是为警察系?如果是为自己系,有没有警察都要系。

来访者:喔,我明白了!

启 示:
看完这个故事,大家应该懂得,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律,没人督促就不能坚持,也无法取得成功。

2、孩子怎么教?

观众:请问法师,我的小孩不听话、不爱学习怎么办?

法师:您影印过文件吗?

观众:影印过。

法师:如果影印件上面有错字,您是改影印件还是改原稿?

(场内立刻响起雷鸣掌声。后有人答道:改原稿。)

法师:应该原稿和影印件同时改,才是最好。父母是原稿,家庭是影印机,孩子是影印件。孩子是父母的未来,父母更是孩子的未来。

启 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父母不优秀,如何给孩子优秀的教育?如何要求孩子优秀?不如提升自己,同时也让孩子更优秀。

3、五百元买汽车

一位佛友电话抱怨道:为什么我努力了还是得不到?念经行善了,命运却不变?

法师:我给你寄五百块钱,好不好?

佛友:师父,你的钱我不敢要呢!

法师:我是要你帮我办一件事。

佛友:师父,你说办什么,我绝对帮你办好!

法师:帮我买一辆汽车。

佛友(惊呀地):师父,五百块怎么能买到汽车呢?!

法师:你知道五百块买不到汽车?!

启 示:
世上有太多的人都在绞尽脑汁,只想付出一点点,就得到很多。而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4、粪便臭不臭?

一位女士不停地述说自己的苦难,没完没了。法师打断她的话说:你的苦还真多呀!

女士:别人诉苦最多需要三天三夜,我诉苦需要三年!

法师:那是什么时候的苦?

女士:前几年。

法师:那不是过去了吗?为什么还紧抓不放呢?(停了一下)你拉出的粪便臭不臭?

女士:当然很臭啦!

法师:现在粪便在哪里呢?

女士:拉完就冲掉了。

法师:为什么不把它包起来放在身上?见到人就拿出来告诉别人,说我被这东西臭过?

女士:那多恶心!

法师:对呀!苦难也是一样,它已经过去了。回忆和诉苦就如同把粪便拿出来向人展示,既臭自己又臭别人!听懂了吗?

女士:听懂了!

法师:那以后你还要不要诉苦?

女士:不要了!

法师:记住,越诉苦越苦,越抱怨越怨。

女士:嗯!

启 示:
这就是心理调节了,你苦难的事已经过去,如果依然是以前的自己,那只会依旧苦难,状态决定你的成就。


5、如果世人都出家……

一个对佛教有兴趣的女教师对法师说:如果世人都像你一样都出家,人类还能延续吗?

好像没有听到这个问题,法师平和而关怀地问到:你的小孩多大了?男孩还是女孩?

女教师:17岁了,女孩。

法师:要准备高考了。

女教师:是的。正在加紧复习。

法师:你一定希望她考个好大学吧?

女教师:是的,要考就考北京的大学,其它的大学没什么意思。

法师:如果每一个人都像你一样想,那还有人种田吗?其它省的大学不是只有都关门了?

女教师:……

法师:你注意到没有,你已经回答了你自己的问题?

女教师:(愕然)……!

启 示:
就像不会出现所有人都考上北大一样,也不会出现所有人都出家的情况。

人类总能延续,别的学校也能生存,学佛的是少数,就像考北大的是少数,不会有这种“所有人都”的问题。


6、心灵的锻炼

一位研究生来拜访法师,不理解地问:“为什么好多人见到你都要磕头?这是不是有点迷信?我没有拜过任何人,我只拜我自己”!

法师:你一定打过篮球,或者羽毛球,或者乒乓球吧?

研究生:是的,打过!

法师:打篮球干什么?不打篮球,篮球会难受吗?而且那么多人打一个球,是为了快点把篮打烂吗?

研究生:不是,是为了锻炼身体和娱乐。

法师:不用篮球也可以像打篮球一样运动嘛!

研究生:那样多没意思。而且旁人看到还以为是神经病呢!

法师:说得好!篮球只是一个道具,一个锻炼和娱乐的道具。那么,身体需要锻炼,心灵就不需要锻炼吗?

研究生:按理应该。可心灵怎么锻炼呢?

法师:人在崇拜的时候,五体投地,表现出谦卑、服从、忏悔、求助、感恩和接受,同时也是将自己的心灵融化,与被崇拜者在心灵上合一与连接。这就是心灵的锻炼。

别人礼拜我,我也是一个道具,就像一个篮球,让人打来打去。只不过我不是真的篮球,是一个心灵篮球。

同样,拜祖宗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孝心,用心灵承接祖宗累积的能量;

拜土地是为了感恩珍惜土地,我们生长在大地,大地给我们很多的食物和物品,而我们回馈的都是垃圾;

中国人拜的学问深了,里面有大智慧妙作用。

虔诚礼拜的时候,拜和被拜是一个整体,哪有什么你我高低呢?有些人搞不懂就大加诽谤,是没有实践过和用心体验过。妄加诽谤就是痴狂!

研究生:太高深,太智慧了!请受我三拜!

法师问:感觉到心灵锻炼的美妙了吗?

研究生:嗯!很伟大!

【宗萨钦哲仁波切】学习佛法是重要的,但我们必须求证佛法,这点更重要

【宗萨钦哲仁波切】学习佛法是重要的,但我们必须求证佛法,这点更重要

...

宗萨钦哲仁波切 


日常生活中的佛法(1)

观想后的时段(座下瑜伽)比观想中的时段(座上瑜伽)更为重要。我们每天一小时的禅修,是为了改变非禅修时的状态。在佛堂修法时,会生起一些慈悲、一些虔诚,应该让这些心境随处出现。

我们现在要谈什么呢?生活中的佛法。分两个方面来讨论,理论的和实际的,这两方面同样重要。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理论,就不晓得如何实修;另一方面,在理论上学了很多却不实修,也不会有成果。

由于这是个萨迦中心,今天将以萨迦派的理论来谈。虽然蒋扬钦哲这个传承,并非属于萨迦、宁玛等派,不过我也算是在萨迦派学过一些东西。萨迦派说:“如果不懂佛法理论,就去修行、禅定,就好比去爬山而没有手。”所以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佛法理论。

佛陀成道

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出生,当时被称为悉达多王子。他看到人间的老、病、死种种痛苦而厌恶轮回,于是离开他的宫殿去求道。一开始他碰到印度教的老师,学了一些印度教的东西,并据此苦修六年。六年之后,他忽然领悟到苦修并非开悟的唯一法门,于是放弃了这个方法,并接受了尼连禅河边牧羊女难陀波罗的供养。然后他来到摩揭陀国,买了些草放在菩提树下,坐在草堆上发愿:“若不成正觉,终不起座!”过了些日子,有一天,当第一道晨光出现,当地国王到临,鼓声响起,林间鸟鸣,众人从睡梦中醒来,这时他得到了最后的证悟。此时大地震动,各种神、阿修罗等纷纷来到他面前顶礼。许多魔听到这个消息都受到惊吓,他们问释迦牟尼佛:“你用什么证明,你在前世累积了如此多的善业?”释迦牟尼佛以手触地,大地再次震动,地神从大地里现身,并说道:“我就是证人。身为大地,从释迦牟尼佛自三大无量劫修行菩萨道以来,我都在这里陪着。”于是释迦牟尼佛的证悟得到了最后的确认。他曾遭受魔的打击、干扰,但并未受到影响。

起先释迦牟尼佛认为,教导众人并无意义,因为众人无法理解这些真理。但梵天等众天神来到释迦牟尼佛面前并请法,于是他来到瓦拉纳西(波罗奈国)开始第一次传法。其后,佛陀多次在不同的地方教导不同的人。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佛陀 我们所皈依的对象。他在摩揭陀得证悟,在拘尸那迦涅槃。身为佛教徒,首先要知道佛陀是谁,我认为这点非常重要。

寻求佛法

此时此刻,在座的都会说自己是佛教徒,其实我们只是身为佛教徒,却并非是真正的修行者。就算有人想了解佛教,也只是想知道而已。他们只想知道什么是证悟、什么是空性,因为它们听起来不错,富有逻辑,有时似乎又充满幻想。尤其是金刚乘 想想自己能多两只手,或许可以做事更快,似乎很不错。但我认为,这些人是在学习佛法,而非求证佛法。当然,学习佛法是重要的,但我们必须求证佛法,这点更重要。

另外,我们有个毛病,认为要当个佛教徒,就必须改变生活的特定部分,比如剃发,吃素,换上法衣,特别布置一间佛堂,还有每天花几小时喃喃念咒 其实念咒并不怎么美妙。或者大家会这么认为,我是个生意人,这辈子没法得到证悟;我是个出租车司机,这辈子不能真的成为菩萨。

各位都接受过灌顶,对吧?各位曾想过自己就是一位菩萨吗?我确信大家未曾这样想过,因为各位不敢认为自己是菩萨。你认为菩萨高高在上,具有黄金、玉石等颜色,我们犯了很多这样的错误,把自己和菩萨划清界线,如此一来,我们认为自己永远无法成为菩萨。认为菩萨是高境界,而自己是低境界,这是错误的想法。当你接受灌顶的时候,你就是菩萨。你受了菩萨戒,这代表什么?并非代表你于佛教中得到升级,而是代表你有责任帮助别人证悟,这才是你必须要做的事情,也是我今天选择这个讲座主题的原因。

很多人受过喜金刚的灌顶,自观为喜金刚也有一段时间,却心生同样的问题,因为你们把喜金刚和自己加以分别。同样,各位接受了文殊菩萨的灌顶,并做修持,却又把文殊菩萨跟自己分开来。文殊菩萨从不跟着你走,你只是把他留在家里,因为你认为文殊菩萨只是那尊佛像,文殊菩萨并没有成为你的内在。或许你每天早上都做一个小时的观想,但你把那个观想留在你的佛堂里,没有带在身边。谁是文殊菩萨?那尊佛像拿着一把剑,什么剑?切菜的剑吗?拿着一本书,什么书?讲故事的书吗?你们都知道,我们也创造某种引导的光,放光迎请,你的上师自己就会来这里。你摆了佛像在佛桌上,在他前面放些水呀、花呀、香呀。但你做得不太对,以至于这变成你生活中的一种负担。对这个佛桌上的文殊菩萨,你早上忘了燃香,就有罪恶感。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就把自己跟菩萨分开来了。

身为一位金刚乘行者,把文殊菩萨等本尊的概念融入每天的生活,非常重要。我向来跟朋友说,观想后的时段(座下瑜伽)比观想中的时段(座上瑜伽)更为重要。我们每天一小时的禅修,是为了改变非禅修时的状态。在佛堂修法时,会生起一些慈悲、一些虔诚,应该让这些心境随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