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日 星期六

八识规矩颂讲录 | 太虚法师: 顺转杂染分--第八识(一切有情生死的主人翁)

八识规矩颂讲录 | 太虚法师: 顺转杂染分--第八识(一切有情生死的主人翁)

太虚法师 

[释 颂】
一、顺转杂染分
丙 第八识
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三性中的无记性有两种:

一、有覆无记性

就是在他的业性虽没有明确界限,可以说是善、是恶,但有覆蔽的。

二、无覆无记性
就是在他的业性既是非善非恶,而又没有覆蔽的。从第八识作业上说,是属于无覆无记性,所以说:性唯无覆。从第八识的现行上说,只与五遍行相应,不通其他的烦恼心所,善心所;不但不与其他的烦恼相应,连无明也都不相应。或有说也同无明相应的,这不是就现行说的,只是就含藏有前七识的种子而言,因为前七识的无明种子,也含藏在阿赖耶识中。

、指三界,、是九地。他、指第六识。生、是从无而有,假名为生。在第八识随引业现起一期命根就名生,这一期命根终了,就名死。第八识随第六识所作引业力的支配,在三界九地中生死死生,相续不断,所以成有情的生死流转。因为第八识的行相,是相似相续的,很微细难知,就是声闻、独觉圣者都不能明了,而生起迷执。

迷执有两种:

一、增益执,就是执无为有,如本无人、法,而众生二乘执为是有。
二、损减执,就是执有为无,如八识心心所法,虽如幻化,而是幻有非无。在二乘人不明了,就生起迷执,拨无第八识。由此无著、天亲、护法,这些大乘论主,引经据典的与二乘诤论,来证明唯识的正理,以破他们的迷执。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阿赖耶是梵语,译为藏,阿赖耶识,就是藏识。
此有三义:一、能藏,二、所藏,三、我爱执藏;这都是就阿赖耶识而言的,只是对向不同就是了。对一切种子名能藏,因为一切种子,都含藏在阿赖耶识中,种子是所藏的,阿赖耶识是能藏的处所,所以名能藏。对一切现行杂染法名所藏,因为根身、器界这一切杂染现起以后,阿赖耶识反为一切杂染法覆藏,为一切杂染法所藏了,所以名所藏。对第七识名我爱执藏,因为第七识恒时有我爱执,这被执为我的,就是阿赖耶识现行的见分,所以就成了第七识所爱执的处所,所以名我爱执藏

颂中的三藏、就是指这三种。浩浩不可穷、是说这三藏义,都甚深难知,无有边际。因为阿赖耶识所藏的一切种,不可穷尽,所以能藏一方面也不可穷;因为藏阿赖耶识的杂染法不可穷,所以所藏一方面也不可穷;因为第七识的我爱执,很不容易觉察,就是睡眠时都相续不断的执我,这不但普通人不易觉察,就是稍用点功的,也不容易觉察。在禅宗下曾有一段公案,就是有一个参禅的人,用了很久的工夫,他自己说他的心能自作主,但有人问他说:‘当你睡眠到无梦时,你也能作主吗’?他就默然了。这就是不觉第七识执第八识的缘故。

但此不但稍用点功的不易觉察,就是二乘也不承认,所以无著菩萨造的摄大乘论中,用六种理由来成立第七。最显明的,如无想定,因为有第七染污意,所以与灭尽定不同,所以圣者不修此定;若无第七,那么无想、灭尽就没有分别了。又有五同法可比知有第七,因为前五识都有所依根,所以可比知第六意识也有第七为所依根,如果没有第七,那么第六就没有所依根了;第六既没有所依根,前五也不当有所依根,五同法就不能成立了。

由以上所说的,可见第七最不容易觉知,但又不能拨无第七,所以从我爱执藏上说,也是甚深难知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这是譬喻:第八名本识,如渊深的海;前七名转识,如波浪,依海而得起。但这七种转识,都有境为增上缘,才得生起,如海上有风,才能起波浪似的。虽前七都以境为增上缘,不过在前五识最重要,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前五识离境就不能发识;在第六识还可由识分别妄现的境也可发识;第七缘第八见分为境,境也常有,而不须别藉他境才生;所以最不可离的就是前五识。

受熏持种根身器,此明阿赖耶识受熏持种的功能。因为阿赖耶识是无记性,所以受前七转识染净熏习,既被熏以后,就将染净种子执持不舍。如室中燃香,香的自体虽尽,而香气还留在室中,所以阿赖耶识受前七转识熏后,所成的习气种子,也含藏在阿赖耶识中,执持不舍。内根身、外器界,也是阿赖耶识所变所缘的。
所以这识的相分有三种:
一、一切种,就是受前七熏习所成的种子。

二、器界,就是所变的相分。
三、根身,就是五根的身体,身是总,眼等四根是别。这根身是阿赖耶识的执受,因为根身就是五根诸法和合的总聚,这总聚为阿赖耶摄持依止为自体,能生觉受,触受境界,于是根身与阿赖耶识就成了同安乐共患难了。如人穿一件极难脱下的衣服,同身体都和成一体了,于是被人损害这件衣服时,自体也同感觉痛苦,抚摩衣服时,自体也觉到快乐。

又阿赖耶受熏持种的理,也可以比知,如我们在前几十年的事,到现在一想,还历历在目,这虽由第六意识记忆的功能,但还是因为第八能持种不失的关系。这还不明显,再明显的,就是有时虽未经明了的意识记忆,只要前五识与五俱意识现行,阿赖耶识就受了熏而持为种;所以有时梦中境,是平常曾未经过的,第六识也不曾记忆的,这就是由阿赖耶识持种不失的功能所现。

若这一期业报已尽,阿赖耶识对根身不持为自体时,这就名死;若最初受胎的一刹那,就名生。在人死时,全体都冷尽,但有一处暖气最后舍,在那时、前六识都没有功能了,只有阿赖耶识还没有离去,要这暖气完全没有了,这才名死人。受生时最先成胎的,成立第一刹那生命的,也是阿赖耶识,然后前六的功能才随之生起。

所以阿赖耶识是一切有情一期生死的主人翁,所以说:去后来先作主公。虽是主人翁,却不能执以为我,因为他虽是相续不断的,而实是刹那生灭而无常的,而且是随业流转而无力的。


從我的iPhone傳送

意识是最最最重要的 | 稻秆经系列

意识是最最最重要的 | 稻秆经系列 · 122-123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达尔文的进化论即使成立,也只能解释动物和人的身体的进化。但身体为什么是这样进化的,背后还有没有什么原因呢?为什么大自然中有这么多的物质,分子、原子等,有一部分的物质可以变成人的身体,有一部分的东西它永远都是不能成为人的身体的,它背后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进化论还解释不了的。

我们来假设达尔文讲的人和动物的进化过程是真的,这也和佛教没有矛盾,人也许就是这样进化而来的,一些物质因为有了意识的参与,最后就变成了一个生命体。但比如桌子、砖头等等这些东西,却没有意识的参与,所以不能变成一个说生命体。

比如说计算机,计算机智能水平到现在已经发展得非常高了,但是目前还没有意识的参与,如果有一天,假设意识可以参与其中,它可能会变成像人的大脑一样。前几天有一个机器人,已经成为第一个地球公民,但这其实都是人编写出来的程序,虽然别人问它什么都可以回答,但这个是因为已经编好了的程序,没有它自己思想。但如果这种程序有一天如果真的有人的意识参与的话,那从此以后它就变成了一个生命体。但没有意识的话,这些都是死的,它根本没有办法独立思考,所以意识才是最最最重要的。

就像一粒豌豆,如果没有温度、湿度,它永远不会发芽,当有一天它具备适当的温度湿度后,就会开始发芽。

同样,克隆、试管婴儿,能否成为生命,都取决于是否有意识的参与。没有意识的参与,克隆物或者说试管婴儿,都会失败,有了意识的参与,才开始有了活力和生命,最后变成一个人或者动物。这时候,让它“发芽”的,就是我们有漏的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

“若无此众缘,身则不生”,如果没有前面讲的六个缘不存在,人和动物的身体则不会诞生,尤其是意识的成分尤为重要。

若内地界,无不具足”,如果内因缘中的地界不具足的话,它就不能成为人的身体。“如是乃至水火风空识界等,无不具足”,如果其中一个不存在的话,其他的都不能形成,尤其是像意识这样的主要核心的因素都不存在的话,就不能称为身体。

“一切和合,身即得生。”这些因缘全部和合以后,才能够成为生命体。克隆、试管婴儿等,我们肉眼能看到的只是物质的部分,但在这些物质的背后,有没有其他的东西参与,我们没有办法知道,所以我们往往会认为只要有这些物质足够的话,就可以成为一个人或者一个动物,但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



從我的iPhone傳送

八识规矩颂讲录 | 太虚法师: 顺转杂染分--第七识(社会不公、人心不良的根本)

八识规矩颂讲录 | 太虚法师: 顺转杂染分--第七识(社会不公、人心不良的根本)



太虚法师 唯识学 今

释 颂】

一、顺转杂染分
丁 第七识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带质、就是带质境,第七缘第八见分为我,是真带质境。因为所缘所执的我,虽不是第八见分的真相,却是自识托第八见分为本质而变起的妄相,所以“我相”是由第八见分同自识两方面的关系变起的。现在以譬喻来说明:第七识如病目,第八见分如灯光,由病目对灯光,才见有五色光轮,这光轮喻如我相。但光轮不是灯光的真相,是病目才见的,却又不离灯光而有的,所以五色光轮是病目同灯光两方面的关系幻现的。我相、也是同样的理由。为明了起见再作表如下:
          
  
第六识也有真带质境,但是不明显,只有第七最明显,故在此说明。有覆、就是有覆无记性。第七识只一味的执第八见分为我,不分别六尘境界,亦不对他有情发生交涉,没有显然的善不善,但由他念念执我的关系,可影响前六我不净,所以本性虽是无记,而有我执的覆蔽,就成了有覆无记性了。通情本、是说第七的带质境通于情本:情、就是能变识──第七,本、就是本质境──第八见分,由能变的情识,托第八见分的本质,而现有带质的我相。有说:通情本,是说第七执我,通为三界有情生死之本。但是正确的解释,还是前一释。

随缘执我、是说第七随所缘的第八识而执为我,第八若生在欲界,就随生在欲界,执第八见分为我;生色、无色界,也是一样。在三量中,第七属于非量。因为第七不了第八真相,所以不是现量;不能推理,所以不是比量;只一味的由自识托第八见分变起的我相而执为我,所以说:量为非
第七识相应的心所有十八,就是八大随烦恼,遍行五,别境中只与慧心所相应,根本烦恼中与我贪、我痴、我见、我慢、相应。颂中的我字,通于贪、痴、慢、三种。痴就是恒行不共无明,又名根本无明,由第七与根本无明相应,所以不明第八真相而生我见,就执为我。这我见所由起的不明,就是我痴。由执为我,于是爱着不舍,随第八生在何界何趣都不舍离,就是自杀者,也是为了爱我,这就是我爱。因为爱我,无形中就要使我居于一切人之上,由尊重我,所以只见我是最胜最上的,这就是我慢。第七执我的功能,最不容易断,只有从第六识用功,使智慧训练至强锐有力,然后才能对治,渐渐断除;从第七本身,在凡夫位,是无法对治的。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第七识、梵语名末那,译为意,是恒审思量的意义。恒、是恒时不断,审、是决定不惑,思量、是遍行中的思同别境中的慧,和合而成的。第八恒而不审;第六审而不恒;前五不恒不审;只有第七末那恒时审决思量于我相,相随不离。虽是很简单的只一味的执我,但影响于有情甚大,令有情日夜永久在昏迷中。日夜、也可说是生死。

镇、是永久义。四惑、就是我贪、我痴、我见、我慢。八大、就是惛沈、掉举等八大随烦恼。因为第七与四惑、八大相应而起,所以前六转识虽修善法,但由第七执我的关系,也成了有漏善。第七若转成清净,前六所作善法,也就成无漏了。因为前六转识,依第七而成染净,所以说:六转呼为染净依。

以上将杂染第七识两颂讲完了。到这里才明了社会的不平,人心的不良,根本原因就是由第七作祟。明了这个理,可见思想简单的唯物主义,以为衣食住平均,就能解决人生痛苦,使天下太平,这是不明人生真相的。要知道人的求衣食丰裕,只是我贪的一部分发展,这只是资生之物。第七执我不是这样单纯的,还有人为求精神快乐,舍弃物质享用,并且连肉身也可不要的,如印度的投崖、拔发等外道。还有我慢炽盛的人,由我慢影响前六的作为,处处要光荣体面,在人上而不肯受人压制,所以虽以多少金钱运动他,也不能使他屈服。可见只求衣食住平均,以为就能解决人生痛苦的,依佛法看起来,实在觉得他们无知,同时又感觉到他们可怜。

到这里,顺转杂染分八颂都讲完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也知道了。以后再说到逆转清净分。


從我的iPhone傳送

宣化上人:心要正大光明,方能照破一切黑暗。

宣化上人:心要正大光明,方能照破一切黑暗。

宣化上人 

<华严经》上说: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你行佛心,就是佛;你行菩萨心,就是菩萨;你行缘觉心,就是缘觉;你行声闻心,就是声闻;你行天人心,就是天人;你行人心,就是人;你行阿修罗心,就是阿修罗;你行畜生心,就是畜生;你行饿鬼心,就是饿鬼;你行地狱心,就是地狱。所谓“十法界不离一念心。”由此可知,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心所造出来的。

有一首关于“心”的偈颂,说得很有道理:
三点如星布,弯钩似月牙;
披毛从此起,作佛也由它。
仔细研究之,说得很恰当。人在世上,要存正心,不可存邪心。什么是正心?就是菩提心、平等心、大慈心、大悲心、怜愍心、布施心、惭愧心。什么是邪心?就是自私心、自利心、嫉妒心、怨恨心、骄傲心、妄想心。我们修道的目的,就是去妄心存真心,也就是除邪心生正心。

我们一举一动,要存正念,就是正知正见。存邪念,就是邪知邪见。有邪念的人,或者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将黑作白,将白作黑,颠倒是非,黑白不分。他所作所为,自己认为是对,结果造成罪业,要堕地狱,自己还不知道。因为这样所以佛苦口婆心来规劝,不怕麻烦的一次又一次叮咛:“不要走错路!不要误入歧途!”也就是告诉我们修道人,在道场中不可造恶业。所谓:“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

时时要战战兢兢,深省警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来改善自己的习气毛病,改善自己的恶劣行为,改善自己的聪明鬼、伶俐虫。要把自己弄清楚,不可糊糊涂涂混日子,以盲引盲,互相欺骗。搞得世界乌烟瘴气,令世界一天比一天危险,最后成了世界的末日,同归于尽。
有正念的人,能引导世界的人,走向正大光明之路。人人有同情心,人人有互助心;你帮助我,我援助你,大家互相帮忙。所谓“助人为快乐之本”,又可以说:“为善最乐”,你要发善心做善事,这种快乐,无言可形容。只有行善者,才能体会其中意味。

各位不妨试试行善事的滋味如何?它有妙不可言的乐趣。千万不要走黑暗弯曲的路,不但自己会有失足之忧,也会引人误入歧途。所以心要正大光明,方能照破一切黑暗。


從我的iPhone傳送

八识规矩颂讲录 | 太虚法师: 逆转清净分--第六识(转向清净的入手处)

八识规矩颂讲录 | 太虚法师: 逆转清净分--第六识(转向清净的入手处)

太虚法师 

二、逆转清净分

此中八识的顺转逆转,都是就凡夫的心理而说。顺转、是顺于凡夫平时转向外境的心而说;逆转、是将凡夫平常的心转向内识而证清净。怎样能转向清净呢?要先从第六识用功,将自识转成无漏智;进一步就转第七识,将第七所有的障隔打通;然后再由第六、第七合力,转第八识;第八既转向清净,前五是最无力的,于是也随转成清净了。所以逆转清净分的次序,第一颂明第六识,第二颂明第七识,第三颂明第八识,第四颂明前五识。

甲、第六识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

地前有资粮位、加行位,资粮、是对佛果说的,如人行远路,要带着资粮,我们从凡夫位到佛果,也要广集资粮。集资粮就是修福慧,修福慧就是修六度行:布施、持戒、忍辱,三度是集福;般若,是修慧,精进、禅定,通于福慧。在这资粮位,共有三十心,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华严经中说十住以前,还有十信。在十信位,也修六波罗密行,但这是意识散位行。如在欲界,由第六意识,听闻正法,由闻法而生慧,就是闻所成慧,这就是六度中的文字般若。由闻法以后,能持戒,这就是思慧,包括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因为戒的广义,不惟是佛制的戒条,才名戒的;就是对于佛说的法,在起心用事时,都要观察合不合佛所说的,观察应作不应作,所以戒法的范围很广,能包括四度。
但后因有人不如法行,佛才为这类众生,制定戒律,作他们行为的标准。由思惟而如法修行,由修行纯熟而得禅定,这与定相应的慧,就名修所成慧。由定力成就,于是出生种种不可思议事,能转现业报,能超欲界境;不过佛法不重在定,重在由定所生慧,由慧才能断惑证真,这就是六度中的禅定、般若两度。由修六度,而使信心成就,证入初发心住。因为到这位,胜解修行力才现前,才能发深固不退的菩提心,所以名发心住。以后只有进无退,得安住于佛法中了,到这位就名贤位菩萨了,所以这是由凡夫入圣的关键,是最难入的。

然后由初住到十住、十行、十回向,都修六度,广集福慧资粮,但有浅深不同就是了。但这三贤位的菩萨,还没有起立证真如法性的决心,到暖、顶、忍、世第一--四加行位,才加功进行,常在定中,一心求证真如法性,不证不起,然后由定力发生证真如的慧──若没有以前的三十心而求证真如,那就只能证小乘生空果,只能证真如空性,而不成不空妙德。慧将生起时,名暖位,如日光将出时,先有暖相现。慧已生起,名顶位,如日光已出到山顶,能光明朗照了。第三是忍位,就是由定慧能忍可,这位有上中下三品忍,到上品忍而进入最后一刹那的世第一位,就是在世间是最为第一的。

以上所说的修行的位次,都是有漏第六意识的用功力,但有散位、定位的分别就是了。前五识虽也能帮助用功,但是无甚力量,第八完全不相关,第七不但不帮助,反为第六修行的障碍。经世第一一刹那,入真见道,由真见道入相见道,这才登初地,这时第六、第七就转成无漏了。颂中所说的欢喜地,就是初地。因为在地前,用有漏第六识修行,有漏闻思修慧,渐伏分别所起二障。入初地时,才将无始本有的无漏清净种生起现行,顿断分别所起二障种子,到这时一向求证的真如也证到了,第六识也转成了妙观察智了,得未曾有,生大法喜,所以名欢喜地。

在杂染位上,八识各有相应心所的多寡不一,到清净位上,都与二十一心所相应。在染位,识是心王,到了清净位,五别境中的慧心所就转成智了,智就是心王,智相应的识与其余的五遍行,四别境,善十一,都随智转。颂中所说的初心、就是入初地的心,因为十地中,都有入、住、出三心,入心也名初心。在初地,第六识虽转成妙观察智,但俱生所起二障还没断尽,只断了一分异生障,不堕恶趣了,所余的二障,有时现行缠绕意识,有时或眠伏不起现行,但并没断,遇缘还要生起现行的。所以从初地到七地,都不能算纯无漏。

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远行地、就是第七地。到第七地以后,第六识的俱生现行二障,完全不现行了,因为入二空观,证真如法性的慧,相应不断的现起,没机会使二障现行,所以说:纯无漏。从初地到七地,是下品妙观察智,七地以上,是中品妙观察智,到佛果就成了上品妙观察智。圆满明净,双观真俗二谛,普遍朗照大千世界。


從我的iPhone傳送

八识规矩颂讲录 | 太虚法师: 逆转清净分--第七、八、前五识【完】

八识规矩颂讲录 | 太虚法师: 逆转清净分--第七、八、前五识【完】

太虚法师 

二、逆转清净分
乙 第七识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
极喜、就是初地。第七识无始妄执我法,直到初地,第六意识转成无漏清净智,此强有力的智,才将第七识转成平等性智了,不但不执第八见分为我,反能遍观一切法平等性。但由俱生二障种子没断,所以有时还执我,直到第八地,证真如智已能不加功用而任运现起,于是第七执我的我执,就恒被第六无功用行将他摧灭了。所以到第八地,第七才没有了我爱执,才舍了第八识。

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如来有法性、受用、变化三身。受用身、又分自受用身、他受用身。自受用身是佛自证境界,第十地菩萨,都不能见的。为要使初地至十地的菩萨,也受用法乐,被十地菩萨的机,所以又现他受用身。为初地菩萨所现的佛,是以百莲花为座的佛,为第二地菩萨所现的佛,是以千莲花为座的佛,乃至为十地菩萨,各现他受用身,这都是平等性智的功用。

丙 第八识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第八识也名阿赖耶识,就是藏识,因为这识被第七识执为我,所以名藏。将到不动地前,我执永伏,才舍了这个名字。异熟、就是异熟识,又名业报识,因为这识就是受善不善业所感的报体,凡受业报就有分齐,到金刚道后,就不受业报支配,就无分限、无边际了,所以说:异熟空。无垢、就是无垢识,因为此识不再受熏,一切有漏杂染种子永断,所以名无垢识。大圆、就是大圆镜智,因为只与清净善无漏慧相应,所以名大圆镜智。到佛果位,第八转成大圆镜智,无垢净识同时发,普照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因果,实事真理,无不朗照于大圆镜中,所以说:普照十方尘刹中。

丁 前五识
变相观空惟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前五识转为成所作事智以后,也能观生空、法空所显真如,但不能亲证真如,只能于自识变起真如相分而观生空、法空。因为不能亲证真如,所以没有根本智,只是后得智摄。前五就是到佛果位,也不能证真如,所以说: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下二句,是说大圆镜智无垢净识同时发的时候,那时所持的五根就成无漏五根了,由无漏五根所发的识,也成了无漏,于是前五转为成所作事智,有三类化身,就是:胜应身,劣应身,随类应化身。
为初住以上的菩萨所现的身,名胜应身,有大威德,相好庄严。为凡夫,二乘所现的身,名劣应身,如丈六金身的释迦牟尼佛。随种种类所现的身,名随类应化身,如人见佛为人类,鬼见佛为鬼类。由三类化身拔济众生,息众生的生死苦轮。

以上已将八识规矩颂大概的讲了,现在还要附带申明几句。在玄奘法师以前的古德,讲唯识都是直从第八讲起的。玄奘法师为要按照八识的次第,定为规矩,所以变更次序,先从前五识讲起。在这次所讲的次序,又稍变更一下,是从顺转和逆转讲的,但并不是无意义的变更,这在前面已略提出理由。

现在、再将顺转逆转总起来一说,先就凡夫的心理,为他说明无始以来的杂染弊病,使他知道病源,既找着了病源,在一般有大愿大志的,不满足这有漏杂染的凡夫法,要求解脱安乐,并且不只为自了,还要使一切有情都得到究竟,所以才又说到以后的逆转清净分。
我们要是不满足现实的人生,要趣入佛果,现在就可从第六识寻伺心的闻思慧下手用功,修集福慧资粮,行四摄、六度,成就信心,希望入初住。但这在凡夫位,也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在这时,俱生的、分别的二障习气很浓厚,单靠自力不容易对治,所以要信三宝力,发弘誓愿,由信愿力修四摄、六度,成就与闻、思、修慧相应的信心,然后得入初发心住。既入初住,就是贤位菩萨了。既入了贤位,那就有进无退,按步就班的可直趣大乘菩提了!
--(胡继欧记)(见海刊十三卷七期)【完】


從我的iPhone傳送

外道修学,无花果;二乘修学,一花一果;大乘法门,一花多果!

外道修学,无花果;二乘修学,一花一果;大乘法门,一花多果!

净界法师 

复次,为何义故,入唯识性? 

--《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

身为一个菩萨,是为了要追求什么样的功德,才须要悟「入唯识性」呢?这个地方是提出一个问。我想外道的修学跟佛法的差异:外道的修学,基本上谈不上什么功德,我们叫做无益的苦行;佛法的每一个法门,你去修学,它一定有一个真实的功德,它是一个真实的道法:这是外道跟佛法不同的地方。

所以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当中,他说:外道的修学,叫做无花果。你这棵树种了很久,它不会开花、也不会结果,白费力气。二乘的修学,就是一花一果,他就是修习四谛法门,而成就一个涅槃自己受用,如此而已。大乘法门是一花多果,在大乘的法门当中,我们去栽培一棵树,它长出一朵花,就有无量无边的果实出现。就是说:我们内心当中,观察「遍计本空」,调伏内心的执取;观察「依他如幻」,而生起利他的妙用。这样有什么功德利益呢?当然有很多很多的功德利益。

这个地方先提出一个问,以下再回答: 

这个地方有二段:第一个「总由二智为获自义」,第二个「唯由后得善为他说」。先回答「二智」,我们看论文: 

由缘总法出世止观智故、由此后得种种相识智故,为断及相阿赖耶识诸相种子,为长能触法身种子,为转所依,为欲证得一切佛法,为欲证得一切智智,入唯识性。 

--《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
这一段的功德利益,分成二段:第一个是讲到能生之因,二种智慧能生起功德之因;再说明所生之果,讲到五种功德:就是有二种智慧而引生五种功德。先看第一个能生之因。我们修习「遍计本空,依他如幻」,会产生什么样的因地呢?「由缘总法出世止观智故」,我们内心当中会去观察「总法」,这「总法」就是一切法的总相,或者说是一切法内在的体性,就是真如,那个不生不灭的平等法界。
我们透过「遍计本空」,把这些有所得的执取消灭了以后,我们看到生命的本质,其实是不生不灭的,一种离诸对待的平等法界。这种法界的智慧,是「出世」间无漏,它能够对治有漏的烦恼,这第一个根本智生起了。

第二个「由此后得种种相识智故」,当我们通达根本智以后,下一个就会生起有分别的差别智慧。这个差别智慧是观察一切法的作用跟相状,你造了五戒、十善,会招感人天的福报;你造了杀盗淫妄的业力,会招感三恶道的果报。这是观察一切法的差别作用,这个作用是在根本智之后才生起,所以叫后得智。也就是说我们去观察大乘的「遍计本空,依他如幻」的结果,会引生二种的智慧--根本智跟后得智。

这二个智慧的交互作用,会产生以下的五种功德:
第一、「为断及相阿赖耶识诸相种子」,它能够「断」除「及相」,「及相」这个「及」就是具足。这「阿赖耶识」当中,具足了很多杂染的相,这个杂染相就是烦恼障、业障、报障,这个惑业苦「相」状的「种子」,这种子就是修习空观来断除。我们在忏悔的时候,经常使用的方法叫做对首忏悔,我向一个法师、或者向佛菩萨,宣布我做错了什么,我表示我的后悔。这样的忏悔,事实上,罪是不能真实的清净,但是它产生一个调伏的力量。

所以你要确定你的业是不是真实的从阿赖耶识消失掉,一定要「心若灭时罪亦亡」,就是心境相接触的时候,你那个分别心、爱取的心,不再生起。

如果你的心跟杂染的境界接触的时候,你爱取的心还会活动,那你这个业肯定是存在的,只是你对首忏悔,调伏下来而已。所以当我们内心当中,对于杂染法爱取的心慢慢平淡以后,其实我们三恶道的业力种子,也慢慢慢慢的在折损当中,因为它能够「断」除具足杂染「相」的这些有漏的「种子」,这是第一个,这个地方主要是空观所对治。

第二、「为长能触法身种子」。前面是断恶,这个地方是修善。我们在修空观跟假观的时候,「能」「长触」,这个「触」就是趋向,它有趋向清净「法身」的无漏「种子」,因为你破一分的无明,就证一分的法身,所以断惑跟证真,基本上是前后的关系,前面是断惑,后面就证得清净法身的真理。
第三、「为转所依」。前面是一个种子,是一种内心的功能;这个地方是讲内心整体的体性,「所依」就是一切种子所依止处,就是阿赖耶识,我们能够转阿赖耶识成大圆镜智,这第三种功能。
第四、「为欲证得一切佛法」。我们从清净的心当中,修习假观、修习种种的六波罗蜜,就能够成就一切法的功德。这个地方的功德,偏重在神通跟三昧,有无量无边的六种神通、三昧、陀罗尼,都能够从假观当中次第的成就。
第五、「为欲证得一切智智入唯识性」。有能够成就我空、法空的智慧,悟入圆成实的平等法界。这个地方是总标二种智慧而成就五种功德。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41


從我的iPhone傳送

怎么修行呢?烦恼这么重怎么办呢?缘修!

怎么修行呢?烦恼这么重怎么办呢?缘修!



净界法师 

天台宗把菩萨道的修行分成二个次第:第一个叫做缘修(缘就是因缘),第二个是见道位以后叫真修(真实的真)。我们刚开始发了菩提心,其实我们内心的空观跟假观的力量还非常的薄弱,观照力很薄弱。其实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完全是依止一念的誓愿力--我们对无上菩提的追求,绝不放弃。就是前面有一个光明点在引导着我们,如此而已,烦恼还是非常的粗重。这怎么办呢?怎么修行呢?烦恼这么重怎么办呢?缘修!

就是你刚开始要依止四种因缘,来保护你的菩提心。我们前面说过,菩萨刚开始的四种善根:第一个誓愿力,你要不断的在佛前发愿,你一定要追求无上菩提,绝不放弃;第二个善友力,你要经常亲近善知识、同参道友,依止僧团,依众靠众,靠大众威德的摄受,调伏烦恼;第三个是作意力,你要经常在大众中作定课,加强你的正念;第四个资粮力,要广修种种福德智慧的资粮。

所以我们刚开始的时候,没有生起根本智、也没有生起后得智,就靠四种因缘在资持。但这个地方的菩萨,经过资粮位、加行位以后,他已经成就了根本智、后得智,这个时候叫真修,他内心当中已经见到真理,跟无所得相应,所以他能够真实的依止内心起修,不必依靠外在的因缘。这个地方是讲到成就大乘止观的功德利益。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41


從我的iPhone傳送

生怪病的人,在过去生中,多数贪便宜,不肯吃亏。

生怪病的人,在过去生中,多数贪便宜,不肯吃亏。

宣化上人 

一身病苦从何来

法界佛教总会所属法界佛教大学,组织亚洲区访问团,到东南亚弘扬佛法。在未起程之前,我便知道会有种种的障碍,因为我到什么地方弘法,一定会被人所嫉妒和障碍。为什么?因为我太直,不会同流合污,所以遭人嫉妒。可是我有把握,邪不胜正,牛鬼蛇神,无能为患。

我有信心,佛菩萨时时护我的法。我所到之处,虽然遇到很大的障碍,可是不起作用,不会发生意外的问题,处处逢凶化吉,平安无事,这是蒙佛菩萨的加持。

我所到的地方,每天有很多患病的人,来求医治。凡是患病的人,皆因业障深重。若是没有业障,则不会生怪病。凡是来见我的人,都是生奇怪的病,中西医皆束手无策,无法医治的绝症。

生怪病的人,在过去生中,多数贪便宜,不肯吃亏;或者吝啬成性,一毛不拔,不肯布施,救济穷人,处处为自己着想,不为大家着想,时时自私自利,见利忘义,所以搞得业障一天比一天重,终于生了怪病。

还有,患怪病的人,在往昔曾毁谤三宝,甚至谤大乘经,所以堕落在地狱受苦。从地狱出来,再转为畜生,或为飞禽、或为走兽。做完畜生,再转做人,可是做人时,多数六根不全,有种种的缺陷,或是瞎子、或是聋子、或是哑吧、或是瘸子,总而言之,生理不健全。这类的人,在往昔造了恶业,所以今生受这种果报。

受这种果报的人,本应该生大忏悔心,多作功德事,才是对的。可惜他们不但不觉悟,而且爱财如命。求我治病,还想贪便宜,希望不要花钱,就能治好病。病好之后,很慷慨的封一个红包,作为供养。红包内只有一块钱(新加坡或马来西亚钱),或者两块钱,至多五块钱,他们想在出家人身上找便宜。他们业障这样的重,还想贪便宜,这是多么的可怜!

我为什么对各位说这件事呢?因为令各位提高警觉,谨慎小心,不可造恶业,在佛教里不可诽谤三宝,不可谤大乘经,不可狐疑不修行,不可妄语欺骗人。如果造这种种的恶业,将来一定会堕落地狱。到时候,做师父是爱莫能助,无法援救。事先声明,免得届时埋怨师父不救你出地狱。


從我的iPhone傳送

这是我们要给小孩非常重要的教育,在佛教里我们称此为“业”...

这是我们要给小孩非常重要的教育,在佛教里我们称此为“业”...


宗萨钦哲仁波切 

弟子问:非常想知道您对于目前社会上比较严重、普遍的青春期孩子叛逆,不听话,沉迷网络,厌学这样的问题的看法。作为父母应怎样对待这样的孩子?

仁波切答:很不幸的,我们可能需要去学习如何用他们的语言表达。

弟子问:我在一次流产之后开始诵《地藏经》是想诵给未能来到世间的胎儿,但在看到《正见》中提到:佛法不是商业,我们不应当“交易的拜佛”。我迷惑了。我该怎样做?

仁波切答:为你的孩子祈请回向是多么好的一件事!那不是商业行为。只有当你想要获得世俗的利益时,才是在做生意。

弟子问:佛弟子在选择要生孩子之前,应该怎样发心和实践?

仁波切答:作为一个佛弟子,尤其是大乘佛法的追随者,不论我们做什么,我们都要试着去利益众生,即使生孩子也一样,你可以发愿这个孩子在现在和未来都能利益众生。

弟子问: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让孩子多了解什么?

仁波切答:我们现在的孩子一定需要学习因果关系。因为我们的孩子们一般都只被教导有关“结果”而已。我们的小孩可能坐在一个大沙发上,他们必须要学习有多少人做出多少贡献、花费多少努力,才制造了这个大沙发。

有些树被砍了,在世界上某个地方也许是洪都拉斯或是柬埔寨,有许多一天挣一毛钱的小孩做了这个沙发。

这是我们要给小孩非常重要的教育,在佛教里我们称此为“业”,在一般人的话里,叫做“没有白吃的午餐”。

弟子问:是否应该让孩子尽早接触宗教?进行宗教教育?

仁波切答:强迫一个天真无邪的人去接受某种思想都是不好的,宗教是灵性的事情,他们必须自己去追寻,我们不能强迫喂食他们。

如果这样做的话,不管宗教的精髓是什么,就会失去。我总是喜欢一个人为了追求真理跋山涉水、飘洋过海的这种故事,这是好的,可是如果宗教是强迫销售给你的话,这是很令人怀疑的。

我们刚才也讲过,对孩童的教育,教育他们因果的关系是最理想的。现在有很多新时代或者现代另类思考的学校,我也去过一些。有一些在印度,我觉得非常好。因为他们教导一些从物质观点看起来毫无价值的东西,例如让小孩子学习古典音乐和舞蹈,而且教很多年,保证不会因此技能找到工作。但我认为这种教育给了孩子们特别的东西,让他们非常优雅。

总之,回到这因果的教育。我们现在实在是忘记了这个。下一代的小孩会忘记,不知道在我们吃饭之前有一个叫做“烹饪”的过程,他们可能以为食物加热一下就可以吃了

弟子问:没有办法保留腹中的孩子,要把他流掉,因此每天陷入无法自拔的自责,我和孩子的父亲开始吃素,我每日念地藏菩萨佛号、打坐,希望能诚心忏悔,我们还能做什么?

仁波切答:继续做你们现在已经在做的事情,而且继续做一段很长的时间。

弟子问:我本来打算生育时开始修学佛法,深感生育没有意义。但又没有出离心,请问仁波切生育有意义吗?我该怎么办?

仁波切答:那要由你自己决定,要看你目前各方面的状态,你的经济能力等等。

如果你有能力用好的动机来带大一个孩子或是至少支持某些众生,这是一件好事,有一些众生长大后可能还会成为能够帮助这个世界的好人。


弟子问:孩子们与成年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人成年后最可能的损失是什么?

仁波切答:最大的不同就是“不批判”的那种能力,很悲伤,成年人失去了这个能力。事实上,在禅定的教授里,需要我们达到那种境界,不批判的境界。因为当你不批判的时候,你是最开心、最快乐的。

一切都只是玩具、游戏,只是一种展现,我们可能失去了那个能力。


從我的iPhone傳送

你要永远记住一个观念:佛法的差别相,一定是先修平等观,再修差别观。

你要永远记住一个观念:佛法的差别相,一定是先修平等观,再修差别观。


净界法师 

这是把后得智再加强,因为前面的五种功德,基本上有四种功德是针对根本智,所以后得智讲得少,这个地方把后得智再补充一下。
又后得智,于一切阿赖耶识所生一切了别相中,见如幻等,性无倒转。是故菩萨,譬如幻师,于所幻事,于诸相中,及说因果,常无颠倒。

--《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

菩萨他修空观,但是他也修假观,善能分别一切法的差别。这个假观有什么作用呢?它对「于阿赖耶识」杂染种子「所生」「一切」因缘法当「中」,能够看到这一切三界的果报,荣华富贵、或者是卑贱痛苦的果报,都像是如梦「如幻」。这个时候,「菩萨」在观察三界果报的时候,内心是安住在不颠倒的状态。

我们过去没有修习空观,直接修假观,我们内心当中对三界果报,会有个人的情感,会生起种种颠倒的想法、错谬的想法,这个时候菩萨是性无倒转。这个地方是菩萨内心当中自身的受用,他内心看到果报,他没有起颠倒的心,「是故菩萨,譬如幻师,于所幻事,于诸相中,及说因果,常无颠倒。」他为人演「说因果」,也能够像是「幻师」,变化种种的事物,在整个三界的果报当中,他为人宣「说因果」,也是没有倒转的,没有「颠倒」的状态。

这个根本智,它的功能是断惑证真,就是我空、法空的智慧。空性的智慧,大家要知道,这个空性的智慧从大乘的角度是向内的,你这个空不要空掉外境,要空掉自己内心的执取,自己心中不平等的一些心灵的联想,所以空观是向内。这个假观是向外,他观察这一切的因果,造善得安乐的果报、造恶得痛苦的果报。

如果我们今天出了家以后,或者是发了菩提心以后,你不先修空观,你直接修假观去度化众生,这会有什么结果?就是我不修根本智,我直接修后得智,直接观察一切法的差别,引导众生断恶修善!你没有经过空观断惑证真的过程,直接修假观,你的心就会颠倒错乱。

什么叫颠倒错乱?我们讲详细一点。凡夫的「颠倒」基本上有二个相貌:第一个叫增益(增加的增,益是利益的益,增益的相貌),就是这个人是你喜欢的、这件事情是你欢喜的,你就会把他讲得非常好,好到超过他原来的本质叫增益。他本来没这么好,你把他想象得非常好,这不是失去他的本来面目吗?这个就是增益的颠倒。你自己带了一个黄色的眼镜、或者是红色的眼镜,你看一切都是红的,因为你对他有一种贪爱的情感,所以你就把他的功能增加。

第二个是减损,你看到这个人很讨厌、你对这件事情非常排斥,然后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就会用种种不好的名言来安立这件事,这就是减损。他本来没这么差,你把他想象成非常差,这个在佛法叫做颠倒。所以诸位要永远记住一个观念:佛法的差别相,一定是先修平等观再修差别观、一定先修平等再修差别。

为什么一定要先空观再假观?它有它的道理,你一定要把心不平等的想法,这种单向思考的想法先把它调平等,然后「再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这个时候你会很理性的知道:他今天会有这个相貌,是有他的因缘;这事情会有什么相貌,它有它的因缘。你不会加上你个人的情感去做增益、或者是损减的想法。

这就是我们说的,见到一切法如梦如幻,而内心是不颠倒。他为什么不颠倒呢?因为他这个假观的背后,有空观的平等性在资持。所以这个地方,大家要了解这个差别。这就是菩萨修习「遍计本空,依他如幻」以后,他生起二种智慧,这二种智慧非常重要,是后面整个菩萨修学六波罗蜜行动的二大基础。

于此悟入唯识性时,有四种三摩地,是四种顺决择分依止。云何应知?

--《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
当我们凡夫在一个不平等、有所得的思考,这种躁动的妄想,要「悟入」平等的「唯识性」,这整个过程当中,我们必须有「四种三摩地」,四种禅定来当作依止,这四种禅定叫做「四种顺决择分依止」。这「决择分」就是真实的智慧,也就是见道位的智慧。这智慧为什么叫「决择」呢?因为智慧能够决断无疑,叫「决」,他对事情没有任何的疑惑,决断无疑。
第二个「择」,对真理是通达无碍的。因为智慧具足决跟择,所以我们叫「决择」。这个加行位的菩萨,其实他的真实智慧还没有生起,因为他还是要带相观空,他还要假藉佛法的文字来生起观照,所以这个地方叫做「顺」。它本身不是真实智慧,但是他已经念念的随顺于这样的智慧,叫「顺决择分」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41


從我的iPhone傳送

宗萨钦哲仁波切:关于祈祷文,究竟应该用什么语言来诵读?

宗萨钦哲仁波切:关于祈祷文,究竟应该用什么语言来诵读?

宗萨钦哲仁波切 
面对法道上的诸多规则,例如持咒的时候不能放屁,上厕所的时候不能念经,我们要怎么同时保持开放性。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将规则当成是方法和工具。

工具,意味着他们不是你的目标,你不是为了在持咒时不放屁而成为佛教徒的,你成为佛教徒是为了证悟。

我为你感到惋惜,是的,有很多老师尤其是不太具有完整信息的老师,他们总是过份的强调规矩,这有时候会带来不幸的状况,例子非常的多。

但这不仅仅是现代才有的情况,这是个长久以来的问题。

重要的是要去读一下佛教史,然后你会发现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性,在我们的灵性法道上扮演了很多并不必要的角色,但这些习惯并不容易打破。

我经常跟我的很多同事——其他的仁波切们——有很多争辩,例如关于祈祷文,我相信中国人就应该念中文的祈祷文。

虽然不是全部、但很多的西藏喇嘛都会让你学着用藏语念,就好像藏语比中文更加神圣似的,这很不幸。

假如有人说藏语比英文神圣,虽然也很没有道理,但姑且还能忍了,但是中文,佛法传入中国比传入西藏还要早,事实上有一些经典,比如说大藏经中所收录的《楞伽经》,还是从中文翻译到藏文的。

过去我不是很重视历史,现在我觉得我们真的有必要读一些历史,从历史之中我们可以学到不少东西。

你们知道吗,北京烤鸭在传到澳洲中部的时候,是配炸薯条一起上菜的,但你又不能说它不是北京烤鸭,咦,我们在说什么?哦对!规矩。

很多规矩、规则,都是跟地点有关系的,如果说我们必须要坚持最原初的语言,那我们就必须坚持用梵文或者巴利语。

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要贬斥藏传佛教的规矩、仪轨、仪式,我只是强调,你要知道这一切都不是你的目标,而只是工具而已。


從我的iPhone傳送

资粮位的菩萨,对于无上菩提的追求,是永远不放弃的!

资粮位的菩萨,对于无上菩提的追求,是永远不放弃的!

净界法师 

郭关禅画作品
应知由四寻思,于下品无义忍中,有明得三摩地,是暖顺决择分依止。 

--《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
我们前面说过,大乘止观它破除遍计执,主要的观察是「四寻思」。就是说所谓的好坏--这个人是好人是坏人、这件事情是得是失,它没有真实体性。没有真实体性,我们怎么会有这种观念呢?第一个是我们的名言,我们心中对这个人跟事,自己捏造了很多的联想。由这个联想,就产生一个义相,就产生差别的作用,然后这个作用就有它的体性、有它差别的变化。

所以当我们不生起这个联想的时候,其实这样的差别好坏作用是不存在的。就是它到底是好坏、得失,是我自己心中的联想捏造出来的。所以这个「四寻思」,就破除我们心中一种不平等的联想、这种情感性的联想,这个时候慢慢的调伏自己,这个地方主要是「遍计本空」,这时会产生一个「下品」「无义忍」「无义忍」这个「无义」,就是前面「四寻思」产生的结果。就是我们观察到一切法是唯识无义,其实外境本身没有任何的意义,它有任何的意义,是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所以叫唯识无义。
对唯识无义的道理,开始产生忍可随顺,念念的观照,这样的观照,在暖位的时候是「下品」的,就是它这个智慧刚开始生起,不是非常坚固,经常会忘失掉,叫「下品」。这个暖位的智慧叫「下品无义忍」,它依止的禅定叫「明得三摩地」,禅定当中它有一种观照的光明,叫「明得三摩地,是暖顺决择分所依止」。 

郭关禅画作品

我们在判定资粮位跟加行位的差别,主要是依据禅定。资粮位的菩萨,我们现在就是叫做资粮位的菩萨,我们的菩提心非常脆弱,完全靠着一个誓愿力跟简单的行动,这个行动还不是六波罗蜜的行动。资粮位的行动力是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如此的行动力而已。
所以资粮位菩萨的心,是随风飘荡的,这个八风在吹的时候,是不断的波动。但是这个资粮位菩萨的不可思议,就是他不放弃努力,他内心的希望--对无上菩提的追求、对圣道的追求,我可以做得不够好,我也可以随时调整自己,但是我绝不放弃,就是靠着这个不放弃的力量,在资持着资粮位的菩萨。
所以《三十颂》说:「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这个资粮位的菩萨就是「求住唯识性」,他内心当中对于无上菩提的追求,是永远不放弃的,虽然他内心当中还有很多感情的障碍、他内心当中有很多的善根还没有成熟,但是他内心当中永远不会放弃他的目标,资粮位就是这样的一个相貌。

但是加行位菩萨不是这样子,他不是只是靠着一念的誓愿而已,他内心的观照力,因为禅定的加强,他内心不平等的这种情感,已经被调伏下来,他有禅定,所以他那个誓愿力的旁边,多一个观照力,就是多一个光明,就是在黑暗当中,他出现一道光明,叫「明得三摩地」

所以资粮位跟加行位最简单的判定方法,就是禅定,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分界线。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41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