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3日 星期六

十二经络堵塞疼痛对照表!

十二经络堵塞疼痛对照表!



医学分享俱乐部 

我们的身体是由很多的经络组成的,如果经络不通的话,那么身体也会变得越来越差的哦。那么经络不通怎么办呢?经络不通的表现有哪些呢?如果知道自己的经络是否畅通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本文吧。

12经络的堵塞疼痛

中医总说,经络不通,疾病找上身,其实这也是有根据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经络养生的知识吧。

对号入座,你哪里堵了?

心经不通一一记仇。
肝经不通一一发怒。
脾经不通一一抱怨。
肺经不通一一悲伤。
肾经不通一一压力。
心包经不通一一压抑。
胆经不通一一焦虑。
胃经不通一一急躁。
小肠经不通一一哀愁。
大肠经不通一一懊恼。
膀胱经不通一一消沉。
三焦经不通一一紧张。








“滞则不通,不通则痛”。中医上说的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

有些疼痛是五脏疾病的警示

身体某个部位突然疼痛时,我们只知道出了问题,但问题到底在哪里,却没有明确的概念。其实有些疼痛与器官有关,快来了解一下我们的身体,找出疼痛的真实原因吧!

心脏:心脏有问题的人会突然发生胸口疼痛,痛感还会扩散到左臂、肩胛骨、颈部。



肾脏:人们经常把背痛与肾脏问题混淆。肾脏出问题时,会感觉肋骨下传来深切的疼痛,这种痛还会扩展到腿部,如果是背痛,只会感觉肌肉痛,痛感没那么深切。



小肠:小肠出问题的话,肚脐周围会很痛。如果弯腰或走路时这一区域突然疼痛不止,一定要去看医生。



大肠:右下腹疼痛的话,可能是大肠病变,大肠病变还会引发便秘。



肺部:因为肺上没有神经末梢,所以感觉不到痛,但肺出问题胸口会隐隐作痛,还会咳嗽、呼吸困难。



阑尾:阑尾发炎,右下腹会很痛,这种痛还会扩展到胃部、右腿。如果这个区域疼痛,又出现了恶心、呕吐、发烧、便秘、腹泻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胃部:胃出现问题,中腹部会疼痛,背部同一位置也会疼痛。胃、食道引发的疼痛经常与心脏引发的疼痛混淆,最好去看医生。



胆囊和肝脏:这些器官出问题会导致右上腹疼痛,后背同一地方也会疼痛。肝脏出现问题,还会出现黄疸、嘴巴有酸味等症状。



胰腺:上腹部中部疼痛,有可能是胰腺问题,这还会引发胃痛。饭后、躺下后疼痛加剧,很可能就是胰腺病变需要及时就医。



这些小知识只能帮助我们初步判断身体病情,不能当作绝对的标准。如果身体不舒服还是要看医生。每个人都应该定期体检,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健康更重要的东西了!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2年9月2日 星期五

禅堂一炷香,具足八万四千法门

禅堂一炷香,具足八万四千法门

原创 普贤行者 海云和上法语

你了解了这种交互运作方式,这个地方讲的“清净诸波罗蜜、圆满诸波罗蜜、不舍诸波罗蜜”,你才能真正地去体会。文字上的解释,大家一看就知道,没必要我再怎么特别解释了,但是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你自己一定要从多方面来,不是从文字上去解释的,而是你自己用什么方式可以把这些通通做到?不遗漏,每一条都做到?

我们常常跟各位讲,修法的这两个部分,不管是在禅法或行法里面,都具足这十波罗蜜。这不是我讲的,古代祖师大德都这样讲,“禅堂一炷香,具足八万四千法门”。那你怎么去具足?这不是讲大话,不是口号,确确实实,禅堂一炷香坐下去,八万四千法门总持,怎么来的?你了解了这个原因,你就知道为什么。为什么禅堂一炷香,总持三藏十二部?原因在这个地方,它绝对不是单一的语言文字问题,它是真正的一个非常严格的修行训练。我们所知道的是很浅薄的,非常表面的,尽管理论组织得再完美,都是非常肤浅的。你必须经过很严格的禅堂训练或行法堂的训练,那才有可能。

我们去年安居的时候,在这里就是行法的训练,你不要以为说那些都是仪式,那是你自己讲的。每一项、每一法,你不要以为大磬这样随便敲就好,不一样。我举个例子你看看,我们通常拜佛三拜,就“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就好,拜那三拜,你有没有留意到?不要说拜了,就三问讯就好了,你去注意听听看那引磬是怎么敲的?

第一个问讯或第一拜,是锵锵两声;然后拜下去再起来,第二拜的时候,拜下去是“锵”一声,拜一声;第三拜的时候,“锵”拜下去,要起来的时候,“锵锵”两声。你有没有留意到?佛门中没有口令,就看这些法器,你看得出来吗?我们现在弄颠倒了,语言太多了,变成爱现。佛门中这很小很小的这一个东西,攸关着我们的法身慧命,我们不深入去了解。当你只有那个相,徒具形式,你不知道那个相在做什么,那当然是迷信。但是,我们要能够去解开这个相所发挥的作用,一下子你就入体了,你就解脱了。

所以,禅法的钟、板在禅堂非常重要,疏忽不得。我们不是说,哎呀,我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你规定是你的,我这个才厉害。你的有多厉害?阎罗王来的时候,你就不厉害了。行法堂也是一样,任何一个法制一定有它的作用。既然参加,你就要彻底去了解,要弄清楚。我们常跟大家讲说,法在行的时候,不要拖着大家一直走,这个不行,一定要讲清楚。你不要以为参加法会很简单,报名交钱就可以,对不起,要提前两天到,这些仪轨先做训练,你不要说我钱交了,随喜就好,随喜的都要站后面,既然参加的话,整个过程你要弄清楚。

法,法法平等;法,法无高下。所以,不要以为我们修一法,你就藐视那一法。你能够这样了解,运用这种情况下来,你才有可能知道这些波罗蜜完全具足。不然现在你修哪一法?你说我持六字洪名,那你要把这个内在的部分给显现出来。要不然,录音带每一个都可以往生了,都六字洪名了,CD片都可以往生了,里面都六个字啊。不是,是你的心要融进去,透过那六字,把那一个生命的果实,这十波罗蜜通通显现出来,那才是成就。不要把行法或者禅法,变成徒具形骸,它应该是完全具足一切生命能量,透过这一法,很简单的一法,能够把我们的生命,完全的展现出来。

这样的话,经文所讲的,你才会一一兑现。假如没有这种情况,你不能兑现,你那个仪式做得再好都是仪式。我们希望各位,你不管到哪里参加修法,禅法也好,任何行法也好,你要去知道为什么。我们这些僧众,你要出来领众的时候,你一定要把它弄清楚,信众来跟随是学,僧众要领众,你就要教,你要教他弄清楚,要跟人家交待清楚。

你不要说“哎,开始了”,就“锵锵”敲下去,下面的一大堆人就跟着你拜,唱的蛮大声的。法身慧命我们要负责的,所以我们第一句摆在那个地方,给大家看,“大众慧命系汝身,不顾众生罪随身”,我们随时要提醒自己。你不要以为说我站在中间就很了不起了,不一样,行法中交织着我们生命的网络,希望大家真的能够从这个地方去体会。

撷自《八十华严——明法品》



從我的iPhone傳送

妄想不可怕,可怕的是随顺它。

妄想不可怕,可怕的是随顺它。

净界法師

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他自己想要改变,所以你的目的就是怎么样使令他改变,而这个时候你的善巧就很重要。诸位要记住不是你让他改变,你是创造一个色声香味触法,让他自己改变。在求法的过程当中很重要的一个心态就是善法欲。佛法是你要主动去追求的,你才能得到利益,而不是被动地配合。在修学佛法的因缘当中,亲近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善知识有方便力,他能够帮助我们破恶生善。而所有的善知识最殊胜的就是佛陀。
  • 修行的性格要带一点钢骨,但不要带钢气。面对烦恼不要藕断丝连,爱断不断的。龙树菩萨说,无我智是一个如实地观察。就是说,并不是本来有一个我,佛陀硬生生要我们修观把这个我消灭掉。而是本来就没有我,佛陀只是要我们恢复本来面目而已。这是如实观。
《楞严经》它不对治妄想,它认为对治妄想产生一种对立,不好。你只要保持清楚的觉照,观察你的本性是清净的,“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根本就没有妄想。在大乘的修心法门当中,天台宗是去找他的过去,净土宗是找他的未来,这个地方大家要把心地法门抓到。净土宗是既往不究,它不管过去的,但是你未来很重要。
  • 空性是一个生命的总相,不管是快乐,不管是痛苦,它的本质都是无常无我的,都是毕竟空、无我无我所。我们刚开始学习佛法不会平等,平等你就没办法修学。我们刚开始的时候面对恶念,是要善法来对治的,以善破恶。一切法是染净和合的,看你用什么因缘来面对,往往危机也就是一个转机。所以这当中就使令整个菩萨的法执慢慢地淡薄,用平等心来面对一切。

  • 佛,简单地说,是觉悟的意思,蕅益大师解释说是“了了常知,不可昏昧”。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根本,就是你经常要保持觉照,古人说“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妄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根本不能产生觉照,你就随顺它而走。 其实,妄想本来是不真实的。那么它为什么能够产生那么大的作用呢?因为我们自己迷惑颠倒了。迷惑了以后,我们就跟着它走,认贼作父。所以这个地方最重要的观念就是不随妄转。
  • 《楞严经》不对治妄想,它认为对治妄想产生一种对立,不好。你只要保持清楚的觉照,观察你的本性是清净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根本就没有妄想。所以《楞严经》的观念是:没有妄想!我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有两种观念,一种说,我有病,我去治疗;第二个观念是说,我根本没有病!根本没有病的思想,就是《楞严经》的思想,就是妄想本来就没有的。



從我的iPhone傳送

“六祖惠能”看到的真理。

“六祖惠能”看到的真理。

净界法師

我们要把我们过去的思考模式暂时的停下来,假借佛陀的法语的引导,就是说,你不要老是用你过去的思考模式,来想你的身心世界,就是把你心中的思想先停下来,然后你依止佛陀的法语的引导,来观察身心世界。我们的身心世界是怎么回事呢?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因为因缘立故,所以是空无主的。这样子,你就能通达你身心世界的本来面目,你这样子你就有资格成为一个沙门,一个修行人。

这个体达真如,跟前面的禅定不一样。前面的心缘守境止跟制心止,内心这种寂静的相貌,内心是无分别住的,它还没有看到生命的真相,它还是一个因缘所生法,通于外道的。那么,这种我空、法空的真如理,跟它的境界不同,离一切的相,离一切的分别。

五祖弘忍大师,他晚年的时候要找一个传法的弟子,他座下有两个弟子,提出他们两个对佛法的理解。神秀大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从这个偈颂我们看出来,神秀大师还没有看到生命的真相,怎么说呢?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这两个都比喻讲的好,身体就像一个菩提树一样,内心就像一个镜子,观照万法。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当然是照心,把我们这一念心有烦恼活动的时候,让它停止下来,有善心的时候,尽量让它增长,这也是很难得的,断恶修善,但是他内心当中对于自我的执着是在的。就是说,用功了几十年,你还没有看到生命的真相,还是在一种很粗浅的有相境界里面活动。

六祖慧能大师的见地就不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能够在抉择身心的时候,他这一念明了的心,它能够观察到本来无一物,你看这种境界,看到我们身心世界,刹那生刹那灭,刹那灭刹那生,在整个生灭当中,没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自我存在。就是这个身心世界,它就是一个色法,跟一个明了性的合和体,它不断的流动变化,今生是一个男人,死了以后变成一个女人,也可能变成一个卑贱的蚂蚁,蚂蚁的业力受完以后,善业现前变成一个尊贵的转轮圣王,那是一个高贵的色身,充满自信的内心。

我们的身心世界在流动当中,恒转如暴流,像水流一样,不断不断的相续,可也不断不断的变化,而整个相续变化的当中,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我,是不可得的。六祖大师看到的是一个真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2年9月1日 星期四

南開諾布仁波切對於椎擊三要的開示

南開諾布仁波切對於椎擊三要的開示

奥明宫学馆 

大圓滿並非一種哲学,
一種宗教的信仰,
或一種文化的傳統。
了解大圓滿,
意味著了解自我的真實狀況。

大圓滿傳承祖師噶拉多的椎擊三要

第一個就是直指心性,上師直指的意思是引領弟子進入覺性的狀態,當然這是教法的精華部分。那麼當時上師為什麼不先教所謂的加行呢?並不意味著殊勝上師噶拉多傑忘記了這一點,而是因為加行並非大圓滿教法的重點,大圓滿教法的重點是發現我們的覺性,為什麼其他的教法傳統總是先提出修加行法呢?這是比較傳統的方式。
 
總的來說,不光是佛法,在社會方面也是如此,比如說我們要去大學念書,或者要到公司求職,當然都會被詢問文憑的事情。也許你會有文憑,因為你讀過小學中學等等,你會有這些文憑。如果你有這些文憑的話,那麼大學就可能接受你去學習。大學不會說你有相應的學習能力我們就接受你,這是我們社會世俗的觀念。那麼佛法方面也是如此,比如說有一個人從來沒學過佛法,那麼他如果要去學習佛法的話別人都會認為他是一個新人,他對佛教沒有任何的瞭解,他也沒有足夠的能力,這樣的話他就要去學加行,就好比你要去上小學一樣,慢慢的隨著你學習的提高,他們也就會認為你有接受更高教法的能力,這是非常傳統的看法。
 
在大圓滿教法中我們沒有這樣的觀念,在大圓滿教法中如果某人對大圓滿教法真正的感興趣,就可以學習。否則它就不會被稱之為大圓滿。因為我們不會首先有個成見或者判斷說這個人是否有這個能力,我們怎麼可能知道誰有能力誰沒有能力理解大圓滿,佛陀也說我們普通人沒有能力去判斷別人,唯一的方式就是上師直指你的心性,如果你瞭解自己心性的本來面目,那麼你已經在這個道上,而不是先去修加行或者一些複雜的修法來得到這個經驗。因為我們知道我們人生短暫,即使有的人說,人能活七八十年。但七八十年過得很快。比如我們這個大廳裡很多人,我們知道一百年後沒有人還活著,這就是我們實際的狀況,時間過得越來越快,我們不能失去這些寶貴的時間。出於這個原因,殊勝上師噶拉多傑的第一個教法就是直指心性,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一經直指每個人就立刻發現了心性,但也不意味著沒有人能發現,有的人就有能力發現自己的心性,而且他們瞭解應該怎麼做。日復一日,總有一天他們會瞭解自己的本性,這是這個教法的特徵。所以,椎擊三要中首先就是直指心性。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根器,不同的想像,有的人會說,我現在發現了我的自性,我的層次比較高。有些人就活在自己的想像當中,當然這是非常負面的,我記得我剛開始傳法的時候,我沒有傳加行,當時有很多喇嘛批評我說“南開諾布把大圓滿傳給那些沒有修過加行的人”(但現在已經有許多上師這樣傳大圓滿),我不在乎他們這麼說,因為我是遵循殊勝上師噶拉多傑的做法,他們批評的實際上是殊勝上師噶拉多傑的做法,殊勝上師噶拉多傑從來沒有說過“椎擊四要”(而是椎擊三要),或者說過先應該修加行,我所做的也就是殊勝上師噶拉多傑的做法,我也知道他這樣做的原因,我自己按傳統的方式修過兩次加行(譯注:指龍欽寧提加行和南卻天法加行),並不是說我沒有做過和我不瞭解這一些,但是當我接受大圓滿教法的時候,我發現這些並不是大圓滿教法的重點,所以我遵循著殊勝上師噶拉多傑的做法。對於那些真正對大圓滿感興趣的學人,我不會按照一般顯宗或密宗的方式來教授。我自己對大圓滿非常感興趣,我也瞭解大圓滿是無與倫比的,所有教法的精華,因此我才開始教授大圓滿,一開始我教了兩年,我發現我的學生都非常高興,但是有些學生還是有幻想,有的人覺得大圓滿是非常好的修法,非常棒的教授,沒有任何的局限,我可以抽煙,我可以喝酒,我可以做任何事情,所以非常的舒服,這實際也是一種錯誤的知見。
 
大圓滿不是這麼教你的!大圓滿超越局限,如果說你守了不飲酒戒,這當然是一種限制,你應該超越它。但你首先要瞭解你自己的能力和根器。如果你在喝一杯酒,然後你就無法停止並繼而一瓶接一瓶地喝,最後你喝醉了,做了很多亂七八糟的事,然後你分心了,你沒有按照教法的原則去做,當然這是非常負面的狀況,所以你沒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話,你要知道這是你的問題。因此如果有必要守戒的話你當然應該守,也就是說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來決定。當然這種二元狀態的生活是和大圓滿教法不相應的,因此你應該超越它們。在《喜金剛續》中解釋到:有守戒的人,也有那些有能力控制自己的人,在這種情況下酒對於他們並不是負面的,所以如果你具有超越這個限制的能力,你就可以喝酒。當你喝兩杯後你的狀態有些改變了,你感到有些奇怪,如果你繼續這個狀況下去的話,也就是說你感到自己慢慢要醉了。而如果你具有超越限制能力的話,它就不會成為負面的狀況。比如說密勒日巴尊者,他住在深山裡,沒有什麼可吃的,他只吃一些植物,他用這種方式過了好幾年,有一天一些藏人來到他旁邊,他們獻給他一個顱器的酒,密勒日巴尊者並沒有說我不要喝,他說:非常感謝!他做了會供,把一整個顱器的酒都喝了下去,然後開始唱歌,用道歌表達他對修法的經驗。他說這個酒給他帶來的增益遠超過六個月的修行。龍欽巴尊者也寫過些類似的內容,他說酒並不是負面的東西,但前題是,你要有三摩地的成就,你要有能力去控制和轉化。
 
在我們生活中的每個方面,我們並不一定要處於一定的限制之中,如果有能力我們就應該超越它們,但是有時候環境並不允許我們超越它們。比如說假如你沒有穿衣服就上街去,那麼其他人會非常的不高興,也許你超越了這些限制,你會想到他們都處於局限之中可是我沒有,過了一會就會有員警來找你,然後把你抓入監獄,你在監獄裡也是有限制的,但你沒有辦法超越監獄的束縛。當然不穿衣服這種限制你是很容易超越的,但是你並不是大成就者,大成就者意味著即使員警把它們抓入監獄,只要他們願意,他們隨時都可以出來,如果你具備這種能力,你當然也可以這麼做。否則做上述的行為就非常不好。很多大圓滿學習者都有這樣的幻想,他們說這些是限制, 我們應該超越這些限制,尤其有些人讀了些竹巴昆尼的故事,然後他們也假裝成竹巴昆尼那樣的樣子,而實際上他們不可能是真正的竹巴昆尼。然後他們就有可能因為自己的行為而進了監獄,並在那裡度過自己的餘生。如果你有這種幻想的話,你應該瞭解這是一種幻想而不是證悟。如果你不信我的話,你可以先點上一根蠟燭,然後你把手放到蠟燭上用燭火燒你的手指,你感覺如何?你疼還是不疼?如果你證悟了,你將這種感覺與你的覺性相融(integrate),你就不會覺得疼了。以前曾經有人把蓮花生大士投入火中,但蓮花生大士卻安然無恙,這才是證悟的顯現。如果你的手指(被火燒) 卻沒有任何問題,這才不是空想的。
 
我有些學生說:我現在一直處於日巴(Rigpa)或者覺知(Awareness) 的狀態。我感到非常吃驚,我自己也是大圓滿的修行者,我教授了很多年的大圓滿,而我自己也一直按最好的方式來修,我不敢說我完全沒有分心過。生活中有很多分心的時刻,當然一旦有這種分心和散亂,我會儘量去覺知,也許我有比別人更大的相融能力,但我並沒有一直處於明覺狀態。所以我會想,我的學生這麼說是假話,他們是在想像而已。我會對他說你應該好好檢查一下,你並沒有一直處於日巴之中,你需不需要吃飯呢?如果你一直處於明覺之中,你不需要任何的食物,你晚上要不要睡覺呢?他們說:是的,可是我還是一直處於明覺之中。有的學生對我說,您應該給予我教授大圓滿教法的授權。我說對不起,我不能這樣授權,你應該先向我展現你的證悟。你為什麼想當老師,想給別人教大圓滿呢?他說佛陀證悟的時候就開始教授了,我一直處於明覺之中,我已經證悟了,我想要利益其他人,所以我想要開始教大圓滿。我的學生當中這樣的人有不止一位。如果我的學生能一直處於明覺之中,我當然會非常高興,這是我想要的,但他們說自己一直處於明覺狀態,這是很難達到的。這些是椎擊三要的第一部分。
 
當我發現大部分人都活在想像當中的時候,我就改變了一些我的想法。因為剛開始時,我就教了一些竅訣部的教授,而教了兩年之後,我開始教心部的內容。心部是大圓滿教法的第一個系列,跟據殊勝上師噶拉多傑椎擊三要的第一個部分是相似的,不僅僅是在概念之中,然後我們才會有這種經驗的。這有四個解釋。關於心部首先是說修止,叫做止的狀態,“息內”(藏文zhine,寂止)指的是靜止的狀態,這代表了空性的體驗,我們首先學的是這個。當我們只修止的的時候就叫做修止的瑜伽,這意味著我們要進入這種空性的經驗,打開這種經驗之門,一旦我們獲得這種經驗我們就進入這種“止“狀態的禪修,所以這裡的修止和平常我們知道的顯宗的修止有所區別。
 
比如我們把一個白色的阿字放到我們的前方修止,五彩的明點當中有個白色的阿字,我們經常用這個來修止。你慢慢的這樣修,越來越熟悉。總的來說我們修止的時候,修止的所緣物可以是任何東西,比如說可以用佛像,文殊菩薩的像等等作為止的所緣,然後專注的修止。那麼金剛乘裡修止也會用一些五大元素的內容,因為他們對這個更熟悉,比如說在薩迦巴,他們修止的時候,他們會放一朵花,比如一朵藍色的花,因為藍色不會讓你分心。
 
那麼為什麼要修止呢?這是為了馴服我們的心,控制心是不容易的。比如說平常我們雜念紛飛時,你會想,我不想要這些雜念,然後你掙扎著想停止它們,但是這樣念頭反而會更多。你想要制止這些念頭,這樣持續了一個乃至三個小時,過了一小時你發現要停止製造心念也是不容易的。僅僅是修止,尤其是非常專注的修止,這時心念是不會生起,因為這個時候不容雜念生起。這時當你慢慢的放鬆一下,則這個時候心念又會生起。首先我們非常專注的修止,這些修止的外緣只是給我們一個心意專注的物件,它本身並不重要,比如說你在花園裡走路,裡面有非常漂亮的地方,你也許會想我這會修一下止,這時你不需要在裡面放一個白色的阿字或者佛像等等,你只需要睜開眼睛來往前看,也許前面是樹或者是樹葉,你可以在任何的所緣上修止,這都是相對的,但是修止的方式非常重要,首先你非常專注的修,但是你無法一直很專注,也有的人有能力可一直很專注的修止。如果你在注視一個白色的阿字,可能白阿會消失,而你在這時有可能會看到人的臉或者其他的東西。還有一些人總是想看到一些境相的顯現,也許這時你會看到佛像,然後你會想“啊!我已經覺悟了。 實際上你並沒有覺悟,你只是在一直專注的修止,這種專注讓你產生一些壓力,非常的緊張,所以修止不能修太長時間。比如開始非常專注的修止,然後慢慢的放鬆,當你放鬆時,念頭會自然生起,這種情況下你應該覺知到它,如果這個時候念頭很強的話,你應該再專注一下,然後你繼續放鬆,並觀察你的心。如果很強的念頭意味著你很容易被其分心,如果心念不是很強,那麼你放鬆的時間可以長一些,當你完全放鬆,即使有心念生起,心念會自動消失,你不要去追尋它們。如果沒有什麼念頭讓你分心,這就意味著你修成了止,這就叫做專注的瑜伽。但是這種不被心念所擾亂的止的狀態,是一種空性的經驗,空性就好像虛空一般,虛空中出現烏雲(比喻心念)等等,但你一直處於這種虛空般的狀態,你並不會被這些顯現所擾亂,這就是“止”和空性的結合。然後你要觀察的是,是誰處於空性的狀態之中?當你發現這個結果的時候,你還記得昨天當我做這個心性直指的時候,我們進行了很多體驗空性的導引。當白阿字融化到空性之中,除了空性以外什麼也沒有,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覺知也消失了,我們的覺知仍然存在。我們覺知到我們是如何處於空性的狀態,這就叫做“明覺”。當你發現是誰處於止的狀態的時候,這個就叫做禪修的經驗。很多人沒有辦法發現這個,但是你可以修這個專注瑜伽,繼續修止。當時較長時間的處於這種安止的狀態中,你會發現你的本性並不只是空性,還會有“久瓦”,“久瓦”的 意思是活動狀態(movement),這和我們的能量相關。我們的本體是空性,但是顯現是不會中斷的,這就是為什麼念頭會一直生起。比如說你一直觀察自己的念頭,結果念頭消失了,你什麼也看不到了,這是空性的狀況,但這並不意味著你的心念會永遠消失,很快就會有新的念頭生起。你會說我什麼也找不到,一旦你觀察它,它就消失了,所以我告訴過你們,密續的意思是顯現和空性的不二.密續代表一種相續不斷的活動狀態movements。當我們觀察念頭時它就會消失,我們將關於它為什麼會消失的明了(knowledge)稱為空性,我們可以處在這種明了幾秒,直到下一個念頭生起。只要你觀察並應用,你便能夠了解。這樣的了解才是活生生的(alive),不然那只能算是知性上的理解。念頭即是空性thoughts are emptiness, 那就是我們的生活,直到我們死亡才沒有活動movement。但是還是有中陰的境觀 vision,那也還是活動 movement。由此可知,動態 movement也是我們的自性,這也才是密續的本義。我們的自性是這二者(空和顯現)的無二狀態。當你發現空性或者是光明的狀態,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內容,尤其是對於西方那些跟隨老師修學靜坐的人來說,這非常的重要。我看過一些西方人寫的關於靜坐的書,他們說心念是從虛空中生起,他們說這種虛空就是法身,如果你以為這就是禪觀的話,那你就完全錯了,你絕對不可能獲得修行的成功?而只會在三界中不斷輪回,三界之一就是無色界,你一直處於無念的狀態,你只能誕生於無色界,無色界天人他們享受自己的功德,並在這種享樂當中經過很多劫,但當他們功德享盡的時候,他們立刻墜入地獄,所以這並不是天堂。
 
如果你想獲得究竟證悟,你應該發現你的明覺。明覺可以通過空性的經驗,光明的經驗或者修止的經驗來發現,它們都可以給你帶來明覺。比如說修止,或者是修觀, 對於相續不斷狀態的觀察,在真正的教法傳統之中,你總是會獲得這樣的經驗,從這些經驗之中,你進入明覺。所以你應該對你靜坐的方式非常的謹慎。有的人會說,我在引導別人打坐,當然如果你是在進行一些事部或者行部的導引,這是沒有問題的。有的人會問我應該如何觀想這些覺者,向他們祈禱,我應該念什麼咒?這些是比較技巧性的內容,你可以學。但是要真正超越我們的局限,進入教法的核心,並不是那麼容易。在大圓滿心部之中,“森”(Sem)指的是心,“森膩”(Semnyi)指的是心性,大圓滿心部主要是闡述“心” 和“心性”的內容,我們一步一步地去進入這種心性的經驗,這和殊勝上師噶拉多傑的直指心性有關。
 
殊勝上師噶拉多傑椎擊三要的第二個是“沒有懷疑”,或者說“確信無疑”。最初這些教法被引入西藏的時候,藏人不太理解,他們不懂什麼是確信無疑,他們對“確信無疑”理解是“我來決定”。他們把它理解為“我來決定我是否發現了心性”,這只是頭腦想像的狀態,你在判斷你的思考你的決定,這並不是真正的自性的經驗。我總是會給你們一些例子,比如說,有一個神秘的物體,我們不瞭解東西,然後我們就會很好奇,我們會想去發現。那麼我們怎麼去發現呢?我們會讀一些書,比如一些學者寫的關於這個神秘物體的書,然後我們會瞭解到這個神秘物體的形狀,顏色等等細節的內容,然後你會覺得“啊,現在我知道了”。你告訴自己現在我已經瞭解了這個神秘的物體,這個時候似乎你可以決定了,但過了一年以後,可能又會出現一位更加博學的學者,寫了一些關於這個神秘物體的一些書,那麼你的看法可能又要改變了。
 
在瑜伽行派裡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之後中觀學派對他們進行了一些駁斥,然後大家就開始相信中觀學派的觀點。就如上面的例子,去年我是這麼想的,今年我又有了新的想法,這不是真正的相應,我們一輩子都可以在這種學術研究中繼續。但這只是一種理智,心智的理解而已。而真正的領悟和經驗是不同的,比如說,你把神秘的物體放在黑暗的屋子裡,如果某個人已經瞭解了這個神秘的物體,那他就像一個老師一樣,是富有這種經驗的上師,這個老師會說:你光看一些書和解釋是不夠的,你應該用經驗去發現,這意味著你要用你的感官直接去感受這個神秘的物體,然後你跟隨這個老師的教導,然後老師把你帶到這個房間裡,你站在黑暗的屋子裡雖然看不見,但前面那神秘的物體就在那裡,過了一會,房間裡突然有一個閃光,然後你在那一刹那之間,你看到了那個神秘的物體,這就好比是口傳直指。然後上師念“1,2,3” ,這個時候,突然有些亮光閃動,然後你就能看到了,這就是所謂的發現你的自性。所謂的傳承傳法也是類似的,我們總是需要有真正的經驗。但是有時候雖然我們有了一些經驗,但是我們對此並不能確認,我們會說也許是這樣也許不是這樣,會有些疑惑。所以殊勝上師噶拉多傑的教法都跟這些相關,他總結起來就是大圓滿的界部(Londe),“隴”指的是一切法顯現的空間,是什麼顯現呢?是我們的潛能。我們的潛能我們沒有辦法用眼睛來看見,也沒有辦法用耳朵來聽見,用普通的感官是不能感知我們的潛能或本性的,那麼隨著傳承授予的方法,我們去修習,就有可能獲得這種經驗。這樣的經驗然我們發現自己的自性,因此有界部的教授,這是為了去除我們的疑惑,這叫做“確信無疑”。所以你現在對於你的自性有了瞭解,但是你還沒有完全的證悟,你還是一個普通人活在普通的狀態之中。這時你還有你的肉體,但是你的心的層面已經很高了,那你應該怎麼辦呢?你應該“相融”。首先,你有“身口意”三門,你日復一日的將你的身口意狀態相融入這種明覺之中。我們活在主體與客體二元的狀態當中,我們把所有的二元狀態內容都融入明覺。我們說一個好的修行人並不一定要像米拉日巴那樣到深山裡修行,或者是跑到寺院裡去出家受戒成為和尚尼姑那樣,真正的大圓滿不需要你在外表上做任何的改變,包括你在社會中的角色,你可以繼續你的正常生活,但是你的心性內在已經不一樣了,大圓滿的經驗,你的相融,它改變了你的內在。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有椎擊三要的第三部分。也就是我們在“確信無疑”之後,完全的發現自己的自性,從無始以來就一直是圓滿的,但我們的自性被無明遮蔽,並由於這些障礙越來越多,使我們一直處於輪回之中。所以我們知道了我們原始狀態的圓滿,我們就可以融入這種狀態之中,這就是一種相融攝入,這也就是椎擊三要的第三個部分。當我們完全相融攝的時候,我們的生活也就一直處於大圓滿的修行之中,這樣我們才會獲得究竟的證悟。當我們究竟證悟的時候,我們的功德會顯現,而不是像以前那樣。這就是殊勝上師噶拉多傑的椎擊三要。殊勝上師噶拉多傑椎擊三要,也就是心部、界部和竅訣部。竅訣部指的是跟第三要的相關內容。
 
我們要如何相融呢?我們首先要有這種本覺或明覺的經驗,如果沒有這種經驗,那你怎麼能夠相融呢?所以我們需要心部和界部。現在我傳給大家的這個密續是屬於竅訣部的密續,有兩種,有的是像學者、班智達寫的教授有很好的解釋,其中包括心部的四瑜伽,但是關於殊勝上師噶拉多傑的教授,很多都不是他自己寫的,實際上殊勝上師噶拉多傑的教法不僅是來源於二,三千年前,還有更遠古之前,殊勝上師噶拉多傑只是在重複教授這些許多劫以來的古老教法,其中有一位最古遠的上師,叫做噶瓦唐巴,這個(聲應成續)就是噶瓦唐巴所教授的。在我們這個劫數中,殊勝上師噶拉多傑是在重複的教授。在殊勝上師噶拉多傑的時代並不存在大圓滿的密續,因為這些教法都跟時間有關,時間是無常的,在長時間裡大部分的教法都遺失了。當時存在的只有上師與弟子之間的口耳相傳,而沒有這種書本上的教授,口傳中只有區區幾個字,在一些密續當中,某些字代表了一些重要的要點,有些老師就會將這些字傳給那些有能力學習的人。比如說“文革”時期在大陸和西藏,西藏的藏人是不能隨便張口的,因為他們會認為你在念咒,不僅是文革時期,在西藏歷史上有過多次這樣的時代,在這種情況下,這些上師就會用簡易的口傳來傳授這個教法,這樣來保存這個教法,所以這叫做口傳。現在有許多口傳的書籍,但這些書並不是真正的口傳。關於口傳我給你們講個例子:有個密續叫“文殊師利密續”,大概有三四十頁,非常重要的一個密續,裡面有很多大圓滿的內容,在這密續中,有一句話,說我們獨特的智慧之眼,從原始狀態以來一直是純淨的。那麼有的人會想,這是什麼意思呢?有時候你可能有機會問上師,了解它的真實原義,這樣的教授在殊勝上師噶拉多傑的時代就存在,“隴”也就是口傳在傳統上也有好幾種,有兩三種。有時候我說我要給你們“隴”的時候,然後你就會聽到我念某個咒語,這就是一種對傳承的許可,另外一種“隴”是說,當我們想討論教法的時候,我們給過的這些隴就像佛陀給過的那樣,我再重複佛陀的一些話,這是另外一種“隴”。在大圓滿教法中又有另外一種“隴“,當我們學大部的密續的時候,比如說它有八九十章一百章,每章都在解釋很多重要的內容,其中有一章是最為重要,濃縮精華的內容,那麼有些大師比如殊勝上師噶拉多傑,那時候是沒有條件把這些都印刷出來的,那麼就專門教授這一章的內容,這就叫做大圓滿的“隴”。所以有時候在大圓滿裡面會認為這樣的“隴”比密續本身更重要,這裡“隴”就是這種教法精華的教授,就是指殊勝上師噶拉多傑或者他的學生給予的教授的方法,比如說如何用具體的方法去相融。在大圓滿法裡你會看到有關佛法的一些竅訣,竅訣指的是來自上師的秘密教授,為什麼是秘密的呢?因為如果學生沒有良好基礎的話,如果這時候你給他教授就會有問題,反而會障礙他們的能力,所以要保密,這就是殊勝上師噶拉多傑教授的特徵,那麼《聲應成續》是竅訣部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部密續,竅訣部有很多密續,有三四十部,但其中有十七部是最重要的,《聲應成續》就是其中之一。所有的大師都認為這部《聲應成續》是非常重要的,許多的竅訣都來自這本密續,但是這部密續不是那麼容易學的,我們可以借助一些解釋,我們現在就是借助無垢友尊者的注釋板本來學習這部密續。當我在西藏的時候,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部密續,因為它是一部很古老的密續,但是後來在東藏的噶陀寺,其中有一位大學者是我的上師的上師,他是大圓滿心部的一位大師,他去過很多地方,比如印度、尼泊爾、中藏等等,他得到了一些很古老的密續,這樣在噶陀寺就保有《聲應成續》這部密續。另外一個《聲應成續》的手抄本是來自五世達賴喇嘛,五世達賴喇嘛對大圓滿非常地感興趣,當他年輕的時候他住在哲蚌寺,他也在寺裡的藏經閣裡發現了這部密續,我本人把這些密續收藏下來並存放在電腦裡,希望以後有人翻譯。它不是很好讀,其中有很多錯誤,所以我一直在做一些校對審讀的工作。當我做這些工作時,我發現一些非常有趣的解釋。





殊勝的傳承

大圓滿上師南開諾布仁波切簡介



當今最傑出的大圓滿導師之一,尊貴的南開諾布仁波切,幼時被雪謙冉江仁波切等認證為虹身成就者阿宗朱巴的轉世,亦被十六世大寶法王、大司徒仁波切認證為夏尊‧雅旺南嘉的意化身轉世。夏尊法王是竹巴噶舉之貝瑪嘎波大師的轉世,歷史上不丹國的創建者,也是不丹竹巴噶舉的開山始祖。仁波切擁有大寶法王認證的「夏尊法王」的稱號和印章,「法王(Chogyal)」的尊稱亦是由此而來。
 
少年時期,仁波切從學於德格大寺,除了修學傳統的薩迦派教義之外,亦從佐欽康楚仁波切、舅父欽哲仁波切‧蔣揚卻吉旺楚、叔父多登‧烏金丹增(兩人皆為虹身成就者)處聆聽了不少大圓滿的口訣。並曾依止蔣揚欽哲‧秋吉羅卓仁波切、阿玉康卓空行母、第九世貢噶仁波切等偉大上師,從而得到許多甚深教授,包括蔣揚欽哲旺波尊者的心寶及空行仰滴、龍欽心髓、大手印、以及眾多的伏藏教法。17歲時,仁波切從淨相夢境的指引,遇見了根本上師:大圓滿虹身持明蔣秋多傑。在上師的教導下,南開諾布仁波切得到了大圓滿心部、界部、竅訣部的完整傳授和灌頂。更重要的是,上師直接將他導入大圓滿的真實體驗。
 
尊貴的南開諾布仁波切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於義大利進行大圓滿教授,至今已三十餘載,期間教導了全球數十個國家的無數弟子,並出版了數十本大圓滿、象雄研究、藏學、藏醫學等方面的著作及公開演講授課,是相關領域中的罕見翹楚,是大圓滿智慧及西藏文化的一個偉大寶庫。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其教學直接、清晰,與當代人非常相應!並盡量恢復早期的大圓滿傳統,全面傳授心部、界部、竅訣部教法,以適應不同根器和狀態的行者需要。
 
仁波切近年來更利用最具當今時代特色的網路,作為他傳授大圓滿法的主要方式之一。仁波切每年有上百小時的網路開示、引導和網上共修,對當今因工作、生活所限而無法進入藏地與上師長期修學的現代大圓滿行者,是極其方便且相應的教學方式。


营卫失和,可致 “ 神不使 ”

 

营卫失和,可致 “ 神不使 ”

万物疗法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河南中医学院 高廷国 韩倩倩 周凌 周发祥 

“神不使”语出《素问·汤液醪醴论》,“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帝)曰‘何谓神不使?’岐伯曰:针石道也……今精坏神去,营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杨上善曰“人之神明有守以营于身即为有使也。”王冰注曰“言神不能使针石之妙用也。”张介宾注“凡致病之道,攻邪在乎针药,行药在乎神气。故施治于外,则神应于中,使之升则升,使之降则降,是其神之可使也。”马莳曰“言针法之不能立功者以病者不能有神也。”张志聪批曰:“此言精神坏驰,针石不能治其外。”那么,应该如何理解“神”与“营卫”之间的关系呢?道家绳疗

营卫通畅,精足神旺

《灵枢·本神》“凡刺之法,必本于神。”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张志聪云:“决气篇曰,常先身生是谓精。盖未成形,而先受天一之精。故所生之来谓之精。”“精”产生于生命之先的,蕴含了一种生机。在自然界正是由于天地阴阳之气相互交感的“精”的产生,才有了万物生命的化生。而人是在禀受父母阴精阳精的基础上,阴阳相互交感,从而产生了具有生命活动主宰能力的神,从而产生了生命。另外,《灵枢·天年》“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可见神是在气血调和,营卫通畅的基础上产生的。万物疗法提示正是有了神的产生,五脏的形成,形神俱备,生命才得以形成。

精气充足,气血调和,营卫通畅是先天之神产生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人体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才能够精足神旺,正气充足,保持健康。道家绳疗

营卫交感,神乃化生

《灵枢·平人绝谷》曰“神者,水谷之精气也。”人在出生以后,神气的化生来源于后天水谷之精,但后天水谷之精又是如何化生神气呢?营卫来源于脾胃所化的水谷精微,经过脾的散精作用,上传于肺。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在肺的气化作用及心神的化赤作用下,化生了具有神气作用的血,正如《灵枢·营卫生会》所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神气正是以血为载体周流全身,调节着人的生命活动。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行脉中为卫之根,卫行脉外为营之华。营为阴精,卫为阳精,阴阳相随,内外相贯,二者不可相失。二者通过升降出入之理论化生了具有生命活力的神气,调节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营卫调和,精生神化,机能正常

《素问·痹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傈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道家绳疗提示营卫在肺的气化及心神化赤的作用下化生神气,营气循行于五脏六腑,卫气循行于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营卫循行于全身各处,调节着五脏六腑及全身的机能,使人体机能活动正常。

营泣卫除,精坏神去,百病乃生

营卫运行正常,营卫交感,精生神化。一旦致病因素影响到营卫的运行及其生成就会导致“营泣卫除,精坏神去”使“神不使”,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素问·汤液醪醴》:“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嗜欲无穷,忧患不止”等情志因素影响到营卫的运行导致“营泣卫除”,“神气”不能正常的生成及运行,就不能使针药发挥正常的作用,故神去之而病不愈。正如《灵枢·营卫生会》所云:“(黄帝)曰“老人之不夜暝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

岐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博,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老年人失眠的原因是因为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营卫的运行道路不畅。营卫生成及运行失常,不能“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导致五脏之气相薄,五脏气结,使卫气不能入阴,营卫不能正常交感,导致失眠的发生。

疏通其道,益其本源,调和营卫

“神不使”的病机关键在于营卫失和。而导致营卫失和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经络阻滞,营卫不畅而失和;二是化源不足,营卫气虚而失和。所以在治疗上也有两种方法:

①疏经通络以祛邪。营卫失和的关键在于经络阻滞,营卫运行不畅,营卫不得相通相和。《内经》中和营卫方法有三:一曰针刺,二日热熨,三曰汤药。法虽不同,但都是着眼于“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即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得和者也。”可见,调和营卫法重要的一环在于疏通经络。

②调理脾胃以养正。营卫乃水谷之精微所化,必须靠后天水谷的补充和滋养。火功开锁疗法提示营卫来源于中焦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故凡营卫虚衰而生化不足时,必须以调理脾胃为要,恰如尤在泾所说:“中者,脾胃也,营卫生成于水谷,而水谷转输于脾胃,故中气立,则营卫流行而不失其和。”《伤寒论》中,桂枝汤用草、枣与稀粥,小建中之倍芍药加饴汤等等,皆调脾胃而养正之法。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