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4日 星期三

正見對修行非常重要

正見對修行非常重要 

济群法师
学佛是为了追求解脱。那么,怎样才能解脱?解脱与正见有何关系?佛法由教法和证法两部分组成,二者不可分割。以往,有些人将教理和实修对立起来,在修学上带来诸多流弊。禅宗学人说学教是“入海数沙”,教下学人说修禅是“盲修瞎练”。若埋首于经典而不顾实修,只是从书本到书本地学习教理,即使掌握诸多理论,于改善生命也难有作用。反之,若无正见引导,坐来坐去,不过是在座上打打磕睡,往往坐出一大堆毛病后,还不知坐的究竟目的是什么。 

心,是极为复杂的。认识心的本来面目(空性层面),比在人群中找个只闻其名而素不相识者困难百千倍。比如教室中坐着一百多位同学,我要在其中寻找某人,但除名字之外,既无照片可作对照,也无信息可供参考。但只要逐一询问,被问者都能诚实回答,总能找到目标所在。而当我们寻找心的本来面目时,却没这么幸运了。往往是,每出现的一个境界都试图诱惑你:“我就是了。”到底是不是?必须有善知识引导,有正见作为指南,否则,如何在重重歧路中找到方向? 

空性的特征如何?虽无法以语言表达,但经教至少告诉了我们什么不是。若无教理基础,如何透过纷杂的心行去把握?自我非常狡猾,你想象空性是什么样,它很快会制造出相应的境界,诱使你以假为真。为什么有些人修行容易出偏?多半也是缺乏教理基础所致,一味跟着感觉走,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凡夫的感觉往往是错觉。 
  教理本身是为修行服务的。学习教理,是为了树立正见,这是解脱的保障。正见有两个层面:一是闻思的“见”,通过闻思经教、如理思维而获得;一是心行的“见”,通过禅修和相应的用心方法证得。具足闻思正见,就是为了进一步获得心行上的正见。其中,有地前的,也有地上的,有有漏的、还有无漏的。 


正见是解脱的根本。不论闻思正见还是心行正见,都是解脱不可或缺的保障。离开正见,何来解脱?我们发菩提心,也不能没有空性见的配合,否则只能停留于世俗菩提心,作用非常有限。所以,发起世俗菩提心后,还应以正见不断剔除其中杂质,了知世事如幻,超越我法二执。最终,契入空性,体悟众生原本一体,真正发起佛菩萨那样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正见,不仅要在理论上把握精确,更要在修行应用上达到相应的熟悉程度。而目前的现实是,有些人虽然学得一大堆经教,于正见的掌握既不准确又不熟悉。虽然学得很多,但无一能落实于心行,也就派不上实际用场。就象拥有许多工具,但每件工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都不熟悉,又有什么用呢?见,如同工具一般。掌握它、使用它,才能帮助我们解决修行路上的种种问题,最终抵达目标。 

如何使用工具,需要有人指导。就象世间任何一种能力那样,修行也有理论和技术两个层面。修行所有的用心,都是一种技术。既然是技术,就要求非常精确,一是一、二是二,必须有真修实证的人,才有能力指导我们。隋唐时期,所以出现大德辈出、人才济济的兴盛局面,正是因为有明师引领,有证法传承。就修行而言,若有明眼人引领,即使闻思的见弱一点,有老师悉心指点,拨迷开雾,修行也不至出现偏差。就象有人引路的盲人,虽然自己看不见,也能正确到达目的地。怕就怕,以盲引盲,迟早同归于尽。 

隋唐时期,禅宗大德有许多高明的用心方法,直接帮助我们契入空性。问题是,目前真正继承下来的很少。正因为如此,带来了许多流弊。许多学人看了几个公案就不将教理放在眼里,却无明师指点,坐来坐去,不是昏沉就是掉举,或者既掉举又昏沉。自以为那个状态中还蛮舒服,几十年就这么过去了。我接触的不少人,多有类似问题。再比如,禅堂有很多规矩,但这些形式都是为用心服务的。可现在,很多人将形式当作究竟,把那套形式演练一番就很陶醉,感觉自己很修行了,反而忽略了形式所服务的实质内容。这就是缺乏正见、不得心要造成的结果。 
  由此可见,闻思正见对于修行非常重要。尤其在我们这个时代,真正有能力指导修行的善知识太少。所以,正见就显得尤其重要

年龄日增、知识日长, “习气”却不见减少!

年龄日增、知识日长, “习气”却不见减少! 


有人说,世界上的人有三种年龄:
一、记年纪大小的年龄;
二、记知识高低的年龄;
三、记感情成熟的年龄;
这三种年龄当中,要算记感情的年龄最为重要,因为我们的生活全要靠它来调整。
有些孩子,家里贫穷,没上几年学,在知识层面上可说是比较浅薄。但是他们能够照顾自己,能够自食其力,以他们的年纪、感情和他们的知识比较起来,他们的年纪、感情,实在比他们的知识成熟多了。

同时,有些大学里的教授、学者,他们的知识程度,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峰,可是他们不善于处世,不懂得人情世故,不能很好的料理自己的生活,虽然有了很大的学问,很高的知识储备,然而他们对于调整生活最重要的感情却还没有成熟,没有使智商和情商,并驾齐驱。

人在幼小的时候,往往怨恨他们的父母亲,因为他们的父母亲,要强迫他们洗手、读书、进兴趣班等事,要强迫他们向自己不认识的人打招呼。这是因为孩子的年纪和知识还没有成熟,一切都还不懂不理解的缘故。
可是那些年纪和知识都已经成熟的大人,也经常用孩子怨恨他父母亲的心理,怨恨一切人,他们不能和任何人合作,不能受任何合理的约束。像这样的人,虽然年龄大,知识多,然后在感情方面,他们还是一个小孩。世界上许多不幸的事,都因人们的感情没有成熟,没有充分发展所导致的。

一个感情成熟的,他已经没有孩子时代的依赖性,他能自己立足,自己独立思考,自己谨慎行动。他诚实,没有虚荣。他有恬淡的性情,有自重而不自大的品德。有勇气面对困难,不怕失败,勇于成功。
对于人类社会,一个感情成熟的人,他必定是个博爱主义者。他知道只有努力为人类社会做贡献,自己才有快乐和幸福。

他富同情心,因为自己曾经经历过痛苦;
他乐于助人,因为他自己曾经受人帮助;
他十分宽宏大量,因为他知道心地狭窄会产生怨恨。
他对人有理、有礼,对于地位比他高的人并不谄媚,对于地位比他低下的人不凌辱,不卑不亢,因他希望得到人们真正的友爱。

情緒是指向你最深的恐惧

情緒是指向你最深的恐惧 


第一阶段:自我觉察。觉察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内心状态。
  在每一次情绪升起时,觉察自己正在害怕什么,内心有着什么担忧。
  情绪背后,往往都指向一个最深的恐惧,是那个恐惧被他人触发,使得我们开始害怕,开始延伸出许多愤怒、伤心、紧张的情绪,然后才会驱动我们做出某些行为,以预防我们害怕的事情发生。
  那份恐惧,多半源自过去的伤痛,是需要疗愈的。也许是今生早期童年的;也许是前世的经验,我们并不记得。
  无论是否记得恐惧的根源,都可以进行疗愈,帮助恐惧释放。
  举例来说,当你要求某人要多陪你、多关心你的感受时,这就是个“为避免恐惧而做出的行为”。
  此时可以觉察看看:为何自己会有这样的行为,内心深处在害怕什么?是害怕被遗弃?害怕不被爱?或是害怕没有安全感?
  无法觉察自己的人,就会不断的重复体验以上的痛苦情绪。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你没有觉察到的事,就会变成你的命运。”
  在未觉知的无明之中,我们会重复一样的行径与模式,自然就会创造相同不变的命运;未觉察到的恐惧,就会在生命中经历更多恐惧。
  然而,一旦让觉察照亮内在的恐惧,从内在疗愈转化、进而改变外在行为,生命的剧情就会开始改变。
  命运为果,内在是因。直接改变外在的人事物往往徒劳无功,只有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或创伤,才是从根本转化生命的方法。
  也因此,自我觉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一旦有了觉察,你就等于开启了疗愈之路,生命也将因此有更多可能性。

第二阶段:接纳。
当我们觉察到内在的恐惧时,切记不要批判,如实地接纳它
  批判与谴责非常容易在觉察之后产生,因为我们都希望不要痛苦、排斥痛苦,往往觉得恐惧、负面情绪这类会带来痛苦的东西是不好的,而面对它们,第一个反应就是批判。
  觉察到恐惧后,很容易忍不住批判,认为这些恐惧是不好的、不应该存在,要赶紧除之而后快。
  然而,越多的批判,常常越无法让恐惧与情绪消失。  

所有恐惧与情绪,就像一个受伤胆怯的孩子一样,当他害怕的时候,如果对他说:“你不应该害怕,你这样太胆小了。”孩子只会觉得自己好糟,勉强自己表面上忍下来,但内心还是害怕得不得了。
  同样地,恐惧与情绪受到批判后,或许会暂时压抑下来,但不会消失。只会累积下来,日后又在同样情境下被勾起来,变成更大的恐惧、更多的情绪。
  接纳是一种爱的表现。接纳意味着:我不认为这样好或不好,我就是全然地接受它,接受它本来的样子,接受它存在着。  

接纳,是“拿掉所有的应该或不应该”。“应该”与“不应该”是二元对立的思考,在爱与接纳的角度来看,则是容纳一切,没有好坏对错的二元想法,不做切割。
  容纳一切,当然也就包含我们所面临的恐惧、伤痛、情绪等等。
  这些表面上看来负面的东西,是为了帮我们找回内在的爱与力量,其实无法区分好坏。它们只是此时此刻,你的状态之一。

第三阶段:转化。
当一个恐惧或伤痛已经被觉察,也被接纳之后,就可以来到第三阶段
  放下因为这份恐惧所形成的旧模式、重复的行为,重新选择新的行为模式。所以这个阶段也包含“放下”。
  放下,谈何容易。
  人是有惯性的,因为需要安全感。用过去的模式过生活,虽然不见得舒服,但至少熟悉、可预测,较不会有意料之外的结果,相对来说是安全的。
  为了这份安全感,我们往往紧抓着一种固定的想法、做法,也因此常常用惯性来过生活。  

所以,生命常常安排一些意外,来帮我们打破惯性,突破旧的生命模式。
  意外往往措手不及,连预防都没办法,只能当下立即做出改变。意外多半是为了促使我们改变而发生的。
  但如果我们已经觉察到自己需要转化了,我们便有了“自觉”,人有了“自觉”就不需要由意外来逼迫我们行动了。

撒切尔夫人(戴卓爾夫人)凄凉的晚年,让人悔悟人生真谛!

撒切尔夫人凄凉的晚年,让人悔悟人生真谛! 

一位曾拥有英国最高权位的铁娘子,但背后却承受着无限的孤独和悲哀。

撒切尔说过:在我的时代,没有女性会成为首相。
然而她做到了,她成为了英国第一任女首相,向人们证明了女人不但可以做到男人做的事,还可以完成一些男人都无法做到的事。

撒切尔学习很努力,但并不算有天赋,成绩并不突出,但却靠着刻苦学习考上了牛津大学。年纪轻轻的撒切尔在25岁时,就成为了保守党女性候选人。

就在这时,她遇到了拥有家族企业的富商丹尼斯,丹尼斯对年轻漂亮、又具有政治头脑的撒切尔一见钟情。不久,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结婚两年后,生了一对龙凤胎。
初为人母的撒切尔并没有对一对龙凤胎有过多留恋,两个多星期后,就继续投身政治事业去了。在爱情上,丈夫丹尼斯一直在撒切尔的身后默默的支持着她从政,撒切尔获得了婚姻上的幸福,在亲子关系上,却是一位失败的母亲。

01
她忙于政治活动,疏忽家庭教育,
成了“母慈子败”的案例

晚年的撒切尔曾坦言: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绝不会步入政坛,因为我的家庭已经为我的从政之路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由于一直忙于政治活动,撒切尔没有时间陪伴子女。女儿与她的关系非常冷淡,儿子虽然跟撒切尔的关系很亲密,但儿子却一直不给她争气,学习成绩差,还依仗母亲的权势在学校里称王称霸,连老师都不敢管。
成年后,儿子参加拉力赛,在沙漠中走失。得知儿子出事的撒切尔后,出任首相以来,第一次在公众面前落泪,恳请各国政府帮忙解救儿子。被营救后,撒切尔的儿子又因在酒店里消费大量酒水拒不支付,并认为政府解救他理所应当,与外交官和酒店工作人员争执不休,最后以警方介入而告终。
此后,又借着母亲的地位和妻子的钱财,从事一系列冒险活动揽财。最终,因参与几内亚政变,在南非被捕,判4年监禁缓期执行,并处以31.3万英镑罚金。撒切尔闻讯立刻带着罚金去南非,才把儿子捞回来。

撒切尔教子无方,成了英国媒体公认的“母慈子败”的案例。
02
她轻度中风,失去了部分记忆

撒切尔说:家就是你没事可做时去的地方。

在与丈夫50年金婚纪念日时,撒切尔因轻度中风,失去了部分记忆。两年后,丈夫去世,对她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记忆力越来越差,经常还认为丈夫还活在世上。丧夫之痛让撒切尔久久不能释怀,曾有一次深夜醒来,她换上盛装,非要去墓地看望丈夫。
77岁生日时,撒切尔只收到了4张贺卡,她摆在桌子上,对着它们发呆。儿子远在西班牙居住,女儿在瑞士,孙子在美国,平时都很少回英国探望她。撒切尔的女儿说:母亲不应过于期待成年子女不时的回家看望她,家人不在身边的日子谁都经历过,我们年幼时也总见不到母亲。
3年后的大寿,也许是怀念曾经热闹的日子,她宴请了650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查尔斯王储和当时的首相布莱尔都来为她祝寿。撒切尔又展露出了以前的风采,脸上洋溢着曾经的笑容,但这一切都是那样短暂。

03
她的晚年凄凉得令人唏嘘

在之后漫长而又孤寂的岁月里,撒切尔经常突发中风,后来连看报都变得困难了,经常看了下一句就忘了前一句。晚年的撒切尔饱受着精神上的双重折磨,除了病痛摧毁了她身上铁娘子的烙印,更可悲的是,子女关系的冷淡与疏远。
弥留之际,房间里放满了丈夫、儿子、女儿、孙女和孙子的照片,却没有一位至亲陪在身边,陪伴她的只有医生和护士。即便去世之后,儿子和女儿也不愿意第一时间赶回来,打理撒切尔的后事。
但撒切尔这令人唏嘘的凄凉晚年,又怨的了谁呢?家怎么能够是没事可做时去的地方?在本该需要关爱儿女的年代,忽略了女儿,最后得到的是女儿对她的冷漠,又把泛滥的爱给了儿子,儿子在她的溺爱之下,成了“混世魔王”“商业扒手”。
04
人到暮年,家庭才是我们最后的归宿

事业可以带给你名声、地位和成就感,但当你卸下盔甲,夜深人静的时候,当你年华老去的时候,名声会随着时间淡去,成就感也会消退。

也许钱会留下,但到了垂暮之年,金钱不会给我们带来幸福感,家庭才是我们最终的后盾和归宿。

受伤时家是遮挡风雨的伞,开心时家是洋溢幸福的河。

事业永远无法取代家庭成为人情感的港湾。拥有幸福的家庭才是人生的目的,事业只不过是为了维护家庭幸福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可惜,撒切尔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才明白。
希望每一位朋友看完这篇文章之后,都能明白金钱、名声、成就感都只是一时的,都无法给自己带来长久的幸福感,只有家庭才是我们一辈子的依靠,才是我们最可靠的后盾和最后的归宿。



反转系统,开启真如的自性功德,否则真没救了!

反转系统,开启真如的自性功德,否则真没救了! 

 净界法师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生弹指有何欢。
成男作女经千遍,戴角披毛历万端。
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当我们安住心性以后,我们就从心性里面开始观察人生的因缘。观察因缘我们先看看我们的过去,就是我们过去是怎么过的。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他说,他观察以前做凡夫的时候,他就光是做白狗时的尸体,如果堆积起来像须弥山这么多。那你就知道这个轮回有多少次,就做白狗——纯白色的狗。所以我们过去已经经历过很多的老病死的折磨,这就是我们的过去。


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现在。“世界到头终有坏,人生弹指有何欢。”我们有些人对今生是满意的,也就是说你很幸运,你的善业表现出来,不是说你就是没有罪业,不是这个意思,是你前生临终的时候把善业的开关启动了。其实你还是有很多罪业,它是保留在阿赖耶识,你临终的时候把善业的抽屉打开了,所以你今生很快乐。有些人是比较不幸的,他前生触动了罪业,所以今生很不幸。但是这个都是短暂的,因为总有一天我们要面临死亡。今生的因缘大家都是过客。“人生弹指有何欢”,这是我们的现在。
我们来看看我们的未来。“成男作女经千遍,戴角披毛历万端”。我们合理地推论,假设我们没有结束生死轮回,我们可能到人世间成男作女,也可能到三恶道戴角披毛。总而言之,我们将历经无穷无尽的生死。我们将在每一次生死当中,都要受到老病死的折磨。


这就是我们一个生命水流过去、现在、未来的相貌。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看到——“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所以,我们能够把握的就是现在求生净土,否则等到投胎以后,我们就要付出一生的代价,来弥补这一次错过的机会。
那么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经历过很多的生命,这生命留下很多的业力跟烦恼,这都是我们要面对的。那现在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诸位知道吗?就是创造一种觉悟的力量。所有的事情,如果不是觉悟启动的,通通不是佛教,你这是慈善事业了。你一定是有菩提的智慧作引导的。


所以当我们面对无量无边的烦恼跟业力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先让生命启动那个觉悟的力量,这是你要做的。当然你觉悟,刚开始可能是在佛堂,在讲堂,但是历缘对境的时候,你先训练你第二念的反击力量,训练看看有没有办法。就是你第一念控制不了自己,该发脾气还发脾气,该贪恋还贪恋,但是你事后,在当天当中能调伏——叫第二念,过了一个礼拜就不叫第二念了。当天能够马上启动反省调伏,你临终就有把握。


培养第二念的反击力量,对烦恼跟业力的反击力量,看看能不能做到这一点。这一点做到了,你临终的时候,即便一时的失常堕入了妄想,你只要训练第二念的反击力量,只要有人开示你,就会触动你觉悟的力量,产生反转,你就有救了。
我们没办法去抗拒外境对我们的刺激,因为资粮位的菩萨就这么回事,心游理外。但是你那个系统,你看看有没有办法能够很快地反转。心随境转,然后马上回光返照,第二念从这边下手。当然我们会失败,但是你不要放弃,你先设定这个目标,创造第二念的正念,先做这件事情。

诸位!学佛有一个观念很重要,这个信仰就是相信真如。当我们学佛以后,我们内心有两种力量:一个是无明的力量。你前生、过去生留下来的,不能怪现在的你。第二个就是一种真如的力量,你开始启动你的真如的自性功德。
所以我们会真妄交攻。但是,你要永远记住,无明的力量是假的,是虚妄的;你真如的力量是真实的。你要永远记住,它不是你的对手。如果你觉得你的真如力量抗拒不了妄想,那表示你对真如皈依不够。
正常情况邪不胜正。那你为什么为邪气所侵呢?因为你正气不足,你对正的力量顺从不够。正常情况光明能够破除黑暗,我们没有看过黑暗去破除光明。所以你只要把电灯点亮,光明就会出现,你不要管那个黑暗有多暗。

保持婚姻幸福的另一个关键要素:惊喜与回应

保持婚姻幸福的另一个关键要素:惊喜与回应 



保持婚姻幸福的另一个关键要素是,惊喜。
第一、我们应更加随性。
与伴侣去一个新奇的地方,旅行、扩大交际范围、认识更多的朋友,或者接受新的机会与冒险。要努力注意,伴侣的新情况。
比如:从下周开始,每天给自己布置一项任务--发现伴侣,在哪一方面,与平时不同。对你而言,这个简单的练习,可以让伴侣,变得更有吸引力。




第二、重新组合,常规活动。
一起参与新奇的、令人兴奋的活动,能够引发,对彼此的积极情感,提升夫妻间,互相依赖的感觉、亲密感;了解到对方,不为我们所知的一面,并产生普遍的积极情绪,如自豪、乐趣、好奇以及快乐,这些积极情绪,会感染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最亲密、最可信赖的婚姻,其不同之处,不在于伴侣,如何回应对方的失望与失落,而是如何回应好消息。
在融洽和谐的,婚姻关系中,夫妻之间会积极主动地,回应对方的成功与幸运。当丈夫告诉你,他被提升的消息时,用快乐而充满热情的问题来回应,能够体现出,你已经领会了,他的成就,对你们双方的意义所在,从而让这个消息,更加令人难忘,证明了这件事的重要性,凸显出你对丈夫的关注。


得到了伴侣,积极回应的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表示对自己的婚姻,有很高的满意度,他们与伴侣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不幸的是,我们经常不能以最佳方式,来回应伴侣的好消息,反而作出损害关系的回应。--《幸福的神话》

2018年1月21日 星期日

品味蘋果:港式弒親 張經緯眼中的倫常崩壞

品味蘋果:港式弒親
張經緯眼中的倫常崩壞 

2,148
藍天白雲,在芒草叢生的大帽山蜿蜒柏油路,兩小無猜手裏拿着兩袋「生命麵包」往山上走,背景音樂是莫札特歌劇《費加洛的婚禮》當中一首詠嘆調,好美的風景畫。實情是,他們也剛拿走了兩個人的生命,一臉稚氣的少年,齊手殺死了女生的雙親,此際鴛鴦卻非逃命,只是上山度假去。
這是年屆五十的導演張經緯首部劇情長片《藍天白雲》的一幕。雖說是劇情片,情節卻以2000年美國紐約一宗弒親案為藍本。一名香港少女聯同非裔男友殺掉父母,啟發張經緯寫下劇本,將故事背景搬到香港。全套戲籠罩沒有血腥的暴力,蒼白的人面猶如當下的香港,戲名藍天白雲擺明反諷。
一念而起,旋又一念而滅。但張導記掛這故事足足18年,如悟空的緊箍咒,要把它拍出來才解脫。最諷刺是,香港不忍卒睹的倫常命案無間出現,未足月女嬰被打變植物B、狠父疑虐殺五歲親女、母親肢解女兒、大角嘴肢解父母案,所謂虎毒不吃兒的人性,統統推翻成童話。對着比講殺妻的《天水圍的夜與霧》更早完成的《藍》劇本,張經緯慨嘆社會性沒有脫節,反而更貼近當下香港沉重的低壓槽。
百年修得同船渡,要恨到甚麼程度,才會向至親動殺機?「暴力是沒法解釋的,殺人本身就是不理性。」當年電視上報道這宗謀殺案,很多細節令張經緯念念不忘,例如「為何不用槍而是皮帶,美國要弄把槍有多難?」而個子小小的兩名少年為何能活生生殺死兩個成年人?最讓張經緯震驚的是,少女上庭時的鎮定與一臉無悔。人性是啥東西? 

導演不是上帝 「毋須給社會答案」

近年社會性電影如《踏雪尋梅》與《一念無明》引起迴響,《藍天白雲》更製造話題。「社會有很多觀念,無論男女關係、道德或價值觀,我們不覺得有問題才是最大問題,甚至受害者都不覺有問題先大鑊。」夠恐怖吧?就如戲中動輒便抽出皮帶來鞭人的躁狂父親,若非身邊人噤若寒蟬,他怎能將暴力合理化?
「如果能很清楚講一件事、一種感受或議題,我直接跟你說或寫文章抒發便好,何苦要跟很多人合作?拍戲是件很麻煩、很累的事。」訪問攝錄機鏡頭甫對準張經緯,他便急不及待的告解,彷彿要釋放一噸抑鬱。「種種讓我不解的內容一直充斥我作品當中,拍就是要拍我的不解與潛意識,毋須給社會答案。」張經緯義憤填膺的說,當他一路記錄香港實況,有些觀眾要求他的紀錄片都要有答案,他寸寸的拋下:「閣下毋須付鈔入場,免費看TVB罷!」
讀演藝,曾是香港小交響樂團的助理大提琴首席的張經緯的電影作品,不能沒有音樂,而且音樂是重要對白,《藍》甚至用上心跳來做音效。文首提到莫札特的詠嘆調,就解釋了男孩Eric為甚麼願意參與殺人。「歌的內容是一位13歲小男孩愛上那四、五十歲的女伯爵,他就是唱這歌向她示愛。」張經緯說,歌很美,但情感卻非一般人能接受,因為當時是用閹男高音扮女聲去唱,今天再無閹人,便以女高音反串,有種延自古代令人難受的反差、不一樣的「淒美」。
還有電影中殺人一段的配樂,是蘇聯作曲家Shostakovich最後一首交響曲的最後一段音樂的變奏,Shostakovich在共產政權下一輩子受盡壓抑。這些音樂都經過張經緯的太太改編或者提取靈感而從新編寫,中間滲進了二人的情感。
因擅長從人文角度講述社會議題,張經緯的作品都能引起社會關注。《音樂人生》、《墨綠嫣紅》、《青洲山上》,再來到《少年滋味》,他拍過不少「青年」題材,由紀錄片拍到劇情片。「我的新想法全部跟罪案有關,從罪犯的角度去想,我關注人性。我們看超級英雄電影,是否只談正義?將黑暗打敗?但我們看這個世界時不是這樣的。」
張經緯形容,許冠傑半斤八両的年代,是香港人為口奔馳的年代,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肩負讓香港人放鬆消遣的工具,但時移世易,「現在電影更多是一個認識世界的窗口,導演不是上帝要告訴你問題在哪,更不是社會學家或政客,滿腦子agenda要推翻誰誰誰。」
張經緯坦言,他要以鏡頭,拍出「就是跟我們想法不一樣但真實的世界」。《藍》去年電影節試映,有觀眾寫了很長電郵跟張導一錘定音的解釋犯人弒親的原因。張經緯提高嗓門:「我就是不信,如果阻人拍拖就要被殺,許多父母豈不都該死?」最近,又有「影評人」觀影後化身道德判官,直斥戲中父母「罪不至死」,張經緯指「一個文明社會已否定死刑,即是沒有一條罪是至死的。講罪不至死,不正在表達有些罪是至死嗎?你可真野蠻。」
《藍天白雲》裏,每個人都是有缺陷的弱勢社群,天生心漏的女主角、腿殘只懂啞忍的傳統母親、被嘲乸型的男同學、被欺凌的巴基斯坦新移民,場景更是香港被侵蝕到邊皮的錦田鐵皮屋村,他們都是在香港急速發展下,處身邊緣中的邊緣的一代香港人。
「拍電影是出於一種好奇,就是因為我不是這樣才去拍我的『不解』;出身低下階層的導演未必感興趣拍低下階層的電影。」提到演員,張經緯承認是幸福的,他是「道」演員們而不是「導」他們,引「道」他們像吸毒般代入角色,再各自磨蹭出性格甚至對白來。「每位演員都有極多input在角色裏,你可以分辨出對白是出於導演或編劇之手,還是角色自然流露的。」 

溫室長大憤青 「有身份認同問題」

以為張經緯至少也是邊青或有童年陰影,誰不知他生長在一個溫暖健全的家庭。自謔為「反叛廢青」的張經緯,自小外公帶他到圖書館教詩詞歌賦,早陣子首映場父母更拉大隊叫埋親朋戚友來支持打氣,連他自己也忍不住放閃:「作為長子的確萬千寵愛在一身」。作為一位感性導演,他看《Inside Out》會哭;看是枝裕和的《誰知赤子心》又哭;看《空手道》更哭了兩回。但談到那些年,他又能即時收回感性,忽然有火。
「殺父母我不理解,但弒老師我不難代入!」張經緯一輪機關槍式掃射:「有幾位老師我是尊重的,但討我厭的老師更多,不帶教科書又不備課的老油條;有些是鹹鹹濕濕的衰格,怎能要求人家尊重你們呢?」談到興起,張導猛地拍一拍大腿,火已扯:「我就是不尊重你,恃着權力,我還要講粗口回敬你!」
張經緯小四至中三一直人格分裂,在家是乖巧宅男,回學校卻變成躁狂憤青。少年張經緯說得一口流麗粗話,試過在音樂書寫滿粗口辱罵老師,被隔鄰的同學仔告發。「見家長,母親不相信乖仔會口出狂言,但她一打開音樂書就認得我的字迹,便無聲出。」張媽媽當年的謎團,如今化作一堆「黑人問號」。
溫暖家庭長大,出生於動盪年代的張經緯自小卻有身份疑慮。「從小我都感到身份認同的問題。」外公是國民黨軍官,張經緯記得小時候在學校玩遊戲「天下太平」,猜包剪揼一輪後便在紙上畫國旗,他一定畫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來自內地的同學指着他來臭罵。「我常思考香港應該有道甚麼旗?但香港從來不扯旗的。」2001年張經緯的畢業作品《Farewell Hong Kong》,便以香港回歸作主題,最後入圍美國日舞影展競賽組別。 

928催淚彈 「從此香港不一樣」

未到回歸五十年,香港已變得面目全非,鄧小平的承諾變成了口號。張經緯如此理解:「鄧小平成長於中國兵荒馬亂的環境,他一輩子只記掛着要吃飽飯,但沒有預計到,包括大陸,飽暖後會有更多問題。我們的社會比以前更加難搞。」
張經緯記得,拍《藍天白雲》時,劇組所有人的心情卻是陰霾蔽日的。2014年,9月28日,劇組要拍最重要的一場弒親戲,電視卻播放着港府放催淚彈,平民如螻蟻在佔中地尋找出路。劇務領班是位熱血青年,帶頭罷工拉大隊上街去抗命,還向張導附送輕視眼神:「革命時刻,你還在風花雪月拍電影?」受雙重打擊的張導心情比大時代還要沉重,無受催淚彈一樣催淚,惟有請劇組一個人打兩份工,頂硬上完成工作。「928絕對是香港人的分水嶺,從此香港便不再一樣。」如果心水清的觀眾,也許可以在《藍》找到當時熱血的片段。張經緯不諱言,近年青年人走在最前,讓他更渴望了解這個群體,探討他們與社會關係。
兩代之間面對最嚴峻的問題、將代溝深入的元凶,張經緯認為是:「科技」。
「以前小孩會望望大人那張臉,畢竟都懼怕權威。現在有科技,有社交媒體,孩子可以不需跟成人世界溝通,不開心在網上發牢騷,獲到的認同與like隨時多過報紙內容,社會注定更撕裂,難以找到共識。」張經緯特別提到已故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曾說,今日互聯網年代再給他機會管理新加坡,他也未必有把握管得掂。
電影中,鄧麗欣飾演懷有身孕的重案組探員,與丈夫照顧患有老人癡呆症的父親,平靜的生活在她遇到跟自己童年經歷相似的弒親少女後泛起暗湧,承載着童年創傷的兩個人,像照着鏡子,我說肚裏的孩子會世襲來自上一代的愛恨。
「對世界失望,但Stephy仍選擇懷孕,那代表她對生命樂觀。」說這話時,張經緯不忘下註腳:「但不一定是理性的樂觀。」世界有很多面,一個意象也能有不同解讀,像每個人看到的藍天白雲都不一樣。
此際抬頭一望,只有藍天,沒有白雲。
撰文:鄭天儀 
攝影:許先煜(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