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5日 星期五

在”果相“上计较人,永远斗不过“命运”!

在”果相“上计较人,永远斗不过“命运”! 

学诚大和尚 
问:师父,命运是不是这样的?如果你是一个颗粒饱满的玫瑰种子,你也需要世俗的努力,才能生根发芽,否则你只是个种子。如果你是个干瘪的玫瑰种子,你需要努力行善积德等,将自己转变为颗粒饱满的玫瑰种子,然后再努力生根发芽。是吗?
学诚大和尚:不错。欲得善果,既要在因上努力,也要在缘上努力;人的命运既受过去的影响,也离不开今生的造作。当下的努力既是宿因现起之缘,又是未来感果之因,所以改善命运的秘诀在于“把握当下”。

问:请问大师,人的运气是跟人命运相关吗?人真的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吗?
学诚大和尚:佛法认为,天下没有偶然,也没有“运气”,所有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所以,把握因和缘,就能掌握命运。可以读一读《了凡四训》的故事。

问:师父,恕弟子愚钝。如果说客观的命运现实是改变不了的,转变的只是自己的心境,看事情的角度变了,厄运也不会觉得是不好的了。是这样理解吗?
学诚大和尚: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问:顶礼法师,最近有些困扰,说修佛改造命运,发现普通人改命并不容易,修佛也是修来世福报,那我今生怎么办?我今生修佛不是为了等死了以后下辈子才好的,来世的我如何今生的我也感受不到,就算是了凡先生改命也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如此想来便信心不足了。
学诚大和尚:修行不是要等待来生,而是要创造今生,今生越来越好,来生才会更好。改命就是改念头,善念越来越多,命运就会越来越好。

问:顶礼法师!关于命运一说,请问法师如何理解?能否用佛法去改变呢?请法师慈悲开示。
学诚大和尚:佛法不讲命运,讲业力。人生的状态由自己的业力决定,改变业力,就能改变命运。学习佛法,就是要改变自己的业,从染污变为清净,从无明变为智慧,最终成就佛果。
问:顶礼法师!当命运捉弄人时该怎样看待?怎样去博弈?
学诚大和尚:在果相上计较,永远斗不过“命运”;在因上努力,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问:师父,我常常处于被所有亲人指责的状态,所以我没有主宰自己命运的资格。我感到无望!
学诚大和尚:一个人的命运,不是由他人的看法决定的,是由自己的起心动念和身、语、行为决定的。不要被这种沮丧、担忧的心情困扰,对自己,要力行善业,好好经营人生;对亲友,要坦诚以待,尽自己应尽的责任。

问:谢谢法师!此生的命运是不是由往前许多世的业决定的?主观能动性只能造就此生的业,能改变前世造下的业吗?如果不能,那么对此生自己不就无能为力了吗?所以,我认为此生的努力一定可以改变前世的业。法师,不知道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呢?
学诚大和尚:已经感果的业不能再改变,但是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努力,有机会改变未感果的业。

我們中没有一个人,看到人生的真相?

我們中没有一个人,看到人生的真相? 

 净界法师 
【68】为什么我们没有一个人看到人生的真相? 
  我们再看一段,庚二的识变理论。我们强调业力,我们也讲到果报,那么当果报变现的时候呢,在受用果报的时候它是有一些变化的,我们来看看果报的受用。前面是讲果报的显现,有等流果、异熟果等等。那么我们在受用果报的时候呢,是怎么个受用法,我们来看看这个识变的理论,先把这个识变念一遍:

   我们在这个果报当它出现的时候,当然是第八识先变现出来。那么第八识变现为什么叫变似呢?
因为第八识它本来是个业力,当它成熟的时候,把你的果报变出来的时候,它不是真实的,它如梦如幻,但是它呢又有点像真实,它相似于真实,让你感觉很像真实。
就是说它本来是刹那刹那生灭的,但是它因为这个相续的力量太紧密了,你感觉好像是常住不变的,所以叫做「变似」。 
  那么变似的时候它的第八识变果报的时候,它是怎么变的呀?
它两方向的变似,向外变似六根六尘,向内变似前七识,就内因缘跟外因缘,我们来看看外因缘。 
  那么外因缘当然它变现的是六根。
六根就是你的正报的眼耳鼻舌身意,你有一个正报的果报,那么你的依报环境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这个是外在的因缘。
那么内因缘就是你的前六识,当然主要是第六意识的分别。
那么你第六意识要依止你的正报的根身,然后去受用外在的六尘。 
  那么你的第六意识依止六根去攀缘六尘的时候,第一念是本质相分,然后呢第二念变成影像相分,这叫自变自缘,我们把本质跟影像解释一下: 
  我们过去累积很多的业力,对不对?到今生的时候,可能你前生哪一个业被激发了,然后它变现出来了。
变现出来的时候,它有三个程序叫三能变: 
  第一个「异熟能变」。
那么我们刚开始去接触外境的时候,比方说你看这个花,你第一念看到花的时候,是阿赖耶识变现出来 ,异熟能变。当然异熟能变是指你自己的异熟,不是别人的异熟,就是说你有你的阿赖耶识,他有他的阿赖耶识,是吧?
那每一个人的阿赖耶识的善恶业不同,所以你的阿赖耶识看到这个花,这个花是众生的共业,这众生的共业是本质了,大家共同的业力把这个花招感出来,这叫本质相分。
但是你看到这个花的时候,你得到你自己的影像,这个叫做影像相分,这个第一念。这第一个影像相分,就是阿赖耶识的异熟能变。 
  但是你还有第二念「思量能变」
你会认为我看到这个花,你那个我的概念开始生起来,这个花是我来受用的,第二能变了,产生一个我的概念了。
它本来是一个花而已,还有一个明了的心嘛,结果你在花跟心中间,变一个我出来,这个思量能变。
然后你的第六意识的分别就多事了,就开始分别了:这个花在哪里买的?怎么样怎么样,你就开始打妄想了,就是「了境能变」。 
  所以我们为什么看不到事情的本来面目?就是说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远,就是说你受了八识的影响。
第一个第八识把它变了一次,第七意识又把它变一次,前六识又变了很多次,那么这样子是说明什么事呢?
我们一个人叫做自变自缘,我们永远活在自己的水泡,你走不出这个水泡的。
我们自己变似一个影像,让自己来受用。我们一般人,没有修空观的人,你永远活在你的妄想,永远!
就是你的业力变一次,你的我执又变一次,你的妄想又变一次,然后你把你心中看到的东西都当真的,这个就是识变。 
  我们没有一个人看到人生的真相,没有一个人。   
所以这个唯识学的意思,就是人生是恶性循环,我们过去做错了,有执著,然后今生就会因为过去的错误又把今生给毁了。
因为你今生又受到八识的影响,八识是你把它创造出来的,它又再把这个今生的因缘又变一次给你看,直到有一天你学佛了,你开始回光返照了,你不向外攀缘,回光返照、正念真如,这个水泡才破裂了。 
  所以你得到的影像,完全是你自己的过去的业力跟今生的妄想捏造出来的,你感到痛苦是你自己的影像让你痛苦,跟别人没有关系;
你感到快乐也是你自己的善业跟你一个美好的思想的结合让你快乐的,跟别人也没关系。因为你不能够超越你心中的妄想,你走不出你的水泡的,别人只是一个助缘而已,这个唯识的生命观就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来看相分,它有本质相分,就是第八识的相分,这本质相分是众生的共业,就是众生的阿赖耶识所生的实种之法,「实种」就是它完全是种子变现出来,没有经过你的分别执著的,包括你的正报的根身、依报的环境。
所以本质相分我们没有一个人看得到,因为它是众生的共业,我们只能看到的是个人的影像,影像呢,前五识是由第八识变现出来,然后第六意识是由法尘变现出来,第七意识是第八识的见分变现出来,那么自己在自己的心识当中变出相状,自己去攀缘。
总而言之每一个果报,你都经过三个阶段的变现,异熟能变,思量能变,加上第六意识的妄想的了境能变,那么这个就是我们一种果报的情况




修行得益在碰撞之中

修行得益在碰撞之中 

 杨宁
如果有人,不管是因为哪件事、哪个角度,很深的触碰到你时,对于一个修道者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那是你开悟、觉醒的最佳时机,因为修道的人最大的功课就是每天检点自己哪里还有“我执”。

如果别人能够触碰到你,尤其很深的触碰到你、令你内在波动不安的时候,那一定是你有一个很大的“我”在那里。

你要抓住这个机会,马上反醒,马上改过、觉醒,这样你的修证就会有很大的飞跃。

别小瞧这样的触碰。

这个世界的人很多,认识你的人并不多,

认识你还有很深缘份的人更少,有很深缘份还能很深的触碰到你,让你能持续纠结、没完没了不安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这需要诸缘具足才能达成,所以一定要珍惜这样的机缘。

别以为你要啥有啥,心想事成是好事儿,那顶多是天人的级别。

天人会深深的沉醉在快乐与拥有里无法醒来,就像一个在做美梦的人,不想从梦中醒来的。

觉醒是需要触碰的,就像你睡着了入梦太深,是需要别人不断的碰你才会醒来一样。

虽然触碰有时会痛苦,会引起你的贪嗔痴慢疑,但由此觉醒就永远舒服了,就永远自在了。

你拿“果报”没办法,但你可以选择“因地”!

你拿“果报”没办法,但你可以选择“因地”! 

 净界法师 
【71】果报你不能选择,但是因地你是可以选择的!
那么我们这一大科,主要是研究唯识学的因缘观。
唯识学在解读人生,它把人生分成两块:一个是果报的受用,一个是业力的造作。
也就是说我们一生当中,我们只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个、你在受用果报,你活在快乐跟痛苦的感受当中,这是第一件事情,你在享受种种的受用;
第二个、你同时也在造作很多新的善恶的业力。
那么受用果报跟造业这两块,在唯识学它们两个是分工的,果报的受用是第八识管的,造业这一块是第六意识管的。
所以当我们在受用果报的时候,我们是不得自在,第八识它是不跟你商量的,第八识在释放业力的时候,只有一个观念,就是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你今生会投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你今生会有什么样的遭遇,这件事情第八识是不跟你商量的,你没有主导权的,那完全是过去的业力的释放。 
所以,第八识在释放果报的时候,你是不得自在的,你能够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认命随缘。
当然人生也不是如此的悲观,你还有第六意识,你在面临生命的果报的时候,你是有选择的,你可以选择造善,你也可以选择造恶。
所以,我们在造因地的时候,你有选择权的。
有些人在逆境当中,他选择了自暴自弃,有些人在逆境当中,他选择了奋发向上。
所以,果报你不能选择,但是因地你是可以选择的,因为它是第六意识主导,所以人生就是一个果报跟造业两个交互的作用。 
那么当然这个当中也不是完全没有关系,因为你造业又会得果报,这个果报又会牵动你造业,所以因果之间它是一种循环。
所以,唯识学的人生观是建立一种无量的生命观。
当然生命的相续必须由业果相续来支撑,那么因果的相续,它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业到果之间,它必须有一个桥梁让它相续下去,因为它们两个都是生灭的,你享受快乐的时候,它也是一时的,你造业的时候,它也是一时的,当因果都刹那生灭以后,到底谁能够做因果的桥梁呢?那就是「种子」了!
这是唯识学最大的成就,它建立了一种种子的概念,它如实的保存我们的业力,等待适当的时间变现果报。 
所以,我们一个人,只要你要追求解脱轮回,你迟早要面对你的种子,因为它是你背后一个很强大的引导的作用。
它虽然无形无相,它虽然潜伏躲在背后,但是它的确有一种力量在主导着我们,那就是我们无量无边的种子,恒转如暴流,恒常相续,刹那变化,没有形相,但是它的力量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净土宗的修学者,我们的目标临终正念,提起佛号跟弥陀感应道交,但是你要跟弥陀感应道交之前,你必须要面对你自己的种子,你不能够完全忽略它的存在。
所以你既然迟早面对它,从佛法的角度你早一点了解它,早一点调伏引导它,对我们是最好的,你不要等到临终的时候,你再充满了惊讶,到时候来不及了。

注意自己的心!莫要再折自己的福分了

注意自己的心!莫要再折自己的福分了 

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过得自在一些,富足一些。因此,会去做许多的善事,诸如布施、供养、放生、做义工等等。但是似乎忽视了一点,我们一边在积极修福的同时,是否也在不停地折损自己的福分呢?
也许有的人不断地修福,经常去印经或做其它的善事。帮助众生听闻圣贤教诲。可是,境遇仍不是那么顺利,有病者病不见轻,贫穷者依然贫穷,所求者皆不遂愿;于是便会埋怨上苍不平,为何自己这么利益他人。却还不如那些没行善事的人,便会对佛菩萨不满,认为没有照顾自己。
可是,自己积的福已在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中被折损了,自己还不知道的实在是大有人在。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是否注意过自己的心,我们所说的话,我们所做的事?真正去观察到!
当看到别人升官发财的时候,特别是才能不如自己的人,靠排斥自己而升了官的人,我们的心里是酸溜溜的,还是很反感;是在感受别人的喜悦,在为他们祝福?还是忿忿不平,或嗤之以鼻而看不起他呢?
我们吃饭的时候,吃到不合胃口的食物时.是会生气的倒掉,或埋怨饭做的不好呢?还是会时时去感恩种田人的辛苦,卖菜人的辛劳,或是做饭人的用心呢?
在路边看到行乞的人,你是不是认为他在假装残疾,在行骗;或给他钱的时候。自己有一种看不起他,可怜他,或者想自己是在做好事,在救人,在做善事的呢?
在看到某些人行为不端,后来生了一场大病,自已是不是在想:看吧,这就是报应,行恶的人终究是会有恶报的。此时,会不会清楚地知道,自己已在兴灾乐祸之中了呢?
此心,到底是刻薄还是仁厚,我们知不知道呢?
可是,应该清楚,在一瞬间看到别人受灾而心中大快的时候,那种兴灾乐祸的念头,已经在折损自己的福报了。不管是什么事,起心动念都会起作用.都会折损自己的福报,不是做了才算的。这样细细算来,自己的福报都不知道被自己折掉多少,实在是可惜啊。就像一个破了的桶,你不停地向里面倒水,水却一直在流掉。
其实,惜福比造福更可贵。在惜福的时候,你懂得去感恩付出的人,懂得珍惜,懂得勤俭。可是,在造福的时候,一味地希望能多—点,再多一点,这颗贪求的心,也许已经使白己更加地堕落。
若能一面造福,一面惜福,再注意不要折福,相信福分的积累,一定是大幅度地上升。而且,这个福来的时候,你会享受得很快乐,因为你的心是善的。当只是用钱财来布施,回来的也是钱财,也许你的生活依然会不太舒服.因为你看别人不顺眼。可是,若能反观自己的心.布施自己的善良、慈悲、喜悦给别人,你所得到的,就不仅仅是财富而已。
所以,要让自己幸福一些,还要注意,不要在点点滴滴处,折损自己的福分。
作为一个学生,当看到别人的成绩考得很好的时候,会不会妒忌?做同样的生意。看到别人的顾客比自己的多,效益比自己的好,会不会酸酸的?或者,离了婚的人,看到也有人离婚了,心里一想,啊,也有人和我一样,稍有安慰。又或者,时常说一些酸寒刻薄的话来刺激别人,贬低别人来显示自己,揭人家的短处,谈别人的过失。这都是我们不够仁厚的存心,也都是在折我们的福分。
所以,一定要看到自己的心,是不是在念念希望别人好。
当看到人家有所得会很不高兴,看到别人有失反而很安慰,或者,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人受了罪,欢喜得不得了,这都有失仁爱之道,都是在折损自己的福报。
而反之,若要从这些平常的细微之处来修福,就快速多了,念念为一切众生.那么,你的心是为一切众生,你在与一切众生结善缘。看到别人好,我们高兴,看到别人不好,我们替他们难过,并且,尽己所能地去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哪怕与自己有过节,也义无反顾去帮助,这就是一颗仁厚之心。有此心,就不用担心自己没有福报,量大福就大。
若能时时长养我们的善心,念念去成就他人的善行,随喜赞叹他人的功德,有能力就尽心尽力,这本身就给我们积累了大福。
在行善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心善,时时去体谅他人。纵然是恶人,也希望他能回头改过,而非嗔恨地指责与辱骂,当你认为自己发心是好的,是想让他好。
而去指责甚至打骂有缺点的人时,或者写匿名信去告发或无限上纲地诽谤他人,但是自己却认为是在挽救人家时,那不过是你自己的情绪,并非真正有利于对方向善。
与此同时,也会折损自己的福报。
所以,时时守护自己的善心,守护自己的清静心,守护自己的一颗爱心,先做自己的护法,保持自己不造恶,身善良,口善良、心善良。
进而,再去安护身边人的心,让他们感受到舒服与自在。
遇到与自己性格、想法和愿力不一样的。
不强求苟同,但也不会标新立异,只是相互的尊重与关怀。这样,您会越来越感受到,修福得福,真的幸福。
有钱不是幸福,好多财富丰厚的人,心灵并不快乐,仍旧在痛苦中。如果,自己的心恶行善,或者心善行恶,苦心积的福还不够折损的,那也太不值了。
不是菩萨不保佑你,而是你把菩萨给你的又丢掉了。
注意自己的心!莫要再折自己的福分了!

是什麼让我们无法觉察?

是什麼让我们无法觉察? 

2018-05-07 迪帕克博士
感受 · 觉察

觉察是一个可以产生真理的状态,关于实情的真理,关于日常生活的简单真理。
——克里希那穆提
作者:迪帕克博士及他的朋友们

问:对于觉察,您怎么看?

迪帕克:举例说,假如你很愤怒,你觉察到了吗?

问:我知道自己在愤怒,这是不是觉察呢?

迪帕克:你是感受到愤怒,不是觉察到愤怒,你知道感受与觉察有什么不同呢?

问:不太清楚。

迪帕克:举例说,你把香烟放在桌子上能顺手拿到的地方,你出去一趟,回来发现香烟不知被谁挪到了另一个地方,这时你是什么反应呢?一种情况是你毫不动怒,把香烟又放回了原地。另一种情况是,或许那时你两手正提着东西,腾不出手来,你发现别人动了你的香烟,非常愤怒。同样的事情,两种情形结果不同,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问:(挠头,一脸疑惑)

迪帕克:第一种情况中,你的手没提东西,因此你能把香烟放回来:第二种情形中,你手里提东西,没法把东西放回原位,于是你才愤怒。你愤怒是因为你没法恢复事情原本的局面,这个愤怒是冲着你自己发的,不是吗?如果你能明白愤怒本质上是冲着自己发的,根本不能改变事实,更不能改变别人,那么你还会愤怒吗?

问:这么分析,好像就不愤怒了,这跟觉察有什么关系?

迪帕克:觉察就是当你认清了事实真相后,从态度到行为上产生了根本转变。就像上例中,当你明白愤怒是冲着自己的这个真相后,你还会愤怒吗?

问:这可不好说,没准还会。

迪帕克:那么就是你仍没真正觉察到“愤怒”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真正觉察了,就绝不会再愤怒了。

问:怎么才能做到真正觉察?

迪帕克:在愤怒发生的时候,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我要愤怒?愤怒到底能不能解决问题?等等。一层一层地刨根问底问下去。

问:可是白天工作很多,很忙碌,真没时间问问题。事后反思可以吗?

迪帕克:可以。

问:可是反思后,下次碰到别的事,又愤怒了怎么办?

迪帕克:继续反思。如果下次还愤怒,说明你上次的反思不到位,力度还不够。

问:反复这么反思,是否就能觉察?

迪帕克:最好是在事情发生的当下就观察该事件,如果观察是全面、客观、深入的,那么觉察就会产生。当然事后的反思有助于以后在当下的觉察。如果愤怒发生时,你能平静的独处,不断问自己为什么,那么你最终会自己得出答案。

问:记得以前你说过,我们的最大问题就是不觉察,因为不觉察才滋生了诸多的烦恼、悲哀、愤怒等等。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不觉察?

迪帕克:是因为conditioning(翻译为“局限”/“限制”),我们的出生环境、成长环境、父母、家庭、社会、教育、文化、社会道德、工作环境等等,都是conditioning,因为我们的思想受到这些种种conditioning的限制,我们才不觉察。

问:自然环境下生长的孩子,没有受到家庭呀、社会呀、教育呀等等的限制,是否他们就没有conditioning?

迪帕克:那么他的生存环境,比如森林呀、动物呀,等等,也是一种conditioning。

问:如果这种conditioning是无法避免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冲破这个限制,实现觉察呢?

迪帕克:正如我前面所说的,不断地问自己问题。

问:为什么问自己问题,就能自己得到答案呢?

迪帕克: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要先向你解释什么是mind(译者理解为心灵/心智)。

我们所拥有的mind有两个活动区域:conscious(译者理解为意识)、subconscious(译者理解为潜意识)。“显意识是我们觉醒的意识,它直接连接我们所有的感觉器官。它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接收所有的信息。它的形成受到我们出生时起所处的环境条件的很大影响。它受到我们的社会、教育、长者、已知历史、理想等等影响。甚至我们居住的地理条件,我们的饮食方式,所有社会提倡与不提倡的,我们周围的气氛,许多可见的事情,情感的活动,都助于我们显意识的形成……当我们的感觉器官醒着时,或我们觉醒时,显意识是觉醒的。显意识是我们的理性思维,它被教化为区分好与坏,我们反应及看法的形成基于它。凡是一个人觉醒时所想所为都会通过显意识,显意识有生理上及情绪上的区别及反应能力。我们的显意识也被称为客观意识,因为它是处理外在事物的。这个客观意识是我们接触周围世界的向导。”

“什么是潜意识?真正意义上讲,它是我们的神秘意识,它有神秘主义的所有品质。它蛰伏于内,不直接触及感觉,它不辨别,它有局外观察者的冷静。潜意识对灵魂、力量、或能量的发展比肉体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的潜意识利用我们的肉体通过显意识而学习。我们睡眠状态时见到的梦境是我们潜意识的一部分。潜意识是我们思想的沉默的局外处理器。它在我们处于熟睡或沉思状态时功能最强。当我们觉醒时它就处于不活跃的状态。我们在觉醒状态时所有的思考通过显意识被潜意识存储……”

因为你的显意识是受到局限的,所以导致我们不觉察。而问问题是什么呢?问问题实际上是转向内,去向你的潜意识要答案。

问:为什么潜意识里有答案呢?

迪帕克:我们的潜意识利用我们的肉体通过显意识而学习。我们每一世学到的、理解的东西,都被潜意识储存下来,所以那里积累了很多很多的知识,多得超乎你的想象,如果我们能调动里面的哪怕一点点,都会非常了不起。当你全身心投入问问题的时候,实际上是调动激发你的潜意识的过程,当你开启了潜意识那个博大的记忆库时,你就会从里面找到答案了。

我来问问这个练功夫的朋友(龙舞),功夫最基本的原则是不是认为相反的事物没有不同,水与火没有不同,敌与我没有不同,对不对?

问:对!李小龙就说过“在我眼里没有敌人”。在搏斗中,我想象自己与对手是一体,或者我就是那个对手本身,这样我就能知彼而制胜。在搏斗状态中,你与对手是一个整体,对手的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引发你的本能反应,没有思考,仅是本能而发,随感而应。在那个状态下,你所关注的仅是眼前的对手,不会有丝毫时间去思考其他事情。”

迪帕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调动你的潜意识的过程。在潜意识里,一切事物皆无分别,没有对错、好坏、敌我、美丑等等的区分,二元对立只存在于显意识中,潜意识里没有二元对立。在白天,因为是显意识工作,潜意识“睡眠”状态,而如果我们长期忽略潜意识的结果,就会使显意识功能增强,潜意识功能减弱。当显意识、潜意识处于不平衡状态时,各种问题显现。所以,如果我们在白天也能唤醒“睡眠”状态的潜意识,使显意识、潜意识处于平衡状态,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没有烦恼,更加幸福。

问:如此说来唤醒潜意识很重要了。

迪帕克:潜意识是我们真正的朋友,它懂得保护我们自己,举例说当你在开车时走神了,可是你还能下意识地驾驶,并躲过物体及危险,为什么?这就是你的潜意识在保护你。

另一个调动潜意识的方法就是“空冥想”。

“选一个自己舒服的姿势坐着,不一定按特定的姿势,但一定要保持脊柱、脖子、头部呈一线挺直,身体各部位不要有压迫和疼痛感。眼睛轻闭,双手自然放松,不需固定手势。嘴巴微微张开,用嘴巴与鼻子同时呼吸。吸气要缓慢、深沉、充足,呼气也要缓慢而彻底。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点上或某种思想上,要容许一切思想的到来,不设置任何障碍,允许所有的思想和念头自然地浮现与消失。等那些不重要的思想显现表达完毕后,那些隐藏得很深的思想就开始显现。这可能需要些时间,慢慢地,我们就能让恐惧通过冥想得到表达,从而溶解恐惧,增添快乐”。

——完

克里希那穆提论“觉察”

问:觉察和内省有什么不同?觉察的时候,是谁在觉察? 

克:我们先来检视一下我们所指的内省是什么意思。我们所指的“内省”,就是向内看自己,检视自己。为什么我们要检视自己?为了提升,为了转变,为了改善。你内省是为了成为什么人,否则你是不会沉溺于内省的。如果没有改善、转变、成为什么的欲望,你是不会去审视你自己的。显然那就是内省的原因所在。我生气了,为了摆脱愤怒或者缓和、转变愤怒,我就内省,审视我自己。内省的时候,即意欲改善或转变自我的反应的时候,一定带着一个最终的目的。如果那个目的没有达到,你就会低落、沮丧。因此内省必然伴随着沮丧。不知道你内省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当你为了改变自己而向内看时,总是涌动着一股沮丧的暗流。总是会有一股你不得不与之对抗的情绪之波,为了克服那股情绪等,你不得不再次审视你自己。内省不是一个释放的过程,因为它是把现实的状态转变成某个非现实的样子的过程。显然,当我们内省时,当我们沉溺于那个特别的行为时,实际上发生的状况就是那样的。在那个行为中,始终存在着一个积累的过程,那个“我”为了改变而检查某个东西,因此始终存在着二元对立,因而也是一个充满挫折的过程。永远不会有释放,而且,因为感受到挫折,情绪就不免低落。

觉察则完全不同。觉察是不作谴责地观察。觉察带来领悟,因为觉察当中没有谴责或认同,而只有默默地观察。如果我想了解什么,我就必须观察,必须不批评,不谴责,不从中追求快乐或避开不快乐。必须只有对事实的默默观察。没有目的,只有应事而观。如果存在谴责、认同或辩护,那种观察及其带来的领悟就会戛然而止。内省是自我提升,因此内省是自我中心的。觉察并非自我提升。相反,它是自我的终结,“我”的终结,也终结了它全部特有的个性、记忆、需要和追求。在内省当中存在认同和谴责。在觉察当中不存在谴责或认同;因此也不存在自我提升。这两者有着天壤之别。

想要提升自己的人永远无法觉察,因为提升意味着谴责和达成目标。然而,在觉察当中,你观察但不作谴责,不否定也不接纳。那种觉察始于外在的事物,去觉察,去与事物接触,与自然接触。首先是对事物浑然一体的觉察,敏于感受物体、自然和他人,这意味着关系。然后就是对观念的觉察。这种觉察,这种对事物、自然、他人以及观点的敏感,并非由分裂的过程组成,而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它是对万事万物不断地观察,观察内心出现的每一个思想、每一种感受、每一个行为。因为觉察不带谴责,因此也没有积累。只有当你持有一个标准时,你才会谴责,这意味着积累,因而也意味着自我的提升。觉察是去了解自我的行动、“我”的行动,在与他人、与观点、与事物的关系中了解。那种觉察是一刻接一刻的,因而它无法练习。当你练习某件事情,就会成为习惯,而觉察并非习惯。一颗习以为常的心是不敏感的,一颗在某个特定的行为轨道中运作的心是迟钝的、僵化的,然而觉察需要持久的弹性和警觉。这并不难。当你对事物有兴趣时,当你兴致盎然地观察你的孩子、你的妻子、你的植物,观察树木和鸟儿时,你就是那样的。你观察却不谴责、不认同,因此在那观察中有着彻底的融合。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彻底合而为一了。这实际上就是你对事物深感兴趣时出现的状态。

因此,觉察和自我扩张式提升的内省有着天壤之别。内省导致挫折,导致更多更严重的冲突;然而觉察是一个从自我的活动中释放的过程,它是觉察你的日常活动,觉察你的思想、你的行为,觉察他人,观察他。只有当你爱着某个人,当你对事物怀着深深的兴趣时,才能做到这一点;当你想要了解你自己,了解你的整个存在,了解自我的全部内容,不只是某一两个层面时,显然就绝不能谴责。我必须对所有的思想、所有的感受、所有的情绪、所有的压抑开放;随着觉察的范围越来越广,从所有隐秘的思想、动机和追求中解脱的自由就越来越深。觉察即自由,它带来自由,它产生自由,而内省则培植冲突,它是一个自我封闭的过程,因此其中总是有挫折和恐惧。

因此内省和觉察是完全不同的。内省导致挫折和进一步的冲突,因为其中蕴含着改变的意图,而所谓的改变只是一种改头换面的延续。觉察是一种没有谴责、没有辩护或认同的状态,因此就存在了解;在那个被动的、敏锐的觉察状态中,既没有经验者,也没有被经验之物。

内省,是自我提升、自我扩张的一种方式,永远不会通向真理,因为它始终是一个自我封闭的过程;然而觉察是一个可以产生真理的状态,关于实情的真理,关于日常生活的简单真理。只有领会了日常生活的真理,我们才能走得更远。要走得更远,你必须从近处着手,但大多数人都想一步登天,不领会近在眼前的东西,却盯着遥不可及的东西。当我们了解了近在眼前的事物,就会发现近和远的距离并不存在,并不存在距离——开始和结束是同一的。

——选自《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克里希那穆提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