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日 星期日

为什么过度运动和熬夜容易让人猝死?这个问题只有道家能解释

为什么过度运动和熬夜容易让人猝死?这个问题只有道家能解释

岐伯有道 

作者:白云先生

《道德经》云: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职业运动员,健身狂魔,加班狂人,重体力活工作者,这些猝死高发人群,他们的猝死,根本原因都是一样的,就是脏腑精气,全耗在四肢头颈上面了。

李小龙英年早逝,其实也是这个原因。他把五脏的精华都弄到腠理肌肉上去了。这和萝卜缨子长得太茂盛,里面就会变空虚是一个道理。五脏空虚的人,就跟还剩最后一格电的手机一样会随时关机一样,人也会指不定哪会一个接不上,就猝死了。

我们再来说说熬夜。很多人都知道熬夜危害大,但又不明白其中的原由。下面我们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不能熬夜。

人是所有的动物里面,为数不多的,甚至可能是唯一的,活不到自然寿限的动物。

自然寿限,就是天地赋予的寿命理论上限。把人类比作手机,天地比作手机厂商的话,人类一出厂,理论使用寿命,和设计使用寿命,都是给定的。下面算下,人类这部手机,理论是用寿命是多少。

主要有下面三种算法:

1、以性成熟周期来算。哺乳动物的寿命为性成熟年龄的8-10倍,人类的性成熟年龄为14-15岁,人的寿命就应该是110岁一150岁左右。

2、按生长期来推算。哺乳动物的寿命应该是生长期的5-7倍。人的生长期为20岁一25岁,人的寿命就应该在140岁一150岁(注:智齿长成,骨髓闭合是停止生长的标志)。

3、按细胞分裂次数理论(DNA端粒丢失学说)来算。人的细胞平均分裂为50次后就会由于细胞核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失去功能造成细胞死亡。人的细胞分裂周期约2.4年左右。如此推算人的寿命应为120岁一130岁。人体由60多万亿细胞组成,每天有1%细胞新生和死亡,即每天约有7000亿个细胞生死,这也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内容。

中国古代养生家、医家把人的自然寿限,称之为天年,并认为,人的天年在百岁到百二十岁之间。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如《尚书·洪范篇》:“寿、百二十岁也”,《养身论》亦说:“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此外,老子、王冰也都认为天年为120岁。

古人对天年,有很多美好的愿想和说法。如寿满天年,颐养天年,终其天年,以终天年,  尽享天年等等。对活不到天年的,也有很多说法,那就是折寿。大家都知道折寿这个词,但是真正懂的这个词的内涵的,可能不多。这个折,就是打折的意思,以天年为基准来打折。打对折以上的,也就是起码得活60岁,才能有资格称为折寿。如果连六十岁都活不到,那么只能称夭折了。夭折,就是打折打的太厉害了,连对折都不到,那就是夭折。所以儿童非自然死亡,都被称为夭折了。

人为什么会活不满自然寿限呢?单看人类自身,这个答案不好分析。如果和自然界其他的动物相比,其他的花花草草相比,人类显然在生活方式上,是和它们相迥异的:动植物们,以天为常,人类以妄为常。通俗的讲,动植物们的作息和生活,是根据天地自然的规律来安排的。人类的作息和生活,是根据自己的意志来安排的。

人类生活方式的以妄为常,体现在各个方面。主要可以归纳为如下六个方面:作息,食饮,居处,房事,情志,练养。每一个方面展开,都可以独立写好几篇文章才能说透彻。这里就不发散了。单讲作息, 作息,是个很大很大的问题,但是作息下面的诸多子问题,睡眠又是最最重要的一个。本文略过其他话题,单讲睡眠。

所有的动物植物,和人类一样,他们都需要睡眠的。它们的睡眠规律,大部分都是旦而起,暮而息。生物中的“夜猫子”只是少数。大部分都是太阳出来,就醒,起床。太阳落山就开始准备睡觉,天黑透了,就入睡了。

根据道家的思想,万物皆为阴阳二气所生。阳入于阴则寐,阴入于阳则寤。阴气盛于阳气,包裹住了阳气,所以就要犯困睡觉了。阳气盛于阴气,从阴气里面钻了出来,就要醒了起床了。这是关于睡眠的第一公理。任何睡眠的问题,都可以用这个道理来解释。(小编按:所谓的阴阳,很多人认为是玄学,其实不然,阳气就是来自太阳的能量,阴气就是来自地球的物质。)

动物们的阴阳,和天地的阴阳二气的此消彼长,是同步的。所以他们才能做到,太阳升起就醒,起床。太阳落山,就犯困入睡。为什么人类做不到这样了呢?因为人类体内的阴阳二气的消长,已经和天地阴阳二气的消长,不再同步了。

这个天地的大阴阳,就是人类这部手机出厂时候,理论使用寿命可以达到天年的前提: 使用环境。人类之所以活不到自然寿限,最大的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和天地阴阳不同步了,脱节了,甚至是与天地阴阳逆行了。动不能与阳同波,静不能与阴同道。

很多人,科普票友,一听阴阳就急的跳脚乱蹦,就说是玄学啊伪科学啦,不可证伪啦等等的。其实阴阳,很简单啊,只要不是个瞎子,都能知道什么是阴阳,中午太阳直射的时候, 阳气最旺。夜里太阳在地球那面距离自己最远的时候,就是阴气最旺的时候。而且,阴阳不仅可以看得见,还可以量化细分。可以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五等分,六等分……直到六十四等分。中医的六经辨证,就是按照阴阳六等分的模型为理论依据的。所以那些拿着一点中学知识搞什么科学法西斯运动的人,他们既不懂他们膜拜的科学,也不懂他们反对的阴阳之学。他们嘴里的科学,不过是一些肤浅的中小学义务教育的知识,是个人都懂,缺心眼的人才拿出来当个宝贝说叨个没完没了还要霸道的强行安利给别人,好像别人都没上过初中,村里就他一个小学毕业生一样。

用一句话来概括上一段:阴阳,就是太阳与时间的关系模型。

我们取十二等分的那个阴阳模型来针对性的解答本问题。这个模型,就是子午流注图。人每天应该在子时之前睡着。



结合这张图,我们来具体的,讲解下,晚上经常十二点以后睡觉,有什么害处。

晚上12点,太阳运动到了地球的另一面,距离自己最远的时候,这个时候,天地的阴气最旺,阴气开始从最高点,下落。阳气也同时,从最低点,开始上升。也就是子时一阳生。  这时候,胆经当令。人体的十二藏,和天地的十二时辰,刚好一一对应。为什么一一对应呢, 因为中医里面的藏,不单纯指器质性的器官,而更是指十二种不同的阴阳关系的状态。

后面的十一藏,所能长多大,能收藏多少,所奉者,取决于胆。子时一阳生,就好比是一颗种子。这个种子,如果是饱满的,那么,后面生长的阶段,就可以长的很茁壮,化的阶段,就可以很有力。收的阶段,也可以很丰收。藏的阶段,因为丰收了,才能有粮食藏。

天地间,万物皆遵循生长化收藏的规律和流程。人体,也是一个天地,体内的脏腑,也遵循生长化收藏之道。

经常晚上十二点后睡觉,那就意味着,你的身体这个小天地里面,每天播种的时候,你都抛荒了。那么半天该阳气生长旺盛的时候,你因为没播种,阳气长不起来,所以要不停的从昨天的余粮里面调用积蓄,所以就要不停的打哈欠。打哈欠,就说明,播种的时候,要么你抛荒了,要么,你种子太干瘪了。长的阶段,打哈欠。到了化的阶段,则没有运化能力,   脾胃根本没有动力来调度精气,那么整个人的体质,就会表现的痰饮,湿寒过重,肥胖,萎靡不振。到了收的阶段,你没播种,地里也没长东西,脾胃这个运输大队,也跑不动,那么收的时候,你能收什么呢,所以两手空空,小肠啥也没收到。为什么古人形容一个人不好, 要用硬心肠这个说法呢,就是因为经常两手空空的人,精气严重匮乏,打的粮食不够当天吃的,人自然也就热忱不起来。接着,到了藏的阶段,该收获的时候两手空空,那么藏的时候,也就没有精气可供收藏了。肾不藏精,一天还好,日复一日,肾这个大粮仓,就被老鼠给拱坏了,变成了老鼠窝。肾病,也就跟着来了。到了第二年春夏,因为你去年的粮食不够吃的,今年的新粮食,还没长出来,青黄不接,身体饿的嗷嗷叫,肝胆心,得不到奉养,异常虚弱,被外邪一击即溃,温病就爆发了。

看吧,晚上经常十二点之后睡觉,害处就是这么大。

一天两天的,会精神不振,打哈欠,阴阳两虚。注意休息,过几天就能缓回来补回来。

如果是月度级别的,那么就会是神经衰弱,各种亚健康都出来了。头发也开始掉了,眼袋也开始耷拉着了,两眼干涩,一点都不润泽。到了这种情况,如果改变生活方式,严格的按照子午流注作息法来安排作息,那么过几个月,也能调回来,亚健康,也能改善。

如果是以年度为单位的话,那可了不得了。脏腑被严重的损害。各种大病,都出来了。 阴阳气机全乱。邪气炽盛。到了这个地步,非常危险。按照中医的说法,就得大修大补,花个好几年时间,好好的把元气补回来,把脏腑修复好,把阴阳重新调和成出厂设置。这个弄起来,非常麻烦。而按照西医的说法,就是你的脏腑零件,都坏掉啦,换个零件吧。那就是动手术了,这里割掉,那里也割掉。

到了这种严重的程度,如同身体这个羊圈被狼光顾了。中医的思路是,亡羊补牢,给你这里补补那里修修。西医的思路是,你的篱笆坏咧,拆了吧,门也坏了,拆了吧,墙也坏了, 拆了吧。这里拆拆,那里割割。狼不来,西医就无法知道你哪里烂了。狼来了之后,西医也只能把狼糟蹋过的地方帮你扔了,或者换一个。但是没法告诉你,狼下一次什么时候还会来。



我们中医的思路和策略是,珍爱自己,让自己永远不要被狼啃了,不生病,才是硬道理。怎么才能不生病呢,这个讲起来,又要讲很多很多了……但是,总的原则,就是与天地阴阳保持同步,知常不妄。以天地阴阳,平自身阴阳,以天地阴阳,养自身阴阳。如此,狼,永远都不会来。

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此奉生治身之道,可知可行可得也。

〔问:中医里面没有量化的东西。〕六经辨证,就是量化模型。

〔问:晚上睡不着怎么办?〕睡不着可以修炼心斋,一会就睡着了。功法可以百度。

〔问:那为何彭祖能活到800岁?〕他的段位太高了,可以天人相接。天地只要不塌,他就可以一直活下去。他800岁那年,也是被一个二百五国王杀死的。并不是自然死亡。如果不是死于非命,他不止是活800岁。彭祖验证了黄帝内经的说法,得道者,却老而全形。

〔问:睡午觉好不好?〕睡午觉挺好的。午时一阴生,睡午觉,可以滋养阴气,阴气平顺,才能收敛阳气。

关于中国古人的寿命,我们可以看如下一组医家寿命数据:

淳于意65岁(西元前205一前140年)      
华佗67岁(141 一208年)
张仲景63岁(145一208年)                      
王叔和85岁(175一255年)
皇甫谧67岁(215一282年)                      
葛玄80岁(164一244年)
葛洪80岁(284一364年)                         
陶弘景84岁(452一536年)
徐之才79岁(496一676年)                      
巢元方80岁(550一630年)
甄汉102岁(541一642年)                       
孙思邈141岁(541一682年)
崔知俤71岁(615 一685年)                     
孟烍92岁(621一713年)         
王冰94岁(710一804年)                        
王怀隐72岁(925一997年)        
钱乙81岁(1020 一1101年)                     
唐慎微80岁(1040一1120年)     
朱肱75岁(1050一1125年)                     
许叔微74岁(1080―1154年)       
陈自明80岁(1190一1270年)                
成无己87岁(1067一1156年) 
刘完素80岁(1120一1200年)                
张从正72岁(1156一1228年)   
李东垣71岁(1180一1251年)                  
罗天益70岁(1180一125I年) 
危亦林77岁(1270一1347年)                
朱丹溪77岁(1281一1358年)      
滑寿72岁(1304一1386年)                   
戴思恭82岁(1323一1405年) 
虞抟79岁(1438一1517年)                     
汪机76岁(1463一1539年)
万密斋97岁(1482一1579年)                  
薛己72岁(1487一1559年)
李时珍75岁(1518一1593年)                  
孙一奎97岁(1522一1619年)
方有执70岁(1533一1593年)                
陈实功81岁(1555一1636年)
缪希雍70岁(1560一1630年)                
张介宾77岁(1563一1640年)
赵献可71岁(1573一1644年)                 
吴又可70岁(1587 一1657年)
喻嘉言97岁(1585 一1682年)                  
张路玉81岁(1617一1698年)
程国彭70岁(1620一1690年)                   
蒋示吉89岁(1624一1713年)
柯韵伯73岁(1662一1735年)                
叶天士79岁(1667一 1746年)
薛生白89岁(1681一 1773年)                 
何梦瑶90岁(1693 一 1783年)
徐大椿78岁(1693 一 1771年)                 
赵学敏80岁(1730一1810年)
吴鞠通84岁(1736一1820年)                  
陈修园70岁(1753一1823年)
费伯雄79岁(1800一1879年)                 
陆九芝72岁(1815一1887年)
马培之87岁(1820一1907年)                 
陈莲舫74岁(1840一1914年)     
张锡纯73岁(1860一1933年) 

有些人拿皇帝平均寿命三十多,所以推断古人平均寿命也是三十多。那如果按照这组中医师的寿命样本,是不是可以推断古人平均寿命都80多呢。

〔问:活几百岁?你在天方夜谭吧?〕自然寿限的概念,应该能理解吧。现在打个比方,手机出厂理论设计使用寿命是120年,不会用的,用60年就坏了。会用的,用300年也跟新的一样。活60年的人,以为别人活了他的5倍,不敢想象。其实是他自己打了对折,别人增加了两倍多而已。基准定的太低, 所以显得突兀。应该以普遍的设计寿命为基准,而不是以那些不会活的臭棋篓子的寿命水平为基准。对于活300岁的人,他们反倒会觉得居然有的人活60岁就死了,太匪夷所思了呢。现在你能理解了吗?

〔问:据说几万年前,人均寿命二三十岁?〕几万年前,人均寿命二、三十岁,这种结论,没什么价值。也不符合常识。刚性成熟,交配生育,孩子才十岁,父母没了。十岁的孩子,能独立生存吗,显然不可能。假如在所发现的北京人的40多个个体中,可以推知年龄的有22人,其中15岁以下的有15人, 占68.2%;15到30岁的3人,占13.6%;40到50岁的3人,占13.6%;50~60岁的1人,仅占4.6%。经统计,北京人的平均寿命为15岁。历史书,也被一群浅薄的人信口开河的乱写一气了呗。用几十个人的寿命样本,来推断整个时期的社会总体寿命平均值,除了脑补,还能有什么办法。如果原始社会的总人口,只有一千人的话,那么这40个人的小样本统计,还稍微有点意义。如果某一时期,原始社会的人口,超过一万人的话,40人的采样数据,得出的统计结果毫无意义。如果人类灭绝了,外星人来考古地球人,刚好挖出来了某麻风病村的村民化石,通过分析100村民的样本,得出地球人都是麻风病人的结论。你觉得这样的分析,是不是和一些学者考证原始人的平均寿命的方法,如出一辙?

根据尹湾汉墓简牍中《集簿》记载:

第十五行:男子七十万六千六十四(?)人,女子六十八万八千一百三十二人,女子多前七千九百二十六。

第十六行:年八十以上三万三千八百七十一人,六岁以下二十六万两千八十八......
  
第十七行:年九十以上万一千六百七十人.........

根据此数据得出:汉代该地区八十岁以上老人占比3.26%。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八十岁以上老人占比1.57%。该地区九十岁以上老人占比0.84%,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九十岁以上老人占比0.15%。该地区新生儿出生每年增加约3.2%。

由此数据可以看出,汉代人的平均寿命比现代人还高。


图|尹湾汉墓简牍

其实古人寿命并不短,只要没有战乱,超过60岁的人口比例为10%,和有医疗条件的工业化社会差不多。看看《全球通史》这本书就知道了。一百多年前之所以人均寿命低,是因为战乱。现在人均寿命提高,不是因为工业化,而是因为和平。那些考证出来古人评价寿命只有20-30岁的,只是一家之言。还有的专家甚至得出古人平均寿命只有10岁这种荒诞结论。古人寿命并不低。



從我的iPhone傳送

不假外求的心法境界

不假外求的心法境界

处月归藏 


本自具足,自己已经具备圆满的结果。出自六祖“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己内在什么都不缺,所以不必过多计较外在世界的得失。不仅不必向外逐求,而且向外求本身就是一种虚妄。心才是所有力量的源泉。而一个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从不依靠外界强大自己,因为他们真切明白,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内心强大来自我们内心。
 

   多少人,在生活中迷失了本性,看不清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于是只好向外求。求名利、求金钱、求他人的认可,物欲的无止境......只为满足自己心理上的需求和虚荣。一味的外求,却仍无法满足,外界稍有风吹草动,内心就会波涛汹涌,内心无法安宁平静。

只要人活着就有欲望,内心的欲望好像是无穷的。人心不足蛇吞象。好了还想要更好,房子大了还要大,车子豪了还要豪,疯狂的敛财,疯狂的占有……当今社会,人的信仰好像就是欲望!

《解人颐》中对欲望作了入木三分的描述: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当了县丞嫌官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其实,人们的一切苦恼,都是从欲望中产生的。求钱,求权,求虚荣……全都痴迷在外求上。但是有时候你仔细想想,费劲吧啦求得的东西,物质上都不缺了,但你内心却时时失落。自己内心的感受就一定与外物相关吗?人的执迷,全是迷在了这个地方。
   

生活中,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不必活在他人的评价里。做自己想要做的人,他人如何看无关紧要,只要自己心里舒服、知足,满意就好。干自己想要干的事,竭尽全力,坚持、努力着去干,相信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目标。本自具足,自己才是帮自己实现目标的那个人,自己才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贵人。人生中,我们要做自己的教练,不要做自己的裁判,不攻击自己的内心,做个自信的人,引领自己快乐前行。让心豁然敞亮,让自信充满心间,不必在意别人喜欢于否,自己深深喜欢着自己,自己好好的爱着自己,因为我是独一无二的自己,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当你相信自己的时候,生命在任何状态下,都不会妄自菲薄,也不会妄自奠大,只因,你本自具足,你无需从外面得到什么,你的内在全有。

生命的真相就在于,我本具足。
这是宇宙赋予人的神秘且强大的力量。从你的生命开始孕育的那一刻,你就拥有了这股神秘之力。为了捍卫生存的权利,你出生之前就已进行了优胜劣汰的殊死争斗。一颗精子,一颗卵子都携带着父母及其祖先遗传的优秀基因,它们代表20亿年人类生存斗争的顶点。
在你生命孕育的那一刻,你能从千军万马中的优胜劣汰中胜出,已经是冠军了。你从过去巨大储藏库中,继承了达到目的所需的一切潜能与力量。对于你而言,胜利乃是内藏的。当你来到人世间,面对一切实际的目的,无论它有多么高远,你都能达到。你就是你,你渺小如尘埃,却也庞大如宇宙。自性本自具足,你的存在,就是一切可能性。“我原本一体,我本具足、我无所不能。”保有这意识,你将无畏任何困难,所向披靡。你要把此“我本具足”作为信仰,把自己交出去,交给这个"信仰"。不啻外物,感受自我的“重要感”,赐予你自身最重要的生命力,自由绽放。
如果,你能感悟其中的玄妙,这根植内心“我本具足”的信仰,是一个人立于世最大的底气。那么,整个的宇宙的能量,都在你自己内心,你要相信你能释放宇宙般的能量,你绽放了自己的本自具足,你就可以活出自由度,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六祖坛经》记载,禅宗五祖弘忍向六祖慧能传法付衣的那一夜,为六祖解说《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时,六祖豁然大悟,说道: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王阳明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意思是说“所谓圣人,就是自己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不需要求助于别人“本自具足”的真正意义,就是从“向外求”转为“向内求”。这种转变,是智慧的真正开始,觉悟的真正开启。



從我的iPhone傳送

“业”和“阿赖耶识”的关系【慈诚罗珠堪布】

“业”和“阿赖耶识”的关系【慈诚罗珠堪布】



在这篇文章中,我准备简单地谈一谈有关因果的问题,其中包括因果的本体、分别、支分细节以及对因果的疑问。

什么叫做因果呢?比如说:一个人去偷盗,在偷了东西以后,在他的身口意中哪一个是因呢?我们经常讲的业,在这里和因是一回事。偷盗人用手去抓一个东西放到自己的包里,这是不是叫作因呢?当一个人心里想:我要去偷这个东西,这个起心动念是因吗?上述身口意行为当中到底哪一个是因?

关于因果的解释,一切有部唯识宗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但在名言谛中比较究竟的,还是唯识宗所阐述的观点。他们认为,每一个人从无始以来到成佛之间,都有一个心的相续,此心相续有时候有眼耳鼻舌等五识,有时候没有,但无论它有怎样不同的分别,总有一个恒时不灭的存在,就叫阿赖耶识。造了业以后,就会在阿赖耶识里播下一个种子。

还有一个比喻是:下雪的时候,如果将墨水倒在雪里,雪就变成了墨水的颜色,雪化之后,在地上仍可以看到这种颜色。同样的,如果以烦恼去造业,当这个烦恼消失的时候,这个业就会留在阿赖耶识上。业(或因)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就像稻谷的种子,虽然我们肉眼看不出它能生出稻芽,但它确实蕴藏着这样的能力。同样,当阿赖耶识上播下一个业的“种子”,经过一段时间,在因缘成熟后,它就会产生“果”,这个果也叫报应。所以,因(或业)的本性就是阿赖耶识上这种特殊的能力。

——摘自慧灯之光1《浅谈因果关系》
本文来源于



從我的iPhone傳送

宗萨钦哲仁波切的回忆:顶果钦哲仁波切如婴孩般的哭泣

 

宗萨钦哲仁波切的回忆:顶果钦哲仁波切如婴孩般的哭泣



养心读书 
无比深情的唱诵:琼英·卓玛《忆念顶果钦哲法王》

“他大出我意料地像个婴孩般失控地啜泣起来,仿佛心碎了一般。我们全都吓了一跳——之前我们甚少见到他哭泣——我们每个人都觉得时光仿佛停止了般。后来,我才知道是什么事让仁波切如此感动:那位年轻人所献上的佛像,是历经文化革命蹂躏后的幸存物,曾属于他最敬爱的上师之一麦彭仁波切所有。”

藏文里“传记”有一层涵义,就是一经听闻就能种下解脱种子,比如密勒日巴尊者的传记。“摄取佛子传记”,就是把佛子菩萨的真实行履领纳于自心,发愿要行到和他同等的境界。比如,菩萨如何修持布施波罗蜜多,我也发愿随学,他是怎么做的,我也努力做到和他一样。按这样,浩瀚如海般的佛子行都一一摄取。《无垢虚空经》中云:“阿难,诸如来非于一切众生前显现,而尽现为善知识宣说佛法,令播下解脱种子,故善知识胜于一切如来,当铭记此理。”

——宗萨钦哲仁波切在顶果钦哲法王自传《明月》的引言

伟大的萨迦班智达曾说过,为了生火,你得要有个放大镜、然后得有阳光和一些引火的底细,假如没有这其中某一样,就生不了火。同样的,唯一能真正扳倒这第二项挑战——也是最容易的方法——就是接受上师的加持。再也没有比通过忆念来作为迎请上师加持的方法了;也再没有比阅读上师的自传更好的忆念方法了。

无论我多么想仅是道出顶果·钦哲仁波切的生平故事,无论我对他庞大遗教的表述是多么清浅,我心知当前这一代的弟子们,会很难相信有这样的人,能够在一生中便获致这般的成就。不过奇妙的传说,本是佛教传统的一部分,在大乘经典与密续经典中,充满了昔日大菩萨历经千辛万苦,克服万难只为了受法与修行的惊人记载;也有伟大上师在其一生中从事大量佛行事业的诸般描述。当中较为晚近的例子,即是伟大的利美上师蒋杨·钦哲·旺波和蒋贡·康楚·罗卓·泰耶,他们在十九世纪转化、振兴了藏传佛教。我们只能惊叹他们所行的无远佛国。单是他们著述的数量如此之多,就令人难以置信,觉得他们这辈子除了写作之外已无暇他愿;同样地,他们所接受的法教目录如此之长,也令人怀疑他们怎能顾及旁事;但他们还是传授了匪夷所思的法教数量——而且,想想看,这可是在一辈子里所传的法。

对今日大多数的我们来说,这种记录着实叫人起疑。不过,对某些人,好比是我,有幸遇到了如顶果·钦哲仁波切这般佛行事业既广且众的伟人,自会接受这般多产、无私的人是可能存在于这世上的想法。当然,我们老是会读到伟大上师的卓越功德;有很多书描述了高度证悟上师的功德,详尽举隅其生活与行止的(正)道。然而对我来说,若不是曾遇见钦哲仁波切的话,是不可能相信真有人能具足这么多良善的功德,且做了这么多利他之事。他就是个活生生的明证。少了他的例子,过往大师的生平故事就令人难以信服而比较像是古老的传奇,犹如希腊神话当中赫丘力士(Hercules)所完成的十二项丰功伟业般。(可是,我同情那些质疑者和那些无缘遇见或与钦哲仁波切相处过的人,因为纵使我亲眼见证了他们的佛行事业,当我回想起来,我还是觉得有很多事情难以置信,无怪乎那些不在场的人会心生疑虑!)

我必须坦承当仁波切在世时,我并不了解他是这么了不起,直到许久之后他的一些弟子和我开始试着仿效他的佛行事业,那时我们方知他是多么辛勤,孜孜不倦与坚毅,总是想办法利益他人,几乎不曾为自己做过任何事。我知道这似乎不近人情,但坦白讲我想不起仁波切曾放过一天的假。当然有较为平静的日子,但与其碰到他在睡觉或看电影,他宁可找一些老学生或一些自己上师的学生来,花时间谈论他们的上师,重温上师的生平要事或分享上师的个人记忆。这就是仁波切所认定的趣事,对那些有幸或够聪明参与其中的人,即使是他的这种娱乐活动,也是受益匪浅。

在这个末法时期,当怀疑被视为远比净观有价值时,许多读到这些描述的人,或许会认为正因为我是仁波切的学生之一,自然想抬高他的身价、吹捧他的特殊功德与成就。我害怕的恰好相反:我担心我太过轻描淡写了,因为既词穷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好好地描述他的全盘成就。我希望能有更多关于这位伟人的可见印记,可以更广为人知,好让这世界在未来——在他圆寂之后,有机会能更全面地感激他,或许就像达文西在几世纪之后重获重现一般。

当比丘尼金巴·帕嫫要我为钦哲仁波切的自传撰写引言时,我一方面欣喜这件事的深具意义,另一方面却开始担忧起来,我太清楚所写下的东西,都只能是对这位非凡人物的惊鸿一瞥而已。这让我想起了那些苦苦央求蒋杨·钦哲·确吉·罗卓的老侍者札西·南嘉,请他告诉我关于我前世生平的时日。那总是令人倍感丧气,因为札西·南嘉对我殷切请求的回应,老是沉默以对,他觉得无论他说什么,都只会是误导而已。直到今日当我赫然发现自己也面临了相同的问题时,对他才更能感同身受。

借着这篇文字,我将献上引介钦哲仁波切的引言,就我所知的金刚乘佛教所谓的引言,尤其是对上师的引言,是最为重要的。金刚乘传统的追随者,被教导要视上师为佛——一般咸信将会有千佛来到这个世界——对每位修行者而言,我们自己的上师就是精神生活中最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是那个直接和我们互动的人、在我们井然有序的轮回生命中挑起混乱的人,而且即使他没有将之彻底摧毁,最起码也是让我们膨胀的自我凹陷的家伙。严格来说,引介上师就相当于引介佛,在精神修道上,再也没有比这个对某人来说更为要紧的事了。因此,为他那一世代最富盛名且最受爱戴的一位上师的这本自传献上引言,我想这是我积聚大量福德的好机会。

假如你们当中有人希望读到充满了戏剧张力、胜利威望、高潮迭起、悬疑万分、浪漫情等等的世俗故事,请不要抱有这种期望,因为你在这些篇幅当中,是看不到这些东西的。既已言此,从另一个角度看来,这些全部具足:有令人心碎的出离戏剧、战胜骄慢与嗔怒的英勇胜利、以栽种菩提心的种子来攻克无私的高潮、和这位独特者唯一愿望就是惦念所有受苦众生的动人悲心罗曼史;对他来说,放掉、舍弃、拒绝我们其中任何一个人的这种想法,始终不曾存在过。我很怀疑有任何的小说,在记录一位真正不凡者的深刻内在旅程时,能比仁波切的自传所述更令人心悦诚服与更鼓舞人心。

一般来说,讲故事的目的,无非是为了以读者能忍痛,获致启发、或注意到的方式、来介绍某个人物与描述他(或她)的人生起伏。仁波切的自传也不例外。在佛法的修道上,我们不时被敦促要记取与重温昔日大师的生平故事;佛陀自己也鼓励我们这么做;举例来说,对某些人而言,听闻悉达多太子毅然离开他父亲的皇宫、舍离世俗,是多么令人鼓舞与动容的事啊!听闻这类的事情是一回事,但某人是否因此而受益,则又是关乎其根器的另一回事。一位利根的弟子,可能会成就所谓的闻即解脱,但并非太多人能有这般的天赋异秉。仁波切一生的外传当然发人深省,但伟大上师的内传与密传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内、密传是无法言喻与不可思量的。我的意思不是指太过宗教性或太富诗意,而是根本没有文字或语言能充分表述其真正的意涵,实在太少人拥有能理解这类事情的资质了。

西藏人说人生不过是模仿,模仿最好的那个人,注定就是最有能力的人。当我们放眼四周,可以看到每个人都在模仿别人,我们都有想要仿效的典范。可悲的是,大多数人想要模仿的,都是在物质上成功的世俗之人。我们缺乏驱力或热忱去找寻一个圆满的精神典范,纵使我们有那种驱力,从我的不净观来看,也没有留下太多真正值得模仿的精神典范!我觉得我应该为这种情况负起责任,因为在像我这种人的内心深处,在动机上出了点问题,尤其在就我们如何看待上师这方面而言。

举例来说,我很清楚记得有一次当仁波切必须离开加德满都前往不丹时,我被留了下来。我伤心欲绝。我一直以为仁波切就如同我的父亲,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仿佛我的父亲——我人生里最重要的人,遗弃我了。回想起来,我觉得我之所以那么想,是因为我对仁波切的感情是奠基在我的不安全感上,而不是出自真正想要证悟成佛的愿心。虽然道正他的弟子是他该做的事,但当众指出我们动机的错误、让我们任何一人难堪,却不是他的作风。事实上,我发现他强化了我的感觉,因为他一贯的作法,就好像他真是我的父亲一样。我仍可感觉到他的大手,温柔地抚摸着我的头,让我明白他很快就会回来、用不着担心,但一面却咬紧牙根,决意保持我可以处理任何事情的幻觉,同时绝望地跟泪水奋战的感觉。

重点是,我对他全心感念的根器,被我期盼他当做父亲角色的狭隘见解给扭曲了。纵使今日,当我重温对他的任何记忆或他所做过的芝麻小事,都足以让我心碎地了知,当时我以为他的大多数事业不过等闲之举,从未细察过其真正的目的。对此我觉得难过、也有一些羞愧,想安慰自己说,虽然有点为时已晚,但这些日子以来我总算对如何诠释他的佛行事业有了较多的了解,也较能彻底明白他的伟大。

我必须坦诚,直到如今,我还不太清楚对仁波切的情感,是真正的虔诚心还是某种执著心,因为真正的虔诚心,如密续上所说的,据说是超越了世俗的概念。我想我所能做的,就是祈愿能具有真正的虔诚心,即便是我祈愿的这种能力,也是完全受到仁波切的影响所致,他对他上师的崇敬与虔诚心,是如斯令人感怀的泛滥。

每当我看到钦哲仁波切所写关于他某位上师的著作时,无论他是用诗礼或散文来描述,总是让我觉得读到的根本不是对一个人的描述,而是面面俱到地在领受对佛和佛法的全面与完整概介。这就好像是他把我们,他的读者扫向一段不寻常的旅程,进入一个全新领域或存在境界之中。我清晰地记得,每回当钦哲仁波切不经意地提及他某位上师的名讳时,不管在任何情景下,都是令人赞叹之因——每段记忆对他来说都是如斯动人。


有一回更是特别,是钦哲仁波切和我们一群人在东藏旅行时。在历经一段艰辛的旅行后,我们抵达了德格更庆寺,有数千人聚集,只为了一睹钦哲仁波切。在某一刻,有位看似无赖的年轻人靠近他,手里拿着一堆看似脏破布的东西。当时有太多事情了,让我没留意到这位年轻人笨拙地揭开破布、露出一尊文殊菩萨像来,还边咕噜着一些我没听清楚的话。但祖古·贝玛·旺贾(Tulku Pema Wangyal)听到了,弯下腰来在钦哲仁波切的耳边语了几句。几乎在当下我发现自己盯着钦哲仁波切看,他大出我意料地像个婴孩般失控地啜泣起来,仿佛心碎了一般。我们全都吓了一跳——之前我们甚少见到他哭泣——我们每个人都觉得时光仿佛停止了般。后来,我才知道是什么事让仁波切如此感动:那位年轻人所献上的佛像,是历经文化大革命蹂躏后的幸存物,曾属于他最敬爱的上师之一米滂仁波切所有。(注:顶果钦哲仁波切在他第一次回康区时所接受的这尊文殊像,是喇嘛米滂仁波切个人的修法所依物)

钦哲仁波切所做的每件事,总是遵守其上师的心愿来实行,或回向于他们愿望的圆满实现。在今日这个时代,当每个人都拼命想当原创者,制造一些彻底创新的东西时,从未想过感谢那些他们剽窃灵感来源的人,钦哲仁波切却与众不同:假如有人能在这世上创造出全新东西的话,那就是钦哲仁波切,但他一生却完全奉献在服侍他的上师上。

假如我们暂时把精神修道摆在一边,从非常世俗的角度来看钦哲仁波切的话,还是不可能不赞叹他,因为他是我所见过最为随和的人。很多喇嘛,尤其是高位的喇嘛,大多相当严苛和不苟流俗;你很难想象能跟他们像好朋友一样地谈天,遑论在他们面前讲些无伤大雅的小玩笑。钦哲仁波切可是大相径庭,他非常入世,对任何他所遇到的人,从不会吝于给出最温暖与最亲切的情谊,也从不会在他与他人之间制造出任何不必要的距离感。

他也是一位伟大的领袖,就像一位威严的美国印第安人酋长或一位优越的日本武士将军,钦哲仁波切从不会被任何混乱或困难的情景所干扰,不管那情况有多么糟糕。反而,他总是一派恬适,犹如一座山,毫不费力地散发出一种遍布的自信,自然让周遭的人也产生了信心,与一种绝种、不动摇的平静。我们从未见过他曾显出丝毫的动怒,即便是当他一再面对气愤的告发者不停抱怨寺院里这个、那个僧人或祖古(注译:祖古是藏文音译,即化身之意)的不是。无论对方多么激愤不平,与其责骂,钦哲仁波切总是用他的幽默与温和的力量,来安抚与平息情势。正因如此,虽然他没有对怨语做出任何的迴护让步,抱怨者却总是开心与甘愿地离去。

对任何领袖来说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找对门路,让他的所有门徒都觉得他们是他的最爱。直到如今,我只见过一个人真能成功做到,而不用痛苦地左右为难。这是我每天会碰到的难题,因为我也是被冠上“上师”标签的人,就我而言,无论我再怎么努力,我的大多数学生还是抱怨我忽略、漠视他们,基本上就是我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关怀。但对钦哲仁波切来说,可就大不相同。上自最高阶的祖古,到政府官员、到寺院外头扫马路的人,每个人都真的相信他们在他心中占有特殊一席之地。我甚至不敢揣测他是怎么办到的!或许这种能力的开展,就是一位上师真是所谓西藏人所称的“如意宝”吧!

在为佛法而活与以佛法谋生之间,有很大的差别,虽然我的判断多少有些偏颇,但就我看来,今日大多数所谓的精神导师在这世上的所作所为,皆是属于后者。从钦哲仁波切早年到他圆寂为止,他真的是为佛法而活,从未把佛法当做资助他自己的生活或致富的工具,虽然那对他而言是轻而易举之事。总之,他是一位具备了伟大上师所有真正功德的精神巨人,在他一生中建立了与各种有权势之修道者或世俗者的缘分,若他想要的话,可对他们发挥极大的影响力。他大可在灵修市场上轻易成功地贩售自己,但任凭我怎么想,都找不出一丝他曾起过这种念头的痕迹。相反地,当像我这类野心份子建议钦哲仁波切可以对某个特殊者传法,因为我觉得,他可能会对寺院挹注甚多,但钦哲仁波切一点也不感兴趣。反而,他会为某个完全陌生的人传法,如从某个地方来的老尼师,没名没姓,在哪天早上偶然出现在门口的台阶上,他就把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花在他身上。


從我的iPhone傳送

你有没有一个求道的心,你有没有想要去问那个“为什么”?

你有没有一个求道的心,你有没有想要去问那个“为什么”?

原创 普贤行者 海云和上法语


  “十方一切诸众生、随其流转生灭相、欲于一念皆明达、菩萨以此初发心。”这个地方是讲对众生发心的。前面我们讲过,对国土发心,对智正觉发心,这里讲对众生发心,“十方一切诸众生”简单讲就一切众生了。“随其流转生灭相”,这个就是森罗万象。这个众生怎么流转,就是他的心念。你什么心念,你就怎么流转。

  这个国土怎么成就的?一个国土的成立,只有两大类的因素:一是菩萨愿力,二是众生业力。

  我们有同修这样发愿:“哎呀,我做不到啦,不过我就尽力啦。”我告诉你,你绝对不能成就。菩萨发愿只有一种状况:“好!我来做。”其他就你要承担了。你要发愿,不要用世间的标准来看。你说我将来成佛,建立的国土要多大多大,就多大,你不要“但是”,那就完了,你不能成就了。佛菩萨成就,没有“但是”。

  这个就告诉我们,你的愿要恳切。所以一个国土成立,一个是菩萨的愿力,看他的愿力怎么样。另外一个就是众生的业力。譬如说我们要成立这样的一个道场,我们在这里的道场,这个叫下院。下院的道场,通常叫做四众道场,在家出家都有,男众女众都有。

  你到上院去,那就不一样了,上院通常是出家道场,不但是出家道场,男众女众又分开。所以上院要是比丘道场,就都是比丘,要是比丘尼道场,就都是比丘尼。这里你就看到愿力。那么比丘道场也好,比丘尼道场也好,比丘道场有这一群比丘,都是好吃懒做的公子哥,那你就知道那里一定杂草丛生;那么这一群比丘都是很勤俭、努力,这个道场就会很清净、优雅,是不是,这就是众生的业力。假如这些比丘是很精进,一直在办道,那你放心,这道场会很殊胜,它会感应来很多护法来整理道场,它法就会很兴隆。

  同样的,四众道场也一样,不是怎么经营问题,是这一群人的业力问题。在这里主其事的几个人,看到人来,就好像看到一袋食物进来,或者看到人来,就看到一堆红包进来,那你就知道是叫什么道场,跟钱庄或饭店一样。假如这里主其事的人,看到人家进来就:喔,一个菩萨来了,他不知道要教我什么,那么他的宗风可以兴隆。看到一个人进来了:喂,维摩诘菩萨来了,小心。他这样虚心请益,你看看,他的道风一定会很兴盛,关键就在这个地方。这就是众生的业力、菩萨的愿力,这样来的。

  一个道场如此,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世界也如此。同样的,我们一个人,你下辈子要到哪里去,你不要问谁,你不要问阎罗王,不要掷筊,你就问你自己,你居心如何。

  我们常跟各位讲,你有没有一个求道的心?你有没有想要去问那个“为什么”?譬如我们说念佛可以成佛,你就这样念佛,你有没有这样想过,我这样念对不对?人家说念佛可以成佛,人家说打坐可以明心见性,都“人家说”,“人家说”你就照单全收,没有用。

  我跟各位讲过,你在修这个法,你要去求证“为什么”。我不是不信,“念佛可以成佛”我相信,那为什么,你没有告诉我,不要紧,我自己要去求证。虽然你可能这辈子也没有得到答案,但是我告诉你,下辈子你一定生在佛前,绝对生在佛前。

  你假如说,哎呀,大家都在说要念佛,你看那老太婆也念,小孩子也念,你看电视不小心被烫到,也阿弥陀佛,差点被车子撞到,也叫阿弥陀佛。哎呀,念佛保证往生,是啊,我告诉你,不念佛也保证往生。不是念佛保证往生,在你心里,就要有一个求证的那种本能。这一个求证的本能,就是你生命的动力。虽然你不见得这辈子就能够找到答案,但是你有那个求证的心,你就绝对生在佛前。我跟你讲,你要是真的有那个求证的心,你要生不到佛前,那你来找我,保证把你送到。为什么呢?因为那是整个生命的源动力,修行的成败与否,在于这个心。

  我们有很多同修具有这个条件,明受师她就具有这个能力,她虽然68岁出家,山上的一个,我们叫做村妇,工作做一做到68岁,想一想我要出家了,不管了走了,就这样找个庙,她出了家。可是她出家以后她在想,我出家这样不对,出家应该有个法来修。对啊,很多人在出家的时候就一直想,我要到哪里去?你想到哪里去出家,你是在找另外一个家,不是要出家,出家随便找个地方就去。你再求法门现前,她就在求法门现前,我需要个法门,我要到哪里去找,她做梦就梦到这里来了。她有求证的心,她就法门现前了。她不识字啊,下午还在跟我讲,师父这个怎么念,我不会念,不会念不要念,念佛就好了,那经文你看不懂你怎么念,你不要念了。她就带有这个心,那就对了,那个心就是生命的动力。

  现在我们知道生死轮回、六道流转,什么原因?你要有那个求证的心。你不要说,前辈子各种因缘综合起来,就是这个样子,长得矮又丑,又业障深重。你看人家明光法师,身高190,唱歌又好听,修的那么好,前辈子多少福报来的。你那个叫含糊笼统,没讲出所以然。你要很明确的“为什么,他是什么愿力,他的生命中的主要因素是哪一个?”我们生命中的主要因素,不要都是空心的,那你这辈子来了,下辈子就真的不知道哪里去。

  我们这辈子来了,这么多主要的因素,可能都没有成形,只是福报把我们撑过来,不小心跑到人间来。下辈子泡沫一下消失,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可能油锅,可能刀山,可能牛胎,可能马腹,都有可能。你这个时候就要坚定一个,自己确定,禅定也好,念佛也好,不管要功夫成片也好,一心不乱也好,怎么样都要好,你总要有一个因素让它成形,那要怎么成型?你就要去求证。

  那么这个地方告诉我们,从众生生死轮回的流转相中,你去发心,为什么。你去问一个人,没有用。你说我爸爸为什么那么歹命?他人很好,他到底前辈子造了什么业。那问他一个人没有用,他一定造了业才那么歹命,对不对。告诉你,从佛法的立场来讲,他那么歹命就是他执着,就刚才讲的“你在意吗”,你不在意的话就不会。

  前两天报纸也报了,电视也报了,一个女孩子说五岁就发现癌症了,最近那个癌症细胞逼得她没办法讲话了,已经二十岁了,她呢,她不在意癌症对她的逼迫,所以她活得很好。我说她活得很好,不是说她人长得很好,她坐在轮椅上,皮包骨以外,讲话都不清楚。她的生命是那么完美,是那么坚强,虽然色身是那么羸弱,但是那生命的光、生命的美全部展现出来。因为她对于这种逼迫,她不在意,所以她就没有苦。你在意,你虽然活的好端端的,但你不知道在苦“什么苦”,就因为我们在意,关键就在这地方。

  你看得出流转相吗?你不要什么贪嗔痴才怎么样,什么造的业障无边才怎么样啦,你讲那些都是冠冕堂皇的空话,你要真正从我们生命的那个核心点去看,那我们是不是想要发这个心。

  前面讲“一念悉了知”,这里也讲“一念皆明达”,了知佛的,明达众生的,都一样,以此来发心,这个是修学上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这个是让我们了解到,众生流转所受的苦从哪里来的?一念可以通达。你从这些相来看,森罗万象,数都数不尽,一念怎么了解呢?那你要知道苦的根源。这我们跟各位讲过很多了,从对立中来的,刚才讲的“在意”,就一切苦产生了,你不“在意”,这些苦都没了,在意就是对立,你不对立,你就不会在意了,不对立的人会转,转的话就不在意。从行法中,你去通达,那么这些自然就会翻破。要不然,你这些无明,它会一直的存在。

撷自《八十华严—十住品》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2年1月1日 星期六

为什么相信自己可以改变?

为什么相信自己可以改变?

净界法师 

解释:「破相而不破法」
其实大乘佛法对相是很矛盾的,因为你又要假借相,因为不假借相你就没办法修行,你刚开始不借相你怎么修行?你说:我拜佛,我面对虚空拜佛,那你有什么功德?你一定要有一个佛像才有功德嘛!佛像也是一个相。你说:欸!我内心就有功德,那你不去拜,你的功德显现不起来,你要假借这个像去拜他,你才会产生那个功德之法嘛!

我们在过程当中要假借这个相,但是你拜久了以后,对这相产生执着又产生障碍,问题在这个地方。所以我们菩萨对相,是又需要它,但是又怕它,因为你不没有假借相,你没办法修行,但是你对它执着以后,你又产生障碍。产生什么障碍呢?产生一个自我设限。

我过去讲一个马戏团狮子的故事。你看那马戏团起火以后,很多动物就往外跑。那管理员赶快过去,把过去比较凶猛的动物关起来,赶快把笼子打开来,很多动物就从笼子跑出来,但是有些动物跑不出来,不是它体力不够,是它内心有障碍。因为他发觉只要被关过一段时间以后,关得越久的动物越跑不出来。

因为它刚开始想跑,它跑久了以后…它认为不可能,我跑不出去,我一辈子的活动范围就这样子。它被抓的时候,它是从旷野中被抓回来,它当然不甘于这样一个笼子的相状。但是它今天这样子走,明天这样子走,它走十年以后,它心中产生一个相状,原来我的生命就是这样子的范围,跑不出去。
所以马戏团的管理员把这门打开以后,它心中的执着没办法打开,走不出去的,火烧它也走不出去的,就被烧死。只要这动物被关过一段时间,三年五年以上的动物没有一只跑得出来,自我设限。

诸位要想想看一个问题,我们思惟一个问题,说:我们在受戒的时候,为什么要发愿?说:我从今开始,过去的我死掉了,现在的我又产生了,「法王座下,添新孙」。你说:今天有些人受了沙弥戒。
你说你受了沙弥戒,其实你才刚受沙弥戒,你有什么功德?他所有的戒都是今天才刚开始受,还没有开始持。但是他跟居士不一样,他心中有一个愿望,他已经正式的把过去的我完全破坏了,无眼耳鼻舌身意,他把他过去否定,我从今开始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无一众生不度脱。他对自己又捏造一个更清楚的假相出来。你说:你都还没开始做,但是他已经有这个假相的,他已经开始往那个方向在走了,好过你还活在原地,你还跳脱不出来。

我们不要忽略我们心中的发愿,因为借假修真。你今生的生命要改变,我讲实在话,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你自己愿意改变,所以你看受戒不能强迫。欸!我替你发愿,没有用!什么东西都能取代,发愿不能取代。你自己真的说:我一定要改变,当然这个要听经闻法,明白道理,发自内心的觉悟,而产生一种愿力,我从今开始,我要做一个改变,你就有希望!而且你相信你可以改变。

为什么你相信你可以改变呢?因为我们内心当中是「本来无一物」的,我现在的状态,也是被我过生去的妄想,捏造出来的,我可以把它打破,重新捏造的。所以,我们在观真谛理的时候,给菩萨无量的信心,原来我们回归到生命原点的时候,我们生命最初的时候,是「清净本然,是离一切相」。我们现在的相状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我们可以重新再捏造更庄严的相状。
--《楞严经讲记》(节选)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