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英複製中國式教學 分數至上?

【經濟日報專訊】填鴨式教育人人彈,卻換來高分學生,惹得西方教育也開始向亞洲取經。英國眼看上海學生在國際評估愈贏愈多,也提出要學。中西教育也變得分數至上,快樂學習又怎不愈來愈遠?
甚麼教學模式最好?不少人會想起芬蘭,教育方式崇尚自由,鼓勵愉快學習。去年底,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公布結果,芬蘭也出現排名退步的情況下,反而上海學生成為焦點,分數領先其他地區。
PISA被形容為教育界的「世界杯」,排名成績受國際重視,上海排首位,令中國式教育也引起西方更大關注。
英國今年便曾派出教育官員到上海取經,也多次提到要向亞洲學習(見表),如增加上課日、縮短課堂小息時間等。
本周日,當地教育部長Nick Gibb向當地傳媒明言,上海學生成績驕人,源於其高效率的「黑板教學」,希望英國學校仿效,尤其數學與科學科目。
「黑板教學」奏效 英擬仿效
「黑板教學模式」是怎麼一回事?顧名思義,亞洲教育注重由老師講,跟足進度,學生乖乖坐着,看着前面黑板,課本內容毋須思考太多,務求盡量填塞入腦便是了。
填鴨式教學是亞洲教育的特色,也為人詬病,英國何解反其道要跟?說到底,也離不開要追分數。
英國一項研究指,中國學生的數學成績,比英國的高出20至30%,而他們接受黑板模式的教學時間高達72%,遠高於英國的24%。
爭取高分 更具全球競爭力?
其實,英國去年已提出新的教育改革,會向包括香港及新加坡等教育制度取經,首相卡梅倫曾指,目的是提升英國學童競爭力。當地有調查指,當地數學成績最好的學童,10歲時水平尚可與亞洲最好學生相近,至16歲便已落後了。
與亞洲相比,西方教育向來予人較輕鬆自由,着重思考創意,面對國際化的教育競賽,對分數這回事愈來愈着緊,心急要急起直追。惟就算變「亞洲化」,可能下次甚麼國際評估,分數或許有所提升,但高分又是否代表學生未來的競爭力也高呢?
英國名校伊頓公學校長Tony Little今年撰文指,中國式教育猶如給學生穿上緊身衣,即使中國學生都想擺脫,英國還要學,是諷刺的事。
他又指,不應把好成績與好教育混為一談,與其只關注教育排名,高效而全面的良好教育來得更重要。他又質疑中國式教育能否令學生具備獨立、全面思考的技巧與能力,足以裝備面對全球化社會競爭?
新世代的經濟轉型,競爭愈來愈大,顯而易見,各國都不想自己的下一代會給比下去,對於教育改革更加落力,若然要變,應該變出甚麼模式?這確實是一大難題。
中國的學生在一些國際評估上取得高分,令人刮目相看,但這邊廂是分數至上,在地球的另一邊,卻寧願着重啟發學生的創造力。
例如今年有台灣傳媒報道,以色列在國際成績排名不高,毫不起眼,但其教育模式放得下對分數迷思,並鼓勵孩子發問及思考,被視為可培育下一代的創意及創新思維,才是下一代未來立足新經濟的重要本錢。
教育目的 讓孩子成快樂的人
事實上,教育是塑造孩子未來的重要過程,究竟未來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最重要是獲得甚麼?是分數?是創造力?又抑或是愉快學習呢?
正如已故英國哲學家Herbert Spencer所說,教育的目的,是要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若學生愛上課堂,才可愉快學習,最大裨益是令學生真正獲得學習的動力,而非考試過後,就把知識忘光光,又或離開學校後就沒有學習的動力。
中國式教育着重背誦,西方教育則着重思考、創意等,本來各走不同,現在連西方也開始變得追求高分數,催谷孩子填鴨式拼分數,這真的走對了路嗎?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