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一篇文章,15个医案,手把手教你如何分析学习前人经验

一篇文章,15个医案,手把手教你如何分析学习前人经验

中医书友会

I导读:怎么从古代医案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怎么学到医家核心思想?怎么独立思考、批判继承?一篇文章,十五个医案,手把手教你从这些医案中获取你需要的知识。

—本文约6100字,预计阅读17分钟—

论学习医案的重要性
作者/金寿山
↓滑动查看完整介绍↓
简介:金寿山(1921~1983),浙江绍兴人。中医内科专家。早年随父学医,17岁在私塾执教,课余深研医著。民国25年(1936年)移居上海,在慈善团体坐堂施诊。抗日战争期间,曾去桂林、昆明行医。抗日战争胜利后定居上海,应聘在中国医学院讲授《金匮》《伤寒论》等课程。1956年秋,入上海中医学院,历任伤寒温病教研组主任、中医学基础教研组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副院长兼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医学评议组成员,全国中医理论整理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内科学会主任委员及上海市第五届政协委员。
金氏善治伤寒热症和内科杂病,能博采诸家之长,不拘一格,运用益气升阳法治疗上气不足眩晕诸症有独到经验,1984年上海中医学院编成计算机诊疗程序。著有《温热论新编》《金匮诠释》《金寿山医论选集》等书,主编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第二版教材《温病学讲义》。晚年犹抱病坚持参与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第四版教材的编审工作。



学习前人的医案,不仅仅是为了写好医案。前人的医案在形式上五花八门,有的大发议论,有的三言两语,写起来以哪一个作为标准?所以只能作为借鉴,不能照样搬用。


而我们现在写医案,应该有更高的要求,既要吸取现代医学写病史之长,详尽记录病情,又要保持医案的特点,对处理每一个病,每一个诊次的理法方药进行概括。具体写法本文且不谈,本文只谈学习医案,既然不仅仅是为了写好医案,又是为了什么?我认为,前人医案,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之一,内容甚为丰富,学习它,研究它,有下列几点重要意义。


01

加深对祖国医学理法方药的理解


案一


徐孩,发热六天,汗泄不畅,咳嗽气急,喉中痰声漉漉,咬牙嚼齿,时时抽搐,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不扬,筋纹色紫,已达气关,前医叠进羚羊、石斛、钩藤等,病情加剧。


良由无形之风温,与有形之痰热,互阻肺胃,肃降之令不行,阳明之热内炽,太阴之温不解,有似痉厥,实非痉厥,即马脾风之重症,徒治厥阴无益也。当此危急之秋,非大将不能去大敌。拟麻杏石甘汤加减。冀挽回于什一。

麻黄 杏仁 甘草 石膏 象贝 天竹黄 郁金 鲜竹叶 竹沥 活芦根

二诊:昨投麻杏石甘汤加减,发热较轻,咬牙嚼齿抽搐均定,佳兆也。唯咳嗽气逆,喉中尚有痰声,脉滑数,筋纹缩退,口干欲饮,小溲短赤。风温痰热,交阻肺胃,

时未易清彻,仍击鼓再进。

麻黄 杏仁 甘草 石膏 象贝 广郁金 天竹黄 兜铃 冬瓜子 淡竹油 活芦根

三诊:两进麻杏石甘汤以来,身热减,气急平,嚼齿抽搐亦平。唯咳嗽痰多,口干欲饮,小溲短赤,大便微溏色黄,风温已得外解,痰热亦有下行之势,脉仍滑数,余焰留恋,然质小体稚,毋使过之,今宜制小其剂。

净蝉衣 川象贝 金银花 冬桑叶 通草 杏仁 炙远志 连翘 花粉 兜铃 冬瓜子 活芦根 荸荠汁

——(《丁甘仁医案》)



这一个医案初诊记录,既简明,又周密,并且叙述治疗经过,最后得出结论是,无形之风温与有形之痰热互阻肺胃。其中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而不扬,筋纹色紫,已达气关,是辨证要点,结论即从此而来。由于痰热阻塞窍络而致咬牙嚼齿,时时抽搐,其邪犹在气分,非内陷营分,发生痉厥,故说“徒治厥阴无益。”


风温邪在气分并不一定用麻杏石甘汤,因为是重症,不用它就不得力,所以说“非大将不能去大敌”,这就是“辨证论治”中的论治。全案理法方药,一气呵成:


  • 理
——风温痰热互阻肺胃。
  • 法
——外解风温,内清痰热。
  • 方
——麻杏石甘汤加味。
  • 药
——宣肺药+清热药+化痰药。


三诊案语说:“制小其剂,”小在哪里?小在麻黄不用而用蝉衣、桑叶,小在石膏不用而用银花、连翘。其中远志一药是治咳逆(见《本草经》)不是用作安神。


这种医案在《丁甘仁医案》《张聿青医案》中很多,浅显易懂,初学者读它,会加深对祖国医学理法方药的理解,而且在临证时可以仿用。

案二


青年男子张某,患冬温病,延某医诊治,初起用解表,继用养阴,因病势不退,再用荆防发表,一身大汗之后,发生歧视,即根据《内经》“精散则视歧”之说,投大剂滋阴补肾如熟地、首乌、枸杞等药,病仍无起色,改延夏应堂诊治。


经诊察后,就根据病情,提出下列看法:认为本病特征在于歧视,就歧视而论,前医用补法,虽根据《内经》经旨,但在原文之上,尚有“邪中于项”及“邪其睛”之句,说明本证有邪正两个方面,正虚的固当扶正,邪盛的还应驱邪。……今服补药不应,当从驱邪着手。


本证病系冬温,邪属温邪,温热文献虽未见有歧视之说,但《伤寒论》有“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之文,症情虽有不同,而病机却有相似之处,可资借镜。


今病已三候,身热不退,口渴能饮,大便不畅,苔黄质红,脉细弦数,是温邪郁而化热,流连于气分,熏蒸于阳明,引动肝火,火性上炎,清窍被蒙。……今表已离卫,发汗徒伤其津,里未及营,滋阴必滞其邪。邪热既无出路,积火自焚,势必劫津伤阴。


患者脉不沉实,急下存阴虽不可用,而清热保津之法,正堪一施。盖阳明腑证之实热,须下达而得出路。而阳明气分之邪热,亦须外达而得出路。因拟轻清泄热,肃肺制肝,俾邪得透达,则蕴热自清,金令下行,则肝火自息;热清火息,阴津自保,一举两得,有利无弊。

遂订方用鲜沙参一两,天花粉六钱,桑叶二钱,白薇钱半,银花三钱,连翘三钱,鲜竹茹二钱。

投剂后,患者见咳呛鼻衄。曰:“邪得出路矣。”翌日热势渐退,不数剂即愈。(节录夏应堂医案,见《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



这个医案好在于说理透彻,《内经》明言“精散则视歧”,前医根据这一理论,用滋阴补肾药似乎不误,然而治之不效,这是什么道理?夏氏熟悉《内经》原文,在“精散则视歧”之上,尚有“邪中于项”及“邪其睛”之句,悟出视歧出现原有邪正两个方面的因素,此例病属冬温,理应驱邪,以补治实,药不对症,当然无效。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驱邪?温热文献未见有视歧之说,临床亦无先例可仿,夏氏乃从《伤寒论》急下证具有“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等表现,触类旁通,说明病机,很有说服力。


讲到治法,案中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然后确定清热保津之法。从理法到方药,紧密衔接,成竹在胸,故虽服药后咳呛鼻衄,不认为变证而认为邪有出路,果然得到治愈。这个医案说明夏氏对《内经》读得熟,对《伤寒论》用得活,提示我们作为一个医生,基本功要打得扎实,对理论要有全面的,深刻的理解。


02

启发辨证论治的思路,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


案三


但寒不热,便溏脉细,肢体面目俱浮,悉属阳虚见象;唯舌红无苔,此属阴伤之候,但口不干渴,乃君火之色外露,治当引火归元。

附桂八味丸加鹿角霜、党参、冬术。

——(见《环溪草堂医案》)


按:辨证论治,实际上并不像教科书上说的那么容易,典型之证易辨,非典型之证难辨,单纯之证易辨,复杂之证难辨;脉证相符之证易辨,脉证不符之证难辨。


对难辨之证必须下一番功夫,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其伪,存其真;或者抓住主要的证候,而对次要的证候暂时放一下,治疗才可应手,上面一案,脉证与舌就不相符,王旭高辨证,抓住但寒不热,便溏,脉细等主象,断为阳虚。


案语中“悉”、“唯”、“但”三字,都应着眼,不可轻易读过。

案四


一妇产后,经行不止,或红或白或淡。病逾八月,面色黄白。性躁,头眩脚软,医用参芪补药。病益加。用止涩药不效。汪石山诊之,右脉濡弱无力,左脉略洪而快。曰:“右脉弱者,非病也。左脉偏盛,遂觉右脉弱耳。宜主左脉。”治以凉血之剂。

遂以生地、白芍、白术各一钱,黄芩、阿胶、归身各八分,陈皮、香附、川芎、椿根皮、茯苓各六分,柴胡、甘草各五分。煎服二十余剂而愈。

——(见《古今医案按》)


按:这个医案的症情,粗看似属气不摄血,两手脉又各不同,右脉属虚,左脉属实,汪石山毅然投以凉血剂;不仅仅是因为已经用过补气药而病遂加,所以改换方法,而是在诊断上经过一番考虑的,因为出血一证,尽管其因属血热,若日久失血过多,也可出现面色萎黄或淡白(还可见舌淡)、全身虚弱等症,血热本质会被掩盖。


但经过仔细分辨,此案患者性躁,左脉略洪而快,又属血热之征。这此细微病情,在古人术语上称为“独处藏奸”(指细小的地方不能轻易放过)。“右脉弱者非病也,左脉偏盛,遂觉右脉弱耳”数语,是从临床实际出发,指出这是医生按脉时容易造成的错觉。这种知识是一般教科书上所学不到的。细心读这些医案,就可以提高辨证的水平。

案五


吴永言于十年前,读《论语》“不撤姜食”之文,因日服之,虽以凉药治疗,而时时火升,迄今不愈。季冬就诊孟英,身不衣绵,头面之汗莲蓬也。且云:服芩连则烦渴益甚。以苦能化燥;用生地即闷滞,不饥,以甘能缓中也,蔗梨入口亦然。按其脉沉取滑数。


是从前之积热深伏于内,予白虎汤去草、米,加竹叶、竹茹、花粉、海蜇、荸荠、银花、绿豆恣服,渐吐胶痰而愈。(见《王孟英医案》)


按:这个医案好在选药之精。因热溢血,用凉药治疗,大法不错,错在用药不当。脉沉取滑数是辨证关键,沉主里,滑主痰,数主热,故选用透伏热,清痰热之药。其中绿豆一药,解久食姜之热毒。在临证时,两个医生辨证相同,而用药一效一不效,往往在于选药之得当与不得当。


03

学习各个医学的独特经验


案六

案六

张与之母久患痰嗽碍卧,素不投补药。孟英偶持其脉曰:“非补不可”!予大剂熟地药,一饮而睡。孟英因论曰:“脉细痰咸,阴虚水泛,非此不为功。从前服之增病者,想必杂以参术之助气。”(见《王孟英医案》)


从这一个案例可以学到王孟英在痰嗽等病用熟地的独特经验,用它有一个标准,是“脉细痰咸”。


但是要进一步学习研究各个医家的经验,必须把他们全部医案进行分析,才能学到。例如,叶天士喜用黄芪建中汤治虚劳,有它的独特经验,试举《临证指南医案》用黄芪建中汤五个案例:

案七


任,56岁,劳力伤阳,自春至夏病加,烦倦,神羸,不食,岂是嗽药可医。《内经》有“劳者温之”之训,东垣有甘温益气之方,堪为定法。


归芪建中汤。


案八


某,由阴损及乎阳,寒热互起,当调营卫。

参芪建中汤去姜糖。


案九


某,内损虚证,经年不复,色消夺,畏风怯冷,营卫二气已乏,纳谷不肯充长肌肉,法当建立中宫,大忌清寒理肺,希冀治嗽,嗽不能止,必致胃败减食致剧。


黄芪建中汤去姜。


案十


吕,脉左细,右空搏,久咳吸短如喘,肌热日瘦,为内损怯症。但食纳已少,大便溏,寒凉滋润,未能治嗽,徒令伤脾妨胃。昔越人谓上损过脾,下损及胃,皆属难治之例。自云背寒忽热,且理心,营、肺、卫。仲景所云:元气受损,甘药调二十日。宜建中法。


黄芪建中去姜。


案十一


钱,41岁,形神积劳,便泄失血,食减,喘促,由气分阳分之伤,非酒色成劳之比。


黄芪建中汤去姜桂。



这五个医案,如果把它联系起来看,可以看出叶天士应用建中汤根据下列几个指征:

①久病消瘦乏力;

②胃纳不佳;

③时寒时热;

④喘促短气,容易汗出;

⑤脉虚无力,不数;

⑥有操劳过度既往史。


04

发掘某些疾病的治疗方药


案十二


李时珍自记年

二十

时,因感冒,咳嗽既久,且犯戒,遂病骨蒸发热,肤如火燎,每日吐痰碗许,暑月烦渴,寝食几废,六脉微洪,遍服柴胡、麦冬、荆沥诸药,月余益剧。其父偶思李东垣治肺热如火燎,烦躁引饮而昼盛者,气分热也,宜一味黄芩汤,以泻肺经气分之火。


乃按方用片芩一两,水煎顿服


,次日身热尽退,而痰嗽皆愈。(见《古今医案按》)

案十三


陈某患嗽,嗽则先吐稀痰,次则黄脓甜浊之痰,继之以深红带紫之血。仍能安谷,别无所苦,多药不愈。孟英切其脉缓大而右关较甚,乃劳倦伤阳而兼湿热蕴积也,予沙参、生薏苡、木瓜、茯苓、竹茹、桑叶、枇杷叶、生扁豆、苇茎、花粉为剂,吞松石猪肚丸而愈。(见《王孟英医案》)



案例十二只用一味黄芩,可见黄芩一药治肺热痰嗽有特效(但亦须辨证用之)。某医院用黄芩、百部、丹参治肺结核,也有较好疗效,可能受到此案之启发,但案中“次日身热尽退而痰嗽皆愈”,效果是否若此神速,还值得研究。


案例十三所描述的症状很像支气管扩张咯血,用方是苇茎汤加减,也很合理。特别是其中松石猪肚丸,原治遗精,此案用以治痰嗽,这个用法不同于寻常,值得进一步验证。


学习医案,一定要批判地继承。医案之中,有的不真实,夸大,打击别人,抬高自己;有的引经据典,玩弄词藻;有的见解陈旧迷信,这些都应该剔除。有的用药很偏,只能作为研究而不能盲目学它。还有案语写得太简略,只有一句话,几个字,不成其为医案,如《未刻本叶氏医案》大多是这样,虽然可以以方测证,但毕竟像猜谜一样,也不足为法。


至于治不好的或者在治疗过程中走了弯路的医案,却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或者进一步加以研究,跟治好病的验案同样有价值,可惜这种医案,流传下来的不多。如《张聿青医案》治沈右痢疾,共九诊,前七诊效果并不显著,直至第八诊用了白头翁汤才见显效。前面七诊实际走了弯路,从此案中就可吸取一个经验,白头翁汤是治痢之专方,湿热内陷厥阴而成痢疾者非用此不可。


初学者读医案,是比较难读难懂的,那么可以先看评注本医案,如《柳选四家医案》、《古今医案按》等,读了评注,就容易领会。如:

案十四


丹溪治一男子,患淋久,囊大如球,茎如槌,因服利药多,痛甚,脉微弱如线。以参、芪、归、术加肉桂、延胡各一钱,木通、山栀、赤芍、赤茯苓、甘草梢等药一服,痛稍减,二服,小溲利,四服愈。(见《古今医案按》)


这个医案原案没有什么说理,好在哪里?读者即使经过思考,也可能仍然不明其所以然。但《古今医案按》编者俞震在按语中点出:“服利药既多,脉微弱如线,法必宜补矣。犹兼延胡、赤芍、木通、赤苓、山栀等利血利水药者,以其证仍痛甚也。可见淋证宜利者”,就把丹溪辨证用药的意思阐发出来了,但是,评注者也有评错的地方,如:

案十五


阴虚于下,阳浮于上,咳呛火升甚于暮夜,治肺无益,法当补肾。熟地、杞子、天冬、白芍、茯苓、山药、丹皮、龟板。(见《静香楼医案》)


案语阴虚于下,阳浮于上,必尚有脉舌可凭。此案佳处在于选药得当。试观全方无一味治嗽之药,专力滋阴,稍佐降火,得治本之要。


但在《柳选四家医案》中柳宝诒评此案,以为胡桃、五味子均可加入。此二药纳气归肾好象可以加入,增加力量,其实不然。因为胡桃虽能纳肾气而性偏温,故此症不选胡桃而选龟板;五味子敛肺止嗽有余,滋阴降火有碍,于此证更非所宜。


方中滋腻药多,故加入一味茯苓以流动之。流动之品如陈皮,功能降气治嗽,似更可加入,而不用者,因此证阴虚阳浮,只宜于茯苓之甘淡而宜于陈皮之温燥也。


所以我们读医案,还是应该独立思考,评注者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如《临证指南医案》中徐灵胎的评语,就有很多地方是评错的,不可轻信。这也包括我这篇文章中对各个案例的分析,也一定有错的地方,也希望读者能够独立思考,看出错误,加以指正。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