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註:本文轉載自信堅園地,作者是一有深度及實踐泒修行人,高級知識份子,曽修畢哈佛大學物理博士,台南大學講師。認真的求道者。此法門很殊勝,有心人可參照,即可斷煩惱,了生死!「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正定),業就可消除,法輪就可常𨍭,妄旨就可歸源。
今日,因 Brian 師兄來函,邀請信堅書寫一篇,關於 “如何依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修行的文章,尤其是解說,如何能修到 “入流亡所” 境界。Brian 師兄所問,即所謂 “觀世音耳根圓通修証法門”。這修定開慧法門,源自於 《大佛頂首楞嚴經》 第六品。
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
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就觀音。用耳根來修,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觀世音耳根圓通法門,由聞思修,入三摩地。文句簡潔,雖然字義易懂,卻隱含甚深義理。近代講此經的法師相當多,也都講解得很好。但如果要解說其一乘真實義及其修證方法,則須更上一層樓。因此信堅草寫此文,用以拋磚引玉,望諸大德,不吝賜教。
佛經是真修實証之學。多聞無益,行者貴在,聞教信解,依教奉行,真修實証。諸法實相,唯証乃知。此章所說法門,是破楞嚴經所說的五十陰魔 (色受想行識五陰),而入三摩地,即得首楞嚴大定,明心見性,入不可思議,一真法界。這跟前文所說的 “心經般若修証法門” 的目的相同,只是修証法門稍有不同。
二、楞嚴經觀音圓通章 (觀世音耳根圓通法門) 導論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耳根靈明不受塵,圓通本妙全體現。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
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
修行的法門很多,有八萬四千法門,《楞嚴經》二十五圓通告訴我們可以用耳根、眼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來 修,乃至於依風大、地大、水大、火大起修。觀世音菩薩用耳根起修,因為六根中耳根最好修。因為耳根,無論是明、暗、動、靜、遠、近、前、後、牆外、牆內,只要我們一靜下來都能聽得見。因此耳根有一千二百個功德。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不管行住坐臥之間,一心不亂,自然親證觀音菩薩「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到達入流亡所的境界。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
釋迦牟尼佛說法的時候,參加法會的人很多,有聲聞弟子、菩薩弟子,還有人天。當釋迦牟尼佛正說法時,觀世音菩薩也在場,因此聽到釋迦牟尼佛告訴大眾,希望大眾將所證的圓通境界說出來,法布施與大眾分享;二方面做為參考;三方面,使大眾對修行有信心,相信自己根據這個法門用功學習,也可以成道、證果。所以觀世音菩薩從法座上起身,欲陳述自己修證的圓通境界。
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這是最隆重的禮節,是五體投地的接足禮。以我們的頭部、兩隻手、兩個膝蓋著地,然後將手掌翻過來,希望佛祖慈悲,將他的兩隻腳踩在我們的手上。 一方面以最恭敬的心禮佛,希望佛祖慈光加被;二方面藉頂禮來破除我慢。因為以我們最尊貴的頂部,頂禮佛陀最下面的腳印,如此頂禮無形中就能夠破除自己的我執、我慢。
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
觀世音菩薩回憶過去生中非常遙遠之前的那一個時節,所以說是經過無數恆河沙劫。印度恆河裡的沙,非常細、非常多。恆河沙劫是譬喻,形容時間像印度恆河沙那麼長的劫數,這個時間實在是非常遙遠,很難計量。在這麼長遠的那一個時間,有一尊佛出現於世,那一尊佛的名字稱為觀世音佛。佛的名號是修德,是通號,凡是在以觀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証道者,都叫觀世音。我就在佛前發起求證自性正覺的菩提心。
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觀音菩薩,既於古之觀音如來處,發菩提心,上求下化,精勤修學,依古之觀音如來教導,從聞、思、修(聞聲、思惟、修證)三個階段去修持,證入如來的首楞嚴大定。
聞,是指耳根之聞性。此聞性包括視、聽、覺、察;故今欲回復湛然妙覺明心之佛性,當從聞性下手。內不隨耳識分別,外不隨聲塵攀緣,但觀能聞之聞性,謂之聞慧。思,是思維所聞之義理,能深入理解,名思慧;修,是依解起行,如法修證,名修慧。聞思修三慧,是進修戒定慧三無漏學之階梯,亦是轉凡入聖之正途。
據本覺理,起始覺智,反聞自性,不著空有,謂之思慧;念念旋妄脫黏,歸元內伏,謂之修慧。如是聞,如是思,如是修,日久功深,心如止水,亦如澄空,如如不動,名入三摩地;於三摩地中,從根解結,漸次深入,即證圓通。
楞嚴的三摩地,稱為首楞嚴大定。沒有出定,也沒有入定。大定無出入。這個大定有兩個殊勝之義。一、圓定。不是一般只是自心不動,而是統攝萬法,成一定體。二、妙定。本性自具,不假修成。
三、楞嚴經觀音圓通法門 (耳根圓通修証法門) 解說
初於聞中 入流亡所 所入既寂 動靜二相
了然不生 如是漸增 聞所聞盡 盡聞不住
覺所覺空 空覺極圓 空所空滅 生滅既滅
寂滅現前 忽然超越 世出世間 十方圓明
3.1 第一步驟: 初於聞中 入流亡所 (入法性之流,心念空寂)
初於聞中
以下是觀音依古佛之教,從淺入深的全部修習過程。也即是從三慧入大定的經過。第一步驟是: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即是從聞性下手。
「我在修行的初期,運用聽覺。」這裏我要請各位特別注意,在這修行的初期,觀世音菩薩也是和我們一樣:一、有「我」的強烈觀念;二、知道運用「聞性」;三、有「聞」及 「聽」的作用;及四、聽到「聲音」,譬如上面所講的潮聲。為什麼我在此處要強調觀世音在修行的初期,也像我們凡夫一樣,有「我」、「聞性」、「聞」、 「聽」及「聲」等妄想執著呢?這是因為要反映以後觀世音怎樣逐一消除這種妄想執著。
「初」指最初下手之處,「聞中」就是在聞性之中。剛剛開始修行的時候,從觀耳根聞性,下手起修,以耳根為所入之妙門,以聞性為所照之理境。
入流亡所
耳根外馳求聲叫出流,不聽外聲返聞自耳的能聞之性叫作入流。聽聞有「能」,有「所」。能是能聽的聞性,所是所聽外面的境界。眼睛看見紅花綠葉,這些花葉就是所見,耳朵聽到鐘鳴鼓響,這音聲是所聞。我們聽見音聲,就分別這音聲是美、醜,是噪音、樂音,愛聽、不愛聽。 由於所聞的聲音,增加你很多煩惱,這是背覺合塵!
「所」指入流亡所時,動塵已滅;「入」指仍舊反聞入流,不捨本修,不住靜境。「入」是表示人的各器官與外界接觸的現象。佛法的「六入」,是眼、耳、鼻、舌、身五外部器官與外界的接觸,及腦意識與外界思想的接觸的總稱。此處的「入」則是「耳入」,是外界的波動震著耳膜,使人發生有聲音的感覺的現象。「流」的意義是「不住」。金剛經裏常提到「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不住」即是說不要將 「入」 留停下來,而要讓它一接觸 「即流」。「入流」即是金剛經中的 「不住聲生心」。
「入流」是說聽入的音聲,不要停留在意識裡。每個耳朵與外界接觸所感到的單獨的音聲(單音),而要讓每個單音像流水般的繼續不絕的流走。普通人的毛病,是念念遷流,將單音連貫起來,造成相續相,因而有音聲、字句,加以詮釋分別;妄想執著由此而生,煩惱苦痛由此而來。
如果我們將所聽的每個單音,都任它一觸即流,譬如我們聽到單獨的一個「觀」聲,一個「世」聲,或一個「音」聲,都任它一觸即流,則不會產生不出觀世音這個名詞及因之而有的一切意義。
「入流」為入法性之流,初步回歸到法界本體。心念空靈,雜想沒有了,什麼念頭皆不起,清清淨淨。非昏沉冥頑,而是清明通達,無客觀之境,這是「亡所」的初步境象。
「亡所」的亡是「亡失」、「消除」的意思; 「所」是所聽到的對象及因聽到而引起的一切對象的簡稱。「能」是指能起作用的主體,譬如能聽的我,能看的我。「所」是指作用所及的對象,譬如所聽到的聲音,所看到的色彩。世界上有許多現象,都由此相對的「能、所」觀念造成,是妄想執著的主要形態。所以「亡所」是說在修行中「亡失了聽到的對象及因此對象而產生的一切對象。」
對外在的聲音,沒有分別、執著,能無動於衷,是觀音最初步的「亡所」。因為耳根能聽「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所一立,心就不能再照了,觀世音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但眾生一立了所,有了所見、所聞、所知,都有對待,一切成二,在這以後就不能照而只能想了。所以立了這個「所」就是眾生入迷的根本。現在我們要回頭,要覺悟,就必須從忘掉這個「所」開始。後頭更有許多層次的「所」,一層一層地把這個「所」忘掉。第一步是什麼呢?先忘掉我們所聞的聲音這個塵,把這個「所」忘了。
就叫能聞,能聞的本性叫作聞性。這是一下手用功,就是從本體上,從自性上用功。
「入流亡所」,就是入了聞性的流,綿密相續沒有間斷,默照在聞性之中了。入了這個法性的流,就叫做「入流」。對所聞的聲音,了了分明,但能無動於衷,有如未聞。
聲音發生了,聽到有聲音,聲音消失了,聽不到有聲音,能聽的聽性不會因有聲、無聲而忽生忽滅,而是不生不滅的。譬如敲擊出一串聲音,這個聲音大眾一定說聽見,這就是聞,以耳根來聞。怎麼知道沒有聲音呢?就證明耳根的聞性還存在,並沒有失去作用。有聲音,是我們能聽這念心在聽;聲音過去了,我們知道沒有聲音這個心還存在,聞性還存在。所以有聲,我們的聞性存在;無聲,我們能聞之性也是存在。
觀世音菩薩就是從耳根聞性之中下手起修,念念內照,於是入於返聞照性之流。於是自己自然離開聲塵,也即是忘記了所聞,而「亡所」。這只是初步功夫的相應,因智光內照,而顯定力,這是功夫。聲塵自亡,這是效驗。
「入流亡所」 的修証法
我們明白了聞性,現在就專注聽一個聲音,聽風聲、聽水聲,或是聽鐘的聲音,就是專注,其餘一切都不要想,就是專門注意能聽的這念心和所聽的聲音。假使我們聽的是鐘聲滴答、滴答,這時候只有能聽這念心和所聽這個鐘的聲音,其他任何聲音都不能聽,這就是專注,這就是初於聞中。功夫深了,火候到了,突然「入流」,有如接上了宇宙能源的總開關,一下入到自己自性清淨之流。
其實,我們修觀音法門,鬧市中的咖啡館、音樂廳,是一種極佳的場所。到那裏去,不要聽音樂,只聽聲音,身心放下,聽聽聽,無所謂曲調音色之美不美,或者歌聲之斷斷續續,不要多久,人就「咚」地寧靜下來。
又如看戲。戲園子裏,台上「咚咚咚」鑼鼓敲得緊,人影幢幢;台下黑壓壓的一片,人聲嘈雜,四面八方空氣鼓盪。你一邊自淨其意。一邊眼晴望著台上,以看非看,只是傾聽,沒一會兒,整個人頓時靜謐下來,外界再怎麼熱鬧吵雜,毫不妨礙,不覺週遭有任何人存在,舒服極了。
觀世音菩薩最初用功夫是用耳根返觀自己能聞聲音的聞性。而我們持咒時心念耳聞也是同樣的返觀自性。當我們持咒時,靜聽每個咒文的字音,就把整個身心置於聞性之流了,將身心放於能聞的法性當中去,就是「入流」。「入流」是將整個身心置於聞性之流—置於能聞聲音的法性當中去。「亡所」就是外面的客觀環境(如聲音)就全都消融了,能做到「入流亡所」,身心就定下來,不為外界環境干擾了。所以做功夫第一步要做到心念耳聞,才能抓住妄念不隨之流浪,才能入定。
我一上坐,耳根清淨自然聽到外界一切音聲,乃至呼吸的聲音,對於這些音聲不討厭它,也不用心去聽它,第六意識不起分別,慢慢靜下來,自然聽到自己內在生理血液循環流動的音聲,再靜下來,忘記了所聽的聲音,就入與能聞的自性之流,忘去所聞的聲音之相。「入流亡所」,忘掉所聽的音聲,乃至於唸佛的音聲都沒有了,內在的聲音也沒有了,外面的聲音也沒有,完全清淨到極點。
入流如何修呢?只有能聽這個聞性,外面的聲音不要再去聽了,把能聽這念心往裡面收。入流,就是往裡面收,收到一個最高境界,外面的聲音就聽不見了。因為這念心從耳根收回來,到達亡所的境界。「亡」就是沒有,「所」就是所聽的聲音。聲是塵,塵就是塵勞。假使我們經常聽,聽久了馬上就會打瞌睡,為什麼會打瞌睡?因為聲音是一種刺激,是一種麻痺作用;聲音刺激我們的耳根,聽久了慢慢就中了毒,一中毒瞌睡就來了。現在我們絕對不要中毒,所以就不要跟著外面的聲塵轉,把能聽這個聞性往裡面收,就是入流。
其實這是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中,修習禪定。對外境的音聲,不生分別、執著。(溪聲皆是廣長舌。) 不因外界音聲而生瞋恚、煩惱,內心如如不動。漸漸的,外在音聲就會消失。
憨山大師傳裡有一段他修耳根圓通法門的描述,值得大家作參考:
「到了初夏,大風猛吼,萬竅怒號,冰塊漸漸地消融了,大水衝擊著山澗;奔騰的暴流猶如驚雷一般。大師在寂定中受到這雷鳴般的聲音干擾,功夫也受到影響。他去向妙峰大師請教,如何才不受境界擾亂的方法,妙峰大師對他說:「境自心生,非從外來。聽古人說:『三十年聞水聲,不轉意根,當證觀音圓通』。」溪上有独木桥,予日日坐立其上。初则水聲宛然,久之动念即闻,不动即不闻。一日坐桥上,忽然忘身,则音聲寂然。自此众响皆寂,不復為擾矣。大師回來後,每日坐在溪流急湍的獨木橋上鍛煉。開始坐時,水聲宛然,時間一久,動念時聽到水聲,不動念就聽不到了。一日,大師在獨木橋上靜坐,忽然之間忘卻身體,一切聲音頓時消失。從此以後,雖然聲音如雷,再也不能擾動大師的靜寂心境了。」
3.2 耳根圓通修証法門第二步驟: 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
既然能夠修到「入流亡所」,心念清淨,別無雜染。那麼此時冷氣機聲還聽得到嗎?有人叫你吃飯還知道嗎? 當然聽見也知道,但不為所動。外界來來去去的聲響,了然於心,但都與己毫無關係,絕不干擾,「所入既寂」,所聽進來的音聲皆是寂滅相,明明白白,清清淨淨。
這三句是說因「入流亡所」的不斷訓練。功夫漸深,在聞性中此時已沒有任何可聽的對象(「所已寂」),也沒有了耳根和外界接觸的現象(「入已寂」);聞性中清清淨淨,但並不昏沈或木然而無知覺(因此說「了然」,此時感覺到的既沒有動的形相(聲因動而來),也沒有「靜」的形相(與動相對的靜)。 在這個階段,已經是「定」的境界了。不過「定」有程度的深淺,要一層層的深入,現在還只能說是初定的境界。在這境界中,前面指出的五項妄想執著—「我」、 「聞性」、「聞」、「聽」及「聲」,還只能說去掉了「聲」及「聽」。可是因為去掉了「聲」「聽」這兩妄想執著,人類的許多苦痛,已經可以減去很多。世人能 到此境界,已能夠有很多的快樂自在的受用。此時腦子中「聞」的作用還在。觀世音到此境界,並不停止,而是努力深入推究,使「定」的程度日益加深。
用功的過程是能聽的聽性聽所聽的聽性,一直聽,聽到所聽的聽性都沒有(亡所),仍不停止,還一直聽下去,為什麼聽性沒有了?雖是沒有了,還是再聽下去,把都沒有能所的能聽聽性,當做所聽的聽性,再聽下去,聽到極點了,就寂靜到動塵境沒 有了,靜塵境也沒有了,連自己的聽性也寂靜到沒有了,叫「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既寂』之寂,不是靜境之寂,乃是動靜二 塵,到此俱寂之境,動塵與靜塵俱解。『了然不生』即了達動靜二相,緣生無性,當體即空,了不可得。」
「所入既寂」。我們的心往裡面收,收到不動的境界,到達最高的定。「寂」就是不動的境界,既然已經不動,這個時候「動靜二相,了然不生」。聽到聲音,這是動相;現在聽不見外面的聲音,這就是靜相,表示我們的心已經靜下來了。這個時候如果產生執著,也不對。喜歡這個清淨、喜歡這個安定,認為這個地方很不錯,就著靜-執著靜境為實有。這時雖然打坐的時候感覺很舒服,但是忽然聽到一點聲音,或是聽到有人走路的聲音,馬上就會嚇一跳,就會受不了,會覺得聲音很討厭、很可惡,就會起煩惱、不耐煩,這是著靜。所以動是塵,靜也是塵,靜也不能執著。
聽到聲音是動相,沒有聽到聲音是靜相,就證明動也是相、靜也是相,現在不執著動和靜,這念心就從聲塵、色塵、味塵上解脫出來。所以雖然得到靜境,靜境也不貪著,因為靜境本來就是如此,如果貪著靜境,又是一個妄想,又是塵勞境界,所以不執著動的境界、也不執著靜的境界。執著就是貪,不貪就是不執著。「了然不生」,不知道有動相,也不知道有靜相。
再由這了無所聞的寂滅中進修,有聲與無聲動靜兩種境象,都瞭然無礙,卻一念不生。我們耳朵聽到有聲音是動相,注意聽到「沒有聽到的」叫做靜相,動相與靜相都是生滅相對法,道不在動相與靜相上。聲音來聽見動相,聲音沒有了聽到靜相;有時當我們很靜的時候,忽然又來聲音,馬上又聽到動相,動靜只是現象的不同。我們能聽動相與能聽靜相的,不在聲音本身,更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無所不在,而心理卻明明白白,沒有動過。動來知道動,靜來知道靜,能知道動與靜這個沒有動過,生而不生,用而不用。
3.3 耳根圓通修証法門第三步驟: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如是」行人如前所述繼續用功,以反聞照性之力,使心心寂靜,「漸」漸「增」勝,定功轉深, 所聞動靜二塵,既已了然不生,能聞之根,亦隨所聞以俱盡。「聞所聞盡」:聞性者,即成耳根之體性,如六結之巾體。此時能「聞」的第六識已不起分別,「所聞」的聞境也沒有了,由於第六識不攀緣了知六塵,使前五識成為現量,沒有能受所受,沒有能見所見,其餘嘗所嘗,嗅所嗅,覺所覺,知所知,亦復皆「盡」,破虛有所明而亳無實體的受陰妄想,解根結,超越見濁,所謂「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脫」,已得人我空。
因為聲塵是我們所聽到的,咱們能聽到的是耳根。現在聲塵的動靜兩結齊消,所剩下的只是能聞的耳根,這根也是結。根與塵相對了然不生,就沒有外相,既然外相消除,內相也隨之而同盡。於是「泯然豁然,無復內外,即根盡之相」。於是破了根結,又進一步了。
此時先得人空。「盡聞不住」,所聞能聞俱盡,就是「盡聞」。由於智慧,所以能覺。覺照,照到這個根塵俱空。現根塵俱盡唯剩一覺,若住此境,但得人空,未得法空,永墮無為深坑,所以「不住」。唯當加功再進,透過此關。當能聞與所聞,都消除之後,根同塵都一齊迥然脫落,當前出現的是清湛純一沒有邊際的境界。這個境界正是自己所覺到的。
既有所覺,必有能覺,能覺即是能觀照這個境界的智慧,有能覺與所覺,這就又是一層能 所。「盡聞」是能聞與所聞的盡除,破了根結。達到根塵齊泯的境界,能照這個境界的是能覺,屬於般若。若住於這個「盡聞」的境界,還有能覺與所覺,能覺的智 與所覺的境相對,這就是能所仍存,智境相對,仍是障礙。不能吝惜此智,都應捨棄,來破除法執。「根塵雙泯,為盡聞處。而亦不住盡聞之覺,更增觀行。根塵既泯,而此觀智亦亡。故「覺所覺空」,於是破了覺結。
聞到最高的境界,連聞也不執著。前面離開了動相、靜相,這時候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寂然不動、不攀緣了。這個境界是好嗎?不一定是好,所以還要繼續用功,繼續漸增到六根歸一,六根變成一根。「聞所聞盡」,聞到最後的盡頭,六根變成一根,這時候就有些感應,有些境界。繼續再用功,不執著,「盡聞不住」,不住在六根上,六根歸一的境界還是不執著。不住在這個境界,又是個什麼境界呢?只有覺性存在,能聽這念心存在,六根都不存在了。因為這念心不但脫離了動相、靜相,而且根也不執著了,根結也解了。所以依根解結,動是一個結、靜是一個結,六根也是一個結。六根都不執著、不住,又是一個什麼境界?就是一個覺,覺就是覺性,就是靈知靈覺。
3.4 耳根圓通修証法門第四步驟: 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空」謂仍舊用功到「覺所覺」覺到空之境界。「覺」謂能空「覺所覺覺到空」之空智,由此空智,而空彼能覺所覺,若妄覺未空盡,空覺未極圓時,空覺性上有未極圓之空相在,亦有知未極圓之空心在;此宛然有能空心生,即是八識中第七識種子,名為生滅根元,處在行陰區宇中,是為能空與所空,二俱宛在,若住此空,吝惜空理,不肯放捨,即是愛理之法愛,還要入流照性,加功用行,參究能空依靠誰?究而極之,則空相滅,知空相之心亦滅,空覺高極圓滿時,稱「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即解空結,破行陰,超眾生濁。
意識滅,五根對塵,洞然照了,不起分別,故觀諸山河大地,猶如明鏡照物,應物而現,亳無分別,而不黏於心,唯一精明真心,此想陰盡,生滅法之根元體性「行陰」從此 披露,得見十方十二類眾生之生滅,畢竟克盡其類,為六色根和五塵境依正二報之究竟轉變之開關,以幽深隱微之習氣生滅為行陰根本。如定中人不免爪生髮長,仍 是清擾細遷,故知盡生而不盡滅,仍在行陰邊際,而一切滅定,都不是究竟。今由反聞定力,使幽深隱微妄想的第七識種子習氣,都不再擾動,如波瀾滅,化為澄 水,而歸於元澄湛寂之第八識,則生死因盡,眾生生死果滅。
行人皆已得正知,凝明正心,但餘迷未盡,執著生滅之元的行陰為勝性,故起計度,亡失本修,並不知行陰盡後,還有識陰,識陰盡後,才是 不擾不動之真如;故於其能觀八萬劫眾生事之悟境起迷執,落入斷見、常見,或亦斷見亦常見,或執有執空等狂解邪見,以為是涅槃,認妄為真,惑菩提性;或證六 欲天、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境界,卻妄計為常、樂、我、淨之涅槃,而成各種外道同類。皆由行人於行陰上用心計度,由自心邪思惟而墮自心之魔,非由受先外 道之教所致,自作深孽,未證言證,自言登聖,即成大妄語,墮無間獄。故行人不許於行陰上用心求得,或有所得,亦不以為究竟。狂心若歇,歇即菩提,不起妄計,則可以銷息邪見。心魔不起,一味精研,無諸障礙,直趨無上之道。
3.5 耳根圓通修証法門第五步驟: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行人始終不起狂解,常住圓定,繼續用功到能空和所空都滅了,滅境現前,宛爾有個能滅心,即是第八識,然此乃是對生言滅,仍是相對的滅,滅非真滅,正是識陰區域,非 有非無而體性空寂,迷背真性,故還要再追能滅者是誰?一直追到生滅之「滅結」也滅下去,超然於「生滅既滅」不生不滅的佛性出現了,叫「寂滅現前」。
當行陰盡,識陰顯露,內既無能入之根,外無所入之塵,根塵脫節,內外湛明,故能深達十方世界,十二類生各自受命之根本元由。業因已銷,業果不召之時,若能再加用 功,止觀並進,運用金剛智力,銷鎔六根之門,令合於唯一圓融清淨寶覺,則耳、鼻、舌、身、意都能見物,開則六根互通於鄰根,眼能見色,且能聞聲、嗅、嘗、 觸、覺知,互用清淨;十方世界及與身心,蕩然不復更有,全是自己心光,如吠琉璃,內外明徹,山河大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之相滅,名識陰 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禪宗六祖惠能開示志誠說:「要到實在沒有一法可得的境界,才能在自性上隨順建立萬法。已經見性的人要建立『佛 身』、『菩提』、『涅槃』、『解脫知見』等佛法名稱也可以,不立也可以。生死去來,自由自在,無所滯礙,當用之時隨緣作用,當說之時隨緣應答;普現一切化 身而所作所答不離自性,就得『自在神通』和『遊戲人間』了,這就叫作見性。」
3.6 耳根圓通修証法門第六步驟: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
忽然超越之下文,皆稱全體所起之大用也。斷惑雖經無量劫,見性只在一念間,故曰「忽然超越」。以世出世法俱解脫,破凡夫我執而超越世間,破三乘法執而超越出世間, 行人入三摩地,我法雙空,俱空亦復不生,故得「超越世出世間」。此時十方世界所有諸法,都是行人自性光明,一切如來所證圓滿清淨、微妙光明本心,都在一念 心中,稱為「十方圓明」。於此斷惑證真間,獲得二種殊勝,位次等覺菩薩,往上則與諸佛相合,往下則與眾生相合,顯利他之德。本覺妙心,生佛體同,本無差 別;因眾生迷而不覺,非失成失;菩薩修德有功,破五陰,解六結,證本覺,非獲而獲。因為「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故能興慈運悲,拔苦 與樂,現三十二應身,十四無畏,入俗利生。眾生迷此本覺妙心,造業流轉,不能自拔,唯有仰求菩薩慈悲加被;而菩薩證此本妙心,正是眾生所迷,眾生是菩薩心 中之眾生,菩薩是眾生心中之菩薩,眾生之悲傷苦惱,亦是菩薩之悲傷苦惱,故曰「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是顯修證之功。菩菩乘一心三觀之力,修行至此,己去泥純水,永斷無明,而於寂滅,精妙己圓;故能超越凡夫世間法,同時超越 二乘出世間法。因為識陰是生滅與不生滅和合,以其生滅境界甚為微細,如急流水,望之恬靜,實非無流;迷之則作業流轉,悟之則根結盡解。眾生迷故,依圓成實 性,起依他起性,及遍計執性,妄計我及我所,於眾生世間,生椠縛想,於器世間,不能超越,故為世間所障;二乘滯寂沉空,亦為出世間所隔,故妙體不圓,妙智 不明。
今觀音菩薩,悟萬法唯心,故能法解脫已,俱空不生,於生滅滅已,寂滅的識陰現前之際,百尺竿頭重進步,憑觀行力,破識陰,解滅結,與真如理性相應,徹底取消藏識中微細生滅,使識陰之阿賴耶識,變成佛果白淨識,故能超越世間凡夫所執之有,同時超越出世間二乘所執之空,而得識性圓明,周遍法界。以下經文言:「身心世界,如吠琉璃,內含寶月,名識陰盡。」即今此文中所說:十方圓明,亦是證得大圓鏡智。故能超越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入於如 來妙莊嚴果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是以觀音菩薩自說:我得佛心,證於究竟。
如果你能把握住觀音修証法門,慢慢轉化向內聽聲音,達到一念不生,身體氣脈自然起變化,定力也增加了。因念頭完全靜止,呼吸不往不來,自然腿就容易打通。坐著舒服極 了,不想下座,動也不想動了。到此時,形而上的道體自然完全呈現了,突然超越世間出世間所有的境界。十方世界立即洞徹圓明,(十方代表整個空虛宇宙)豈止是天人合一,完全圓滿清淨一體了。
「十方」者,指沒有一個固定的中心點, (沒有「我」,也沒有一個固定的方向;「圓」是圓滿不缺,無所不及,無有邊際;而「明」則是無有障礙。這是用人類的語言文字,勉強表達本性的境界。「十方圓明」不但說明在本性之外,再找不到任何一物;沒有佛,沒有眾生,而且連虛空也找不到。這就是佛學經書裏的所謂「本性」,所謂「體」;也叫做「佛性」、 「如來藏」、「真如」都代表這同一的境界。
四. 修耳根圓通的功德: 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獲二殊勝以下,是從體起用,顯利他之德。二殊勝,即是上合下同。本覺妙心,生佛體同,本無差別;因眾生迷而不覺,非失成失。菩薩修德有功,破五陰,解六結, 證本覺,非獲而獲。故能上合十方諸佛,本覺妙心,與佛同一慈力,興慈運悲,拔苦與樂,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入諸國土,利益眾生。
悲是悲愍,仰是仰求;眾生迷此本覺妙心,造業流轉,不能自拔,唯有仰求菩薩慈悲憐愍加被;而菩薩證此本覺妙心,正是眾生本具的寶覺真心。由於眾生所迷,正是 菩薩所證,故眾生是菩薩心中之眾生,菩薩是眾生心中之菩薩,眾生之悲哀苦惱,亦是菩薩之悲哀苦惱,故能下合十方,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不但十方圓明,過去、現在、未來、空間、時間都變成自己這念心,這個境界就稱為三昧現前,是圓融無礙,光明遍照十方。到達這個境界,一個鐘頭下多少雨點都知道,不需要經過計算馬上就能知道,這就是如來佛的智慧,所以如來佛是正遍知,無所不知,無所不曉。觀世音菩薩從因上起觀行,以聲音悟道,以聲音入道,最後超越我空、法空、空空,空也不執著,越了三空,解了六結,破了五陰,出了五塵,自然而然就十方圓明,這念無為心、寂滅心現前,所有三千大千世間一切眾生的心念都知道。
不但超越世間和出世間,十方圓明,並且獲得兩種最殊勝的功德。第一、「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和十方諸佛本具的妙明真心變成一個,諸佛有,我們自己也有。這就如同我們同樣在虛空中,你證到這個虛空,我也證到這個虛空,所以與十方諸佛本妙覺心完全相同,同一大慈大悲、普度眾生。
第二種殊勝功德,「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不但和諸佛同一個心,而且十方眾生的心也在我們當下這念心中,這就是真正證到觀音法門,是果上的觀音,所有一切眾生起心動念都知道,所以果上的觀世音菩薩能聞聲救苦,眾生只要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煩惱及苦難馬上就能夠得到感應,所謂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和什麼發生感應呢?和諸佛菩薩所證到的法身、空性、覺性感應。所以一個是因上的觀音,一個是 果上的觀音。因上的觀音是以音聲來悟道,反聞聞自性,往裡面聽、往裡面聞,一直聞到破除動相、靜相、根、覺、空,最後所有一切生滅都寂滅,這念不生不滅心 現前,就能夠知道所有一切眾生的心念
五、附錄: 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
近日因石燈禪師因緣,才知耳根圓通法門,法鼓山早有真傳。信堅上網拜讀之後,覺得聖嚴法師所教,適合初學入門,因此節錄於下,供讀者參考。
在真修「耳根圓通」法門之前,我們應作基礎的耳根訓練,使我們能於修行的時候,透過聲音,使心靈安靜、穩定下來。
5.1耳根圓通法門的兩個層次
《楞嚴經》中的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是透過耳根成佛的境界,也是耳根修持的至高法門。它包含了兩個層次:
5.1.1第一個層次
觀無聲之聲。禪定之中,有一種境界,名為「光音無限」,出現於禪定初期,未入真正的禪定前,此時,會見到柔和清淨的光明,會聽見一種平穩悅耳的聲音,可以稱之為「元光」或是「天籟」,它是由內視及內聽的功能與宇宙頻率的交感所得的反應。
通常,它發生於打坐漸深,漸入定中的狀態。初初聆聽水聲,水,水,水,水……逐漸水聲消逝,聽不見了,自己與宇宙合而為一。周遭聲音一概不復聽聞,那時,宇宙之光及宇宙之音即會顯現。這個光和音非人間可以形容、製作的,唯有在禪修中始能目視聽聞。它與平常所稱的日月星燈之光及天籟是不同的。
經文的「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是由能聞的我耳,聞所聞的聲音,深入之後,便不再感覺有所聞之境,也無能聞之我,超越一切,便合於諸佛的本妙覺心,也合於一切六道的眾生,便進入了第二個層次。
5.1.2 第二個層次
即是「聞所聞盡,盡聞不住」。那便是「反聞聞自性」。一般人用耳朵、耳根傾聽,因此,總是往外的,聽著外面的聲音。「反聞自性」,卻是完全放下耳根,向內聽聞「自性的聲音」。
由於「自性」無形無體,所以也無聲可聞。自性無聲。這一階段,甚至連宇宙之聲都不要去聽它了。因為,連宇宙之聲皆是外在的。「反聞」,即是徹底放下耳根,放下一切一切有形、無形,可以讓我們依靠、參與、捉摸、把持,定名為「我」的東西。自性,即眾生本具的空性,也是每一個人本有的佛性。所以「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親聞那個自性,便能成就無上的佛道。
當進入了「聞自性」的層次,行者在時間與空間中,卻又超越了時間與空間的執著,也超越了另一種「將時間與空間當成自我」的微細執取。所謂「否定自我」,是「不要執著自我」。因此,是超越自我,而不離自我。行者經此「入流亡所」、「反聞聞自性」的修證過程, 徹底破除了深細我執,認證了本體佛性。如此,耳根圓通的重點,也僅是「破執」-契入空性,破除生命萬相的執著,而自在解脫於一切情境中。
5.2 一門通,一切門通。
一門通,門門通。一法通,一切法通。一經通,一切經通。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諸佛圓通,更無增減。流入六道,處處皆圓。萬類之中,個個是佛。譬如一團水銀,分散諸處,顆顆皆圓。若不分時,祇是一塊。
永嘉禪師云: 「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不見一法即如来, 方得名為觀自在。
蓋以萬有之法,在真如法界中,雖現種種之差別相,而其本體中則無絲毫之差別。種種之法,悉為絕對,而與一切法鎔融時,如知其一,即知一切。如嘗海水一滴,即能知一切大海水之鹹味也。
5.3 如吸音板的耳根訓練
5.3.1 基礎的耳根訓練
初步,先聽鳥的聲音。清晨醒來,於森林、公園中,一面呼吸新鮮空氣,一面聆聽各種鳥類鳴唱婉囀,心神便能感到愉快、安悅,宛如身與心都沐浴了、都滌淨了、 都透亮了一般。那麼,煩躁的心便能沉澱、平靜下來。這樣的鳥音,如果在都會中,無法透過自然獲得,也可以使用現成灌製的CD或錄音帶。
但是,鳥音由於總是吱吱喳喳、鳴囀起伏個不停,僅能帶來安靜、開朗、造成倏來的風雨,由於缺乏照顧,也將顯得危險-除非你是在一座面向河流的屋宇內。這是初步透過聲音使得心靈獲得安靜的簡易方法。每一個人皆可憑著自身獨特的經驗,發覺、開展適合自我的形式。
其次聽雨聲。不是狂風暴雨,也不是傾盆大雨,而是帶著一點點風,絲絲微微,彷彿打在芭蕉葉、樹葉上的聲音,沙沙沙沙,靜靜凝凝,很規律、持續、統合的節奏,自然較之於色色的鳥鳴聲,更容易靜定下來。然而,倘若風雨夾雜,一陣一陣,時強時弱,時快時慢,時大時小,由於聲音變化急速,初學者即可能追隨著它倏起倏跌,使心變得浮動。
再次聽水。尋找一條河流--不是大河,而是小河或小溪。坐在河畔,或坐於跨越在小溪的橋上,閉上眼睛,以耳朵聆聽。水的聲音,嘩嘩嘩嘩,川流搖擺,永遠持續同樣的節奏與旋律。你坐一天,一天的聲音完全相同;一夜,也是一樣,持續川流。這能帶著你忘掉自己,也忘掉環境,甚至於忘掉水的聲音,心便會漸漸融入水音中,進入統一的狀態,內外靜寂,可能因此入定。明朝末年的憨山大師,一日無意中坐在橋墩上,聆聽水聲,他坐著,便這樣,忘去時間,忘去周遭,忘去一切身心世界,一坐好幾個時辰。出定醒來,心想:奇怪,恍如剛剛才坐下來,怎麼便過了那麼悠長的時間?不妨學學憨山大師,也聽聽水。
前三者的耳根訓練,是靜態的,可以依自己選擇環境;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在無法
選擇的嘈雜情境中,又如何利用聲音抵達心靈的平靜呢?
5.3.2將耳朵變成吸音板
其實,於心煩意亂或愁惱悲苦的時刻,無論我們是躺著、坐著或站著,就是將眼睛閉上休息,僅僅用耳朵來「享受」。我們的環境與情境中,一向充斥著各式各樣、層出不窮、琳琅滿目的聲音,此時,不要用耳朵刻意聽什麼,所謂「享受」,就是讓它自然而然送過來,有什麼聲音就是什麼聲音。送過來便接受它,並不主動地尋找聲音,只是被動的,如同一只吸音板一般-聲音到了板上,音就不見了,並不積澱、儲存於板上,也沒有反彈的作用。倘使有反彈的作用,那便不名為吸音板,而是「回音板」了。
練習將我們的耳朵變成一只吸音板,便這麼聽著、聽著……大的聲音不要抗拒,小的聲音也不用拚命去追。只是這樣聽著,聽到多少算多少。最重要的,不要給它任何「定名」,比如說這是女孩的叫聲,男孩以粗話罵人,狗在這邊吠,貓在那邊吵……也可能鳥啊、雞啊、牛啊,乃至於汽車聲、喇叭聲、電視、收音機、摩托車、冷氣機等各種各類的聲音都一齊充斥湧動,但是,不要給與任何名字,也不要分辨它。維持自己僅是一只「吸音板」的角色,不尋找、追隨聲音,也不得與聲音作回應。
吸音板自身是安靜、沒有聲音的。聲音到了這裡,自然不見了。為什麼不見了?因為
我不產生第二個念頭,在想:「那是什麼聲音?該用什麼方式回應?」人家用粗話罵你,不要回應,因為我是個吸音板;人家以甜言蜜語阿諛你,也無庸反應,因為,我是個吸音板!只是了了分明,知道這是甜言蜜語,這是粗言惡語,這是欺騙的謊話……曉得這個聲音是什麼,卻在心裡不給它回應,那麼,便是一個真正會用功、會修行的人!如此,外境種種喧囂、嘈雜,種種有毒素、不衛生的聲音皆不能污染、刺激、挑逗、誘惑你。隨時隨刻,你將是非常自在的,因之,我稱之為「享受」。
人們總是希望能享受優雅、優美的聲音,那令他們感到快樂。而我要說,練習這個法門的要點,只是以耳朵傾聽,心中不昇起任何情緒,無論是痛苦、憂愁或興奮、激動,甚至連快樂都不要有。不反應,其實即是一種很寧靜的愉悅。
那麼,記住罷!成為一只吸音板,於眾聲喧嘩的現實中,你將是一個善於安頓、自在,而沒有壓力的人。以上是初步修行音聲法門,可以入淺定,可以避煩惱,但尚不能開智慧,不能得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