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3日 星期一

因果一點都不神秘

因果一點都不神秘 



因果一点都不神秘


2、狭义的因果

狭义的因果,就是佛教讲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善恶因果。

广义因果和狭义因果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是自然规律,都不是释迦牟尼佛创造的。

自然界中有很多存在的东西,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比如,人的肉眼可以看到的光,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可见光。更多的不可见光,我们的眼睛看不到。如果在三百年前这样说,可能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但现在这已经成了中学生都知道的常识。由此可知,很多我们看不到的东西,也是存在的。这其中,也包括狭义的因果。

因果存在的方式

比如,我们买了一条鱼,之后杀、洗、烹煮,然后吃下肚,享受了吃鱼的整个过程。从表面看来,事情就到此结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有一种我们看不见的能量,却会储存到藏识里面。

藏识就是精神最稳定的最深层次。哪怕在深度昏迷的时候,也一直不会动摇。

有可能是这一生,也有可能是下一世或几百年以后,反正总有一天,在因缘成熟的时候,藏识里储存的这个能量会发作。那个时候,我们就会感受杀鱼吃鱼的痛苦果报。

再比如,我们拿钱去扶贫救难,为别人解决了困难。也有一种善的能量会储存在藏识当中,总有一天会发挥作用。
在佛教里面,这个能量就叫做业。就像小小的茉莉花种子,在土壤、湿度、温度合适的时候,就会生根发芽,最后长出茉莉花,因为在茉莉花的种子上面,具备了我们看不见的长出茉莉花的能量。就像充电器充进去的是电,输出的也是电,而不会是水或其他东西一样。注入善的种子,就会收获善的果实;反之亦然。

无论是否有信仰,无论是基督教徒、佛教徒还是没有信仰的人,只要做了善事,就会储存善的能量;只要做了恶事,就会储存恶的能量。其中的善能量或正能量,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幸福、快乐与积极的心态;而其中的恶能量与负能量,一定会给我们带来痛苦、不幸与消极的情绪。

可见,因果一点都不神秘,只是自然演变的规律,与宗教没有任何关系。我们不能把自然规律与释迦牟尼佛混为一谈。即使相信因果,不造罪业,造作善业,也并不意味着学佛,而只是表示相信自然规律。同样,不信因果,排斥因果,也不表示不相信释迦牟尼佛,排斥释迦牟尼佛。

我們的心具足佛的一切功德

我們的心具足佛的一切功德 



我们的心具足佛的一切功德

圆通如日月,水现影皆同,

色声双泯绝,差别云何有?

“圆通”,也即真空、善逝、心的本性。

心的本性为什么叫圆通呢?从空性的角度来说,心的本性是非常圆满的、远离一切执著的空性;从光明的角度来说,心的本性具足一切佛的功德。

就像佛经所讲的,在一块如同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宽大的布上,绘制出须弥山、四大洲等等,然后用神通把它装在一粒小芝麻里面一样。在我们的心里,原本就具备佛的法身与报身功德,不需要重新去创造,所以称为圆通。

实际上这就是密宗的观点,只是这里讲得比较笼统,而密宗讲得非常具体,之间存在着广和略的差别而已。如果心的本性只是单单的一个空性,没有光明、没有佛的法身与报身功德,那就不能用圆通的词句来形容。藏文偈颂的用词,也有圆通的意思

宽容与认同

宽容与认同 


持戒

戒除、禁止、杜绝一些不好的、不健康的行为,适当地规范、调整与约束自己的心理与行为,这就是持戒。
现代社会真的非常需要自我约束。如果人人都自由散漫、无所畏惧、毫无顾忌,则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虽然每个人都很喜欢自由,西方思想尤其强调自由,但在自由的同时,也需要有自我约束。试想,如果全世界都没有法律法规、没有伦理道德,肆无忌惮、随随便便,这样一切都会混乱。
佛教的自我约束,建立在因果与利他的观念之上。

忍辱

佛教的忍辱,包含了三个方面:第一,是为了修行而吃苦;第二,是在修行的过程中,如果有其他人来侮辱、欺负、打骂自己,也能够安然忍耐;第三,能够坦然接受佛教的一些深奥观念,不惊诧、不恐惧。
忍辱精神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则应该变通为以下三点:第一,是为了事业能吃苦耐劳;第二,是在竞争的过程中,对竞争对手的忍耐包容;第三,当任何一种新的管理方式、新的技术与更新换代新产品出现的时候,都要有敢于接受、承认的勇气,不能因为违背传统或超越自己而一概否定,这也是忍辱包容的一部分。
佛教所讲的吃苦耐劳的忍辱,并不是让所有人都去当苦行僧,但适当的磨练却未必是坏事。很多时候,痛苦与坎坷反而会成为我们坚强的动力。
佛教导我们:要适当地学会面对痛苦,痛苦是无法逃避的,要打开心胸接受一切境遇,要学会拥抱痛苦,这样就能把痛苦转化为一种力量,或者是把痛苦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
世俗传统文化一直都在拒绝痛苦、排斥痛苦。但世界却随时都在变化,不会因为我们的排斥而改变。谁都无法彻底掌控自己的企业、事业、家人的未来,甚至自己的未来。所有的未来,都是未知的领域;所有的变化,都取决于今天的各种因素;而今天的各种因素,也会因为其他各种因素而变化。
所以,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轮回是痛苦的、是无常的,我们要锻炼自己,要有勇气面对这个世界。我想,如果真的能把这种忍辱精神传播到每一个员工身上,就不会连续不断地发生跳楼事件了。

大爱与小爱

佛教把爱分为两种:小爱和大爱。小爱就是对家人、亲戚、朋友的爱,是自私自利、有条件的爱。大爱就是对整个社会、整个人类、整个生命的爱心。希望所有的生命,都拥有幸福、远离痛苦的爱。
虽然每个人都有爱心,但我们的爱心非常有局限。只是针对自己的家人和亲戚朋友,将自己狭小的爱,锁定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当中。尤其可怕的是,在很多时候,我们的爱心只是表面的,其真实的本质,却是自私。比如,曾经热恋的人一旦分手,有些人居然可以做出砍杀对方,把对方毁容等等的过激行为,这都是因为小爱——非常自私自利的占有欲造成的。当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就会丧心病狂,就会歇斯底里。它的根源,就是自私。小爱不会给我们带来幸福,即使暂时带来了幸福,但如果有一天对方满足不了自己的要求时,小爱立即就会翻脸不认人,小爱就会立即不复存在,所以,小爱是会过期的,是时有时无的。
但是大爱,却能永远存在。在佛教里面,这叫做无量的爱——无量的慈、无量的悲等等。其中“无量”的意思,就是没有界限。佛教的爱不分种族、肤色、人种、国界,甚至不分人与动物,它是普及一切的大爱,这种爱永远都不会过期。
佛教会用“慈悲”这两个字来形容“爱”。所谓“慈”,是指诚心实意、发自内心地希望天下所有生命,都能拥有幸福的念头;所谓“悲”,就是诚心实意地希望天下所有的生命都远离所有的痛苦。
如果每一个企业家或成功人士都能拥有大爱,就能把这种正能量传递给员工、家人、亲戚、朋友,乃至整个社会、整个民族、整个世界。

关怀、认同、理解、宽容、真诚,都是布施

虽然企业的目的,肯定都是为了利润、赚钱,但如果企业的宗旨单单就是追求利润,而没有其它成分,这个企业一定不会生存很久,因为其中缺少了爱心,就像只有硬件,而没有软件的电脑一样。
如果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都唯利是图,员工心里装的也只是钱,所有人都仅仅是向钱看,大家就会变得非常自私。爱心缺失的结果,就会尔虞我诈、互相欺瞒,从而阻碍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需要凝聚力。而凝聚力,又产生于爱心与给予。生产企业能够给予社会的,就是给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行业能够给予的,是给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老板给员工给予的,就是各种关怀与福利。
譬如日本的稻盛和夫,他一手创建了两个世界500强。在他的京瓷公司刚刚起步的时候,曾有十一名员工集体辞职。辞职理由,是担忧未来得不到保证,所以要求加薪水、发奖金,否则就集体辞职。当时的稻盛和夫,正处于最艰难的阶段,连公司周转的资金都成问题,又如何满足他们的要求呢?钱财上一筹莫展的他只有打出感情牌。
他把这十一名员工叫到家里,推心置腹地谈了两三天,并诚心实意地向他们发誓:将来公司如果有一点点利润,他一定会和所有人分享;他的一切抉择,都会考虑到所有人。听完他的一席话,这十一个人感动万分,含着眼泪回去了。从此以后,他们和他一起同心同德、浴血奋战,最后他们的公司上市了,并成为世界500强之一。
作为企业老板,一定要学会理解、宽容。如果员工设计的方案失败了,也要承认他们的辛苦与心血,给予一种精神上的认同,让对方心里至少能得到一种安慰。这样对待员工,大家就愿意和老板一起同甘共苦。
若能做到与员工风险利益共担——有利润,是所有人的利润;有损失,也是所有人的损失。平时与员工平起平坐、加强沟通。这就是凝聚力与信任感的基础。
虽然钱也可以制造一种凝聚力,但这种凝聚力只能保持一个阶段,很快就会分散。而在真心付出、给予爱心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凝聚力,却永远都不会过期。
如何学会理解、宽容与认同?建立这些理念的最佳途径,就是佛教的平等观。同时,企业的宗旨与使命,应该包含着大乘佛教的利他精神。

以自我为中心,很难跟弥陀感应道交

以自我为中心,很难跟弥陀感应道交 



禅观是把心带回家;那么净土的人,是从家里面再重新出发,往净土方向走去。一个是把心带回家,一个是重新出发。
我们看净土的功德利益,有两种:一个是现世的安乐,一个是来世的解脱。看第一段的经文: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澫益大师说,这段的经文等于是说出了整个净土宗最重要的心地法门,都在这里面。
若众生心,这个众生当然指的是我们这种生死罪恶凡夫,我们这念心夹带了无量无边的烦恼,无量无边的罪业。但是没关系,你不要执着它,我们讲过,不要跟它走在一起,跟它保持距离,让它慢慢地沉淀下来。
一个有志于求生净土的人,你一定要跟你的烦恼的心、罪业的心保持距离,不要再随顺它了,心常觉照,不随妄转。然后呢,在无住的基础之下做两件事——忆佛、念佛。
我们先讲念佛。
念佛是一种止——安住的一种念力,当然这个佛号在念佛当中,它主要是靠音声来摄持我们这念心,就是你要“一句弥陀念诵听”,你在心中要产生一个归依的心念,然后透过嘴巴的读诵来创造音声,最后你再听回去。
所以打佛七也好,打佛三也好,刚开始你只有做一件事情——听你的音声,你的心就跟着你的音声走。对了,你每一个动作都要听到你的音声,这个就是念佛,把心安住在你的佛号的音声。所以在整个打佛七当中,刚开始你就是创造一个音声,然后把你的生命投进去。念到最后你身心世界不存在,只有一句佛号,法界一声。

这个念佛主要是一种安住的止,那么忆佛这个是关键了,就是平常的观照。我们平常除了念佛以外,要不断地忆念弥陀的功德,当然弥陀的本愿功德了。忆念弥陀本愿功德,这个地方善导大师讲得就很清楚了。
善导大师在讲四十八愿的时候,他讲到往生的三资粮: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善导大师把这个至心信乐有详细的发挥。那么至心信乐在整个善导大师的开示当中,他解释成为“顺从本愿”,就是我们一个罪恶凡夫,你时时刻刻每一个念头要归顺在弥陀本愿的座下。

比方说,你必须把你生命的功德,我为什么能够创造善业?我为什么能够拜佛?你要不断地观想这是阿弥陀佛本愿的摄受。你为什么能够有今生的福报?你也要观想这是弥陀本愿的摄受。
我们在往生净土的人,避免去思考自我意识,诶,我自己有这个善业,那就完了。那你就是活在自我意识嘛!那你这个叫顺从本愿?不是。你顺从自己,顺从自我嘛!那表示你还有力量来面对生命嘛!那你这个算是什么一心归命通身靠倒?

那个三岁的小孩子他没办法站,整个身体靠在阿弥陀佛的身上。
所以忆佛的意思就是,你不断地忆佛,你的心跟佛的心是永远同在一起的。我现在为什么还能够走路?因为弥陀的本愿摄受。为什么我能够拜佛呢?
答案只有一个:是阿弥陀佛本愿对我的摄受。所以印光大师说,你必须要即众生心,投大觉海,你必须要把你的身心世界全部地、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弥陀的本愿功德海当中,这样子叫作顺从本愿。

善导大师讲出一个标准:你如果认为你业障深重,你不能往生——抗拒本愿!你还活在自我意识,表示你没有完全投入到大觉海。你认为你福报不够,不能往生——抗拒本愿!你没有真正地忆念佛陀。所以这个忆念这个忆字,要以善导大师的解释,就是有顺从的意思,顺从。你必须把你的身心世界毫无保留地跟弥陀的本愿结合在一起,而且是你平常就要有这种心态。
所以我们这样子讲,我们的心跟阿弥陀佛的心要能够心心相印、感应道交,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自我意识是非常可怕的。我们捏造一个自我,然后以自我为中心,那你很难跟弥陀感应道交,因为你活在自我意识当中。
所以禅观它要破的就是帮你扫除这个障碍,这个五蕴身心,照见五蕴皆空,我空法空。五蕴里面它只是一个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一个暂时的水泡、暂时的假相,没有真实的自我,你很容易顺从本愿。
修般若法门的人,要我们顺从本愿非常简单,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身心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我。所以我们在念佛的当中,除了你一个佛号以外,你的归依的心、一心归命的心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

我們究竟忙到底是什么 ?

我們究竟忙到底是什么 


过一则中国禅宗公案故事。
有一位公差,押解着一名犯人去京城。犯人是一名犯了戒规的和尚。路途很远,负责任的公差每天早晨醒来后,都要清点身边的几样东西。第一样是包袱,他跟和尚的盘缠、寒衣都在里面,当然不能丢;第二样是公文,只有将这份公文交到京师才算完成任务;第三样是押解的和尚;第四样是自己。公差每天早晨都要清点一遍,包袱还在,公文还在,和尚还在,我自己也还在,这才开始上路出发。
日复一日,偏僻的小路上经常只有他们两个人在行走,很是寂寞,免不了闲聊几句。久而久之,彼此互相照应,关系越来越像朋友了。
有一天,风雨交加,饥寒交迫,两人赶了一天的路,投宿到一个破庙里。和尚对公差说,不远处有个集市,我去给你打点儿酒,今天好好放松一下。公差心思松懈,就给和尚打开了枷锁,放他去了。
和尚打酒回来,还买了不少下酒菜。公差喝得酩酊大醉,酣酣沉沉地睡过去。
和尚一看,机会终于来了。他从怀里掏出一把刚刚买来的剃刀,嗖嗖嗖,就将公差的头剃光了。然后,他将公差的衣服扒下来,自己换上,又将自己的僧袍裹在公差身上,连夜逃走了。
对发生的这一切,公差都浑然不觉,一觉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醒来后,舒舒服服地伸个懒腰,准备清点东西,继续赶路。一摸手边的包袱,包袱还在;再看公文,公文也在;找和尚,和尚找不着了。庙里找,庙外找,到处都找不到。公差就抓挠着头皮想:和尚哪儿去了呢?呃?发现头居然是光的!低头再一看,身上穿着僧袍,恍然大悟,原来和尚也在呢!
前面三样都在,第四样就该找自己了。公差又在庙里四处找,怎么也找不着自己,心里就纳闷儿了,和尚还在,我到哪儿去了?
这个故事放在今天来解读,显得格外有意味。

包袱是什么?是我们每个人的物质生活。不管现在的生活水准如何,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得更好,所以,物质生活的改善会伴随我们的一生,它不会丢。

公文是什么?公文是我们的职业。一个人在世界安身立命,总要有一个社会角色,要通过一种职业建立与他人的关系,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份公文也丢不了,会随时带在身边。

和尚是什么?和尚是我们日复一日做的事。当我们的自我还在时,押解和管理着这个囚徒。但是,当我们日复一日地忙碌着,过分专注于一件一件琐碎的事情——自己的事、家人的事、工作的事、朋友的事,就会越忙越忽略自我的感受,不知不觉将自己置换成囚徒。表面上看,和尚还在,日复一日忙碌的事都没有丢,自我却找不到了。
我们忙的到底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人最想得到什么,就会成为什么的囚徒。有些人特别重权力,他的精力都用在打通关系、经营人脉上,职位越来越高,官越做越大,到最后就变成了权力的囚徒。有些人特别想挣钱,开始的时候挣钱是为了花,挣到最后它就是个数字,那就变成了金钱的囚徒。有些人一辈子执着于感情,一次又一次地受伤,但痴迷不悟,最后就变成了感情的囚徒。往往是你最看重的,一定会把你裹挟进去,让你变成它的囚徒,这时候,“我”就丢了。

學佛要落到生命的实处

學佛要落到生命的实处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生而为人的非常多,有钱有势的也非常多,但能够接触到佛法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听闻佛法后,又懂得如何修学的就更少,也就是说,信佛的人中,真正学佛的并不多。

信佛和学佛,其实还是有区别的。有很多人信佛,只是烧香拜佛,只是祈求佛菩萨的保佑,这种信仰非常表面、非常功利。真正的学佛修行,并不是刻意地追求什么。从广义来讲,修行就是一种生活,而且是一种非常平实的生活!我们可以把学佛说成是玄妙的事情,说学佛是为了成佛,听来非常遥远。但我们要知道,学佛修行也可以说,是十分平常的事。

平常到什么程度呢?正如古德们所说的那样:饥来吃饭困来眠。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学佛是平常道,像饿了吃饭、困了睡觉一样自然。当我们说到修行的时候,想到的往往只是礼佛、诵经、念佛等等。这些算不算修行?当然是修行。

有些人诵经,每天诵一卷《金刚经》或《地藏经》、《无量寿经》;有些人念佛,每天都要念几千、几万声佛号;还有些人,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做早晚功课。这固然值得赞叹,但我们诵经的目的是什么?念佛的目的又是什么?是不是读诵的经典,或念诵佛号,像银行存款一样越积越多,我们的修行工夫,也就越来越深?不是这样的!


诵经也好,念佛也好,主要是为了改善并净化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每个人都有很多烦恼和妄想,因此浮躁不安。这些烦恼从哪里来?都是自己东想西想地想出来的!妄想少,烦恼就少;妄想多,烦恼就多。所有从贪、嗔、痴出发的行为,都会形成不善的业力。

所以说,凡夫的起心动念都在造业。当我们产生一念贪心时,内心贪的力量就增强了一分;当我们产生一念嗔心时,内心嗔恨的力量又增强了一分;当我们起一念我慢或嫉妒心时,内心我慢、嫉妒的力量也在随之增强。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念佛时,所念的每一声佛号,就是在我们的生命中种下了善的种子;当我们诵经时,就是在我们的内心中种下了佛法的种子。所以,我们是想让内心结出慈悲、智慧的果实,还是无明、烦恼的果实呢?关键在于:平时是如何熏修我们的内心。如果我们不断地贪婪、嗔恨、嫉妒,烦恼就会渐渐形成强大的力量,甚至完全左右我们的身心。如果我们不断地听闻佛法,如理思维、长时熏修,慈悲、智慧的菩提种子,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的。

学习佛法,不仅是为了丰富我们的生活。有些人每天都在忙着家庭琐事、忙着工作经商,偶尔才有那么两个钟头,到寺院里听一点佛法,有没有用呢?当然是有用的,但这种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因为,我们长期处于贪、嗔、痴的状态中,短短两个小时所得到的净化,远远不能抵消我们长期以来在社会上受到的染污!而凡夫所具有的贪、嗔、痴,是来自无始以来的习气,所谓积重难返。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学佛作为生活中的点缀,而是要将它落实到生命的实处!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