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日 星期五

善业也会带来海啸般的灾难 |



   业力·海啸   


随着烦恼接踵而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善恶。

善恶就像是烦恼巨浪最后变成的海啸。

选自慧灯之光九 《痛苦,其实只是纸老虎》





什么是“恶”
因为有了嗔恨心,所以非常愤怒,最后打了人、骂了人、甚至杀了人,这就是恶。
什么是“善”
或者因为带着实有的执著去行善,从而积聚了一些有漏的善业。
善恶都是“业”

虽然行善本身很好,善和恶肯定是迥然不同、一好一坏,但从光明的角度来讲,善与恶都已经离光明很远了。

与本性之间的距离,善和恶都是一样,所以此处我们把善恶都放在一起,佛经中称之为“业”。
茫茫轮回路
源于“业”:
我们现在的好与不好,幸福与痛苦,都取决于过去的善业和恶业。就像海啸带给人类的是灾难一样,善恶之业带给我们的,就是茫茫轮回的无尽痛苦。


喃無阿彌陀佛是什麼竟思?有人念了幾十年也不知道


什么意思?有人念了几十年也不知道 


不要空念佛号
影视剧中经常会听到“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现实生活中这句佛号也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甚至有时人们还开玩笑似地自己常常合掌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但并不是所有口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都知道“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甚至有些老人虔诚地念了几十年“南无阿弥陀佛”,竟然也不知道“南无阿弥陀佛”究竟作何解释。
“南无”是恭敬礼拜的意思,亦是皈依的意思,此二字是恭敬之词,就是我们顶礼、敬礼、皈依。可直接译为:归向于、礼敬于……
阿弥陀佛是一个“有无量功德的觉悟者”的名字。“阿弥陀佛”翻成中国话,“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就是无量觉的意思。无量觉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觉。
归纳起来,阿弥陀佛的意义就是《无量寿经》上所讲的四十八愿,这就是无量觉的浓缩;若将之展开,就是全部的《无量寿经》。因此,我们可以说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名号的注解,而《无量寿经》是四十八愿的注解。但《无量寿经》还只是略说,再详细说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以《大方广佛华严经》实在讲是《无量寿经》的详细说明。有没有更详细的?有,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细说。诸位要是能从这个意义上去体会,就知道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整个佛法的总纲领、总原则。所以,我们念这一句佛号,就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都念到了。
如同人有别称一样,阿弥陀佛共有十三个称号,其中有十二种与“光”方面有关,一种与寿命方面有关,前者总称“无量光佛”,后者称“无量寿佛”。
“南无阿弥陀佛”可以简单解释为:向阿弥陀佛致敬!除了这种狭义的解释外,在广义上,“南无阿弥陀佛”是指:向一切有觉悟的人致敬。

輪迴之出口

輪迴之出口 

慈诚罗珠堪布

(接昨天)在没有听到空性道理,没有学习中观理论的时候,眼耳鼻舌身感受到的东西,与我们的第六意识判断的结果是一致的。五官告诉意识,世界是存在的;第六意识就根据五官的信息分析判断,最后确定出世界的真实性。这是第一阶段。

学习中观以后,虽然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还是告诉意识,这个世界是存在的。但此时的第六意识却有了新的观点,通过思维,它否定了五种感官的结论,明白眼睛和耳朵的结论可能是幻觉,因为中观的推理方法已经证明了,世界本身是不存在的。这是第二阶段。

在最后一个阶段,是经过长期的修行,不但第六意识看到世界是幻觉,连眼耳鼻舌身也能看到世界的幻觉本相。

大圆满里讲过,证悟者在修到一定程度时,从禅定中出来以后,不仅第六意识,包括眼耳鼻舌身都有一种虚幻的感觉,这就是闻思修所经历的过程。五根与意识从初期的一致,走到中间阶段的分歧,最后又走向了一致。

通过闻思修,才能证悟空性。最重要的,是对佛法要有信心,前面要修加行——积累资粮、忏悔罪过,否则一开始就去听中观,虽然能了解中观的意义,但在断除烦恼方面的力度却会很微弱,所以我们要重视修加行,同时还要认真学习中观。先学中观自空的观点,再学他空光明藏的观点,最后去听一听大圆满,这样循序渐进地闻思修,就有可能证悟大圆满。

很多人误以为,除了中观以外,还有一个与中观完全不同的大圆满。其实,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里面讲过:在证悟空性的境界当中,人间的所有痛苦、快乐全然消失,就像虚空当中一无所存一样。通过修行亲身体会到这一点,就叫做大圆满;通过故事或理论懂得这些道理,就叫做中观。两者之间距离非常近,没有太大的区别。

轮回中有很多痛苦,若能把痛苦转为道用,就能促进我们的修行。但对大多数修行人,尤其对初期的修行人来说,在有痛苦和没痛苦的修行中,最好还是选择没有痛苦的修行,毕竟我们将痛苦转为道用的能力还很差。所以佛经上也说,顺利的修行是对初学者最适合的。

现在的多数人虽然有精神压力等不顺利的问题,但至少丰衣足食、不愁吃穿,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幸福。在幸福的时候,要懂得珍惜和感恩,更要利用幸福的环境努力修行,这才是真正的福报。如果身在福中不知福,当有一天我们失去人身的时候,才知道一切都完了,但那时已经悔之晚矣。

念佛虽然对年纪大的人来说非常好,如果虔诚念佛,就有希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如果往生不了,又没有听闻中观、般若这些殊胜的法门,那就太可惜了。

我们现有的世间聪明,并不是引领我们走向解脱的大智慧。因为缺乏智慧,使我们一直迷失至今,永远找不到轮回的出口。通过闻思修,我们就能确认并踏上正确的道路,所以,我们一定要推广并倡导闻思修的良好习惯。

无始以来,我们一直受着无明的操控、设计与摆布,却始终全然不知、沉迷不醒。既然现在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就一定要设法摆脱无明的束缚,从现实生活酸甜苦辣等风暴雷电的幻觉乌云中突破出来,穿越浓密的无明迷茫云层,开显出现实生活背后的那一片晴空万里的光明空性之法界虚空

證悟空性是怎么修 的?

證悟空性是怎么修 的?

慈诚罗珠堪布




对宏观世界的观点,所有的佛教宗派是一致的;但对于微观世界的看法,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部分宗派并不承认以上观点,只有中观以上的显宗宗派以及密宗才这么认为。

佛在因明的《释量论》中讲过:物质都是瞬间生灭,只是因为生灭的速度非常快,所以我们发现不了。

佛教的中观理论,打破了大大小小的所有物质,不留任何余地,一切都是空性。这些无中生有的现象,都源于我们的意识。意识的操控,形成了庞大的世界。一旦痴迷其中,就很难突破、逃脱,就像睡梦时逃不脱梦中的恐惧与忧伤一样。

当深深地体会到梦幻泡影,深深地明白万法皆空以后,就要去修行,增长对空性体会的力度,培养它,让它成长。当它越有能力的时候,烦恼、无明就开始慢慢减少了,直至最后彻底推翻。

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一切都是虚幻的,因果不存在,佛不存在,众生也不存在,所以我们也不需要学佛了。虽然实际上是这样,但我们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像谁都知道梦境并不存在,没有一个人愿意做恶梦,但在做恶梦的时候,谁都身不由己一样。所以,在没有彻底证悟之前,还是要尊重虚幻的因果,逃避虚幻的痛苦。不能用一句“放下、不执着”来解释一切。过河以后,才可以抛弃船只。要到达彼岸,现在还暂时不能放弃修行的大船。

玩具不该控制你!【宗萨仁波切】

玩具不该控制你!【宗萨仁波切】 


1
佛教与灵修心理学的差别


采访者:在中国读书界,奥修(OshoRajneesh)和克里希那穆提(Krishnamurti)都很有影响,您认为他们是开悟者吗?克氏主张在灵修上抛弃一切传统,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您也说过不一定要成为佛教徒或基督徒给自己贴上一个标签跟随某位上师才能修行,这和克氏的观点相似;但您所教授的藏传佛教却特别强调传承,不按传承学习是不会有成就的,是吗?那些既被佛教也被克氏吸引的人应该怎么做呢?








仁波切:不只是克里希那穆提以及奥修·勒贾尼希两人,还有许许多多现代所谓的导师和作家,他们教的并不是什么佛陀没教过的新颖的东西。事实上,有时,这些现代导师只是从佛陀的教法里取出其中一小部分、一个小角度,然后自称是自己的教法。我不知道谁证悟了,这很难说,也有可能那些所谓的活佛才是真正的妖怪。


  
采访者:想和奥修、克里希那穆提那样拥有更广泛的读者而不仅仅摄受佛教徒吗?






仁波切:我知道有很多老师在教佛法时,将所有的佛教术语都去掉,以非传统的方式来表达,我有时也这么做。然而,这么做有其危险性,这有点像,你为了要让年轻人听贝多芬,而在贝多芬的音乐里面加上摇滚节拍,因为年轻人都喜欢舞动身体,但是这样一来,真正的贝多芬就消失了。这时,你突然听到的是配合着摇滚节拍弹奏出来的第五交响曲,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因为贝多芬有他的特质,你应当尝试去听贝多芬,而不是尝试去听你想要听的东西。



采访者佛法里有许多心理学,现今很多从事心理学的行家受到它的吸引。佛教修行通过禅修止、观而觉知当下,这和弗洛伊德以来的西方心理学,通过向心理医生叙述和被催眠进行的治疗方法有相似之处吗?






仁波切: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心理学家的目标是要在这个娑婆世界(轮回)中获得健康与快乐;佛教徒则不是两者所使用的方法可以很相似,佛教可以使用心理学的方法,佛教同样也可以用切洋葱作为方法来使用,但这并不代表心理学和佛教相同。



2
玩具不该控制你

采访者:您说过,修行不是让我们放下一切,而是学会跟一切玩耍。能否告诉我们该怎么玩耍,怎样才叫玩耍?






仁波切:玩具不该控制你,就是这样。



3
人间佛教

采访者:基督教在穷人之间发展很快,重要原因之一是基督教为穷人带来了医药和学校。您说过,您更高兴佛教在传统基督教国家、在智识较高的人群里发展起来并庆幸追随您的人是知识分子和一些有好用的头脑的人。但在大乘佛教里,多年来也有像是一行禅师、圣严法师那样的大德倡导“人间佛教”,台湾的慈济基金会也是像基督教一样以积极济世而闻名的。您怎么看待“人间佛教”?现代佛教是否应该在出世和济世间找到平衡?







仁波切:方法(注:佛教术语一般称为“方便”,指慈悲)绝不应该劫持智慧。如果我们过于重视行动而忘了智慧,那佛教就只会成为另外一种宗教——那种乖乖好好、很有同情心、慈悲心、爱心的宗教。当然,这一切让人感觉安慰舒缓,但这不是佛教,这仅仅只是感觉好和舒服而已。我对圣严法师十分敬仰,我读过几本他的书,单单从他的表达方式和他教导的方式,就可以看出他能将很深的智慧带入行动当中。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人间佛教”或“涉世佛教”那类济世的行动能将人们引向智慧,那我完全赞成。



4
不是为了快乐


采访者:您的一本书叫《不是为了快乐》,是说学佛修行是为了达到证悟而不是为了现世快乐,但这时代盛行“心灵鸡汤”,要人们真正去实修、实践佛法是困难的。您有没有一套具体的方法,有趣又有创意,可以提供给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人,让他们使用不同的方法将佛法的理论融入生活去修行?






仁波切:我这里讲得很简单。只要这个修行人或者佛弟子对佛法的见地至少有一点理解,佛教并不排斥任何其他的方法,我想我们必须促进见地上的理解,这样,我们真的可以很开通、很勇敢地使用各种各样可调整、具娱乐性,以及不过时的方法。


采访者佛法的见地既然能够被理解,便一定有方法让我们可以实际地去应用。






仁波切:我们必须去应用。理解就像是阅读一本医学书,假如你生病了,你一定要吃药,不能单靠看书,而应用的方法有几百万种。



采访者:但是那些看了您的书的人,就是要从您这位上师这边得到特别的药方。

仁波切:我不必发明任何新的药方,药方已有很多。但是,简而言之,无论药方是什么,这里的艺术就在于去习惯它。这全都归结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