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4日 星期三

"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

"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 

大部分年轻人往往会把目光投向智能手机,毕竟,“低头族”如果没有高性能的手机,就如同缺了一只手臂般难以忍受。笔者本人也不例外,这触屏手机似乎因为高频率的使用已经有了“退伍”的想法,让我这个技术盲也不得不上网查查目前在售的手机。不查不要紧,这一了解还真有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惊奇,手机上的各种贴心小功能真是让人心动之余多了份感叹——这个世界上可以人没有朋友,但绝对不能没有手机!
回顾过去几十年,数码产品的更新换代已经成为了世界技术进步的缩影。人们永不停止、马不停蹄地进行发明创造,并庆祝和吹嘘自己前进的脚步。只是有时候也会困惑,我们在吹嘘的到底是什么?请不要忘记,人们在享受新科技的同时还要应付随之而来的后果。

放眼望去,街头、餐厅、咖啡店,甚至是厕所,每个人都在凝视着自己的智能手机。就算朋友就在身边,也要依靠手机和网络进行交流。尤其是在微博、微信盛行的今天,你不把刚端上来的菜拍上网络、不“艾特”一下参加聚会的朋友,就好像落伍了一样!于是乎,热乎乎的菜不能急着动筷、朋友在边上也不能专心聊天,这热热闹闹的饭桌渐渐冷了下来……这的的确确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人与人的交流方式。但面对一桌低着头的宴席,我认为这不是一件好事!
创造工具对于人类来说是社会实践所必须的,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譬如在军事领域,任何一个新武器的产生,都意味着一个新的杀人利器的产生;在马路上,大排量汽车高速飞驰比比皆是,同时也带来了堵车,车祸的惨剧和尾气的困扰。那么,是不是拥有一款新智能手机的代价,就是用户身边的人气呢?

在这个新时代,信息传递变得快速,知识获取的方式简易便利。这当然让人欣喜,我们不必再挑灯夜读,但是也非常微妙,如果我们更愿意用百度、谷歌来搜索我们需要的细枝末节的知识,而不愿意通读全文,更不会愿意去阅读一部大部头的著作了。我们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错过了更多的东西?
工具是生存的必需品,是人类身体的延伸,他们提高了我们的能力,满足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要求,但是工具并非是“麦琪的礼物”,每件工具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们花费重金购买的新科技,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高效高质,但是我们也因此放弃了一些什么。当你低头发送短信时,你错过了与身边人们的聊天时光;当你躲在房间面对液晶屏幕时,你错过了手拿报纸的下午茶时间;当你时刻惦记着偷菜,在人人网上疯狂留言时,你错过了与家人的温馨时光……--来源:苏州新闻网

愛,是證明自己的一种方式

愛,是證明自己的一种方式 

 宗萨仁波切 

“自我”是根本无明,它是被误认为真实的一种幻觉。因此,凡是从“自我”生起的一切,一定都是无明与幻觉。“自我”永远都设法确定它自己的存在,这显示出它基本的不稳定。虽然充满了骄傲,但自我天生就缺乏安全感,永远都害怕失去它的本身、领域、所有物和关系,这一切在巩固它“存在”的信仰上都是必需的。

鼓动强烈的情绪是“自我”的另一种伎俩,我们用这种方法让自己感到很真实,在那一段时间中,我们暂时逃避了根本不安全感的内在焦虑。生气的时候,你大吼大叫,愤怒的原因和对象变得更稳固,这样便能回过头来确定你自己是稳固的;接着,你又设法报复,这让你的“自我”因为能延伸到未来而更确定了它的存在。“自我”觉得愤怒的痛苦,要比面对“自我”本身无实的痛苦来得小。
当你爱别人时,也发挥了同样的机制。通常对于爱的定义是:你深切地关怀对方,慷慨地付出自己的爱。但实际上,爱只是“自我”寻求证明自己的另一种方法。“自我”只爱自己不爱他人,它充满着自己,根本没有空间留下来爱别人。
由于“自我”太专注于它自己,因此它并未真正注意到其他人,它专一心志地修持着(很讽刺地,自我有它自己的修持系统)自己的需要、欲望以及期待;它关心所爱的人,以那个人能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要来决定。特别是当外表上牺牲自己、愿意为所爱的人放弃自己的需要时,这种情况就更加真实了。
当你说“我爱你”的时候,你的意思并不是这样,而是在问“你爱我吗”,或者是“我想拥有你”、或“我要你让我快乐”。你所能讲出最诚实的一句话就是:“我爱你几乎和爱自己一样多。”我们所说的爱,通常是不折不扣的自私——从日后关系的发展结果,就可以看出这个道理。
只有当你不再被这个榨取所有时间、精力和注意力,而且无休止地试图满足自己,却永不满足的“自我”所奴役的时候,真正的爱才有可能。只有在你不再一心一意关怀自己的时候,才能真正地关怀别人。
这一切烦恼的火焰——爱、恨、嫉妒等,都和真爱相反,而且只是“自我”对安全和真实身分的追寻。这些烦恼是“我执”的一部分,我执就是执着有个真实存在的自我。为什么要了解“自我只是一种幻觉,无可执取”是这么困难呢?因为我们太执着于“自我”是真实的这种观念,所以抗拒去发现它只是个幻觉;相反地,却努力捕捉一切幻觉所生的形相,甚至包括了让人非常痛苦的幻相,目的就是在维持自我实存的“信仰”。
根据佛法,我们要拒绝的是“自我执着”,而不是“自我”。帝洛巴曾说:“并不是现象迷惑了你,迷惑你的是对现象的执着。”

五蓋障未除休想得定!

五蓋障未除休想得定!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样渐进地修上去。
要入定,就要具备一定的因缘,要能离五盖。盖是“盖覆”的意思。是说众生,由于还有贪、瞋等五惑,从而盖覆了自己的心识。致使不能明了正道,沉沦三界生死中,不能出离。

五盖是:一、贪欲盖,二、嗔恚盖,三、睡眠盖,四、掉悔盖,五、疑盖。
一、贪欲盖 
是说众生,贪爱世间男、女、色、声、香、味、触、法、及财、宝等物,没有满足的时候。以此贪欲,盖覆了自己的心识。从而导致禅定善法,没有办法发生。
二、嗔恚盖 
忿怒之心。是说众生,在违背自己心意的境界上,或者回忆起曾经给他及他的亲人,带来烦恼的人,从而产生忿怒的情绪。以此嗔恚,盖覆了自己的心法。
三、睡眠盖 
睡:意识昏熟;眠:五情(眼、耳等五根)昏暗不明。
四、掉悔盖 
掉:邪心动念,躁动不停;悔:心中忧恼。思维活跃,心中懊悔,盖覆自我的心识,致使禅定、善法不能发生。
五、疑盖 
犹豫不决,心生疑惑。是说众生,无明暗钝,不知真伪,犹豫不决,常无决断。
以上五种心理,都具有盖覆心识的作用,使禅定善法,不能发生。从而沉沦三界,不得出离。
当这些烦恼没有现前的时候,如果修法正确,都有机会入定。如果有这些烦恼在的话,就很难入定。除了烦恼的因缘之外,我们身体上有某些障碍,也会影响我们入定。

要入定,首先要有入定前的一些觉受。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身心都很舒适,修法又很正确,那么,他要入定之前会产生轻安的现象。即全身非常舒服,一般人的感觉是全身轻飘飘。有些人会觉得身体越来越大,甚至整个身体都在膨胀,大到他会觉得充满这个世间;有人会觉得身体越来越小,或身体浮起来。
这些都是轻安的现象,这种现象过后,就会产生很快乐的感受,这都是入初禅前轻安的觉受。在禅定里,初禅、二禅、三禅都有不同的快乐感受,到了四禅就没有乐受了。

另外,根据《摩诃止观》的说法,将要得初禅定的时候,身体中会产生八种感触。
1、动触:是说坐禅时,会有片刻引起身体动乱的想象。
2、痒触:出现片刻身体痒的感觉,好像没地方处置一样。
3、轻触:出现片刻身轻如云,有种飞翔起来的感觉。
4、重触:出现片刻身体重如一块大石头,不能作稍微的动弹。
5、冷触:出现片刻身体像冰水般寒冷。
6、暖触:出现片刻身体暖如火。
7、涩触:出现片刻身体像老树木皮那样干涩。
8、滑触:出现片刻身体像牛奶般滑润。

以上八触发生的原因,是欲得初禅定时,上界的极微进入欲界的极微,两者交替,地、水、火、风狂乱发动。不明白此法相的人,会马上起惊慌、恐惧的心理,以为是发病了。u

學習过一种不执着的生活

學習过一种不执着的生活 

 慧律法师 

  每一个人总是在自己的感受里面生活,执着于自己“心”的感受,其实这些感受就是让我们尝受到痛苦的主要原因,因为当我们用“我自己的感受”来分别和判断一切事物时,就会产生“对”与“错”、“爱”与“恨”、“是”与“非”的分别,而产生种种烦恼。

  心,就是制造一切法的根源。制造快乐就会有快乐的感觉;制造烦恼就会有烦恼的感觉;放下就会心安;不放下就会提心吊胆!

  所谓“放下”,不是要我们将家庭、事业、父母、小孩统统丢掉,也不去关心生活中所遭遇的一切人和事,如同木头一般。

  放下,就是要我们放下“执着”。在挂碍中放下;在贪恋中放下;在“有执着”中放下执着。因为心有执着,就会困在里面,想到“钱”就困在“钱”里;想到“情”就困在“情”里,心的每一个起心动念往往都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绑”住了。如果始终固执在这些自我的感受和想法中,往往就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和矛盾。

  《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怎样才能“心无挂碍”呢?就是以“缘起性空”观照自己的生活,了知诸法本无自性,并以“止观双运”时时训练我们这颗心,将“空性”引导入我们的生活当中,放下执着,不要用“自以为是”的感觉去分别。如果我们的心能够松弛、包容、不在意、不计较、不攀缘任何外在现象,心就会很坦然地属于自己,此时才能感受自己内在的那份明朗,“吃饭的时候就是吃饭;睡觉的时候就是睡觉”,随时随处体悟自己当下的真,不去追忆过去,不去妄想未来,这种当下的真实感受,就是生活的真品味!

  一个修行的人,首先就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对心性的修行是没有空间与时间的限制的,它是无时无刻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的,在行、住、坐、卧与举手投足之间,放下自己的固执、是非、计较的观念,每一个念头都要非常积极地面对自己,这就是修行。

  学佛,首先要学会过一种不执着的生活。

第九識生起,永不起我见

第九識生起,永不起我见 

为什么要立第九识,是因为
第八识有染、净之分,
有漏为染,无漏为净。
烦恼的别名,有漏就是有烦恼。
“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个含义:
一、贪、嗔等烦恼,日夜由六根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叫做漏;
二、又烦恼使人漏落于三恶道,也叫做漏。
所以,有烦恼之法都叫做有漏法,而世间的一切有为法,都是有烦恼的有漏法。

前七识不分染、净,因为八识中的第八阿赖耶识为本识,其余七识都叫做“转识”,因为都是由第八识所转生的。
第八识既然不是转识,因此就单独分开为二了:染、净,再加上前面七识,就成了九个识。

那么有人就会问了:有什么经论(经:为如来之金口说法,法华经、涅槃经等。论:为菩萨的祖述,唯识论、俱舍论等。),能证明有第九识呢? 
回答:有的。《楞伽经》说:颂云:“由虚妄分别,是则有识生。八九识种种,如海泉波浪。”
意思是说,由于众生心中还有虚妄和分别的想法,所以就产生的五根识、意识(第六识)、末那识(第七识)、阿赖耶识(第八识)和第九识,就好像大海之所以会产生有高、有低、有大、有小等不同类型的波浪,主要是取决于虚空中的‘风力’的大与小。
同样道理,五根识、意识(第六识)、末那识(第七识)、阿赖耶识(第八识)和第九识的清净程度(即修行的果位)也是取决于分别之心的轻与重。执着和分别之心越轻,心中就越清净,反之,执着和分别之心越重,心中就越不清净、越多妄想、烦恼等恶业。

《金刚三昧经》说:尔时无住菩萨而白佛言:
尊者(智、德都受人尊重的人)!以何利转,而转众生一切情识(八识)入唵摩罗(又作阿摩罗识,阿末罗识,华译为清净识、无垢识、真如识等,为九识中的第九识,亦即佛的清净识。)。
佛言:“诸佛如来,常以一觉(十界众生本性之觉),而转诸识,入唵摩罗。
何以故?一切众生,本觉(谓众生心体灵明虚廓,本来离念,等虚空界,无处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常以一觉,觉诸众生。令彼众生,皆得本觉。觉诸情识,空寂无生(空:无诸相,寂:无起灭。无生:涅槃的真理,无生灭。因而观无生的道理,以破生灭的烦恼)何以故?决定本性,本无有动。”--根据智觉禅师延寿集《宗镜录卷第五十六》整编


我們總是看不惯他人?

我們總是看不惯他人? 

看不惯是这个世界上最匪夷所思的事情了。用通俗的话就是:他怎么样,关你什么事。
似乎从逻辑上找不出他对你的必然影响,但我们似乎就喜欢看不惯。比如说,看不惯别人装逼嘚瑟,看不惯别人过得比你好,看不惯别人运气好,看不惯别人财大气粗,看不惯别人游手好闲,看不惯别人不怎么努力就有钱。如果说这些看不惯是因为嫉妒,那么有种看不惯我就不能理解了:看不惯别人铺张浪费、占小便宜、自私自利、贪污腐化、阿谀奉承、虚伪做作、斤斤计较等等。仿佛自己是要做救世主一样,把他们错误的行为给掰过来。
我们使用看不惯的方式,通常也很滑稽:不屑一顾,你有钱又怎么样,这种人渣,我根本看不起你;诅咒,你这样迟早会吃亏的,你这样的人肯定不会成功的,会遭报应的。
如果我们有观察,却发现事实常常不是那样:我们看不惯的时候,自己脸红脖子粗,该怎么落魄还怎么落魄。我们看不惯的那些人,反而会逍遥自在,不亦乐乎。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去反思下人们常说的这句话:你看不惯,是你的修养不够。
看不惯是一种自我中心。这种自我中心就是:我们把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当成了全世界的中心,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这么做。而且我们把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当成了绝对正确,只要不同意我们的,就是错的,就肯定会有不好的下场,就该被看不惯。
所以你可以去问下自己,你看不惯什么。你去听听看不惯背后的规条是什么。当你看不惯别人铺张浪费、自私自利,你的规条可能就是“人应该勤俭节约、乐于分享”,并且把你信奉的这些当成了好的。如果你看不惯别人的虚伪谎言,你的规条可能就是“人应该诚实真诚”,并觉得这是好的。这是好的并没关系,问题是:你会把别人的弄成错的不好的,不如你的好。然后你用看不惯的方式来要求他放弃自己的价值观,来认同你的,按照你的价值观做。这,不就是自我中心吗?
有的人还会看不惯那些富二代的啃老族们,觉得他们没志气,并诅咒他们“肯定会坐吃山空”。富二代们又会看不惯屌丝男们不敢投资,瞻前顾后,为贫穷的现状找借口。有的人看不惯90后们的张扬矫情,觉得人应该低调务实。90后们又会看不惯大叔们的死板陈旧。有的人会看不惯那些拼命考公务员的人,觉得人应该冒险自由。有些公务员们又看不惯这些年轻人不懂得为未来着想。你看不惯的人也许正在看不惯你。究竟谁对谁错呢?谁好谁坏呢?谁该按照谁的价值观来生活呢?谁的活法才是“应该”的呢?。
没有应该。每个人所处的时代、家庭、背景都不同,让他们养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行为作风和思考模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每个人都该被允许和我们不同,都应该被尊重。也许你的道德标准教会了你好坏对错,但是道德不是强迫人遵守的,而且也是不同的文化里所赋予的不同含义。
一个有修养的人不会有这么多看不惯,是因为他懂得尊重他人和自己的不一样。他会坚持着自己的价值观,同时不会把自己的原则当成世界的中心,要求别人来遵守。
连法律都不会强迫人去执行什么价值观。它只是在违反它的时候,给人惩罚。但依然给人违反法律的自由。你不是神,不是法,你用的,可能只有看不惯来惩罚下他人吧。然后你开始评判,不符合你的标准就被你在心里指责,然后在你身体里产生情绪。这些烦躁、生气、委屈等看不惯而产生的情绪,折磨下自己。


看不惯还是一种索取。看不惯的本质就是对自己自我价值感低的一种愤怒。然后想从别人身上得到点价值感。如果我们不能证明自己是对的是好的,起码我们要证明别人是错的是差的。
因为如果你去聆听,看不惯就是在说:你这太不正常了、太低级了、太错误了、太不好了。你的这些行为和思考方式都是错的不好的,都不如我的高级。我就不会像你那样。通过这个心理游戏,人们就成功的完成了对他人的打击和否定。
这是人们喜欢跟自己玩的自我价值感的游戏之一:如果他人不能主动来证明我是好的,我就必须主动出击来像他展示我是好的。比如说,通过打击和否定他来完成。虽然这样也无法改变事实,但起码在我的心里世界里完成了“我比你好”的建构。因此看不惯就成了:我如果不能比你好,我也要假装比你好。
这种欺骗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全世界只有你自己相信了这个假装是真的。这感觉就像是你偷铃铛的时候要把字的耳朵堵上,这样你就听不到了。并且,你自己相信了。
所以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容易看不惯。他无法证明自己好,只能通过证明别人不好来感觉到自己好了。
打击完了并不消停。还会发展出一个期待来:期待他认同自己的活法,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活法的确是好的。


看不惯就是这样一种在自己的世界里自演自导的一场心理游戏。最终结果就是:你做的不好,不符合我的原则,我就生气、烦躁、鄙视、诅咒、看不惯等一系列情绪来折磨我自己。
即使你对了又怎么样呢?你还得拿出精力来关注别人做的怎么样,做了什么,你还得高雅得控制下自己的情绪。你需要分散出这么多的精力。而你看不惯的人却快乐的做着自己的事。你说结果会怎么样呢?
没有人让你看不惯,除了你自己。
看不惯只是跟自己在战斗。在自己的世界里完成了假装比他好。只是,你要假装到什么时候呢?
你可以做一个新的决定。
那些让你看不惯的人,其实都是来帮助你修行的。帮助你看到自己正在坚守那些固有的规条,帮你看到你怎么在跟自己玩价值感的游戏。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借着看不惯的时候更加了解自己,然后重新选择,是否依然要坚守自己的规条。如果你要坚守,很好,但请允许别人不必也像你一样坚守,来认同你的活法。如果不再坚守,也很好,你可以去尝试另外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像那些你看不惯的人学习下:他是怎样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依然可以活得很好。
当然你也可以继续看不惯,都是那些人的问题。我废话这么多,是我的问题,你也可以看不惯我废话连篇。
这并不影响我很喜欢你。
因为我就是喜欢你看不惯我,又不能把我怎么着的样子。

'這杯茶真香!”不是茶好,是你福报大

'這杯茶真香!”不是茶好,是你福报大 


从唯识的角度,妄想它是唯识所现跟唯识所住。
首先我们看唯识所现:这个唯识所现这个识是指什么识呢?第八识。 
第八识它含藏我们过去善恶业力的种子,等到今生成熟的时候,它的工作就是一个叫异熟,就是释放种子,变现果报。
变现果报的时候,主要有二个:第一个感受,第二个想法;
感受我们前面讲过是个人的循业发现;比方说,我们从一个大的总报来说─一水事件,这大家很清楚啊,一盆水在那个地方,我们人有五戒十善的业力,我们去跟水接触的时候,感到清凉的感受;饿鬼道的众生去接触水的时候,他感到是一个热恼的火。这个水本身没有自性,是个人循业发现嘛! 

又比方说,我们今天有三五个人在讲话,突然间有一句话你听得很刺耳,那你过去生这方面有罪业,你过去生肯定有批判别人,所以你听到这一句话,你就会有痛苦感受。其实这一句话没有错,一句话释放出去,每一个人得到的是什么呢?是你自己业力变现的这一部分,你有什么业力,这一句话进入到你心中的时候,它变现的,是你自己业力变现的,叫自变自缘。 

所以在唯识学上说:一个法要进入你心中,要产生一个变现——随顺你的业力变现。你看那个水,饿鬼道接触水的时候,它变现成火,这是循业发现!我们如果看一个人不是很高兴,不是去改变他,赶快去忏悔啊,你有这方面的罪业啊!
所以我们在修《楞严经》的人,他的思考模式法法销归自性─他每一个法,都在观察自己的内心的即空、即假、即中,都是你个人的问题。从总报来说是一水事件,那别报也是这样,你看那个[读者文摘],讲到一个个案说:
 美国有一个人他吃玻璃,他吃玻璃吃得很高兴,有人问:你吃玻璃感受怎么样?就像那个脆饼一样,吃起来又香又脆啊。但是我们吃玻璃是很坚硬啊,他不但吃它还可以消化,他过去有这方面的业嘛!中国大陆有人吃石头,把石头像当花生一样的吃,所以我们的感受,完全是个人的循业发现。感受结束以后,下一个就是你的想像─安立名言,这个就很复杂。 

感受是很单纯,因为感受大概就是第一刹那;你说诶,这个茶喝得很香啊!诸位你知道怎么回事吗?你为什么喝茶会很香,你知道吗?不是茶好,是你福报大!真的,你福报享尽的时候,你喝茶看看!是你的福报大,你有这个善业力;你一个苦恼的人喝茶,它不会香的,他没有福报,它怎么会香呢?所以你喝茶喝得很香,这个茶只是一个增上缘,是你个人过去善业强! 
第一念感受,第二念想像,到想像的时候,事情就很复杂,每一个人过去的想像力不同。 
比方说,有些人他吃到一个巧克力蛋糕,他第一个感受是快乐对不对?就想说,哎呦,这巧克力不错哦,我应该把它占为己有哦。这样的想像,你来生啊,应该没有太大福报,悭贪的想像。有些人说诶,这个巧克力蛋糕不错,应该跟大家分享。你这个人经常起这种想像,你来生福报很大!这个想像它会带动业力的。

所以我们从感受而到想像,这里就开始变成一个因缘了,这是我们的唯识所现;但这一部分,都是继承过去生命留下来的。感受是继承你的业力,想像是继承你过去的心态!你过去的心态是布施的心态,你今生还是喜欢布施;你过去喜欢悭贪,你今生还是悭贪,这个叫做等流性,我们现在对过去是没办法啦,概括承受。 


修行的困难就是─我们如果是从今生开始,那很简单,处理今生的问题就好;修行的困难,就是你内心深处,留下一些乱七八糟过去的想法,这个很麻烦,有好的、有坏的。这要怎么办呢?我们现在已经不可能回到过去,说你不要老是打这个妄想,不可能,已经打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唯识所住这个地方。

楞嚴経生活”之一 | 阿赖耶和古老的习惯

楞嚴経生活”之一 | 阿赖耶和古老的习惯 

作者:Sitanshu Kumar
译者:River

译者注:S.K.来自印度,现居住在美国,他正在写一个对《大佛顶首楞严经》的注解。以下是开头部分(后续具体解释经文的部分尚未写成)的一些注解,这里以英汉对照的形式贴出。

Alaya
阿赖耶

From the Buddhist Gatha:
来自佛教偈颂:

Old Habits flow like torrents in
Alaya's subtle consciousness
Since the real yet unreal can create confusion
I have refrained from revealing it to you
古老的习惯像洪流一样
在阿赖耶微妙的意识中
因为那真实而又不真实的东西会造成迷惑
我一直没有显现给你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理解这首佛偈中提到的几个很关键的词:
“Old habits”
“古老的习惯”
To some degree we are aware of our superficial habits,for example, reaching out unconsciously for a cookie jar when we do not have a slightest bit of hunger. Habits are always associated with a degree of non-awareness (if you are fully aware, does any action become habitual), where energies fueling thought are significantly narrowed, where next thought is immediately follows the previous one. In this case action is physical,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a disturbed state of bodily balance (slight hormonal abnormalities).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知道自己表层的习惯,比如说,在没有一点饥饿感的时候,我们会无意识的把手伸向饼干盒。习惯总是与一定程度的不觉知相联系的(如果你是充分觉知的,你会有任何行为变成习惯  性的吗),此时充满能量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变得狭窄,此时一个思想马上被下一个思想追随。在这种情况下行为是生理性的,这可以与某种被讨扰乱的身体状态相联系(轻微的荷尔蒙异常)。

The Buddha is obviously not referring to physical habits, but rather to habits in the sphere of the (human? Do animals have habits? Or do they only have habits?) mind. To give an example, some people have a habit of interrupting others in a conversation. What is it which prompts someone to interrupt a conversation? Here is one likely explanation: As one is listening to another there arises a counter (or sympathetic or unrelated, the point being there is a background process) thought. As each thought build its own momentum (excitation of the mind/nerve system), when a certain barrier is breached, the conversation gets interrupted. This habit of having more than one thought streams or thought contexts ( if you have noticed when there is only one thought context, the mind reaches a kind of stillness, in which the realization of time is diminished. It seems that rapid fluctuation of thought gives riseto perceptible time) is quite pervasive across humanity. Since it is so pervasive, it cannot be but ancient (working its way through our mind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t can be termed “old habit” in the sense the Buddha describes above. Since it cuts across the divides of humanity, there is a trans-personal aspect to it (all fundamental habits seem, with some variations, common to humankind and therefore trans-personal).
佛陀说的显然不是生理的习惯,而是心的层面的习惯(人?动物有习惯吗?还是说它们只有习惯?)

举个例子,有的人在谈话中有打断别人的习惯。是什么在促使一个人在对话中打断别人呢?这里是一个可能的解释:在你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你心中出现了一个反对的(或者赞同的,或者无关的,要点在于有一个背景的思想过程在进行)念头。因为每个思想会聚集它自己的力量(心/神经系统的兴奋),当某个障碍被冲破时,对话就被打断了。

这种同时进行多个思想流或者思想内容的习惯是人类很普遍的(你是否注意到在只有一个思想内容的时候,心会达到某种宁静,此时时间的感觉减弱了。看上去思想的快速波动产生了也可以感知到的时间)。因为它是如此的普遍,它必然是古老的(多少千年以来一直在我们的心中活动),它们可以在上述佛陀描述的意义上被称为“古老的习惯”。因为它普遍存在于不同的人群中,所有它有一种超越个人的意义(所有的根本性习惯似乎都是,带着一定的变化,人类所共同的,因此是超越个人的

''Alaya”
“阿赖耶”
The “Alaya” (meaning home) is where these habits reside, where each individual contribution flows in. One experiment conducted on some monkeys may be illustrative. A homogeneous group monkeys was divided, one group was placed on an island and the other kept on the mainland. The group on the island was taught some new hunting techniques. After some time,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group on the mainland started to hunt in a similar fashion. Although, this only provides an indirect evidence of “Alaya” of habits, it does point towards the unity in consciousness. The emphasis in human life should be to step away from the stream consciousness of habits, or put it differently negating the “Alaya” of habits.
“阿赖耶”(家园的意思)是这些习惯的住所,每个个人的贡献都流入那里。一个关于猴子的实验也许能说明一些问题。一群相似的猴子被分为两组,一组被放在一个岛上,而另一组放在陆地上。放在岛上的那一组猴子被训练了一种新的狩猎技巧。一段时间以后,可以观察到陆地上的那一组猴子也开始以类似的方式狩猎。虽然这仅仅提供了一个习惯的“阿赖耶”的间接证据,但它却是指向意识的统一性的。人类生活的重点应该是走出习惯意识之流,或者换句话说,否定习惯的“阿赖耶”。

“Since the real yet unreal” 
“因为那真实而又不真实的东西”
Now this gets a little harder. Perhaps an example will illustrate the point. Is thought real or unreal? Consider the process of day dreaming. Dreaming is real in thesense that we can (mind, the sixth sense) perceive it ( if it was totally non-perceivable we could not talk about it) but it is unreal in another sense, since none of the events “really” happen. All that transpires is a series of images in the brain, with the associated chemical activities, which create a feeling somewhat equivalent to what may happen in life. It is a movement of images, or imagination filled with desire. Contrast it to somebody pinching you, when you feel real physical pain. All mental processes can be said to be real yet unreal since they are fleeting, they arise in conjunction with residues and leave a residue as they fade out. The Buddha says that we carry many such subtle habits, in the “Alaya” or the home (of habits), which are a hindrance to true awakening.
这似乎更难理解一些。也许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思想是真实的还是不真实的?我们看看做梦的过程。

梦可以说是真实的,因为我们(心,第六感觉)能感知它(如果它是完全无法感知的我们就没法谈论它了),但是它又是不真实的,因为那些事件并没有“真的”发生。实际发生的只是头脑中的一系列图像,以及相应的化学活动,它们制造了一种与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类似的感觉。它是一种充满了欲望的图像,或者说想像的运动。与别人掐你一下,你会感觉到真实的生理痛苦相比,所有心理过程可以说是既真实又不真实,因为它们是短暂的。它们与某种留下的痕迹相关联而升起,而在它们离开时又留下新的痕迹。佛陀说我们带着很多这样的微妙的习惯,在(习惯的)“阿赖耶”或者说家园中,而这是真正觉醒的一种障碍。


Meditation
冥想


May I be aware today of habit prone thought
By fixing my gaze with unwavering attention
May this ancient energy be released
Cleaning the mind-heart complex
让我今天觉知到容易陷入习惯的思想
通过毫不动摇的注意力把我的目光凝聚
让这古老的能量被释放
净化这心与智的复合体

During morning meditation, try to fix your mind on a particular thought context which has been with you recently. An example would be to a particular anxiety or resistance that you have recently developed. Notice, without trying to get rid of it, how much of your mental being it has gripped, and how it is interfering with your normal activity. Then thinking of it as sacred energy, slowly release it. Think of all negativity in a like minded fashion, and release them. By doing this you will become more aware of the habit forming process that occurs in the mind.
在早晨的冥想中,把你的心放在某个特定的最近经常出现的思想内容上。比如说你最近开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焦虑或抵触。不带试图改变它的意图,而是注意到你的心理存在是多么地被它所控制,以及它是如何影响你的正常活动的。
然后把它看成一种神圣的能量,慢慢地释放它。所有的负面东西都可以这样看,并释放它们。通过这样做你会更加能够觉知到内心习惯形成的过程。


作者介绍
Sitanshu Kumar出生于古城贝纳拉斯,印度恒河沿岸的精神之都。五岁起进入附近的克里希那穆提学校学习了十年,后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学习电气工程。他毕业于加州洛杉矶的物理和电气工程专业,目前居住在加州硅谷。

他从十岁起就对寻求真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1976年开始学习克氏的教义,1979年开始学习佛陀的教义。他愿意和任何人在任何时候探讨生活,他相信可以洞察真理,而不存储任何结论。Sitanshu第一次见到克是在他5岁的时候,从远处看,他觉得克是金色的。此后,每年当克访问Rajghat(圣雄甘地墓)时,他都会见到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