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日 星期三

调伏心的次第

调伏心的次第 


金刚上师四朗培吉慈悲开示:

调伏心的次第(之一)
我等凡夫俗子从无始以来到现在,一直随心而转,心亦随烦恼而转,因此,我们总是遭受来自身心的各种痛苦的逼恼。

为了调伏自心而想禅修的人必须要认识这九种安住心的方法:即一,内住心、二,续住心、三,安住心、四,近住心、五,调伏心、六,寂静心、七,最极寂静心、八,专注一境心、九,平等住心。

调伏心的次第(之二)
一,内住心,我等没有经过训练的心,就像心猿意马,长期散于外境,片刻也无法住于彼所缘。所谓内住心,就是一种把散于外所缘境的那颗心,收回来令它攀缘内所缘境。此时虽感分别比以前更粗重,其实并非变多,而是被认识到罢了。也可以说这就是自心住于内所缘境的开端。

调伏心的次第(之三)
二,续住,其实在第一住心阶段,只是刚刚开始摄录散于外所缘境的心而已,还不能住于其所缘境。此时心住于其所缘境的时间略能延长,也就是说初所系心令不散乱,能于所缘相续而住,比如说,在念一串六字真言的时间内修行,可以做到心不散乱.

调伏心的次第(之四)
三,安住,就是指心由忘念向外散时,速知而还复安置于彼所缘境。也就是说,在持续安住所缘境的基础上,当心散乱离开所缘时,能立即了知,然后重新修补,安住于所缘境,故称"安住心"。再通俗一点说,安住心也叫回收心,就是出现意不守舍而外流,就将心收回来安置原位。

调伏心的次第(之五)
四,近住,按《修行次第初编》,近住心,是指断除散乱而励力令心住其原所缘的心;根据《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近住者,谓从广大境数摄其心,令性渐细上上而住的心;《声闻地》说:“先应念住,不令其心向外散动”这就是说发起念力,令不忘念于外散动。

总之,在此时能由比较强有力的正念安住于所缘境。因为从此所缘境不再丧失,所以此心比前三心要稳定,但是要必须注意沉没。

调伏心的次第(之六)
五,调伏心:此心是一种由思维三摩地的功德,令于三摩地心生欣悦的心;《声闻地》说:“若出现由色等五境及三毒男女随一之相,令心散动,先应取其过患,莫由以上所说的十相令心流散。”

在第四近住心时,虽不再从所缘境中于外散乱,但若摄心太猛,极有可能犯细沉没,所以,在此时要思维禅定的功德让心活泼起来。

调伏心的次第(之七)
六,寂静:这是一种能认识散乱的过失而止息不喜欢修三摩地的心。也就是说,在第五调伏时,为了防止中、细分沉没的现起,使举其心生欣喜。这种方法虽能调伏沉没,但是细分的散乱仍会现起,这时主要因为能正确认识散乱的过失,而止息自心不喜欢修三摩地。

在声闻地中说,此处所说的寂静心,是一种若由欲分别等诸恶分别,及贪欲盖等诸随烦恼扰乱内心,一开始就观其过失而心不让随流散于诸分别及随烦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