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民间土医的中医之路 续2(干货)
艾御享堂
一、杂病医案解析在我们日常的生活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较为古怪的病。这些病由于很难诊断出是那一类病,治疗和用药都不能准确,效果也不好。下面就在治病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病案谈一下看法。
病案一:右下肢犹如火烧烫,冬天也不要盖破子
在1991年的夏天,有一位江西的中年女患者来看病,诉说自得病多年看了好几家医院,中西药都吃病没治好,说右腿如火烧烫,特别是晚上睡觉腿难受的不知放那里好,即在寒冷的冬天也要把腿露在外面,放在冰冷的地上心方觉得舒服。白天症觉轻,行走无碍。口不渴,食量、大小便还正常,只是有时小便会黄,有时又不会。观其双脚之色和大小很难看出变化,其面色淡青微带黄,舌胎薄白少而不均,舌质淡白而显暗郁色,偏厚。脉初举微浮而不均,中下弦、涩小紧互见。多见寸、关位。
诊毕思维,余无治过此病,但从舌脉观之,病由水湿引起,寒气从之,湿久不去凝生流痰滞于经脉,气血周流受阻,郁久寒湿热化,阳气不得宣发。又久病入络,瘀血乃结,故舌质暗,脉象涩。舌质较厚此脏腑之气升降有碍。又何病入睡会加重,经云;人卧血归于肝。阳入阴则眠。此病经脉受阻,血归滞慢,阳气在外不能潜入阴内而发热,是故病入夜眠而加重。治法当,湿、痰、气、血、寒、热并调(病之经络主阳明、少阴、少阳、厥阴)。处方如下;(以下用药克为单位)
老苏梗12 藿香10 槟榔10 厚朴10 木香10 木通10 连翘10 黄柏10 知母10 苡米仁30 半夏10 茯苓15 吴芋10 赤芍10 丹皮10 红花10 土别虫10。两剂,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药后病人诉说;腿之发热大减几乎不影响睡觉。说时很高兴。后依舌脉之变以此方为主,少有加减几味,药再服伍剂。一月后见其说病已不发了。此气病至血,痰湿凝滞,寒热兼杂。治以气分药为主佐于他药合参用之。
病案二:胃脘及食道发热如开水滚烫难忍
2000年秋一位六十岁的女患者求治。言其得病后在大医院诊治一年多病不见好转,医生在诊断后得不出什么说法,病例上写着胃及食道高度红肿溃疡,并对其家人说有可能是癌变。病者心里负担很重,不知如何是好。整日忧虑。食量减少,如胃不发热一切正常,发热一日数发,从胃脘至食道,时间多少不一定,若吃饭时发着,更是难受食物一点不敢咽下。对生活几乎失去信心。因病的难受倒置心理变异,心情时常烦躁,很多事情都看不顺眼。一家人为之担忧。观其色青微黄白,色下显暗。人体消瘦,舌几无胎,质红中裂,少津,口渴不多饮,小便黄热,大便少干涩难排。双浮数中下小弦见芤,脉较常小。分析此病当从肝经着手治疗,方药以和肝理气治之:
柴胡3 菊花3 百合10 乌药10 木胡蝶5 甘草10 白芍10 竹叶10 麦冬10 生地10 丹皮10 代赭石30 旋复花10 麦芽15 大枣10枚 吴芋3
水煎服,日一剂,远食服。先服两剂。药两剂后病人症状大减,原方再服至八剂。胃脘及食道烧热现象消失。病人全身轻松。嘱其中午服归脾丸,晚服地黄丸一段时间。(因一诊后病情说明都在电话中谈。)
当初见患者病,似厥阴病,又似百合病“论日;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治参合其法,为方药之指导。或间;“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何不用乌梅丸方?答:但取其义也。方药清扬柔肝舒气,故取微辛之意,代赭石、旋复花性沉降引药入阴,合解郁药由里向外,缓而透发。竹叶、麦冬、生地、白芍等药甘淡清凉微酸养阴而柔筋。古人云;急病缓治。意思用药甘缓为好。何之义,病久正气必虚,行气太过,治病不及反而伤正,有时初两剂觉得有效,后则无效。甘缓之药治虚人肝气郁结方可效果长久。
病案三;口舌干热如火,渴水不能解渴
2002年10月25日在厦门有一位42岁的女患者来治病。诉说自2月份以来就病了这种怪毛病,起初以为火气吃了一草药不见好,后来又吃了很多清凉的药病还是不见好,到医院去看病还是不会好。口干如火怎样吃水都不能缓解。小便黄热。观其色青而微白,舌胎切其脉薄白少干,微黄舌质有红点。嘴唇肿的很厚。切其脉两关弦滑有力。其言语面带笑容,但色脉参后与其轻松之微笑完全不一样。此七情至病,肝郁急变化火也。切完脉后第一句话对病人说,你心胸要宽点,此病是你生气太急引起。病人一听顿收笑容,说出了与人生起的经过。此病人来治疗,只说口舌干热之难受,未言心情之病,若依其说,用苦寒之药病必不除,反而化燥。中医治病,察色切脉,病者虽然未言其心,医者也得察出其意,方不误其治。明白病因开方如下:
柴胡5 甘草10 麦芽12 菊花5 白芍15 青皮10 石斛10 生地10 丹参10 麦冬10 石决明20 薄荷10 槟榔10 大枣10枚。两剂,水煎服,下午至晚9点钟前服完一剂药,明天再服一剂 。次日下午病人复诊,说口干热大减,口中有津液,小便已无热黄。观其心情很高兴,嘴唇之肿已消退,舌胎白,舌质已淡,双脉比昨柔和,宽度减半,但还有点弦。于原方加“秦艽”再服三剂。因病人要回乡下后来情况怎样不得而知。
综上几例病情,共同之处都是局部有点古怪的发热,西医诊断说不出什么病。但说法还是很多。或说缺少维生素,或说是什么综合症。这几例都吃过西药没有用处。因中医辩证不准吃中药效果也不好。然中医若能潜心多思考一下,就可解除病人的痛苦。中医治疗必明阴阳,阳化气、阴成形。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上几例病在气分,非有形之病,为阳之病,为阳气不得从其经之所病。为清阳逆于腠理,,不得宣发之为病。明白病因治病才有方略,用药则有指导。用药取之薄,薄为阳之阴。薄则通,气薄则发泄。是故腠理宣发,经络畅通。郁热之病消除。然阳病及阴,治时佐于阴药。也在阴阳之理中。此阴阳兼顾是中医治病的灵活之处。
病案一:右下肢犹如火烧烫,冬天也不要盖破子
在1991年的夏天,有一位江西的中年女患者来看病。诉说自得病多年看了好几家医院,中西药都吃病没治好。说右腿如火烧烫,特别是晚上睡觉腿难受的不知放那里好,即在寒冷的冬天也要把腿露在外面,放在冰冷的地上心方觉得舒服。白天症觉轻,行走无碍。口不渴,食量、大小便还正常,只是有时小便会黄,有时又不会。观其双脚之色和大小很难看出变化,其面色淡青微带黄,舌胎薄白少而不均,舌质淡白而显暗郁色,偏厚。脉初举微浮而不均,中下弦、涩小紧互见,多见寸、关位。
诊毕思维,余未治过此病,但从舌脉观之,病由水湿引起,寒气从之,湿久不去凝生流痰滞于经脉,气血周流受阻,郁久寒湿热化,阳气不得宣发。又久病入络,瘀血乃结,故舌质暗,脉象涩。舌质较厚此脏腑之气升降有碍。为何病入睡会加重,经云:人卧血归于肝,阳入阴则眠。此病经脉受阻,血归滞慢,阳气在外不能潜入阴内而发热,是故病入夜眠而加重。治法当湿、痰、气、血、寒、热并调(病之经络主阳明、少阴、少阳、厥阴)。处方如下:(以下用药克为单位)
老苏梗12 藿香10 槟榔10 厚朴10 木香10 木通10 连翘10 黄柏10 知母10 苡米仁30 半夏10 茯苓15 吴萸10 赤芍10 丹皮10 红花10 土别虫10 两剂,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药后病人诉说:腿之发热大减几乎不影响睡觉,说时很高兴。后依舌脉之变以此方为主,少有加减几味,药再服伍剂。一月后见其说病已不发了。此气病至血,痰湿凝滞,寒热兼杂。治以气分药为主佐于他药合参用之。
病案二:胃脘及食道发热如开水滚烫难忍
2000年秋一位六十岁的女患者求治。言其得病后在大医院诊治一年多病不见好转,医生在诊断后得不出什么说法,病例上写着胃及食道高度红肿溃疡,并对其家人说有可能是癌变。病者心里负担很重,不知如何是好。整日忧虑,食量减少,如胃不发热一切正常,发热一日数发,从胃脘至食道,时间多少不一定,若吃饭时发着,更是难受,食物一点不敢咽下。对生活几乎失去信心,因病的难受导致心理变异,心情时常烦躁,很多事情都看不顺眼。一家人为之担忧。观其色青微黄白,色下显暗。人体消瘦,舌几无胎,质红中裂,少津,口渴不多饮,小便黄热,大便少干涩难排。双浮数中下小弦见芤,脉较常小。分析此病当从肝经着手治疗,方药以和肝理气治之:
柴胡3 菊花3 百合10 乌药10 木胡蝶5 甘草10 白芍10 竹叶10 麦冬10生地10 丹皮10 代赭石30 旋复花10 麦芽15 大枣10枚 吴萸3
水煎服日一剂,远食服。先服两剂。药两剂后病人症状大减,原方再服至八剂。胃脘及食道烧热现象消失。病人全身轻松。嘱其中午服归脾丸,晚服地黄丸一段时间。(因一诊后病情说明都在电话中谈)
当初见患者病,似厥阴病,又似百合病。“论日: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治参合其法,为方药之指导。或问“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何不用乌梅丸方?答:但取其义也。方药清扬柔肝舒气,故取微辛之意,代赭石、旋复花性沉降引药入阴,合解郁药由里向外,缓而透发。竹叶、麦冬、生地、白芍等药甘淡清凉微酸养阴而柔筋。古人云:急病缓治。意思用药甘缓为好。何哉?病久正气必虚,行气太过,治病不及反而伤正,有时初两剂觉得有效,后则无效。甘缓之药治虚人肝气郁结方可效果长久。
病案三:口舌干热如火,渴水不能解喝
2002年产10月25日在厦门有一位42岁的女患者来治病。诉说自2月份以来就得了这种怪毛病,起初以为火气,吃了一草药不见好,后来又吃了很多清凉的药,病还是不见好,到医院去看病还是不会好。口干如火怎样吃水都不能缓解。小便黄热,观其色青而微白,舌胎薄白少干,微黄舌质有红点,嘴唇肿的很厚,切其脉两关弦滑有力。其言语面带笑容,但色脉参后与其轻松之微笑完全不一样。此七情至病,肝郁急变化火也。切完脉后第一句话对病人说,你心胸要宽点,此病是你生气太急引起。病人一听顿收笑容,说出了与人生气的经过。此病人来治疗,只说口舌干热之难受,未言心情之病,若依其说,用苦寒之药病必不除,反而化燥。中医治病,察色切脉,病者虽未言其心,医者也得察出其意,方不误其治。明白病因开方如下:
柴胡5 甘草10 麦芽12 菊花5 白芍15 青皮10 石斛10 生地10 丹参10麦冬10 石决明20 薄荷10 槟榔10 大枣10枚 两剂,水煎服。下午至晚9点钟前服完一剂药,明天再一剂 。次日下午病人复诊,说口干热大减,口中有津液,小便已无热黄。观其心情很高兴。嘴唇之肿已消退,舌胎白,舌质已淡,双脉比昨柔和,宽度减半,但还有点弦。于原方加秦艽,再服三剂。因病人要回乡下,后来情况怎样不得而知。
综上几例病情,共同之处都是局部有点古怪的发热,西医诊断说不出什么病,但说法还是很多。或说缺少维生素,或说是什么综合症。这几例都吃过西药没有用处。因中医辩证不准吃中药效果也不好。然中医若能潜心多思考一下,就可解除病人的痛苦。中医治疗必明阴阳,阳化气,阴成形。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上几例病在气分,非有形之病,为阳之病,为阳气不得从其经之所病。为清阳逆于腠理,不得宣发之为病。明白病因治病才有方略,用药则有指导。用药取之薄,薄为阳之阴。薄则通,气薄则发泄。是故腠理宣发,经络畅通。郁热之病消除。然阳病及阴,治时佐于阴药,也在阴阳之理中。此阴阳兼顾是中医治病的灵活之处。三、医话与医案几则过去的很多医案都丢失了。有些知道我的人说这太可惜了,我看不到有什么可惜,有的物质到一定的时候总会消失,这自然法则。但想一下旁观者说的也许有一定的道理。看今人的有些毛病,想起来用过去的老古之法来治病,有时确实可救人之危。想把随手的几个病例说一下,让人去评论。说到“古”字或是真实的、实话实说,古老有些治病方法在今天还是光彩依然,很多人会反感或不以为然。好象我都在为古人说好,不多说点现代人的好处。可我是以事实而论,现代人的很多好传承是从古人那里来的。那我们运用一点很久以前的理论方法,解除现代人的心身毛病有什么不可以。因现人有些常不能理解,说点传统的让人白眼是很正常的。如果真理大家都明了那就不是真理,尚若常人不能理解,而真理那怕是受到天大的委曲,其宗旨还是要为人民服务的。因为离开了广大的人,真理不复存在。真理那怕被很多人打倒,只要能站起来,有那么一点立足之地,都会为人类服务。这广大胸怀的古代思想,从“黄帝内经”中可以看到很多。
有人称是名老中医,或叫中西医老者,说“黄帝内经”过时了。或有人说传统的中医过时了,这古老的内容已不适应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要把中医改头换面。来适应现代医务商人的利益要求。这很多人都这样做了。确实有的人也得到了短期的利益。现代化人以盈利为目的地展开医疗服务。或其他各种服务。这并没有违背常理。因世间之人要衣、食、住、行。要有一定的物质来维持正常的运作。但是要明白医者与商者是不同的。商人以利益为目的,而医者有时要放弃利益。以他的职业为准则。那些自认为是中医的人,或称自已学了几十年中医的人,并有什么较高职称的人,说中医已过时了,那是对中医的理论不了解,或只懂得一点中医的皮毛。只是迎合世俗而已。不是能够胜任中医的人。他们不很好认真理解中医理论的精神,不为病人解除痛苦,做事浮于表面。只求利益,正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他们代表现代中医,或由他们来领导中医。中医才衰退,变的有名无实。
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些老中医与有识之士提出了振兴中医。意在保留日渐消失的传统中医,保留发扬光大这一风雨中的人类文化。国家也很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与人力。可是几十年过去了,中医院的大楼盖起来了,先进的现代化设备住进了医院,可真得中医看不什么见了。走样的中医越来越多。他们自称是中西医结合者,传统的中医也会,现代的医学也会。这种理论上成立的,实际违背的,表面听起来很了不起的。到关健的时候他们是西医不是中医,因为那怕是较小的毛病,他们也想不出传统医学的好方法。就是古代很简捷的治病方法到他们手上也变的复杂。让病人吃了很多苦头,可病人还不知苦头从那里来。所以说部分的人说他们是中西都会或是中西医结合者。还不如说中西医混合者或也许合适。
在八十年代末,市中医院,的中医写出标语,(这种以传统中医为幌子的经常都会有)让不懂中医的人们看,“冬病夏治”运用传统的中医理论,“三伏灸”治几十年的气管炎、哮喘病,还没治就根据统计学,有效率百分之九十多以上,治愈率又是百分之多少。这让很多人看了新鲜,人们也不知是真还是假。本来较冷清的门诊部一下热闹起来,从很远的地方来了不少患者。灸后有的人说效果很多,有的人在大骂,其骗人。我敢说这种灸法对哮喘病一定有用,但有的人不能用,用了病不好反增新病,这是为什么,中医院的现代中医人搞不清。他们如果会好好地看“黄帝内经”就能明白其中道理。可是他们打着传统中医的旗子,却搞不懂中医理论,就运用现代的广告方式招引患者,引进这好的灸法,为了多收些银。可是他们想收银,治病以后的负面作用要懂的处理。可是又做不好。且不说治的效果如何,这灸过以后的灸疮,就搞不清,很简单东西经他们手变的复杂。我若没亲眼看过,或治过不敢说这些有牌子的人,可他们有的事做的离中医太远了,不得不说。因为就目前正规的说法他们是中医,而我不是。他们将代表中医的未来。很多人眼里看到的中医也许就是这样。还是举一例说一下吧。
1、背后灸疮
有一位五十多岁的患者找我看病,问他什么病,他的老婆帮着把衣服拿起来,转身让我看他的背后,背后上部四个比铜钱还大的疮,在流水与血,因其妻把他衣服拿起时,衣服粘着伤口,脓水的癍迹在后背衣服上整片都是。问他为什么会这样,答;到中医院去搞“三伏灸”治气管炎。医生说要灸三年(每年夏天一次),去年灸疮一星期就好了,可今年灸疮在中医院治了三个月都不会好,晚上痛得睡不好,脓水一直流,一天要换几条内衣。床铺与被子搞的很多脓水迹。多年以前的鼻炎,涕水不时的流。说话间就不时用手帕擦涕。病人前流涕,后背不断地流脓水,很难爱。问在中医院怎么样治,说是起头有用中药治后没有用了,就打针吃西药,外敷药,庆大霉素药水。药水敷上去时背后疮口很快收住不流水。可不多久脓水就溢出来。几个月下来都是这样。问这毛病就你一人吗。说有好几个。有不少是农村来的。治一两个月灸疮没好。因路途太远有的没来。看完病后开方如下,以下药克为单位)
一方:黄柏3黄莲2枯矾1的比例,共为细末外敷疮口。
二方:以宣肺健脾利湿为主。荆芥10、前胡10、防风10 、白芷10、辛夷10、土茯苓10、苡米仁20、银花10、连翅10、细辛3。水煎服内服,日一剂。
次日早上病人来说昨外敷药后很痛一个晚上都没睡好,但脓水没流出来。一看背后,坏了,疮口结疤内包脓欲出,周边红肿。此外用药之过也。此过与西药一样收口太快,邪无去路。病必难愈。想近来伤口连日用药太杂。“轻可去实”何不用最简单的方法试用呢。内服药再服,外用药重开。
银花15、鱼腥草15、苍耳叶10、千里光10,加水煎取其蒸气之水。用药棉乘热外洗疮口。日几次。他药不用,保持疮口干净就行。辛物与腥发物不要吃。
此方法用后,病人感觉很好,一星期后疮口愈合。病人很高兴,要求治他的鼻炎与气管炎。约一月病人鼻炎好转了很多。可不用手帕了(二十多年来都要带的)。气管炎大有好转。病人很是不解(几次话说到那些正规中医都要咬牙根,我说没必要,因为这是很常见的事),问我;为什中医院的正规中医生不能用中草药治好他的病,而改用西药治。西药又搞不好。我对他的疮口没敷药只是洗一下就好了(外洗药就这几味,可其中是有阴阳协调的道理,在这里不过多的分析,如有后学的可自已想。如果想不出来。不要学中医,去学西医)。几十年的鼻炎、气管炎就这样淡淡几下处理好了呢。他不知这里面有很多了的中医理论,没有这理论,我是想不出法子来的。起初也给他外敷药,没有好的作用还起反作用,只是发现问题,马上改正,马上用中医的理论重新思考。这样才找出了有效的方法。治灸疮从古以来书上就有很多方法,只是今人很少用直灸法,用时又做不好罢了。做一个医者要亲用直灸法,记下感受,方可为病人,才会知道有的该怎么样做。我的治灸疮方法表面看与过去不一样,如果没有前人的理论经验是很难想出好办法的。
2、感冒、咳嗽、气管炎
还是在这个中医院,有位小男孩从感冒治起,不几天就咳的很利害,后又喘气很难,医生说是气管炎。他的外公说了这情况,看他在医院治的效果很不好,带来找我看。一看小男孩很胖,带口罩。问为什么要带口罩。他说怕风吹,一不小心就咳嗽、就会喘,就会感冒。看来他身体免疫力很差。一看小子子孩的脸就知道中医院的中医用“松”一类的药物治喘病。问他医生目前用什么药,说每日用药是,中药、西药、打针、吊瓶、还用喷口的喘药。一听吓了一跳。小孩这一点小毛病。用如此多的药。按中医的说法是有害正气的。难怪病治了名堂越来越多。此孩之病,医者治外感不利过用凉苦之药,不能达邪出表,而引邪入里,肺气有伤不能正常输布,精微物质与邪生痰。逆于肺而生咳嗽。又中西药迭进,不顾治表而先治里。邪无去路,镇咳太快崔邪入里。痰物堵塞于肺,气闷而喘。又用扩张之药,与激素治其喘。害病不浅。真可谓“脏腑若能言,医士面如土”。“不治药为中医”看后此虽表邪未尽,但病已入里之太阴,只能轻达其表,扶以正气。温其卫阳。开了方如下:
一方:黄芪10 炒白术10 防风10半夏10 茯苓10 炒苏子10甘草10生姜15 红枣5枚。日一剂。水煎服。
二方:生姜汁、大蒜汁、蜂蜜。各等分服,5一10。
次日早其外公来说,刚服药还较平稳。叫小孩吃姜汁他不吃,可到了半夜咳嗽,咳的很利害。把二方服下,就不咳了。他把医院的药停下不用,只用此法。药后咳喘都减。但体力太差动则喘。开了方如下:
附子、大蒜、生姜、当归与肉类同煮吃一星期。药与食疗并用,病愈。
按:小孩初病外感发热,医中西药并用。一下大方用药,违背中医治病原则。此医用药之法或说给不懂中医的家属听,也许觉得医生很尽力。什么好的抗菌素,中药都用上。不知此医者治病功有二分,过有八分。又用“激素”治喘虽减。免疫力下降。动则喘,不能上楼多走路,无法上学。若依此治下。也许会变成终身喘病。此现代中医治病所为。若能重视古人的有用之学。不浮世妄用。病人可少吃很多药。早日康复。
我曾经与一位市中医院的副院长,中医副主任医师。有过交谈。可我们谈中医谈不来,他更多的是谈西医的治病方法。他在给病人开方我在一边看,大多数病人开方都是一张中医的处方,一张西医的处方(我看了一些人没必要这样用药,不知医生是为了效益,还是为病人看病)也为病人针灸、拨火罐。表面上看他用好几种中医的方法为人治病。我说针灸与拨火罐你为什么不把门窗关好?还开风扇?他说没关系。我敢说这些违背中医原则的做法,会给病人增添新的毛病。只是有的明显与不明显罢了。有的难受,要过些时候才会反应出来,这是很多人匆略的事。在与这位主任级的中医交谈中及观察他治病方法中,看不到好的中医。是以西医为主的中医,是假托中医之名的中医。可能以后中医只会留下药物,而不会有好的中医理论,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中医的未来。
3、电话里求治
在电话里找我看病的人不少,有时一些较简单的病可以告诉处方用药。但有更多的病在电话里没法说清楚。去年夏天,打来一个电话说要我为一个腹泻的中年男子开方。我说一般的腹泻不要那么老远打电话来,到县城的医院看就行了,再说西医的抗菌素很利害,叫当地医生治一下就可以。对方反驳说;如果在医院看的有用还打电话给你干什么?被这样一问我只好说,你把病人的病情说一下,医院的医生对此病是怎么样说的,目前在用什么方法治疗?能不能叫病人亲自把病情说明?
她说没法子,病人现在说话有气无力,趟在病床上一天腹泻十几次,上厕所要人扶,在医院打针吊瓶吃药呢,说是急性肠炎。人瘦了很多,还有点热。我说"你不会叫当地的中医开些中药吃吗?""都吃了没有什么用,你快想点办法吧。""病人每天可吃多少?""病人说没味口,胃腹会胀,只有吃一点汤,多一点都不肯吃。"看这样病人家属都急哭了。"病人口会不会很干"?"干是会干,喝水不多。病人病了几天,已一个多星期了"。"病是怎么开始的,不可能好好的就变成这样"?"他是在一天的半夜忽然肚子痛,想吐又没吐,就腹泻。在家吃了些药以为会好,起初痛泻一下肚子就好些,可后来越来越利害,不痛也泻,如水样。隔天马上住院治疗了。"病人当日吃了什么"?"说与家人一起吃的饭,可家人都好好的"。"前几天有吃什么"?说两天前与单位的一些人到酒店去吃了点海鲜,喝了点啤酒,可别人都没怎样,当天也没怎么,只是隔天才这样的。古书云:"伤食不食"。此素脾胃较差,又进不洁之物,挟寒湿风与内,病生腹泻。此前医多用止泻之药,不知其本,治之病有增无减。若不当机力断。恐变坏病。此时治病当标本兼顾,开方如下:
一方:内金10 、山楂15、神曲10、麦芽15、白叩仁5、老苏梗10、艾叶10、麦冬10、炒党参10、荷叶黄泥包锅巴饭烧炭存性10、生姜15、红枣5个、连子15个、鲜荷梗一尺。一剂水煎,分多次服。
二方:艾叶、葱白根、少量醋,炒好包在肚脐上。
三方:暂不吃动物的东西,逐渐减少抗菌素的使用,只用维持生理的输液。
昨中草药后,打来电话说:病人腹泻次数有少一点,食量多一点。口味很差,有点想吃但吃不下,吃什么拉什么。腹还会胀,口还渴,不多饮。全身无力,多走一点都气喘。分析此病元气大伤,脾虚运化元力,肾阳不能固摄。开方如下:
一方:炮附片20、干姜10、吴芋10、黄莲3、黄芪15、炒党参10、白芍12、麦芽20、白叩仁8、老苏梗10、野山楂根20、炒连子20 、艾杆炭10、伏龙肝200、荷叶黄泥包锅巴饭烧炭存性10、鲜荷梗一尺、生姜15、红枣5、日一剂,水煎服。
二方:服药的温度不能太热,凉一点分多次服,服后吃一点较浓稀粥汤,以助药力。
三方:单米、糯米各等分,入锅炒黄,候凉后煮食。
服药两剂后病人腹泻,日五至六次,食量与精神都开始好转。病人已没用西药了,回到家里。效不更方,原方加肉桂10,补坎中之火。再服三剂。
又服药后病人体力恢复了很多,但还有腹泻,日三至四次,此肾阳不及也。开方如下:
一方:炮附片20、干姜10、吴芋10、仙灵脾10、黄芪15、炒党参10、白芍12、麦芽20、白叩仁10、老苏梗10、北五味20、炒连子20、内桂10、艾杆炭10、伏龙肝200、荷叶黄泥包锅巴饭烧炭存性10、鲜荷梗一尺、生姜15、红枣5。日一剂,水煎服,上午吃。
二方:下午吃点。淡竹叶(此淡竹与药店的不同)白茅根。各等分随意饮。
上方又吃了三包。腹泻日一至二次,已上班了,再开方收尾。炮附片20 、干姜10 、吴芋10 、巴戟天10、仙茅10、黄精10 、灸甘草10 、灸黄芪15、炒党参10、肉桂10、乌梅20 、白叩仁10 、老苏梗10 、淮山 30 、炒连子20 、肉叩10、生姜15、红枣5、日一剂,水煎服。
此方吃两包停一天。服药时间以上午为准。此淮山、黄精平衡燥药之过。苏梗可降气亦可透达,以同乌梅共用。此类腹泻之病,是通过电话开方完成治疗。在用药过程中尽可能使用一些土方与草药。在不用抗菌素的情况下。治好了腹泻。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因肠炎用抗菌素治后,没全好而转为慢性结肠炎的人不少。如果是结肠炎治起来难度就大了。用土方法与中药治好的肠炎,避免了抗菌素的不良作用。很好地保护着肠道有用的生物菌群。以自然疗法的良好效果保护着人体的免疫力。这种治法与当今现代化治法之比。应该说古老医学的光环,比之更有光芒。
现在用草药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少,但有时青草药治病效果是很好的,这使我想起了在八十年代中期,有次去到农村。看到一小孩过一下就腹泻,一小时泻二、三次。问其父母有没有去看。他说昨日吃了土霉素,好象好了一点,可今天泻的更利害。我看了周边很多草药,对其父母说要不要吃草药看一下。他们同意后。我找了二种草药。叫他们水煎后给小孩吃。半个小时吃半碗。药从中午吃后,一个下午小孩不断小便,不腹泻了。这两种草药,一种是,野艾草。一种是类似野苏的草。这草夏天泡茶喝可防暑。有的地区的人夏天爱用它。此二草辛、少苦、微温、其有芳香透邪外出之功,又利水可止泻。四、发热之说与高热治疗几例发热这话,有人一听说以为是毛病,或者害怕。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在治疗某些病的过程中,发热对人体或有时是很有利的。这在实际中已证实。只是人对一些自然给人类的好处常会把她忘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人是最喜欢好处与利益的。可事实就恰恰如此。如果人类可以净心思考一下问题,也许麻烦就会减少很多,可事实不是阿,他会说我们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可是人有没有想一想,人类在得到利益的同时。也同时存在面临着比过去的仍何时代的潜在危机要大呢?所以古人发现了现代人会有这种毛病,苦心地说;“今时之人以妄为常”什么是常,就是说反自然行之。人体的疾病如此。人的社会行为如此。世界的行为如此。无妄之灾,不可不知。对现代人要说好听的话,只能说有些是这样的。有人可能会问,你说病就说病为什么要和世界连在一起。组成世界的很重要一部分是人。如果人有毛病是不是与世界有关系。这种的说法是中医的整体观的一部分。话还是转到正题好,不要说的太远。
大凡人生都有发热的感受,只是长大以后有没有忘了这感受而已。如果是病了几天的发热,或发热汗出,又马上发热,那人是很难受的,那种难受形容不出来,只有亲入其境才知道。但又有谁喜欢亲入其境呢,可有时也是身不由已阿。利害的会搞你神昏颠倒,自已说什么话也不知道,平时看不到的东西过来过去,神识都欲飘走。在这里想讲一事与人听。在好几年前我的一个邻居小孩得了小病,傍晚小男孩跑出去玩,(一般发热这时温度都会比较高)他眼闭起来对一小孩说,你眼睛闭起来会看到东西吗,回答,看不到东西,他说怎么搞的我眼闭起可看很多东西。恰时小孩母亲出来要把小孩叫回去。他说;妈妈怎么搞的我眼睛一闭,就象看电影一样,他妈不知道怎么样回答。我听了很好笑。因为小孩说的是真话。在我小时候也有这种现象,问人家人也不懂。但当时我不是发热。上面讲的是发热时有的人会出现的一些现象。
今讲对人有好处的发热。那就是中医说的“变蒸”这只会在幼儿身上发生。今引《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的部分说明;“万物春生夏长,儿生同此变形神。三十二日为一变,六十四日为一蒸。变长百骸生脏腑。蒸增智慧发聪明。十八五百七十六,变蒸既毕形神成。变蒸之状身微热,耳尻骨冷无病情。”书中说明的是幼儿发育生长一个时期的人体正常发热,变蒸。象这种人体生长智慧的自然发热是不要治疗的,隔天把就会好。但也有的父母或医生不识给打针吃药。这对小孩的身体是有损害的。那么要怎区别正常发热与不正常发热呢?
“变蒸之状身微热,”也说是说这自然现象的变化。小孩身上的温度要比常人温度高一点。这时小孩会比较爱睡,胃口也会有点变化,不喜大人多动他。因为此时小孩有点不舒服,但是可以克服的不舒服,克服之后会更强壮。此时若大人爱之过头,硬要找点毛病出来,就违背了自然,是大人的过错。书中再说:“耳尻骨冷无病情。”进一步告诉人们正常发热与不正常发热之分。耳指耳后。正是鉴别有邪无邪、有热无热、有病没病的一个很有效地方。若身体受邪此处必热,若无邪此处不热。“夫耳肾之窃。少阳相火之脉行耳前后”“尻骨”是指尾骨无热。还可看小孩的手足指,若厥冷为受邪,正常则无。手掌背与手心,尺肤的温度对比。还可看食指的三关,三关辨有无寒热是很准的。如果这些外诊的地方都没问题,可以放心。但是人读书要活一点,千万不敢把书读死了。
如果是在小孩变蒸时间,大人不注意维护,外邪侵入,你可千万不敢打开书给人看,此小孩今日是三十二天,是什么六十四天。是正常的变蒸不管他,是长身体,长智慧,那就是有病不治了。但也有可能小孩在变蒸前几天就闹毛病,到正常变蒸日毛病还没好,这时也是要先治毛病的。这些多变因素,医者都要考虑的。为医者当明白什么是常,什么是非常方不误事。
前面讲幼儿生长时间自然变化的有利发热。但是在一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这种对人体有利,可治病的发热也是常有的事。只是不知你有没有留意。在治外感病中,人们就有用发热或加温的方法来治外邪。如病人受寒邪,在民间。会用;生姜、葱白根、胡椒煮好,加点糖醋,热药汤喝下,入避风的房间把被子全身包起来。此时体温升高,过一会,汗出病除。这是民间的一种简单的发热疗法。在治疗一些疑难内科疾病,或风湿痹病与癌症的用药过程中,有些人药后身体也会觉得发热。这种感觉都是药力作用的一种良好表现。有时病人不知药后出现全身的热象来问,我只能实话实说,这是人体自身阴阳自然调整的一种好现象。不要害怕。可也有人会怕,又想病好,又怕反应。那只能随它去了。因为这种人没法对其说理。
这种自然界负于人类有用的发现现象还很多,只讲到这里。那么,发热是一种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好坏之分呢?有人听道发热就害怕,你还说它有好的一面。让人难思其义。最古老的哲学告诉人们,宇宙世间万物由阴阳二气物质变化而生成。阴是好的,阳就是坏的。阳是正面的阴就是反面的。成败倚伏。变化于广大微妙之中。发热是阴是阳。其阴阳都是。又互根。阴阳变化好坏相伴。但是发热对人体的好与坏。是自然中,不同空间,不同人物,不同疾病的表现而已。发热是人体的能量转化,与释放的过程。是人体正气抗争病邪的过程。若正可胜邪发热当退。若邪气重连日发热,人体能量损失很大。所以在治重热病人,初、中、后不同阶段用药不同,病愈之人身体更当注意保养。下面,讲一下临床治疗过的疾病发热。
一、小儿食积高热
在九十年代初,有一天,一位年青的父亲来找我。要为他的孩子看病。我说;你可把小孩带来看;小孩住在医院里。在医院里我不能去看。因为那里有很多医生在看,你不要来找我。如医生可把小孩的病看好,我又何必听人说来找你。但我话说在前,医院是不去的。你可把小孩的病情说出来,我看一下有没有办法帮你。他说小孩今年六岁,在一星期前突然发高烧,连夜到医院去打针住院。发烧被退到38至37.6度,后温度又上升,上午温度低点,下午都在39一40度,几天来一直没好。这二天腹胀又痛。医生检查不出什么问题,只是发热待查。双方的大人看着小孩,都急哭了,就盼望病能快点好。问:小孩肚皮痛肯让人摸吗?答:不肯让人摸。问:小孩爱喝水吗,要喝一些水,有出汗吗?答:有出一点汗,出汗后体温会低一点。问:会吃吗?答:这两天不爱吃。问:大小便怎么样答:小便很黄不多,大便已好几天没拉了。问:生病之前吃了些什么?答:小孩平时胃口很好,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会买好吃的给他。那天吃了,棕子、李、桃、香蕉、奶粉等。听完此话,已知此吃东西不当造成的毛病,内积数日化毒,肠壁已是郁暗之色,血液滞留。若不迅去,化腐成坏病。所治此病,不能待查,那会浪费时间。只能快速去邪,方保安康。开方如下:
1方:麻黄5、生石膏20、霍香5、香茹3、竹茹10、枳实10、厚朴10、生大黄10、芒硝10(后入)一剂小三碗水煮二碗,分四等分,先吃半碗药,15分钟没动,再吃半碗药;若还没动,隔半小时将药服完,回去买药马上煮。注意听好,药后腹痛暂不管,若泻,药即停,不要再吃。
2方:泻后想吃东西,切记只能吃半碗稀饭汤,过些时间后,再吃点。不要给他一下吃太多,好东西隔日再少量给他吃。
次日上午这位年青的父亲到我这里来,脸露笑容。说很感谢我。我说没什么好谢的,是小孩的体质好,是你们配合的好。他说昨日药,吃三次就腹痛,后大泻很多黑臭的东西。后热退到今早量体温只有37.6,医生觉得很奇怪,没给他们说。我听后对他说只要今天下午温度不高,病就好了。他要求再开方如下:
1方:田基黄10、荆芥5、砂仁5、伏苓8、白术6、甘草3、麦芽10、谷芽10、党参5两包。水煮服,日一包。
2方:肉奶类物质过天再吃,小孩暂不要到户外玩,风扇空调暂不要用,过些天按正常生活。
此小孩之病,起初有感于外邪,又大人关爱太多,至水果食物等营养品杂进太多不化,于邪结于腑中,前医失之辩证发热待查几天,用了抗菌素烧不会退,病情还是加重。此体征很明显的食积,阳明经腑实证。为何不能省察?若不是中药即时用到,后果很难设想。
二、肺炎高烧
在夏天,有一晚上来人,要我为一病人看病。问他什么病,说他的亲戚,住在医院治疗。几天来高烧不退。我说你把病人接出来后再看。观此女患者年龄还不到三十,身体还壮。只是面部胀红,唇郁暗。言语几句即咳,无痰物出。说;头几天外感寒热,药后有好些,可三天前发热加重,咳嗽、胸痛住院,二天来烧没退,上午在38一39,下午在39一40度,每汗出烧会退下,可不久又烧起来。几日来教这样。医拍片后,看肺部大面程阴影,说是肺炎。切其脉浮数大有力,舌质红,胎中秽腐蚀白少津。触尺肤、手背之心皆热。诊毕,此邪之内外皆感。当表里同治,重于清热解毒,速透解邪势,为治病方略。方药如下:
1方:银花30 、荆芥10 、桔梗15 、连翅10、竹茹20、石膏30 、百部10、 贝母10 、鱼腥草20 、前胡10、 知母10 、生甘草10 、麦冬15、花粉15。两剂水前服,每剂药水五碗煮三碗,一小时喝一碗。
2方:只能吃稀饭,其他的暂时不吃,西药最好不用。
次日清早,病人昨两剂药后,咳出大量粘稠痰物,高烧已退,测温37.6度。开方如下:
1方:银花30 、荆芥10 、桔梗5 、连翅10、竹茹10 、百部10 、贝母10 、鱼腥草20 、前胡10 、知母10 、麦冬15、花粉15。两剂水前服。
2方:田基黄30 、白花蛇舌草30、白茅根30。此鲜草药水煮15分钟合入1方中服用,不时服。药后病人没有再发热,诸症皆愈。嘱其注意几天保护。开一调理方:党参10、茯苓10、甘草10、当归5、白扁豆10、黄芪10、生姜10、红枣10个、莲子15个。日一剂水煎服。此病人身体较强。可重用清热解毒化痰之药。故病愈速。
三、肺炎发热
有一天,一位中年女患者来看病,说;己住院一个多月了到现在还没什么好,医生拍片说肺有阴影是肺炎。现在虽然发热比前好点,但还是会发热,有时38一39度,上午温度低些,咳嗽有痰,胸有点痛,常汗出。胃口不好吃不多。口会干,身体很软,走路都没什么力。有时肠胃还不好会拉。观其色苍白带点青。唇有点鲜红。舌胎白,质淡前有红点。切其脉初按觉有点散软,中下弦滑略觉数。两关较明显。问:你病开始时是怎样的,答:起初说是感冒发热,没治好就这样了。诊毕思考,此病因外感治之不利,邪入里恋于太阴不去之病也。因病邪之滞,正气已伤。精神有点差,其形有点瘦。经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治此病当扶正祛邪之法并用。不能沌用清热解毒化痰的方法,用药寒温并举。只能微寒之凉药。用药可佐;温之以气,但补之以味当缓用。方开如下:
一方:生黄芪10 、防风10 、白术10 、白花蛇舌草10 、田基黄10、白前10 、杏仁10、青蒿10 、半夏10、麦冬10、麦芽10、炒苏子10、桑叶10、连翅10 。两剂水前服。日一剂。生冷,腥物暂不要吃。
过二日后病人来诊:好像病有好一点,发热会少些。还是觉得要比别人多穿衣服,口吃东西无味。原方加生姜10、红枣5个、莲子10个。再二剂水煎服,日一剂。不要吹风扇与空调机。
三诊病人已不发热。温度在37.5一38之间,已不住院了。面色开始清化见舒。脉象趋常,但细弱之中亦可见弦。舌苔质都有改变。淡白微干可见。此有点余邪未净,中气未复,脾运化与布津之力不足。其人月经,本有不是,予用药调之。
一方:黄芪15、党参10、防风10、白术10、甘草10 、半夏10、桂枝10、当归10、赤芍10、木胡蝶6、小茴6、砂仁6、麦芽10、谷芽10、生姜10、红枣10个。两剂水煎服,日一剂。
鱼腥草、夏枯草、人字草、淡竹叶全草、野菊花、白花蛇舌草、白茅根、田基黄,鬼针草。这些鲜草自已去拔。日三至五味,水煎服。
二方:胃口好时,进点营养之物。
四诊;此病人药后七天已不发热,服至十日一切正常。后转调妇科与气血。此患者虽是肺炎,因正气已伤,祛邪之药不敢多用,其有感邪扶正之药也不敢多用,只能视时机而行。所以治病不速,缓些日而愈。
四、手术后肺部感染高热反复不退
在去年的夏天,一个妇女打来电话,要求为她看病。我说你在那里,住在某大医院。那里有很多医生,你不要找我看。再说电话里开方很难准确。此时她用哭泣之声说;“陈医生,我求求你,救救我。”她反复地说这话,被她这种说话搞得很为难。好吧你把病情经过说一下。她说;“因肝藏部分切除手术,引管没放好,术后之血流入体内引起高烧。最多一次抽出脓液有六百多毫升。每日抽脓液都有几百毫升。后医生又重新手术清创,不知打一种什么加强针,针刺到肺部。液体打到肺里,二次手术后,咳嗽气喘的很利害,常咳出血痰来。胸胁很痛。每日还是发着高烧。气急时只能用氧气。去做“C.T”拍出片子膈下与肺部都有积液,医生用大针从肺部抽出蓝色液体,还从隔下抽出脓血之水。本来是一处抽液,现在变成两处抽液。中西医专家都来会诊,中药西药都吃。医生对家人说;这病很危险,要有思想上的准备。手术至今已四十多天了,每天都高烧。现在身体很弱,无力。汗很会出。”
听说之后思维,此病手术创伤,瘀血内停,热腐化为脓血。产生高热。此正气与邪之争。若热腐脓血不去,邪毒必破膈透入脏腑危于性命。彼西医用了大量抗菌素及方法,炎症高热不能好转。而彼中医,不知用何药,也不能见效。恐循规蹈矩,西医炎症高热之说。而用清热解毒排脓方法。若用此法病必不能见效,因其表现很有道理,按书搬法。医者用的心安,患者看了觉得有理,至于服药为什么,不会见效,不知反省用药之过。不知中医用药之法在心而不在书里说的常规。法为病之变而生法。此常而非常,非常而无常。从不拘泥墨守成规。不为经典而抑志。在诸多复杂变化中,迅速决定。立快刀砍乱麻,分辩阴阳。此由博而约,简略思虑。此病程日久,体力大伤,阳气大损。阴邪迷漫,肝肺之膈中上下。阴邪日胜。只有温阳益气之法,方可挽于危机之中。处方如下:
1方:炮附片50、干姜15、良姜10 、花椒10 、吴芋10 、桂枝45、 茯苓20 、白术20 、当归10、川芎10 、黄芪30、 党参20 、防风15 、白芷10、仙灵脾10 、枣皮20 、生姜80 、红枣30个 、葱白根20枝。日一剂,水煎服。空心服为好,17点以前服完。
2方:不要吃动物的东西,抗菌素的药要开始减少用。营养液可用。
3方:不用风扇空调机,因药后阳气与邪之争,毛孔打开,风邪易入,或皮肤因冷而收闭邪不能出。
次日药后病人打来电话,说今日体温有高一点。其他都没什么变化。于原方中加入肉桂10克,再吃一包,炮附片自已再抓一把下去。又过一日,病人打来电话说:今天上午的体温比以前低,会想吃点东西。嘱咐原方再吃一包,三天后病人体温趋于正常。至七天已不高热了,温度在37一38之间,病人体力恢复了很多。此时他可从住院处走一些路做车出来,于是专程下去为她治体内脓液与肺部损伤的毛病。
看到她咳嗽还不利,咳出物有痰;血、蓝色之物。咳嗽的声音很难听,好象有破的音。不敢大吸气。肋下有一个引流管。刀口很长。每天从引流管里,还有几百毫升的脓液出来。医生每天都要用生理盐水冲洗。这样为她治疗约一个月多,引管不用收口了,肺部的蓝色物质没咳出来了,但其肺部破损的地方时还有点血块咳出。去拍片肺部与创伤处的阴影没了。在这里不写后来的处方,是因为处方太多,写出来会太长。这里只简略说一下:
其一,治以扶正为主的药有,炮附片用过120克,黄芪达50克、苁蓉、沙苑子、仙茅、巴戟天、枸杞、核桃、兔丝子、木胡蝶、杜仲、枣皮等。
其二,用于解毒药有,角刺、山甲、银花、白花蛇舌草、白茅根、白花蛇舌草、白毛藤、田基黄、夏枯草、银花、金线莲、石苇、满天星、九节茶、九头狮子草、黄毛耳草、半支莲等草药。
其三,用于行气活血化瘀的药,及他药有,乌药、香附、青皮、枳壳、厚朴、槟榔、丹参、五灵脂、红花、水蛭、土别虫、乳香、没药、露蜂房、南星、草乌、细辛、葶苈子、白芥子、竹茹、炒苏子、半夏等。
这里有一点想说一下,病人在医院胁下的每日冲洗,起头病人不会什么痛。到了脓液每天只有五十至一百毫升左右时,里面伤口开始愈好时,医生每次冲洗都很痛。病人问我有什么办法不会这样痛。我想了一下对病人说;你可不必用医院的方法来冲洗伤口了。可改用草药露来自行冲洗伤口(因为医院的医生不会帮她这样做的),还好她本人原是西医护理的。方药是:
银花20、白花蛇舌草20、鱼腥草15、田基黄15。水煮,用其蒸气的水来冲洗伤口,这样很好,病人用了不会痛,伤口好的很快。
后来病人对我说,她看到与她一起住院手术的人,象她一样有脓发热的都死了几个。这是病人亲口对我说的,真假不敢肯定。象这样高热病人,西医用了很好的抗菌素,病人还是发烧不退。而医院的中医用了败酱、苡米仁、黄苓等一类药。依统计学方治病,无一点作用,不知变通。象这一类炎症特急,高热久日不退,病人身体虚弱者,治要保命为主,扶正用药,不敢殆慢,若失时机,不会再来。稳住病情后,再着手祛邪。祛邪与扶正之药,按比例进行。切机渐进,抓往一切有利的机会,方可挽病人于垂危之中。
有人说中医只能治慢性病,西医治病比中医快,在这里不想多辩。我不敢说这都不对,因为目前人们对中医的认识在下降,中医在治病过程的作用也下降。中医在治很多病方面要靠西医为什么,因为目前一些有正规牌子的人,对中医理论的深层次,不肯用功。只用定法,按图索骥,刻舟求剑。只要有一点难治的病,只会西医。我们应该认识到,西医是目前或将来人类治病的主要依靠。担负着人类医疗的重任,我不想说西医不好。因为他的视野,他的理论造就了他们的治病方法。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人类对现代医学的运用在不断发展,更依赖西医。而中医或民间的医学有无关系都不大。即使民间有良好的治病方法,知者甚少。说出来让人怀疑,如天方夜谈,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淹没于历史之中。从哲学来说,至高无上的现代医学也有不足的一面。而至土至下的民间医学能治好病,也有至上至智的一面。在这里只想人们是否能留一席之地,给传统的民间医学,让其有一点用力的地方。中西医治病各有所长,但有时传统的医学疗法,治病的速度也是很快的。
比如幼儿的高热,只要他体内没有炎症,用民间的飞针法,小孩的体温如在四十度,可在一至五分之内降下来,常是速针之后,热随汗解,其飞针手法都在一至二分钟内做完。飞就是手法很快的意思。又比如急性的咽喉疼痛,是实症的。用上好的老醋,磨真的七叶一枝花服下,咽喉很快就会轻松。再比如夏天中暑有的人住医几天都搞不好,用土办法,有的经一抓就好等等。民间有很多快速治病的方法,因世人不知,而被误解太多。
综前病例。其一小孩之发热,太阳、阳明合病同治,以很短的时间治好高热。其二,此女肺炎高热,邪滞于卫气之间,重用清透之药,烧在十小时之内退去。其三,也是肺炎患者的发热,但治法不同,因正气不足,病愈较缓。其四,此女患者手术后感染,创伤于肺并发异物炎症,治疗难度很大。重用温阳救逆之法,留其性命,高烧在几日内退下。创伤的败血与肺炎等症,治疗时间两个多月。
凡治热病皆要迅速,扶阳存阴。治热重之人,草药生用取汁,此民间之法效果很好,今人已极少用了。若热闭实邪重者,抽筋昏迷之人,此经络之穴急针刺放血,开邪去路通经脉。用药快速清解,才会保脑不被烧坏,才不会有后遗症。中医之辨证,有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八纲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之分。不要过于细化。然其变化之分,皆不离阴阳也。
今人治病,喜细分发热之病是伤寒与温病,而历来都有争论。写一些书说某人,治外感之热用仲景之伤寒药法,病变重危。而改用温病叶桂之法,治病愈。说仲景之法误人及种种不是,大赞温病之法。也有人书某人外感用温病之法几乎殆命,用仲景四逆救起。种种纷说皆有害医学,更使后学误入岐途。此皆愚医之作,央及圣人。只读医书枝叶,未出夜郎,观井而评说天下。圣人张仲景立书《伤寒杂病论》,源《黄帝内经》之说。其方法用药,古德称之为医方之祖,为历来学医必读之书。
何谓“伤寒”,指一切外感病之总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病起于阴阳,药必有寒热之分。病又有伤寒与温病之说,温病可分风温、温热、湿温、温毒、冬温、温疫等之说,然其治各有异,仲景之法变化为温病治方之母。观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皆熟读仲景之人。其开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医学说,以书温病之论,是针对那些板书伤寒而不能变通的迂腐之人,其发扬光大了《黄帝内经》的精神。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非专业医生
请勿试针试药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