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捨离與勇氣-邱陽創巴仁波切言教-5

本初善的展現,總是离不開温柔和善。温柔來自體驗心中沒有疑慮,沒有疑惑是指信任你的心,信任你自己,一個已提升的你,沒有使你的舉措完全失當的戰憟,震驚和目光短淺的焦慮。

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恐懼,為我們提供了跨越恐懼的踏腳石。我們若能正確跨越恐懼,我們方稱得上勇敢。我們会犮現恐懼背後擅抖的温柔,這不是不安,而是非迷惑昏亂。

温柔包含悲傷的元素。但他不是為自己感到難過,而是為眾生。一個勇士必須感受到這種悲傷和温柔的心,勇士對於現象界的每個面向包括色、味、聲、觸都很敏感,他欣賞他的世界每一件事物,他的覺受是充份的,而且非常生動逼真。勇士進一步養成他的戒律,他開始學習捨离的意義。

「捨离」不應只局限一般禁欲主義或苦行,它指是捨离世俗的感官享樂。在香巴拉背景下,勇士所捨离的是他覺受中,任何成為他自己與他人之間的藩籬的事 物。也就是說:「捨离」讓你自己更容易親近、更溫柔、以及對他人開放。任何把自己對他人開放的猶豫,都被去除了,為了他人緣故,你捨离了隱私。

當你開始感受到本初善屬於你時,捨离的需求就生起了。本初善其實是世界的法則和秩序,無法被個人擁有。捨离一種侷限的態度,捨离一種偏狹態度,以及去接受一個更廣大的世界。

靜坐襌修提供了發展「捨离」的理想環境。在吐納調息過程中,你把任何生起念頭視為你思惟過程。你不必執著任何念頭,你不必去懲罰你的念頭。當你念頭上升時,你不上升,好好遠遠觀看著它,反之亦然,習慣后,你的「心」將會變得穩定、清明。這是襌修,真正的「觀」! (即毘婆舍那 )

表錯七日情

這也是一套頗舊的電影,是導演張堅庭成名的作品,一時成為城中佳話。

故事敘述一段發生於七日間的愛情放故事。女主角葉童一夜之間遭台灣丈夫拋棄,獨留在大嶼山一座將要被拍賣物業之內,法庭泒出執達令鍾鎮濤負責24小時看守物業,二人由抗拒、猜疑、到關心、理解、同情到迷惘,發展至有「愛情火花」,最后丈夫回來,女主角一覺夢醒,男主角愴然离去,情是真的,不能造假,剩下一声歎息。如夢如幻的感受,在主題曲表現得很淋漓盡志:   
   「  
似半醒加半醉 像幻覺似現實裡 Ha...
  再也不管對錯 現在我要莫逝去
  痛苦中一刻慰藉 勝過那誓盟字句
  使你心使我心醉

  你愛的拋棄你 剩下你滿面淚水 Ha...

  我愛的拋棄我 獨剩我要活下去
  痛苦中彼此愛護 最怕再突然逝去
  使你心使我心碎

       情難定散聚 愛或者唏噓 彷彿都已默許
  能共對於這一刻 卻像流星般閃過
  你是誰 我是誰 也是淚」

人與人之情感,看來「接近」( Proximity) 是個魔咒,接近多了,日久容易生情。本來天角一方,互不相干,但因緣條件錯配,造成了人間「情緣」此起比落,時而錯愛,時而絕愛,就如張愛玲「傾城之 戀」中花花公子范柳原本來只跟活在傳統世界的白流蘇在愛情中嬉戲,一場戰爭卻令二人感情得以開花結果,作者註了一句,在不知因果的世界裡,一場戰爭成就了 一段情緣。

世事真奇妙,不知因果的事每天都發生在你我身邊

自欺與迷惑 : 邱陽創巴仁波切言教-6

我們都習慣自欺,我們身體及意識都無時無刻引領我們逃避痛苦而尋求享樂。

「迷惑」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自我感」。對一般人來說,「自我感」是持續不斷且實在的。起念、動情、或出事時,人們便會覺得有某一知者( Knowing subject ) 曉得於發生了什么,這種自我感其實是短暫、不相連貫的,但在迷惑中顯得堅實及持續不斷,但我們卻把迷惑當真,於是就力圖維持和加强誤認為實在的自我。 我們從儘力讓此「自我」享樂,不讓它受苦。但實際經驗始終威脅我們,因一己的短暫無常,我們就努力掩蓋任何可以看出自身實相的可能。

但「我」在維護自己免受苦並不完全成功,「我」檢視自心後仍然不滿。由於我們自我意識永遠有間斷,慧見因而有隙可現的可能。

唯物三王是指:身王、語王、意王。

身王指神經質地追求身體的舒適,安全和快樂。崇尚科技的社会,反映我們心中想操縱自然環境來保護自己,讓自己不被粗陋、嚴酷及不可預測的人生面所煩惱。

語王指世間運用智性,採用一個個分類管理各種現象的方法。語王指「我」傾向把任何威脅「我」或騷擾「我」者,都中和化解掉,或轉化成在「我」看來是正面的東西。它以概念為濾網,不讓我們直見實相本然。

意王指意識為保持有「我」之自覺感所作之努力。我們利用心理訓練來保持自我意識,執持自我感時,意王就掌握了主權。迷幻藥、瑜珈、性虐待、祈禱、催眠狀態的各種心理療法,都可如此利用。

「我」能把一切事物轉為己用,連靈性修行也包括在內。這是修道上的唯物。

妄念與情緒:邱陽創巴仁波切言教-7

「我」之所以恐佈,即使你我願意進入修行狀態,它仍能為你自心建下障礙。

三王的防禦設施是我們的心為材料而建造的,要看清楚它如何地堅實進行的過程,我們必須仔細觀察自身的經驗,佛陀所發現努力找答案是沒用的,只有當努力 之中出現空隙,才能生起慧見。佛陀明白自己內心具有清明、覺醒的本質,此本質在不費力時才会顯現出來,所以襌修中含有「順其本然」的成份。

學習西他(Sitar, 印度樂器名) 的樂師 請教佛陀:我是應該控制自心,還是應該完全不管?佛陀反問樂師如何調教琴弦,樂師回答不要太緊或太鬆。同樣的,佛陀稱在襌修時,不應過分強要自心如 何,也不該讓自心散亂。此教法要我們任心如是,開放自在;要我們體會活力的流動,既不加以抑制,也不讓它失控,要我們随順心的能量模式而行,這就是襌修。

我們襌修必須從「我」的表層開始,也就是從心中不斷生起的妄念或閒言閒語開始。三王以妄念為第一道防線,不斷欺騙我們,我們生起妄念越多,頭腦的活動越忙,就會相信自己的存在,三王激起這妄念,讓它們陳陳相因,重重叠叠,以致妄念之外別無可見。

這一招重叠妄念被識破後,三王就激發我們的情緒來分散我們的心。情緒令人興奮,多釆多姿,戲劇化的特性,抓住我們的注意,使我們覺得好像在觀賞一部扣人心弦的電影。

襌修時,我們既不助長情緒,也不壓抑情緒, 看清情緒,順其自然,便能不再讓情緒成娛樂和迷惑我們的工具。佛陀觀察自心中的妄念、情緒、概念和其他活動,發現我們無須努力證明自己的存在,也不須受 「唯物三王」的統治。解脫無須用力,不費力掙扎即是解脫,達此無我境地便是成佛。

時代下的「志明與春嬌」

二十歲的兒子嚷了我一年多,說什么是「志明與春嬌」是好電影,我一口氣看了两齣電影,結論是它能拍出時代男女的真實,我猛然感到:時代正在轉變當中,在某一層面來說:我在男女之情是落后於時代,但在另一意義上,我相信我巳超越了時代限制。

你我可能也曾是志明與春嬌的影子,每個人也曾年輕過,做過不覊的事情,我問兒子上集它的主題是什么,兒子回答:曖眛。是志明對春嬌戀愛的態度,這種 「飄逸」的感覺,往往令眾生迷惑不已。但定义要清一點,志明對春嬌的「情」是真的,不然他怎能打動春嬌一夜間決定捨棄已同居五年的男友,有人說:女人很 恐佈,女性可以為一剎那感情而不顧一切地愛戀,非理性的力量可以如此澎湃,男性如我不易理解。

勉強一點說,作為自我形象如「中女」的春嬌,不想在浪費時間下得不到「幸褔」,她曾幻想志明可以給她「付出」,給她「愛」,但時代下的志明,還滿享受 著森林中的愛情,愛得輕率、不斷在愛情中輪迴,這個過程不斷在誘惑、探險、叛逆、熱戀、浪漫中「重複」,其實「重複」不是多個的愛情故事,而是男女主角的 「自我」塑造,双方不定時什至不自覺地享受著的「存在方式」。女的期望若與男的付出時有「落差」,反之亦然,分手其實是在這種關係中是註定的。「情」有開 始一天自有終結的時侯。

志明其實也承受很大的壓力,一個不願長大的男孩,怎能承受如此「愛的重量」, 原來真愛背後要承受那么多痛苦,「幸褔」背後除了「性」外,等著主角埋的單還多著呢!經驗告訴我們,你「愛」得有多深,你就能承受多少的「重」,如母愛 子,多苦都會承受,時代下的「情」,頂多只可說是對俊朗、美色、飄逸、財富、事業的膜拜及迷戀,沒有「付出及承担」,怎可能完滿「愛」的過程,用此標準去 量度,很多情侶或巳婚的夫婦,都會感到未能達標。

一期一會

轉載自珊瑚蟲,文章分享


『一期一會』,你知道這句話背後,蘊含的是多麼美麗的意思嗎?

我第一次學到『一期一會』時, 是從書中,作者是日本作家。裡面談到了茶道,江戶幕府末期,戰亂頻仍,平時喜歡邀人飲茶的井伊直弼突然從中體會到:啊!在亂世中我們還能有幸一同品茗,想 到此時美好的歡景以後可能無法再見,甚至這可能是我們此生最後一次見面。那就讓此刻,成為日後回憶起,仍不悔的畫面吧。
於是,主客之間的互動,立即轉換為一種十分細緻的氛圍,謹慎非常。主人要細心款待,照料到每一個客人的需求,而客人亦是不敢輕舉妄動,只願小心翼翼地品味主人的每一份心意。
這樣的情感,彼此珍惜共有的光陰,怎能不動人?

國文老師曾經舉過一個例子,我覺得很適合用來講解『一期一會』。
出自於張愛玲的《流言》,篇名先賣個關子。
  某個村莊有個美麗的女孩子,十五六歲那年一個晚上,她立在後門口,手扶桃樹。對門見過面的年輕人走了過來,輕輕說了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兩人都 沒有再說什麼,站了一會,各自走開了。
後來女孩被賣去做妾,經歷了許多事情,但老了還記得那一個晚上,那年輕人。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荒野裏,沒有早一 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噢, 你也在這裏嗎﹖』」
原先題目,老師的投影片上用一張紙遮著,要我們猜題目是什麼。原本大家摸不出頭緒,直到老師提示,只一個字,就這麼多,卻足以貫穿全文。當下大家於心內都了然了。
愛。
除了這個字,還有什麼能代表全文裡頭穿梭的情感?縱然我原先覺得『緣』也挺受用,但反覆推敲,終究還是敵不過這個愛字。隨即,老師問我們感想,為什麼只短短數百字,卻引起胸中那股鬱悶不去的惆悵?
我只想到一個答案,那是因為我們還小,卻突然感悟『無常』於生命中,竟是如此不可不承受之輕。

我很欣賞日本一家飯店的經營理念。他們用『一期一會』來作為他們的事業哲學。把每一位客人都視為這輩子最後一次服務他,如此真誠的給予照料,只求彼此在共處時,於時光長廊上,所鑴刻下的,都是美好的印記。
與日本的櫻花精神,很像,不是嗎?只盡全力綻放這麼一個時刻,不求你給予多餘的眼神駐留,只期待你在欣賞時,心內是充滿喜樂。
這和中國人完全是相反的理念,如果你告訴一個中國道地的商人,這位客人你一輩子只會遇見他那麼一次。他腦袋所想的,十之八九,不外乎是怎麼狠狠地敲他一筆竹槓。反正日後不會再見,無從上門理論,只得摸摸鼻子,認了!

假使茫茫人海中,光陰飛逝的間隙,我只遇見你,一如你只遇見我。屆時,只希望我們都能以『一期一會』的心情與對方相處。縱使將來要別離,那你在我心的版圖上,也將會是席慕容那句,無悔的青春

男朋友,女朋友

轉載自豆瓣電影:

在張牙舞爪的青春裡,留下細水長流的「愛」

人生中,我們會遇見幾次愛情,有些愛情走了,記憶會日漸模糊;但有些愛情即使過了數十年,記憶仍清晰如昨。無論你和誰在一起,那人始終住在你心裡。我想,那不僅是怦然心動的“愛情”,更是細水長流的“愛”。
  
  《女朋友。男朋友》就是這樣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1985年的台灣,當時還沒有所謂的自由民主,17歲的高中生美寶(桂綸鎂飾)、阿良(張孝全飾)、阿仁(鳳小岳飾)以或直接或迂迴的方式, 衝破校方不合理的諸多限制。他們不時張牙舞爪,開心吶喊,享受掙脫束縛的快感,在那個不自由的年代,隨心做自由的事。而唯一的不自由,是藏著秘密被迫壓抑 的心。
  
  
  【只要有愛,就沒有自由】
  
  她愛他,他愛另一個他,另一個他卻愛她,這是愛情電影常見的矛盾組合,也是許多青春曾有過的憂傷情事。命運開的玩笑彷彿是對愛情的詛咒,不讓人從心所願,也不讓人全身而退。一邊是友情,一邊是愛情,當事人左右為難,知情人疼痛難耐,不知情者仍一派天真。
  
  天真,往往是最迷人的風景,也是最傷人的武器。他愛女孩溫暖的擁抱,卻更愛自己的隨心所欲,總想著天天開心過日子不是很好嗎?他想有人為自己吃苦,卻不願改變麻煩的現狀。事實證明,沒心沒肺者,才有自由可言。
  
  而看起來最自由的人,往往最不自由。學生時代比男孩更率性也更帥氣的女孩,可以二話不說就剃掉半邊的髮,可以為達目的說些無傷大雅的謊,卻無法面對她愛的人愛著愛她的人這殘酷的真相。從此,長達十幾年的心結,將她拋向孤獨的世界。
  
  另一個他,懂她的心,卻管不住自己的心。她愛他,但她卻是他的情敵,他在對她的愧疚與自己的欲望中偷渡對男孩的情感。曾經相濡以沫的他們,在 真相招然若揭後,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他繼續和別人戀愛,可內心空白的那一塊卻是誰也無法填補,那是與愛情無關,卻與她有關的重要之地,也是電影中最感動 我的部分。
  
  多年以後,她給他一封信,打開是一張空白的信紙,他看著看著竟熱淚盈眶,那封信什麼都沒寫,卻彷彿已寫盡所有:沒關係,我原諒你了!我想念你!我像以前一樣喜歡你!請你永遠記得我!
  他看懂了,所以哭了!
  然後,當他在她面誠實自剖,她什麼都沒說,只是將手按在他的心口上,溫柔的動作一如他當年為減輕她的經痛反覆輕按她大拇指旁的虎口一樣。所有曾如利刃般的傷害,因為懂得,而有了痊癒的契機。
  
  他是她的情人朋友家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是他至愛的人,我發現“愛情”在“愛”面前,其實很渺小。如果“愛情”使我們的人生如星光般燦爛,那麼“愛”一定是璀燦過後,最溫暖厚實的依靠。
  人生可以沒有“愛情”,但絕不能沒有“愛”。只要有“愛”,就沒有自由。我突然覺得失去自由,也許是件不壞的事。
  
  
  【每個女孩心裡都有一個“林美寶”】
  
  桂綸鎂演的林美寶,是整部電影的靈魂,也是我無法忘卻的理由。
  我很喜歡比孟克柔更率性也更纖細的林美寶,她身上同時存在著勇敢與軟弱兩種矛盾的特質,她可以不顧旁人眼光隨自己的心走,可她卻選擇以逃避的方式面對背叛。她有著如陽光般溫暖的生命本質,也有著一遇痛苦就深藏的陰鬱內在。
  
  也許,每個女孩心裡都有一個“林美寶”,明明知道去愛單純天真的男孩會比較幸福,卻仍不由自主地會愛上另一個複雜難懂的男孩。這是自討苦吃, 也是內心最真實的寫照。又或者,複雜的男孩其實就是另一個難以捉摸的自己,如海般深邃迷離,又如山那般安穩沉靜,是變化多端難以掌握的人,也是可以細水長 流相伴到老的人。
  既渴望安定,又不甘於平淡;既想自由高飛,卻無法瀟灑離去,這是林美寶,是我自己,也是我所認識的許多女孩。如果你懂了林美寶,你就會發現其實女孩的心沒有那麼難懂。
  
  這次,我終於看到了我心裡真正的桂綸鎂了!
  從《藍色大門》開始,我就非常喜歡桂綸鎂,喜歡她獨有的靈氣,以及自然動人的演技。然而幾年過後,除了“孟克柔”,我只記得《不能說的祕密》裡的“小雨”,其他角色即使看了,也是模糊而過,現在終於有了令我難忘的“林美寶”了。
  
  電影開始,字正腔圓的桂綸鎂模仿南部台灣腔,維妙維肖;林美寶霸氣十足地帶領其他女生衝進男廁所,又彷彿恰北北的孟克柔再現,有趣極了!導演 給了林美寶好幾個特寫鏡頭,感覺她既是參與者又是旁觀者,每一個特寫,都像是林美寶的心聲獨白,她一句話都沒說,桂綸鎂卻用極其細膩的表情完整訴說了林美 寶的愛與痛。
  
  除了特寫鏡頭之外,林美寶的兩次情緒爆發都與她愛的男人有關,一次怒摑他好幾巴掌,另一次撕心裂肺的痛喊,這些情緒化反應皆是她無聲的對白, 桂綸鎂讓我清楚感受到林美寶的心,也體會到真正的痛根本無法言說,只能自己在時間裡消化,能說出來的痛,也許並沒有自己想像的嚴重,這就好比成天嚷著要自 殺的人絕不會死,真的會自殺的人總是默默去死一樣。
  
  保持緘默,讓自己孤獨,才會明白對自己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林美寶”是個充滿魅力的女性角色,也是我認為桂綸鎂從影以來最優秀的演出。她可以如生命般熱烈跳動,也可以如死亡般寂靜無聲,笑中帶淚,淚裡含笑,最後留下了溫暖的擁抱。
  
  
  【與愛有關,與性別無關】
  
  電影從1985年到2012年,一女二男從青春正盛到中年不惑,十幾年的時間,是彼此情感的懂得與釋然,也是台灣社會變遷的過程。那不斷追求 自由民主的熱血情懷,正是我們對情感自主的嚮往,無論愛誰,只要是愛,都值得被尊重與理解。很多人說台灣電影總愛拍“同志”題材,我想這是好現象,當主流 與非主流並駕齊驅,大多數人所認為的理所當然不再是理所當然時,“尊重差異”才不再只是社會進步的口號。
  
  有一天,當同志電影不再被歸為一類時,我們所看到的世界,也許就是更好的世界。
  
  對於電影的意識,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詮釋,但我認為電影最重要的仍是打動人心的力量!這世上什麼都在變,總希望有些什麼是不會改變。最後,中年 的他與兩個女孩相偕離去的身影,讓我看見曾經張牙舞爪的青春裡,留下了細水長流的愛。這愛,是青春的回眸,也是彼此相融最好的見證。 」

註:這是一齣頗有深度的電影,片裡帶出的价值觀念雖不感苟同,卻能帶出眾生追尋「自討苦吃」及對「愛」、「迷惑」的糾纒及何其執著,好電影!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轉載自黃國華書評

註:這是現代人對生死虛無的詮釋,透過多邊關係的愛情展示人對存在的虛無的接納、拒絶及徘徊,很細緻而經典的表達,不可多得,我是個大落伍人。

   「     一個偉大作家最動人的作品往往是書寫關於自己的種種,無疑地,「挪威的森林」是一本有關村上春樹的青澀歲月的故事,是一本愛的故事,也是本生生滅滅的哲學故事,也是本會發生在你我周遭的故事。

        2010年12月,挪威的森林的電影即將上映的前夕,我第五次看了這本書,第一次讀到這本書時我恰好結束了自己的初戀(22歲),我26歲的時候看了第二 次(那年我娶妻),30歲時候看了第三次(那年我第一次去日本),40歲當我也成為一個作家的時候看了第四次。

       一本書會跟著閱讀者一起成長或老邁嗎?

       第一次讀這本書,我只記得渡邊與直子、綠、玲子和一堆一夜情女生之間的性愛和口交。第二次讀這本書時,我只把重心放在渡邊到底愛哪一個女生?第三次閱讀時,我注意到書中提到的吉祥寺、早稻田,第四次讀這本書時,我偏重村上的絕妙譬喻與特殊的文風。

        當人生越來越透徹時,才發現村上在挪威的森林書中透露的是「有離別方能聚首,接受死亡才能重生。」第五次的閱讀,我成長了?還是我老邁了?我讀到了關於生死起滅的心境,讀到了藏在心中許久的年輕歲月。

什麼是挪威的森林?我節錄披頭四的歌詞
I once had a girl, or should I say, she once had me.
She showed me her room, isnt it good, norwegian wood?
She asked me to stay and she told me to sit anywhere,
So I looked around and I noticed there wasnt a chair.
I sat on a rug, biding my time, drinking her wine.
We talked until two and then she said, Its time for bed.
She told me she worked in the morning and started to laugh.
I told her I didnt and crawled off to sleep in the bath.
And when I awoke I was alone, this bird had flown.
So I lit a fire, isnt it good, norwegian wood.

        披頭四(THE BEATLES) 的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歌詞的內容是敘述一名男孩,原以為在街上很順利把到一名女孩,最後卻被對方甩了的悲傷故事。原本男高高興興地要去女孩家,參觀像挪威森林一樣 的女孩房間,結果隔了一個晚上,醒來一看,房間裡早已是空無一物,不見伊人芳蹤。那房間就像是挪威的森林一般,冷冷清清的。仔細回想,昨夜讓自己如此心動 不已的究竟是什麼?會不會充其量只是自己喝醉了酒所做的一場夢而已?那位令人魂牽夢縈的女孩,是不是就像風中微弱的螢火,轉瞬間就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

        開頭是1987年,時年三十七歲的渡邊徹,在飛機上聽到一曲披頭四的歌「挪威的森林」,自此墜入宛似流水、也似迷霧的往昔回憶裡…。
傳說中,「挪威的森林」 是個巨大的森林,讓人進去了就出不來。對渡邊徹而言,「挪威的森林」是披頭四的歌,是多愁善感、自殺了的前女友直子最喜歡的歌。每當響起這首歌,就讓渡邊 徹回想起大學時代的直子,以及後來遇上野性活潑的小綠。小綠暖暖的體溫,帶領渡邊徹走出了淡淡憂鬱的青春森林。故事以意識流的方式,循序鋪陳出男主角渡邊 徹幽微的心境。

        村上春樹如此形容:「1969年夏天渡邊剛滿20歲,心還留在那片草原上,嗅著草的氣息,用肌膚感覺著風,聽鳥鳴叫。….在夏天裡積滿灰塵的山林表面已經 被連日輕柔的雨沖刷洗乾淨,滿是倉翠的碧綠,四下的芒花在十月的風中搖曳著,細長的雲緊貼著彷彿凝凍起來的藍色穹蒼。天好高,一直凝視著時好像連眼睛都會 發疼。風吹過草原,輕輕拂動她的頭髮再穿越雜木林而去。樹梢的葉子發出沙啦沙啦的聲響,遠方傳來狗吠的聲音。簡直像從別的世界的入口傳來似的微小而模糊的 叫聲,除此之外沒有任何聲音。….」

        「那是深得可怕而已,無法想像的深而且黑暗,好像用全世界的各種黑暗所熬成的濃密黑暗。….非常寂靜的松樹林,路上到處散落著在夏末死去的蟬所留下的乾枯空殼。….」

        對於渡邊而言,森林裡有夏末死去的蟬所留下的乾枯空殼,蟬的生命相當短促,只有七日,蟬的一生就是為了迎接即刻來臨的死亡,村上春樹在本書描寫了許多的死 亡。如與渡邊、直子有著奇特三角關係的kizuki,kizuki選擇自殺而留下直子與渡邊, kizuki死亡之後,渡邊與直子自然地發展出戀情,然而直子走不出面對死亡的幽谷,緊閉其心扉並且也選擇了自殺。

        另一個女主角綠,20歲的人生已經面臨過祖父祖母爸爸媽媽的相繼死亡,同樣面對死亡,對綠而言,她選擇正面去面對,甚至從親人死亡間尋求到身心靈的解脫, 對於綠而言,面對死亡就有如蛻去舊殼而獲重生,但是對於直子,面對死亡卻有如七日之蟬,心靈的幽谷越來越黑暗有如挪威的森林,而渡邊正是在森林的邊緣擺 蕩,時而墮入黑暗的森林深觸,時而點起火光看清楚森林的來途與去路。

         這個故事有許多三角關係,第一個是渡邊-直子-kizuki,第二個是渡邊-直子-綠,第三個是渡邊-直子-玲子,第四個是渡邊-永澤-初美,第五個是渡邊-綠-綠的男友。

        渡邊似乎是一個矛盾且無法發展正常人際關係的男生,他永遠處於三角之間的曖昧與平衡,他不喜歡世界被絕對的二分,他總是在三角之間才能求取安身立命,但是 只要三角關係缺了一角渡邊就無法作出決定,如kizuki自殺,如直子發病,如綠拋棄其前男友,如直子死亡,這或多或少描寫村上春樹在青澀歲月時的矛盾, 也寫出年少時無法承載周遭世界的無奈。

         挪威的森林中,渡邊似乎一直在處於別離-聚首的擺盪,kizuki死亡後直子闖進他的生活,直子離開東京後,綠就出現了,直子死亡後,玲子闖進渡邊的生命 (即便是短暫的)。而直子始終迷失挪威的森林中,她說:「聽到這首歌我會很傷心,會覺得自己好像正在很深的森林迷了路似的,一個人孤伶伶的,好冷,而且好 暗,沒有人來救我。」

        死亡的kizuki無形中形成對直子的一種黑暗拉力,直子一步步從哀傷到憂鬱而墮入死亡,渡邊無力也無能拉拔直子從暗黑的力量到生命的常軌,然而,直子也 產生一股力量讓渡邊的生命那麼地無助與離散,即便渡邊還有一股光明的力量-綠在一旁照拂著,然而,最終當渡邊得面對直子死亡的黑暗時刻,能夠讓渡邊從陰沉 的森林深處走出來的卻不是森林之外的光明-這以綠為代表,而是從森林深處一起走出來的玲子,玲子成為渡邊能夠從森林黑暗泥沼中脫離的最後救贖,而不可誨言 的,玲子是渡邊與直子兩個「離散者」之間的感情橋樑,也是彼此之間互相取代的「感情替身」角色,渡邊與玲子最後那場替直子舉辦的喪禮,以及玲子彷彿扮演直 子的靈魂上身的靈媒角色與渡邊的那場最後救贖的性愛,讓渡邊也讓玲子個自能夠走出陰鬱死亡森林。

        如果,披頭四所唱的「So I lit a fire, isnt it good, norwegian wood.」,幫渡邊最後點起火光看清楚森林的其實是玲子,而挪威森林另一面的美好世界其實是等著渡邊的綠。

      『再也不能那麼單純地掌握死(還有生)。死不是生的對極存在,而是潛存在我們的生存之中。』這段話在本書出現兩次,在渡邊對於中學好友kizuki與初戀 女友直子死亡時重複的陳述。村上陳述:「藉由生這件事同時在培育著死,那只不過是我們不得不學的真理的一部份而已,失去所愛的哀痛,只能走過那哀傷才能脫 離哀傷。」

        綠對渡邊的愛根本無法化解渡邊的哀傷,因為書中寫著「一個人被留在沙灘,既無力又無處可去,哀傷化為深沉的黑暗將我包圍。」kizuki與直子的相繼自殺離去,對渡邊而言有如青春的離去,而渡邊真正的哀痛應該是源自於「因為直子甚至沒有愛過我啊。」

         最後那種渡邊與玲子替直子舉辦的音樂喪禮,是我百看不厭,玲子一共彈了五十一首音樂遙祭直子,這些音樂也讓渡邊與玲子獲得救贖,找到森林的出口,這場相當 經典的橋段是我對電影的最大期待;當最後在上野車站,渡邊送走要去北海道展開新人生的玲子後,在車站旋即打了電話給綠,渡邊終於從所有的三角關係與生死起 滅掙扎出來,看到這裡,總是會想去上野車站,這個挪威的森林的終點站。

百五萬的快樂境界

「到底要打一份多少年薪的工,才能令你真正快樂?」人人對此都有不同追求,但昨日一項調查則指出,港人平均需要150萬元年薪才感覺快樂,在13個國家中排行第三。
150萬元年薪就於願足矣?我有點詫異,以現時的樓價水平,150萬元年薪甚至不能買一個居住環境及面積尚算愜意的單位,過一種被視為富裕的生活。
北 歐保險公司Royal Skandia昨日公佈了一項在第三季進行的13國快樂調查,特別之處是訪問了500名港人,調查發現21%受訪港人認為,年薪要多於200萬元,才足以 帶來真正快樂,但亦有53%認為,20萬至80萬元年薪已可以好開心。平均「開心年薪」是150萬元或12.5萬元月薪,較13國的平均126萬元為高, 僅被新加坡及杜拜超越。

港男較港女易滿足

調查的另一發現是,港男較港女在錢銀上更易滿足,例如17%受訪男士認為200萬元是快樂年薪,但女士的比例則為23%。46%男性認為60萬元年薪已好OK,但只有33%女性滿足。這一現象同樣出現於意大利及巴西的女性身上。
當然,這類調查往往受樣本不足及問卷設計所限,而且這類觀感調查最富挑戰性的地方,是只能取得被訪者作答時那一刻的感覺,主觀性很強,感受很容易被周遭的短期事件扭曲,不容易解讀,所以無謂妄下結論。
好像報告認為,港人比多國需要更多入息才覺得快樂,可能反映高樓價、高通脹,以及缺乏社會保障有關。不過,這些理由似乎又難以解釋,為何備受政府照顧的新加坡人,要更高入息才感到快樂。
說到港女比港男好像更需要錢,亦可能是男女比例失衡,以至較多女性獨身,更需倚賴入息提供的安全感,不一定反映生活態度。
近年快樂學大行其道,英國首相卡梅倫及法國前總統薩爾科齊均曾積極推動相關研究,甚至制訂國民快樂指數,希望設計出比GDP更反映國民福祉的指標。
經濟學家亦越來越多「快樂」研究,共識是入息與快樂成正比,但效果漸次遞減,過了某一水平,再多的入息不會帶來更大的快樂,看看近期的家族爭產官司便心領神會。

貧富懸殊 難以開懷

另一項受到關注的相關課題,是快樂與貧富不均的關係,貧富越懸殊,即使吃得飽、穿得暖,但「比上不足」的榮辱感,還是會令人感到不爽。我懷疑,港人較歐洲諸國公民更渴望高薪,或許是用來彌補貧富懸殊的心理不平衡。
內 地是收入與快樂不相稱的最佳演繹。南加州大學一名學者5月時發表了一項研究,追蹤了1990至2010年間內地城市居民的快樂程度,雖然20年間人均收入 及消費增長四倍有多,但證據卻顯示居民對生活的滿意度沒有明顯變化。研究估計貪污橫行、司法不公、官員濫用權力等因素,可能把生活改善的良好感覺抵銷掉。
我覺得,即使不做這些研究,很多人都明白,「窮得只剩下錢」這道理,最鑽牛角尖的,最需要知道這些研究的,反而是那些一味以為做大個餅便交足功課的當政者。

丘亦生

「青貧族」的打拼

轉載自香港經濟曰報:

【經濟日報專訊】常聽到年輕人呻窮?未畢業排公屋、二十幾歲住劏房?根據統計,年輕人薪金升幅不止跑輸通脹,過去十年收入中位數近乎零增長。快餐店豬扒飯十年間也加價2成、租金更升近5成,「青貧族」愈來愈多,如何打拼出未來?
年輕一輩常投訴物價高、租金貴,沒辦法買樓、結婚;老一輩則指現今年輕人吃不了苦、儲不了錢,日後如何成家立室?
若 然看看統計處,根據去年人口普查得出的數據,2011年15至24歲男女月入中位數為8,000元,與2001年數字一樣!25至34歲女性的月入中位數 為1.2萬元,十年來也是零增長;只有25至34歲男性月入中位數過去10年增加500元,略升4%。相比下,45至54歲女性十年間收入增42.9% (見表)。
年輕人薪金 10年原地踏步
年輕人薪金十年間「原地踏步」,但比較2001年與2011年,本港經濟並非沒有增長,GDP總量上升達46%。同時,政府亦鼓勵開辦副學位課程,令更多年輕人可接受高等教育;惟經濟向上、教育水平上升,卻沒有帶動年輕人平均薪金亦同步向上。
薪金停滯不前,還要面對通脹。大家樂的一哥焗豬扒飯,十年來也加價24%,還未計高速增長的樓價、租金(見表)。面對薪水難升、愈做愈窮的現實,難怪令他們一肚怨氣!
台灣把低薪年輕人稱為「青貧族」,當地也有類似問題,去年當地未滿30歲人士年薪平均僅41.6萬台幣(約11萬港元),回到15年前水平!
台灣「青貧族」帶來影響引起社會關注,近年有年輕人「出走」現象;大學畢業生紛紛離台往澳洲、日本等地區找尋工作。
據台灣政府數字,今年已有9,600人申請到澳洲打工;9月份更有台灣傳媒報道一名清大經濟系畢業生,寧願走到澳洲屠宰場工作當「台勞」,一年儲蓄有100萬台幣(約26.6萬港元)。
本港會否湧現「出走潮」,尚未有數據可知,但年輕人收入停滯造成的社會影響,已不可忽視︰
‧結婚難 生兒育女更難
「青 貧族」無能力儲蓄,也不能購屋置業,更遑論結婚生兒育女?本港已出現結婚年齡一再推後、生育意慾低的現象。本港女性首次結婚年齡中位數由1981年的 23.9歲,升至去年的28.9歲。青貧族問題若再深化,恐令問題雪上加霜,生育率難望改善,對未來人口結構的影響可想而知。
‧無儲蓄 買樓談何容易
年輕人薪金不升,通脹卻年年升,薪金被蠶食,此消彼長,儲蓄更難。本港不少80、90後已對「上車」不抱希望,紛紛加入申請公屋行列,公屋輪候冊破紀錄近20萬宗申請,約25%是30歲或以下青年。
年輕人理應滿懷鬥志,對未來有期望才有打拼決心,但歲月消磨後一直原地踏步,又怎不磨蝕鬥志?一早申請公屋,有人批評是年輕人「貪着數」;但從另一角度看,也是他們對未來沒有信心的投射,而這種消極想法,又怎可以全怪他們?
缺新出路 經濟難有新動力
進入全球化年代後,經濟無法轉型,社會原地踏步,後果是由下一代承擔。近年的「月光族」、「啃老族」等現象,或多或少與青年人缺乏新出路有關。
要為年輕人提供出路,本港政府須有新思維配合,開發新創業,才有機會帶來新的經濟動力,提高社會流動,令年輕一代有望突破現在困局;否則再來另一個十年也仍然原地踏步,不止不能成為社會未來的生力軍,最終更只會淪為失落的一代。」

你究竟想留什麼給子女?

轉載自明報專訊:

註:這是一個父親的肺腑之言,善待世間弱者也是任何宗教的美德。


【明 報專訊】「2006年夏季,卡內基美隆大學的教授Randy Pausch是個愛開玩笑,上課幽默又極受學生歡迎的老師,他那時45歲,是三個孩子的爸爸,有個深愛的老婆Jai。但這年夏天他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甚 至有了黃疸症狀……經過診斷後發現他得的是致死率最高、5年存活率僅4%的胰臟癌。」
上 面是華爾街日報電子版介紹蘭迪鮑許的開場語,他在2008年逝世。其實大部分人也知道這世界去世的人多,值得悼念的人少,但蘭迪不一樣,他為了打倒對死亡 的恐懼,特意為自己辦了一場「最後演講會」,年前從報章看到這個觸動千萬人心的蘭迪演講會非常成功,所以這星期逛誠品書店,買了幾本書,其中《最後一課》 是「最後演講會」的補充讀本。明知日子不久了,還怕上台要帶備成人尿片,他真的除了感動學生,或讓世人知道死亡狂傲不起外,沒有其他原因嗎?
我 看了這本半自傳半自述治病過程的小書冊後,發現蘭迪原來最希望是他一對年幼子女能從最後一課看到及聽到爸爸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如何面對死亡,如何把令 人頹喪的陰影化作陽光,把癌細胞的襲擊變成積極活下去的催生劑。這是一名偉大父親的卑微要求,他離開了,但在孩子心田仍然發酵,他的念頭是否能夠影響兩名 小朋友不得而知,但挑起千萬人思考「我究竟想留點什麼給子女?」起了很大作用。
我 也分享過自己為什麼這幾年對劇本創作這麼熱情,就因為大仔要當導演,喜歡以人物撰寫自己的世界觀,於是我也要好好的多留下一些作品讓他從中了解爸爸對人 生、對人物的看法,當然旁及其他觀眾,我看自己的價值在於我的電影曾經讓某位觀眾在某時某地人生最低潮時,因我創造的人物或處境而嚏然大笑,生活也非如此 不堪,繼續上路去,而非事後一路走好。
細仔愛踢球,我花了不少時間研究足球文化,甚至戰術運用,這不關金錢事,只為和他溝通,往後爸爸不在,他總有和子女說不完的足球話題:爺爺如何教爸爸踢球;嫲嫲如何被迫愛上足球,就是兄弟姊妹相聚,當年老爸半夜拍醒各人看巴皇大戰的盛况,也是我雖死猶生的好事呀!
父母不能包容 孩子心智變狹隘
「你 究竟想留什麼給孩子」,這題目讓我思考香港教育困局,在小孩球隊裏頭,我也觀察到父母對別的家長的喜惡也無聲無息地影響孩子的價值觀,比如A家長與B家長 不太合得來,其實人的性格氣質、成長經驗,甚至收入各有差異,各自成群也合情理,但我們總是包容不了異同,要排擠、分化,原本一隊球隊要求上下同心,但父 母無意間在背後說長道短,孩子也變了心智狹隘,不求技術精進,只會怨別人能力不足,將來在社會做事,不自省不量力,總以陰謀論看待別人,人際不和,成就有 限也。
有些父母很奇怪,可為子女捨命,但又不着意為他們培養積極、包容的人生觀。
我 自己在這方面感受很深,12歲時,我們母子在媽媽生家裏打工,一天他們早上忙亂要去海灘游泳,媽媽生的子女歲數和我相若,她外甥與我同歲,我未有通知是否 可以去,他們在忙亂收拾時的眼神也不大和我接觸,我不知已被遺棄,仍在他們面前穿插,博他們注意,但他們一窩蜂的出門,頭也不回,大概小朋友們也內疚吧! 我靜靜坐在客廳,透一口氣告訴自己,工人的兒子是不該有此權利。多我一個去玩多嗎?平常我燙衣服洗碗不也算有貢獻嗎?不一會我就去公園打波子。我對被排斥 的小朋友特別看顧,就是源於那次被遺棄的傷害。
聖經說不要論斷人,真是智慧之語。
作者為著名導演,愛家爸爸,育有3名兒女
張堅庭 ting56@gmail.com」

四段婚姻的張天愛

我不認識張天愛,也沒興趣批評別人的婚姻取態。但我倒對現代的婚姻的看法及變化有興趣。

作為一個已婚的人,當然能明白到作家老舍在「圍城」的說話:它說:城外的人想走進來,城內的人想走出去。道盡了婚姻殊實不是容易經營的人生大事。沒有它人就空虛寂寞,有了它就枷鎖纏身,責任如山重。

與男性友人討論張天愛曾經有四段婚姻,傳統男人當然對女士重婚多有所微言,說什么女子不宜多次結婚云云。我認真地看過汪曼玲訪問張天愛有關婚姻的看法,才体會到芄朮家對情、愛、婚姻、性情對「真」的執著,與一般人是有所迴異,單向「道德式」的批評對她們不公平!

張天愛剖白自己作為別人的妻子是「零分」!什至認世上應有婚姻學校,教導人如何做好別人的丈夫或妻子,這一點我完全讚同。世上其實有很多方法可以避免「破碎家庭」的出現,但世人往住因無知而結合,因「學懂」而分開!

我相信她四段婚姻均是「率性」而為的,是認真的愛過,她出身名門,有教養及美貌,但對物欲虛華不什重視,一般有身份富貴的男士均以娶得此類女士為荣 譽,她表示曾有超過五十個男士向她表示願意娶她為妻!她前夫包括大商人邢李原及大律師胡漢清,但這些才俊究竟對她產生愛時究竟想像些什么呢?及後又何离 婚呢?她們對藝術家的性情有多了解呢?藝術家究竟又有多少了解自己的需要及其內在變化呢?

現代人願意豪花鉅實額金錢在婚禮上,卻未必明白婚禮與婚姻的分別!藝術家大企業家天賦聰敏,世俗成就很大,卻不明白或不願意深入實踐婚姻真諦,婚姻真 諦又是什么呢?當然是「愛」,但世人的「愛」中情欲佔水份太多時,「真愛」的「自我犧牲」卻少得可憐,婚姻怎能持久呢?藝術家們如斯「自我」執著,婚姻對 她們而言,只可說是情欲的伸延而已!

健康錯覺


註:中醫黃帝內經早巳有「人至四十,陰氣至半」之說,經典金匱要略又「胸痹」之說,即

       心臟病,乃陰乘陽位。胡亂跑步而令心臟瘀血阻塞,很容易造成突然死亡。小心!小心!
轉載自蘋果曰報蔡東豪專欄:
「每次見到報紙用上「壯漢跑步猝死」字眼,我的包拗頸神經就發作,問題在於「壯」字。對於大部份讀者,這個「壯」字代表強壯,意味一個表面強壯男子,跑步時突然死去。我的問題是,法醫官未做解剖,死因報告未出,記者怎知道這名男子強壯?

左丁山在本報副刊專欄提及美國一位主張跑步的專家,50歲跑步時因心臟病而死,左丁山指他不清楚細節。我知道左丁山所指是誰,因為這件事曾轟動跑步界。
這 位50歲主張跑步的專家,是美國人域斯(Jim Fixx),1984年去世,當時52歲,死因是心臟血管閉塞。域斯之死是大新聞,並成為非跑步者的笑柄,因為域斯是七、八十年代最有影響力的跑步鼓吹 者。一個鼓吹跑步的表面健康男人,在跑步後心臟病發死去,非常諷刺。當時非跑步者異口同聲指,跑步可令人健康是廢話,跑步其實是高危運動。
域斯的 跑步故事在七、八十年代無人不知,他35歲遇到頓悟時刻,他當時240磅,一日食兩包煙,工作壓力大,經歷兩次離婚,後來他遇上跑步。他不只遇上,是愛 上,他四處不停跑,戒了煙,減了60磅,寫了一本暢銷書《The Complete Book of Running》。美國七、八十年代掀起跑步熱潮,域斯是風頭人物,這本書成為跑步者的天書。
法醫官發現域斯三條心臟動脈,閉塞程度是七成至九成半。域斯有向人提及跑步時心口痛,但從來沒看心臟醫生。還有,域斯的心臟問題很有可能是遺傳,他的父親43歲時心臟病去世。換句話說,域斯身體有問題,但他自己不知道,或不想知道。

聆聽身體 還要聆聽醫生

很多跑步者有一種錯覺,覺得跑步是健康運動,因而作出推算,自己跑步便等於身體健康。一個例子是跑步者跑完之後,覺得消耗了脂肪,可以大吃一餐。實情是,吃的比消耗的可能多出很多,但跑步者喜歡為自己作出沒科學根據的健康推算。
更 甚的是,跑步者在跑步中習慣了捱痛,視痛楚為跑步必然代價,覺得自己的身體可抵抗疾病,跑步能醫百病。「因為我跑步,所以我健康」的心態相當普遍,分別可 能是程度而已。域斯是人辦,他從肥佬變成運動員,過程一定充滿艱苦,兼且他被捧為跑步達人,他的健康錯覺比平常人更強烈。心口痛對他來說,可能是碎料,更 困難的處境他也經歷過。健康錯覺嚴重起來可以殺人。
跑步者經常說,聆聽身體,身體不說謊,會告訴你所有事情。我贊成,千萬不要假裝聽不到身體訊號,但聆聽身體不夠,還要聆聽醫生的意見。我寫這篇文章時,不停在想自己,健康錯覺在我身上也不時出現,幸好我怕死的一面會立即撲出來:「你條孱仔,小心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