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文轉載自左醫右醫:作者勞永樂醫生
獨立評審報告指:政府毋須再大量囤積「特敏福」或「樂感清」作為流感大流行應變預案措施,以免浪費公帑。
為何囤積?
一旦出現流感大流行,預防新流感病毒的疫苗需數月才可製成應用。於是藥商聲稱未有疫苗前,可用「特敏福」或「樂感清」來預防;且用作治療流感,可減少病人入院及肺炎等嚴重併發症。然而,上述療效聲稱,大部分基於藥商的自資研究,且欠奉原始數據及符合科學規格的研究報告。拖延多年,直至最近才把全部資料公開。
獨立評審:
從近期公開的資科中,評審機構分析了20項「特敏福」及26項「樂感清」的臨床研究,涉及24,000人。
評審結果:
1. 治療成效
a. 縮短成年人的流感病徵16.8小時,縮短健康兒童的流感病徵29小時,完全沒有縮短哮喘兒童的流感病徵。
b. 完全沒有減少患流感人士入院。
c. 完全沒有減少患流感人士出現肺炎等嚴重併發症。
2. 預防成效
a. 減低部分人士感染流感病毒後出現病徵的機會,但完全沒停止他們繼續散播病毒。沒病徴、卻繼續散播病毒人士,因仍如常活動,包括上班上學及社交,令病毒更易在社區傳播。
結論:
1. 「特敏福」及「樂感清」不能減低患流感人士入院及出現嚴重併發症,無助紓緩流感大流行期間醫院的壓力。
2. 「特敏福」及「樂感清」只能預防流感病徵出現,不能預防無出現病徴者傳播流感病毒。若在社區廣泛用作預防,等同製造更多無病徵播毒者,令病毒散播更快。
3. 「特敏福」及「樂感清」批發價每個療程高達20美元,但只能縮短成年人不到一天、健康兒童約一天的病徵,價錢太貴成效太低。決策者應審慎考慮是否值得花公帑提供上述藥物。
我的建議:
切勿再迷信「特敏福」及「樂感清」。
資料來源: http://www.bmj.com/content/348/bmj.g2675
2014年4月15日 星期二
中藥治類風濕關節炎 優於西藥
研究今天指出,在治療類風 濕性關節炎上,1種名為「雷公藤」的中藥治療效果優 於使用普遍的西藥。 中國大陸長期以來都使用雷公藤來治療類風濕性關 節炎,這種自體免疫疾病會影響手腳四肢關節,可能導 致患者不良於行。 雷公藤的萃取物已引起多間藥物實驗室興趣,因為 雷公藤含有數百種化合物,其中包括據信能抗發炎與抑 制免疫反應的二?類(diterpenoids)。 根據這篇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網路版」(BMJ Open)的研究,北京協和醫院研究207名類風濕性關節 炎患者,將之分成中藥組、西藥methotrexate組(商品 名為Rheumatrex或Trexall)以及中西藥結合治療組。 6個月後,174名患者完成試驗,在「ACR50」達成 率上,中藥組為55%,西藥物組46%,但結合中西藥治療 組為近77%。ACR50指的是關節炎症狀改善50%,ACR為美 國風濕病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的縮寫。
2014年4月13日 星期日
大陸癌症人口龐大 背負經濟人力成本重擔
註:本文轉載自法新社
專家今天表示,吸菸 、延誤診斷與不平等的治療管道等種種因素,讓中國大 陸正面臨龐大癌症病患人口引發的危機,全球1/4癌症病 例發生在大陸。 根據「刺胳針腫瘤學」(The Lancet Oncology)期刊的1篇大型研究報告,超過40名專家警 告,這兩個亞洲最大經濟體正面臨癌症帶來的巨大經濟 與人力成本。 研究說,大陸每5人就有1人死於癌症,僅次於頭號 殺手心血管疾病。 研究指出,大陸60%癌症是跟環境相關,像是吸菸 、水汙染與空汙。 不過專家寫道,民眾對這些風險的警覺極低,不是 把生病歸於宿命論,就是誤以為傳統草藥能治病。 然而政府衛生經費也是個問題。大陸目前衛生經費 用僅占GDP的5.1%,僅相當於歐洲1/2,而專門用於癌症 治療的經費更是僅占0.1%,相較下美國的治療癌症預算 占衛生經費約1%。 大陸患者也需要自費負擔大多數的癌症治療費用, 治療下來費用非一般人所能負擔;此外,都市地區的治 療癌症病床數是鄉下地區的兩倍,然而大陸半數人口住 在鄉村地區。 領導這項大陸研究的哈佛醫學院教授高斯(Paul Goss)說:「全球1/4癌症病例發生在中國。」(譯者 :中央社陳怡君)
專家今天表示,吸菸 、延誤診斷與不平等的治療管道等種種因素,讓中國大 陸正面臨龐大癌症病患人口引發的危機,全球1/4癌症病 例發生在大陸。 根據「刺胳針腫瘤學」(The Lancet Oncology)期刊的1篇大型研究報告,超過40名專家警 告,這兩個亞洲最大經濟體正面臨癌症帶來的巨大經濟 與人力成本。 研究說,大陸每5人就有1人死於癌症,僅次於頭號 殺手心血管疾病。 研究指出,大陸60%癌症是跟環境相關,像是吸菸 、水汙染與空汙。 不過專家寫道,民眾對這些風險的警覺極低,不是 把生病歸於宿命論,就是誤以為傳統草藥能治病。 然而政府衛生經費也是個問題。大陸目前衛生經費 用僅占GDP的5.1%,僅相當於歐洲1/2,而專門用於癌症 治療的經費更是僅占0.1%,相較下美國的治療癌症預算 占衛生經費約1%。 大陸患者也需要自費負擔大多數的癌症治療費用, 治療下來費用非一般人所能負擔;此外,都市地區的治 療癌症病床數是鄉下地區的兩倍,然而大陸半數人口住 在鄉村地區。 領導這項大陸研究的哈佛醫學院教授高斯(Paul Goss)說:「全球1/4癌症病例發生在中國。」(譯者 :中央社陳怡君)
2014年4月12日 星期六
《30堂帶來幸福的思辨課:多想一點,發現更有深度的自己》
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都會牽涉到思考。思考告訴我們該相信甚麼、該拒絕甚麼,甚麼是重要的、甚麼是不重要的,甚麼是真的、甚麼是假的,誰是朋友、誰是敵人,如何安排時間,從事甚麼工作,居住在甚麼地方,該與誰結婚,甚至該如何養兒育女……。任何我們所知道、相信、想要、恐懼與期盼的事物,都是思考的結果。
我們的生活品質,主要也是取決於思考品質。思考的內容,意味著我們會怎麼去進行一切該做的事情。
你的工作品質取決於思考品質,因為你會推論或判斷工作上所面臨到的問題。你的人際關係品質,也取決於你在這些關係中所作的思考。你閱讀一本書時所了解的每個意涵,也都來自於思考。你對於了解、吸收書中概念的能力,同樣取決於你閱讀時的思考品質。
合理化行為失常
在「正常」的狀態下,人的思維本質上都有著內在缺陷。也就是說,若非刻意干涉,人的思考天生就會產生問題。譬如我們會有偏見,會對別人有刻板印象,也常常顯得虛偽。有時我們會在心中合理化種種手段與做法,偏激者甚至會合理化偷竊、虐待與殺人的行為。除此之外,我們通常在行為失常的時候,認為自己很合理。
如果遭到質疑,就會在心裏對自己說:「這些人為甚麼要為難我?我做的事情很合理,任何明理的人都看得出來啊!」簡而言之,我們會自然地認為自己的思考完全合乎情理,即便閃過一絲自己可能有錯的念頭,也會被自我辯護的想法加以掩蓋:「我並不想造成任何傷害啊!」
人的思維帶有自我辯護的天性,人類無須去學習如何自我辯護、自私自利或是自我欺騙,這些模式本來就存在於我們每個人身上。但問題是,大腦是如何進行自我欺騙的呢?也就是說,我們是怎麼在明明有證據證明自己有錯的時候,還認為自己是對的呢?原因就是,我們的心理有種本能,可以把不合理的想法表達成完全合理,或許這便是為甚麼人類會對自身的不理性缺乏認知了。
缺乏思辨的缺失
我們所有人都擁有輕重不一的偏見,也都有刻板印象,也會欺騙自己。我們以為自己掌握著真相,卻深受人性的自我中心所害,只是程度有所不同罷了。
缺乏思辨能力會讓我們陷入麻煩,是因為我們常常有以下的思考缺失:
* 對某件事一知半解;
* 沒有想到背後的含義;
* 執著於枝微末節;
* 沒有注意到矛盾之處;
* 發問時語意模糊;
* 提出假設性或不相關的問題;
* 混淆不同類型的問題;
* 回答問題時模糊不清,或根本沒有能力回答;
* 對不了解的事驟下結論;
* 運用不正確或不相關的資訊來做結論;
* 扭曲資料且不當地呈現資料;
* 忽視與自身觀點牴觸的資訊;
* 做出不適當的假設;
* 沒有發現自己的預設立場;
* 沒有留意自己的推論結果;
* 忽略了關鍵概念;
* 誤用辭彙;
* 忽視相關觀點,或看不見自身以外的觀點;
* 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偏見或無知之處;
* 想法狹隘,只用一個面向思考;
* 想法不夠嚴密或不合邏輯;
* 以自我或所屬群體為中心思考;
* 無法理性思考;
* 做出錯誤的決定。
如何訓練思辨?
要訓練思辨能力,就得每天努力把思考中不自覺的缺陷,提升到有自覺糾正的層次。你得找出自身思考上的問題,並面對這些問題,唯有如此,你才能大幅改善你的思考與生活。人性中也有著超越自我中心的能力,你可以運用你的思維來訓練思維,也可以運用你的思考來改變思考,你可以自我「再製」或自我「改造」。這本書的主旨就在於提升你的思考,藉此提升你的生活。唯有透過思考,你才能改變生活中任何需要改變的事物,即使是你根本沒想到要改變的部分。唯有透過思考,你才能掌控自己的未來。
我們的思考不可能臻於完美,但是我們可以試著變得更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批判性思考至為重要。
無論你的處境或目標是甚麼,無論你身在何處或面臨甚麼問題,只要你能夠掌控自己的思考,情況至少都會稍有改善。不論身為父母、情人、朋友、公民、消費者或是專業人士,在人生中的每個領域及情境中,思辨能力都會帶來好處。相反地,思慮欠佳必然會造成問題、浪費時間精力,並引發挫折與痛苦。
要擁有思辨能力,你必須學習從人生的許多面向去觀察、監督、分析、評估與重建各種想法,你必須建立起重要的思維習慣。
30堂課掌控思考
美國傑出的思辨專家琳達.艾爾德(Linda Elder)和理察.保羅(Richard Paul)合著了一本書,中文版書名是:《30堂帶來幸福的思辨課》,副題是「多想一點,發現更有深度的自己」(30 Days to Better Thinking and Better Living Through Critical Thinking: A Guide for Improving Every Aspect of Your Life)。通過30堂思考課,提升你的思考,藉此提升你的生活。書中的每一個概念,都有助於你掌控自己的想法、情緒、欲望和行為。讀了這本書你不會自此發生奇蹟性的轉變,但能替你未來的智慧及情感,打下一個成長的基礎。這本書只是浮光掠影地掃過這些複雜深刻的問題,提供你一個起步點;但一旦你開始認真看待,就會發現這對生活裏的每個層面都有好處。
只是,在那之前,你必須敲醒自己的腦袋。你必須開始了解自己思考上的問題,並設法捕捉到它;你還得找出多年來不知不覺中被動吸收,積存在腦袋裏的雜質。這本書告訴你該怎麼開始,也就是怎樣找出你思考的問題,並對症下藥。
學習思辨能力相當重要,這是一種經過訓練的藝術,確保你能夠在各種情況下,用上自己最好的想法。透過發展思辨能力,你就可以開始掌控那些原本控制著你的思想。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30堂帶來幸福的思辨課:多想一點,發現更有深度的自己》
作者:琳達.艾爾德 及 理察.保羅
由 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
(天地、商務、三聯及誠品有售)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要成功,就要把専注力抓回來
《牛津字典》選出「selfie」(自拍)這個字為2013年年度風雲字。
Selfie這個字2002年才首度出現在一個澳洲線上論壇,2004年被用在一個社群網站的主題標籤中,直到2012年主流媒體大量使用才開始普及。但一年之間使用率暴增170倍,故獲選為年度風雲字。
自拍不僅是年輕人的玩意,連國家元首都迷上。最被人詬病的是去年在曼德拉的追悼會上,英美領袖也在玩自拍,被指為對喪禮對死者缺乏尊重。
自拍的暴紅,說明現代人的生活已被科技產品牢牢抓住了注意力,使人做甚麼事都不能專心。傳簡訊、上Facebook、打遊戲、瀏覽網絡,大量資訊,24小時的媒體,使人無時無刻不分心。駕車時講電話固然是常事,最可怕的是邊開車邊回簡訊,這其實跟醉酒駕車同樣危險。
相約一起進餐的朋友甚至情人,不是互相凝視、熱心談話,而是緊盯手機,開會時大家上網看簡訊,地鐵裏幾乎人人做低頭族。
資訊爆炸,資訊不斷在身邊湧現分散了我們注意力,使我們很難有一個完完整整的時間去看一本書,或專心做一件事。我寫稿一向很專心,但有時要在網上查資料,一上網就被當天的新聞吸引住,不自覺地忘了正事。
我在想自己的過去,無論閱讀、進修、寫作,都非常專注。若有點成績,也是來源於專注。在新科技產品的支配下,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怎麼把專注力抓回來呢?
擺脫科技產品,恢復腦力
因發表《EQ》一書而使情緒智商成為流行語的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說,「注意力不足,已成為社會的『新常態』(New Normal)」。我們需要專注,才能追求卓越,但注意力卻成了愈來愈稀有的資源。該怎麼重新鍛鍊,讓這項隱形的心智資產,為工作與生活加分?高曼在去年底出版的新書《專注力》(Focus)裏,提出了有用的分析與建議。
愛因斯坦講過: 「天才就是超級專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赫伯.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2001年)曾說過,「資訊會消耗接收者的注意力,因此,資訊過多就會造成注意力的匱乏。」前年美國猶他大學找了50多名美國成年人做實驗。接受測試的人要先回答10個跟創意有關的問題。結果,他們平均答對了4.14題。這群人走入大自然,把科技產品留在家裏,經過4天,再回答10個問題。這一次平均答對6.08題。比有科技產品在身邊的時候進步了百分之五十。研究人員說,擺脫電腦、手機就能恢復腦力。
《專注力》一書的作者高曼認為,現在該是我們採取主動,從日常生活開始,設法因應這個問題的時候了。舉例來說,他認識一對夫婦,他們晚上回到家,就把手機放入抽屜,不再使用。美國最近流行一種聚會方式:一群人坐下來吃飯時,先把每個人的手機放在餐桌的中央,第一個忍不住拿起手機的人,必須付錢埋單。
高曼認為,注意力愈集中,做任何事的表現都會更好。每個想要成功的人,都需要培養三種專注力。
第一,聚焦於自身(inner focus):聆聽自己的聲音,意識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釐清甚麼事情最重要。
第二,聚焦於他人(other focus):能夠以同理心去了解別人的內在想法與感受,並願意幫助對方。
第三,聚焦於外在世界(outer focus):你必須了解你所面對的大環境或生態體系,這對於你從事的事業,策略的制定、組織的管理和創新,非常重要。
提升注意力練習
高曼說,注意力是可以鍛鍊的。他提出了一項最基本的練習。
只要兩分鐘就好。在位子上坐直,閉上雙眼,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面。不必試圖去控制它,只要「看著」你的呼吸,感覺空氣從鼻孔進出。緩慢地充分吸氣,然後充分呼氣。然後再來一次,一直重複。讓自己意識這些呼吸。假如你發覺自己的注意力開始飄移,就要把它拉回來,重新回到呼吸上。
這個練習的重點,不在於要你專心,而是要讓你在分心時,把注意力找回來。這樣的練習,簡單卻很有效,會強化腦部把注意力拉回來的連結。
類似的練習,對情緒管理也很有幫助。腦神經學研究發現,當我們陷入焦慮和壓力等負面情緒時,右腦的活動會增加。反之,當我們快樂而積極時,左腦就會變得活躍。科學家做過實驗,讓一家公司的員工每天練習30分鐘的正念( mindfulness)靜坐。這些人原本都很焦慮,壓力很大,右腦比較活躍。但在練習八周以後,他們的左腦活躍了起來,情緒變得正面樂觀,不再那麼沮喪。
吃糖不吃糖,是成功的要素?
高曼認為,專注力來自認知控制(cognitive control)能力,也就是練習專心於一個目標,不受其他刺激或誘因影響而分心。他覺得在新科技時代,從小對這項能力的訓練極為重要。
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做過一項非常有名的「棉花糖實驗」,把好吃的棉花糖放在一群4歲兒童面前,告訴他們:你想吃的話,現在就可以吃一顆,但是,如果你可以等一下,等我出去辦完事回來再吃,就可以吃兩顆。結果,約有三分之一的小孩選擇立刻吃糖,另外三分之一猶疑了半天才吃、或早就分心跑去玩耍,最後三分之一的小孩則是等待了十幾分鐘,一直到實驗人員回來。他們得到了兩顆棉花糖。
14年後的追蹤研究發現,當初願意等待的小孩,長大以後,不但有比較好的同儕交友關係,也更能抗拒衝動,延後滿足以達成想要的目標。而且,他們在美國大學入學試的學術評量測驗(SAT)的得分,比當年選擇立刻吃糖的小孩,高出了兩百多分。
這些小孩都來自高智商、高成就的家庭,他們的父母親都任職於史丹佛大學,為甚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關鍵在於,小孩如果不能抗拒衝動,時常心不在焉,就容易產生情緒問題,無法專心上課,學習能力因而變差。
幾年前,新西蘭完成了更有說服力的實驗,針對一千多個小孩進行長期研究,從4歲追蹤到30幾歲。他們發現,兒童時期的「認知控制能力」,遠比「智商」或「家庭社經地位」,更能準確預測一個人在成年後的致富能力和健康狀況。而研究的結論之一,就是我們應該把專注的練習,列為學校教育的一部份。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Selfie這個字2002年才首度出現在一個澳洲線上論壇,2004年被用在一個社群網站的主題標籤中,直到2012年主流媒體大量使用才開始普及。但一年之間使用率暴增170倍,故獲選為年度風雲字。
自拍不僅是年輕人的玩意,連國家元首都迷上。最被人詬病的是去年在曼德拉的追悼會上,英美領袖也在玩自拍,被指為對喪禮對死者缺乏尊重。
自拍的暴紅,說明現代人的生活已被科技產品牢牢抓住了注意力,使人做甚麼事都不能專心。傳簡訊、上Facebook、打遊戲、瀏覽網絡,大量資訊,24小時的媒體,使人無時無刻不分心。駕車時講電話固然是常事,最可怕的是邊開車邊回簡訊,這其實跟醉酒駕車同樣危險。
相約一起進餐的朋友甚至情人,不是互相凝視、熱心談話,而是緊盯手機,開會時大家上網看簡訊,地鐵裏幾乎人人做低頭族。
資訊爆炸,資訊不斷在身邊湧現分散了我們注意力,使我們很難有一個完完整整的時間去看一本書,或專心做一件事。我寫稿一向很專心,但有時要在網上查資料,一上網就被當天的新聞吸引住,不自覺地忘了正事。
我在想自己的過去,無論閱讀、進修、寫作,都非常專注。若有點成績,也是來源於專注。在新科技產品的支配下,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怎麼把專注力抓回來呢?
擺脫科技產品,恢復腦力
因發表《EQ》一書而使情緒智商成為流行語的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說,「注意力不足,已成為社會的『新常態』(New Normal)」。我們需要專注,才能追求卓越,但注意力卻成了愈來愈稀有的資源。該怎麼重新鍛鍊,讓這項隱形的心智資產,為工作與生活加分?高曼在去年底出版的新書《專注力》(Focus)裏,提出了有用的分析與建議。
愛因斯坦講過: 「天才就是超級專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赫伯.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2001年)曾說過,「資訊會消耗接收者的注意力,因此,資訊過多就會造成注意力的匱乏。」前年美國猶他大學找了50多名美國成年人做實驗。接受測試的人要先回答10個跟創意有關的問題。結果,他們平均答對了4.14題。這群人走入大自然,把科技產品留在家裏,經過4天,再回答10個問題。這一次平均答對6.08題。比有科技產品在身邊的時候進步了百分之五十。研究人員說,擺脫電腦、手機就能恢復腦力。
《專注力》一書的作者高曼認為,現在該是我們採取主動,從日常生活開始,設法因應這個問題的時候了。舉例來說,他認識一對夫婦,他們晚上回到家,就把手機放入抽屜,不再使用。美國最近流行一種聚會方式:一群人坐下來吃飯時,先把每個人的手機放在餐桌的中央,第一個忍不住拿起手機的人,必須付錢埋單。
高曼認為,注意力愈集中,做任何事的表現都會更好。每個想要成功的人,都需要培養三種專注力。
第一,聚焦於自身(inner focus):聆聽自己的聲音,意識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釐清甚麼事情最重要。
第二,聚焦於他人(other focus):能夠以同理心去了解別人的內在想法與感受,並願意幫助對方。
第三,聚焦於外在世界(outer focus):你必須了解你所面對的大環境或生態體系,這對於你從事的事業,策略的制定、組織的管理和創新,非常重要。
提升注意力練習
高曼說,注意力是可以鍛鍊的。他提出了一項最基本的練習。
只要兩分鐘就好。在位子上坐直,閉上雙眼,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面。不必試圖去控制它,只要「看著」你的呼吸,感覺空氣從鼻孔進出。緩慢地充分吸氣,然後充分呼氣。然後再來一次,一直重複。讓自己意識這些呼吸。假如你發覺自己的注意力開始飄移,就要把它拉回來,重新回到呼吸上。
這個練習的重點,不在於要你專心,而是要讓你在分心時,把注意力找回來。這樣的練習,簡單卻很有效,會強化腦部把注意力拉回來的連結。
類似的練習,對情緒管理也很有幫助。腦神經學研究發現,當我們陷入焦慮和壓力等負面情緒時,右腦的活動會增加。反之,當我們快樂而積極時,左腦就會變得活躍。科學家做過實驗,讓一家公司的員工每天練習30分鐘的正念( mindfulness)靜坐。這些人原本都很焦慮,壓力很大,右腦比較活躍。但在練習八周以後,他們的左腦活躍了起來,情緒變得正面樂觀,不再那麼沮喪。
吃糖不吃糖,是成功的要素?
高曼認為,專注力來自認知控制(cognitive control)能力,也就是練習專心於一個目標,不受其他刺激或誘因影響而分心。他覺得在新科技時代,從小對這項能力的訓練極為重要。
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做過一項非常有名的「棉花糖實驗」,把好吃的棉花糖放在一群4歲兒童面前,告訴他們:你想吃的話,現在就可以吃一顆,但是,如果你可以等一下,等我出去辦完事回來再吃,就可以吃兩顆。結果,約有三分之一的小孩選擇立刻吃糖,另外三分之一猶疑了半天才吃、或早就分心跑去玩耍,最後三分之一的小孩則是等待了十幾分鐘,一直到實驗人員回來。他們得到了兩顆棉花糖。
14年後的追蹤研究發現,當初願意等待的小孩,長大以後,不但有比較好的同儕交友關係,也更能抗拒衝動,延後滿足以達成想要的目標。而且,他們在美國大學入學試的學術評量測驗(SAT)的得分,比當年選擇立刻吃糖的小孩,高出了兩百多分。
這些小孩都來自高智商、高成就的家庭,他們的父母親都任職於史丹佛大學,為甚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關鍵在於,小孩如果不能抗拒衝動,時常心不在焉,就容易產生情緒問題,無法專心上課,學習能力因而變差。
幾年前,新西蘭完成了更有說服力的實驗,針對一千多個小孩進行長期研究,從4歲追蹤到30幾歲。他們發現,兒童時期的「認知控制能力」,遠比「智商」或「家庭社經地位」,更能準確預測一個人在成年後的致富能力和健康狀況。而研究的結論之一,就是我們應該把專注的練習,列為學校教育的一部份。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人間的基本》免虛度人生的哲學
日本著名女作家曾野綾子,1931年出生於東京,她的寫作一直有著天主教神學的思想背景,也長期從事日本天主教徒的海外傳教活動,並獲得梵諦岡聖十字勳章。
1987年,曾野綾子以《湖水誕生》獲土木學會著作獎,之後在日本獲獎無數。在以神道、佛教為主流宗教的日本社會,曾野綾子的天主教背景當然有一些特別,就是具有救贖他人的宗教熱情,而神佛教徒關心的比較是個人的解脫。
近年,曾野綾子的寫作,集中在關於人生的書寫,尤其是面對社會的老齡化,步入老年的曾野綾子寫了《中年以後》、《晚年的美學》、《我想這樣年老:戒老錄》、《年老的智慧》、《熟年的才情》等暢銷書。她的最新著作,是82歲才寫的《人生的收穫》和《人間的基本》,這兩本書可視為她對人生價值的總結。
《人間的基本》全書八章,透過自身長年以來的人生體悟與智慧,闡述做人的基本原則與安身立命的根基。
人生應在乎內涵多於外表
人生的許多努力與掙扎,都是為了追求物質生活,是擔心物質的貧困。但曾野綾子認為,人生應該懼怕的,是精神上的貧困。沒有站穩根基的人,你的人生白活了。
在前言中,作者提到化妝品廣告中常出現「外表年齡」的說法,意思是用了某種化妝品後,顯示的不是真實年齡而是年輕得多的「外表年齡」。確實,當今女性與我們母親那個時代相比,大概是現代人的飲食與生活型態改善的緣故,既年輕又漂亮的人多了。
但另一方面,作者又提到另一句話:「每個人都看得出年齡。」也就是說,任何人隨著年齡增長,人生體驗都會跟著增加,精神內容也變得更豐富,自然會形於外表。她感覺到,如果拼命追求「外表年齡」,書也不讀,只關心美容與打扮的話,沒有根基的人會愈來愈多。所謂根基或所謂的基本,實在非常重要。沒有它,人將變得漂浮不定。一旦漂浮不定,不但將喪失自我,甚至會失去生命。
曾野綾子提到70多年前,瑞士作家皮卡德(Max Picard)在一本書中曾寫道:「悅耳的音樂之後,切換成新聞報導,內容卻是不幸的事故。接下來又說,受經濟情況影響,所以股票上漲。就在剎那之間,人類毫無章法地想著完全不相干的事……。」
電視中毒症
皮卡德感嘆的對象是收音機,但是如今的狀況更加嚴重。
曾野綾子說,將近半世紀前她參觀最新的電視影像技術,當時她心想:「電視技術發達到這種地步,總有一天人類將會一整天都在看電視。那跟喝酒或吸毒不同,而是根本就過著中毒似的生活吧。」
她說,現代人每天花好幾個小時操作手機或電腦,卻幾乎無法從中產生具有明確目標的生產力。就算因而成為萬事通,知識這種東西,蒐集的時候若未掌握具體方向,也不會發揮甚麼作用。
人類漸漸喪失主動(active-voice),一切都漸漸變地被動(passive-voice)。選擇電視頻道、上網蒐集資訊,或許被當成是主動的行為。但是在她看來,基本上那些都只不過是極度消極的被動文化。
電視這種東西,就算不想看也會不由自主地看到一些沒用的東西,浪費過多時間。電視本身並非罪大惡極,但是沈溺在那種生活當中,結果將使得人生擁有的時間縮短,健康及精神也都受害。即使電視畫面那一端有許多人喪生,觀眾這一端卻照常若無其事地一面看著、一面吃花生。因為人在看電視或上網時會築起意識之牆,清楚劃分那邊跟這邊是不同的。
為了避免虛度人生,每個人都必須站穩安身立命的根基,掌握做人的基本道理。否則在這個只重視枝微末節的時代當中,將變得隨波逐流,乃至於喪失自我、失去生命。太平時期也好,非常時期也好,不論置身甚麼樣的時代,都得生存下去,作者以她自己堅定的人生哲學與豐富的見聞,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寫成本書八章。
八章分別為:「發揮人類天生的想像力」、克服危機的「超越力」、「凡事都有正反兩面」、「做人的常識」比規則更重要、「專業是嗜好加上沉迷」、「勇敢正視老、病、死」、「真正的教養」、回歸「人類的基本」等八個面向,每章依主題,搭配三至四篇文章,以闡述作者獨有的人生觀與智慧。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人間的基本》
作者:曾野綾子
由 天下雜誌 出版
(天地、商務、三聯及誠品有售)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生命就當這樣美好》(Choosing Civility: the Twenty-Five Rules of Considerate Conduct
註:本文轉載自李怡:一分鐘閲讀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意大利裔教授P. M. 傅尼 (P. M. Forni)寫過一件事:「有次我搭火車前往紐約,車廂嶄新乾淨,一塵不染;車身行進間輕輕搖晃著,讓我覺得很舒適,也度過了輕鬆愉快的一小時。火車按照預定時間停在德拉瓦州,有一對年輕男女上了車,他們拖著兩件大行李,沿著走道費力前進,接著停了下來,年輕男子毫不遲疑,展現敏捷的身手,直接踩上靠走道的座位上,靠著女伴的協助,奮力舉起一個笨重的行李,放進座位上方的行李架。接著年輕女子爬上鄰座椅子上,開始放行李。兩人在過程中踩踏了嶄新的座位及扶手,直到放好行李為止。」
傅尼說:或許,因為我們擁有的東西太多,所以我們不懂得愛物惜物。這個社會的物質豐富,一切事物似乎都沒有真正價值,尤其是那些不屬於我們的東西。或許我應該向那對年輕男女旅客說點話,像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大家都亂踩全新的座椅,這些椅子會不會很快就壞了呢?是否想過火車公司會把損壞財產的成本計入票價?是否想過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乘客都希望坐在乾淨的座位上?」
一件簡單的小事,傅尼引申出人生的準則,就是「不屬於自己的物品也要珍惜」。
這個準則被他列為25個恆古不變的原則之一,並收在《生命就當這樣美好》(Choosing Civility: the Twenty-Five Rules of Considerate Conduct)這本書中。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生命就當這樣美好: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25堂社會應對課程》
作者:P. M. 傅尼
由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意大利裔教授P. M. 傅尼 (P. M. Forni)寫過一件事:「有次我搭火車前往紐約,車廂嶄新乾淨,一塵不染;車身行進間輕輕搖晃著,讓我覺得很舒適,也度過了輕鬆愉快的一小時。火車按照預定時間停在德拉瓦州,有一對年輕男女上了車,他們拖著兩件大行李,沿著走道費力前進,接著停了下來,年輕男子毫不遲疑,展現敏捷的身手,直接踩上靠走道的座位上,靠著女伴的協助,奮力舉起一個笨重的行李,放進座位上方的行李架。接著年輕女子爬上鄰座椅子上,開始放行李。兩人在過程中踩踏了嶄新的座位及扶手,直到放好行李為止。」
傅尼說:或許,因為我們擁有的東西太多,所以我們不懂得愛物惜物。這個社會的物質豐富,一切事物似乎都沒有真正價值,尤其是那些不屬於我們的東西。或許我應該向那對年輕男女旅客說點話,像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大家都亂踩全新的座椅,這些椅子會不會很快就壞了呢?是否想過火車公司會把損壞財產的成本計入票價?是否想過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乘客都希望坐在乾淨的座位上?」
一件簡單的小事,傅尼引申出人生的準則,就是「不屬於自己的物品也要珍惜」。
這個準則被他列為25個恆古不變的原則之一,並收在《生命就當這樣美好》(Choosing Civility: the Twenty-Five Rules of Considerate Conduct)這本書中。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生命就當這樣美好: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25堂社會應對課程》
作者:P. M. 傅尼
由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
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儲蓄不足 逾半港人「嫌命長」
註:本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友邦退休金管理調查發現,受訪的港人理想退休年齡,很大程度視乎受訪者的年齡,愈大年紀的受訪者,愈希望可以較遲退休,而且希望退休後的生活費則為最低。相對而言,中年人(介乎30至44歲)要求退休平均可花生活費為最高,達13161元;55至65歲人士,只要求退休後每月生活費8720元。
調查指出,受訪者期望平均退休年齡較去年調查時微升1.2歲至60.7歲。現時每月儲蓄或投資中位數則減少逾10%至3534元。
友邦退休金管理及信託行政總裁馮裕祺指出,有53%受訪者擔心「太長命,退休儲備用完仍未離世及退休後生活質素大降」,68%擔心「醫療開支會花掉大部分退休儲備」。
馮裕祺指出,強積金收費減價空間仍很大,香港推出強積金至今有13年,相比澳洲及其他發達經濟體仍短,隨着退休金市場規模愈做愈大,相信強積金收費的減價空間亦會愈來愈大。
馮裕祺表示,目前僅有30%受訪者有強積金自願供款。他指,友邦鼓勵僱員自願供款,亦會推出相應的優惠計畫,希望監管機構能配合和跟進。自願供款可達至雙贏,對僱主來說可提升員工歸屬感,而對僱員來說,假若僱主願意作出同等數額的額外供款,就是變相加人工。在現行稅務條例下,僱主可就員工所作的強積金供款包括自願供款扣除利得稅。
調查發現,近70%受訪者認為今年會獲發花紅,如果獲發花紅,66%的受訪者選擇撥大部分作退休儲備,但19至29歲的受訪者首選撥大部分花紅買心頭好。
42%受訪者有信心達到理想退休生活目標,惟51%認為「儲備不足」。,退休金儲備金額中位數減少近30%至433.6萬元,其中以18至29歲的受訪者要求退休儲備最高,達618萬元,45至54 歲則只要求252萬元儲備;55至65 歲受訪人士則只需181萬元儲備但55至65歲人士儲備不足情況最嚴重,高達77%,因低估退休需要。根據調查,55至65歲群組退休時可累積的儲備金額僅足夠支持6年退休生活,目前每月儲蓄或投資金額較其他受訪群組低,中位數僅2663元,而當中分配於儲蓄、存款或定期存款比重較高,達45%。
及時自救 靜脈曲張
註:本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近期廣告熱賣的保健品,標榜減少腳部「谷住谷住」的按摩膏定榜上有名。須長時間站立工作的人士,不但易腰痠腳痛,更是常見都市病靜脈曲張的襲擊對象。嚴重者要施術治療,如不想動手術便要及早查察病徵,做好防患措施。文:Kk
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腿部過度受壓
寶血醫院物理治療師黃偉龍(上圖)表示,靜脈曲張是都市人常見腿部疾病,特別易見於經常站立及肥胖人士。「過重或久站均令腳部壓力過大,易致腿部肌肉繃緊,負責將血液運回心臟的靜脈從而出現堵塞,血液停留在靜脈中,會引致青筋暴現、腫脹及疼痛等徵狀。」他又指出,嚴重靜脈曲張患者要施術治療,提醒高危一族應常注意腿部健康,及早預防。
註冊中醫師徐俐(左上圖)指,靜脈曲張於中醫學上屬「脈痹」、「筋瘤」範疇,通常發生在下肢小腿和盤骨內靜脈,患處靜脈明顯凸出,周圍皮膚有時呈現紅腫且感覺微熱,行走時容易疲倦及感疼痛。成因是本身有脾虛、氣血不足或肝腎不佳等問題,導致血脈不通,最終出現血液回流不暢的情況。
高危族群
1. 久坐於辦公室工作人士。
2. 妊娠期婦女。
3. 深層靜脈血栓患者。
4. 經常久站工作者,例如教師、售貨員及護士。
5. 小腿靜脈受傷者
6. 有靜脈曲張家族病史者。
7. 肥胖人士。
早期徵狀
• 腿部無法維持同一姿勢太久。
• 腿部已有脹、硬、痠、麻、腫及痛等六大徵狀。
• 察覺左、右腿大小差異很大,並出現「蘿蔔腿」腿形,按下時有腫脹感覺。
• 雙腿無法行走較長的路程。
• 腿部有青紫色或樹枝狀血管,通常分布於後腿膝窩處。
• 懷孕婦女有鼠蹊部脹痛或腿部痠痛不適。
• 腿部易感疲勞,且症狀不易消散。另易有抽筋或疼痛感。
盡早預防
• 此症具有遺傳性,有靜脈曲張家族病史者,一般約於三十歲病發,因此於兒童及青少年時期,應勤做運動,增強體質,以助防患。
• 肥胖人士應減肥,肥胖雖非直接成因,但身體過重令腿部壓力大增,可能造成雙腿靜脈回流不暢,加劇病情。
• 長期從事體力勞動及久站的工作者,應穿壓力襪套,加以防患。
• 婦女於經期和懷孕期等特殊時期,應給腿部特別護理,多休息及常按摩雙腿,加強血液循環。
• 吸煙使血液變得黏稠易淤積,口服避孕藥也有類似副作用,故應戒煙及慎服避孕藥。
DIY解救六法
1. 按摩腿部:經常作足部按摩,方法是由下而上,從腳踝位置向上按至膝蓋後,能有效消除腿部疲勞及脹滿不適,改善血液循環。若配合含肝素的藥膏按摩,效果或可更佳。
2. 穿壓力襪:靜脈曲張專用的壓力襪分不同壓力程度,具有預防及治療作用。長期站立工作者可於工作期間穿着,有利減低腿部靜脈壓力。
3. 伸展運動:經常站立或久坐人士,大小腿肌肉容易繃緊,工作期間抽空進行腿部伸展運動,例如作弓箭步的拉筋動作,有助放鬆肌肉。
4. 抬高雙腿:在家休息時抬高雙腿,晚上睡覺時把腳墊高約十厘米,均有利血液回流。
5. 藥療泡腳:大黃六十克、熟附子六十克、細辛三十克、生薑三十克及水適量,大火煲三十分鐘取藥液泡腳,有助舒緩。
6. 孕婦留意睡姿:宜採用左邊側睡方式,不宜仰睡,以減低子宮血管的壓力及改善靜脈回流。體質較虛弱孕婦,可飲用補氣類湯水增強血液循環,預防靜脈曲張。
近期廣告熱賣的保健品,標榜減少腳部「谷住谷住」的按摩膏定榜上有名。須長時間站立工作的人士,不但易腰痠腳痛,更是常見都市病靜脈曲張的襲擊對象。嚴重者要施術治療,如不想動手術便要及早查察病徵,做好防患措施。文:Kk
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腿部過度受壓
寶血醫院物理治療師黃偉龍(上圖)表示,靜脈曲張是都市人常見腿部疾病,特別易見於經常站立及肥胖人士。「過重或久站均令腳部壓力過大,易致腿部肌肉繃緊,負責將血液運回心臟的靜脈從而出現堵塞,血液停留在靜脈中,會引致青筋暴現、腫脹及疼痛等徵狀。」他又指出,嚴重靜脈曲張患者要施術治療,提醒高危一族應常注意腿部健康,及早預防。
註冊中醫師徐俐(左上圖)指,靜脈曲張於中醫學上屬「脈痹」、「筋瘤」範疇,通常發生在下肢小腿和盤骨內靜脈,患處靜脈明顯凸出,周圍皮膚有時呈現紅腫且感覺微熱,行走時容易疲倦及感疼痛。成因是本身有脾虛、氣血不足或肝腎不佳等問題,導致血脈不通,最終出現血液回流不暢的情況。
高危族群
1. 久坐於辦公室工作人士。
2. 妊娠期婦女。
3. 深層靜脈血栓患者。
4. 經常久站工作者,例如教師、售貨員及護士。
5. 小腿靜脈受傷者
6. 有靜脈曲張家族病史者。
7. 肥胖人士。
早期徵狀
• 腿部無法維持同一姿勢太久。
• 腿部已有脹、硬、痠、麻、腫及痛等六大徵狀。
• 察覺左、右腿大小差異很大,並出現「蘿蔔腿」腿形,按下時有腫脹感覺。
• 雙腿無法行走較長的路程。
• 腿部有青紫色或樹枝狀血管,通常分布於後腿膝窩處。
• 懷孕婦女有鼠蹊部脹痛或腿部痠痛不適。
• 腿部易感疲勞,且症狀不易消散。另易有抽筋或疼痛感。
盡早預防
• 此症具有遺傳性,有靜脈曲張家族病史者,一般約於三十歲病發,因此於兒童及青少年時期,應勤做運動,增強體質,以助防患。
• 肥胖人士應減肥,肥胖雖非直接成因,但身體過重令腿部壓力大增,可能造成雙腿靜脈回流不暢,加劇病情。
• 長期從事體力勞動及久站的工作者,應穿壓力襪套,加以防患。
• 婦女於經期和懷孕期等特殊時期,應給腿部特別護理,多休息及常按摩雙腿,加強血液循環。
• 吸煙使血液變得黏稠易淤積,口服避孕藥也有類似副作用,故應戒煙及慎服避孕藥。
DIY解救六法
1. 按摩腿部:經常作足部按摩,方法是由下而上,從腳踝位置向上按至膝蓋後,能有效消除腿部疲勞及脹滿不適,改善血液循環。若配合含肝素的藥膏按摩,效果或可更佳。
2. 穿壓力襪:靜脈曲張專用的壓力襪分不同壓力程度,具有預防及治療作用。長期站立工作者可於工作期間穿着,有利減低腿部靜脈壓力。
3. 伸展運動:經常站立或久坐人士,大小腿肌肉容易繃緊,工作期間抽空進行腿部伸展運動,例如作弓箭步的拉筋動作,有助放鬆肌肉。
4. 抬高雙腿:在家休息時抬高雙腿,晚上睡覺時把腳墊高約十厘米,均有利血液回流。
5. 藥療泡腳:大黃六十克、熟附子六十克、細辛三十克、生薑三十克及水適量,大火煲三十分鐘取藥液泡腳,有助舒緩。
6. 孕婦留意睡姿:宜採用左邊側睡方式,不宜仰睡,以減低子宮血管的壓力及改善靜脈回流。體質較虛弱孕婦,可飲用補氣類湯水增強血液循環,預防靜脈曲張。
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
青年認為「孝」不一定要「順」
註:本文轉載自太陽報
俗語有云︰「百行以孝為先」,反映中國傳統觀念重視孝道。有大學研究發現,本港青少年整體對父母存有孝心,但隨時代改變,對某些傳統觀念不太認同,如認為「孝」不一定要「順」,並非父母之命就不可違,也不會無條件遵從父母喜好,認為親子間應雙向地互相尊重及關愛。
應雙向互相尊重
青年事務委員會委託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研究十二至二十四歲青少年對孝的看法。中心於去年一至三月期間,以問卷收集近三千五百名青少年的意見,並舉行八場工作坊,以親子遊戲、短片、小組討論及要求參加者為父母沐足及奉上茶點等活動,讓青少年反思與父母長輩的關係,共三百五十多名青少年及其家長參與。
結果發現,青年在六分滿分的孝親態度指標,平均達三點八一分,孝親行為指標有四點一五分。但覺得父母沒「孝行」或「孝心」的青少年,得分為三點一九分至三點四一分,較平均分低。
中心指出,結果反映父母言傳身教相當重要,建議將家長納入推廣孝道的對象,助家長向子女灌輸正確「孝理」。
研究又發現,青少年雖仍以孝為本、對父母關愛之情不變,但不會如傳統般着重形式禮教的孝道,或對父母絕對服從或逆來順受,相對較為內斂,亦不認同傳統父母以權威態度與子女相處。
青少年認為現代的「孝」,親子間應雙向地互相尊重及關愛,互相溝通和交流,以貼心的實際行動表現孝心,如遇到重大事情時徵詢父母意見、探望及照顧生病的父母、照顧弟妹、分擔家務等。
俗語有云︰「百行以孝為先」,反映中國傳統觀念重視孝道。有大學研究發現,本港青少年整體對父母存有孝心,但隨時代改變,對某些傳統觀念不太認同,如認為「孝」不一定要「順」,並非父母之命就不可違,也不會無條件遵從父母喜好,認為親子間應雙向地互相尊重及關愛。
應雙向互相尊重
青年事務委員會委託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研究十二至二十四歲青少年對孝的看法。中心於去年一至三月期間,以問卷收集近三千五百名青少年的意見,並舉行八場工作坊,以親子遊戲、短片、小組討論及要求參加者為父母沐足及奉上茶點等活動,讓青少年反思與父母長輩的關係,共三百五十多名青少年及其家長參與。
結果發現,青年在六分滿分的孝親態度指標,平均達三點八一分,孝親行為指標有四點一五分。但覺得父母沒「孝行」或「孝心」的青少年,得分為三點一九分至三點四一分,較平均分低。
中心指出,結果反映父母言傳身教相當重要,建議將家長納入推廣孝道的對象,助家長向子女灌輸正確「孝理」。
研究又發現,青少年雖仍以孝為本、對父母關愛之情不變,但不會如傳統般着重形式禮教的孝道,或對父母絕對服從或逆來順受,相對較為內斂,亦不認同傳統父母以權威態度與子女相處。
青少年認為現代的「孝」,親子間應雙向地互相尊重及關愛,互相溝通和交流,以貼心的實際行動表現孝心,如遇到重大事情時徵詢父母意見、探望及照顧生病的父母、照顧弟妹、分擔家務等。
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轉愁為樂的「不如⋯⋯」
註:本文轉載自木羽飛,與童同行
快樂和憂傷都是會傳染的,特別在家庭之中,傳染力最強,它能透過空氣迅速傳播,蔓延至整個家庭,大小成員都無一倖免。不信?細心想想你們日常的相處,你會很容易找到證據。
好像昨天晚上,一家五口在飯桌上閒聊,外子突然想起今個月還未交租,實情是我們都太忙了,竟忘記了過數給業主。外子緊張的問:「今天幾多號?」我說:「應該是六號?」他眉頭一鎖、自言自語的說:「怎麼可能⋯⋯這樣我們會給業主告啊⋯⋯」
想不到,爸爸這句言者無心的說話,經女兒一晚的發酵,會變成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八歲的大女兒臨睡前竟小心翼翼的問我:「媽咪,我哋係咪會無屋住?」
所以,我們為人父母的,要好好記住這條金科玉律──想孩子快樂,父母必先自己快樂起來。而這種所謂的快樂,往往是從生活細節中慘透出來的,我們要把樂觀的心情,透過耳濡目染,刻印在孩子的生命中。
這任務,我老爸完成了;現在,輪到我傳給我的女兒。
記得有回周末,我們本約好午睡醒來後去踏單車,怎知天公毫無先兆的「嚎哭」起來,女兒醒來後看見外面下著雨,幾乎都要哭了,我卻在旁拍手叫好,向她提議:「難得下大雨,不如我們落街玩水?」女兒們聽見這瘋狂的點子,興奮到不得了,立刻穿水靴、披雨衣出門去。那個下午的歡笑情景,她們至今依然記得清清楚楚。她們也從不因為雨天而落寞,因為她們感受過雨天的美,知道凡事都有另一角度。
又有一回,爸爸不在家,我們四母女想看電影,但不知怎的,電影有畫無聲,想致電爸爸求救,卻又不得要領,女兒們呆望著「默劇」發愁,我卻心血來潮說:「你們對劇情都滾瓜爛熟了,不如試試配音?」然後,幾母女你一言我一語的,大家都驚訝於對方背對白的準繩,嘻嘻哈哈,又一次轉愁為樂的好經驗。
下次,當孩子發愁時,我們也試試用「不如⋯⋯」。親身示範,從另一角度看事情,這是給孩子很好的護身符。
忌用整腸劑 中西強本通便
註:本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都市人壓力大又飲食不良,時有便秘絕不罕見,故聲稱幫助排走宿便、緩解便秘的輔助品不斷推陳出新,近期便有所謂的「通便莓」及標榜助排便兼減肚腩的整腸劑。西醫及中醫均認為不宜依靠藥物,改善生活習慣以治本,方為上策。
都市人壓力大又飲食不良,時有便秘絕不罕見,故聲稱幫助排走宿便、緩解便秘的輔助品不斷推陳出新,近期便有所謂的「通便莓」及標榜助排便兼減肚腩的整腸劑。西醫及中醫均認為不宜依靠藥物,改善生活習慣以治本,方為上策。
西醫:調整生活習慣
家庭醫生關嘉美(右圖)指,便秘主要多為生活緊張、飲食缺乏蔬果和水分,加上運動量不足,以致排便困難。「感到排便困難應從改善生活習慣入手,而非依懶藥物來排便。」她表示,各種聲稱有助排便的補充藥物即使具功效(多為短期),但也不宜長期食用,小朋友更加要小心,別隨便服用,以免影響健康。
坊間自救法評估
記:生果能助通便,特別是火龍果、西梅?
關:生果有助排便,但也要識揀,例如蘋果便不利排便,反而會令大便變硬。火龍果、橙及香蕉等含較高纖維,均助排便。西梅汁富含大量脂肪油,能加快腸道蠕動而通便。
記:有說吃飽後順時針按摩肚子可通便,是否可行?
關:我認為多運動或多走幾步路的作用較大,按摩肚子通便作用有限,我只會建議因患病長期卧牀而無法運動的長者這樣做。
記:幼兒進食益生菌補充劑有助腸道健康,預防便秘?
關:我覺得還是靠天然飲食攝取較好,因現仍不知補充過量會否有損身體,正如攝取維他命C過量也易有腎石。
記:記者
關:關嘉美醫生
中醫:先釐清體質
註冊中醫師彭明慧(右圖)表示,現時大賣廣告的某種整腸菌,當中聲稱含菇菌和大豆成分,前者性平,味甘,利五臟及助消化,可助調理腸胃;後者性平、微涼,味甘,具健脾益氣之效,可用於脾氣虛弱、消化不良、疳積腹脹等症。因產品含可溶性纖維,故能通大便。然而她不建議長期食用任何排便輔助品,應從調整生活作息入手。哮喘、糖尿病、類風濕關節炎等長期病患者,選用前更須先釐清體質,因通便有潤下、瀉下和攻下等法,為免傷身,應先請教醫生意見。
滑腸食療
•核桃首烏茶
生地黃八錢、麥冬五錢、玄參五錢、核桃一両、熟首烏五錢、決明子一點五両,同放煲內加四碗水浸三十分鐘後大火煲滾,轉中小火熬約四十分鐘即成。
功效:養陰生津、滑腸通便,適合各種便秘症。
•蜜糖燉香蕉
香蕉一隻去皮,加兩湯匙炒香黑芝麻粉及兩湯匙蜜糖,燉至軟腍即可。
功效:清熱潤燥,滑腸軟便,適合各種便秘症。香蕉性寒,蒸煮後食用療效較佳。註:使用前先諮詢醫生意見。
你有便秘嗎?
過去十二個月若連續三個月出現以下超過兩個或以上徵狀,或已可能患上便秘。
1. 一周排便少於兩次。
2. 大便呈粒狀及很硬。
3. 須極用力地排便。
4. 大便後仍有便意。
5. 排便時肛門有阻塞感覺。
6. 曾需要用手指輔助。
防患竅門
1. 放鬆心情: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會加劇便秘。
2. 多飲水:可令糞便鬆軟,每日清晨起牀後空腹飲五百毫升暖開水,適當加蜂蜜效果更佳。
3. 高纖飲食:纖維素加速腸蠕動,有助大便通暢。
4. 定時排便:養成定時排便習慣,排便時別過於緊張,但亦不宜看書報而分散注意力。
5. 勿亂服瀉藥:例如大黃及番瀉葉等,若錯用除傷腸胃,也損精氣、腎氣、元氣,令人虧虛,排出的可能只有水沒糞便。
■西梅汁含脂肪油,甚為通便。
教出聰明孩子 秘訣是多傾偈
如何教出聰明的孩子,已發展為一場全球競賽,國家鬥排名,家長也唯恐子女落後不惜金錢催谷學習。一名走訪各地資優生的專家指已找到聰明的「秘方」且還是免費的,值得一聽?
PISA上周公布電腦化評估結果,本港學生在解難、數學及數碼閱讀3項評分均落後星韓,引起不少討論。PISA向來被視為檢驗各國教育體制及未來人才競爭力的指標,如何教出更聰明的孩子以面對未來競爭,是各地教育界及父母的最渴望找到的答案。
對話須隨機應變 可刺激思考
一名曾到訪在PISA名列前茅的國家如芬蘭、南韓、波蘭等,以及調查訪問逾200名學生及老師的記者兼作家Amanda Ripley,早前接受台灣雜誌《商業周刊》訪問時便談到如何教出聰明的孩子。
或許父母或老師認為,要孩子變聰明便要苦幹,做更多練習、背更多書,解答更多越級的難題,但這名曾著書《The Smartest Kids in the World》,又被形容為「訪過最多資優生」的母親,看過這麼多聰明的孩子,卻對聰明另有定義。
她指出,聰明是學習成果,以前是累積教科書等各種知識,但現在講求在知識和技巧基礎上持續吸收新資訊、重新解讀且有自己觀點、可調節及適應改變,才是現代的聰明。
父母可以教出聰明子女,且還是免費的,就是多與子女傾談,說故事也好,論世界大事、興趣或甚麼話題也好,因為對話是可以隨機應變,如此才會刺激孩子轉換不同角度思考。
她在專訪中提到,美國有些父母會買高科技產品給小孩,發現沒有幫助,南韓的父母,在家教小孩閱讀和數學,也未必有助學習,因為都不及與孩子多講話。
讓孩子學懂如何快速回應日後世界變化的「現代聰明」,才是最有價值,聽來容易?但香港的父母是否可以做到呢?
與孩子說故事,近年不少專家都有提到,但香港不少父母的心態,只一味地鑽研如何有立竿見影的學習成效,說故事只是為了子女要多認生字,父母講,子女則只要聽及背生字,又有甚麼思考空間?
還原基本步 每天唱歌講故事
事實上,本港父母與孩子,豈止難有講故事習慣,更連說話機會也難得。孩子忙上補習班、興趣班,父母也忙工作。家庭教育學院2011年一項調查指,逾半家長承認每日子女與父親相處或溝通的時間不足1小時;明愛向晴軒去年4月的調查就發現,38%受訪家長每日與子女相處時間不足兩小時。
如此何來傾談時間?連晚上吃一頓飯,以往或會邊吃邊談論電視劇情節,現在也變成低頭玩手機,父母與子女說話,曾幾何時換了WhatsApp、又或以fb「對話」?
父母要更多與孩子談話,有助子女學習,此觀點不止Ripley提出,也是不少學者的看法。例如美國華盛頓大學今年初有研究指,父母多向十幾個月至兩歲的幼兒說話可助提升其長大後的語言能力,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也指出,父母與孩子有雙向溝通,比起父母單方面說話,不止刺激日後語言發展有多幾倍功效,還可訓練組織自己的觀點及想法。
英國一名議員去年曾發表相關報告,指溝通有助孩子大腦發育,建議父母多與孩子唱歌,每天講故事等,更建議政府為新手父母提供課程或指引教導如何與孩子多說話。
現今父母四出尋求育兒秘訣,其實,還原基本步,別忘了自己的角色,任何教材或興趣班,都未必及得上如何引導孩子思考,而不是填鴨。
國際教育成績評估協會曾調查全球45個地區,發現本港學生閱讀能力高,但閱讀興趣、動機卻接近榜末,而本港父母對閱讀的興趣,也是全球包尾。本港閱讀風氣不高(見表),若父母難以身教,又如何令子女樂於閱讀,吸收知識?
不少本港父母把教育子女的責任交予學校或補習班,但要養出聰明的孩子,父母不能偷懶。所謂秘笈,就是如此簡單罷了!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