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日 星期三

人物 — 鍾景輝 陳國邦 不期而遇的男人



註:本文轉載自晴報

戲劇大師鍾景輝活到老學到老,近期除了在公仔箱看到他,稍後又會再踏台板與陳國邦重演《相約星期二》,一切緣起於TVB化粧間的一次偶然閒談,有誰會想到四年來合作無間,《不期而遇的男人》是King Sir另一劇目,亦似是形容兩人的關係。
鍾景輝於2007年開始主演《相約星期二》,飾演一位身患絕症的大學教授,另一個體育記者角色則由陳國邦與盧智燊交替演出,亦漸漸成為陳國邦的代表角色。「四年多前,我很想離開這個圈,有感事業停滯不前,總是半紅不黑。直至有一次,我和King Sir在TVB化粧間談了很多人生話題,就像劇中角色,每個星期二探望教授和聆聽教誨。我心想:『這豈不是上天給我的機會,要我和King Sir一起演出。』」其實,陳國邦當初曾被導演古天農拒絕過,但經過時間沉澱多幾年,反而恰到好處。
敢於面對死亡
轉眼間,中英劇團的《相約星期二》已走進第七個年頭,今個月第14度公演。King Sir角色依舊,但心態卻有轉變。「七年前,我才70歲。今年我已經77歲,慕理(教授角色)是78歲,我愈來愈接近角色的年齡。」
故事描寫慕理的人生最後歲月,King Sir又可會懼怕死亡?「中國人不太喜歡談及死亡,經常避忌這件事,但戲中一句話令我敢於面對死亡:『只要你明白死亡,就懂得如何生活。』死亡是遲早的事。
「最初我投入很多悲傷的情緒,去演繹接近死亡的痛楚,但隨着演出的場數增加,我發現有時候不需要用眼淚逼觀眾流淚,而是我的內心戲感動了觀眾。」
奇妙師徒關係
陳國邦與King Sir建立了接近30年的師徒關係,他形容二人的師生情誼很奇妙。「人生的轉變直接影響某些場口的演出,兩者是環環緊扣的。正如我和King Sir在戲裏戲外,一樣都是學生和老師的關係。記得有一場戲教授對我說:『明哲,你要考慮生孩子了。』那時候的我還未有小孩,心想:『若有了小朋友便會失去很多東西。』現在當了爸爸,才有更深刻的體會。」那豈不是戲說人生?
撰文:韓悅怡
攝影:梁細權
編輯:陳禮恒
設計:鄧俊明

即將崩潰的現代教育

註:本文轉載自蘋果日報

現代社會有兩個永遠令人不滿的問題,其一曰醫療,其一曰教育。原因無他,乃在於此二者人人皆認為是基本福利,是政府天然應該承擔的責任。所以,無論是政府還是公眾人物,誰要是敢對這兩個問題發表意見,都會惹來非議。近年來,任你大學擴招、國民教育、普教中……全都是千夫所指。而任何對教育的建設性意見,似乎都無法徹底解決教育問題。教育問題,還有解嗎?
尤其是香港的通識科,自從早前被葉劉指為「A貨」後,更是備受關注,甚至都上升到通識科是否應該必修的討論。其實,葉劉說香港通識科是「A貨」,筆者是不反對的。但又不贊同她以歐美通識科為例,來論證香港現行之通識科是「A貨」。而是以今日之通識科,與昔日之常識科相比便了然。
近日,筆者無意中看到1953年香港小學畢業會考常識科試題,簡直驚嘆當時教育水準之高。比如,其中第七題是這樣問學生的:「政府為甚麼要對人民徵稅?是不是隨意徵收?須經甚麼機關通過才能實行?人民對政府估定的稅額不同意時有甚麼補救方法?」考的是學生對社會財富再分配的認知。另外一些題目,如第二題:「試述法國革命的起因。」考的是歷史,以及對革命的看法。第五題:「香港政府的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及行政機關其組織與職權是怎樣的?」這考的則是學生對三權分立有沒有最基本的了解。筆者將題目放上網,有網民說:「今天的大學生都未必答得出。」──1953年畢業的小學生程度之高,難以置信。
不過,我們也沒理由一味指摘,因為現代教育,正面臨全面崩潰的邊緣。
我們要了解,所謂「現代教育」,是在工業革命之後產生的。其特點是甚麼?就是先建立一套知識框架,然後,把知識框架整個灌輸到受教育者的大腦中──而不去問這些知識有沒有用。換言之,從接受教育的第一天起,現代教育就已經對教育的最終成果有了預期。因此,在現代教育中才有winner和loser之分,凡是沒有達到預期的,都是現代教育的「失敗品」──這與整個工業時代的工業生產邏輯如出一轍。那麼,前工業時代難道不是這樣的嗎?當然不是這樣的。
在前工業時代,人們學習的原動力,是從自身的需求出發的,也即是說,先問自己想要成為甚麼樣的人,然後再順藤摸瓜,去找相關的知識來學習。想做官,去讀四書五經;想做醫生,去讀《黃帝內經》;想做木匠,去拜師傅;想種地,去問有經驗的老農……孔子講過一句話:「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形容的當然不是現代教育的情況,但多少也能給我們一些啟發。今天的學生對讀書沒有興趣,只有目的──為考試、為求職,他們都不是為己讀書。
而這種情況,隨着互聯網的普及,正在發生改變。互聯網導致的知識爆炸,超乎想像。現在人手一隻手機,相當於外掛了一個全球聯通的「大腦」,隨時隨地可以上網,分享、查閱知識。當全人類的知識通過互聯網被連接到一起的時候,知識指數級增長的速度是任何工業時代的知識框架都不足以涵蓋的。在這個大背景下,現代教育那種想要灌輸知識的做法,變得不再可能。
所以,常常聽到教育工作者抱怨說:「𠵱家啲學生越來越難教,他們對教科書完全冇興趣,成日掛住上網。」筆者倒想問:換位思考,如果你預感到自己所學的東西,在不遠的將來會變得完全沒用,而通過另外一個名叫「互聯網」的路徑,反而有可能闖出一片天的時候,你難道不會棄暗投明嗎?與其阻止學生上網,不如教會他們怎樣運用互聯網獲得他們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而現有的整個教育評價體系,都應該開始着手改革,以適應互聯網時代的挑戰。
最棘手的是,香港的教育工作者、教育局的公務員,對教育的反思都還停留在既有的框框內。包括對通識科的爭吵,無非是灌輸「A餐」更好,還是灌輸「B餐」更好,卻沒有想過「灌輸」本身即將out。所有的爭吵,都是指向過去的,而非指向未來的。是時候換換腦子了,我們正在面對的是一個數千年未有之變局。 
賈荃
傳媒人  

2014年12月2日 星期二

心血管病患者保暖  不宜熱水浸腳


註:本文轉載自蘋果曰報

寒冬將至,要避免冷傷風、感冒及誘發長期病患,或有一夜好眠,需做足保暖。熱水浸腳10至15分鐘、穿着輕巧的禦寒衣物、外出時戴頸巾及手套等,均有助保暖。但心臟科醫生指,心血管疾病患者及血壓不穩定人士,應避免用太熱的水浸腳,以免誘發病情。
記者:梁麗兒 

飯後浸腳阻礙消化

不少人愛在睡前浸腳保暖,心臟科專科醫生黃品立表示,用熱水浸腳不但可促進血液循環,也令身體在短時間內受熱,並將熱力帶遍全身。但血壓不穩定「經常大上大落」或有心血管疾病者,不宜用太熱的水浸腳與沖涼,「用熱水浸腳時,血管會膨脹,令啲血去晒腳度,心臟等器官、頭部就會少咗供血,呢類人容易因為血壓波動而頭暈,或者誘發心血管病發同中風」。
一般人用熱水浸腳問題不大,建議使用微熱的水,以免燙傷皮膚,或先用手肘試水溫。另外,浸泡時間不宜太長,約10至15分鐘已足夠,但不要在飯後浸腳,以免「搶走」腸胃消化過程所需的血液。 

睡覺用暖包易灼傷

市面出售的暖包,發出熱力可高達40至50℃,甚至更高。長時間直接接觸皮膚,可能會被灼傷,睡覺時使用暖包、暖貼更危險。黃品立醫生指,曾有年長女病人,將暖包放入褲後袋,不慎「坐爆」暖包,導致當中的化學液體滲漏,燙傷大範圍皮膚,須留院接受植皮手術治療,有段時間不能如常坐下。
他指出,長者包括曾經中風或糖尿病患者,因神經線不夠敏銳,更容易因使用暖包而受傷,建議市民應避免使用暖包,長者可於室內開暖氣保暖。若使用暖水袋,應確保暖水袋扣緊。多做帶氧運動也有保暖作用,室內宜定時進行伸展,增加活動量。 

開暖爐宜打開窗戶

冬天最忌鎖緊家中的窗戶,雖可避免冷風進入,但室內空氣卻不流通。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指,如十分怕凍,最好「開剩條窗罅」,保持空氣流通、通風,可預防病菌在室內傳播。室內新鮮空氣不足,容易令人缺氧,出現容易疲倦、有睡意等症狀。不少長者更會關窗及拉上厚厚的窗簾,導致室內密不透光,更增加跌倒或發生意外風險。
不少人會在室內開暖爐,尤其住近海邊或半山,佘指,冬天濕度低,若在室內開暖爐,更會抽乾空氣中的水份,令人因皮膚乾燥而「周身痕」,建議開暖爐前,先塗上潤膚膏,為皮膚作滋潤。同時要打開窗戶,保持空氣流通,忌關窗再開暖爐。 

穿厚重衣礙血循環

要保暖又透氣,衞生署建議冬天的禦寒衣物質料宜輕便、舒適。穿得太臃腫及過份緊身,會妨礙血液循環及影響日常活動,長者更會增加跌倒風險。穿着棉質內衣褲,可避免毛絨衣物的纖維直接接觸皮膚,令乾燥皮膚變得更痕癢。
佘醫生指,曾有長者在冬季穿上三、四條褲保暖,令身體變僵硬,欠缺靈活。他建議在10多℃下,一般人穿一件羊毛底衫或保暖底衫作「打底」,配合一件抓毛上衣及夾棉外套已足夠。下身宜穿一條厚褲及襪子。外出時,可戴頸巾、帽及手套作保暖,避免頸部及頭部吹冷風。進入室內後,應除下外套及頸巾等保護衣物,以免阻礙身體活動。  

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藝術治療 窺見孩子心底話

註:本文轉載自晴報

藝術是溝通媒介,也是表達自己內心及情感的方法。有註冊藝術治療師藉展覽活動,帶出藝術治療與生命、生活息息相關,更舉辦兒童藝術治療工作坊,透過遊戲、創作,讓孩子體驗如何表達內在情緒,增強自信心。看完的報刊雜誌,只有放進廢紙回收箱一種途徑?註冊藝術治療師彭秀芝(Maria)把一頁頁充滿色彩的雜誌版面,選取、剪裁成大小相同的四方塊,再在上面拼字、貼上小物件,創作出1,000幅拼貼畫,並以童年、家庭、愛、回憶、夢想、創作……分作30個類別作展覽,讓參觀者恍如經歷了一場生命旅程。用圖像說話Maria稱,她的展覽有藝術治療的元素,由此引伸的兒童工作坊,會引導小朋友用藝術表達情緒。「小朋友單用語言表達,未必有足夠的詞彙,或面對眾人講話會驚,便索性不說。工作坊會準備不同的物料,讓他們自行選擇創作媒介,利用圖像說出心底話。即使平日未必會告訴父母的不開心、嬲怒,透過創作、分享、傾談,會了解原來大家也有共通點,明白別人面對不同情緒會作何反應。例如有小朋友說嬲怒時會舉紅色牌、不開心便舉藍色牌,或遇到別人不開心要懂得安慰別人等,這些都不是治療師附加給他們,而是他們自己想出來,日後亦會懂得應用以疏導情緒。」要跳出框框Maria指出,家長總會有很多疑慮,如擔心小朋友為甚麼畫的都是不開心的畫?因一般概念覺得開心是好,不開心是不好,反而這一代小朋友已有認知,會懂得說情緒沒有好與不好,只是自然流露。但導師會提醒他們,怎樣表達情緒則有好與不好之分,當嬲怒時用傷害別人的方法,便是不好。「嬲怒時有很多力量,英文中的emotion,就是energy in motion,是內在能量的流動。當嬲怒時,小朋友便要動腦筋以何種方法表達出來。」Maria笑言,一般藝術治療除了單對單,也可以親子形式進行,「小朋友都想別人聆聽,得到無條件的接納,怕被拒絕,而藝術是一種很安全的媒介,能打開小朋友的心。當完成課程,小朋友會變得較大膽、有自信,願意表達自己的情緒;也有在學校少了發脾氣,與家長的關係好了、溝通多了。」每周一次親子畫Maria稱,對於稍大一點10至12歲的孩子,他們多有自己的想法,小組形式的藝術治療會發揮得較好,也會讓他們在同輩中得到支持。對年幼的孩子,她建議家長可在家中設定一個自由創作的時段,與孩子一起玩藝術。「如每周一次,互相在對方的手上繪圖、以手指創作角色,再一起傾談;或是由故事開始,把故事講一半,由孩子畫出結局,也可以把一本書的主角放在另一個故事的構圖中。即使不畫畫,可以用家中的環保物資來砌圖、與孩子重新設計家中家具的擺放……很即興,但家長先要豁出去,要接納創作時會混亂,也要給予小朋友多些空間,少作批判。親子們並不一定要懂畫畫,也不是要講求漂亮,隨意便可以,因為人人也有創意及表達的方法。

癡肥每年引發50萬宗癌症 

世界衛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周三發表一份報告,指現時平均每年有接近50萬宗成年人癌症新症,是超重和癡肥引起的,佔了全球癌症新症總數的3.6%。這種情況在北美洲尤其嚴重,而中國的比率也不容忽視。其實,這些個案當中,有四分之一是可以避免的。
國際癌症研究署的研究人員在醫學雜誌《刺針腫瘤學》(Lancet Oncology)發表報告,根據184個國家和地區在2012年全年的癌症和死亡率數據庫,進行分析,從而得出上述結論。以中國為例,大約5萬宗癌症新症與超重或癡肥有關,佔了癌症新症總數的1.6%。
報告指出,用來衡量一個人是否超重或癡肥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已經成為引致癌症的一大風險因素。2012年在全球出現的癌症新症當中,有多達48萬1千宗是與BMI超標有關,比率達3.6%。
國際癌症研究署署長懷爾德(Christopher Wild)說:「隨著經濟發展,世界各地與超重及癡肥有關的癌症個案,料有上升的趨勢。」
到目前為止,這種情況在北美洲最為嚴重,2012年有大約11萬1千宗與癡肥有關的癌症新症,佔全球總數的23%;歐洲有6萬5千宗,佔6.5%;大部分亞洲國家的比率較低,而非洲也低見1.5%。
懷爾德強調,要協助超重和或癡肥人士降低患癌的風險,這一點十分重要。
所謂身體質量指數(BMI),是把一個人的體重(以公斤計算)除以高度(以公尺計算)的二次方。按照現行的國際標準,若BMI在25至29.9表示超重,30或以上便是癡肥。
專家說,超重或癡肥人士要面對食道癌、結腸癌、直腸癌、腎癌、胰臟癌、膽囊癌、停經後乳癌、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停經後乳癌是全球女性患上的最普遍癌症。專家發現,若不是超重或癡肥,有大約一成此類個案是可以避免的。

燕麥條 勿當正餐

註:本文轉載自蘋果日報

燕麥條成份看似健康,是不少上班族的特快早餐之選。營養師指出,燕麥條大部份屬高纖低脂食品,蛋白質含量較低,建議只作餐與餐之間的充飢食品。部份燕麥條含糖量由數克至逾20克不等,進食一條隨時如同攝取6茶匙糖,建議每日不宜進食多於一條燕麥條。
註冊營養師梁慧思表示,大部份燕麥條主要為人體補充能量,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糖份及少量蛋白質,屬高纖低脂食品。因燕麥條主要成份是穀物,故碳水化合物含量最多,不少也會加入果仁、種子及乾果,並以糖漿黏成條狀,部份則加入少量油份,令口感較幼滑。黏性越高及口感越幼滑的燕麥條,有機會加入較多糖份及添加額外油份。 

食一條如攝6茶匙糖

她指出,不同品牌的燕麥條成份各異,由低於100卡路里至逾200卡路里不等,糖份則由數克至逾20克均有。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成人每日糖份攝取量不多於25克,即6茶匙糖,故進食一條燕麥條有機會已攝取一日糖份量,糖尿病患者更不宜進食,建議市民進食前要留意營養標籤。
燕麥條種類繁多,她表示可選擇成份天然及高纖產品,如以全麥、乾果及穀物作主要成份的燕麥條,而天然糖漿也較人造糖漿為佳。此外燕麥條多含有花生成份,就算避開花生味燕麥條,其他口味也可有機會含花生成份,花生過敏者也須注意。
不少上班族為求方便快捷,以燕麥條代替早餐,她指燕麥條始終屬精製食品,且蛋白質含量不高,不宜作正餐進食,只適合作正餐之間的充飢品。若真要作為早餐,也應加一杯高鈣脫脂奶,補充蛋白質,「如果係菠蘿包同奶茶之間揀,相對上係較健康嘅」。
不過,她提醒勿常以燕麥條作為早晨快餐,一份健康的早餐,可選擇兩片切片麥包、雞蛋及一杯高鈣奶;或以脫脂奶煮燕麥片,再加烚蛋一隻,才能提供所需營養。
燕麥條升糖指數高,能極速充飢及吸收,故進食後,也容易感到肚餓。雖然燕麥條並非正餐之選,但偶爾可作小朋友的零食,較薯片及曲奇餅健康。但因燕麥條屬高纖食品,不易咀嚼,長者不宜進食,一般人進食後也應多喝水,以免引致便秘。  

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

海雲繼夢法師:華嚴経経首05

註:我很少在網誌推介任何顕宗法師的言教,今次是一例外。這法師是很少願意公開以顕宗法師相來示現密法,今只節錄了「華嚴経經首05」YouTube, 有緣者可自行跟進的法師其他的言教。他最令我折服處是他掌握了「超凡入聖」的技巧,達到「顕密圓融」的水平,他應有不低的的證量及成就。他是華嚴宗第四十七代傳人,殊不簡單!

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

節食毀容

 註:本文原作者譚莉英中醫師

 Belle一向愛美如命,對美學的每個細節都一絲不苟。上街前的打扮,每次都為大家帶來驚喜。

  今天,雅聚有Belle的份兒,大家也期待這位久未露面的大美人給大家帶來驚喜。奇怪是,平時總以不同形式的公主髮型打扮現身,今次竟然瀟灑地以一頂清夾鴨嘴帽示人,不認識她的猶可,若認識她的,肯定她一定有點不妥。

  Sue急不及待問Bella:「失蹤了數個月未露面,一出現就如此嚇人?」

  Belle答:「我再無心機打扮!」

  大家都從喧鬧中突然靜下來。

  Bella續:「大家別這樣注視我,我對儀容的信心,簡直跌至谷底。」

  Sue忍不住開口問:「究竟發生甚麼事?失戀嗎?」

  Bella苦著臉,將帽子脫下,指著額頭:「你們看,還有人願意跟我談戀愛嗎?」

  大家認真地望,發現Bella原本圓潤光滑的額變得凹凸不平,凹位長出色斑,眉額距離變得左高右低,額形變得歪斜,美人喙模糊,雙眉、眼水平都呈高低不均。見狀後,大家都皺著眉,心痛Bella變了面。

  Bella說:「我曾跑到相關部門查詢,以為在額凹位置打打填充針便可恢復容貌,但答案竟然打針也無用。」

  Lisa問:「何解?」

  Bella續:「縱使額凹可填平,但凸出來的位置就無法處理,還有那眉額距離不均(左高右低)的問題,對方竟告之,縱使我跑到韓國整容,也沒有專家可處理額形的問題,你說我又怎會再有信心出來見人,近期更每況愈下,閉關看著舊照,淚水如雨灑下。」

  Lisa說:「別跑到韓國,近期有三位中國女生跑到韓國整容變毀容。」

  Sue說:「何需跑到韓國?我們這裏不是有位專家嗎?阿譚,她出了甚麼事?」

  Bella一面熱心懇求。我詳細替她檢查後,發現她胃經瘀阻,穴位傳導失衡和氣血虛弱等導致顏面神經傳導失利,額骨營養失調,於是乎缺乏營養者,就會乾水,從而變得凹陷,繼而造成瘀阻;瘀阻又會令氣血滯留,滯留的氣血無法順利排通,於是乎造成阻塞與腫脹;再加上經絡傳導不均,胃受納、消化與傳導營養失調,令瘀阻局部營養不足、毒素又無法排解,於是乎便浮現在皮膚表面,形成色斑。」

  Lisa追問:「那麼額怎會變得高低不均?」

  我答:「胃經是一對的,左、右身軀干各一,她現在就是右側較左側瘀塞。」

  Lisa續問:「好端端的,何解胃經突然出事?」

  我答:「她現時的脾胃仍然虛弱,是否當中甚麼故事發生?」

  Bella點頭同意:「譚醫師全對,完全是我的狀況。聖誕將至,舞會又多,為了以最美一面示人,於是乎下決心節食,結果日日捱餓,胃部不適,反出酸水,有時會因太餓或胃痛而影響失眠,時而頭痛,以為因為睡眠欠佳和營養不良,吃點止痛藥便了事,怎料原來搞出個大頭佛來。」

  我答:「胃不和則卧不安,即胃不平和又怎能睡得安穩,你的問題原於脾胃臟受損,氣血不足,影響睡眠之餘還導致頭痛,所以,縱使吃了止痛藥仍未達調理脾胃功能和補益氣血之功,所以不但沒有將問題解決,藥石亂投,還有損脾胃啊!」

  Sue答嘴:「原來又是愛美闖禍!」

  Bella捉著我的手,認真問:「那該怎麼辦?」

  我答:「先用手法推復法疏通胃經的瘀阻,從而恢復穴位的傳導,改善顏面神經的氣血功能,從而為額骨與筋膜提供足夠的氣血營養。同時將額骨與筋膜的凹陷瘀阻、腫脹等開導、舒鬆,好等額形回復平和、柔順。至於高、低額亦是因經絡的傳導失利而導致額骨和頂骨的骨關節筋膜氣血不足,所造成的錯位與粘連,所以平順經絡之氣血,再施針刺於百會、四神聰與印堂等穴,讓氣血傳導平均後,便可輕鬆地將頂、額關節復位。至於脾胃虛弱,除了內服健脾和胃中藥(如:雲苓、白術和山藥等),還要改善飲食習慣,縱使愛美,也可健康地美麗起來,何必受苦?」

  Bella點頭同意。

  Sue:「從此不用再打韓國的主意,反正也解決不了問題。」

“中国式婚嫁”需弃陋习传良俗



註:本文轉載自亚太日报

“辣椒饺子吃出眼泪,喝酒喝到‘断篇儿’,身上被打出淤青,闹洞房闹得媳妇儿翻了脸。”说到刚办完的婚礼,家在山西临汾的王晓康一脸无奈,“像是打了一场仗,真是伤身又伤神。” 
与王晓康有相同感受的人不在少数。“自己受点儿罪是小事,给父母带来经济上的负担,这才难受。”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武汉小伙张健表示,为了自己结婚,父母出钱买了房、付了彩礼,租婚车、办仪式、摆酒席也都是大笔开销。“大家都是这个排场,要是少了哪一样,女方不高兴,自己家也觉得没面子。” 
临近岁末,不少新人扎堆结婚,许多人仍恪守传统婚嫁习俗。专家表示,中国传统婚俗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在传统婚嫁习俗中,也存在不少陋习,甚至给个人和家庭带来负担。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常嗣新说,“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一些传统婚俗已不再适应当下。”午夜放炮、婚车堵路等现象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大操大办、互相攀比造成铺张浪费;部分封建迷信、低级粗俗的习俗更不可取。 
一些婚嫁陋习甚至造成了令人痛心的人身伤害。去年3月,山西清徐县小伙李瑞佳就因结婚时被“闹喜”哄打,经抢救无效最终死亡。 
“民风民俗看似小事,实则是大事。”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式婚嫁”需要摒弃陋习,树立新风。 
针对一些婚嫁陋俗,中国各地正在开展弃陋习倡新风活动。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发出专题倡议书,建议全省居民婚事雅办,文明迎新娘、文雅闹洞房。太原团市委开通热线、微博、微信等渠道,邀请青年“吐槽”婚嫁陋俗。 
太原警方也开始对“午夜婚炮”行为进行严查。据了解,太原“午夜炮”风俗由来已久。居民认为,结婚前夜23时58分需要燃放鞭炮“讨吉利”。每逢婚庆盛时,接近凌晨时当地鞭炮声此起彼伏,严重打扰周边市民休息。 
在贵州安顺,政府对接亲途中“砸鸡蛋”等不文明婚庆行为开展专项整治,并要求婚礼当事人在办理婚姻登记时签订承诺书;同时,对不文明的婚庆行为从重处罚,不听劝导者通过媒体曝光。为倡导“文明婚庆”,全国多地定期举办简单隆重、富有意义的集体婚礼。 
民俗专家认为,婚嫁陋俗当弃,但一些寓意美好,形式感人的传统婚俗应进一步传承。“比如寓意夫妻恩爱、感恩父母,授予‘家书’等体现‘忠孝诚俭’传统文化习俗不应丢失。”常嗣新说。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

銀屑病誤解多?

公眾普遍對銀屑病(俗稱「牛皮癬」)仍存有不少誤解,例如擔心病症會傳染、患者日常應嚴格戒口等。為讓市民掌握有關銀屑病的正確資訊,皮膚科專科醫生謝志達及執業營養師及身心語言程式學導師陳喆冬小姐(Angela),日前應邀出席「銀屑病的謬誤及治療方案」公眾健康講座,就此症的成因及病徵作出講解,並分享最新治療方案及日常護理需知。
銀屑病非「皮膚癬」無傳染性
皮膚科專科醫生謝志達解釋「銀屑病」是一種由免疫系統失調而引發的慢性皮膚炎症,估計本港患者約2萬人。由於免疫系統出現毛病,錯誤攻擊自身皮膚細胞,令患者皮膚會出現紅色丘疹或班塊,表面有多層銀白色鱗屑,容易脫落。「雖然此症被俗稱為『牛皮癬』,實際上並不具傳染性,病情亦與患者的衛生水平無關,市民不應以歧視目光看待他們。」謝醫生說。
「難根治」非「無法醫治」不應放棄治療
謝醫生表示部份患者聞說此症難以根治,便頓感灰心,甚至因此放棄治療︰「就現今醫學的水平,現時已有各種有效的治療方案,一方面可控制病徵,另一方面可阻止病情繼續惡化。銀屑病屬於慢性疾病,患者需作長期護理。」
現時,皮膚科醫生會視乎銀屑病患者的嚴重性程度及受影響部位等,安排合適的治療方案。舉例,若病情屬輕至中度,病徵主要出現在皮膚上,則治療會以外用藥物為主,當中的成份包括類固醇、維他命D衍生物及水楊酸等。有時亦需採用混合治療,如結合皮質類固醇(Betamethasone)及維他命D衍生物 (Calcipotriol - 鈣泊三醇),作控制皮膚增生、紓緩牛皮癬班塊紅腫及發炎情況;若病情較嚴重,醫生亦可能會處方各類口服藥物,採用光學治療,甚至針對性的生物製劑,以助患者控制病情。
均衡飲食更勝「戒口」
部份銀屑病患者在確診後,常擔心進食一些傳統觀念上界定為「毒素高」的食物,例如牛肉、海鮮及蛋類等,會令病情惡化。執業營養師及身心語言程式學導師陳喆冬小姐(Angela)解釋:「醫學研究指出,食物並非誘發銀屑病的主因,到目前為止,亦沒有客觀的科學證據顯示,『戒口』會改變病情,因此,在營養學角度上,均衡飲食才能增加身體抵抗力,反而對病情有間接幫助。」
另一方面,不少銀屑病患者在抗病路途中,間中會出現情緒低落悲觀的情況。Angela表示,當病人飲食不均衡,身體缺乏某些維他命及礦物質時,或會影響情緒及腦部機能;因此,均衡飲食除有助提升抵抗力外,攝取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葡萄糖)、鐵質、維他命B雜及硒等,也有助提升自身情緒,維持充足的專注力及集中力,與病魔「長期抗戰」。

喚醒對銀屑病友的關注
身為香港銀屑病友會主席及銀屑病「資深」病友的黎慶坤(Gary)表示:「社會大眾對銀屑病存有不少謬誤,以為『銀屑病會傳染』、『患者有衛生問題』等,因此銀屑病友在公共場所常會受到奇異目光,例如當身上的皮屑掉在座位上,會被視為不衛生,或擔心與我們握手會被傳染等。被人以『有色眼鏡』看待,病友當然並不好受。」
有不少新確診的患者會因被旁人誤解而感到沮喪,甚至影響情緒,害怕與人接觸。個別患者更因此出現社交障礙,甚至成為「隱蔽一族」,足不出戶,病情也因缺乏醫生監察而變差,造成惡性循環。許多患者會傾向相信各種聲稱能「快速見效」的偏方,Gary曾聽聞有新病友嘗試「以毒攻毒」,以蜜蜂針刺患處,結果令傷口發炎,令銀屑病病情更為反覆。
正因如此,Gary與其他銀屑病友共同成立香港銀屑病友會,透過定期聚會、健康講座等,為患者及照顧者、家人等提供正確的護理與治療資訊,盼望能逐漸扭轉外界對此症的錯誤想法,也希望病友們能互相鼓勵支持,及早接受正規治療,令病情維持穩定,減低對生活上的影響。

關於「香港銀屑病友會」︰
201312月由數名熱心的銀屑病友成立,是本港首個專屬銀屑病的病友互助組織,希望連結病友,加強病友間的分享、交流,一同妥善管理銀屑病。
聯絡及查詢︰
電郵: psohkg@gmail.com
電話5542 6404

自卑是人生的敵人

註:本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很多時候,自卑是人生的敵人,也是扼殺感情的毒藥。
  就像她,明明條件不錯,背景也不算差,就是因為自卑,錯失了一段感情。她說:「我是個在城市長大的女生,因為運氣還好,上的學校都是好學校,不過曾經上過一所有很多富家子弟就讀的學校,因為喜歡比較,總覺得自己寒酸。我知道不能抱怨父母給予自己的東西太少,因為那已經是他們的全部。我不能怪他們,也沒有資格怪他們。我的家從來都不富有,所以與同學交往時,總覺得低人一等,和異性的交往,更感到自卑,嚴重影響了我的正常社交生活。有朋友善意提點我改穿其他衣服,換個適合的髮型,卻讓我更加難受。因為沒有錢弄頭髮,頭髮總是長而凌亂,衣服都是幾年前買的,常被人說過時。我平日裝作若無其事,可是夜深人靜時,總想大哭一場,宣泄無奈。」
  覺得比不上人
  她續說:「我也知道,一切都會過去,明天早晨,我又會充滿活力去面對這一切。在學校學習時,我和同學沒有區別,可是生活上的物質短缺,卻不斷提醒我,令自己更加自卑。我是個要面子的人,像其他女生一樣,我也愛美,卻無錢裝扮,總覺得比不上人。隨着年齡的增長,自卑感不斷增加。我早有喜歡的男生,可是因為自卑感作祟,我沒有表白,希望出人頭地後再去找他。我身邊的同學非富則貴,我想攀附他們,但又欠缺彼此共同話題。他們談的名牌、名店、旅行和明星朋友等,都跟我的世界很遙遠。我不知道如何克服自卑感,也許自己一直逃避貧窮的問題,可是我不能向別人說出自己一家都很貧窮,更加不想讓人可憐我和瞧不起我。當局者迷,和朋友一起逛街時,總覺得服務員對我的態度特別差,令我深受打擊,這些可以跟誰說?」
  失去自我認同
  富貴與貧窮,不過是相對的概念。當你死命要把自己貼近名門望族,跟他們拉關係的話,格格不入的背景,只會令你停留在所謂貧窮界綫上。自卑是你自製的悲劇衣裳,是自己穿上的,不是別人給你的。假如你願意放開懷抱,接觸更多人,你會發現,自己是個正常人,可以和大家平起平坐,你會視人生起跌為常態,不會覺得自己有太多不足,因為這個世界上,比你更缺乏物質的人會更多。
  沒錢便不要充有錢,請回到屬於自己的世界裏,結交其他的朋友,擴大視野和價值觀,感受比有錢更富庶的生活意義,才能交到更珍貴的朋友。
  美麗不是靠外表裝扮的,便宜的衣服也可以穿得有品味,別以低級見識攀附高級虛榮。發展自己的個性和自信,更能幫助自己走出來,而不是死命地陷進自卑的比較中,失去自我認同。
  可憐和瞧不起自己的,通常先是你自己,不是別人。你眼裏能裝下甚麼,你就能看見甚麼。
  圖:新華社
  ●只要放開懷抱,接觸更多人,建立正確價值觀,才活得有意義。
  此欄內容部分是找作者素黑提供情緒及心性治療的女男故事。為保障受療者的私隱,名字將以假名取代。你若希望提供親身個案,請電郵至blacksosoblack@hotmail.com
  逢星期一刊出
  素黑
  (素黑療情)
  今日館

藝術治療舒緩癌病痛楚

註:本文轉載自蘋果曰報
癌症病人要長期對抗病魔,不但要承受身體痛楚,內心的恐懼、憤怒或焦慮往往難以啟齒,外人未必明白。外國有研究發現,「表達藝術治療」有助病人抒發情感,病人在藝術創作過程中釋放自己最深層的情緒,有助減輕痛楚、疲勞、惡心及抑鬱等症狀,並釋放負面情緒。 

快樂情緒強化免疫系統

該項美國研究比較癌症病人接受藝術治療前後的ESAS指數,該指數顯示病人的痛楚、疲勞、惡心、抑鬱、焦慮及食慾不振等不適,指數越高,症狀越嚴重。結果發現病人接受藝術治療後的指數明顯下降,如焦慮指數由平均3分減至少於2分。另有研究建議,八成癌症病人在接受基本藥物治療外,可加入不同形式的輔助治療,藝術治療正是其中之一。病人在藝術治療過程中如畫畫,可透過創作及使用不同顏色來放鬆心情,增加正面情緒。
香港防癌會執行委員會委員廖敬賢醫生表示,本港癌症發病率每年約有2.3%增長,癌症病人情緒低落未必能說出原因,身邊人不知如何幫助,藝術是讓癌症病人釋放情緒的很好媒介。
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臨床顧問暨註冊藝術治療師藍建文指出,雖然藝術治療並不能直接針對病症,但對於患者的心理、情緒上皆有很大療效。人感到快樂,免疫系統便會增強,可減低患病率及早死風險。
為讓本港癌症病人體驗表達藝術治療的好處,香港防癌會於本月初舉辦「表達藝術治療合作坊」,邀請10位患上不同癌症、8至77歲的病友,與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傳意設計及數碼媒體學系視覺傳意高級文憑的一年級學生,一同透過粉彩繪出「我心愛的」,其中一名患血癌的小朋友畫上自己最愛的車輛。
而乳癌患者Winnie,2002年患病,其後再復發及擴散,因病情反覆令情緒不穩,但接觸藝術治療,特別是繪畫後,令她暫時忘記不快事,樂觀面對病情。 

2014年11月20日 星期四

心臟病愛上年青人

心臟病愛上年青人 

  • 註:本文原作者譚麗英中醫師

  天氣轉涼,根據物理學熱脹冷縮的原理,我們血管的張力也相對收緊,同時藉以保存體溫,但是血液循環變得緩慢,而衍生出來的就是誘發心臟病與中風的發生,不幸地,Daisy便是其中一位,她心臟出現了毛病,幸而發現與處理得早,現在已回復正常狀態。



  姊妹淘相約茶聚,大家見Daisy面色粉嫩,神彩飛揚,絲毫看不出從鬼門關逃命出來的跡象,Ruby問:「Daisy,你現在怎麼了,還有心悸和胸口翳悶嗎?」

  Daisy微笑答:「不單胸口翳悶消失,就連左肩膊與上背部疼痛都一併消失。」

  Ruby不解:「左肩膊與上背部疼痛都與心臟病有關?」

  我答:「對,左肩膊是心臟病的反射區,好多時心臟病患者都會投訴肩膊疼痛,若果不深入了解整體狀態,很容易誤診為肩頸疼痛或肩周炎。背部有齊五臟六腑的俞穴(穴位),其中一穴便是心俞。若果心臟出事,心俞便會有不適反應。所以,這兩個位置都是心臟病的反射區。」

  Ruby續問:「Daisy,你不是一向錫身,年年驗身的嗎?何解自己心臟病也懵然不知?」

  Daisy答:「正如我們的醫師教過,心電圖只測度你携帶著儀器時的狀態,若果在那時那刻,臟腑功能平穩,便不會顯示異常數據,就假設你體格正常,並無痛態。我每年做的心電圖檢測是携帶儀器活動與休息共24小時,若果這24小時檢測圖表中無異樣,便算正常。但在那24小時中,我必需留院,同時迫不得已要靜下來,因為身上有儀器,所以得出結果無異常。但我的日常生活習慣,工作忙碌夾飲食不節,那會像在醫院裏那麼樣呢,所以我也覺得檢查報告只可視為參考,並不能盡信。」

  Ruby續問:「吓!檢查報告不可盡信?」

  Daisy答:「你會否有印象每年總有數宗年青力壯人士,一向有做身體檢查習慣,明明檢查過心臟正常,竟突發心臟病而猝死,而法醫裁定,死者死於隱性心臟病,換句話說,檢測已做過,但隱性所以測不出來,但結果都是人去樓空!」

  Ruby聽後同意:「從中醫角度,是甚麼導致心臟病的發生?」

  我答:「心臟病成因:

  1.寒邪內侵:《諸病源侯論》說:「寒氣客於五臟六腑,因虛而發,上沖胸間。」

  2.年邁體弱:年長體弱,腎氣衰微,而致血行不暢,因而引發心臟病的發生。

  3.氣虛血瘀或腎陰虧乏:不能滋養臟腑之陰,也可導致心臟病。

  4.飲食不節:飲食不節而脾胃損傷,運化失常,痰濁內生,阻竭胸陽,氣機不暢。

  5.情志內傷:或過度緊張不安,思虛過度,致血行不暢,氣滯血瘀,心脈瘀阻而引發慢性心臟病。」

  Ruby面青:「心臟病乃本港第二號「殺手」,平均每年有近五千人因各種心臟病而喪命,患者更不計其數,是我們不可忽視的都市病。但像你那樣心悸、胸口翳悶、肩膊與上背部疼痛的機會多的是,況且,Daisy年輕且窈窕,好難想像心臟病會出現在她身上,有沒有方法可以預防?」

  我答:「有。

1.針灸:針刺內關、公孫、巨闕和關元等穴,平補平瀉手法,佐以艾灸,留針20分鐘,隔日1次,7次為一療程,除可以防治心臟病外,還可解決心臟病引起的疼痛或不適。

2.食療:花旗參田七杞子茶(1人份量)

材料:生田七片2錢、花旗參片2錢、杞子2錢、生薑3片

做法:

  1.將生田七片、花旗參片、杞子、生薑放入煲內。

  2.用2碗清水同煮,水沸後收中火再煮15分鐘左右即可飲用。

功效:田七有很好的降血脂、降膽固醇功用。田七有強心降壓,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等藥理作用,所以對防治冠心病很有益處。花旗參是清補之品,能益心氣、養心陰、清熱生津。再加上生薑行氣,散寒散瘀,可防治冠心病、心絞痛,亦有補虛扶弱之效。

服法:隔日1次,連飲5次,以觀其效。

禁忌:感冒、孕期婦女、正在服用降血壓西藥人士不宜服用。最好不要在睡前服用,因為服用田七容易產生口渴。長期病患者服用前先諮詢合資格的註冊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