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5日 星期三

沒有福德資粮,不可能得定、增慧!

沒有福德資粮,不可能得定、增慧!

净界法师 

【123】第一个离所取相,第二个离能取相! 

好,我们把这个修行的无分别智说明了,就是破除带有执著的妄想,那么最重要就是无分别。
我们看它的次第,丙三的修学次第,这当中有两个,第一个:道前基础;第二个:成就观行
我们先看第一个道前基础:福德智慧二资粮,菩萨善备无边际。
于法思量善决已,故了义趣唯言类。 
我们在修习这个无分别智之前,修止观之前,要有一点基础。 
『福德智慧二资粮,菩萨善备无边际』。
首先我们在修止观之前,要有福德资粮,你要有布施、持戒、忍辱的福德资粮。
因为你的福德力有亏损了,你身心世界就躁动,因为你的内心有太多的罪业呀,你很难静下来观察,因为罪业是躁动的。
所以你要想办法让你身口意的罪业,要降到最低,这是第一个:减少罪业,增长善业!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第二个,智慧的资粮。你要有闻思的正见,你要了解什么是遍计执、什么是依他起、什么是圆成实。那么你必须有一些正见跟福德,这两种资粮来作为观照的基础。
菩萨对这两种资粮,是「善备无边际」,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你这种准备工作做的越好,你的观察越深入。 
那么『于法思量善决已,故了义趣唯言类』,那么从智慧的角度,你要对法,这个法包括了生命的缘起、业果,包括生命的空性,在整个因果当中,没有真实的我,没有真实的法,它只是一个因缘和合的假象,当它结束了以后,它也随因缘而消失掉了。
人生的因果是没有结果的,它只有过程的释放,这是第一个对缘起的理解。 
第二个:空性。
那么对这种缘起跟空性的道理,你要产生一种坚定不疑的理解,所以我们就知道,「一切义趣唯言类」。
其实人生的好坏、成败、得失的对立的概念,这种义趣其实都是你自己安立的。
所以唯识学很重要有一句话叫「唯识无义」,一切的生命的概念,都是你的心识安立出来的。
好坏、成败、得失的概念,是我们自己安立的,它没有真实的概念。

好,这个是我们在修道之前的基础,看第二个成就观行。 
若知诸义唯是言,即住似彼唯心理。便能现证真法界,是故二相悉蠲除。体知离心无别物,由此即会心非有。智者了达二皆无,等住二无真法界。 
那么《摄大乘论》里面又提到这个观行有两个重点:第一个讲到方法,第二讲到次第。
方法,什么叫修无分别智?「若知诸义唯是言」,你要知道你心中对人生的概念,好坏的概念成功的概念,什么叫成功什么失败,其实都是你自己捏造出来的。
这种对立的概念,业力本身,它本身本来就没有带这种概念。
所以你要知道,这一切都是你的名言安立出来的。
所以你要知道这个道理,你就能够随顺于、相似于唯识的真理了,那么你从唯识的真理的随顺当中,就能够亲证这种二空的真实法界了。
我们本来安立名言,让自己堕落到一种虚妄的法界,我、法二执的法界,现在你只要把名言破坏了,你就回归到二空真如的圆成实性的法界。
「是故二相悉蠲除」,二相是指的能取的我、我相,跟所取的,有能取相跟所取相。
那么也就说:你要破执著,你必须要破你的分别,因为你一定是先有分别,才会有执著。
 我们再看下面的次第:「体知离心无别物,由此即会心非有」。
那么他在破相的时候,在唯识的角度先破所取相,所取的人事,是你的心安立出来的,所以离开了心,这个所取的相状,根本就没有好坏的概念,就破所取相。
第二个,再破能取相,这个能取的我,第七意识这个恒审思量这个我它也不可得,因为心性本来清净嘛,它哪有一个真实的我在执著?
所以智者了达能取所取的相状都毕竟空,就平等的安住在一真法界,二空真如的法界了,就安住在圆成实性了。
 所以它离两种相:第一个离所取相,第二个离能取相。 
这个我们说明一下,这个两个相状,唯识它是先离外相,再离内相,它先修外空再修内空,但是这个方法不一定好。
圆教的思想:天台、楞严,比较高端法华、华严的思想,它是先修内空,再修外空,我们解释一下,我们最好是先达到内空,观察正念真如,我们知道何期自性本来清净。
人生本来就没有轮回这件事情,先内空然后再观察外空,那么再破除,在没有轮回当中,你不要去执著如梦如幻的影像。
内空叫做「正念真如」,它就观察真如;外空,是观因缘的「缘起性空」「因缘性空」。
站在内空的角度来修外空,站在本来没有生死的角度来断除生死,站在本来没有执著的角度来调伏执著。
所以它这个我们从性相圆融的角度,我们站在真如清净的角度来破遍计执,这个是比较好的一个方法。
 好,我们今天先上到这儿,今天的空性有没有问题?这个很关键哦,我们要往生净土,往生净土是一个新的概念,你要先破坏旧的概念。你不把你过去生,轮回当中留下的杂毒破掉,你就直接修信愿,你这个信愿夹杂了执著。
我们一定是先排毒,然后再重新的给自己养分,所以这个无分别智很关键。
先清除心中的地雷,后面我们再讲到怎么建立菩提,建立净土的概

若彻底推翻世俗谛,我们将无法生活 | 稻杆经系列 · 三十七

若彻底推翻世俗谛,我们将无法生活 | 稻杆经系列 · 三十七

 慈诚罗珠堪布 


佛知道我们的思惟稍微有点提升的时候就会遇到这样的矛盾,这时候,佛为了暂时化解这个矛盾,方便大家了解,就把这个世界就分成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世俗谛,也就是我们感官的结论;另外一个就是胜义谛,是我们得出的稍微尖锐的结论。这就像我们说的:肉眼看到的结论和显微镜看到的结论不一样,当科学家得到两个结论的时候,他也没办法了,于是便把世界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叫做宏观世界,另外一个叫做微观世界,凡是眼睛能够看到的都叫做宏观世界;科学里面凡是肉眼看不见,但是它存在的这些东西都叫做微观世界。

实际上不存在两个世界,实际上也不存在胜义谛、世俗谛——二谛。但是,就是为了这个阶段,临时就分了两个世界,科学家也告诉我们真实的东西是微观世界而不是宏观世界。如果这个世界有一个真实的东西,那么就是微观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宏观世界它是一个微观世界的不同的形式,实际上不是真实的。

同样佛也给我们讲:实际上是没有二谛,只有一个。大乘佛教经典里面提到了无数次,虽然是没有二谛,但是目前我们还得要通过感官生活,这个时候也给它留一点面子,这叫做世俗谛,也不彻底地推翻它,实际上推翻了它我们就没有办法生活了。

我们现在还没有进入涅槃,如果把感官得出的结论全部否定的话,我们就没有什么规律可遵循,也不知道怎么样去生存,这样是不对的,所以还是要暂时保留一点我们感官的结论,所以佛就给我们留了一个叫做世俗谛的世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请做好有天面对阿赖耶识的准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请做好有天面对阿赖耶识的准备!

净界法师 
【126】调伏力的两个重点!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五面,四十五面我们讲到乙二:事修。
我们净土宗的修学,我们主要的宗旨就是追求临终的正念,千念万念为了是追求临终的正念。
那么事实上临终的正念,跟我们平常的正念是不太一样的,因为平常的正念,它的作用是表现在第六意识。
我们平常的正念,你只要调伏你第六意识的妄想跟烦恼就好了,因为第六意识是生灭变化的,所以你能够打个佛七,或者你能够专心的用功一段时间,你会发觉平常的正念,并不是那么的困难。
 所以净土宗很多人产生错觉,他从平常的正念的容易,他就推论临终的正念也是容易的,这个是净土宗一个很大的盲点。
因为你临终的正念,它除了第六意识的问题以外,它要面对第八识的生死业力。
所以古人说,临命终的时候,那叫做腊月三十算总帐,不是算今生的帐哦,算无始劫来的生死业力的帐。
因为你临终的时候,阿赖耶识现前,是人临命终时,阿赖耶识的无量无边的生死业力的种子,都会现在你前面,那么这个时候,第六意识当然它的问题就复杂,它要内调烦恼,外调生死业力,它是内忧外患,它双重的压力。
所以我们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我们迟早有一天要面对阿赖耶识的,迟早,因为它不会放过你的,所以我们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我们必须让第六意识在临终到来之前,你要具足两种的功能:第一个「调伏力」,第二个「引导力」。
我们怎么去调伏第八识,怎么去引导第八识,让整个生死业力能够顺从弥陀的本愿,这个就是我们平常要做的功课了,除了调伏妄想以外了。
 那么调伏力,我们前几次的课程讲到两个重点:
第一个你要调伏我们八识里面的生死的重罪。
我们不能够在我们生命当中,累积太重大的罪业,这种杀盗淫妄的罪业。临终的正念是有条件的,你一定是身心没有障碍,所以我们必须要在临终之前,把我们身口意的罪业把它忏除干净,这是你要做的第一个功课。
在你生命还没有结束之前,赶快把阿赖耶识里面特别重大的罪业把它处理掉。
 那么这个处理的方式,在大乘佛法当中有三个法门:就是忏悔、皈依、发愿。你要有一个忏悔的心,这个忏悔的心当然主要就是你要怖畏当来的果报,生起怖畏的心;
第二个:皈依,我们在忏悔过程当中,一定仰仗三宝的加被,你要念佛或者持咒,或者一个忏悔的法门来引导你;那么第三个当然发愿,你能够尽未来际,奉持如来的戒慧,绝不再犯。
所以你透过忏悔、皈依、发愿的法门,你可能经过三个月的加行,或者是一百天、一年的加行,你就很容易把这个罪障给忏到让它沉淀下来。
所以我们临终正念的第一件事情,你要赶快处理你的罪业的问题,你不能让它相续下去。
 那么第二个就是调伏我们的颠倒妄想。
我们第六意识有很多很多的妄想,但是有些妄想是不障碍你往生的,叫做「表层妄想」,这个妄想不可怕,你只要佛号提起来,它就消失掉了。
但是有一种妄想是特别坚固的,叫做「颠倒妄想」




憨山大师:学道人须具五种心

憨山大师:学道人须具五种心

憨山大师
学道人,第一要为生死心切;

第二要知身是苦本,心是妄想造业之本;
第三要真真看破,世间功名富贵,声色货利,都是虚华不实;
第四要怕今生造下恶业,将来一堕地狱,受种种苦,无人救护;
第五要知现在命根,只此一息之间,若此息一断,则再求今日参禅学道作福之事,永不可求,况受用富贵乎?
学道人但得此五种心,时时刻刻,蕴积在怀。
则目前一切虚华境界,自然冷澹,心地自然清净。
将从前一往,所学知见学问,口头伎俩,一切放下。
发菩提心,永断酒肉,不贪不爱,持戒修福,作诸功德,以为载道之本。仍读大乘经典,助发自心,开佛知见,方可作观。
但观此心,广大圆明,清净空寂,一法不可得。
妄念元无,亦无生灭。而此根身,一切动作,犹幻人元无心识。
目前一切境界,犹如空华。忽起忽灭,本来不有。
唯只圆明一念,历历不昧。此念亦无,是名正念。
如是用心,二六时中,动静闲忙,如如不动,逆顺好恶,冤亲平等,随顺世缘。
所作功德,一事一法,皆成圆妙净行。如是行者,名菩萨行。
道人果能如此用心,可谓不出尘劳,而作佛事,现宰官身而说法,即此是名报佛恩,报国恩者。
公禀性灵明,发心向道,故特此示之。
乃赠以号曰:净妙居士。
公其无负己灵,无忘此说,珍重!

老和尚一个宝物:学会认错

老和尚一个宝物:学会认错

妙莲老和尚 
我现在讲个笑话给诸位听,其实这是真事实,也是教你们在世间要如何度脱。

话说世间上有左右邻居两家,左边这一家日日吵闹、日日有是非,不但夫妇间、儿女间互相吵闹,有时儿女也会同爸爸妈妈吵闹。吵闹太多,大家都烦了!而他们隔壁的邻居,一家人是父母慈爱、儿女孝顺,是非常和乐的一家。
吵吵闹闹的左邻这一家,有一天特别到右邻来访问:“我们家里实在吵得太辛苦了,你们家里为什么这样和乐呢?不但没听你们吵闹,连大声讲话都没有,到底这有什么秘诀,请你教教我们,改变我们家里的烦恼。”
“其实也没什么啦!不过你一定要我讲我就讲,就是你家都是好人,我家都是坏人!”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你们家父母儿女兄弟在一起,做错了事都是‘你’做的,做对了事都是‘我’做的。你家都认为自己是好人,事情做错了都是怪别人。而在我们家,事情做错了都是‘我’做的,‘你’没有错,错的是我,对不起!就这样子。”
一个人不怕你做错事情,人非圣贤嘛!谁没有过错?错了你要认错。最怕错了而不认错,还要讲别人错,这样子不但兄弟吵架,甚至母女、父子都会吵架。
和和气气的这家人都说:“我是坏人,事情做错了都是我做的!”你看这样是不是坏人?吵吵闹闹的那家,他们往往说:“我是好人,事情做错了都是他做的!”这哲学你们听明白了吗?
举个例子说,好像一杯茶喝了一半,哥哥随手就放到桌子边上。小弟弟来粗粗鲁鲁地一碰,就把杯子碰掉、打烂了,手也烫到了。
哥哥就骂他:“你怎么把我杯子打烂?”弟弟就说:“你为什么不把杯子放好?”两个就吵起来了。
如果哥哥看到弟弟把杯子打烂了,就说:“这水有没有烫到你?都怪我没有摆好。”弟弟也说:“都是我不小心,把杯子打烂了,对不起!”这样讲不是天下太平了吗?
凡事都有因果,更有一个现前的因果:你怪人家不好,人家也会怪你;你谴责自己做得不对,那什么过错人家都会容受你。大家为人处世把这观念守好了,那你走遍天下都太平。
你不要只知道念佛、念观世音菩萨,“心即佛,佛即心”嘛!把自己心中先平和下来;光是念他佛,你自心中的佛不安顿好了也不行。
自己心里不平和,念佛就愈念愈烦恼。凡事要反求诸己,不要只是怪他人。这是真学问喔!
大家到山上就是要取宝,佛法的宝要取,世间的宝也不可不要。在人间,“认错”是处世最珍贵的宝物;做错事还不认错,那是最讨人厌的。记好了!老和尚今天把这宝物送给你们



「菩提心一」的四种因缘!

「菩提心一」的四种因缘!

净界法师 
128】菩提心的生起有四种因缘! 

现在我们来谈一谈引导。
大乘佛法对于生死业力,它不像小乘人只有调伏,它更重要的就是你怎么去引导你的生死业力,让它趋向两个方向:
第一个趋向无上菩提,第二个趋向西方净土。
现在我们来谈谈引导的功德。 
好,我们看事修。
那么前面的理观它是调伏颠倒妄想,它直接观照我空、法空的真如理,息灭我们心中一切的分别。
因为它本身在观照的过程当中,是离一切相的,所以叫「理观」。
但是这个事修,它必须要即一切法,它必须在有相的因缘当中,去历练、去观照,所以它叫「事修」。
它要借因缘的假相来修学,来修学什么呢?修学菩提心、修学往生的心,这个叫「事修」。
那么这当中分成两段:
一:依圣道门修学六度;
第二个:依净土门成就信愿。
那么这两个都是属于在因缘当中来修学,「事修」叫做。 
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个:依圣道门来修学六度。这个地方有五种因缘: 
一、因缘;
二、殊胜;
三、方便;
四、利益;
五、助成。
首先我们来谈谈这个六度的成就的因缘。
这个地方有分成三段:
一、对治障碍;
二、成就功德;
三、成办利他。
先看对治障碍。 
那么这个菩提心,我们谈一下,我们以前在没有修菩提心之前,我们第八识是受谁主导呢?对了,受第七意识。
第七意识的我爱执,以自我为中心产生攀缘心,攀缘人天快乐的果报,所以我们以前的生命只有一个宗旨,叫做:「享受人生」 
我们攀缘色、声、香、味、触、法,让自己这个自我意识来享受,就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生死。
那么这种享受的心,被我们的无分别智给破坏了,因为你享受一定要有分别心来带动,你不打妄想你怎么享受人生?
因为人生本来就是痛苦嘛,生命是苦多乐少。
所以享受人生的概念是你自己想出来,就是说我们把人生美好化了。
我们可能在人生的经验当中,曾经有过一次的快乐的经验,然后你就拿那个经验来看所有的人生。 
我们为什么能够去承受人生的折磨?生老病死的折磨?
因为你觉得,你曾经有过那么一个快乐的影像,那个影像支持着你,让你继续走下去。
但是这个影像,被我们的无分别智破坏了,所以这个时候菩萨自我意识这个道路被封断以后,它就不知道何去何从?
这个生死这么多的善恶的业力,该往哪里去呢?
所以,我们必须要重新建立一个,引导我们业力的一个力量出来,第一个就是「菩提心」。
重新引导我们的阿赖耶识的业力,不能受自我意识引导。 
那么这个菩提心本身的生起,有四种因缘,因为个人的根机的不同。在《瑜伽师地论》上说,第一个因缘:闻法欢喜。
有些人对大乘佛法的这种各种的教法,听了以后特别的法喜,而发起菩提心了,第一个依法而发心;
第二个:见佛的功德。
看到佛陀在大乘经典,有种种的神通道力变化,依人、依佛而发心,见佛功德;
第三个:悲众生苦。
他看到无量无边的众生,在颠倒妄想当中,一次一次的跳入生死的火坑当中,深受老病死的折磨,他看不下去了,所以他发心了,悲众生苦;
第四个:哀圣教衰。
看到佛法在末法时代,代代的相传,法的力量越来越薄弱了,所以刺激菩萨的一个使命感,为了护持正法而发菩提心。 
那么这四种因缘都能够使令一个菩萨产生一种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望,这个就是菩提心。
那么这个菩提心一旦发起来以后,我们的生命又重新有了动力了。
以前是以享受人生,一种攀缘人生为动力,现在是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动力。

發不起菩提心,该怎么办?

發不起菩提心,该怎么办?

净界法师 

【129】如何对治难发菩提心? 

那么这样的一个菩提心,在生起的过程当中,这个《摄大乘论》的无着菩萨,把它分成三个重点。
我们今天会谈到三个重点的菩提心:
第一个是自受用的菩提心;
第二个是他受用的菩提心;
第三个是自他圆满的菩提心。 
第一个我们先从因缘当中,来谈谈自受用的菩提心。
这个菩提心有三段,先讲到这个对治障碍,对治障碍当中,我们有三段,我们先看第一段:对治不发趣。我们把它念一遍: 
为欲对治不发趣因,故立施戒波罗蜜多。
不发趣因,谓着财位,及着室家。 
那么不发趣,这个发趣就是不发起菩提心。那么为什么叫「发趣」呢?因为发了菩提心,就能够趣向菩提、趣向涅槃。那么有些人菩提心他发起来很困难,他发不起来,佛陀就帮助菩萨,安立了布施跟持戒波罗蜜多。 
就说你发不起菩提心怎么办呢?
你多布施、多持戒。
因为有些人为什么发不起菩提心呢?
因为他贪着世间的钱财,贪着地位跟及着室家。及着室家就是贪着这个家庭眷属,这种儿女的私情,他很难发起菩提心。 
也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在修六度的时候,其实是在「借事修心」,主要是在帮助自己发菩提心,初心菩萨都是这样子。
那么我们透过布施我们慢慢慢慢知道,其实我们把一些多余的财物,布施出去,我们把我们过去认为很重要的东西,布施出去,我们发觉我们并没有因为这样子而产生痛苦,我们活得更快乐。 
所以我们得到的结论就是说:我们以前对东西是过度的执著了,不是你真正需要它,而是你的妄想认为你需要它。
通过你透过布施,你会慢慢从无贪当中,而生起一种成佛的愿力,这第一个,这个从布施。 
那么持戒呢?持戒它的重点在「少欲知足」,就是我们会从很多很多的物质当中,知道知足感恩,也能够帮助我们发菩提心。 
所以佛陀安立布施的无贪跟这个持戒的这种知足的善根,他帮助一个很难发菩提心的人他容易生起菩提心,就是对治你发不起菩提心的人,你要多修布施、多修持戒,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