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日 星期四

宗萨仁波切:为什么有些人做了很多坏事,却依然生活得富有而快乐?

宗萨仁波切:为什么有些人做了很多坏事,却依然生活得富有而快乐?

宗萨仁波切 宗萨仁 昨天


“佛法能够解决你们的所有问题”
本文节选自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八万四千问』


第21问
有的人做了很多坏事,却依然生活得富有而快乐,如何理解这种现象?

宗萨仁波切答:

首先,你永远也不知道他们是否正过着很好的生活,因为那只是一种表象——只是我们自己的看法。不管怎样,什么是活得好而成功?是有权力吗?希特勒拥有这么大的权力,却给他人、最终也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的痛苦,他真的成功吗?拥有这样的权力能叫活得好吗?

如果你问晋美林巴[5],怎样看待这样的人生——一个非常富有的加州人,开着保时捷,住在价值数百万美元、位于马里布悬崖边、俯瞰大海的别墅里,可以整天冲浪、整晚派对?晋美林巴会认为,是非常不好的业让这个人像一个彻头彻尾的傻瓜般浪费宝贵的人生。当然在世俗的传统上,我们会认为,这个富裕的加州人过得多么快乐啊,他是多么幸运啊——一种被《名利场》杂志和肥皂剧等培养出来的观念。

所以成功、富裕、权力以及“好的生活”,这些的定义都是如此相对。例如,人们一般都认为财富是好东西。如果用于创造真正的利益,财富可以是好的。但财富也可能带来非常大的麻烦——有多少人为财富而产生致命的争执?有多少孩子在父母去世以后为了遗产而相互争斗?有多少国家为了石油而发动了战争?财富导致了如此多的问题。

在亚洲,我们通常认为,拥有很多财富是因为有很多福报,但这是非常文化性的理解。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幸运和福报的含义。

我们无从知道有很多的钱是否就幸运,也无从知道所有地方经济都繁荣是否是件好事,因为长远来看,那种繁荣的经济可能会毁灭地球。我们也不知道,如果在深圳能喝到新西兰的鲜榨猕猴桃汁是否是件好事,因为远距离运输导致的污染可能会让你心爱的孙女患上肺癌。

所以在佛教中,财富、好运和“好的生活”是以领悟真理的机会来衡量的。所以,一个像阿育王那样有权势又富有的国王,和一个像米拉日巴那样几乎没有足够食物的苦行者,都会受到同等的尊崇,因为他们两位都了悟真理。我们并不因为阿育王拥有比米拉日巴更多的金币就偏爱他。


從我的iPhone傳送

一个人要失败,越早失败越好;一个人要成功,越晚成功越好。

一个人要失败,越早失败越好;一个人要成功,越晚成功越好。



净界法师 

欲对治虽已发趣不复退还而失坏因, 故立定、慧波罗蜜多。 
失坏因者,谓诸散动及邪恶慧。 

佛陀为了要「对治」一个人已经「发」「趣」向于菩提,而且他也已经坚固不退转,能够善调其心,用行力跟忍力,知道什么该进,什么该退;但是还要注意一个「失坏因」,你的功德不要因为障碍而产生损失跟破坏。什么叫「失坏因」呢?「谓诸散动及邪恶慧」

一个人经常不做定课,内心总是散散乱乱,向外攀缘,你就很容易失掉道心、忘失正念。你以前的功德,你说你发了菩提心、也产生了观照的空正见,就会破坏,就是「散动」破坏你的善根。第二个更严重,叫做邪知邪见。什么叫邪知邪见?就是对因缘法产生错误的判断,把过失相误认为是功德相,这样子也会破坏你的善根。这个邪知邪见的过失,比「散动」还严重。
我不知道诸位修行的经验怎么样,我想古人讲一个观念:一个人要失败,越早失败越好;一个人要成功,越晚成功越好。因为,这个失败,你出家越久、年纪越大,你更经不起失败,你要更谨慎。我们一个人,你要作一个调整,你不管是改变一个地方、改变一个环境、改变任何一个生命的作为,你都要三思而后行。


所以《易经》上说,《易经》的卦相,一个人一动,你不动则已,《易经》是认为:生命有变化跟不变化,你可以保持动,也可以保持不动。但是你一动,四种相貌──吉、凶、毁、利。你一动,只有四分之一的机率是更好,吉,其他的凶、毁、利,你只要生命产生变化,有四分之三是更差。
所以我们中国的祖师经常告诉我们:做什事,慎始善终。刚开始就要谨慎,不要做错了再来忏悔。我们经常说:啊,「忏悔则清净、忏悔则安乐」,其实都是安慰人的话。你只要做错,你一定要付出代价,就要损失。当然你可以重新来过,但是你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做对呢?所以我很希望大家,尤其是老参,古人讲一句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错误一世穷。」这句话是从世间法来说,它说:你吃饭再怎么吃,吃不穷你;你穿衣服一辈子穿几件衣服,穿也穿不穷你;但是你算计错误,你只要对智慧因缘产生错误判断,你一辈子都穷。
所以我们一个人出家越久,你真的是输不起,你跌倒一次,那不得了。这个受伤的程度,可能要花好几十年的时间来弥补。所以我们修行人,你刚出家的时候,失败没什么,因为你也没什么善根,你说损失,也没什么好损失的,你也没什么功德,你损失什么?

所以你要失败、要去尝试,你刚出家的时候赶快去尝试。你越有功德的时候,你愈要战战兢兢,因为你输不起。我觉得一个人稍微懈怠一点,乱不了,人总是有情绪;但是一个人产生颠倒,他已经看错方向,这个是非常危险。
所以我总是觉得:你要作什么重大的决策,多听听善知识、很多人的意见,慎重慎重而行,因为你实在是输不起。我们累积的善根,可能会因为一次错误的判断,全盘皆输。这种损失,可能你要花多生多劫。你说我错误判断,我还俗了,我遇到障碍,我没有办法修行,因为我产生错误的判断了,找不到好修行的地方,还俗了。
我想这种损失,你是没有办法估计的。你要经过很多生很多劫才遇到出家,再重新开始,你何必呢?你一个错误的判断,你看要牺牲多少的代价!所以我们要经常保持头脑清楚,这个「邪恶慧」真是很严重的过失,会退失、损失、破坏。


又前四波罗蜜多,是不散动因;次一波罗蜜多,不散动成就。此不散动为依止故,如实等觉诸法真义,便能证得一切佛法。 

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是」成就「不散动」「因」缘,因为你创造一个善业,使令你内心寂静。寂静当中再修禅定,就成就「不散动成就」。在这个「不散动」的寂静作基础,你能够「如实」的观察「诸法真义」,你就能够在不受干扰的寂静心中,观察万法唯识的道理,而悟入我空、法空的真理,而「证得一切佛」的功德。 

如是证诸佛法所依处故,唯立六数。 
所以修习善法不在多,重点抓住就够了,六度足足有余。既然足足有余,就不用多此一举,安立第七度了。看第三因,这个是约着利他:  
由施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正摄受;由戒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不毁害;由忍波罗蜜多故,虽遭毁害而能忍受;由精进波罗蜜多故,能助经营彼所应作。

我们对众生种种的布「施」,对众生产生「摄受」,建立良好的关系;也因为持「戒」的关系,众生对我们不会感到害怕、对我们放心。我们在帮助众生,但是众生的烦恼伤害我们,我们能够安忍不动,我们知道他不是故意的,他只是一种妄想的力量在牵动,所以我们能够安「忍」。这个时候,菩萨能够感动众生,然后菩萨再用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众生「彼所应作」,他喜欢解门,我们就帮助他解门成功;他喜欢行门、他喜欢事务门,菩萨帮助他所好乐的功德,使令他成就。 

即由如是摄利因缘,令诸有情,于成熟事有所堪任。 
因为菩萨对众生产生良好的摄受,所以使令众生慢慢的对这个善根──解脱生死、成就无上菩提的善根,「有所堪任」,产生一个强大的信愿。所有的修行一定要发自内心的信心跟愿力,这个就是「堪任」。 

从此已后,心未定者,令其得定;心已定者,令得解脱;于开悟时,彼得成熟。 
这样信愿成就以后,刚开始他「心」还是散动,菩萨教导他好好的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已」「定」的呢,我们教导他佛法的闻思;他「开悟」以后,修习止观使,令他善根「成熟」脱落。 
如是随顺成熟一切有情,唯立六数,应如是知。 

你度化众生,你修习六度,也就足足有余了。你刚开始用四度来跟他试,培养感情;用第五度的禅定,使令他安定;用智慧使令他开悟、成熟。既然六度已经做到,就不必再安立第七度了。这个是说明数目,六度不管是断恶、修善、度众生,在成佛的过程当中,都足足有余了。 

这个六度,我们一般人是耳熟能详,但是我们真正很清楚了解它内涵的不多,所以本论用十科,很详细的探讨六度的关系。我们对一个法门了解越透彻,你就越有善巧,你产生的效果就越大。一个法门,你根本不知道,你去操作它的时候,它产生的效果很小,因为你不善巧。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44



從我的iPhone傳送

只有证悟了初地,才称得上是僧宝

只有证悟了初地,才称得上是僧宝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从凡夫最粗大的障碍到最后最细微的障碍,一共可以分成十个部分,在一地时,可以断除其中最大的障碍,或者说可以断除十分之一的烦恼,其他的烦恼暂时还没有能力断除,所以说在一地菩萨时已经断除了需要在此时断除的一切烦恼。“三世悟非有”,一地菩萨证悟了,十方三世都不存在,都是空性。

初地或第一地:

“解脱一切障,三世悟非有。”是指菩萨一地时的境界。此处的“解脱一切障,”并不是指像佛陀一样解脱了所有的障碍。


 初大僧只满, 
  三檀普遍修,  
 断除分别障, 
欢喜智难俦。

“初大僧”是指刚刚开始的真正大乘比丘,也即证悟了初地的菩萨。“只满”意即刚刚圆满,在此之前还不是三宝当中的僧宝,从此之后才是真正的僧宝。

三宝里面的僧宝和僧众是有差别的,只有证悟了初地,才是真正的圣者,才称得上是僧宝。
“三檀普遍修,断除分别障,”一地菩萨主要修持十度当中的布施,并断除了一地时需要断除的那部分烦恼障碍,遍计的烦恼和我执全部断除,在此基础上,还断除了一部分俱生烦恼。
“欢喜智难俦。”因为知道自己已经证悟空性,而且这种证悟是不会退转的,从此以后可以真正地弘法利生,因此欢喜心无法比拟,故称为欢喜地。  

三业误兼犯, 
   防非重及轻,    
尸罗圆满戒, 
离垢独标名。

第二地:身、口、意三门的三不善业和违犯小乘别解脱戒与菩萨戒等犯戒方面的轻重烦恼与错误,都能防止或不做,戒律很圆满,故称为无垢地。

二障恒时染, 
   俱空慧刃除,    
发光能照耀, 
破灭渐无余。

第三地:在三地之前,二障都与自己如影随形、密不可分。空性智慧好比锋利的宝剑,可以断除二障,显发出证悟的光明,并能逐渐破除、消灭在三地时应该断除的所有障碍,故称为发光地。

远离根随染, 
   渐增焰慧威,    
菩提称最胜, 
烧照转光辉。

第四地:远离了诸根的随眠染污,证悟智慧逐渐增长,如同火焰一样威猛无敌。这时证悟的菩提称为胜义谛。智慧的火焰可以烧掉所有烦恼。让修行人断除黑暗,见到光明,故称为焰慧地。

真俗称二智, 
  相应互起违,    
合令无所碍, 
难胜事恒时。

第五地:对五地以下的菩萨来说,胜义谛的智慧和世俗谛的智慧相互有点儿矛盾,此时不太能做到无二无别。到了第五地的时候,此二智慧则无有障碍地相互结合起来,因为五地菩萨已经证悟了二谛无二无别,故而能攻克难以战胜的烦恼,也即四地以下菩萨没有断除的烦恼,故称难胜地。
“真”是指胜义谛。胜义谛的智慧,也即证悟空性的智慧;“俗”是指世俗谛。世俗谛的智慧,是指世间的学问。
但我们不能认为,四地以下的菩萨认为胜义谛和世俗谛是矛盾的,其实他们从加行道开始,就已经明白现空无二无别,只是到了五地的时候,才更加确认了二谛的互不相违。
 

十二缘生智, 
   巡环理趣全,    
甚深称最胜, 
般若现于前。

第六地:主要圆满的是六度中的智慧度。所以无论在根本定还是出定以后,智慧都飞速增长,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彻底了达十二缘起的如幻如梦本质,并断除了五地以下的烦恼。对胜义谛的理解,也比五地及以下的菩萨更深刻,对般若的证悟更清楚,对世界如幻如梦本质的体悟也更清晰。
虽然在此之前,也已经了达十二缘起的梦幻境界,但到六地的时候,通达的境界就更加清楚、透彻了。
“巡环理趣全,”是指对十二个缘起中每一个缘起的诞生、消失、本质、特点等循环往复的道理,都能全面理解。因为其智慧深不可测,故称为“最胜”。胜义谛般若智慧也得以现前,故称为现前地。
烦恼障有两种:俱生的烦恼障和遍计的烦恼障。在第一地的时候,遍计的烦恼障已经全部断除;但在第二地到七地之间,俱生的烦恼始终存在,到了七地结束的时候,才能将所有的烦恼障全部断除。因为烦恼障一直存在,所以,从一地到七地之间,都叫不净地。八地以后,才开始叫做清净地。


世俗二乘行, 
   久修道已明,    
相无功用满, 
最后称远行。

第七地:经过从一地到七地的长时修持,小乘的声闻和缘觉二乘的修行成果已经包含于其中。人我和法我当中的人我相在此时已经彻底断除,修行的功夫已经圆满抵达最后的境界,所以称为远行地。
按显宗的说法,最上等根机的人也要三个无数大劫(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凡夫的资粮道和加行道,需要一个无数大劫;从一地到七地,又需要一个无数大劫;从八地到成佛之间,还需要一个无数大劫。按显宗的观点,菩萨当初发心的时候就下定决心,为了众生成佛,即使经历再漫长、再坎坷的路程,也一定要把它完成,因此,显宗的成佛需要非常漫长的过程。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证悟第一地以后,因为内心获得了自在,只要想成佛七天之内就可以成佛。
此处的“道”,是指小乘声闻道和缘觉道的见道与修道。
为什么到了七地才包含呢?因为一地的时候虽然证悟了人无我,但还有我执和烦恼,这些烦恼障对无我的证悟还是有一定的影响,而要得到阿罗汉的果位,需要彻底断除烦恼障。菩萨到了七地的时候,才能彻底地断除烦恼障,因此才说七地菩萨圆满了小乘的道。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修行的功夫已经圆满,已经抵达最后的境界,那八地、九地就不需下功夫了吗?
这里的“功用满”,是指菩萨七地的时候,已经彻底断除了小乘阿罗汉之所断,证悟了阿罗汉之所证,并不是指大乘佛教本身的功用已经圆满。大乘修行的功夫,要在第十一地的时候才会圆满,之前是不会圆满的。“最后”也不是指大乘佛教修道的最后,而是小乘佛教的最后。
 

智用无分别, 
   恒时任运成,    
众魔降退散, 
不动独彰名。

第八地:“智用无分别,”到八地的时候,智慧作用的发挥已经无有分别。
除了阿赖耶识以外,其他六根与七识会发生三个转变:第一个,是眼、耳、鼻、舌、身五根及眼识、鼻识等五识的转变;第二个,是第六识的转变;第三个,是末那识的转变。

因为发生了第一个转变,所以会显现密宗所讲的一切现象是佛的坛城、烦恼即菩提、轮回即涅槃的现象,其所见的世界,不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样子,而是像极乐世界那样清净无瑕。虽然他也知道众生所见的不清净现象,但对他来说,不清净的景象已经消失,清净的世界已经现前。

实际上,清净的佛刹是无始以来就原本存在的,不清净的现象都是无明的产物,当无明断除以后,不清净的显现就会消失,清净的显现就会出现。从表面上看,这是转换,实则不是,而是像云开雾散,艳阳高照一般显现出本有的清净现象,但佛经里面称之为“转换”。
颂词中只讲了第二个转换,第六意识的转换——“智用无分别”,无论善、恶、无记等对外界进行思维的意识都会消失。意识虽然转换了,但只是烦恼障从此纤毫不存而已,并不是根本没有分别念,还是有细微的分别念存在,但这不是烦恼障,而是所知障。不过,大圆满续部中说过,大圆满修行人在修行到位以后,意识、分别念就像闪电一样只会在偶尔一刹那间出现,但随即就会消失,消失后再也不会出现。而显宗到了八地才能做到将七地菩萨以下所有的分别念都转换为智慧,没有杂念、执著与实执。




從我的iPhone傳送

修行必背经典 | 藕益大师《十不求行》

修行必背经典 | 藕益大师《十不求行》

妙叶禅师 

一、念身不求无病
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欲生必破戒退道。
知病性空病不能恼,以病苦为良药

二、处世不求无难
世无难则骄奢必起,骄奢起必欺压一切。

体难本妄难亦奚伤,以患难为解脱。
三、究心不求无障

心无障则所学躐等,学躐等必未得谓得。

解障无根障既自寂,以障碍为逍遥。

四、立行不求无魔
行无魔则誓愿不坚,愿不坚必未证谓证。

究魔无根魔何能扰,以群魔为法侣。
五、谋事不求易成
事易成则志存轻慢,志轻慢必称我有能。

成事随业事不由能,以事难为安乐。

六、交情不求益我

情益我则亏失道义,亏道义必见人之非。
察情有因情乃依缘,以弊交为资粮。

七、于人不求顺适
人顺适则内必自矜,内自矜必执我之是。

悟人处世人但酬报,以逆人为园林。
八、施德不求望报。

德望报则意有所图,意有图必华名欲扬。
明德无性德亦非实,以市德为弃屣。

九、见利不求沾分
利沾分则痴心必动,痴心动必恶利毁己。
世利本空利莫妄求,以疏利为富贵。

十、被抑不求申明
抑申明则人我未忘,存人我心怨恨滋生。
忍抑为谦抑我何伤,以受抑为行门。
出处:妙叶禅师《宝王三昧念佛直指》之“十大碍行第十七”
整理:藕益大师

参考译文:
1、在自身的健康方面,不要总希望永无病苦。身体无病,就容易产生贪欲的念头。贪欲念起,就一定会破戒而退失无上道心。如果能知道病痛本来是空的、是由因缘业力牵引而来的,那末病魔也就无法折磨我了,因此病苦是对治贪欲的良药。

2、在处世待人方面,不要总希望没有困难。处世无困难,就会产生我慢贡高之心,自高自大、目空一切。骄傲心起,一定会欺压别人,藐视真理。如果能了知困难境界的本身是虚妄的、是由因缘业力牵引而来的,那困难对我们有什么伤害呢?因为患难可使我们不起骄慢之心,这不是解脱吗? 
3、在学问的参究方面,不要总希望自己是最聪明的人,一学就会,没有障碍。在求学上一有逾越之心,就会产生急躁求进之念,往往认为自己已经不错了。在修证上也会以为自己已得到什么。

如果能理解障碍也是虚妄的,是由因缘业力牵引而来的,那障碍也不为碍了。因有障碍而使我们稳步求进,不会因急误事,这不是逍遥自在了吗? 
4、在日常修行方面,不要总希望太平无事,永无魔难。修行无魔难,就会逐步退失精进的愿心。如果愿不坚,未证悟到的,就会自以为已证到了。如果能知道魔难也是虚妄的,是由因缘业力牵引而来的,那魔难也就不能恼乱我。因有魔难来锻炼我们的道心,群魔不就成了我们的法侣了吗? 

5、在计划办事方面,不要总希望一帆风顺地成功。办事易成,就会产生妄自尊大的心情而自尊自夸。堕入狂妄自大后,一定会认为我什么都能,要知道事的成败,都是由因缘业力牵引而来的,所谓成功也是业力果报所感,并不是个人有什么大的能耐。因为办事难成,故不落能所、随缘而精进,常使心态处于安乐状态。 

6、在朋友的交往方面,不要总希望对我有什么好处。如果在交际上总希望自己得益,就会产生贪欲执著的心理,而有损于道德和朋友的情谊。心有染著,必常去找人之不足,见人之短而起分别。
如果懂得交情也是虚妄的,是由因缘业力所牵引的,就可明白交情的深浅亦是一种果报,并不是靠你的“才能”而可强求的。在朋友交往上的不顺,反可激起自已的忏悔向善,因此交情不好也可成为进道的资粮。

7、在人事处理方面,不要总希望人家都能依从我、尊重我。如果人人都能顺从于我,就会产生夜郎自大的心态,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是正确的。应该认识到人家对你的顺从也是虚妄的,是由因缘业力所牵引的,别人对自己是否顺从,也是因缘果报而已,并不代表你什么都正确。

因此当遇到不如意的人时,要除去人我之相,检查一下自己,这样逆我之人就成为树我德业的园林了。
8、当我给人以好处、办有利于人之事时,不可存在受人赞扬、得到好报之心。做好事图望人家报答、贪著名气,就会陷入扬名自喜的我执而不能自拔,反受做好事之累。

如果知晓德行本虚,都是由因缘业力所牵引的,倘若没有一定的因缘,也不会受到赞美,受到称赞也不能说明你什么都好了。应切实地布德于人,扬弃沽名钓誉之心,唾弃要人家记住自己的好处的行为。

9、在有利可图的时候,不要总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些好处。有利就想沾光,就会产生痴心妄念,痴心贪财之念一生起,往往为想得到钱财,而毁掉自己苦修的德行。如果知道世利是虚妄的,是由因缘业力所牵引的,也就不会去盲目地追求了。因为富贵是由布施行善而来的,而疏利正是布施,这不就是真正的富贵吗?

10、当被人误解而受到抑制的时候,不要总希望通过申辩而得到谅解,因为这样做会产生人我分别之心,加深怨憎之情。人我心起,嗔恨之火滋生,多年积聚的善法功德就要被毁。我们应懂得受抑也是由因缘业力所牵引的,是一种果报,并不全是自己目前的过错所成的。

因此受抑后应该忍辱,一个人能谦虚的话,即使受到抑制又有什么伤害呢?相反,我们在受抑之后,不是怨恨,而是靠忍辱精进力来将其转为道用,这正是修行之门啊!


從我的iPhone傳送

让别人“觉得”你善良,真的不重要


让别人“觉得”你善良,真的不重要

原创 URS 慈诚罗珠堪布 今天

六,没有针对心相续而一直口头空谈,如同鹦鹉学舌,无有实义。
                                                             

学到的东西如果没有落实到心中,只是懂得一些佛教知识,是没有意义的,如同鹦鹉学舌。

《现观庄严论》的开头,就是讲发心。菩提心是《现观庄严论》里面的一个难题,因为《现观庄严论》中浓墨重彩的诠释,已经把菩提心推到非常复杂的地步,学懂这部论典,需要很长时间。一会儿研究佛有没有菩提心?如果佛有菩提心,那佛的菩提心到底是什么样的?是胜义菩提心,还是世俗菩提心?十地菩萨有没有菩提心?十地菩萨的菩提心是有执著的,还是没有执著的?完全是简单内容复杂化。

当然,对喜欢学习的人来说,全方位地了解菩提心,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一直停留在这个层面上不去落实,就是没有意义的。有些人就只是学不会修,所以最终根本没有菩提心,也无法将菩提心深入到內心。而《修心七要》、《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等论著当中讲的菩提心及其修法,却不但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也没有失去其精华,非常适合现学现用。

选择走哪一条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如果时间很充裕,想全盘了解佛法的内涵,就去学《现观庄严论》等五部大论;如果不想知道这么多知识,只是想解脱,就要学加行,修加行。学一个修一个,活学活用。在修得比较好的时候,就要把所学的知识与体会转化为行动,用到与同事、家人、朋友相处的过程中,让大家看到佛教徒的变化。如果学了很多年,却没有什么变化,还是一如既往地自私、顽固、傲慢,学佛就成了没有用的幌子。

正确的佛法教育,可以让一个普通人变成佛菩萨;错误的佛法教育,也可以把我们变成法油子。教育很重要,教育的方法更重要。闻思修行很重要,闻思修行的方式更重要。如果没有将法义浸润到内心当中,只是学会一些佛教名词,知道什么叫作四圣谛、世俗谛、胜义谛等等,却没有实际修行,只会鹦鹉学舌,是没有意义的。



七,以偷盗强抢诈骗进行不予取来作布施,如同将皮袄泡在水里,无有实义。 

依靠偷盗、抢劫、欺骗等行为赚得的钱用作布施,是没有意义的。

当然,我们曾经讲过,假如有人因为没有钱而无法维持生计,另一个人自己没有钱,为了让穷人活下去,便毫无自私心地去偷、去抢,然后将偷抢所得的财物送给别人。在大乘佛教里,这是允许的。

此处所说的没有意义,是在偷盗、抢劫、欺骗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给别人布施什么,只是为了自己赚钱。在不择手段地赚了很多钱以后,又做贼心虚地拿出一部分钱财去布施,这种布施就没有太大意义,还不如不盗不抢。普通的布袄可以入水洗涤而不会毁坏,而羊皮袄却不能入水。


 八,以加害众生来供养三宝,如同割儿子的肉给母亲,无有实义。
如果以血腥屠杀、暴力、剥削、欺骗等对众生有害的方式得到的财产用来供养三宝,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些财物沾满了伤害,包含着极大的罪业。

比如,故意杀生,用众生的血肉去供养佛法僧,这不但没有功德,而且是很严重的错误。有些宗教喜欢以众生的生命,或者是现场活杀众生的鲜血和肉供养、祭祀神灵,这都是有悖因果的糊涂之举。虽然他们的宗教允许并鼓励这样的行为,但这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贿神灵的举动,历来是佛教极力反对的。

《入行论》里面讲得很清楚,只要伤害了众生,就已经严重地伤害了佛菩萨。用伤害众生赚来的钱去供养佛菩萨,佛菩萨根本不可能欢喜。虽然佛菩萨不会有凡夫所谓的喜怒之念,但假设有,那佛菩萨绝对不会喜欢杀生祭祀,而会希望我们能利益众生。利益众生,就是对三宝最好的供养,此外不需要再去寻找什么其他的供养了。

平时我们供花、供曼陀罗,是积累福报,表达对佛的虔诚、恭敬的方法。其实佛真正需要的不是这些,而是让我们去帮助众生、利益众生。在大乘佛教里,慈悲心、菩提心、利益众生,以慈悲心和菩提心做义工、救灾、捐款等等,才是最完美的供养与恭敬。既是自己在修持六度,同时也是供养佛菩萨,是积累福报的绝佳之方。

在大乘佛教当中,大悲心是最高级的供品。如果想忏悔,菩提心是最好的方法;积累资粮,菩提心也是绝佳之道。哪怕内心产生了一个菩提心的念头,都是最上等的供品。反之,如果用伤害众生的手段赚得的钱供养佛菩萨,就像把别人儿女身上的肉切割下来送给他们的父母一样。他们的父母会高兴吗?只会悲痛欲绝!
凡是对众生有害,让众生受苦的事情,永远都不会成为给佛菩萨的供品。哪怕再小的利益众生,也是最上乘的供品,是佛菩萨最开心的事情。




九,为了今生的一己私欲而道貌岸然、忍辱负重,如同猫潜伏杀老鼠,无有实义。
为了此生的名利等现世利益,而装模作样、诈现威仪、道貌岸然地持斋戒、修忍辱,看似平和淡然,实则包藏私心,所有的行为,都是做给别人看,都是为了达到自己今生的某些利益,则纵然虚有其表,也没有任何意义。这就像猫在伺机捕捉、吞食老鼠之前,其每一个动作,都轻手轻脚、小心翼翼,但实则暗藏杀机一样。


十,贪图现世的名闻利养而行广大善法,如同用如意宝珠换一个小葫芦或一团食物,无有实义


做任何善事的伟大与否,都取决于发心,而不是事情本身。表面上捐很多钱去修庙、造佛像等等,但目的只是为了今生的名誉、地位,就像用如意宝珠换得一个葫芦、一个苹果或一碗饭,这不是很愚蠢的事情吗?

如果有了出离心、菩提心,这些善根就会成为上佳的解脱之因,可因为目标不是解脱,而是世间的蝇头小利,所以就只能换取微乎其微的今生利益了。此处所谓的世间名利,就如同葫芦,解脱之因就像如意宝珠。



十一,虽然多闻但自相续处于平庸状态,如同医生罹患痼疾,无有实义。

就像医生感染了严重的疾病,也知道该怎么治,却讳疾忌医,则所有的知识,都是没有用的,病痛依然如故。知道怎么样去成佛,怎么样去消灭烦恼,却没有去实操,所以至今内心仍与凡夫没有任何区别。

十二,精通教言却无有觉受境界,如同富人无有仓库钥匙,无有实义。
  
精通修行诀窍,但因为从来没有修过,所以没有修行经验,是没有意义的。

就像一个富翁没有自家仓库的钥匙,哪怕里面存放着各种宝物,也不能让宝物发挥作用。


十三,自己不了悟法义却为别人宣讲,如同盲人导盲,无有实义。
虽然在家居士也可以讲法,但前提是自己不但要懂,而且还要有修行的体验。在此之前,暂时可以交流、讨论、复习,但如果想不依靠其他人的讲解,自己去讲佛教的经论,则首先自己必须精通法义。如果自己都不精通就给别人宣讲,是很危险的。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简单的内容还好说,如果是密法,则要慎重考虑,否则就像导航出了问题,不知道会把大家导到什么地方。

学好修好以后,如果有必要,还是可以讲法。但除了长期学修以外,还必须要有传承。自己从来没有在一位善知识面前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听过,只是看看书,大概了解一下,便信口开河,则如同盲人为盲人带路。

修行也是一样,从来没有认真地学过一个修法,单单看书了解一个大概,就开始单打独斗地盲修瞎练,其后果也很危险。尤其是有些比较深的诀窍修法,更不能如此草率。


十四,将方便生的领受执为殊胜境界而不寻求实相义,如同将黄铜当成黄金,无有实义。
通过中观的逻辑去推理以后,能获得一种单空的结论。修习这种结论,也会有一些空性的感受和体会。之后便停滞不前,认为自己所感悟的空性就是至高无上的境界,自己已经明心见性,再也不去寻找心的本性光明如来藏,这也是没有意义的,就像把黄铜当作黄金一样愚蠢。所以,在稍微有一点感受的时候,一定不能满足现状、浅尝辄止,而要勇往直前、坚持不懈。





從我的iPhone傳送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详解(四)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详解(四)

慈诚罗珠堪布 

   二、正论



01

缘起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在那个时候,观世音菩萨,也同时进入了很深的般若波罗蜜多,也即慧度、智慧空性的禅定。所谓“行”,也即修持、行持之意。

这就是说,当时观世音菩萨也在灵鹫山,也在释迦牟尼佛的听众眷属当中。当释迦佛进入甚深禅定的时候,观世音菩萨也进入了甚深的禅定。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离诸苦厄。)

观世音菩萨是怎样修持,其所修持的境界是如何的呢?

“照见五蕴皆空”,一切有为法,都可以归纳为五蕴。所谓“蕴”的意思,就是很多事物堆积在一起的综合体。五蕴当中的第一个,就是色蕴,然后依次是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这句话的意思表明,观自在菩萨已经现量地看见一切有为法五蕴都是空性的。

“度一切苦厄(离诸苦厄)”这句话,在藏文版中没有明显的字句,但是,印度古代的梵文,是一种很奇特的文字。其中的一个字、一句话,都可以有很多层含义,透过表面的文字,可以从中挖掘出很多潜在的内容。

西藏前译派宁玛巴的译师们,都是佛菩萨的化身,他们所翻译的经论,与后来的翻译家们所翻译的东西是有点不同的。虽然在后来的翻译家当中,肯定也有佛菩萨的化身,但很多人却是依靠自己的智慧来翻译的,自己学好某种语言以后,就开始搞翻译了。正因为前后译师的境界高低,所以翻译的内容也有一些差距。

差距的来源,第一可能是因为印度梵文本身的原因。译师们为了强调其中的某个意义,就可以省略掉其他的内容,哪些必须翻译,哪些无须翻译,每个译师所掌握的尺度是不一样的;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因为梵文版本的不同所致,不管怎样,在藏文版的《心经》当中,就少了“度一切苦厄”的字眼。

实时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欲)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者,云何修行?如是问已,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具寿舍利弗言。

舍利子当时也在场,承蒙佛陀禅定威神之力的加持,而准备向观自在菩萨询问:“如果有希望修持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的善男子、善女人,应当怎样修持般若波罗蜜多呢?”。

当舍利子这样发问以后,大菩萨观自在菩萨向舍利子回答道。

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时,(当如是修持)。

这段话是观世音菩萨对舍利子的回答。

观世音菩萨回答说:“舍利子,任何善男子善女人,如果想修持般若波罗蜜多,就应当这样修持。”

其实,这些内容都属于佛陀所开许的连接文,而主要的意思,在唐玄奘译本中并没有缺少。

 

02

正文


五蕴皆空(应观五蕴性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段话,是关于如何修持般若的回答。

“五蕴皆空”,应当将五蕴观为空性。这段话跟前面有一点重复。

而接下来的四句话,就是整个心经,乃至整个般若的核心,所以我们有所侧重地讲解一下。

色即是空

1.总说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虽然这句话很多人都会背,有些人常常把它挂在嘴上,有些人甚至把它作为座右铭,除了佛学以外,在有些物理学的书籍,哲学的论著当中,也时常会引用这句话。当然,他们不是在解释这句话,而是将其作为一种类似比喻的佐证而已。尽管这句话已经被传颂得家喻户晓,但真正懂得、了解这四句话的人却是凤毛麟角,至于证悟其义的人,就更是寥寥无几了。

这段话的藏汉版本,无论是在文字上,还是内容上,都是非常精确、非常贴近的。意思是说,色法即是空性,空性即是色法,除了空性以外没有什么色法,除了色法以外也没有什么空性。

《心经》当中最关键的核心就是这个,下面我稍微详细地介绍一下这段文字的内容。

在藏文当中,这段话被称为,翻译成汉文,也即“四合空性”。这四句话中的每一句话,表示一种空性。“合”字,也即组合、结合、合并的意思。“四合空性”,就表示四种空性组合起来,就形成了非常完整的空性,这就是“四合空性观”。

2.何谓色蕴

要理解上述四句话,首先应当知道什么是“色”,这是很重要的,但由于篇幅有限,此处只能简单地作一介绍。如果你们想知道其中的细节,就要去看小乘的《俱舍论》,或《大乘阿毗达摩集论》。这两部论典的主要内容,是讲物质、精神,以及除了物质精神以外客观存在的,我们无法看见、不能触及的东西。两部论典以十分精确的描述,将这些内容讲得非常透彻,对所有的物质、精神等等,都做了很详细的分类,作为学佛的人,就是应该从《大乘阿毗达摩经》,或《大乘阿毗达摩集论》开始学。我们不能单凭一句空性,就妄想一蹴而就地解决所有问题我们不能单凭一句空性,就妄想一蹴而就地解决所有问题。虽然一切万法都离不开空性,但从凡夫的角度,或者从名言谛来说,每个物质都有自己的本质和特点,所以还是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從我的iPhone傳送

修行,重点不在于改变别人,重点是要改变自己。

修行,重点不在于改变别人,重点是要改变自己。

净界法师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假设遇到了人事的障碍,产生了痛苦的感受,这个时候我们习惯性的方法,就去改变外在的人事,使令它能够随顺我们的心意。但是当我们努力的这样做以后,发觉:我们障碍依旧存在、我们的痛苦依旧出现。这是一个什幺道理呢?因为外在的世界,是我们内心所变现出来的,我们讲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是能变现,外境是所变现。
所以你的内心在生命当中,它是一个主导者,它能变现,就是它是一个根源。也就是说我们要修行,重点不在改变别人,重点是要改变自己。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在修行佛法之前,你应该有一个最重要的方向,所谓的「莫向外求」。当我们已经掌握了生命的修行方向,应该是改造我们现前一念心识。

那应该怎幺改造呢?

在本论当中,无著菩萨提出了三个重点:
第一个,你要「确认你修行的目标」。我们一个人,假设生命当中没有目标,我们就没有努力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力量,我们修行起来就没有前进的动力。这样子,我们一生的所学,就会变成分散的,而一事无成。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刚开始的时候,知道你到底是要成就一个什幺样的功德?你必须有一个远程目标,成佛的目标;有一个中程的目标,你来生要到哪里去?近程的目标,你今生当中要完成什幺样的功德?你一定要有一个目标,来引导你的内心。

第二个,你要「具足方便」。我们要趋向目标的时候,我们是有很多障碍的,不是很顺利,烦恼会障碍我们、罪业也会障碍我们、色身的老病死也会障碍我们。所以,我们必须有我空、法空的智慧。所有的障碍出现的时候,都是因为我们对它的执取,而使令这个障碍变得扩大而不可收拾。所以障碍的本身并不可怕,重点是我们不能够使这个障碍扩大,你就必须要消灭你对这个障碍的执取,所谓的我执、法执的执取,使令这个障碍降到最低。就是你有了目标,你应该有我空、法空的善巧方便,来消灭我们心中对障碍的执取,这是所谓的「破障法门」。

当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又具足善巧方便,第三个就应该要「付诸行动」,实际的去修习六波罗蜜的法门,来忏悔业障、积集广大的福德、智慧二种资粮。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45


從我的iPhone傳送

第七识,只对自我有兴趣,其它一概不感兴趣。

第七识,只对自我有兴趣,其它一概不感兴趣。


净界法师 

好,我们看第二个第七识。
  当我们一个生命出现的时候不管你是一个蚂蚁或者是人或者贵为天人,这个果报出现的时候,是不是有一个自我来操作它,对不对?这个自我是谁呢?就是第七意识的思量!
  思量,它跟第六意识的想象有什么差别?它有三种特点:第一个它专一,第二个相续,第三个坚固。
  
它对于这个自我的概念是非常专一的,它对什么都没有兴趣,第七意识只有对自我有兴趣而已。所以第七意识它不造业,它也不起善恶,它的思想活动是很专一的,而且很相续的,不管你白天黑夜,你看诸位你们看看你们做梦的时候,你们梦到很多的相状,你可能梦到你是个国王或者你是一个乞丐,我问你,你在梦中的时候,你梦到那个相状,你有没有一种自我的概念?还是有嘛,对不对?可见得我们的第七意识晚上都没有休息,第六意识可能完全休息了,第七意识还在活动,所以第七意识的活动是相续的,它从来没有停止的,我们这种自我概念没有停止的,就算你昏迷了,完全进入一种无知觉的状态,第六意识完全休息了,你自我概念还是在,除了你变成圣人以外。所以第七意识的可怕来自于它相续。

  第三个特别的坚固。所以它最后的结果产生两个,对外产生法执,对内产生我执,这个是第七意识。所以第七意识它没有善恶,它没有善恶概念,它也不造业,它只做一件事情——思量,产生一种我法二执。


從我的iPhone傳送

修持空性,断除我执

修持空性,断除我执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修持空性,断除我执



意识本身是很奇怪的东西,很多人从来没有去看过什么叫做意识。我上次也讲了,西方哲学家笛卡儿所说的“我思故我在”,就是一种极具煽动性的语言。本来大家都认为“我”是存在的,现在再加上他这种错误逻辑的推波助澜,就更坚定了自己的观点,再也不会去思索、去探讨,从而助长了无明,并由此掉入愚蠢的陷阱而无法自拔。

我们都是学佛的人,不但是学佛,而且是学大乘佛法的人。大乘佛法的重点,就是慈悲和智慧,此处所说的“智慧”,就是证悟空性的智慧,而不是世间的智慧。既然如此,那么,你们以前有没有去观察、了解或者探讨过意识呢?如果探讨过,那么,探讨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可能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如果以前没有去研究意识,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从现在开始,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弄清楚意识的真相。

我们所有人,都承认前世后世,对我们而言,“我”存在的基础不是肉体很容易理解。那么,如果有人问,究竟是什么东西从前世来到今世并去到后世呢?我们往往会认为是意识,是我们的意识在流转轮回,意识就是“我”。这样一来,意识自然而然地就成为“我”存在的基础。如果能现见意识不存在,那么,所谓的“人”、所谓的“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这说明,观察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令我们彻底斩断轮回之根。

哪怕通过观察意识,能在一瞬间证悟无我,即使没有修其他的忏悔法门,也能清净无数的业障,因为证悟空性本身,就是最好的清净业障之方。

我们不能认为,有吃有穿、衣食无忧就万事大吉了,在我们的前面,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在等着我们去做,这些事情既不神秘、也不复杂,都是清清楚楚、简单易懂的。如果我们不去做,就永远无法解脱。

释迦牟尼佛的目标,就是让我们全方位地证悟空性,获得解脱,所以才会循序渐进地指导我们去观察色、受、想、行、识等等,因为每个人对肉体的执著都比较强烈,故而先观察肉体,之后再观察精神,如果能抉择出意识的空性,就解决了根本性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如何观察呢?观察的方法,包括显宗和密宗两种。密宗的观察方法我暂时不讲,显宗中观的观察方法,又可分为应成派和自续派两种:

第一种观察方法,属于自续派的观察方法,就是通过思维、分析、分解,最后令意识“失踪”。

所谓“失踪”的意思,并不是没有找到,而是清楚地看到它是不存在的东西,是假有的而不是真有的。我以前特别强调了,没有找到和现量证悟空性之间,有着天渊之别。

在深深地体会到一切都不存在的时候,就尽量保持这种感觉。

对初学者而言,通过这种方法来证悟,是简单而又切实可行的。

虚 

另一种修法,属于中观应成派的修法。就是不去思维,既不考虑心是否存在,也不抉择眼、耳、鼻、舌等等的空性,只是在抛开一切杂念,让心放松下来并处于一种非常平静的状态以后,就让心自己去看心。

此时所有的分析思维都是多余的,如果这个时候去做分析,反而会扰乱这种境界。我以前讲过的侧面的监督,和这里所说的让心自己去看基本上是一样的。

看的方法有很多种,大圆满的方法我不讲,如果用中观自己的方法去看,就会明显地体会到——自己的心和外界的天空完全是一样的。

这里所说的天空,当然不是指成都这种脏兮兮、灰蒙蒙的天空,而是藏地经常能见到的那种清澄碧蓝的天空。

大圆满的修行人也是这样,早上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他们就到山上去,面朝西方,去看西方的天空。当整个身心放松之后,内在的心就会与外面的天空彻底融为一体,根本分不出内外的差别。就像蓝天映衬下的大海,远处澄净莹蓝的海水与蓝色的天空互相融合,海天一色、深远浩淼,根本分不出大海与蓝天的分界一样,内内外外都连通在一起。

什么叫做“通”呢?是不是我们的心也变成蓝色了呢?不是这样的。此处所谓的“通”,就像没有云彩的虚空,由于星星等其他物质都因太阳的光芒而隐没,所以看上去是一片纯净通透的蓝色,没有任何其他的颜色形状等等一样,我们的心也是晶莹透彻的,此时此刻,内心与外界等里里外外的一切,都成为一体无二的空性。

这个修法也差不多,当心静下来以后,就会发现前面的虚空和自己的心完全是一回事。

此处所说的“一回事”,是指从空性的角度来说是一回事。所谓的“空”,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其实,任何人也无法指认出什么是虚空或者天空,只是把没有任何东西称为虚空或天空而已。天空的蓝色,也只是地球对阳光反射的一种现象,其本身并不存在什么东西。我们的心也是如此,它本身并不存在任何实有的本质,所谓的“心”,只是我们的一种分别而已。

在进入上述境界的当下,我们心里虽然不存在什么空性不空性的念头,但却能非常清楚地知道这是空性,对空性有一种非常清楚的感受。



從我的iPhone傳送

你从来没有试着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你只想做一个文化的崇拜者...

你从来没有试着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你只想做一个文化的崇拜者...


宗萨钦哲仁波切 

我们谈一下战士的另外一个特征,这个特征是非常特别的,我们一定要有。就是这个战士一定要具有觉悟的“反叛性”,这个就比较困难,尤其对于东方人来说,我们对于文化都有很多的执着,我们的反叛性不够。

在这个战士的训练里“反叛性”是什么呢?我们需要从自己真正的心里面去作很多事情,并不是你的社会期望你这样做。

现在看一看我们大家,我们头上的发型,我们穿的上衣、裤子,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觉得这样,社会会把我们当一个人类来接受。如果我们把上衣穿在下身,把裤子穿在上身,我们的社会没有办法接受我们。

也许他们会把我们赶出去。如果他们把我们赶出去,我们就会觉得非常受伤害,所以我们需要生活在这个社会里,不只是生活在这个社会里,我们想在这个社会里作一个最好的。

我们真正希望的是在这个社会里作最好的,我们希望看起来最好或是表现得最好,所以我们忘掉了自己是什么,我们只在乎应该看起来像什么样子,或者别人说我们是什么样子。有这么多事情我们并不是真的想去做,我们只是认为做了以后会看起来很好,我们才那样去做。

譬如说我很讨厌打领带,因打了领带之后好像连吞口水都很难。但是在这个场合我必须要打领带,然后端茶杯的那只手,不能乱抓着,一定要有很好的端杯子的形态。

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并不是我们想做的,我们想笑的时候也不能用我们所想的方式去笑。

20年前,台湾没有所谓叫做密宗,现在当然一定是存在了,在以前你的生命是更自由的,因为你不必每天都去修,这一切的西藏文化你也根本不在乎它,但是现在有这么多的事情令你头痛,你的房间也变小了,因为你的佛台越来越大,而且你有数不清的佛像。

因为你从来没有试着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你只想做一个文化的崇拜者,我非常怀疑你所放的那些佛像、那些照片能够让你直接地去成佛,间接地也许可以。

我们再回去谈谈这个“反叛性”,我们必须要具有足够的“反叛性”,依照我们的生活来实践佛法。也许别人会笑你,但这并没有关系,如果对你、对成佛、对众生是重要的,你就必须要反叛。以往的禅宗大师具有那么多的“反叛性”,以至他说如果你看到“佛”的话就把他杀掉,见“佛”斩佛。

我们必须要没有惧怕,我们必须不在乎别人是在赞我们或是讥笑我们,这个是另外一个特征。


從我的iPhone傳送

身智无分别,诸垢皆客尘

身智无分别,诸垢皆客尘 

慈诚罗珠堪布

《成智青莲花论》略释
须得受过四级以上灌顶者
方能阅读此文

身智无分别,诸垢皆客尘

来自慈诚罗珠堪布

身智无分别,诸垢皆客尘,

“身智无分别”中的“身”,也即佛的三身——法身、报身、化身。“智”,是指佛的五智。

在我们的观念中:身,是指肉体;智,是指精神。身和智不可能是无分别的,因为肉体和精神是两码事。人死了以后,身体归尘土,灵魂、意识、精神却可以投生。按照小乘佛教的观点来看,即使释迦牟尼佛在圆寂之后,佛陀的身体火化以后变成了舍利,但佛的智慧却无法火化,所以也无法变成舍利。从这个角度来讲,身智不可能无分别。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佛的身和智确实是一体的。佛的智慧也就是佛的三身,佛的三身也就是佛的智慧。因为五智、三身的总体,就是我们自己心的本性。《宝性论》当中讲过:“自性清净性,佛法僧境界。”心的本性清净光明当中,包含了佛、法、僧三宝的境界。所以,最究竟的三身、五智,都是一体的。

我们平时皈依的三宝中的佛宝,是表面的化身佛释迦牟尼佛;法宝,是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法;僧宝,则是修学释迦牟尼佛法的僧众,但这都是世俗的三宝,也即我们感官范围内的三宝,而不是最终极的三宝。最终极的三宝,就是我们心的本性。但在没有证悟心的本性之前,就只能感知到世俗的三宝。

实际上,无论是密宗里面各种各样非常恐怖的忿怒金刚,还是非常慈祥的寂静本尊、寂静坛城,都是我们内心如来藏的一种显现,都是我们心的本性。二者根本没有区别,只是为了度化不同众生而显现出的不同显像而已。最终极的三宝、三身、五智、佛的坛城,都归于我们自己心的本性。证悟了心的本性,就证悟了一切。

“身智无分别”是密法的观点,因为密法承认最究竟的三宝、五智、三身。但除了密法以外,显宗《金刚经》等经典的观点也与此一致。



“诸垢皆客尘”中的“垢”,是指烦恼障、所知障,以及密法里面的各种障碍。所有的这些障碍,实际上都是“客尘”,像过客一样,不是永远都存在,而只是突然间产生,又突然间消失的东西,所以称之为“客”。心的本性,就不能用“客”字来形容,因为它永远存在,就像家里的主人,而不是客人。“尘”,意即红尘。古代没有现在的柏油路,所有的路都是土路。马车在经过土路的时候,会扬起满天的红色尘土,所以称之为“红尘”。佛经中会用“尘”字来形容我们的贪嗔痴等烦恼障垢。因为有了满天红尘,会看不见东西,辨不清方向。同样,当我们有烦恼的时候,也会看不见心的本性。但由于这些红尘都是过客,不是原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而是很快就会消失,所以叫“客尘”。我们的贪嗔痴等所知障与烦恼障等等,也都像红尘一样,都是暂时性的事物,其中没有一点点永恒的成分,所以也叫“客尘”。


大圆满里面讲,在既没有产生众生,也没有产生佛之前,有个阶段叫大无记。也就是说,既不是佛,也不是众生,不属于任何时间和空间,没有任何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但却存在着这样的一个状态。在这个状态当中,产生了无明。无明之后,就产生了我执,然后就是烦恼、轮回,最后成佛以后,所有的烦恼障垢都将清净无余,所以“诸垢皆客尘”。







從我的iPhone傳送

妄想,是你给它力量!

妄想,是你给它力量!

净界法师 

我们调伏心中的爱取,不是说我们贪爱外在的世界,其实我们没有一个人会贪爱外在的世界,我们真正在乎的是我们生命当中留下的这种快乐感受的影像,我们真正在乎的是心中的影像,心中的妄想。我们之所以对娑婆世界放不下,是因为你想满足心中的妄想,让这个快乐的影像再一次的出现,所以你要处理的不是外在的问题,是你自己心中的影像。

当然,这个影像是你自己捏造出来的,它本来就没有实体,是你给它力量的。你说,哎哟,我的妄想打这么厉害,我一点办法都没有,其实妄想会对你产生主导,是你给它力量,你抓着它不放,所以它变得势力强大。妄想你只要放下它,它就消失了,你不要抓住它不放就好,因为这些本来就是你捏造出来的东西,我们的心本来清净本然,你自己多事把它捏造出来。

怎么放下心中的妄想呢?佛陀就开导,修无常观,放下今生的妄想;修苦谛观,放下来生的妄想。你心中爱取的妄想放得越彻底,你临终的往生就越有把握。所以我们在修习禅观的第一件事情,好好地面对自己所留下的妄想,跟自己沟通,你抓着这个妄想对你是不利的,它给你的快乐太少,但是你付出的代价太大,得不偿失!

所有世间的快乐,世间上世俗的快乐,每一种快乐你都一定要付出代价,没有例外!有为的快乐,多诸过失!其实我们追求快乐,可以理解,你可以选择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你可以追求无为的快乐,它没有过失。我们透过这样的思惟,试着把过去紧抓不放的妄想放下了,修习出离心,想办法减少心中妄想的影像。



從我的iPhone傳送

一块手表由多少微尘组成?

慈诚罗珠堪布 

 一根细羊毛 

我们来看一根细羊毛。

对于我们的肉眼而言,一根细羊毛已经是观察的极限了,但还可以把这根羊毛切成很多犹如微尘般大小的段落。这其中的一份,已经不能称之为羊毛了。

把微尘般的段落再往下分,直到尽头不能再分(即变成空性)为止,剩下的是什么呢?
  
请注意,最后的结果是最关键的。

将这极小的微尘一分再分,可以无边无际的分下去吗?或者分到一定时候,就分不下去了呢?
 
有人说:一直分到最小的微尘就不能再分了。又有人说:可以无边无际的分下去。

我们认为此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请问这个“最小微尘”为什么“不能再分”了呢?我们知道六方的概念是东、南、西、北、上、下。

那么,比发尖还细上千万倍的微尘,有东南西北上下吗?答案是肯定的。

既然如此,那就表示还存在着更细微的六方,东方的东南西北上下,东方的东方也可以有东南西北上下……以此类推,六方的状况都一样,都可以分下去,到这个微尘不存在为止。

 一根细羊毛 


我们来看一根细羊毛。


对于我们的肉眼而言,一根细羊毛已经是观察的极限了,但还可以把这根羊毛切成很多犹如微尘般大小的段落。这其中的一份,已经不能称之为羊毛了。


把微尘般的段落再往下分,直到尽头不能再分(即变成空性)为止,剩下的是什么呢?

  

请注意,最后的结果是最关键的。


将这极小的微尘一分再分,可以无边无际的分下去吗?或者分到一定时候,就分不下去了呢?

 

有人说:一直分到最小的微尘就不能再分了。又有人说:可以无边无际的分下去。


我们认为此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请问这个“最小微尘”为什么“不能再分”了呢?我们知道六方的概念是东、南、西、北、上、下。


那么,比发尖还细上千万倍的微尘,有东南西北上下吗?答案是肯定的。


既然如此,那就表示还存在着更细微的六方,东方的东南西北上下,东方的东方也可以有东南西北上下……以此类推,六方的状况都一样,都可以分下去,到这个微尘不存在为止。


 一秒钟的时间 


同样,如果一秒的时间也可以被无穷无际地一分再分,这一秒就会无始无终,永远走不完;那一分钟就更长了,还有小时……对于我们而言,就不会存在白天和夜晚的分别了。


对于物质世界的人而言,1秒钟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在其它时空中就不尽然了。


比如说,1毛钱可以分成10分钱,我们从第一分钱开始,直到用到第十分就完了,这是数得清的。


而从时间上来说,1小时由60分钟组成,1分钟有60秒,而每1秒中所含括的数字是无法用数量来形容的,它们就象苍穹中的星星,不计其数。


如此说来,过了一夜、两夜……百夜、千夜,仍然没走出这1秒。这1秒是用不完的,因为它无始无终、没有穷尽。


所以,这1秒钟对于我们而言,是永远的1秒钟。我们此时在这儿相聚,在这1秒钟里;过一会儿,你们到别的地方去了,仍然在1秒钟里,这是肯定的。


如果你们离开时,1秒钟就过去了,那还叫什么无穷无际呢?所以,明天仍然是昨天的1秒钟,这样就失去了所有的时间概念。


这是从时间上来分析的,我们再从物质上来分析。





 手表和房子 



请问,我手里这块手表是由多少个微尘组成的呢?


如果说是无限的。那这一栋房子呢?也由无数的微尘组成。


同样由无数微尘组成,为什么手表和房子在体积和重量上会呈现出如此大的差别呢?


请注意,我们这里说的微尘是一个单位,无论是手表或房子,所提及的微尘都是同一个单位。


就好比我们平时用的计量单位“克”,不论东西的体积大小,重量都是用这一个单位来衡量,这样,才能使不同的东西在重量上有一个共同的标准。


同样,无论是房子里的微尘或手表里的微尘,大小也应该是一样的。我们知道十粒大米的体积比五粒大米的体积大,是因为大米的数量不同;那为什么同样含有无数的微尘,房子比手表大那么多呢?不同的大小是从哪来的呢?


我们吃饭的时候,饭也应该有无数的微尘,那么这一碗饭就应该永远也吃不完。


有人会说,胃口也是无限的。如果胃口无限的话,我们就会永远也吃不饱,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可见,如果用无边际的微尘来衡量事物的话,一根毫毛和一栋房子一样,都含有无数的微尘。那么,显现中毫毛和房子在体积和重量上的差距就不成立了。





 一粒微尘 



转过头来,我们用有边际的概念来试试。有边际中所指的“边际”在哪儿呢?


正如我们前面所述,东里还有东南西北,北里还有东南西北,这样分下去,恐怕不能分的那个边际,只有靠我们的意识人为地加以规定。


而事实上,一个物质,由于它的总量是一定的,所以它是越分越小,直至达到微尘这样的极限。


而所谓“分不完”的概念,是由于我们人的意识是无限的,只要我们任意识去无休止地思维,就永远可分。


但是,手表体积是有限的,它越分越小,直到到达一个不能再分,再分就消失、失踪的地步。


就像佛经上说的“微尘是没有形状和颜色的,至少无法用我们现在看到的形状和颜色来说明。


”现在科学家发现的波粒二相性的“波”,其实也不过是个很粗的概念。我们所谓最小“不可分”的概念是指,如果再分,就消失了的状态。


每一粒微尘都会如此消失,消失之后的状况是一片虚空,这叫作“单空”,是最浅的空性。它们明明是如此地空洞无物,但我们的眼里却确实存在着一切,这叫“缘起性空”。总之,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物质就会有分尽的时候,不可能永远分不完,只是时间的关系。所谓的分完就是“空性”。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