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3日 星期二

王维最具禅意的8首诗,读一首悟一个禅理

王维最具禅意的8首诗,读一首悟一个禅理

九州诗词 

诗人信佛的,王维当属第一。

  王维,字摩诘,被誉为“诗佛”,经历过安史之乱,在宦海沉浮之后,诗人过起隐居生活,信奉佛学,以求淡泊名利,他回归山野,用身心去感受大自然,形成了超脱自我的人生感悟。
  王维将禅意渗透进诗作中,构建起清淡的禅意风格,这同样是王维对山水田园诗作出的一大贡献。
  
  《饭覆釜山僧》

  晚知清净理,日与人群疏。
  将候远山僧,先期扫弊庐。
  果从云峰里,顾我蓬蒿居。
  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
  燃灯昼欲尽,鸣磬夜方初。
  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
  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
  
据记载,晚年的王维,长年吃斋,诗的前四句写诗人招待来访僧人的虔诚;下六句写覆釜山僧人来到后的情景,诗人与他们一起吃饭读书,体现了作者礼佛参禅的诚心。

  王维读经和与僧人交往,使他彻悟真正的快乐在于寂灭和涅禁,那么,现实的生命就显得不重要了,这使他从现实的烦恼中解脱出来。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隐居后,自得其乐,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
  “谈笑无还期”暗藏哲理,诗人因为体悟到物我两忘、物我一体之境,从而忘记了那流迁无常的世俗世界,这是真正的“空”境。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山中的芙蓉花自开自败。顺应着自然的本性,它自满自足,无人欣赏,也不企求有人欣赏。
  这绝无人迹、亘古寂静的“涧户”,正是诗人以“空寂”的禅心观照世界的意象;然而,诗人又反对趋入绝对的空无和死灭,因此它在这个空寂得发冷发自的涧户中,却又描绘出辛夷花猩红的色彩和开落的动态声息,使人感到空寂中仍有生命的闪烁。
  

  《酌酒与裴迪》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此诗用愤慨之语对友人进行劝解,似道尽世间不平之意,表现了王维欲用世而未能的愤激之情。

  从禅学上说,佛家主“虚静”,尚“自然”,和光同尘;深一层探求,五六句似还参合“有无”“生灭”“变常”之理;即处“静观”“达观”态度,与三四句世俗的“势利”“凉薄”恰成对照。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
  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秋夜独坐》
  独坐悲双鬓, 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 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 唯有学无生。
  王维中年奉佛,诗多禅意。这诗题曰“秋夜独坐”,整首诗写出一个思想觉悟即禅悟的过程。
  诗人觉悟到的真理是万物有生必有灭,大自然是永存的,而人及万物都是短暂的。王维认为只有信奉佛教,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生的悲哀,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山中古寺之幽深静寂。

  此诗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侧写周围景物,来烘托映衬山寺之幽胜。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佛经中所说的其性暴烈的毒龙已经制服,喻指只有克服邪念妄想,才能悟到禅理的高深,领略宁静之幽趣。
  

  《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此诗描写了诗人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安详闲适的心情。

  “清川”“长薄”“流水”“暮禽”,这些山林中的景物使诗人倍感亲切,有一种回归的欣喜。全诗塑造的也是一种安然闲适、宁静淡泊的意境。诗人随意写来,却真切动人,清新自然,幽美的意境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