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2日 星期四

治温之精要——养阴与泄热

治温之精要——养阴与泄热

艾御享堂 


作者/王乐匋

养阴与泄热晚清江阴柳宝诒,字谷孙,号冠群,对伏温的研究,别有会心,《温热逢源》是他在这方面的专门著作,在他的临证治案以及所选的《四家医案》里,有关伏温的论述,也随处可以看到。试简述如下。

一、柳氏认为,就温病言,有暴感和伏气两端
(1)暴感即叶天士、吴鞠通所提到的随时感受而病初发于手太阴(即所谓“上受”)的一类。
(2)伏气则是自内而发之温病,《内经》论之最详。由于《内经》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和“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之说,所以对这类温病,应该两个方面去认识:一是冬伤于寒,到春月酝酿而成温;一是冬不藏精,给冬寒内伏以可乘之机。这就是说,对于本病,应看到内、外两方面因素:内因是冬不藏精,外因是冬寒得以乘机内伏。
伏温与暴感,两类温病,路径各殊,治法有异,柳氏在其书里,主要是讨论了伏温。

二、少阴——为冬寒内伏,酝酿成温之地
这是柳氏对于本病邪伏部位的认识,其论据主要从两个方面。
(1)《内经》“冬不藏精”之文,便已明显点出少阴为邪伏之处。
(2)伏温一发,症多险恶,变化特多,且易陷于精枯液涸之境,非病机深伏少阴,安能有此?

诊断本病,要有全面分析,不能根据一两个病状便下诊断。例如,人们常以舌苔的厚薄来辨别证之轻重,但这只能作为邪气是否入胃以及是否兼有暑湿浊邪的依据。若伏温则仅有邪机极重,而舌无苔,几乎像是无病的那样,这是因为病发于阴,没有涉及胃腑之故。舌上苔净,一如平人, 而病势深重,那就不能稍有疏忽了。

伏温之脉,也常无定体。前人有右脉反大于左的说法,柳氏认为这只能指热达于肺而言。如果是热郁少阴,或连及厥阴,则弦数之脉,以见于左手关尺两部为多,更有邪机深伏,郁湮而不外达,脉象可以细弱而不鼓,等到托邪化热,始见浮硬之脉。

柳氏反复申述,伏温初起,凡病邪极深者,常不易表现于外,往往脉证不符。如果临证为某些表面现象所惑,必多误治,故对之应特别注意。

冬寒一旦酝酿成温,是为阳邪。阳盛者,阴必虚;而阴虚者,阳邪反盛。故阳盛阴虚,则是伏温内发的机制。

温病既可以概括为阴虚和阳盛,故养阴与泄热,实属治疗本病的两大法门。认为攻邪可使正复,阴旺则热自解,故养其阴即所以泄其热。

三、柳氏于养阴一法,运用得极为得心应手
举例说,柳氏医案“虚损门”中,一黄姓患者,患者曾患时邪,已到邪少虚多阶段,惟体质向系阴虚,邪即乘虚陷入,则阴气不充,其力不足以鼓邪外出,故在他人可一汗而解之病,在这个患者身上,可能屡汗而热不解, 甚至汗愈出阴愈伤,纵使邪气无多,无大变化,亦可以由此而延成损怯—— 这个患者被列入到虚损门,也许就是为此。

柳氏在本案里,特别阐述了养阴一法的运用体会,大意是:本病之机关,全在邪机将退之时,只要汗便两畅,使邪机外出之路,通达而不滞,便可以专意养阴,把力量主要用在这一方面,“助阴气以托余邪”,断不可畏其留邪,而致贻误。

四、柳氏认为,伏温化热外达,由少阴而外达三阳,是为顺境
这时候,如果只是无形之邪热,由经气而外达,则为三阳之经证。
假如,中焦挟有食积或浊痰,则邪热蕴蒸,每每乘机入胃,热结于中,而成腑实,必须予以通下,以逐邪外出,这种情况,在伏温内发中似乎比较多。因温本属阳,胃为五脏六腑之海,最善容纳,邪热入胃,往往不复他传,所以温热病热结胃腑,得攻下而解者,十居六七。

“急下存阴”这一提法,用于温病的机会似乎更多。前人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若吴又可,若戴北山,若陆九芝等。

柳氏之于逐邪泄热,也同前面提到的养阴一法的运用一样,大胆、稳健,既掌握时机,又不孟浪偾事。

值得一提的是,伏温内发,而其人肾阳虚馁,致邪机冰伏,而成半化半伏、欲达不达之证,临床上最为棘手。因此时就热而论,已有热扰厥阴之险,清泻之药,刻不容缓;但内伏之邪,又因肾阳虚馁而无由外达。造成了专用凉泄,则邪机愈滞;设用温化,又不啻抱薪救火。

柳氏总的认为,伏温之证,决生死以正气强弱为衡,凡正气能支者,纵然病势深重,处理得当,也可以不死;否则,病势虽轻,而正气不支,每多猝然昏陷。

(转自/杏林墨香的公众号)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