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1日 星期日
应用经方必须重视药物剂量
糖尿病——存好了,我只发一次!
糖尿病——存好了,我只发一次!
[修心七要-6-1] 一定要遵守的十八个誓言(上)
[修心七要-6-1] 一定要遵守的十八个誓言(上)
2024年3月30日 星期六
中医学精髓论2-阴阳辩证法则 | 韩玉森
中医学精髓论2-阴阳辩证法则 | 韩玉森
癌患病理报告中,这个指标越高,肿瘤生长越快,化疗越无效?
癌患病理报告中,这个指标越高,肿瘤生长越快,化疗越无效?
倪海厦:甘草干姜汤,只有两味药,用处却很大
倪海厦:甘草干姜汤,只有两味药,用处却很大
中药解毒四大品
中药解毒四大品
生发一切无量功德的总电源。
生发一切无量功德的总电源。
抗癌良药:白英,解毒消肿,很少有人知道
抗癌良药:白英,解毒消肿,很少有人知道
跟诊笔记——又一次学习神奇的芍药甘草汤
跟诊笔记——又一次学习神奇的芍药甘草汤
宗萨钦哲仁波切~它表示佛菩萨没有理你
宗萨钦哲仁波切~它表示佛菩萨没有理你
胜观、以心观心和安住于阿赖耶识的异同
胜观、以心观心和安住于阿赖耶识的异同
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修胜观,何时思维依状态而定
修胜观,何时思维依状态而定
此「覺醒」(Engligtened)不同彼「覺悟」!
潮流興說「覺醒」(being enlightened)! 已經到了又是「濫用」(Abuse)的地步。「Engligtenment」一詞,其實是大有來頭,「Age of Engligtenment」開明年代指是「神權模式」的世界及世紀已經完結,人類應用「理性主義」(Rationalism)去看待世界,用羅輯思維、科學態度及實証主義(positivism,即凡事要有經驗設基,才能言之有物立論),西方的思想革命,因哥伯尼發現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環墝」,而不是各星球以「地球為中心」的宗教宇宙觀,「科學思維」嬴了一大仗,直到今天!什麼都以「科學」之名,基本上西方世界已完全走向「科學主義」(Scientism), 什至是科技萬歲(Technological Domination),基本上人類已出現了「異化」(Alienation,即人類完全被自己創造的東西如科學思考、科技、資訊工業完全「反控」制了!)
德國著名歷史學家馬克思一早看清「資主主義的真相」,資本家與工人、農民在歷史上的對立,基本上永無仃止,所以才出現「共產主義對抗自由資本主義」的大話題,勞工及工人要「醒覺」(Engligtened),不要生生世世給資本大國或資本家剝削,後來西方出現了較平衡式的「社會主義民主國家」(如北歐及西歐國家,即社會制度即容許自由經濟運作,又用高稅度及法律來防止資本家過份偏𥘵財富分配),總之,西方用「醒覺」的概念,多些指涉「人文」精神,集中在「意識型態(ideology)的描述較多,近三十年的美國民主黨,更將「醒覺」推展到「男女平等」,強化LGBT及同性戀的權利,什至「種族覺醒」(Racist Engligtenment),大玩政治選票遊戲,因為這一些羣體,在美國根本就不可少的政治勢力,必定成為「被拉票的民選」對象,自由國家變質,只以「大法官制度」及「民粹政治」去攝取政治權力,令至一般百姓及小市民完全受制於「意識形態」的操控,我敢說,一般美國公民根本分不清什麼是科學方法或科學主義?一定分不清什麼是「覺醒」(Engligtenment)指涉是群眾的「階級意識」(Class Ideology)。
回頭說回什麼是「佛法中的覺悟」,佛法中的「悟」,完全與「意識形態」無關,這是第一點。佛法討論的是「心」,不止是「人」,人只是眾生其中一類,所以「佛法的覺悟」是指「心的覺悟」,從顛倒的人生見解,回頭是岸,找回失去了的「初心」,這是「覺悟」了,一本經書叫「妄旨還源觀」就直接說出人每一剎那生起的「念頭」,皆是向「外在世界攀執,因而做成顛倒輪迴及痛苦,回頭是岸就是要「離苦」,就要了解「苦因」並尋求解脫之道。
社會資訊汛濫,名詞間胡亂偷用,害人害己,一榻胡塗,大家要思考深一些,不要胡亂用「口頭禪」,在某程度上己經是「謗法」了(即誹謗佛法),是有罪業的!
阿琼尊者的梦境~龙钦巴赐予三部大圆满的句义灌顶
阿琼尊者的梦境~龙钦巴赐予三部大圆满的句义灌顶
河图洛书与中医的元神
河图洛书与中医的元神
段永朝:我感知故我在——《意识机器》推荐序
(註:看序後,我馬上買了一本!因它與佛法有關!怎樣有關,將來後告!)
我感知故我在——《意识机器》推荐序
假如一本书的封面上有“新科学”三个字,往往表明,这本书的作者会对某个领域的“知识状态”做一番全新的梳理、诠释,甚至重构。
比如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的《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1638年),就是用三人四天的对话,阐释了物理位移和形变的力学根源,并上升到方法论的层面,从而奠定近代科学的思想基础。
再比如意大利人文学者、批判理性主义早期的思想先锋维柯的《新科学》(1725年),试图对人文学科进行“科学”的综合,并以此对抗笛卡尔的两分法和还原论。维柯创造的拉丁语格言 “Verum esse ipsum factum”(真者无他,惟成而已),与本书作者赛斯的“Being you”(成为你)的主张,隔空共鸣。
还比如著名美国科普作家格雷克的《混沌:开创一门新科学》(1987年),让“蝴蝶效应”这一词迅速流行全球,成为描述复杂性的经典用语。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获得者朱迪亚·珀尔的《为什么:关于因果关系的新科学》(2018年),针对甚嚣尘上的“关联替代因果”的观念,做出了针锋相对的批驳。
赛斯博士的这本《意识机器》,雄心亦在于此。他瞄准的,是“意识”这块硬骨头。
澳大利亚哲学家查尔莫斯,将意识研究的相关阐释,划分为“难问题”和“易问题”两类。“易问题”指的往往是功能性解释,比如脑区的神经元活动与肢体行为、语言行为、情绪反应之间的“刺激—响应”机制;“难问题”则指的是起源性解释,即“意识从何而来”的问题。
赛斯慧眼独具。他试图跳出查尔莫斯的问题意识,将意识的“难问题”转化为关于意识的“真问题”。这是本书的立论之基。
伽利略以降,“科学”解释日渐脱离神学的羁绊,成为独立的思维方式和解释框架的基础。这一思维框架最终以笛卡尔的《方法论》定型。由此,所谓“科学”,便是假设、实验、推理、论证所形成的缜密体系。这一科学方法论的鲜明特征,就是将外部世界视为客观存在,一切现象都只不过是观察、测量的对象。规律就隐藏在这些现象的背后,并以数学物理方程的形态呈现。
维柯的新科学,也只不过是对这种科学方法在人文社会领域的“挪用”。这种“挪用”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传播学等人文社科领域比比皆是。比如,17—19世纪的300年间,在欧陆兴起的著作《政治算术》(作者为英国的威廉·配第)、国运阐释(代表人物为德国的海尔曼·康令)、经济调查(代表人物为比利时的凯特勒)、社会分析(代表人物为法国的奥古斯特·孔德)等,大量使用概率统计、动态方程、图表处理等方法,用来探究人文社会领域背后所谓的“物理规律”。
数百年来,谈到科学、科学解释,这几个关键词似乎毫无争议:“客观性”“对象化”“观察与测量”“实验验证”等。科学思想于是有了一个自然的底层基础——物理学。
在这种学术风气的影响下,对意识的研究也逐渐开始。长期以来,主流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很自然地沿着“物理基础—生理现象—功能行为—意识活动”这样的脉络,试图梳理和理解意识的内在机理。
除了这种循规蹈矩的对意识的科学研究之外,对意识的深入思考又往往在心理学、生理学、哲学等领域之间“踢皮球”。科学研究只愿意观察、实验和测量,认为“意识的本质”“意识的来源”这些问题应该由哲学家思考。哲学家也很为难,长期以来凡是将现象的解释、存在的本源归于精神活动的,都被贴上了“唯心主义”的标签。比如,英国大主教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这句话,就是用来描述、思考意识的基本用语,已经凝结于“物质和精神”“存在与现象”等话语之间,并沉淀至日常思考活动的底层,无法撼动。
即便人们使用一些寻常的类比,试图理解玄妙的意识问题,也不得不忍受类比语言中包裹着的“旧词”的味道,比如“大脑就是计算机”“人是机器”等。
赛斯博士关于“意识”的问题,是有关现象学的。这是全书一个极其重要的支撑点。
按照公认的说法,西方哲学思想经历了本体论、认识论、现象学三次重要的转向。在我看来,这三次转向其实是某种意义上的“退让”。古希腊哲学家对“世界本源”的执着,在文艺复兴之后渐渐退让到探究认知主体的认识论视角,不再穷追“它到底是什么”的问题,而是思索“人们是怎么知道这个的”。胡塞尔之后,这个问题又退后一步,人们开始问:“它看上去是什么样的?”
在作者眼里,那些用来阐述“本源”“存在”“认识”的词语,常常裹挟着挥之不去的时间流动性、多姿多彩的对象变异性、无所不在的实体关联性,从而 变得静止、僵硬。遵胡塞尔的“悬置”思想,赛斯博士试图回避关于意识的“难问题”,即不再企求构建一个逻辑自洽、概念与证据自圆其说的意识理论,而是转去寻求对意识活动的机理和过程的某种解释。这一解释的核心是:意识是一种体验。
“意识是一种体验”,这句话听起来平淡无奇。这本精彩之作,如果不能坚持读到最后一个字,恐怕难以领略作者的深意。原因很简单,“意识”一词已经够玄妙的,“体验”这个其貌不扬的用语,似乎又不够“性感”。
与一般科普读物类似,赛斯这本谈论意识的书,自然包含大量心理学、神经科学、脑科学的最新进展和大量的文献引证,这本书包含大量参考文献和注释——作者不厌其详地讨论了诸多有趣的实验和研究案例,比如橡胶手错觉实验、脱体实验、身体交换、替代现实等。作者也列举和分析了意识研究中出现过的探索性理论和研究方法,比如功能主义、泛心主义、神秘主义,以及意识的神经关联(NCC)、整合信息系统(IIT)以及自由能原理(FEP)等。但是,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这些前沿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如何,而是赛斯怎么把这些散落在各处的研究结论与观点穿缀在一起,努力编织出他自己的“关于意识的新科学”的条分缕析的密实疏证,宛如一把灵巧的手术刀,在做解牛之舞。
IIT对意识给出了一个可测量的工具,称为“菲尔”(Φ),并以此来衡量从昏迷、深睡眠、浅睡眠,直到清醒的若干意识活动水平。这样的话,意识就与信息等同。这个方法非常经典,但在赛斯眼里,它完全行不通:“我是否有意识,不应该取决于其他人如何测量我的大脑。”
问题出在这个地方:IIT虽然宣称意识的各个活动水平、各个影响因子之间都相互关联,仿佛一条连续的光谱,但在测量的时候似乎就忘了这一点。任何测量都需要“框定”对象的范围,IIT也不例外。这就是说,“整合”“信息”都是很好的概念,但要贯彻始终却不容易;意识测量听上去也是一个好主意,其实不可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要把意识看作生命而不是温度”。
从字面上说,IIT的思想强调整合、相互影响、相互转化,似乎与东方观念特别契合。殊不知,裂痕出现在如何看待“对象”的方法上。一旦切割、测量,生命就被杀死了。东方人熟知这一点。顺便说,作者赛斯是印度裔,对“梵我合一”的思想非常了解,或许是这样独特的文化视角,将赛斯的目光从测量引向感知——这个更符合东方韵味的路径。
视线由此聚焦到感知和体验。问题是“感知”和“体验”这两个非常主观的词,能用于科学分析吗?在赛斯看来,这里的重点不是“能不能”的问题,恰恰是“科学”这个词的含义需要更新。
赛斯的观点很鲜明:“意识的内容是一种醒着的梦——一种受控的幻觉——它既多于又少于现实世界的真实状况。”“既多又少”的思想,听起来颇似印度公元8世纪的经院哲学家商羯罗的吠檀多不二论“梵我合一”。赛斯的思路,是努力发现传统科学方法的盲区。
按笛卡尔的科学方法论,有两种常见的分析路径。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比如1982年大卫·马尔提出的视觉计算理论,将视觉解释与神经元联系起来。这种方法配合复杂的科学语言,还可以加大难度,名为“涌现”。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方法,这种方法源于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即相信存在完美的“控制变量”(完美理念),科学方法的最终目的是找到刻画这些控制变量之间的动力学方程(拉普拉斯)。
在大量科学研究中,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所得结果似乎总是离“真相”不远。于是,赛斯小心翼翼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感知是通过一个不断减少预测误差的过程而发生的。”
你心真清净了,处处都好。
你心真清净了,处处都好。
闻思在生活里的运用
闻思在生活里的运用
從歌唱天后「李玟」了結生命到「人天福報」盡頭説起!
從歌唱天后「李玟」了結生命到「人天福報」盡頭説起!
首先聲明:我不是什麼標題黨,因我的網站根本就沒有收益,亦都沒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所以我這篇文章,只是隨心而發,說說感受而已,我對一個歌星的死亡,雖然沒有特別強大感覺,但對於一個我感覺他是天人的明星隕落,卻深深感觸。
20多年前,香港明星張國榮墮樓身亡, 已經令大部份中國人感到驚奇, 20多年後,另一個天后級的明星也是自殺身亡,不由令我想起人生很多問題!說天后級「李玟」,不只是我個人的感覺,李玟確確實實是國際天后級歌星,因為他很受國際性膊頭所認可,試問有那個中國男性,見到李玟的人靚歌甜,而感到不讚嘆的,美女,有很多種,中國及海外同時受歡迎的,真的不多!
說完讚美的說話,現在要回歸正題,為什麼我說她了盡了「人天福報」?先要嘗試解釋什麼事「人天福報」,據我個人了解:佛法認為有「人天乘」這回事, 什麼是「人天乘」?有些人可能沒有聽過,但其實幾乎所有中國人都會明白到一件事,就是因果報應,種善因, 得善果,做了好事,就會得到宇宙的獎賞,再做得好一些,人就可以升天,佛法六道輪迴當中,「人天」的意思,就是「六道輪迥」中最高的一層,用基督教的術語說,做了「善人」,就可以死後到了上帝的天堂,這就是我說的「人天乘」了。其實據我了解,「人天乘」不一定只在天堂上,甚至也在地球上邊,大家如果不信,可以看看周圍中國或海外或古今中外歷史,很多人一生出來,根本就不愁衣食,樣貌俊美,什麼事也不用愁煩,一切事情一生都順風順利,財富物質豐富得不得了,所有的人全部都是幫她不會討厭他,在我的理解,這種人已是人「天人」,大家可以看看兩個明星,很多其實都是「天人」,我講是古今中外,有些甚至在你我身邊,很多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是關於「四段婚姻的張天愛」,觸動了很多人的心,我說了很多不應該說的說話,可能今日我說這個明星,也是很多人不願意聽到的說話。
佛教有一個說法是關於「天人」,就是說「天人」將享受完佢個福報時候,他自己會看見自己的將來,別人看見他頭頂上的花會開始凋萎,他的身體又會開始發臭,很多人從開始親近他便開始慢慢遠離他,他自己也會知道自己死期將至,但死也不重要,但對於天人來說,有些事情比死更要嚴重,就是他會即下地獄!這就是天人這不想見的事情,但天人因太過福份太好,做「天人」時, 不容易收到人間福報,因為做天人是花錢(消耗福德)的時候,「做人是儲錢修德」的時候,所以很多修行人其實都希望即使要輪迴,希望也能夠重返人間有機會修行積功德,而「天人」缺乏了這種機會,但往往「天人」是完全不知道的,他們只知道自己很順利,享盡榮華富貴,享盡金錢物欲,享盡人人喜愛順利。
我以前曾經數學個術數五年,什麼子平八字,什麼紫微斗數,什麼易卦,象數我都懂一二。其實是真的又能夠預測將來,這個也不用多說,歸納起來,術數師研究「妻、財、子、祿」的學問,有一個結論可以告訴大家,就是學術數以來,知道很多事都是全預設的,今天學了佛法就知道為什麼是預訂了,因為今生的事是多生前所作的「業」,無論好壞都是「業」,無論你遇到那件事,好的壞的,無論你遇到那個人,那批人,好的壞的,小人,貴人也好,都是命中注定的基本上是定了七成半,還有兩成半就是看你今生的作為或智慧,基本上是不可以改的命運,這餘下兩成半的空間,唯有誠心修行佛法才有機會改,佛教上有本書叫袁了凡先生作的「了凡四訓」,述說自己一生吉凶的自傳,就是說明命運法則是可以改,但是完全不容易,即使你完全出家, 因為眾生罪孽深重。
我少年的時候,因種種原因在基督教會事奉了超過七八年,是名副其實受浸禮的基督徒,有做過無數義工及善行。到今天為止,我仍然說耶穌基督是教導我成長的,但為何我今天信佛法密宗信得那麼深,原因是佛法對宇宙真理講得究竟。今天要講「人天福報」,也就是要說出基督教的弱點,聖經四福音很多時只教人類做「善人」,並說「我來是教人的得生命,並使生命更豐盛」,這種說法是完全沒有錯,唯一的缺陷是「不究竟」!後期的基督教,為了令人更加容易相信基督同上帝,設下天堂的陷阱。去誘惑世人,信基督信上帝,就可以上天堂, 就可以得到「人天的福報」, 就可以享受更好的物質生活,我們看看現在西方的世界,掛名是到處的教堂,掛名是到處都信上帝,其實就是喜歡基督教統治的環境下,可以改善近2-300年的物質生活, 在科學主義的帶領下,現代化成為了物質化的代名詞,科學若帶不來物質的改善,就沒有人再相信科學,現在科學有咁多物質成果,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享樂,更加物化!這就是危機!現在的基督教,其實是完全缺乏耶穌基督引導世人對真正生命道德感的感召,完全缺乏對靈魂或人生終結關懷,即是說,人類對自己從何處來及將會何處去的問題完全忽略,這就是不究竟,這就是膚淺,我們現代的社會制度及政治制度及法律制度,完全都是基於物化給人類表面的利益已作出,所以人類變得如此自私,國家變得如此自私,人類的慾望如此橫流,動物性的放大, 造成我們現代社會及世界如此的糟糕,皆因是錯誤的知見,錯誤的看法而造成的。
回頭說說這個明星,據說是2011年他嫁了一個很有錢的富翁,前幾年又話富翁有了外遇,準備申請離婚,明星因此得了幾年的抑鬱症,前幾天就完結了生命。我想問,有錢的男人,甚至是極有錢的男人,是不是容易從一而終呢?儘管男人有道德感,他也只是一個人,在花花世界當中,到處都是充滿引誘,何況有錢人甚至冇錢人,三心兩意,是完全正常的,點解我咁說?因為人類有念頭? !人類的念頭是無時無刻的變化,以前我不了解為何會變化得那麼厲害,是不是沒有嚴格的道德訓練,是不是沒有良好的人格背景,現在我明白了,即使你有使上述, 變化也是無常的,人的念頭往往被多生的業力網吹得飄來飄去,但是他背後也是有法則的,就是「因果法則」,就是我剛才說術數中預測學,人的命運是預設了七成半,冥冥中有主宰,但這個主宰並不是上帝或什麼神,而是我們自己的「業行」,我們自己曾經做過的事,我指是「身、口、意」三業,一念一想,一行一動,完全記錄在我們的「阿賴耶識」當中,絲毫不差,當因緣成熟時,果報就會現前,所以有「菩薩畏因,凡夫畏果」資訊。其實,回頭說這個明星,如果他不是當年一時喜歡了這個富翁,打得如膠似漆,或是一念當中不是以金錢作為選擇丈夫的首要條件,不是已嫁給有錢夫婿為人生目標,不是與社會以名譽地位金錢作為衡量成功與否的標準做人,這種「分別心」就種下了無窮的禍根, 我說這些都是因人類「貪、嗔、痴」所遮蔽,完全缺乏了「智慧」,很多現代婦女之所以結婚很短就離婚,往往就是沒有「智慧」,單靠表面感覺就去決定人生的大事,完全是無知的表現!這樣說可能又得罪了很多人,但要說的還是要說,人總要學得聰明點,意思就是要遠離災禍!
送給大家:「外供一切萬物情器酬,內供五藴六處及界酬,密供氣與心脈明點酬」(第一句就是告訴人間做善行必有物質回報的,但仍不足夠,生命重點在後者,生命光明及存在及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