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

學童沉迷玩手機 頸椎痛患者增兩成

註:本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玩手機令頸椎痛患者年輕化,有物理治療師表示,曾有七歲童因過度使用手機致頸椎痛,過去數年間中小童的患者數目亦上升兩成。至於學童的脊柱側彎和寒背個案,較五、六年前增兩至三成,多由八歲開始發生,女童患者佔七成,超過一半個案與使用不合適的牀褥有關。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呂永恒表示,近年中小童的頸椎問題求診數字,較數年前上升兩成。近年他在中環的診所,有不少中小童因頸痛而求醫,治療師其後發現患者多由於每日使用手機數小時,至頸椎出現問題,嚴重者甚至頸痛至無法入睡。
  呂永恒表示,從前大部分有頸椎問題的患者都是成年人,現有年輕化趨勢,最細求診個案更只有七歲。
  此外,呂永恒表示中小童的脊柱側彎和寒背求診個案,亦較五、六年前增兩至三成,多在八歲開始發生,而女童患者佔七成,他認為數字上升與家長意識提升有關。
  他指出,近年家長較多關注子女日間的脊椎情況,會督促子女坐立姿勢,又會購買不同的護脊書包、人體工學書檯等保護子女,卻忽略了晚間使用的牀褥是否合適;在他接收的中小童脊柱問題中,超過一半與使用不合適的牀褥有關,家長多不清楚求診子女的牀褥是否太軟、太硬或舒適。
  呂永恒提醒,小朋友的身高體重每年都出現大變化,身體的壓力承受點隨之改變,家長要多留意牀褥是否有適合的承托力,使身體各部分在睡眠中均勻受力。他解釋,六至十六歲時骨骼逐步定形,牀褥承托力不足會令肌肉和骨骼休息不足,除了影響發育、甚至會影響呼吸系統發展。他亦建議中小童每天做一套伸展運動,減輕脊柱壓力。
  香港中醫骨傷學會永遠榮譽會長黃傑教授引述一項內地研究指,每一百名女童就有五個患脊骨側彎症,甚至有十二歲女童開始「頸椎退化」,情況令人關注。
  他解釋,如起牀時長期感覺肌肉繃緊或關節疼痛,甚至手腳有麻痹現象,需留意牀褥是否不適合。他建議家長要每年帶子女做兩次脊骨檢查。
  另外,尼爾森香港於本年四月對五百零三名育有六至十六歲子女的父母進行訪問調查,發現兩成受訪家長的子女目前使用的牀褥會使用超過七年,僅百分之十三因關注子女健康成長問題而換牀褥,甚至有超過六成受訪家長不知有兒童專用牀褥。

2015年5月18日 星期一

激發孩子好奇心 由活讀書開始

註:本文轉載自晴報

猶太孩子年幼時,便在被書籍包圍的環境中自然而然養成讀書的習慣。父母親也幾乎不會強迫孩子讀書,只是不管在餐桌或是在床上,透過與孩子間的不斷對話,讓孩子產生自己想翻閱書籍的念頭。孩子翻開書本,絕對不是為了某種義務或為了唸書,而是透過父母親有趣的問題,因而刺激孩子從書本裏面尋找答案。
假設媽媽說:「很久以前,地球上居住着一群恐龍。但是現在都滅亡了。」孩子會問:「恐龍為甚麼會滅亡呢?」父母就會把自己所知的知識如火山爆發,或彗星隕石的緣故等告訴孩子。但是猶太父母卻會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對啊!到底是甚麼原因讓恐龍都不見了呢?」對話進行到這裏,孩子已經忍不住去翻書找答案了。
養成質疑的思考習慣
「我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找到解答?」「我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產生更多的好奇心?」這兩句話可說是天差地別。因為好奇心才是能讓一個人持續一生,去追求知識的原動力。所以猶太父母們發現當孩子不再問問題或不再翻書時,就會改變提問方式,尋找更有趣的提問方法,來刺激孩子的好奇心。
像這樣「不停問問題的習慣」,已經成為猶太人的傳統了。其結果就是猶太人不會接受既有的答案或理論,而會養成帶着質疑的思考習慣。如果有100位猶太人,就有100種意見存在。他們將抱着懷疑、挑戰既有的權威、不斷提出問題視為理所當然。為了能以這種方式進行熱烈的討論與辯論,必需要具備非常豐富的背景知識才行。所以從小時候開始看書累積閱讀實力,才能自我鍛練並培養面臨辯論時所需要的武器。
教育目的培養解難力
對於年幼孩童的識字程度,如果過度地把他當作天才看待的話,這對孩子將不是一種祝福,反而是不幸的開端。與其努力讓孩子讀很多書,倒不如就算讀一本書,也讓他「活讀書」。如此一來,讀完書之後跟父母討論書本內容的時間,比他自己的讀書時間還長。
在聽完一則故事或看完一本書之後,面對一個問個不停的小孩和另一個甚麼都不問的小孩,你會希望看到哪一種反應呢?問題問的愈多,就表示書讀的愈好。透過書本將頭腦填滿知識是不重要的,對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通過與父母的對話,在心情上產生交流與共鳴。這就是社會化生活的出發點,也是學習體諒、照顧和感同身受的最快方法。
問問題在人格的形成與實力的養成上非常有幫助,並且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習態度。很早便意識到這一點的猶太人,對於那些只聽不問的學生並沒有很高的評價,這也是因為他們的傳統使然。
直接告訴孩子答案或直接教訓他是懶惰的愛。你必須讓孩子自己思考之後再得到答案。別人直接告訴你的解答,絕對不會成為你的。如果孩子提出問題,那麼你就再回問他。讓孩子通過深度的思考,自己尋找出答案是必要的。如果自己動腦筋思考之後仍然找不到答案,就引導孩子從書本或網路上搜尋解答。從不知道的狀態到認識理解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學習。孩子的提問本身,就能反證出他的學習動機,這對學習具有很大的力量。
猶太人以不直接告訴別人答案而聞名。這並不是他們不知道答案,而是為了有機會讓孩子養成自己尋找答案的習慣。而參與這過程和引導者的角色,就是自己應作的部分。
像猶太人這樣學習看起來好像很花時間。但是教育的目的並不是要趕快得到答案,而是培養思考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在理解原理,遇到需要解決別的問題時,可以運用這原理的能力。面對同一個問題或事件時,能夠以不同的視角和觀點去思考,學習創意的方法。

2015年5月15日 星期五

漫話補脾固腎健「肌」力

重症肌無力是一種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性疾病,好發年輕人,朝輕夕重,病情纏綿反覆。根據受累肌肉範圍和程度不同,可分為眼肌型、延髓肌受累型及全身型,極少數暴發型,各型之間可以合併存在或相互轉變。
重症肌無力最典型的症狀就是眼瞼下垂、視物重影、咀嚼吞咽困難、全身無力、說話鼻音、聲音嘶啞、呼吸困難、頸部無力等。本病屬於中醫「痿證」、「 虛勞」範疇,中醫五輪學說中眼瞼屬於脾,眼瞼下垂或眼球活動受限,伴複視、斜視多與脾氣下陷有關;脾主運化,運化水穀精微以充養肌肉四肢,故脾主肌肉,咀嚼吞咽困難、全身無力、頸部無力等與脾虛肌肉失養有關;腎主骨生髓為先天之本,飲水發嗆、吞咽困難,呼吸困難等與腎氣不足,腎不納氣有關;總之,中醫認為本病發病與脾腎虛損、五臟氣血失調密切相關。現代證候學的研究表明脾臟受累貫穿本病始終,其次與腎關係最密切;病情纏綿難癒者,多在脾腎虧虛基礎上兼有痰濕或濕熱,老年人多兼痰瘀互結。
本病的治療,根據「虛則補之」、「損者益之」原則,補脾益損、升陽舉陷為治療大法。在本病治療過程中始終不忘調理脾胃與固護腎氣,兼夾痰濕時不宜過分通利,夾外感熱證或濕熱者也不耐苦寒之品。臨證要掌握好辨證與祛邪的辨證關係。
中醫藥療法還可減少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用量,縮短療程;另補益脾腎藥物能調節免疫功能,「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可鞏固療效,防止復發。
本病具有緩解與復發的傾向,且病程長,治療棘手。在緩解期的生活起居調護中,要時刻注意補氣健脾、固腎溫陽。以下幾點望患者切記。
勞逸有度護元氣
重視運動勿使過度,中醫有「勞則氣耗,逸則氣滯」。眼肌型重症肌無力朝輕暮重,兒童重症肌無力眼瞼下垂者,晚上不宜長時間看電視,看電視時雙眼聚精會神固定於螢光幕,眼肌容易疲勞眼瞼下垂特別明顯。
養腎防寒防感冒:
冬季萬物蟄伏,天寒地凍,人體的生理功能在減退,陽氣也在減弱,中醫認為:「時屆寒冬,萬物生機閉藏,人的機體生理活動處於抑制狀態。養生之道,貴乎禦寒保暖」。《黃帝內經》裡指出:「早臥晚起,以待日光。」冬天要早睡、晚起,穿衣要講「衣服氣候」和注重雙腳的保暖,「衣服氣候」指衣服裡層與皮膚間的溫度應始終保持在32℃~33℃,可緩衝外界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害 。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狗肉、牛肉、核桃、栗子、生薑、腰果等,固護陽氣以防病毒。
合理膳食護脾胃:
飲食調理上應注意營養的搭配,可多吃一些魚、家禽、牛肉、豆製品、新鮮蔬菜水果等。需要患者和家人注意的是食物要易於消化,而不要偏食或無規律進餐。重症肌無力患者因身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都較弱,所以在日常的飲食中,切忌吃寒涼食物(如芥菜、蘿蔔、綠豆、海帶、紫菜),有損脾胃,而是多吃溫補性食物(如韭菜、生薑、蓮藕、紅棗、牛羊肉等)溫補脾胃,益氣養血。
調情怡志抑木崇土:
《素問·至真要大論》說:「風氣大來,木之勝也,土濕受邪,脾病生焉」。臨床上根據五行相克有抑木崇土法:即抑制過甚的風木之邪,以扶持中土。重症肌無力多見年輕人,且有反覆發作特點,除藥物治療外需要醫務人員的耐心細微的思想工作,需要家庭的關心、支援,保持愉快心情,消除悲觀、恐懼、憂鬱的不良情緒,怫使肝氣鬱結、肝木過旺以克脾土加重病情。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臨床部高級講師汪艷娟博士

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湊90後出差 上司嗌頭痕

註:本文轉載自晴報

新一代在職場的趣怪表現,不時成網絡熱話。有核數師指,曾有九十後出差時拒絕上司指令,更向父母求救;人力資源顧問亦指,部分人出差連內褲襪子也乾洗,報銷逾千元;亦有人力顧問形容九十後上班如上學,上廁所也等埋一齊。

自稱從事銷售業的網民,在討論區講述與九十後同事出差經驗。包括對方因打機夜瞓,每朝鬧鐘響十多次仍不起床,拖垮工作行程。帖文又指這位同事連吃飯也拿不定主意。

有網民慨嘆部分年輕人從小受父母寵愛,缺少社會經驗。亦有人認為僱主也有責任,應多體諒新人。另有人認為,不應一竹篙打一船人,並非每個九十後也如此。

為買雞蛋仔 稱有事不可OT
任職核數師的Candy(化名)指,曾與三名九十後實習生返內地工作,感覺如湊仔,「經理叫佢哋去銀行幫手對數,個客有派司機接送,唔使自己搭車,佢哋竟然話車程要兩個鐘唔安全而拒絕。仲打電話畀阿媽求救,要經理同家長解釋點解要佢去咁遠做嘢」!
她指行內經常加班已街知巷聞,「有個九十後同事未夠六點已熄電腦,佢話有事唔可以OT,原因係趕住去買雞蛋仔,因為間舖好早收,我哋聽到都唔識畀反應」。

年輕人通病 欠社交禮儀
獵頭公司Core Search董事總經理張慧敏指,部分九十後出差對工時很計較。「他們認為工作是朝九晚六,晚上拒絕跟客應酬。就算肯跟客吃飯,又嫌菜餚不合胃口。」另外,有些人更抱着「出trip咁辛苦,着數要攞番夠本」心態。「有人連內褲同襪都在酒店乾洗,要公司花二千多元。亦有人叫room service歎紅酒、鋸扒等,閒閒地幾千蚊埋單」!
人力資源顧問公司Faro Recruitment(香港)總監張優娜指,欠社交禮儀及時間管理是九十後常見弊病。「例如見工時,面試官行入會議室,半數人仍呆坐,懶洋洋接過卡片,而非站立雙手接住」,至於首日返工,永遠是最後一分鐘到達,更有女生返抵公司才化粧。她又留意到九十後員工有個怪現象,指他們「返工、放工就算不同路,都要相約一起搭,連去廁所都等埋一齊。」
棄家長式管理 讓員工發揮創意
青協青年就業網絡單位主任張志偉表示,現時大部分家庭只生育一至兩個小孩,不少90後都是獨生子女,加上社會經驗尚淺,初出來工作可能不懂人情世故,及不諳社交禮儀。「可能佢哋習慣在家有人執拾,部分人放工前不會清理枱面。放工又無跟上司講一聲,搞到別人唔知佢哋行開咗抑或已放工。」
張優娜認為,普遍90後抗拒家庭式管理,建議僱主發放工作時說明目的、要求結果及提交工作死綫,留待空間讓他們摸索,有助發揮其創新潛力。待完成工作後,再應跟他們「賽後」檢討,助他們作出改善。

月入$6萬 都「憂柴憂米」

註:本文轉載自晴報

有調查指,港人要實現安穩生活所需金額的中位數,由去年五百四十萬元升至七百五十萬元,增幅達四成。任職教師的王先生坦言,面對供樓、供養子女以及醫療保費等,七百五十萬元未能滿足現時生活需求。

月入約六萬的中學教師王先生,開支大多投放在生活保障及子女教育等,包括每年約二萬五千元人壽、危疾等各類保險費用、償還五百萬房貸;因香港的大學學位少,他亦要儲蓄二百萬為子女將來出國讀書。

「除非供完樓 子女讀完書」
AXA安盛今年四月以網上問卷訪問一千零七名十八至五十四歲、個人月入一萬五千元以上人士,了解他們對生活的追求及關注等。結果發現,實現安穩生活所需金額的中位數,由去年的五百四十萬元上升四成至七百五十萬元;而有87%人認為生活成本上升是最關注的問題,其次均有71%人關注房租/房價及醫療費用上升。

王先生指,與十年前相比,生活成本明顯上升,惟工資升幅甚少。他表示十年前可用二百萬購三房單位,但現時七百五十萬也未能購買同樣單位,「除非供完樓,兩個子女讀完書,咁七百五十萬就會夠(安穩生活)!」
42%人健康狀況 差過三年前

調查亦發現,42%人健康狀況遜於三年前,較去年上升五個百分點。另有41%人認為工作壓力「非常大」或「相當大」;77%人擁有不同健康保障計劃,惟只有46%人有購買嚴重疾病保障計劃。
AXA安盛首席醫療及僱員福利業務總監李秉熙指,港人愈來愈注重身心健康,卻未有付諸實行。王先生坦言,縱然自己有購買醫保,但沒有每年作定期身體檢查,「擔心自己會有病但唔敢面對」,他亦因工作壓力關係而脫髮及焦慮。
90後自評健康差 感覺老7年
調查受訪者平均年齡38歲,他們自覺平均健康狀況較實際大兩歲;愈年輕差距愈大,90後的差距更高達七年!
任職攝影師的24歲冼先生表示,因平常需要剪片及編輯照片,需經常熬夜,平時凌晨兩至三時才睡覺,約每日睡五至六小時,每天八時起床便要上班。他感到工作較操勞,「成日都唔夠瞓,去到邊都無啦啦瞓着。」他也較易感到頭暈及頭痛,故自覺健康狀況與實際年齡差距兩至三年。面對工作壓力,他則會打機及睡覺以作減壓。

    2015年5月13日 星期三

    爸爸去哪兒?

    註:本文原作者香港経濟民生聯盟

    隨著年紀漸大,朋友圈的話題亦有所變化,過去是現代愛情故事,近年已開始觸及養兒育女的問題,果然歲月催人老。近日飯局中,一位朋友談及親子遊學團的,「是澳洲的陽光好,還是去美國學英文好?」不知不覺成為當晚飯局的話題。補充一點,朋友的「兒子」其實仍是候任「小學雞」,但父母已經開始為遊學團搜集資料。
    遊學團是結合「遊歷」與「學習」,所以,既不是旅行團,亦不是補習班,更不應幻想數星期的時間就可以說得一口地道外語。遊學團應該是擴闊眼界,認識風土人情,但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有「感受」的能力,建立欣賞事物的角度,這需事前做功夫。
    舉個例子,去到一個古堡,如果沒有認識,充其量只是一座建築物,影完相、「打完卡」,只餘下模糊的回億。但換一個角度,其實可以用建築、歷史、政治等不同的角度去欣賞古堡的故事,這才會有深刻的感受及記憶,而不只是Facebook中的照片。
    有人說:「旅行就是從自己住厭的地方,到別人住厭的地方。」但香港真的沒有值得遊覽的地方嗎?如果家長自己也有欣賞事物的角度,其實香港周圍的事物都可以成為子女「遊學」的對象。例如在灣仔漫步,可以談到香港開埠點滴、市區重建、到東城戲院的恐怖故事。
    有位任職教師的朋友慨嘆,要打開孩子的天空,日常生活的題材俯拾即是,問題是父母是否願意動腦筋,她說︰「和小朋友去超級市場打個轉,一個標榜來自南非的芒果,飄洋過海來到香港,才賣十多元一個,南非在哪兒?芒果是怎樣種出來的?要多長時間?猜想一下十多元中,有多少錢能落到在遠南非的農夫的手中?恐怕已足夠討論半天了,而且小朋友及家長亦可以學到不同的知識及文化。這不正是遊學團的意義嗎?」
    在網絡發達的年代,其實只要搜索一下,已經有大量資訊可供運用。不一定花費數萬元「血汗錢」,和子女參加走馬看花的「遊學團」。這個夏天,當孩子問「爸爸去哪兒?」或許父母可以答:「參加由我做導遊的香港遊吧!」

    年輕十年的不二法門

    註:本文原作者楊明霞醫師

    我們總有一個心癮,就是明明知道明天要八點起床,但仍然不肯放下手機 !仍不斷Loop社交網站,看新聞和shopping等,總之就不肯早點睡覺。結果真正要睡的時候便偏偏難以入睡,引致上班時要靠喝咖啡硬撑提神。最近有調查指出香港人睡眠質素全球排17,平均每晚睡6小時43分鐘,欠缺優質睡眠。但如果大家知道早點睡會令你年輕十年,相信你們立即拋下手機,快快就寢。
    首先我們需了解影響睡眠的「敵人」,才能年輕十歲:
    1. 睡得多不如睡得對
    不少人會趁着假期「補眠」,以為睡十多小時便可補回「差額」,其實這並沒有效,睡得過多反而會進一步降低神經細胞的興奮性,使人越睡越攰。在中醫的概念中,晚上11時至凌晨3時是肝膽經運行的時間。亦是體內陰氣與陽氣交接時間,不睡覺會耗氣傷律津,透支身體能量,這段時間若未能好好休息,便會錯過修復過程,之後睡再多亦無補於事,所以最重要是睡得對而非睡得多。

    睡得過多反而會進一步降低神經細胞的興奮性,使人越睡越攰。(photo: Getty Images)
    2. 拒做「手機控」
    睡前接觸電腦、電視和電話會抑制褪黑激素(Melatonin)的分泌,影響睡眠質量,擾亂正常的生理時鐘,因此失眠的人士應盡量避免在睡前一小時使用電子產品。而且熬夜或長時間近距離閱讀,眼周的靜脈血管被反覆刺激充血,血紅素不斷堆積,黑眼圈就會慢慢浮現與擴大,不但無法逃離熊貓眼的命運還令你看起來「老了十歲」。

    電視和電話會抑制褪黑激素(Melatonin)的分泌,影響睡眠質量。(photo: Getty Images)
    3. 不要將情緒帶入夢鄉
    都市人工作壓力大,情緒容易大起大落,這不僅能影響人體健康,而且易使人體衰老。長情緒低落或經常發怒,會常出現胸口翳悶等,肝氣鬱結的症狀,即使下班仍會記掛工作,難以入睡。若要有優質睡眠,人們應注意調節精神情志,胸襟廣闊,樂觀開朗,心情平和,排除腦中雜念,防止過度的情緒波動,使精神內守,氣血充盈,臟腑調和,自然睡得好!

    都市人工作壓力大,這不僅能影響人體健康,而且易使人體衰老。(photo: Getty Images)
    photos by Gettty Images and Shutterstock

    2015年5月11日 星期一

    猶太家庭常聚會 交談減負面情緒

    註:本文轉載自晴報

    孩子三歲時,大腦的發展已經形成了75%以上,也是處在決定性的時期。所以這時期的經驗,對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孩童與父母的對話和彼此間的授受,都對孩子的腦部發育扮演着重要角色。
    根據兒時受到的刺激,形成孩子的基本性格與智能,這樣的影響力會持續一輩子。這樣的經驗會刺激腦細胞間的聯絡網,使它產生變化;並且決定思想與行動,左右判斷力。
    如果在小時候累積太多負面情緒,就會產生負面性格;相反地,如果累積許多正面情緒,就會產生正向的性格。孩子的性格除了來自遺傳之外,父母親所提供的環境影響最大。如果父母親帶給孩子壓力,這壓力就會完整地儲存在大腦的潛意識區裏,並影響、改變孩子的性格。
    以嘮叨紓解壓力
    猶太父母選擇用對話的方式和孩子培養良好的關係。不管孩子聽不聽得懂,任何時候都可以跟孩子對話。就算是還在腹中的胎兒,都已經能聽到父母親跟他講話的聲音了。當父母不斷跟孩子講話時,孩子就會透過耳朵聆聽,將這些話語轉變成愛。不論是甚麼問題,只要父母通過討論幫助孩子解開難題,孩子就不會累積壓力。沒有甚麼比「嘮叨」更能紓解壓力了。「哈柏露塔」最能誘導人們說話。孩子一面成長,一面通過「哈柏露塔」跟父母學習溝通,以後也會很自然地跟父母以外的人溝通,解決人生中遇到的課題。
    沒有甚麼方法比「哈柏露塔」更能與孩子形成愛的關係。猶太人有家族式的「哈柏露塔」,也因此家族間的緊密關係遠遠超過其他民族。他們會為了每周五晚上的安息日晚餐,全員相聚在一起。到了那天晚上,家族上下從爺爺到孫子、親戚、鄰居等都聚在一起。短則兩個小時,長則七個小時的聚會交談,維繫家族間的交流與情感。倘若我們要全家族相聚的話,一年可能出現一次兩次,但是猶太人的家族聚會卻能每個禮拜持續進行。也因此猶太人所經營的企業,大多都以家族為中心的方式營運。我們耳熟能詳的Levi's牛仔褲、Rothschild金融、Hershy's朱古力等都是猶太家族所經營的。
    兼享幸福與成功
    「哈柏露塔」最大的力量,就是能夠同時獲得「幸福與成功」。我們現今的社會,正徹底地往成功的方向奔跑。但是,拼命追求好的職業、金錢、權利、名譽、地位的同時,幸福指數卻相反地往下滑。幸福與成功,要魚與熊掌兩者兼得似乎是一件很困難的事。然而,猶太人在獲得成功的同時,他們也感到非常幸福。這樣的秘訣就藏在「哈柏露塔」裏。特別是家庭性的「哈柏露塔」!幸福的起點與終點都在於家庭。即使事業再成功,如果家庭不幸,結果還是不幸的。從這點來看,只有父母與孩子經常對話的猶太家庭裏,才有可能幸福與成功同時萌芽成長。
    只有家庭性的「哈柏露塔」,才會讓孩子與父母形成友愛關係。孩子從小與父母形成愛的關係時,才會主動跟父母討論問題。如此一來,孩子心裏就不容易累積壓力和憤怒等負面情緒。猶太人每晚在餐桌前的對話,與每周安息日的家族聚會,都能讓他們享受幸福的時間。如果問猶太人甚麼時候感到最幸福?大部分人會回答,與家族和親戚聚在一起,安息日晚餐時的交談時刻。以結果來看,社會性的成功與個人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而這一切的出發點和目的地都是「家庭」。
    家庭應該在純潔如白紙的孩子培養健全價值觀、長成健全的大人為止前,扮演保護者的角色。並且,它應該也是培養小孩身體、精神、情緒健康的本源。雖然,家庭是社會的最小單位,但是卻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猶太人為了讓家庭的角色能充分發揮,而將「哈柏露塔」生活化。對我們而言,最需要的就是實踐家庭性的「哈柏露塔」。

    寄養媽媽 多享一份愛

    註:本文轉載自太陽報

    今日母親節遇上近期港股狂升,很多子女都會請母親「擦餐勁」,報答母親的辛勞奉獻。然而答謝母愛,豈能止於一頓飯?母愛偉大,亦豈止於照顧親生子女?殷太和黃太是助養兒童的「寄養媽媽」,照顧「子女」付出的心血絕不遜己出。歡笑與淚水,交織出真摯又特別的情感。佳節當前,還是那句永恒的說話:「媽媽真偉大!」
    俗語云:「生娘不及養娘大。」四十七歲的殷太已是四子女之母,今年母親節她額外得到多一份愛──就是來自半年前到她家中的寄養男童。雖然年僅兩歲的孩子未懂報答養母,但對殷太來說,這個「兒子」的一個笑容已是最佳的母親節禮物,加上幾名漸長大的子女體會到帶大孩子的每一份愛,聽子女們說一句:「知道細個嗰陣媽媽就係咁照顧我哋,令我覺得要幫番媽咪。」實是窩心。
    子女爭相照顧唔呷醋
    殷太坦言,當初是希望為六歲孻女找個伴,才成為寄養家庭,想不到助養男孩成為家中「開心果」:「屋企多咗好多笑聲。」但伴隨着笑聲的,是多個眠乾睡濕的晚上:「他是早產兒,出世時得兩磅重,身體好弱,要少食多餐,需付出特別多耐性同時間;加上小朋友情緒都幾反覆,一唔高興就鍾意將個頭撼落地,惟有睇緊啲。」
    殷太的辛酸,兩子兩女都看在眼內,不但沒有「呷醋」,反而爭相照顧這位「弟弟」,又主動分擔家務。十九歲大女兒綺晴說:「見到媽咪幫BB換片餵奶,知道細個嗰陣佢就係咁照顧我哋,令我覺得要幫番媽咪。」
    老夫妻視養女如己出
    年近七旬的黃太跟丈夫有十多年當寄養家庭經驗,近二十個「孩子」在他們家進進出出,對「孩子」的愛甚至「緊張過湊自己嗰啲」。提到一名寄養他們家中十年、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女孩,她感受至深。「女兒」因心臟血管太窄,約五歲時須入院進行搭橋手術,住院三個多月期間,兩夫婦要每天到醫院看一看她才心安。直到「女兒」因被領養到新家庭要離開時,黃太謂:「知道佢要走喊咗幾日,到真係走又喊咗幾日,對咗咁耐梗係唔捨得。」
    殷太及黃太昨在香港家庭福利會「愛連繫 家凝聚」啟動禮上,獲頒發感謝狀予以表揚。

    觸動生命的眼淚

    輛接一輛的送病人進來,真的有點應接不暇,當中被送來的一位女士,稱在工作地方暈倒。她是一名中年婦人,在工場負責裝嵌零件,其間工友見她突然暈倒,立即報警召救護車將她送院。
    「我……阿珍……」她神志很迷糊,只能勉強說出自己的名字,其他的話也說不清,右手只顧四處亂摷,顯得很慌亂。我替阿珍進行初步檢查後,發現她左邊身不能動,臨床診斷是急性腦中風,而且她血壓很高,極可能是腦出血性中風。我們立刻用藥物控制血壓,並安排她接受電腦掃描檢查。 

    健康與生活 只能二選一

    不消一會,放射診斷科的同事趕忙通知,電腦掃描報告證實阿珍患上出血性中風,我們也趕快聯絡腦外科醫生,作下一步治療。大家正忙於安排入院,我如實告知她的病情:「你患的是腦中風出血,情況很嚴重。」頃刻間,迷糊的阿珍突然靜止了,眼淚奪眶而出。這時我也在急忙中停下來,沒有再說下去,心裏也感到十分難過。
    不久阿珍的家人也趕到醫院,我向他們交代病情,得悉阿珍是家中經濟支柱,日間到工場打工,晚間於便利店兼職。她哭了起來,相信是正在擔心如何照顧家人。雖然自知患有高血壓,卻沒法按醫生吩咐定時服藥和覆診。對她來說,健康與生活只能選擇一樣。
    我護送阿珍到腦外科病房時,看着她凹陷雙頰和疲憊面容,深深體會到她的歷練與久歷風雨的堅毅。作為醫生,病人每一滴眼淚、每一個故事,都觸動生命,深化人生。
    逢周一刊出
    撰文: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急症科副顧問醫生梁遠雄  

    2015年5月10日 星期日

    杏林宿敵

    蓋倫(Galen of Pergamum)被譽為「古代世界最偉大的醫學家」,他雖出身望族,卻沒沾染富二代的頹廢,更學有所成,當上羅馬首席醫師。蓋倫一生著作無數,最廣泛流傳與影響最恒久的,是他對病理的學說。
    蓋倫融會了古希臘自然哲學的理念,開創出一套用以分類和治療疾病的系統。他認為人體有血液、黃膽汁、黑膽汁及津液四種體液,代表了自然界氣、火、土、水四種元素,人體的心屬氣、肝屬火、脾屬土、腦屬水,假如這些元素出現失衡,便會造成四種症候,包括火加土所生的燥、土加水所生的寒、水加氣所生的濕和氣加火所生的熱(可惜沒有光加熱就等於的火),每種症候再可區分成4個等級(類似小辣、中辣、大辣、加大辣)。
    蓋倫治病的原理,是通過放血、放尿、放瀉等手法來排除過剩的致病體液,或以各種草藥將其中和,實行熱則寒之、盈則虛之,令身體重新達至平衡狀態。蓋倫醫學的好處是非常有系統性,並且簡單明快,沒受過醫學訓練的也能琅琅上口。
    蓋倫醫學一直是西方的主流,十多個世紀後,德國醫師赫尼曼終於以相反的理論向蓋倫挑戰。蓋倫奉行制衡症候或症狀的治療,被赫尼曼貶稱為「對抗療法」(Allopathy),後者認為只要服食少量致病的毒素,便能激發身體的自癒能力。比方說,假如你熱氣喉嚨痛,赫尼曼便會處方一塊薯片,一於以熱氣制熱氣(對抗療法卻會處方涼茶)。再者,毒素越稀釋,療效便越強勁,你把薯片磨成粉末溶入水中然後飲一滴,效果會比食整塊薯片優勝,將藥劑大力搖晃更能注入「能量」,使效力再上一層樓。赫尼曼的學說曾盛極一時,至於其成效?明眼人也心裏有數吧。
    蓋倫醫學充滿玄學色彩,赫尼曼比之更玄,今天,兩者的學說俱往矣,大家只得當故事來聽聽好了。

    麥煒和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2015年5月9日 星期六

    1年請假33天 非常媽媽帶愛女遊世界


    註:本文轉載自晴報

    年輕媽媽罹患心臟惡疾,為誕下一代,冒死懷胎兼受盡折磨。歷生死,悟珍惜道理,敢把幼女學業放一邊,向校告假,一年帶女「出走」33天看世界,灌輸人生價值觀。不過惡疾陰霾揮不走,這位堅強媽媽母親節願望是夠長命,「日日陪女兒」。
    28歲的陳頌然(余太)六年前懷第一胎,被告知心臟大動脈較大,要終止懷孕立即換金屬心瓣;「我本身是很tough(堅強)的人都接受不了。」不過她從沒捨棄生兒育女念頭,四個月後獲醫生協助再懷孕,但期間要承受醫院吊針稀釋血液的煎熬;誕下女兒余懿(YY)後,其脾臟又突然出血,走出鬼門關後,病歷列入醫學文獻。
    拒做怪獸家長 為女兒多留回憶
    「如果我沒有心臟病,可能也一頭栽進『怪獸家長堆』裏,子女交由傭人照顧,眼中只有工作。」余太每日堅持接送四歲的YY上學,「育兒好簡單,在於家長付出多少時間陪伴子女。」熱愛旅行的她,令YY自出娘胎,足迹遍及美國、泰國、日本、台灣及新加坡。
    余太笑言,更因大病悟出及時行樂,為女兒多留回憶的重要,去年為女請假33天外出享親子樂,卻因出席率低,失落優異獎。「香港有十個家長想子女健康快樂成長,九個都做不到。」她深信,小朋友六歲前理應只是「食、玩、睡」,不用急於學習;又批評香港教育制度崩壞,學習綫不斷推前,「贏在起跑綫對我而言是bullshit(廢話)。」
    母親節小願望 只希望長命百歲
    她唯一的「湊女經」,就是向女兒灌輸正確價值觀,每年為YY辦生日會,也要求親友不送禮物,「YY根本甚麼都不缺,收禮物反造成浪費。」如今兩母女形影不離,陰霾卻揮不走。她透露,早前醫生告知她的基因有問題,明年才知檢驗結果,擔心影響女兒,不過「都已成事實,倒不如開心從容過日子。」今年母親節,她不苛求女兒送上驚喜禮物,只希望「長命百歲」,陪伴愛女走過每一天。
    4歲「工作假期」 體驗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小眼睛看大世界」是余太的教女理念,但外遊卻不單只有玩。年初她帶四歲的YY赴台灣展開「打工假期」,於一間為3至12歲兒童而設的職業體驗任意城(Baby Boss),讓女兒從超過50種職業之中,嘗試七種,實踐空姐、護士夢,以體會「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余太指,每項職業體驗人數只限10名,小朋友要預先計劃排隊,額滿就要轉其他工作,家長不能幫助子女。
    對比香港的Playgroup,余太大讚Baby Boss是「愛心教育」;當中每個工作區設計逼真,例如有大型飛機讓女兒認真看待工作、擔任模特兒需要換衫化粧等。
    問她是否在起跑綫「偷步」,她則否認:「我絕不會苛求YY透過職業體驗一晚長大,只希望在體驗中她可以實踐夢想,明白職業無分貴賤。」

      睇笑容知國籍 港人木口木面

      註:本文轉載自晴報

      人類的笑容可以傳達不同情緒,不同微笑表情更可能透露你是哪一國或地區的人。美英大學共同研究發現,香港人於32個國家及地區最木無表情,日本人則最多假笑。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及英國卡迪夫大學的心理學家,為32個國家及地區、合共5,000人,進行實驗,發現香港人最木無表情,其次是印尼、孟加拉、俄羅斯及瑞士人。
      種族融和 較多笑容
      至於美國、加拿大、澳洲及津巴布韋的人,比起中國及俄羅斯人笑得較為燦爛。
      專家分析,美加等移民國家有多個不同種族的人,為了克服語言及文化障礙,就會較多用非語言方式以表達友善或快樂等情緒,因此這些國家的人表情會較為豐富。
      相反,日本等民族較單一的社會,微笑可能用來表示尊卑高低及遮掩內心真實的失望感情,因此日本人被指笑得假。
      學者:率直現實表現
      港人是否木無表情?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副教授何慶基不認同,指港人喜歡放聲大笑,反應率直的性格,「唔會扮晒矜持,一係笑,一係唔笑」,認為源於香港的草根文化及現實觀念。
      源於草根文化
      他舉例指,香港人欣賞藝術表演時,與外國人截然不同,如不欣賞則毫不修飾,於臉上表露無遺,「總之你唔好嘥我時間,好現實的笑容。」
      資深文化人黎文卓亦認為,香港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凡事看回報,「香港人笑得最現實,有價值就笑得開心點」,小了一番人情味及對文化的尊重,舉例指「看電影都未完場已經開始走人,但外國人會睇到最後,謝幕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