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4日 星期三

中医的脾是什么?38条了解中医的脏腑认识自己的身体

中医的脾是什么?38条了解中医的脏腑认识自己的身体

杏林康青 



1、“古之善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古时候好的宰相都懂中医,正所谓“大圣通医”。中国的中学教材也应当加入中医基础的内容。

2、中医的阴阳学说不是规律,是客观的状态。
阴阳对立存在,对立统一。阴阳是一种归类方法,每类事物都内含着共同的属性。如静与动,女人与男人,黑夜与白天等。阴阳的叫法只是符号,提一个字就代表一类事物,引起对同类的联想。

3、中医的五行学说不是封建迷信,是客观规律的整合。
中国古人认为,宇宙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元素构成。这五种元素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和“运行”关系。人的五脏之间,同样存在相同的运行规律和依附关系,所以取名五行。

4、五行的正确记法,就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个顺序去展开。
如果一张口就是金、木、水、火、土,那说明此人是修道的,中医五行功课没有学好。中医的五行彼此相关,相生相克。

5、中医发现肝、心、脾、肺、肾五脏之间,存在着与木、火、土、金、水五种材质一样的、相生相克和相乘相侮的依附关系和运行规律。

6、生与克很好理解,乘与侮比较陌生。乘表示克大发了,侮表示反仆为主了。中医的相生相克是常态,表示制衡。相乘相侮是病态,表示失衡。

7、相乘,表明了中医认为病传染的方向,就是沿着克的方向。中医不说传染,称之为“传变”。如医圣张仲景的名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里指的是,按照五行木可以克土,肝木有病会“乘”脾土。这里的“实”,不是虚实的实,而是要在脾脏先筑一道实在防火墙,防止肝病对脾的侵害。
此话是中医“治未病”的经典例子,经常被引用,值得牢记。

8、熟记了五行你就是中医。中医的五行学说,言简意赅,高度概括了人与自然的协调规律,记住了会终身受用。

9、中医的精是凝聚了人体的精华,应当比精子和卵子还小,还浓缩,接近雾状,更像是气,故称为精气。精气构成并濡养了精子和卵子,繁衍了人类。精气还濡养了全身的细胞,构成神气。

10、故传统中医习惯以精为代表,阐述理论;以气、血、津、液为形态,解释各种功能和作用。从某种意义上看,中医的“精”,如同物理学中的“重心”,用一个点就可以代表人体的整体质量。

11、中医没有胰脏,也没有十二指肠等肠类的细分。也许由于古人们没有认真解剖,他们大致看到脾与胃连接,觉得脾的形状很像心脏、肝脏等实体脏器,就把胃当成食物过度的腑,把脾当成运化食物和水的脏器了。这样,无形中把我们身体中,那个帮助食物消化吸收的胰脏以及十二指肠都牺牲掉了。

12、中文有肝胆相照,肝与胆本来就靠在一起。中医有脾胃不合,脾与胃八竿子打不着,应当是“胰胃不合”。胰脏与胃还靠边,它们贴在一起,都主消化。西医的脾是免疫器官,与中医定义“脾主运化”的功能,驴唇不对马嘴,让西医感到中医在睁着眼睛胡说,很没面子。

13、这个严重错误,首先是被清朝的名医王清任发现的。王清任通过他静悄悄的人体解剖,找到了胰脏,并在他的《医林改错》中画出了与西医解剖图一样的胰脏形状,称之为脾。
可惜当时的中医界对王清任的改正,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4、中、西医除了对脾的认识大相径庭外,对于其余四脏单体功能的看法大同小异。如果中医界都同意接受“脾”就是“脾胰”的说法,那么中医老师在讲授中医基础时,就可以对照西医的解剖图,来解释中医的脏腑脏器,做到一图各表,西为中用。从而把中医的五脏具形化,不必再躲躲闪闪,好像中医的脏腑都是虚拟的。

15、长期以来,正是因为中医的脾的功能,与解剖系统脾的功能南辕北辙,才引起众人对整个中医是否具有科学性表示怀疑。

16、现在学习中医的人感到很分裂。都二十一世纪了,什么都看见了,可是有的中医老师们仍然强调说“中医的五脏是脏象不是脏器,与西医的五脏没关系,学中医时要忘记西医”。
但是不论是学生理解五脏,还是医生向病人解释五脏,大家又都不约而同地借用西医解剖图,来使脏象具象化。其实大家心里的五脏既是脏象,也是脏器。

17、中医教材中的“脾”应该改名为“脾胰”。
当然,今天若把人体解剖图的名称重新修订,将胰改成脾,将脾改成胰,也可以一劳永逸地为中医的“脾”沉冤昭雪。但阻力会很大,西医们很难答应,也很难改口。
 
18、目前,还有一个亡羊补牢的补救措施,就是把中医的肝、心、脾、肺、肾,改写成肝、心、“脾胰”(听起来差不多还是脾)、肺、肾去编入教材,流传开来。这样我们把“脾胰”合在一起念,可以让主运化的脾,在胰的脏器身上具形。

19、最起码,我们应当在中医教材或普及书籍中对此专做说明。之后人们仍然可以把脾胰称为脾,就像我们在物理中讲的电流方向一样,其实方向是错误的,它与实际电子运动方向相反。但大家习惯了,也只好约定俗成,将错就错了。

20、长久以来,中医讲脏象,不讲脏器。因此从不指明五脏六腑的位置、形状、结构和生理组织。此种讲法,在今天的信息化年代,还想延续,是绝对不可能的。若想普及中医,就必须既讲脏象又讲脏器。

21、心平气和地说,西医对脏器功能的解释,比起中医,要浅显许多,且缺乏整体观念。中医的脏象包含了全息学的要素,很有前瞻性。

22、中医认为,五脏密不可分,每个“脏器”的功能都会影响到其他脏腑,乃至殃及或惠及全身。

23、中医五脏的主要功能有:肝主疏泄,主全身气机的疏泄,即气的升降出入。另外肝负责排毒、藏血和藏魂。气为血之帅,肝气不舒,或者会导致肝阳上亢,造成高血压;或者会导致肝气郁结,造成月经不调和乳房胀痛。

24、心主神明(思考)、主藏神、主血(即血的流动,提供全身的血压)。人的精神恍惚,甚至精神病,都可以通过看中医吃中药得到改善。

25、脾主运化。脾主全身水与谷的运输消化。脾主统血(统领血的固摄);另外“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这些经典的说法表明了,脾不仅可以生对人体好的“气血”,如它的运化失常,还可以生坏的“痰湿”。

26、肺主气。肺为一身之华盖,朝百脉,司呼吸,负责提供新鲜氧气。另外肺为水之上源,负责通调水道。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故肺为水之上源。
空气的水分会被肺吸收。肺燥会引起咳嗽。肺通过宣发的功能,把水谷之精微疏布到全身;同时把废液宣发成汗,或者肃降成尿,排出体外。

27、肾主水。“肾为先天之本”。肾主藏精纳气,精生髓,髓生血(这里与西医的骨髓生血一致)。肾的气是水谷之精气,不是氧气。氧气是有形之气,精气是无形之气。肾主排水和生殖。肾负责水的过滤,取之精华弃之糟粕。

28、无论男女,左肾都为元阴,右肾都为元阳。
左、右肾如同两只锅炉,左肾负责提供全身的阴液,右肾负责提供全身的阳气(精气)。阴有形,阳无形。阳有热力,可以传递做功。所以中医有“肾为水火之脏,主一身之阴阳”的说法。
阳气不足,则阳具不举,故肾阳虚的人会阳痿。右肾又常被称为命门,是生命之门的简称。

29、中医在五脏中,对于脾、肝、肾三脏的功能格外看重。
尤其是对于女性,如果她们长年注意,月经前疏肝、月经中健脾、月经后养肾,一定会减少如痛经等很多不适,还能保持年轻健康。

30、中医的经络气道有固定走向。
中医的脏与腑,有固定的搭配,如心与小肠,肝与胆,膀胱与肾,肺与大肠,脾与胃。前者为脏后者为腑,五脏对五腑。然而中国人都说“五脏六腑”,没有说五脏五腑的。另外的一个腑就是三焦。

31、中医脏腑之间的配对,从西医解剖图上看,完全没有道理。这种配对完全是人体气道经络循行的结果。如作为脏的心与作为腑的小肠,在解剖上没有“血缘”连带关系,但是人体的气道经络却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了。有时心脏病重,不便处理,治疗小肠对心脏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32、中医脏腑的说法,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脏若有毛病,一定会影响到与其配对的腑。脏与腑同病相怜,唇亡齿寒。所以对腑进行治疗,一定会改善相对应的脏器。

33、中医的子午流注。
气血的经络循行是客观的,途经脏腑的固定配对也是客观的,这如同人的生理周期和心理周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4、气血从夜里23点起,流注胆经,凌晨1点流注肝经,然后是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最后于 21点流注三焦经。

35、其中每两个小时换一个经,并且一个脏接一个腑,一个腑接一个脏,从不乱套,永远固定搭配。

36、中文的“子午”表示时间。每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一天12个时辰,气血正好在身体内相对应的脏腑循环、流注一圈。每个时辰因气血的注入相对应脏腑,会活跃一条经脉。在该时辰中用扎针、吃药的方法治疗该经的病证,叫因势利导,其效果要好得多。

37、早上 5~7时流注大肠经,此时排大便比较容易。早上 7~11时流经脾胃,此时营养吸收充分,有利人类在恶劣环境下,为生存储存脂肪。在此段时间内进食,身体容易吸收,也容易长胖。想减肥的人应当注意进食量。

38、对于流注和搭配,西医解剖系统虽然无法认证,但是他们也承认,不同的疾病爆发和死亡,与时间和季节有明显的相关性。子午流注客观存在,是自然规律,将来的科学可以证明。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1年8月3日 星期二

人为什么会聪明呢?

人为什么会聪明呢?

宣化上人 

古人有几句话说得很有用:
聪明乃是阴骘助,阴骘引入聪明路。
不行阴骘使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聪明,我们人为什么会聪明呢?因为我们前生做了很多有德行的事。阴骘是什么呢?阴骘就是你做了有德行的事,没有教人知道。做了好事,也不张扬说我做了什么样好事。

例如:某一个人死了,没有棺材,我买了个棺材把他埋起来。虽做了这么一件好事,但是没有向人宣传,让人知道。总之,对人有利益的事情,他去帮助,做了好事,不向人去宣传,没有人知道,这就是阴骘。

所以,前生做了很多阴骘的事,今生就聪明;还有你前生看的佛经多,念的经多,如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几万遍,今生也会聪明;读书读得多,今生也会聪明。所以说“聪明乃是阴骘助”,这个聪明是宿世有修行、有德行,所以今生才聪明的。

阴骘引入聪明路:因为有德行,所以你才聪明的,是这德行把你引导到聪明的道路上。
不行阴骘使聪明:你今生忘了,不走做好事的道路,不信阴骘,不做好事了,专门利用你的聪明去做坏事,这就叫作“聪明反被聪明误”

这个聪明正是害了自己,为什么?你要是不聪明,也就不会去做坏事。因为聪明,你所知道的,旁人不知道,你把人家给害了,别人还不知道你是个坏人,所以这叫“聪明反被聪明误”。好像曹操是个最聪明的人,简直聪明得比鬼神还聪明,可是他有些事情做得不当,也有一些事情做得不错,虽然聪明反被聪明误,但是也有他的成就。

喜欢聪明的人,听过这首偈语后,应该努力做好事,做有益人群的事,不要害人。



從我的iPhone傳送

警惕非常聪明的“自我”!

警惕非常聪明的“自我”!

宗萨仁波切 

关心此生和来世并不等于执着。但是,对于今生来世唯一有价值的关怀,就在于是否能创造出修行佛法必需的因缘——生存的真正目的,在于为自己和他人的利益发掘生命的真实意义。

即使你真的希望了悟实相,仍会发现自己有很多的执着。但不要因此而感到罪恶,责怪自己。

只要永远注意到“自我”非常聪明,它能在你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操纵那些本来要用来对付它的力量,而将它们转为己用。它用来保护自己的战术之一,就是假装在驱除自己。 例如,当某人真正决心要修行成佛的时候,他就会开始认为自己已经脱离一切执着了。

“自我”可以使这样的人,几乎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无论那件事多自私、多缺德,他都真心地相信,这样做是为了佛法和众生的利益。



從我的iPhone傳送

哦,原来不打妄想,非常快乐!

哦,原来不打妄想,非常快乐!

净界法师 

未到地定跟初禅相貌的差别,这以下讲的很清楚:谓由心调柔、心轻安性生起之力,为所依止。未到地定的修学,他要以心的调柔跟轻安性做基础。你内心要先破除欲界的昏沉跟掉举,就是近分定要以欲界定做基础,这个心调柔心轻安性就是欲界定的相貌,心调柔心轻安生性起以后,慢慢的引发身轻安风来入身中。 

是怎么个来入法呢?这以下讲出两个内涵,先讲身轻安,再讲心轻安。 由此风大遍全身转,身粗重性皆得远离,能对治品身轻安性即得生起。这个风,就是在我们身体当中有一个气息,它会遍全身转,它令你的色身特别的调畅,这个气血的调畅,使令你这个色身的粗重性皆得远离。 

我们这个平常人,要是心是散乱的,就算你没有生病,你这个色身还是一种粗重,你这个身体五十公斤或者是六十公斤,这一块肉重重的压在你这一念心上,你感到你这个色身在活动的时候,有一种粗重的感觉。这个时候,未到地定的人,他的色身若有若无,他那个粗重的感觉消失了,能对治品身轻安性,能对治粗重的那种功能生起了。 
能对治品的意思就是说,他这种粗重性不是偶然出现的,他内心当中有一种对治的力量,有轻安的力量现前,把他的粗重性给消灭了,这个是身轻安,主要是风大引起的。 

由风势力,令身生起极大快乐。这时候色身有殊胜的三昧乐,这种快乐跟世间的欲乐还不同。世间的欲乐是局部的,这种三昧乐是周遍整个身体,从头部到脚部,全身的快乐,这个时候是极大的快乐。 
由此为依,心中亦生最妙欢喜。这个时候他内心当中也是有一种轻安的感觉。因为我们无始劫来,内心当中感到非常大的负担,心中有种种的压力。怎么有压力呢?就是昏沉掉举。 

就是一个人呢,担着两担很重很重的东西放下来。我们过去的心情,总是觉得,打打妄想,没事打打妄想很快乐,这个时候你会觉得,哦,原来不打妄想是非常快乐的,内心很轻松,没有负担,这个时候内心有轻安乐。 

最后做个总结:要生如是轻安,始名有作意,这个作意就是禅定。由得第一静虑近分所摄正奢摩他,乃得定所摄少分作意。这个少分作意,就是初禅的少分的功德少分的禅定。 

欲界定的相貌是明了跟寂静两种功德,他对治昏沉也对治着掉举,可是身心的粗重性还没有消灭。这个未到地定的功德有三个,明了、寂静还有轻安乐,有乐受,他有对治粗生的相貌的力量。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节选)



從我的iPhone傳送

为何梦里有些现象,会成真?

为何梦里有些现象,会成真?

夏坝仁波切 

这种现象有好有坏,这种事自古以来在很多人身上都出现过。藏地许多修行者,从小就有这种境相。其原因或者是前世的缘分,或者是修行的结果,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以前在理塘有个人,他不是梦中梦到字,而是白天就能看到许多预言的文字,可他只认字,不会写,他就求人把看到的记录下来,以后成了非常有名的预言师。乌玛巴大师从小就能看到文殊菩萨,就如同我们普通人之间面对面地交流一样。宗喀巴大师曾通过他向文殊菩萨请教了许多显密教义方面的问题,听受了许多殊胜的教法。有时候文殊菩萨讲的道理非常深奥,乌玛巴大师这样的大成就者也无法理解,只好将文殊菩萨所说的如实地向宗喀巴大师转述,后来宗喀巴大师经过闭关勤修,也亲自见到了文殊菩萨。 

第四世班禅从16岁开始就能和文殊菩萨交流,这种情况在西藏有很多。梦中听到的诵文,念下来的就能记住,可以参悟;念不下来的就记不住。有时是以道歌的形式出现,但大部分听不懂,听得懂的就能够记下来。有这种经历说明和佛教很有缘分。但是对这些感觉和感应不要执着,不要去追求,不要去管它。《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对这些现象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另外一种是不正常的现象,比如,由于身心的疾病所致的幻觉;被鬼神妖魔所缠导致的幻觉等等。
 至于梦中见到的现象不久就真的发生的原因是:当我们睡觉时大脑停止了大部分粗分别心,可是没有沉睡,所以一些微细的风心仍然活动,此时发挥了某种极细微的神通功能,故而有这种现象。

说到这,我们不能不提一下神通问题,所谓神通是每个众生所具有的有待于发挥的某些功能,我们为什么不能发挥出来呢?原因是被掉举、昏沉、猛利的分别心所摄持,内心不能寂静,但通过修奢摩他的方式可以断除沉掉、散乱之心,一心安住于所缘境中,故能渐次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神通并非个别人所拥有的,而是每个众生共有的功能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1年8月2日 星期一

“四无量心”,如何修持?

“四无量心”,如何修持?

法藏 心文化传播 

“四无量心”,如何修持?
慈 悲 喜 舍 
 慈 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
 悲 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
 喜 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
 舍 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
——《佛说十善业道经》

慈 无 量

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慈,就是给予他人快乐。人们都希望自己快乐,是否能够推己及人,希望一切众生也都快乐,当然最好是自己能够给众生也带来快乐。
但是,希望众生快乐,这个不难。难就难在,这一切众生里是否包括了曾经的冤家仇敌,哪怕是想要加害于自己的人,都能平等无别地施予慈心,都能放下怨恨为他祈愿快乐安康。

世人在给予他人帮助时,内心其实不自觉地都会有衡量:此人与我有关吗?他是否值得我帮助?他的事业顺利了,会不会影响到我......不知不觉中,帮助他人其实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不会影响到我。

但菩萨绝不会这样想,真正的修行人也不会,因为他们深知现世的恩怨都是过去的因果,个人与众生本是整体,越多人身心安乐,世间就越祥和安宁,世间中的个人也就更喜乐。如果真有前世的积怨现前,也只有用慈心、用祈愿才能更好地化解,对方安住在身心喜乐之中,自然也犯不着再揪着你不放了,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悲 无 量

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悲,就是拔苦,是将众生从痛苦深渊中解救出来。修习了悲无量心,这颗心会变得柔软,时时能生起怜悯和关爱之心,也能从中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真正价值。

佛教提倡的慈悲,与儒家的“仁”有相似之处,但内涵更深广。儒家提倡“仁爱”,却有局限性,例如“君子远庖厨”之说,虽不忍见动物被杀,但只是躲避,并未进一步倡导以不杀生来实践对生命的尊重。而佛教所提倡的不只是远离,也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同情心,而是“同体大悲”,众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
就像一个母亲对待病中的孩子,哪怕再大的痛苦,母亲也愿意由自己代替孩子承受,甚至愿意以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孩子的健康。但这还不是佛教说的悲心,因为母亲的这个悲心往往只针对自己的亲生骨肉,而不能遍及一切众生。而菩萨和修行人的大悲,好比是将一切众生视为自己的亲子骨肉,所以是无量。例如观世音菩萨就是慈航普度,不分身份闻声救苦;地藏王菩萨也誓愿入地狱,解救所有地狱道众生脱离苦难,起誓不落下任何一个。

修习悲无量心,可以先从最容易让自己生起悲心的亲人好友开始,进一步,扩展到同事、邻居,再到与自己无关的大众。最后,一定要去扩展到自己的冤家仇敌,修得到不到位,这个环节最见真章。

喜 无 量

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喜,就是指随喜的心态,这是相对嫉妒而言。通常,人们往往会因执我而产生这样那样的嫉妒心,总有一种酸酸的感觉,从而很难发自内心地随喜他人。看到别人取得成绩、做好事时,是欢喜赞叹,还是觉得别人在做秀、名不符实,还是不以为然、与我无关。

修习喜无量心一样可以从亲友开始,就像父母为自己的孩子取得成就那样感到欢喜、自豪。再扩展到更多人,陌生人,新闻里的人。最后,是和我们有利害冲突的人,对他们的善行和成就,同样要能生得起随喜赞叹的心。

随喜,不仅体现在语言上,更要发自内心,否则就是口是心非的假话了。除了心口合一,还可以进一步落实于行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以实际行动来随喜的善行,才是完整、全面的随喜。

舍 无 量

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huì)心。这个舍,是平等的意思,是相对于“分别”而言的。修习舍无量,就是对亲人和冤家一视同仁,对顺境和逆境不起分别,不起爱憎,以平常心处之。并且,将这一心态扩展到一切环境、一切众生。

在四无量心中,平等舍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慈、悲、喜都不可能达到无量。因为只要我们还存在个人的好恶判断,就会慈悲某些众生而不慈悲另一些,就会随喜某些众生而不随喜另一些。即使我们能慈悲很多众生,但只要有一个众生不在我们关爱的范围内,就不是无量,就不是佛菩萨那样的无限心行。

无量功德
为什么要修四无量心?因为这是佛教的根本精神,也是自利利他、积累功德的最好方法。利他很好理解,而在自利上,一方面既是调整自己的心行,也是为自己积累福报。认识到自己瞋恨和嫉妒心重,就着重修慈心;性情冷漠、与人相处不畅的多修悲心和喜心;情执比较重,贪图舒适享受的,着重修舍心......在修这四无量心的过程中,会得到由此带来的轻松感、幸福感、价值感,这些正面强化又反过来增强了自己继续调整心行的信心。日积月累,脱胎换骨,成就佛道。

自利的另一方面,修四无量心的功德极大。慈悲喜舍都是切切实实地行善、布施、随喜的功德。而且“慈悲喜舍”都是无量,发愿使无量无边的众生快乐、远离痛苦、随喜赞叹、利益他们,因为种的善因无量无边,所以获得的果报和功无也无量无边。

四无量心的修行也可以依照次第由浅入深,比如先从身边的亲友开始修起,从一般人比较容易修得起来的慈心和悲心入手,在能够熟练运用之时,再继续扩大到不认识的众生甚至曾经结过怨、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

修习四无量心的重要性和原理都不复杂,但说和做还是两件事,再简单的招式,练到“纯熟”和“顶尖”,就是绝学。

修行,不在于平时说多少的道理,而更应该在实际行动中衡量自己、观察自己,距离佛菩萨还有多远的差距。



從我的iPhone傳送

揭穿无明的欺骗

揭穿无明的欺骗

原创 慈诚罗珠 

在没有学佛之前,我们从来没有去观察过无明的合理性,只是盲目地认同,从众地附和,所以一直在轮回当中受苦至今,根本没有想过一切都是幻觉、错觉。哪怕世间最聪明、最了不起的伟人,都没有发觉,甚至没有怀疑过轮回的真实性。

梵天、帝释天等天界的主宰,也没有这些概念。如果没有佛陀的教育,天下人都不会知道这些真相,哪怕是科学、哲学,都没有发现这一切。尽管现代科学的一些实验结果,可以证明佛说的空性的一部分。

但如果佛在这之前根本没有讲过空性,也就没有人会怀疑自己是否存在。大家都是一心向外,殚精竭虑地去寻找基本的粒子是否存在,却没有想过要去研究自己存不存在。
 
但佛却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错觉。只要按照佛的方法去思维、去观察,当无我和有我这两个矛盾的观点在相互激烈交战之后,无我一定会获得全胜。这样就能破除实有的执着,生起无我的智慧,揭穿无明的欺骗。

“我执”会慢慢从我们的精神世界里退出,这时候,我们就开始走向解脱了。即便在没有证得一地菩萨之前,仅仅有一些理论概念,就已经能够发现,证悟空性的智慧完全可以推翻我执。佛教不崇拜鬼神,因为鬼神无法给我们智慧。佛教崇尚的,就是无我的智慧,证悟空性的智慧。通过佛的教育与自己的努力,就能拥有这种超胜一切的智慧。我们是追求解脱的人,所以我们要追求智慧。
 
轮回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无因无缘的,它是由无明创造的。当无明从我们的内心世界中退出以后,因无明而产生的其他心理现象——贪嗔痴慢等根本烦恼和随烦恼也会随之而退出。当根源被拔除以后,没有东西让我们去杀盗淫妄,也没有因缘让我们去造作有漏的善业。当业与烦恼都从我们的内心世界中慢慢退出以后,轮回的因——集谛也退出了历史舞台,轮回之果也自然成了空中之花,我们就开始获得了解脱。
 
佛教的成佛、成就、修行、行为等等一点都不神秘,都非常实在。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开的治病处方,就是道谛——修无我的智慧是最重要的,修出离心、菩提心,也即六度中的前五度——布施、持戒等世俗福德是次要的。
 
但对我们这些刚刚学佛的人来说,次要和主要也是相对的。从时间的角度来讲,在目前阶段,证悟空性是次要的,出离心、菩提心等等才是主要的。因为我们还需要依靠出离心、菩提心的力量来证悟空性。当福德资粮非常圆满的时候,才有证悟空性智慧的能力。
 
在出离心、菩提心都没有的时候,帮助众生、度化众生虽然发心很好,但实际效果却不怎么样,而且对自己的修行也有损害。到了世俗菩提心非常平稳,基础已经很扎实的时候,去做一点利益众生的事情,可以成为菩提之因。提早去做慈善,反而有可能生起傲慢、散乱等烦恼。只有在一地以后,才真正有能力度化众生。

在此之前,只能适当地帮助众生,做点慈善,以帮助自己生起慈悲心。比如,在放生的时候,也许会生起慈悲心,同时还可以转化为菩提心;在照顾病人的时候,会看到很多受苦的众生,也可以生起慈悲心,这些都是修行,但不是最好的修行,至少在现阶段,最重要的还是闻思修。

佛经中也一再强调,菩萨为了度化众生,五明、十明都要去学,凡是对众生有利的,都要借鉴、学习。其中慈悲心、菩提心最重要,要打坐修行,要静下来训练自己。先寻找证悟空性的智慧,接下来是培养、提升证悟空性的智慧。有一定能力的时候,再去度化众生,这个次第才是正确的。

道谛的四个特点,为道、如、行、出


第一,道
 
即一条准确的道路。一个人要到达某个目的地,首先要找到一条准确的道路,然后走下去才能抵达目标。佛教所讲的以无我智慧为主题的道,是一条快捷的道,就像高速公路一样,完全可以将我们引往解脱。
 
第二,如
 
即如理、如法、真实、准确。道要推翻、断除的,是无明。无明就是“不如”,不如就是无明。“如”,就是与无明对立的,能对治无明的正确见解、正确观念、正确道路、正确修行。
 
烧香、拜佛、供神、求鬼,肉体上的折磨、苦行,都和内在的修心没有关系,都和无明没有矛盾,都不是无明的对治,所以都不是如。如果有了出离心、菩提心与证悟智慧的帮助,苦行才能变成修道的福德。如果没有这三个助缘,即使通过苦行能够暂时减少一些烦恼,却不能断除烦恼的根源,所以不叫如。
 

第三,行
 
即修行,制止、断除我们的贪、嗔、痴、散乱、放逸等不良行为,收摄六根,安住于修行,叫做行。
 
第四,出
 
出和灭谛四相当中的“离”是有关系的。灭谛当中的“离”,是指永不退转。道谛里面的“出”,是指在证悟灭谛的时候,依靠修道的力量,让它永不退转。证悟空性的智慧从根本上断除了所有的烦恼,就叫做“出”,这是道的力量。
 
道本来有两种:世间的道和出世间的道。世间的道是修四禅八定,通过四禅八定,也可以暂时控制烦恼,但因为没有“出”和 “离”, 没有做到永不退转,所以在禅定力消失,烦恼产生的因缘具备的时候,贪、嗔、痴等烦恼又会卷土重来。所有世间的道,都没有“出”的特点。
 
而出世间的道,就有“出”的力量。出和离,可以让我们普通人通过修行,以证悟空性的力量,最终脱离轮回。
 
以上四相,主要是见道和修道的特点,资粮道和加行道只是有类似的特点。
 





從我的iPhone傳送

生活当中的解脱 | 稻秆经系列 · 209

生活当中的解脱 | 稻秆经系列 · 209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前几天我们也讲过了,佛教讲的解脱,远在天边,什么时候解脱,什么时候成佛都不好说,但是我们生活当中的这些解脱,比如说我们对某一个东西不执著了,立即就解脱了,它给我带来的这些所有的烦恼,一下子就不见,这种解脱近在眼前。所以我们点点滴滴地去做,真的是非常的重要。

这一次我们的这个人身,无论我们的社会地位有多高,对每一个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非常难得的人身,所以佛教也讲人身难得。难得的意义不是说人有多么多么了不起,是人有这么多的选择,我们可以去学这么多的智慧,这个智慧对我们有帮助,我们可以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别人的问题,有这么多的机会,有这么多的选择。其他的动物、其他的生命,没有那么多的选择,所以说人身难得。

我们这一次有这么好的机会的时候,希望大家要在这些方面投入一点,要修行,主要是修行,打坐修行。如果不打坐不修行,我们看的书再多,念咒念得再多,持咒持得再多,念经念得再多,当然有功德,有功德有福报,但是不会有解脱,从轮回当中没有办法解脱的。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道理明白了以后,我想很多人是会努力的。所以首先我们很多问题是因为我们不知道,知道了以后,我们还是会愿意努力的,所以要好好学。
我们昨天在《佛说稻秆经》这个版本的里面,我说有几个地方错了,这个可能很多人没有听清楚,我要重新再简单说一遍。

大家看昨天我们讲过的这个地方,“如是有无明故,能成三行,所谓福行,罪行,不动行,”按照它的原文来讲的话, “所谓福行,罪行,不动行,”这地方缺少了一个东西了,缺少了什么呢?缺少了“无明缘行”。这东西不在了,无明缘行。行是业,善业和罪业是无明当中产生的,无明让它产生了,所以这个时候它的缘是什么?它的缘就是无明,但是这个“福行、罪行、不动行”讲完了以后,没有说这个是无明缘行,没有说,这个地方没有了,然后就说,“从于福行而生福行识者,此是无明缘行,”这个地方说了无明缘行,但这个我们大家都知道不是无明缘行,这是什么呢?这个应该是行缘识,这个是行缘识,不是无明缘行。

这个我之前都学过了,这个地方错了,很清楚的,这不是我们猜,这个不是猜测,这就是很明显的错。但这个错,昨天给大家讲过,不是翻译的错,这样的错是任何一个书籍都会有的,包括藏传佛教的大藏经里面都会有。佛教的这些书籍,这么几千年几百年当中流传下来以后,有这样的错误非常正常,很正常的,任何一个书籍都会有这样的错。

这样讲是讲不通的,如果按照原文去讲的话,那从于福行而生福行识者,它然后就说,此是无明缘行,这个不是无明缘行,这个就是行缘识,很明显的错误,这是第一个。



從我的iPhone傳送

夏天湿气重,如何赶走寒湿、湿热

夏天湿气重,如何赶走寒湿、湿热

杏林康青 

进入了长夏(农历六月),就连向来干燥的北方都开始雨水多了起来。这时候有那么一群人开始难以忍受潮湿的气候,我们就叫他们“大湿”吧!嗯嗯,听上去还蛮拉轰滴~好吧,请跟随本“大湿”一起来学习一下我潜心研究出来的祛湿大法吧!
 
1

湿的概念
“湿”为自然界六气中的一气,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当其气太过超出人体的正常承受能力或人体正气虚弱时,这时候“六气”中的湿就变成了“六淫”之一的邪气。没错,“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和“六淫”的内容是一致的,只是当正常的气变成邪气而危害人体时,就被称为“六淫”了。湿为长夏的主气,与脾相应,故湿病多伤脾胃。夏秋之交,湿热熏蒸,水气上腾,湿气最盛,故一年之中长夏多湿病。湿亦可因涉水淋雨、居处伤湿,或以水为事。但湿浊可伤于四季任何时候,并不独见于长夏。
 
内湿和外湿

人体湿气有两种途径,即中医说的内湿和外湿。内湿是人体的气机运行过慢过缓,形成了壅滞;外湿是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使外界的潮湿侵入体内造成的。内湿比较好理解,外湿就有点费解了,人体的内外有皮肤阻隔,外界的湿气怎么能进入体内呢?实际上并不是湿气真正的进入了体内,中医认为气是能够互相感应的,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机体感受到了这种粘滞之气,时间长了体内的气机也变得迟缓,逐渐就形成了湿邪。就像伤寒一样,也不是寒邪真的束缚在了体表,而是机体感觉到寒冷以后,主动关闭了体表的开放功能,这种闭而不开的状态,我们约定俗成的叫做伤寒。
 
但除自然界的“外湿”之外,当脏腑功能失常时,又会因水液运化障碍而引起“内湿”;
 
湿的症状
  
在体表时,可以出现周身沉困,四肢酸懒沉重,皮肤湿疹等症。
从体表进一步侵入了关节,则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痛处不移。
侵犯头部可出现头重如裹。

停滞胸腹部表现为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
又因为湿性趋下,可出现下肢水肿,淋浊、带下、泄痢等病证。

典型的湿证都有舌苔厚腻,偏热的是黄腻,偏寒的是白腻。为什么会有舌苔厚腻呢?因为机体气机滞缓以后,肝脾的升腾之气不能翻上来,舌面上就像死水一潭,会有淤泥沉积,这样舌苔就逐渐增厚并粘腻。

上面说的湿邪症状还只是初期表现,真正的危害还在后面。由于湿邪的本质是过缓,使整个人体的运行节奏都变得迟缓,一些重浊的东西就会在人体很多部位沉积下来,最显而易见的就是肥胖,大腹便便的人可以说都是湿浊沉积造成的。肥胖的后续效应大家都很熟悉了,可以进一步导致“三高”,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都接踵而至。可见去除湿邪,防患于未然是非常必要的。

2

两种除湿方向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这种方法其实就是中医说的淡渗利湿,服用茯苓、泽泻、薏米、赤小豆、莲子等都属于这种方法,这些药物或食物都有比较好的效果,但这种方法也有致命的缺点,即能除掉已经生成的湿,不能防止湿邪的再次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这就用到了第二种方法,疏通气机。前面说了湿邪的本质特征就是缓,什么能克制缓呢?当然是急。在五脏中,肝木是急的,脾土是缓的,所以五行生克中的木能克土就是这个意思。一个慢性子的人整天懒得动,这时要让一个急性子的人带动他一下。这样第二种方法的具体实施就是健脾疏肝,健脾是为了增强懒人的实力,让他有力气运动;疏肝是让机体的节奏变快一些,整个气机流动起来,这样一来湿邪就祛除了。健脾可以选用六君子汤,疏肝可选用香附、苏梗、郁金、白芍等药物。
 
现代人都有个特点就是懒,整体坐着不动,所以体质偏湿的人是非常多的。现代的这种湿和古代不一样,古人劳作的多,湿邪多由外部侵入,属于外湿,用第一种方法效果非常好。现代人湿的根源是懒,所以第二种方法更为合适。当然仅靠药物还不是最高明的办法,最好的方法是克服“懒病”,多进行运动。

3

外湿的形成和防治
形成
 
外湿常较多发生在夏季,尤其是长夏(即农历六月份)为湿气主令,这跟多雨的气候及居住环境的潮湿有关。潮湿之气会影响人体气血运行及脏腑运化功能。
 

 
保持居住环境干燥;
勤晾晒被褥等床上用品;
保持室内勤通风,因风能胜湿;
保持汗出通畅,避免室内空调温度太低;
可与室内放置木炭,以吸收湿气;
 

★食
 

扁豆薏米粥
 
白扁豆30g、炒苡仁30g、大米100g,煮粥食,可在早餐、晚餐各食一碗。
 
做法:将白扁豆、炒苡仁冷水浸泡2小时,再与大米一起煮至苡仁软烂后食用。
 
注意:苡仁请务必煮至软烂,否则食后反致胃痛、胃胀等不适。如用于湿热,可用生苡仁,多适用于各种皮肤病属湿热型者。
 
★饮
 
荷叶橘皮茶
 
荷叶、陈皮、炒麦芽各3g
 
用法:上药冷水浸泡30分钟后,水开后再小火煎5分钟,滤去渣滓后,代茶饮,每日一次。
 
注意:化湿药用于舌苔厚腻、脉濡软、不喜饮水、胃部满闷、食欲不振、周身酸困的水湿困脾证。如阴虚而口咽干燥、舌红苔少或无苔、或舌苔干燥等阴虚证及弦实、洪数脉等实热证禁用。
 
★药
 
出现吐泻、食欲不振、不思饮水、周身酸痛、舌苔白腻时,可用藿香正气水治疗。而湿热小便不利、腹泻、口中黏腻,甚至口苦者,可用六一散煎水代茶饮。
 
★灸

素体有湿,夏季易患吐泻者,在未患病阶段建议平日常灸足三里、中脘,可采用隔姜灸。
 
灸法:用鲜生姜切成约3mm厚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施术处,上面再放艾炷灸之。
 
将生姜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于姜片上,用打火机将艾炷点燃,等艾炷燃烧完,病人感到灼痛时,即更换艾炷再灸。一般灸3-5壮,使局部皮肤起红晕为度。
 
注意:
 
施灸时,应注意安全,防上艾绒脱落,烧损皮肤或衣物。 
凡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
颜面五官和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瘢痕炎。
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4

内湿的形成和防治
 
形成
 
过食肥甘,嗜烟好酒;恣食生冷,内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
喜静少动,素体肥胖;情志抑郁,气机不利,致津液输布障碍,聚而成湿。
纵欲过度,房事不节;肾阳虚衰,脾失温煦,致脾阳虚津液不化,而湿浊内生。
 

 
少吃甜食、肉类、动物油,可以使人体气血顺畅,而水湿输布顺畅;
戒烟限酒,不损肺及脾胃,则水液输布、运化正常;
坚持适当运动。动则为阳,水湿痰饮皆为阴邪,唯气血流畅运行方可使阴邪不滞留体内;
乐观豁达,保持良好情绪,肝气调达,气机疏泄正常,则脾胃不受肝克,而气机顺畅,痰湿运化正常;
节欲养精,肾气充足,则元阳充足而能温煦脾胃,使津液水湿运化如常。
 

 
★食
 
佛手瘦肉粥
 
备料:佛手15g、猪瘦肉30g、大米50-100g、葱白、生姜1片、食盐、植物油、香油
 
做法:先将药店购得的佛手洗净,冷水泡软备用。葱白切碎,生姜切末。瘦肉切末。炒锅内放少量植物油烧至8成热,放入瘦肉煸至肉色发白备用。粥煲内倒入大米及水,先大火烧沸后,将肉末、佛手放入,继续小火煮粥至大米软烂,放入葱白、生姜、食盐继续煮约10分钟,出锅前滴入几滴香油即可。
 
提示:
1.生姜可温中和胃散寒,但味道辛辣,可根据个人口味需要酌情加入;
2.佛手为治胃病常用中药,也是人们餐桌上的常见食物。其性辛苦而温,但却无燥烈伤阴之弊。可疏肝理气,化痰宽胸。用佛手并非化湿,而是疏肝使脾胃不受克。常用于肝气犯胃的胃胀、胃痛等症。
3.植物油的用量切不可多,使用太多也易生痰生湿。
 
★饮
 

玫瑰茶
 
用法:取中药玫瑰花6朵,开水冲泡至香气大出,代茶饮即可。
 
提示:1.玫瑰花为味甘微苦,性温,可行气解郁,和血止痛。对于肝气郁滞所致的气血不畅、胃痛、痛经、月经不调有很好的作用;2.因其有一定活血作用,故妊娠期女性及患有出血性疾病者应禁用;3.玫瑰花本身并无化湿作用,此处用以疏肝气,调气血。4.因其性温,故阴虚而舌红苔少或无苔,口干舌燥者应慎用。
 

 
对于肝气犯胃而引起的脾胃功能失调如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或黏腻者,可用舒肝和胃丸治疗。如反酸胃痛,胃内烧灼感者,可用加味左金丸治疗。
 

 
素体肝郁,气机不畅,易怒、工作紧张、抑郁而致脾胃功能失常者,可用牙签钝的一头点按太冲、内关、足三里。每次每穴3分钟,每日1次。
 
提示:使用牙签时,务必使用钝的一端。如果觉得刺激程度太疼,可用手指代替牙签局部点按穴位,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如手指按压,可每日做2-3次,每次每穴5分钟左右。
 
总的来说,对付湿邪这种“阴柔”之邪,我们应该用“阳”的方法来调整。饮食忌肥甘厚味让脏腑负担减轻,乐观豁达让气血不郁,坚持运动让气血运行顺畅,则湿无遁形之处。

参考文章:华夏中医论坛《如何祛湿》(江海涛)
当归中医学堂《大暑湿气重,寒湿、湿热都赶走! 》(王志强)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1年8月1日 星期日

内心那么浮躁你怎么修行呢?

内心那么浮躁你怎么修行呢?

原创 普贤行者 海云和上法语 

  6、生诸佛前恒蒙摄受。你要知道,有很多人见佛闻法,不得佛菩萨摄受。

  昨天有个人来,他说:“你们怎么拜佛啊?”我说:我们不拜佛啊。他说“不是啊,我说烧香的时候要插在哪里啊?”我说:插在前面啊,弥勒殿那里啊。他说:“嗯,你们都不拜啊?你们摆那么漂亮干什么?”我说:修行。他说:“修行?怎么修啊?”,我说“你来就知道怎么修”。他说:“听说不要有牌位比较好”,我说:牌位跟修行有什么关系啊?他说:“因为牌位的话,很阴”。我说:牌位改红的就很热了,不会很阴。

  像那种人,你再怎么生在佛前没有用啊,不得摄受。不是佛不摄受你,因为你不能接纳,是这个原因。所以,我们生诸佛前恒蒙摄受,是指你一定要觉醒,你才有可能,你不觉醒,你不可能。所以,佛摄受什么?摄受觉醒者,摄受有心觉醒的人。你假如说,“唉,人生在世这样子过不行啊,到底怎样才正确?”你开始找寻的话,那佛一定摄受。所以很多人经常这样问,“师父,我现在要学佛,你看我是拜佛好呢,还是在家里怎么样怎么样好?”我说你最好在家里怎么样怎么样好。因为有这二分法出现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在拜佛的上面有困难,他假如坚持要拜佛,家庭就会破裂,所以你就告诉他,你应该在家里一切圆满,这个为重点。

  我们很不能够互相尊重,你是学佛,你的那一半根本就不会尊重你,有没有这种情况?那就告诉我们,那种生命品质多么的低劣,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是必须的条件,就像我们尊重别人的政治主张一样,你的主张怎么样我们不管,但我们尊重你,我自己的主张我自己做主。同样,宗教信仰也一样,你不信是你的事,人家要信,你应该尊重人家。可是,我们很难尊重别人的主张,这是很麻烦的事。你看看在道场里,大家相聚在一起,信仰是一样,你能不能够尊重别人的意见?都很难了。所以,我们应该要懂得尊重。我们不管那个案了,你自己能够觉醒,从生活中真正的觉醒,佛一样的摄受你,并不是说你一定要拜佛才摄受,那倒未必。

  7、方便演说寂静三昧。这个方便演说就很难了,寂静三昧比较好了解,我们讲涅槃,要入涅槃的境界,感受涅槃的气氛,那个叫做寂静三昧。但要引导到这个范围来,那就很难了。

  常常有这种情况,很多人来“哇,师父你在,很好很好,我请问你……”,然后一直在那边问下去。这次我要到中南部去,也发生这种情况,好几个说,师父,有个问题问你,我说这个很好解决,“是啊,我也知道很好解决……”,又一直讲,讲了半个多钟头,“师父你看,我应该怎么解决?”,我说你讲了半个钟头都没有让我插话的余地,要怎么解决?所以这种情况,我通常都保持宁静,不讲,给他讲,讲到最后,他会不好意思“师父,你讲”。我说你都讲不完了,我还讲,我连插话的地方都没有,怎么讲?

  这个时候,他才静下来,他静下来,我就看着他,他嘴巴这样动一下合起来,他就好像鱼在喘气,他会一直有那种动作,你看他有多急啊,我就训练他,你不要讲嘛,我看他,他要开口我也跟着开口,就好像跑那个百米赛,要准备听那个“砰”一声,那个可恶的教练就是不“砰”,结果你就在地上一直滚一样。寂静三昧,方便引导,让他去感受那种情况。你要问我,你不要急,你要听我讲,你就静静的听好了。他不是,他一肚子的牢骚,他一直要讲,我就训练他一下,他嘴巴一张,我就知道,我只要开口,他就“不过”又出来了,“但是”又接上来了。我要讲什么?他但是……不过……还有……就那一堆东西在那里,我讲没有用啊。

  那我就准备训练他,我才准备一下,他就要冲出来了,所以有一次,我才“嗯”一声出来,他的意见就出来了,我说我都还没讲呢,他说师父你快讲嘛,我受不了了。他不是不想问你,他很想问你,可是他自己的答案又比你更厉害,那他要问什么?不够寂静。他这个不是我们讲涅槃的寂静,是心里急躁,你要训练他能够心静下来,内心那么浮躁你怎么修行呢?他经书看好多,疏论啊,一大堆的,他什么都能讲,没有用啊,讲那些没有用啊,对他心性的改造都没有。所以我们要用方法直接引导他,这个叫做方便演说。

  方便演说很不容易,尤其是碰到那个急性子的,那你就要运用慢郎中的方法,最好学那口吃的,你看他就大乱了。哪有人这样子问问题,一直讲,讲半个钟头都讲不完,人家怎么作答?他怎么会这样?这是一种训练,起码说你这个问题出来,你要听完我整个完整的答案,最好你就不要再问了,因为程度的高低,这个答案出来以后,你假如说答案不够完美,我再讲也没用,就是很多“不过……但是……还有……”那种东西出来,那就等于是在吵架一样。

  要讲这个寂静的境界,佛陀讲的内在世界的那种宁静,你要透过这个部分慢慢去了解。我们刚才讲的是那种人没有办法体会宁静,他才会那么浮躁。同样,我们比较正常的的人,对于佛陀内心的那种宁静,我们也很难去体会,所以就要方便演说、引导。我们也常这样跟各位讲,给你放假三天,你能不能够很悠闲、很自在,不要说不讲电话,至少不要打电话,看有没有可能?很难啊。那天有个小朋友来,我说你现在来了,那你就好好训练,我要上山去的时候,你就陪我上山去。“那不可能”,为什么?“你叫我这样怎么有可能?我第一个要电脑,第二个要上网,第三个要什么要什么,要手机要什么,那叫我在山上要怎么办?”就这种状况。现代人静不下来,他这个部分不先宁静下来,那你没办法引导他进入内在的世界。

撷自《八十华严—十住品》



從我的iPhone傳送

辨证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辨证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艾御享堂 


《伤寒论》言不虚发,句句皆有实践根据。一定要细致地抓好主证,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为了说明抓主证用经方的重要意义,试以刘渡舟的临床治例说明如下。

小承气汤证

甘肃张某,男,小学教员。自述身体太虚,来求补药。曾服人参健脾、十全大补等丸药,病不愈而体虚更甚。自觉头晕少神,四肢倦怠不欲劳动,不欲饮食,强食则腹中胀痛不支,大便秘结而小便黄赤。切其脉滑而有力,舌苔黄腻。
  
辨证:此非虚证,乃大实而有羸状之候也。患者由于胃家实热内滞,而使胃气不顺,不能下降,反而燥热上熏,则头目眩晕;腑气不利,则腹胀痛不欲食;气结于里,壮火食气,是以四肢无力。夫土气太过则成敦阜,必以泻药平之而方能愈也。
  
处方:厚朴15g, 枳实10g, 大黄10g。服药1剂,大便泻3次,周身顿感轻爽,如释重负,而腹胀头晕均蠲。

吴茱萸汤证
  
丁某,男,53岁。主诉胸胁苦满,胃脘痞胀为甚,饮食减少,食后则胃胀更甚,口中多涎,呕吐涎沫,而头昏眩不爽,脉弦缓无力,舌苔水滑。
  
辨证:此为厥阴寒证。厥阴寒邪则多动水,是以头目眩晕而吐涎沫也。《伤寒论》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是矣。
 
因為处方:吴茱萸12g,生姜15g,党参10g,桂枝6g,厚朴12g。服此方获显效后,又加减变化共服6剂而安。
  
芍药甘草汤证

贾某,男,53岁。症状是左腿肚子经常转筋,发作时聚起一包,腿疼不能伸直。同时,患侧的大脚趾也向足心处抽搐,疼痛难忍。切其脉弦,视其舌红而少苔。
  
辨证:阴血不滋,筋脉绌急而脚挛急。

处方:白芍24g, 炙甘草12g。连服4剂,而病不发。
  
黄连阿胶汤证

案例一:

陈某,女,25岁,未婚。患月经淋漓不止,已有几个月,面色萎黄,疲乏无力。心烦难寐,偶尔得睡,则又乱梦纷纭,反增疲倦。父母忧之,请为诊治。索其前服之方,率为温补涩血之品。脉滑数,舌色红,舌尖尤甚。
  
辨证:心火上炎,无水以制,故心烦而难寐,因阳亢而不能入阴也。心主血脉,心火盛则血不归经,而月经淋沥不止。夫心火上炎,实由肾水之不升。故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为本证之关键。
  
处方:黄连10g,黄芩6g,白芍10g,阿胶10g,鸡子黄2枚。共服5剂,月经方止,夜间得睡,心烦不发,饮食增加,其病得愈,取得了出人意料的疗效。
  
案例二:

赵某,男,49岁。因患肝炎病来京治疗。患者口腔干涸,舌体极硬而卷伸不利,言语受到障碍。其脉沉弦,舌红绛而苔薄黄。
  
初诊辨为:肺胃阴虚,津液不滋所致,用叶氏益胃汤而无效。
  
复诊:证属阴虚津少,似无可疑,继投白虎加人参汤。然服药数剂,毫无功效可言,使人困惑不解。
 

三诊:详细问其饮食起居情况,知夜间睡眠不佳,而心烦至甚,且失眠之后则口干涸更为严重。余聆其言,结合心烦失眠与舌红绛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方知此证为心火上炎、肾水不能上济的病证。不清其火,则徒劳无功,乃改用黄连阿胶汤。服3剂,夜即得睡,而口舌干涸顿释。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尹某,男,32岁。因受惊恐而患病,症状为:头晕,失眠,睡则呓语频作,胸胁苦满,自汗而大便不爽,并时发癫痫。望其人神情呆滞,面色青,舌质红,苔白而干,脉沉弦。
  
辨证:头晕、胸满、脉弦,证属少阳为病;汗出不恶寒、大便不爽,证又兼阳明腑热之象。此病得于惊恐之余,而时发癫痫,又与肝胆之气失和有关。《伤寒论》说:“胸满烦惊……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与此证极为合拍。
  
处方:柴胡10g,龙骨10g,牡蛎10g,生姜10g,黄芩10g,桂枝6g,半夏10g,生大黄6g,铅丹4g(布包),茯苓10g,大枣6枚。服1剂,呓语不发,胸胁满去,精神好转。
  
复诊:又加竹茹10g,陈皮10g。服两剂而病愈,癫痫随之亦愈。
  
此证因余抓住了肝胆胸胁满和精神方面的主证,选用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因而取得了疗效。
  
猪苓汤证

  
崔某,女,35岁。因产后腹泻,误认是脾虚,曾服不少补药,而病不愈。其脉沉而略滑,舌绛、苔薄黄,下利而口渴。
  
初诊:作厥阴下利治之,投白头翁汤,服后不见效。
  
复诊:自述睡眠不佳,咳嗽而下肢浮肿,尿黄而不利。聆听之后,思之良久,恍然而悟,此乃猪苓汤证。《伤寒论》第319条云:“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验之此证,小便不利,大便下利,肢肿而少寐,与猪苓汤主证颇为合拍。
  
处方:猪苓10g,茯苓10g,泽泻10g,阿胶10g(烊化)。此方连服5剂,小便通畅,腹泻随止,而诸症皆除。
  
小结
 
由上述治案可见,抓不住主证,则治疗无功,抓住了主证,则效如桴鼓。然抓主证亦非容易,往往要几经波折,才能抓住。要做到抓主证,第一要明伤寒之理,理明则能辨证论治,从而达到抓住主证的目的。第二要熟读《伤寒论》原文,反复诵读,能够把主证记熟,在临床时才能得心应手。
  
由此可见,“抓主证”是辨证的最高水平。我认为,抓住主证,治好了病,也就发展了《伤寒论》的治疗范围,扩大了经方使用,使人增长了才智,就能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從我的iPhone傳送

了解这一层,我们便会修行了。

了解这一层,我们便会修行了。

慧律法师 


【J】,J就是在描述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当下的双重的关系,我们无始劫以来孕育在我们八识田中的种子,所以右边有一个【能生(因)】,就是我们八识田中有这个种子,这个种子就是做为将来生起来的原因,所以【种生现】,就是种子起现行,现行就是身口意的造作,叫做现行,造善、造恶或者是无记业,【现】行【熏种】子就是你在造善恶、无记的当下,又变成了种子。
种子是【能生(因)】,现行就是所生的果,但是在起现行的时候,现行就是七转识在作用,你这个现行不是分别就是执著,要不然就是五根攀缘五尘,这个现行又变成能熏的因,现行又熏种子,这个现行又把它变成习惯性,又落入了【第八识】田中,【种】子。这个种子愈多习气就愈重。
譬如说,我内心里面有抽烟的习惯,我这个抽烟的习惯在八识田中,我现在虽然不抽烟,但是我这八识田中有烟瘾,出去外面朋友说:抽一根烟吧。就起现行了,正在抽烟的当下又变成一种习惯性,又落入第八意识的种子,所以叫做种子起现行,现行又熏种子,这个现行就是七转识强有力的力量。
如果说了解了这一层,我们便会修行,便不会容易起心动念去恨一个人、去嫉妒一个人、去害别人,你嫉妒一个人你去害别人,别人不一定会受到伤害,但是你八识田中的这个种子已经伤害了自己的清净的本性,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我们想要害人,我们内心里面一定有所计划,要编什么妄语,那么你就先自己欺骗了自己,所以说圣人他不管碰到了什么境界,他内心里面就是不会去伤害众生,也就是等于不会伤害自己,你伤害众生你烦恼的种子就会愈多。

譬如说我要让你死,你要让他死这个死的观念,就已经先在你的念头了,你能不能让人家死,这还是一个问题。我要报仇这个仇,已经落入你八识田中的恨里面了,别人是不是因为你的报仇,就会死得很惨呢?也许能够死得很惨,也许不会死得很惨,不过死得很惨也好,死得不很惨也好,总之已经伤害了你和谐的心态,你已经伤害了和谐的心态,因此我们想要活得很愉快,就必须在这个种子,就是我们所谓的念头,这个念头就是我们所讲的种子,要好好地控制住。

证阿罗汉果就不受后有,他就没有生死的种子,不受生死的轮回,为什么?他就没有这一些,他剩下的是法执,是微细的法执,他不是这个粗糙的生灭法的种子,他当然没有六道轮回。这样子的话诸位就好好地譬如念佛,你念佛,如果你生生世世八识田中有念佛的种子,今生今世见到三宝你也会很欢喜就起现行了,你今天来接触三宝你又拜佛念佛又落入这个种子,你八识田中整个都是清净的种子,哪有不往生极乐世界的。

师父为什么叫你要多多念佛,就是强迫这个八识田中里面一直接受佛号,接受佛号,我们整个八识里面,心电感应都感应到极乐世界,临命终你不往生也不可能,因为你八识田中重新排列跟组合,你与极乐世界互相相应,所以这个从唯识学来讲也是讲得通。

--《唯识简介》(节选)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1年7月31日 星期六

治疗顽固性陈年老便秘,我发现过的最有效最长久的一个方

治疗顽固性陈年老便秘,我发现过的最有效最长久的一个方


倪海厦汉唐学堂 

【导读】无意中在网络看到的一篇关于便秘的论述,很有意思,也留给郎中很多思考,分享给大家,本文作者小明德小K 。
对于便秘
很多年前
老爸告诉我
熟地/生地大剂量一味可以给干枯的身体
下一场滂沱大雨
服用后
大便会以黑水直下
注:告诉患者别怕,就让它下,液足自止
顿时身心舒畅
酣畅淋漓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老爸管这种情况叫开关
后来学中医后
明白这叫增液行舟
再后来
老爸告诉我
其实几乎所有的滋阴药大剂量
对津液极度亏虚的都可以有同样的效果
只不过以地黄为佳
并且地黄相较其他药
最是便宜
后来
又发现
有时候明明患者有便秘的症状
却不用地黄了
只给一味大剂量白术
老爸告诉我
其实用地黄照样可以出现通便的效果
但结果是吃了药就通了
不吃就又不通了
时间长有可能还会加重
而这种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脾虚便秘
往往不是患者真正缺津液
而是因为肠道蠕动能力差
吸收利用津液的能力不足
而白术就可以使肠道快速蠕动
服后也会出现腹泻
但往往是湿去泻止
患者会很舒服
所以继续分析
服用黄芪往往会出现肠胀气
而丹溪的玉屏风散
白术的作用
可不只是所谓的补“脾气”
经典传世方剂的组合
一定是经得起实践无情摔打的
这其中
一定凝聚了智者的长期的思考与艰苦的实践
有时候也会地黄白术同时用
它俩合起来又叫“续腰汤”
只有两味药的腰痛方
续腰原理不言而喻
人是一个整体
可以通过肠道的大范围快速蠕动
间接或直接的重排腰部紊乱肌群
当然很多时候地黄给人以滋腻感
觉得会碍湿


也就有了地黄砂仁这样的组合
但实验后发现
砂仁与白术比并不占优势
价格是硬伤
再后来
发现有时候他不用白术
用白芷
有时候也用独活、当归、柴胡
我就问
为啥又不用白术了
你不是说白术为最佳吗
回答说:因为白术缺货了
如今我明白
这种情况下
其实几乎所有伞形科的植物都可以
但以白术为佳
后来有次自己给一个感冒后期便秘的小孩用药
当时用的小柴胡汤加紫菀
小孩吃了很快便通感冒好了
我把那个案例分享在了朋友圈
文愈龙学长告诉我说
这种叫津不降
紫菀、柴胡都是起了作用的
后来也慢慢发现
很多人舌头吐出来
也不见得有多水汪汪
也不见得有多枯燥
但就是便秘
他们吃过大黄、芒硝、甘露醇
番泻叶、芦荟、何首乌、决明子
甚至其合体碧生源
吃过酵素、香蕉、益生菌
喝过酸奶、牛奶
也吃过三仁丸、五仁丸、麻子仁丸
时间长了发现
依旧没用
当然,用了中医的辩证施治
增液行舟法
承气法
除湿法
...
也用了西医的各种检查
依旧如此
吃了药就有
不吃就没有
可是
人不能一辈子靠吃药来活着
靠吃药来拉
这不只是病人的苦恼
更是医生的苦恼
后来翻看夏老师的微博
在大家中医看夏老师的课程
发现老师在便秘在饮食上
强调了大纤维蔬菜
并且是量要足
豁然开朗
果然自然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百姓日用而不知
以前的人生活条件差
加工机器简单
吃的几乎都是粗茶淡饭
没有现在人吃的如此精细
但功能往往都是训练出来的
任何器官都有惰性
用就灵
不用就不灵
别看现在人人都挺着大肚子
其实很多肠子都是不动

肠子不动
怎么能自己出去
经过挑选
小明德选择的蔬菜是白菜
白菜在中国人的意识里
意味着财源广进
千百年来
她默默的守护者中国人的胃肠
相较于其他蔬菜
白菜也几乎不会引起过敏
当然也有人会说芹菜也可以呀
芹菜纤维也挺大挺粗的
是炒着吃还是煮着吃
放不放盐
放不放调料
要不要和猪肉粉条之类的一起炒
是的
这些疑问只是说
而没有实践
具体如何
需要实践
需要大开脑洞
小明德实践后的结论是
水煮白菜不加任何东西最长久
因为加了调味料
是很难一次性吃下去足量的白菜的
量不足
连续次数不够
是不足以撼动陈年老便的
之前给一个伙伴说这个方法
他问我
白菜的功效是通便吗
是煮了喝汤吗
是中药汤剂喝多了吧,剂型不同作用也是不同的
然后去查了白菜的功效
富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
唯独没找到通便这个功效
然后觉得我是在和他开玩笑
白菜怎么可能治好陈年老便秘
是的,处在这个时代
各种营养成分
维生素
氨基酸
蛋白质
矿物质
...
挤满了我们的大脑

都知道吃蔬菜可以补充各种维生素
而恰恰忽略了人吃蔬菜最本质的作用
人类胃肠道不像牛羊一样
是没法消化吸收纤维素的
而蔬菜的作用在于人体就体现在
以物理方式增强胃肠道功能
协助主食的吸收
顺便补充些微量元素
平平淡淡才是真
饮食的平淡
不是所谓的清汤寡水
而是平淡的认识食材带给人的
最本真的作用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