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4日 星期三

我們是怎樣墮落的?唯识学很务实的告诉你答案

我們是怎樣墮落的?唯识学很务实的告诉你答案 

 净界法师
【3】大乘唯识的缘起——唯识的根本传承 
  我们先看第一个重点。那么法脉源流这当中有三段:
  第一个说明法门缘起;
  第二个诸师传承;
  第三个所依经论。  
那么我们先谈谈大乘唯识的一个缘起,这缘起分两段: 
  第一个先谈印度本宗的缘起,再谈第二、中国本宗的缘起。我们先看印度的本宗缘起,这以下有六大段,我们先看第一大段,请合掌:释迦牟尼佛,悲愍众生,从本垂迹,应世说法凡四十九年,于《解深密经》等诸大乘经中,广述法相唯识之妙义。 
  那么当然所有的佛法追根究底就是佛陀的出世说法,才有祖师的传承,我们先谈谈佛陀。   
那么释迦牟尼佛在这个大般涅槃的根本,这个「本」就是佛陀的大般涅槃,那么「迹」就是佛陀那个大悲愿力跟众生的因缘成熟以后,他来到世间的这种八相成道的一期应化的示现,佛陀示现在娑婆世界出生,乃至于出家、转法轮、入涅槃,这个四十九年当中,他在《解深密经》等诸大乘经中广述法相唯识的妙义,我们看佛陀的缘起,缘起思想。 
  大乘,小乘我们不谈,大乘的缘起有两块: 
  一个讲三界唯心,一个讲万法唯识。
佛陀的整个缘起法是以心做根本,那么以这个一念心性,当你是觉悟的时候,你依止一念心性修六波罗蜜,这个叫作清净法的缘起,这叫作三界唯心,比方说《法华经》,比方说《华严经》,所以你看我们读《法华经》、《华严经》,我们只能够做一件事情,就是随喜赞叹!
我们看到佛陀的富贵,我们看到佛陀的庄严,但是我们一个都没有,但是你还是要学,因为你必须要为未来铺路,你不可能永远处在凡夫的阶段,你现在不学你就永远没有希望,所以《法华经》跟《华严经》对我们来说叫作栽培善根,为以后铺路,因为它是一个清净法的缘起。那么广泛的说明诸佛的波罗蜜功德庄严,这个叫三界唯心,它是以真如做根本开展出来的缘起法,让我们知道说我们未来会怎么样,这是第一个缘起法。 
 第二个就是我们唯识学叫作万法唯识,这个识就带有感情,就是这个一念心性当它是一种迷惑的状态的时候,它往下堕落就变成万法唯识了,唯识学是很务实的让我们面对自己: 
  你现在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你会轮回?
  为什么轮回会相续?
  为什么我们死了以后,我们来生又会得一个果报?
  为什么圣人死了以后他能够入无生,而我们一定要有生?
  这个轮回的力量是怎么来的?
  到底我们启动了哪一个开关,把轮回的力量给开启出来?
  到底我们的内心世界哪里出了差错?  

所以万法唯识是一个杂染缘起,让我们很冷静的面对自己。清净的缘起是让我们面对佛陀,杂染缘起是让我们面对自己,这两个都需要面对:
  一个是未来的你,一个是现在的你。
  所以我们读《法华经》、《华严经》,是看到未来的我,未来我们有一天会变这样子;你学唯识学是看到了现在的你,这两个不太一样。那这两个都很重要,所以唯识学是探讨现在的你,《法华经》、《华严经》是探讨未来的你。 
  所以三界唯心是清净法的缘起,探讨诸佛的功德庄严,万法唯识是讲到凡夫的轮回的杂染缘起。所以我们今天所要学的就是佛陀出世以后,他讲到两种缘起当中的一个杂染缘起,就是《解深密经》所开展出来的唯识学。 
  好,这是我们整个唯识的根本传承,是佛陀的出世

内心的痛苦,真的可以被你所学过的方法解决吗?

内心的痛苦,真的可以被你所学过的方法解决吗?

身心灵这个说法已经很多年了。相信创意之旅的很多读者都熟悉这个概念。因为,我们公号的内容一直是围绕着身心健康和内在探索展开。包括情绪的认知与化解,生命的意义,认识自我、自然的生活方式等等方面。

只是,有些东西一开始接触起来特别亲切,有那种“终于找到了”的喜悦感,可是随着了解和学习的深入,却似乎觉得对此一无所知。比如,有一阵子,我对“向内看”这个说法觉得特别陌生。奇怪,明明都说了很多年了,而且是脱口而出的词,怎么我却突然觉得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向内看呢?到底什么叫向内?看,又是看什么?一种朦胧又混沌的感受袭来。我和我的老师说我发现我根本不懂什么叫向内看。结果老师说,这是个好事,说明你的学习真正开始了。

啥?发现自己对此很白痴,才是学习的开始?!

好吧。

这几天对痛苦的感受更加近了一些。似乎察觉到人内在心绪的繁复,心念的多杂,各种细微的感受飘来荡去,就像宗萨仁波切所说,“业力的风从四面八方吹来”,因为我们缺乏敏锐的觉知,因此常常会被业力的风吹的东倒西歪。我想,地球上的人基本都受着这些苦楚,情感的,名利的,尊严的,生存的.....苦无处不在:缺憾、失望、疼痛、抑郁。有时候真觉得毫无办法,什么也做不了。

今天,又有一个问题浮出来:我们所称之为身心灵的内容,各种方法,到底在做什么?真的对我们内心那些细微、隐微的痛苦有帮助吗?

我发现,我对此似乎也知之甚少。我不知道。

想问问你:你心中的身心灵是关于什么?你学习过什么内容或方法?想解决自己内在的什么痛苦?那些方法是否奏效?是否真正解决了你内心的痛苦呢?

楞嚴経与生活”之二 | “我”是什么?“我”在哪里?

楞嚴経与生活”之二 | “我”是什么?“我”在哪里? 

Sitanshu Kumar
作者:Sitanshu Kumar
译者:River

Sitanshu Kumar来自印度,他写了一个对《大佛顶首楞严经》的注解。以下是开头部分(后续具体解释经文的部分待写成)的一些注解,以英汉对照的形式在这里发布。

今天发出的是第二篇:“我”在哪里?

第一篇《阿赖耶》,点击划线部分阅读。
Where Am I ?
我在哪里?
Occasionally, while daydreaming, somebody will jolt us by asking, “Where are you? Be present”. Our mind has a tendency (Vritti in Sanskrit) to float in the realm of past and future projections, seeking rewards in purely mental states.
有时,当我们陷入白日梦的时候,别人会警醒我们说,“你在哪呢?回过神来。” 
我们的心有这样的倾向(梵文称为Vritti),喜欢在过去与未来投射的领地遨游,在纯粹的心理活动中寻求满足。

Is there a deeper shaking that we require in order to wake up from a more profound day dreaming state? This state exists in the sub-stratum consciousness, (Citta in Sanskrit) and the object of meditation is its negation. In this section we will take the help of our logical faculty to deliver it a good shock.
要把我们从一种更深的白日梦中唤醒,我们是否需要某种更大的冲击?这种更深的白日梦状态存在于意识的底层(梵文称为Citta),而冥想的目的就是对它的扫除。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借助我们的逻辑能力来给它一个不错的冲击。

“I think therefore I am”, says a philosopher. When we say “I think” are we not assuming the “I”? Isn't this argument circular? I think it worth our time to investigate the hallowed “I”? Although many questions c  an be raised when we investigate the nature of the “I”, we will concentrate on a few simple issues.
“我思故我在”,一个哲学家这么说。当我们说“我思”的时候,我们不是已经假定“我”了吗?这不是一个循环论证吗?我想我们值得花时间研究一下这个神圣的“我”。虽然在研究“我”的性质时,我们可以提出很多问题,但我们会集中于几个简单的问题。

The idea is not to entangle the readers mind in obtuse inquiry, but to enable him to shed the weight of the self, sharpen the mind and lead him to the light of “non I”. The process of opening and resolution of these questions can have a profound and subtle shift on the state of mind of individuals. Here are the questions we engage:
我们的意图是不要让读者卷入迂腐的探究,而是要让他能够卸下自我的重负,让心变得敏锐,把他引向“非我”的光明。开启并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能够对人的内心状态产生一种深刻与微妙的转变。下面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Does the “I” have a substance
“我”有实体吗?
Does the “I” have a locality
“我”有处所吗?

The society is built around certain assumptions, and the constructive penetration of such assumptions, even by a few human beings, has a profound effect on the whole society (if the society is considered “stream consciousnesses”, even a single separated drop effects the course of the stream).
社会是建立在一些假定的基础上的,而建设性地深入探究这些假定,即便是少数几个人这样做,也会对整个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我们把社会看成是“意识的河流”,即便一个单独的水珠也会影响整个河流的方向)。

The mind (“I”) which discerns the three dimensional world around us, orders it by dividing it in separate objects, locating them spatially. The mind also orders events in an individual's life temporarily. We all are quite accustomed to these ideas. If a child is asked where are you, it will point to the physical body. If it is asked where are your senses, it can point to sense organs. As a simple logical proof, we can say that if we shut our eyes we are unable to see, and so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sense of seeing resides in the eyes.
能感知我们周围的三维世界的心(“我”),把这个世界分为不同的物体,把它们放在空间的不同位置。心也把个人生活中的事件放在时间里。我们对这些都很熟悉。如果你问一个孩子你在哪里,他会指向他的身体。如果你问他你的感知在哪里,他可以指向他的感觉器官。作为一个简单的逻辑证明,我们可以说如果我们闭上眼睛,我们就看不见了,于是我们得出结论,视觉就在眼睛里面。

Is there an easy way to conclude the locality of the mind? In the following we will see how the Buddha refutes all the attempts made by Ananda to pin down the locality of the mind.
是否有一种简单的办法来确定心的位置呢?下面我们会看到佛陀是如何反驳阿难的所有试图确定心的位置的尝试。

A conversation has erupted between the two of them after Ananda, giving in to carnal desires, attempts to visit a prostitute. The Buddha, using some super-natural methods has been able to deter him. The Buddha quizzes Ananda as to why he has joined the order of monks. Ananda reply is that using his intelligent mind he deduced that joining the order is most beneficial to him. Upon hearing that, the Buddha asks him if Ananda can locate his mind. I give an abridged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article) version of the exchange.
在阿难降服于自己的肉欲,准备去找一个妓女的时候,佛陀用神通阻止了他,他们俩之间发生了一段对话。佛陀考问阿难为什么要加入了僧团。阿难回答说,他用自己的心思考推断加入僧团对他是最好的。听到这个回答,佛陀问阿难能否说出他的心在哪里。

我在这里(在本文允许的范围内)给出一个这段对话的简化版。


阿难与佛陀的对话

Ananda(阿难,下以A指代): Revered Sir, the knowing mind is inside the body. Through the openings of the eyes the mind can see what lies outside the body.
阿:尊敬的先生,心是在身体之内。通过眼睛心可以看到身体之外的东西。

Buddha(佛陀,下以B指代): Ananda, if that is so why can the mind not see what is inside the body? A person sitting inside a room with an open window can see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佛:阿难,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心看不到身体内的东西?一个人坐在开着窗户的房间里,可以看到房间里与房间外的东西。

In hindsight, I would say that Ananda gave up a little to easily, but we can take the argument further and see that we cannot hold it.
事后来看,我会说阿难放弃得太容易了一点,但是我们可以继续推理下去,并发现论点确实不能成立。

A: Revered Shasta, then it must be that my knowing mind is outside my body.
阿:尊敬的先生,那么能知之心应该就在身体之外了。

B: Ananda, if the knowing mind is outside the body then the two are separate. If the mind knows something, the body should not feel it and when the body feels something the mind should not be aware of it. Your contention that the mind is outside the body seems quite groundless.
佛:阿难,如果能知之心在身体之外,那么身与心就是分离的。如果心知道什么,那么身体应该感觉不到它。而当身体感觉到什么,心应该不知道它。你的心在身体之外的说法似乎毫无根据。

A: Revered Shasta, since the above two explanations are incorrect, the mind must be hidden in my senses. Just as even if a piece of crystal glass is placed on the eyes, yet the eyes can see, so the knowing mind is hidden in the sense organs.
阿:尊敬的先生,如果上述两种解释都不对,那么心一定藏在我的感知里。正如一个水晶杯子放在眼前,但是我们仍然能看见,心必然藏在感觉器官里。

B: Dear Ananda, can you not see the glass placed on your eyes? So the knowing mind should be able to see the eyes. But since you do not, this argument does not hold much water.
佛:亲爱的阿难,你不能看见放在你眼前的杯子吗?所以心应该能看见你的眼睛。但是因为你看不见,所以你说的并不成立。

A: Revered Shasta, let me try another possibility. When the mind is united with the external, the sensation of seeing is produced, which is neither inside nor outside the body nor in-between.
阿:尊敬的先生,让我试试另一种可能性。当心与外在事物结合的时候,视觉的感知就产生了。心记不在身体内,也不在身体外,也不在内外之间。

B: Ananda, either the mind has a substance or none. If it has no substance how can it unite with the external, which is substance? (There is a logical difficulty here. Similar difficulties are found in modern physics. To site an example, the famous “wave particle duality”, where an object is both a wave and a particle simultaneously). If it is a substance, then either it is outside the body, or inside, but by the previous arguments that does not hold good.
佛:阿难,心或者有实体,或者没有。如果心没有实体,它怎么能与外在事物,它是实体,相结合呢?(这里有一个逻辑的困难。类似的困难也存在与现代物理学中。举个例子,著名的“波粒二象性”,一个客体同时即是波又是粒子)。如果心是实体,那么它或者在身体之外,或者身体之内,但是前面的论证已经说明这都是不成立的。

A: Revered Shasta, it is the eyes that see and the mind that knows, the mind does not see.
阿:尊敬的先生,是眼睛看见,是心知道,不是心看见。

B: Ananda, if the eyes alone were able to see, then a dead person should be able to see. Is the mind a substance? If it is a substance, is it one or many? If it is one, when you grab your hand, you should feel all four limbs are being grabbed. So it cannot be one. (Of course it cannot be many, otherwise everyone would have 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
佛:阿难,如果只有眼睛就能看见,那么一个死人应该也能看见。心是实体吗?如果它是实体,它是一还是多?如果它是一,当你抓住你的手的时候,你应该感到你抓住了所有四肢。所以心不可能是一。(当然它不可能是多,否则每个人都会有多重人格症了。)

For the sake of not burdening thereader, I am omitting the more intricate details of the argument. You can amuse yourself by inventing a possible argument for a specific location of the mind and then contradicting it. The message is starkly simple, the most famous “I” cannot be located. The center of our consciousness, around which we build our dreams, project our aspirations, expend our energy, is simply missing in physical space, or at least cannot be located by human intellect (the same intellect which has landed us on the moon, split atom, and helped us peer to the ends of the physical universe).
为了不给读者过重的负担,我省略了这个论证的更复杂的细节。你可以作为一种娱乐发明某种可能的方式说明心在什么地方,然后再证明它不成立。所有这一切说明的问题是惊人的简单,这个最著名的“我”是无法被指定一个处所的。我们意识的中心,围绕它我们构建自己的梦想,透射我们的希望,花费我们的能量,在物理的空间却是找不到的,或者至少无法被人的智力找到它的位置(同样的智力曾经把我们送上月球,曾经把原子打碎,帮助我们揭开物理宇宙直至它的底层)。



Meditation
冥想


Though I see the shadows
I could not find the real
As it is not inside, outside or in-between
neither does it arise and disappear
Where does my egotism lie?
Letme dispel the reaction of hurts
the promise of pleasures
feel the subtle yet expansive
joy of non-ego
虽然我能看到影子
我却找不到真实
因为它不在里面,不在外面,也不在中间
它不产生,也不消失
我的自我在哪里?
让我驱散伤害的心理反应
以及享乐给我的承诺
去感觉那微妙但却广阔的
非我的快乐


Learning
功课

A good relationship has the quality of newness. Since egotism is a leftover of time, it diminishes the quality of our interactions. Instead of gaining energy from beautiful human endeavors, we lose it through egotistical frictions. It sustains perceived past hurts and colors verbal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By focusing on the arguments that the knowing mind cannot be found (and so the ego), the illusion of the ego is loosened. As most illusion is a trap of energy, the meditater can feel a fresh rush of subtle energy and joy envelope him.
一个好的关系会具备新鲜的品质。因为自我是时间的剩余物,它削弱了我们互动的品质。我们不是从美好的努力中获得能量,而是通过自我的摩擦失去能量。自我维系着我们看到的过去的伤害,并给我们的口头或非口头交流戴上色彩。通过思考能知之心无法找到(因此自我也无法找到)的论证,自我的幻觉被削弱了。因为多数幻觉只是一种能量的束缚,冥想者会感到一种新鲜的微妙能量与快乐涌动而出,并环绕着他。


作者介绍

Sitanshu Kumar出生于古城贝纳拉斯,印度恒河沿岸的精神之都。五岁起进入附近的克里希那穆提学校学习了十年,后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学习电气工程。他毕业于加州洛杉矶的物理和电气工程专业,目前居住在加州硅谷。

他从十岁起就对寻求真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1976年开始学习克氏的教义,1979年开始学习佛陀的教义。他愿意和任何人在任何时候探讨生活,他相信可以洞察真理,而不存储任何结论。Sitanshu第一次见到克是在他5岁的时候,从远处看,他觉得克是金色的。此后,每年当克访问Rajghat(圣雄甘地墓)时,他都会见到克。



阿頼耶識持一切种子、亘通三世,宇宙万有所依

阿頼耶識持一切种子、亘通三世,宇宙万有所依 

净界法师 
   10】什么是第八识——异熟? 
  我们先谈谈我们还没有一念不觉之前,我们的本来面目是真如,但是我们当然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我们现在是一念不觉以后呢,我们回到讲义第九面,已经变成了八识了,所以从真如一念不觉堕落以后,我们必须要务实的去了解自己了。 
  那么我们怎么了解自己呢?首先我们把我们的心识分成三大块:第一个第八识,异熟;第二个第七识,思量;第三个是前六识。 
 前六识的了别就是这个第九页的讲表,左边第八识第七识跟前六识,那么这个就是我们整个八识的活动状态。好,我们简单的解释一下,这个八识的一个功能。请大家翻到讲义第十面来,首先我们了解八识,先看我们最深沉的最根本的,第八识叫异熟,第八识它有两个功能,一个叫含藏,这个藏就是收藏,像仓库一样可以收藏一切的东西;第二个叫异熟。 
 含藏是约着因地来说的,第八识能够收藏我们无量劫来所造的善恶业力的种子,我们每一期的生命都是生灭变化的,比方说你昨天已经消失了对不对,但是你昨天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没有消失,你所走过的痕迹第八识全部记录下来了,行为消失了,但是你的功能,你昨天所做的任何事情,你所讲的任何话,全部被记录下来了,一个都跑不掉,第八识就有这个本事,它不是仅仅把你昨天记录得好好的,它把你无量劫的生命的每一个时间,所发生的任何事情全部记录下来。

所以,它含藏你无量劫来的,过去所造的任何的功能,所想的也包括在里面,身口意三业,但是一般来说我们讲业,从唯识的角度要付诸行动才算业,没有付诸行动的,这个业不能成形,唯识的定义是身口意三业,要付出行动,要付诸口业跟身业,唯识才认为这个业是完整的。起心动念这个业在唯识学的定义它是不完整的业,这个我们后面会说业的形成,当然从《楞严经》从比较高端的这个经典里面,有些是把起心动念就安立做业,唯识学是不同意的,唯识学是付诸行动才有业。 
  那么,总而言之,你过去生所有的身口意的活动,第八识全部保存下来,所以它第一个功能是含藏,但是它不是含藏而已,它会把它释放出来,这才可怕,它会把这个功能把它成熟,再释放出来叫异熟,就像说土地,你看你在土地里面播下一个蔬菜的种子,这个土地它可以把这个种子把它含藏起来,然后用它的矿物质去滋润这个种子,让它慢慢的发芽,产生枝叶花果对不对,这个土地是不是有成熟种子的功能?你本来是个种子,怎么会变成蔬菜呢?因为有土地嘛对不对?所以土地是不是有成熟蔬菜、成熟水果的功能对不对?阿赖耶识就是这样子,我明明给你的是一个业力的种子,你怎么变现出一个人出来,变现一个果报,因为阿赖耶识有本事把你的种子转换成果报。   
就像这个电饭锅,诸位你看我们早上煮粥,你说我昨天晚上放的是米,早上起来为什么变成粥呢?因为这个电饭锅把它成熟了,它有本事把它成熟。阿赖耶识也是这样子,给你的是一个业力种子,怎么你把它变成果报呢?因为它有成熟的功能,所以阿赖耶识有两个功能:第一个保存种子,第二个把种子成熟变成果报,这两个功能一定要记住:一个含藏一个异熟。因地上你有本事造业,它就本事把它收藏起来,多多益善;第二个等到你业力累积到一个程度的时候,它就把它变现出来

当你是善业起现行的时候,第八识把它变成一种快乐的果报;当你的罪业起现行的时候,它就变成一种痛苦的果报,它会把它变成果报,这是第八识的两大功能,含藏种子、变现果报。 
  好,我们来看看变现果报,是怎么变现的,这个熟为什么加一个异呢?因为它因地的种子,转换成果报的时候,有三种变化,这个异叫差异,第一个时间上产生变化了。诸位如果你今生活得很快乐,你知道你该感谢谁吗? 
  对!   
跟你没关系喔,跟今生的你没关系,你要感谢前生的你,不是你今生有本事,是前生的你有本事,因为它因地造业的时候到得果报,它是隔代受报的,它时间上有差异——异时而熟。你今生所造的业,绝大部分都是来生才能得果报,因为它要经过成熟。你看你种稻米,你春天种下去,你什么时候开始成熟呢?秋天才收割。所以,你如果说,我今生很努力的修善,我还是如此的痛苦贫穷,你不要怕,你今生的善业来生即将出现,因为你要给阿赖耶识一点时间,它必须要成熟,它要慢慢的煮才能够成熟,你的业还没有成熟。 
  所以,异时而熟,就是说阿赖耶识,把因地转成果报的时候,它因地造业的时间跟得果报的时间,它有时间差的,可能差一代也可能差两代也可能差三代,所以它是异时。 

 第二个异类。 
  这个类就是它的性质改变了,因为因通三性果为无记,你看你造业的时候,因地造业的时候,有善恶无记对不对?果报没有善恶,果报全部是无记的,没有善恶。那我问大家,痛苦的果报是善是恶? 
  它没有善恶,它只论苦乐,果报,你不能够说痛苦是一种罪业,那么这样子的话,痛苦是一个罪业,这个罪业又招感一个痛苦,那就糟了,罪业是有招感性的,那这样你一个人造了罪业得到痛苦的果报,这个痛苦的果报又变成罪业,那叫一因多果了。一个人痛苦他可能自甘堕落,一个人痛苦他可能奋发向上,所以痛苦不决定是善,也不决定是恶,看你是怎么面对它,所以果报全部是无记。
 
 诸位,果报只论苦乐,就是可乐的果报跟痛苦的果报,如此而已。到底你在快乐当中你会向善还是向恶,答案是不一定,因为这个果报都没有善恶,所以它造业的时候是有善恶,但变成果报的时候,变成没有善恶性了,所以它的性质怎么样?改变了,异类而熟。 

 第三个变异。 
  它的数目产生变化了。你今生布施三宝一百块,你来生一定得到一百块的果报吗?不一定!对!这跟你的心态有关。你是一种非常欢喜心,非常的意乐来布施还是很勉强的布施,这个会产生很大的变化。所以你这个业种子种下去,到底这个最后的水果会开得多大,数量有多少,这个未来充满了变数,会受你的第七识跟第六意识的激发的影响,后天的影响很重要。所以你造业的时候跟得果报的时候,这个数量产生很大的变化了,这跟你的心理素质有关系,你是不是发菩提心,还是以这个自私的心,都有关系。

所以呢,因为你因地到果报成熟的时候有三种差异:异时、异类、变异,所以我们在成熟前面加一个异,来解释它的因到果有很大的差异,有三种差异。其实这个异熟简单讲就是果报的意思,它是一个果报,它负责变现果报。 
  这是第八识,第一个收藏业力,第二个变现果报两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