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5日 星期三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只适用于净土宗!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只适用于净土宗!

净界法师 



【97】第六意识跟那个心,是不是可以划等号?

学员:师父慈悲!我想问一下,那个第六意识跟那个心,是不是可以划等号?

师父:对对对,我们一般讲心,就是第六意识了!一般讲心,原则上都讲第六意识多了,因为它活动力最强,造业力最强,它的思考能力也最强。一般我们讲心,是讲第六意识。

学员:那这个有人讲这个三魂七魄,那又跟这个八识有什么关系?有人讲往生的时候要三魂一起往生?

师父:哦 三魂七魄,这是道家讲的法,是吧?

学员:对,就是有的法师也有讲过,说往生的时候三魂……

师父:经论里面没有这种说法,它讲八识而已。三魂七魄,根据我所知是道家说的。

学员:有没有对应?

师父:这个怎么对应我也不清楚了,它们是怎么区判的,反正八识就是八识呗。

学员:因为有人讲,往生的时候要三魂一起往生。

师父:往生是要第六意识来引导第八识,第八识所有的业力,都必须要顺从本愿,让它顺从,你必须把第八识统一起来,只有第六意识做得到,这件事情只有第六意识做得到。

现在问题不在业力这一块了,所以蕅益大师说,第六意识你要善加引导的话,连造罪都可以往生,他说就算误造恶业,速疾忏悔,也是往生的资粮。

你看他讲到这种程度了,现在诸位,关键不是说你业有多重,你的烦恼有多深,这个都不是问题,关键是你现在第六意识未来要怎么做。

现在关键已经不只是你过去做了什么,而是你未来要怎么走,第六意识是影响力最大,最有改变空间的。

净土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只适用于净土宗,它可以不管你的过去,但是它非常在乎你的未来。

你是不是愿意相续下去还是做出改变,它只论未来不论过去,但是如果这个业你继续造作,你一定不可能带业往生,这个业你带不走。

如果你还在造作的话,这个业它不可能让你带走,因为你不断的在刺激它嘛!你怎么带得走呢?

所以断相续心,这个就变得很重要了,你要让业力沉淀下来,你必须靠第六意识断相续心,否则它业沉淀不下来,沉淀不下来,那就不是第六意识引导第八识了,那就不是随念往生了,那临终的时候就第八识引导你了,对不起,你把第八识养的肥肥壮壮的,你不断的去滋润第八识,临终的时候,第六意识说了就不算了,那叫做引满能招业力牵。

所以你看你是要加强第八识的业力,还是要加强第六意识的愿力,看你喽!你现在都有机会改变,当然第六意识你不能跟它来硬的,我们讲过智慧永远是最重要的,你要跟它沟通,你要说道理给它听,让它产生胜解,它才会心甘情愿的去做,才会在你规划的道路上走过去。

改造心地,也是佛法的根本思想!

改造心地,也是佛法的根本思想!

惟贤长老
一、唯识的中心是改造心地
唯识是讲什么的?唯识的中心思想是改造心地
《华严经》讲:“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心地观经》讲:“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
我们的心地贪嗔痴重就形成染污现象,我们心净,内心清净,以清净心、善心就可以形成现实的和谐清净世界,万法由心生嘛。
唯识学就是阐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个道理的,《华严经》讲:“三界虚妄,唯识与心作。”心能造业,就有无明和业所感的这个器世界。心能转业,以净心就可以形成一种清净世界,和谐的世界。
所以阿弥陀佛他有净心与愿心,就形成西方极乐世界。弥勒菩萨以净心在欲界天形成了兜率内院。将来弥勒下生,龙华三会就是五戒十善那么一个清净的世界。
《瑜伽师地论》就是弥勒菩萨说的,是唯识宗的根本大论,详尽地阐述了这个世间(有情世间、器世间、圣者世间)是如何由心识建立的。
二、念佛号就是一切唯心的体现
世亲菩萨是唯识宗祖师,同时也是净土宗祖师,他写有一部《往生论》,解释这个净土的教义。《往生论》说:“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略说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什么叫清净句?就是佛号。我们能够念一声佛号,就形成极乐世界的三种庄严:佛庄严具八种功德;菩萨庄严具四种功德;国土庄严具十七种功德。这个功能就这么大。心力强过一切,这就是一切唯心的道理。

过去,毛主席讲过:正确的思想指导正确的行动,有正确的行动就有正确的结果。尽管物质决定意识,但是意识的反作用那个力量强大,可以改造自己,可以改造世界。所以念佛功德相当大!以清净句形成庄严。
我们的祖师讲: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念佛就是参禅,为什么这样讲呀?参禅就是恢复你的那个清净心,恢复佛心。佛心就是清净心、广大心、正直心、平等心、慈悲心。念一句佛号消除贪嗔痴,修慈悲观这就恢复了佛心。
所以念佛之人,必须懂唯识的道理,这是佛法的根本思想,学习唯识对于念佛,有着最现实的指导意义。这样,念佛就不是盲念、瞎念,念一句就有一句的功德,否则如果你心不到,哪怕你一天到晚念得再多,念得唇疲舌焦,也起不到多大作用。因为佛法是改造心灵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心能创造一切,心又能认识一切,就像一个工程师一样,绘了蓝图,根据蓝图修造房子,修造了以后又要凭“心”来认识它合不合标准,这就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也就是《华严经》讲的“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这个意趣。
三、念佛与人生佛教思想一致
人生佛教是太虚大师提出来的。太虚大师是倡导唯识学的。那时我在缙云山读书,他给我们讲过唯识学,也讲过人生佛教。要改造心灵,走上佛的道路,必须把人做好。
他有两首诗,一首就是:“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你要想成佛吗,先把人做好,人做好就可以成佛,这是基础。
还有一首诗讲:“如果发愿学佛,先须立志做人。三皈四维淑世,八德十善严身。”这个就比较具体了,怎样学佛呀?怎样做人呀?做人的标准,三皈,要皈依三宝;四维,要懂得礼义廉耻;八德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十善就是身三“不杀、不盗、不邪淫”,口四“不妄语、不粗恶语、不离间语、不绮语”,意三“不贪、不嗔、不痴”。
太虚大师就在这首诗里提出做人的具体标准:三皈四维淑世,八德十善严身。这与净土宗的三福业相一致。净土宗经典《观无量寿经》具体指出:“念佛人要修习三种福业。
”哪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三福业,第一代表人天乘的善,第二代表声闻缘觉乘的善,第三代表大乘菩萨行的善。所以学佛,先从做人作起,这是最起码的。
在抗战时期,有一个记者问太虚大师:什么是佛教最重要的一法?什么是中国最急需的一件事?太虚大师就答,佛教最重要的一法是讲业报、讲因果。不懂业报、不相信因果这就不是佛法,学佛要懂因果。
第二个问题什么是中国最急需的一件事呀?太虚大师说:“道德。”要以德化国家,国家才能太平,社会才能安定,人类才能和谐。太虚大师精通唯识学,处处讲改造心灵。心灵不改造,道德不建立,因果不彰显,这个社会就混乱了。  
所以大家就要明白这个道理,学习唯识对这个念佛人的现实指导意义很大,心的力量很大。你念佛,若是能够以佛的五心“清净心、广大心、正直心、平等心、慈悲心”来念,当下就是净土,当下就是极乐!
你们就要有这个心,有这个心就可以创造和谐的世界、和谐的团体、和谐的家庭,可以增加团结力、向上力、革新力,就起这个大作用。--(录音整理:正语;文字编辑:正根)

唯䛊學乃生生不已生命之流!

唯䛊學乃生生不已生命之流!

宽谦法师 
唯识学-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  

佛法是佛陀教导我们认识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理法则,真理法则有它所现出来种种千变万化的现象。
生活上的一点一滴都是现象,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都可以说是现象,其它包括色、声、香、味、触,乃至脑里想的都会呈现出种种的现象,这些都是“相”,是我们比较有经验的部分。
唯识学擅于表达生命的现象,研究的是“法相”的问题。
就好像认识一个人,我们可以知道他的长相(高、矮、胖、瘦),乃至他的声音是温柔或粗燥,或是凶巴巴的,我们理解一个人的这些,都还是表面的现象(相)。
还有一部分比较困难的叫做“性”。例如要深入理解他的个性,到底是忠厚老实的,还是比较奸诈的,那是个性的问题,是比较深沉,比较不容易理解的部份。
佛法专门谈“法性”的是般若,如《心经》、《金刚经》等都在谈空,谈不,谈无,谈非,这些不、无、空、非都有否定的倾向,否定甚么?自性。
这不是要否定“性”,而是“法性”最深沉的部分叫“性空”。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物质也有物质的特性,金属有金属的特性,木头有木头的特性,金属里的金、银、铜、铁也都有它们的特性,它们的延展性乃至融点、沸点也都不一样,那都是“性”的部分。
为甚么说最深沉的部分就是“性空”。
“空”其实是一个否定的符号,它否定自性的存在。自性就是:
一、独存:由单一的因缘能够独立的存在。
二、不变:它能够不变的存在。
三、主宰:乃至我们能够主宰它的存在。
其实以上都不存在的,所以要否定它。但是我们通常都会以为它是存在的,所以我们会做种种无理的要求。
好比我们很不容易结交了一个知心的朋友,对他赤诚相待,我们是不是往往也要求他对我绝对忠诚,是不是会在感情方面要求对方不能变。
而且还想主宰他。也就是所有的一言一行乃至于心中的想法都要让我知道,一定要在我能监控的范围内,有没有这种倾向?父母对子女是不是有很深沉的主宰特性?往往是以单一的角度在思考对子女的态度。我是你妈,永远都是你妈。
却忘了这个孩子会变成人家的丈夫,会变成人家的爸爸,他有很多的角色要扮演。但是做父母的都不管这些,只认定我的想法。
所以很多痛苦和烦恼都是从这里来的,因为我们执著,执著以为是单一的,是不变的,以为是真实我可以主宰的,这就是非常深沉的“自性妄执”,所以要用 “空”,用否定的部分去破除。
唯有破除这“自性妄执”,我们才有智慧可言。
唯有破除这“自性妄执”,我们才有可能深入法性,也才可以豁达。
唯识专谈法相,《唯识三十颂》里只有一个偈子在谈“性”,但要谈“法性”一定要用中观,用般若,用龙树菩萨的思想来谈。透过唯识可以知道整个宇宙人生千变万化的现象而不在于法性,这二者是不冲突的。
譬如我们认识一个人要理解到很深度的部分,或只要理解他表面的表相如何,这二者其实不相冲突,只是深浅的问题。
“ 空不碍有”,所谓的空是讲性空的空。所谓的有,是讲相有的有。性空相有,这二者其实是不冲突,不矛盾的,只是一个在谈性,个(特)性的问题,最深层的性是性空。
唯有透过性空才可透彻一切。有情众生是性空的,无情器世间一样是性空的,山河大地也是性空,所以透过性空可以透彻一切。
因为性空,而转换出千变万化的现象,这些现象(相)怎么来的?它就是透过性空,缘生缘灭而出现的,缘生缘灭,所以叫缘起法。
般若要谈的一个重点就是“缘起性空”。因为“性空”的关系,所以能够缘起。缘起是法则,包括缘生也包括缘灭。一切现象其实是从缘生缘灭所显现出来的,这二者合起来叫缘起法。
缘起法则是因为有性空之故,任何形成的现象都不是单一的,起码有两个以上的因缘才合得出来。


什么叫修行?其实是要修到生命的层次才叫修行,如果只是生活,那都还是表面的,是短暂的。有生之年,这口气还在的时候叫生活,不在的时候就不叫生活,就面临了生死问题。
生命,它不只是活著,它还包括死亡。活著的时候,我们可能争名、争利、争地位、争种种…,当一口气不来,到底哪一样跟著我们去?哪一样是我们的依靠?
所以佛经有云“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个业,必然深沉到生命的层次里面。
以唯识来看,我们有眼耳鼻舌身,主要是因为我们有心,因为有心,所以知道眼睛看的色境;
因为有心,所以知道耳朵听到的声音;
因为有心,所以知道鼻子闻到的香味;
因为有心,所以知道舌头舔到的酸甜苦辣;
因为有心,所以感受到身体的触觉;
因为有心,所以有自己脑海里所现出来的种种现象,是不是这样?我们几乎都是忙于这些外面的一切,因为忙碌这个,所以心也跟著忙,对不对?
这些都比较外在,其实我们用的心很浅,很表面,都是浮在上面的,因为我们随时被牵制,被影响。
其实还有更深层的部分,我们并不清楚。前面眼耳鼻舌身这些部分,可以说是在处理我们的生活,人活著的时候有用,不但有用而且还管用,活的时候有眼才可以看,有身才有触觉;
哪一天死掉了,这个身体还有用吗?耳朵有用吗?眼睛有用吗?是不是都没有用了?所以这个部分说实在的,只有帮助我们生活的部分,透过知识、文明和技术,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
但是世间再高的学位、名份和地位,有没有人能说:“我不会死?”其实还有更深沉的部分是我们感觉不到的。

你一生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心中的恶

你一生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心中的恶

印能法师 
  人们常说的“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都是人心的执念在作怪。
  外在的“他”,
  只是一个满足自我的道具。
  一切痛苦的原因是爱自己,
  我们真正要战胜的是内心的烦恼,
  而不是外在的敌人。
  你的终极敌人不是别人,而是心中的恶
  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所有人。我们看不惯的人和事,也是因缘,用愤怒去面对,只是伤人、伤己、伤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愤怒不是我们的武器,而是我们的敌人。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方向,内心就会非常脆弱、虚弱,总要去追求外在的肯定来满足自己,把希望寄托在外境上,一旦外境不符合自己的预期,就容易失望、愤怒或痛苦。
  当我们抱怨、愤怒或失望时,观察一下自己的心,全部都是在看别人的不是。
  佛法说“向外求”就是我们痛苦的原因,要多想想自己的行为:我做了什么?我做得够不够?我对别人付出了多少?
  在果相上求绝对的公平,无有是处,因为每个人种的因不同。我们要把生命当成一个流动的过程来看待,不能仅停留在现在这一刻。
  要明白此刻是在过去无数时光的基础上产生的,顺境不要得意忘形,逆境不要愤怒悲伤;要看到当下一刻对于未来的价值,造善业、种善因,让人生步步增上。
  凡夫行事,都是为了“我”,所以才会发生亲友间为了利益而反目成仇的事。别人的“出卖”与自己的“愤怒”,根源都是“为了我”,其实每个人都是烦恼的受害者,同样可怜。
  修行人以业果来要求自己,用慈悲来宽恕他人,在人情冷暖中完成生命的修炼。日久,这样做的意义自然显现。
  嗔习重,人愤怒时容易失去理智,不仅无法帮助“过错方”改善状况,反而令自他一起造更重的恶业。要改变内心,改变习性,需要长时间努力修行,让自己的慈悲、智慧、心胸都上一个新台阶。
  我们拼尽所有的力气,从来都不是为了他人,而是为了爱自己,为了心中的一个幻想。
  我们的痛苦、愤怒是因为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我们的牵挂是因为自己的占有欲没有得到满足,正如人们常说的“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都是人心的执念在作怪。外在的“他”,只是一个满足自我的道具。
  憋成内伤,恰恰因为没有“忍辱”。忍辱,不是忍受外在的侮辱,而是超越内心的烦恼,只有自己的心才能对治自己造成内伤。
  反过来,即使外相上疾言厉色、金刚怒目,如果内心没有愤怒,而是希望以此帮助对方改过,那也叫忍辱。
  我们真正要战胜的是内心的烦恼,而不是外在的敌人。佛教徒的忍让不是无原则无目的的被动承受,而是懂得自己行为的意义,不成为烦恼的奴隶。
  他人之恶,过在他人,与我无关。如果我们因为他人之过而生起嗔恨,则如同接过了他人之恶成为自己之恶。外在是荆棘,但我们可以在内心种莲花,不要把外面的刺搬到自己心中。
  佛法中,终极的敌人是人心中的恶,而不是人;降伏恶要靠慈悲与智慧,而不是嗔恨与暴力(当我们愤怒的时候,内心中同样是恶);
  改善的办法是在烦恼与业上入手,改变其因,而不是仅仅在果上着力。具体事情的处理根据不同的情况会不同,也可用霹雳手段,但心中不能有怨与恨。
  “霹雳手段”只是方法,核心是要有“菩萨心肠”,若无此内涵,就成了冤冤相报、以暴制暴。众生重果,菩萨重因,面对假丑恶,众生在果相上愤怒,欲摧灭之,菩萨的方法却是在因上净化。
  一个人也好,一个社会也好,如果不从根本上拔除恶根、改良土壤,恶果是难以尽除的。这个根本就是人心 。
  一切痛苦的原因是爱自己,当我们认识到自我这个真正的“敌人”时,就走上了远离痛苦的道路

《我不是药神》:活着的境界分5层,多数人在第2层,你在哪?

数人在第2层,你在哪




你的朋友圈,被电影《我不是药神》刷屏了吗?

看完电影,站在万达的商场里,有一刻,我是恍惚的。

剧中的情节,那么催泪,但一切又好像那么近。

这部国产电影说的是:

中年神油店老板程勇,一度落魄到交不起房租,因为白血病人的意外求助,他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的独家代理商。

这种仿制药,和4万块钱的正版药,药效一样,售价只有500,是许多穷人的救命药。

他因此收获了巨额利润,被冠以“药神”的称号。

他后来突然发现,代购可能违法,决定洗手不干。然而,他过上了安逸的日子,曾经帮助过的白血病人,却一个个死去。

目睹病人死亡后,他决心继续代购,也把自己命运推向了另一个方向。

网络普遍的评价是,这可能是今年最好的国产片,它几乎触动了每个人的痛点。

但换个角度,因为和疾病、金钱、人性零距离,这部电影实际上,更折射出了每个人活着的状态和境界。

影片中,活着的境界,至少分5层,多数人都在第2层,你在哪?
老谋深算
逐利而行

这一类人,金钱就是他们活着的全部目的。

他们没有什么是非观,为了利益,他们可以穷尽所有手段。

为了金钱,他们扭曲三观,看淡真情,甚至可以铤而走险。

电影中的假药贩子张长林,就是典型的这种人。

他不顾别人生死,常年四处贩卖假药。

在人前,却侃侃而谈,正义凛然。

在人后,当他发现程勇贩卖假药后,勒索要挟,获得了印度格列宁的中国代理权。

他对程勇一再敲诈,对重病的他人,没有丝毫的怜悯之心。

只有高额的利润,才能刺激他的热情,才能引爆他所有的能量。

这类人,现实中其实还有很多。

比如,可能偷税漏税的明星;再比如,为了金钱,不惜纵火的杭州保姆。

然而,你可以卑微如尘土,却不可扭曲如蛆虫。

这些人,不是不懂,只是贪婪和冲动,左右了自己。
岁月寻常
负重而行

这类人,占到我们中的绝大多数。

他们活得普通,有软肋,也有盔甲。会在深夜的朋友圈里流泪,也能在办公室里拼命。

他们偶尔也有抱怨,却从不在人前示弱,负重前行。

为什么?

前几天,有篇文章热传,名字叫《摧毁一个中年人有多容易》。

里面有句话,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因为他们要平衡父母妻小,平衡领导客户,平衡收入支出。更要平衡情绪,藏好苦逼、愤懑、疲倦,只剩脸上的一抹微笑。

就像电影里的单亲妈妈刘思慧,她独自照顾生病的女儿,为了生计,被迫在夜店跳钢管舞。

为了生计,后来又加入程勇的买药小分队。

她曾经无数次遭遇非分的要求,也曾心酸,但几乎没有哭过。

哪里有什么轻松,所有看似寻常的人生,不过都是有人替你扛着。

他们拼命奔跑,忍受了所有的不容易,才让你过上了平凡的生活。
即便遭遇命运重击
心里仍然有光

比起多数普通人,这类人更值得你尊重。

电影里,有一个镜头打动了所有人。

白血病人老吕,第一次见到程勇时,家里已非常穷,但仍热情邀请程勇“吃个橘子”。

老吕再见到程勇,已生命垂危,全身无力,但还力撑笑脸望向一旁,说:吃个橘子。

第三次,程勇去拜祭老吕,看到的,已是摆在遗像前的橘子。

在电影中,几乎所有出镜的白血病人都是如此。

当程勇决定放弃仿制药代购,他们没有刁难,尊重且理解。

当程勇被警察抓走,无数的白血病人在路边目送他。

目光中是不舍,也是感激。

就算遭领受了最坏的生活,也不忘记最基本的礼节;

就算命运以痛吻我,我依旧愿意报之以歌;

即便跌落谷底,也要和世界温柔以对;

虽然遭遇命运重击,心里仍然要有光。
规则之外
亦有人情

在所有生存的层次中,这一层最容易被忽略,却最容易打动人心。

周一围扮演的刑警曹斌,就是这样的角色。

他是程勇前妻的弟弟,讨厌无所事事,还喜欢强词夺理的程勇。

有一次,他被派出抓购买假药的病友,想问出仿制药的贩子是谁。

可是,一群人坐在审讯室里,没人说话。

只有一位老奶奶,抓住了他的手哀求:

“我生病吃药这些年,房子被吃没了,家人被吃垮了。谁家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

这时,曹斌崩溃了,放了所有人。仿制药是穷人的救命药,他不愿断了病人的活路。

再后来,了解到程勇的所作所为,程勇被捕,曹斌却和这个曾经最讨厌的人,成了好兄弟。

规则之外,无非人情。

在不违背规则的前提下,保持一份人性温暖,说起来容易,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所以,这是一种更高阶和成熟的活着。

因为,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就是发现,你可责怪的人越来越少,谁都有自己的不容易。
自我救赎
终成大我

这是影片中生存境界的顶层。

主人公程勇,形象的诠释了这种生存境界的产生过程。

在整部影片中,程勇的角色,至少经历了三次转换。

先是神油店的中年油腻老板,被催租、被前妻骂、被小舅子揍。

然后是,偶然走上售卖仿制药的生意人,意外发现商机,为了生活铤而走险。发了小财后,为了安逸的生活,断然收手。

再此后,他被白血病人的挣扎刺痛,冒着危险,重新出山售卖仿制药,甚至以低于成本价,把药品卖给别人。

他不再有油腻,不再有市井气,也不再有小富即安的底层气质。

他从通过弱者牟利,再到无私帮助弱者,身份在转变,他也自我救赎,终成大我。

还有电影里惹人心疼的小黄毛,最开始偷药,后来加入到程勇的售药队伍。

当发现被追时,为了掩护程勇,却遭遇车祸。
他们曾经在救人和自救中纠结;

他们曾经看不惯这个不完美的社会,却最终接受了它,并试图痊愈它。

接受就是一种救赎。也是你必须致敬的理由。


影片的最后,

程勇被判刑,囚车缓缓开出,大量的白血病人夹道送别。

这个镜头,让人看起来难受,也像一个隐喻。

如果说,人这辈子,有三样东西,是乔装不了的:

咳嗽、爱情,还有贫穷。

那么,这世界上,你有多少不屑一顾,就有别人的多少梦寐以求。

你永远想不到,穷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你也永远想不到,你所遭遇的和所经历的,会把自己带向怎样的生活。

所以,生而为人,请远离恶意,请务必坚强。

请你一定记得,做发光的普通人,在尊重规则外,还尊重人情。

你也许无法理解别人的生活。但请你做好自己。用力生活,记得不要辜负。

这正是电影《我不是药神》,包含的疼痛,说出的价值。

活着的境界分五层,让我们都努力向上走。

人间虽然普通,但总有人看过太阳。

天堂虽远,但总有人到达过那里。

作者简介:王耳朵先生,新闻学硕士,青年作家,知名媒体前首席记者,关注于职场和个人成长。本文来自他的公众号,版权所有,致敬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