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日 星期四

「三摩地」部影片不应该错过

「三摩地」部影片不应该错过

三摩地,来自梵文Samadhi。我们很难在现代词汇中找到一个可以准确表达这一梵文词语所传递之意境的相应词汇。它是无法被现代人用头脑所理解的一种状态,一种超越二元思维,消融了观者和所观之物界限,心意彻底平静的状态。

今天为您推荐一部精心制作的影片《三摩地》。这部影片很特别,它用非常直接、简明的语句,配上动态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试图传递一个无法被心智简单理解的东西。可是,如果真正看进去,一定会有所发现,会对我们一直以来认同的现实生活,产生某种重新的审视和洞察。我们所闻所见之一切,真的是一个客观世界吗?还是,只是心意波动的投射?我们和外在世界是区分开的吗,还是,没有外也没有内,根本只有一个。而这一个,也并不如实存在。

影片说,“它并非是要教导你何谓三摩地,或者是为了你的心智提供关于三摩地的讯息,而是要启发你直接去发觉你的真实本质。”
第一集:玛雅,自我的幻象

第二集:不是你想的那样

大部分的人类,从未体悟过真我,或灵性,或超越名字与形相,超越思维。我们活在MAYA也就是幻象之中,在真我之上,覆盖了一层又一层的形象、标签,片中把这个称为镜子,有许多层镜子在真我之外,这些层镜子,构成了自我结构。而我们深深认同于这些自我结构,它们耗费了我们的所有精力和能量去创建和维持这些自我形象。因而,我们无法认识自己的真实本性。

大多数人都活在镜子的反射物中,身份、地位、学识、能力、财富、身材、样貌、特长......终期一生,都在为这些投射物而苦苦挣扎、奋斗。我们完全相信,这些东西就是自己。我就是这一切,没有这一切,我就是卑微的、脆弱的、毫无价值的,不值得存在的。

我们相信自己就是这个受限的躯体,因而我们活在恐惧中,无论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害怕我们认同的这个有限的自我结构,终将死亡。


然后,为了祛除幽灵般的恐惧感,为了不再感觉到自我之渺小和不重要,我们发明出了各种各样的灵修游戏、宗教活动:诸如静坐、祈祷、禅修、唱诵、瑜伽、占卜或其它等等形式,都在练习某些被制约的技巧,继续构建和深化关于自我(ego)的一切。

为了抵抗内在深处的存在性焦虑,多数的人类都是在行动(acting),却忽略了存在本身(being)。自我结构的生命动作,总是无度的需索,要更多的金钱,更多的爱……更多的一切。

然而,真理和这一切无关。无论是瑜伽哲学,吠檀多哲学,佛法精要,都清晰阐释了这一点。一体和任何行动/做无关,而是止息杂念,心意平静,只是纯粹的being。




当心意静止时,没有镜子可以反映了,没有可反映的主题和对象。但这种状态不是虚无或遗忘,内在的自我或真我,它不是什么,但也不是什么都不是。

源头不是什么事物,它是空无和寂静本身。空是万物之源,以精确的形式表现。这个源头创造的巨大子宫,孕育着无数可能性。”

片中说到,在三摩地中,我们停止了自我认同和自我中心的活动。觉悟到三摩地,就觉悟到,世上一切都是基于能量和意识水平层面上发生着。这是一个巨大的镜中镜,梦中梦,而你,是梦境和造梦者。

推荐这部片给您。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元音老人:修此法三年时间,比三十年勤苦参禅修此法者省去了十倍辛劳!

元音老人:修此法三年时间,比三十年勤苦参禅修此法者省去了十倍辛劳!

元音老人 
千座之后
一念回光见性者, 修心中心法一千座见性者与参禅数十年见性者, 其时间之快、 慢、 迟、 速,曾不可以道里计。 但多走冤枉路者亦不无补偿、 值得之处。 以冤枉路多走后, 脚劲毕竟锻炼出来了。 彼未走过冤枉路者, 脚劲虚弱, 一经上路——即对境遇缘时, 即觉力有未逮! 何以故?因上述三种人所悟之理虽无二样, 但在力用上大有差别。 一则以悟来甚易, 未经习定磨练, 心恒随境动摇,不能自主,故力量不足;一则久经打坐,习定功深,参究锤炼提撕观照,一旦开悟,故能洒脱自如,不为尘境所左右。古德所谓: 功不唐捐,法不浪施! 雪窦云: 数十年来曾辛苦,为君几下苍龙窟,屈!屈!堪述,明眼衲僧莫轻忽! 即颂此也。
修心中心法约用三年的时间, 仗佛力加持, 可以开悟, 虽较一念回光者多花了些时间, 但比三十年勤苦参禅者省去了十倍的辛劳, 而且可以得到同样的力用和效果。我们这些末法时代的子孙,除了深自庆幸何来如此福德遇此大法,和深切感谢佛菩萨的慈悲恩德外,还有什么话可说哩!
--摘自《略论明心见性》(余金成 杨云龙 辑录)

愛因斯坦谈时间是幻觉

愛因斯坦谈时间是幻觉

朱清时 

作者:朱清时  来源:朱清时的微博
日前我到杭州,出席一群年轻企业家们自己办的“荷塘小学”的开学典礼。他们中有两位我的友人,刚刚从伦敦佳士德拍卖会上,把爱因斯坦在1955年3月21日写的一封亲笔信请回国内,要在典礼上展示供大家欣赏,让我来谈谈对这封信的理解。
活动的前一天晚上,两位友人来饭店看我。在大厅刚落座,他们就从一个普通的超市购物袋中拿出一个纸夹给我,说:“这就是原件”。虽然我知道在这次活动中会见到原件,但没有想到这么快,这么直接,这么简单。好像另一个世界中的宝物,突然通过“虫洞”出现在我面前。天哪!我既兴奋又局促不安,因为没有准备白手套,不敢用手碰它。友人们让我拿回房间去,一个人慢慢看。
半个多世纪前,我读高中的时候就崇拜爱因斯坦。当时不知天高地厚,还把“作中国的爱因斯坦”做为志向。大学毕业前受文革思潮影响,幼稚地想批判相对论中的“唯心主义”,却越来越理解它的道理。后来才知道,我们这样的普通科研人员,一生无非就是理解和观察他的理论的一些细节,大家只能仰视他。现在古稀之后,突然见到这个终身崇拜的偶像的亲笔信,并且能够这样地零距离接触和感悟,哪能不激动?
原件是用德文写的。我不懂德文,但是事先已收集了有关它的英文资料,所以知道内容。我长时间地看着爱因斯坦清秀的字迹,用放大镜看纸张中的纤维,看笔尖如何划过这些纤维,从中感觉到爱因斯坦当时的思绪。


这封信是爱因斯坦得知终生挚友贝索病逝时,写给贝索亲属的信。在感谢贝索的儿子和妹妹告知自己贝索的死讯后,爱因斯坦说,“贝索的逝世是他的和谐一生的终点。对于一个敏锐渊博的人来说,和谐一生是稀有的礼物。”“我最尊重他作为一个男人,能和妻子一辈子和平相处,而相比之下我很羞愧有过两次失败的婚姻。” 从这段话中,可以感受到了爱因斯坦对自己家庭生活的心境。
接着,爱因斯坦回忆米歇尔·贝索这位终生挚友。他们相识于大学时代的一次音乐晚会。他觉得贝索就像哥哥,又是一个科学家。随后他们一起在联邦专利局工作,在回家路上两人的讨论是如此迷人,就像日常生活都不存在一样。1905年6月30日,爱因斯坦在发表的奠定狭义相对论基础的论文(“On the electrodynamics of moving bodies”)中,唯一感谢了贝索这位朋友和同事对这项工作的忠实帮助和一些有价值的建议。这就是他们这段友谊的记录。
在临近信的结尾处,爱因斯坦写了一段著名的话,既是对他的挚友说的,也大概是对自己说的:
“现在,他又比我早一点点离开了这个奇怪的世界。这一点并不重要。对相信物理的我们来说,不管时间多么持久,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分别,只是持续存在的幻想。”
爱因斯坦在这段话中流露出的心境,既看穿了世界,也看穿了人生。他并不留恋。写完这段话的四个星期后,1955年4月18日,他也走了,终年76岁。
《爱因斯坦自述》(安妮-鲁妮著,P152)记录了他的另一句话:“人为延长寿命是无趣的。我已经活了我的一部分。是时候离去了,我就会优雅地离开。”
爱因斯坦这段名言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却又最难被理解的,是关于时间是幻觉的话。爱因斯坦为何说时间是幻觉呢?
我们先从世界的维度说起。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维数,指的是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所需的最小测量次数。一维世界叫綫,只需测量长度就可以;二维世界叫面,需要测量两次,得出长和宽;三维世界的每个位置需要测量三次,得出长、宽、高才行。
大家以为,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加一维时间(叫做四维时空)之中。每个人或者一个物体,在某个时刻的状态是三维的,所有时刻的状态的总和就是四维的。如果把某个物体的三维状态抽象成一个点,那么四维就是一条线,线的刻度是时间。人的一生就是一条四维的线。这种观念看四维事物就像看放电影一样。
早在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的广义相对论就已经表明引力可以扭曲时间,不同地点的时间是不同的,四维时空是个整体存在,独立于空间的时间不存在。时间和空间没有本质的不同。就像在空间中无论离我们多远的地方,都总是存在的一样,过去、现在、未来也都存在。这就是为何爱因斯坦说时间是幻觉。
有人会想,过去的虽然已经消逝,但与现在的有因果联系,说过去的还存在可以接受;然而未来的还未到来,还存在许多可能性。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已经推翻了确定论,就是说未来究竟实现那种可能是原则上不可预测的。未来怎么可能存在呢?
是的,如果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是正确的,的确如此。爱因斯坦始终不接受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认为它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只是一个方便使用的工具。物理学目前的发展表明,可能“爱因斯坦又对了!”
1957年,休·埃弗特(Hugh Everett )提出了量子力学的与几率解释截然不同的多世界诠释(many—worlds interpretation),侭管这种诠释当时备受嘲弄,今天它已得到物理学家的越来越广泛的承认。按照这个诠释中,观测者的测量不是改变了系统的状态,而是使自己分裂成了生活在两个不同平行世界中的两个不同的个体。平行世界并非同时存在于单一的真实空间之中,而是代表着概率树上的不同的可能分支。量子力学原理不仅适用于微观世界,而且在最大尺度上对决定多重宇宙的整体结构也起着至关重要的用。
为什么我们看不见其它这些平行世界呢?原因就是去相干:我们的波函数已经与其他的这些世界的波函数不再同相,我们不再能与它们接触。为了帮助理解这种图像,史蒂文·温伯格(Steven Weinberg) 用无线电来比喻多宇宙理论。围绕我们周围有几百个不同的从遥远广播电台播出的无线电波。在任何给定的时刻,你的办公室、小汽车或卧室充满了这些无线电波。然而,打开收音机,你每次只能听一个频率,其他的那些频率已经去相干了,不再彼此同相。每个广播电台有不同的能量和不同的频率。结果,只能将收音机一次调到一个台。当然,平行世界是量子态。
不同的平行世界不是按几率出现的,而是都同时存在。例如,一个人的一生其实不仅是从开始到结束的一条四维的线。你在初中毕业时可以去打工,现在成为厨师;你也可以继续深造,现在成为经理。这是两个四维的平行世界。每个人的一生有很多选择,对应于量子力学的测量。按照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每一次选择其实使世界分裂产生出一些平行世界,每个可能的选择对应一个平行世界。这些平行世界都同样真实。如果你发现自己当了工人,那么在另一个世界中,一模一样的你当了经理。
电话响了,你需要选择是否接听电话。也许某人打电话想约会你,你选择接了电话,结果和意想不到的人结了婚;你没有接这个电话,从而过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多世界解释认为,这两个选择都是真实存在的。它们对应着两个平行世界。
这些平行世界都存在于我们身边。按照泰格马克(Max Tgmark)的分类,它们属于第三种平行宇宙(见“四个层次的多重宇宙”,《环球科学》宇宙专刊,2017)。
为什么当了工人你看不见当了经理的你呢?这是因为“去相干”使这两个世界没有任何联系。只有量子跃迁可以使你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就像电子从壁垒的这边跳到那边一样。
有人把这些平行世界的总和称作“五维空间”,这只是一个方便叫法。由于上面讲的维数定义,隐含假设空间是平滑的,并且服从经典物理规律。如果空间并非如此,比如由量子过程决定,此时必须发展出更加复杂抽象的维数定义,像分形的分数维。
总之,人生有多少种可能性,世界就会有多少分支。每个分支是一种量子态,我们的一生包含许多量子态,它们并非共存于经典概念的空间中,而是以不同的概率叠加在一起。
如何才能看到另外的平行世界和过去未来?
霍金认为的虫洞能连结不同的宇宙。最近科学家们有推测量子纠缠创造了虫洞(《环球科学》2017年1月号封面故事 )。若量子纠缠跟虫洞有关,那么通过量子纠缠,是否可以看到另一个平行世界呢?
爱因斯坦可能没有想到,他开辟的科学新纪元,如此出乎意料,如此精彩!(2017.10.31)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方東美説五重唯识

方東美説五重唯识

方东美 
方东美(1899-1977),现当代著名哲学家,新儒学八大家之一。名珣,字德怀,后改字东美,曾用笔名方东英,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方东美以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为学术主旨,始终能以开放的胸襟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流派,并力图贯穿古今,统摄诸家之学。他曾自我评价,从家庭传统来说他是一个儒家,从气质上说他是一个道家,从宗教启示上说他是一个佛教徒,从教养上说他是西方的。他把原始儒家、原始道家、大乘佛学、新儒学看成中国哲学的四大传统。

五重唯识观的主要思想内容
五重唯识观在窥基大师的「大乘法苑义林章」中有详细的说明。
其第一重是「遣虚存实识」,认为心外的诸境,都是遍计所执为虚妄非有的,所以要遮遣;所存者又是什么呢?是以心内诸法,为依他起与圆成实为实,要留存。其实第八识为杂染根本,你纵然把前五识化成第六识,第六识化成第七识,第七识是个我执,然后再转到第八识,而第八识所藏的又是杂染的根本,藏了许多污秽种子在里头,所以这遣虚存实的实,是ㄧ个要不得的实;
第二种是「舍滥留纯识」,在所留存实的依他、圆成之中,识有八种,去分别识相时便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四种。这里面相分是所缘的境,后三分是能缘的心,由于所缘相分系滥于心外的妄境,所以要舍彼而不取,仅留后三分的纯识。但是你把前面许多识变的层次辗转递变,转到第八识时,第八识本身是ㄧ个杂染根本,所以所留的纯识,还是杂染的根本;
第三重是「摄末归本识」,相分是识内所取的境,见分是识内所生的作用。这二者都是从识的自体分所引起,自体分为本,见相二分为末,所以离识的自体分就没有见相的末,因此,摄末归本就是要把流转识的后一段,溯流还原,回到第七识,第七识的根本是我执、我爱、我痴、我慢的中心,一切的贪、瞋、痴都集中在那(第七识)里面,然后再缘着第八识,其结果便将一切贪、瞋、痴、我慢、我爱、一切坏处都回缴到第八识去收藏起来,还是变成ㄧ个杂染的根本仓库;
第四重是「隐劣显胜识」,在八识的自体分中又各有心王与心所,心王如胜之为王,应当是「决定藏论」里面的第九识,心所如劣为臣,这是隐劣法的心所,而彰显胜法的心王,但是当第八识还没有转灭以前,你得不到心王的第九识,你的一切还是要缴回到第八识,第八识还靠不上真如,只能靠到藏识,所以第四重唯识没有多大用处;
第五重「遣相证性识」是最重要,对于留在自体分的心王,是依他起性的事相,这个事相的实性是我法二空后所遣而成的圆成实性,也就是依他性的事相是空、要舍遣,才能证得圆成实性。



心理學和灵性的区别是什么?

心理學和灵性的区别是什么?


今日话题
心理学和灵性,你认为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为什么选择这个话题?

今天和一位朋友聊起心理学与灵性的区别。朋友做灵性领域的工作很久了,也参加了一些心理学的学习,也接触了许多在心理学领域的优秀的工作者。

那,心理学和灵性,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这个问题隐含着一个很重要的议题:首先,灵性是什么?

我认识的很多人,对灵性的理解千差万别。有的认为是神秘的、抽象的、玄妙的一些存在,比如神通、灵通;有人认为是高等意识和能量,高纬度的一些东西,外星人、第四密度第五密度之类;有人认为是道、真理、真相、永恒……

呵呵,好像我们应该先来探讨什么是灵性。

但其实讨论“心理学和灵性的区别”这个问题的背后,我们真正关心的是怎样才能活得好。人人都想要幸福,是心理学让人更幸福,还是灵性?我的朋友说,很多人学习灵性的东西那么久,可是越活越糟糕,甚至越来越自私。打着“爱自己”的幌子,行着自私自利、低情商的事。这样显然不是灵性开启应该呈现的状态。反而心理学,让人更加能够认识自己的问题和局限,而且学习了一些更加落地、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后,许多人化解了生活中关系方面、金钱方面、性格方面的很多困难和烦恼。似乎更有用。

朋友说,灵性太高深、难以抓手,而心理学的知识具体、实用,普通人需要这样的基础来打底。而事实上,你我,都是普通人。

那,对你来说,心理学和灵性的区别是什么呢?如果你学习过一些实用心理学,也参加过一些灵性课程的话,结合个人的亲身体验,你觉得它们俩的区别是什么!


明心见性:真心与妄心、主人与仆人

明心见性:真心与妄心、主人与仆人

元音老人 
真心与妄心
何为真呢?其实妄即是真。因妄以真起,有真才有妄,如果没有真,怎么能起妄呢?譬如,必须有水, 风一吹才起波浪。 假如没有水, 风再吹, 波浪从何而起呢?这个真不在别处, 就在妄处!真和妄是一个东西, 正如波浪仍是水一样。 因此, 我们只要一转念, 不着相, 妄就变成真了。
因为我们不识真性, 所以才被迷妄所遮, 妄动不停。 一旦明悟一心, 息下狂心, 就是菩提。 心本无所生。 既无所生, 何有真、 妄之分呢?就因为我们执着了法相, 认为世间一切相, 形形色色都是有, 才分别这好那丑、 这真那假。 假如你知道一切相都空无自性, 宛如空花水月, 不是真实的,无可执取而彻底放舍,你就于离念处荐取真心,就路回家,不复有真、妄之分了。所以真和妄,不过是一时相对的权说, 不要认为一定实有。 真尚没有, 哪里有妄呢?佛经在讲到这个真心和妄心的时候,有许多人就搞不清楚。
玄沙禅师是宗下的大德。 他作了一个偈子: 学道之人不识真, 只为从来认识神, 无始劫来生死本, 痴人唤作本来人。 这个偈子一出, 大家都慌了。 识神是我们所说的魂灵, 是假的、 是妄心。
真如是佛性, 是真实不动的。 所以不能把识神当作真如, 你必须分别清楚, 弄错了, 就生死不了。
于是, 大家就起了纷争, 识神和真如究竟相差多少?一般人至此都不敢问津了。 真如和识神相差太远了, 真如是佛性, 是不生不灭的; 识神是假的, 是生生灭灭的。 二者怎能相提并论呢?真实讲来, 识神就是真如, 真如就是识神。 正象前面已经讲过的, 水就是波, 水被风吹了, 或被什么东西鼓荡就成了波,而波浪本身就是水。没有水,波怎么会起呢?离开了水,波也就没有了。 这波浪就比方为识神,是动的,一时生起,一时灭掉,是有生灭的,以动为相。水比方为佛性, 始终是平静的, 不是动相, 而是静相。 二者看起来是两回事, 其实是一回事, 因为二者皆以湿为体。
既然我们晓得了佛性和识神、 真心和妄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那么, 我们何妨利用识神、 妄心,处处起用呢?假如我们象泥塑木雕一样坐在那里一直不动, 又有什么用处呢?这没有得自在受用呀! 我们最终目的是要成自在无碍、 妙用无边、 广度众生的活佛, 不是死在那里不动的。 假如一点妙用不起, 佛法还有什么价值呢?所以, 修行人不要误认为, 死坐在那里不动就为好。 有些人说这个人功夫真好, 坐了七天七夜, 十天十夜, 或者几年, 几十年, 几百年……这不是真正的佛法,这是枯木禅,死掉了,变成土、木、金、石了。
我们大家要清醒、要明白:真心是主人,妄心是仆人。主人要用仆人做很多事,成就事业。

所以,平时我们在做任何事时,一定要把握住主人和仆人的关系,时时刻刻要识得这个主人, 识得这个真心,莫把仆人当作主人,而被仆人所利用。这就是说,当你做任何事时,心不要颠倒,不要执著外面的环境, 不要为外面环境的转移所动摇, 而念念流浪在外。 逢到好事顺境、 相投的人,就喜之、爱之、攀取之;遇到坏事逆境、不合的人,就忧之、恨之、舍弃之。这就是迷真认妄,执妄为真,主仆颠倒,主人被仆人牵制住了。我们要随缘起用。正工作时,心念虽动,但不著相,心无所住,就像别人在做一样。做过之后,就像未做过一样。这才是真心真正做主人了。
--摘自《 心经抉隐


誰能看見因縁,谁就能见到法 | 稻杆经系列 · 五十六

誰能看見因縁,谁就能见到法 | 稻杆经系列 · 五十六

 慈诚罗珠堪布 

所以,主要的一个在第二课已经讲过了,如果因果当中只有一个东西存在,另外一个东西不存在,那么存在的这个东西,他怎么去发挥作用,他怎么把他的能量传递给不存在的东西呢?

不存在的东西就像虚空一样,根本不存在,连什么东西都不是,这样子那他传递什么?给谁传递?这个大家一定要深入的去思考一下,这个不是教条,就是一个非常理性的推理,大家好好去思考一下。

我们会发现原来果真的不是因生的,因和缘从来都没有产生过果,这样子以后,像前面佛说的,谁能够看到缘起谁就能见到法,谁能够看到法,谁就能见到佛实际上缘起,我们学得比较深入的话,那我们就能够证悟空性,证悟了空性以后,我们能够见到佛,见到什么佛呢?见到佛的法身,这非常重要。

所以佛教的显宗基本上没有其它的方法,就通过逻辑思维的方式,打破我们自己所有的错误的观念,这些错误,这些执着,全部打破,全部打破完了以后再去修,去消化,这样子时间长了以后,虽然这是一个理论,但是,这个理论串习了以后,他就不再是一个理论了,他就变成了自己的体会、体悟,这个叫作证悟。


希那穆提:不要对抗习性

希那穆提:不要对抗习性

克里希那穆提 
问:我有一个主要的习性,从有记忆以来,我就在和这个习性奋战,它一定是自小形成的。以前没有在意到想要更正它,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它愈来愈根深蒂固。有的时候它会消失,不久又会重现。我似乎无法把它去除,但我又想彻底控制它。为了克服它,我已经快要发疯了。我到底该怎么办?

克里希那穆提(简称克):从你的谈话中我们得知你积习已久,但是你又培养了另一个习惯——奋战。你以为培养另一个习惯就能克服前者,其实只是否认了前者的存在。当你无法去除前者时,你就为自己的弱点感到内疚、羞耻、沮丧,甚至愤怒。前面的习惯与后面的习惯是一体的两面:缺少了前者,后者不可能存在,因此后者只是前者延伸的习惯罢了。一开始你只有一个问题,现在却有了两个。

问:我知道你想要说些什么,因为我知道你总是提到觉察,但是我无法永远保持觉察。

克:现在你有好几个问题同时在进行:首先是那个最初始的习性,接着是想要去除它的欲望,然后是因失败而产生的挫折,最后是决心要永远保持觉察。这些思想的网路会出现,完全是因为你想去除那最初的习性,这是你唯一的动力,在那个习性和奋战之间,你一直企图平衡自己。你不知道习性不论好坏都是困扰。所以真正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可能不费任何力气、不培养相反的习性、不透过不间断的警戒来压抑,便能突破某个习性?不间断的警戒只是另一个习性,因为它是以前的那个习性造成的。

问:你的意思是,我能不能去除习性,而不造成复杂的反应网路。

克:只要你想去除它,那个复杂的反应网路就在运作了。现在要去除的本身便是反应的网路,因此你并没有真的停止这个反应。

问:不管怎样,我总得做点什么吧?

克:这表示你被这份欲望所掌控了。这份欲望及其反应和你先前的习惯并没有什么不同,它们是相依相生的。上等与下等并无不同,因为上等就是下等,圣人即是罪人。

问:那么我什么都不该做了?

克:你所做的都是在培养相反的习性。

问:如果我什么都不做,我不是又回到了原有的习惯?

克:真的如此吗?如果你知道破除某个习性就是在培养另一个,那么只剩下一个行动,那就是不去对抗习性。无论你做什么都还在习性的模式中,因此什么都不做,也不奋战,便是最高的智慧。如果采取任何行动,你就回到了习惯的范围中。看到这一点,你立刻感到释放与轻松。你看到培养另一个习性来对抗头一个习性,并不能真的加以制止,于是你就不再奋战了。

任何一种抗拒,都会助长习性。但这并不意味应该持续某个习惯,你只是觉察它,同时觉察到相反的力量也是一个习性。这份觉察告诉你,不论你怎么做,都会形成另一个习性。你一旦观察到这整个活动,你的智慧就会告诉你,不要再对治习性了。根本不要注意它,不要对它产生挂碍,因为你愈是挂碍,它愈有力。

现在智慧在运作,也在观察了。这份观察和抗拒习性的那份警戒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你有了这份观察的智慧,它自然能对治习性,但不是意志力或下定决心的戒除。因此重要的不是习性,而是对习性的了解,因为它能带来智慧。这份智慧能使你保持清醒, 然而其中没有欲望或意志力。前面的例子,习惯与抗拒是面对面的;后面的例子则不和任何东西对立,这便是智慧。助长习惯的抗拒会在这份智慧中衰萎。

问:你是说我已经去除了我的习性了?

克:慢一点。不要太快下结论。比习惯更重要的是了解,也就是智慧。这份智慧是神圣的,因此不要以微不足道的小把戏把它削弱了。你的小习惯一点也不重要,如果有智慧,习惯就不足道了。如果没有智慧,那么习性之轮就是你仅有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