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4日 星期三

第六识即阿赖耶识的妙用,千万要清楚,它是中心、总指挥,非常重要!

第六识即阿赖耶识的妙用,千万要清楚,它是中心、总指挥,非常重要!
南怀瑾 先生

我为何要叫你们注意唯识呢?就是因为古往今来多少修行人,甚至很有功夫者,将参禅,及定中的各种各样境界,认为是自性、见道、得神通。例如能看光等作用,也能说过去未来事,其实,这只是自我催眠的最高程度,自以为已得了神通,已经得到了道果,不知这只是将独影意识引发而已。或认为潜意识力量如是之大,有神通一样的作用,他却不知原子弹还不是明了意识所发明,数学上的妙理,哲学上的妙悟,都是明了意识的发现,只是很多人未充分发挥其力量,而将它用在嗑瓜子,打麻将,说笑话上面去了。实际上,自我催眠的催眠作用,第六感的灵感作用,以及西方人千里眼等,皆是独影意识的功能,而非真神通。故定中发现什么,皆此而已。许多修行人通宗不通教,故有此错误。

所以修密,修禅的多半是易落此病,自以为已修到了秘密难思之境,岂非可叹!故学密宗者必须通教理及深究唯识,便是此故,如此才能分别这种境界是什么,才能入“证自证分”。否则将梦……等独影意识当作究竟,当作自性光明或神通妙用,便糟了。另外,独影意识不仅在梦中、定中起作用,且白天身心太过疲劳即会眼花,或错觉、幻觉,都是它的关系。现代心理学最多只发展到此。但不要因此而随便作批评,必须深刻了解它以后,才可以下断语。

前五识如前述是第六识的前锋,但第六意识愈用,薰习愈深,愈老愈顽固。婴儿时只有前五识和第七识、第八识;第六识是由于后天渐渐薰陶引发,分别意识始现行。第六识即阿赖耶识的妙用,千万要清楚,它是中心,它是总指挥,非常重要;而总司令则为第八识,它含藏一切种子,是一切后勤兵员补给的总仓库、总司令,而第六识总指挥则为第八识总司令的缩影。这一点极为重要,希望大家特别留心。
第七识我执--末那识,此译甚为勉强,实际上非我执之意,而是意之根,它非真我,只是意识之来源,更非第八识道体上的真我。当我们打坐时,妄念分别心不起了,但“我见”真意还在,它就是第七识。第六意识起分别的功能,即从第七识根本上来。明了意识,独影意识不起时,“我”这个观念还在这儿。如打坐入定时,身体似乎忘记,其实不是真忘记,只是身体感觉轻微了,地水火风空见觉及分别起动柔软缓慢了,但“我见”还伏在根里,是即意根、我执。很多修行人,将此意根当作真我,以为认识真我。

其实,这正是《楞严经》上说的:“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便是这个劣根。今日上午我所说的真我--“念佛者是谁?”“是我”的我,实际上并非此第七识的我。故说通宗不通教,开口便乱道。

第七识平常何在?前五识及第六识起用,此第七识的作业功能,皆包括在其中,常川流注。再归纳来说,前七识皆包括在第八阿赖耶识。(此识无法译,只能勉强译为含藏识,能含所有一切过去、现在、未来的种子。)

此识甚难懂。玄奘法师将八识归纳起来,作八识规矩颂,其中说到第八识是“受熏持种根身器”。受熏,如抽烟者慢慢染上熏上,谓之熏习,也就是气质变化的意思。持种就是保持这些种子,一切习惯性的种子,每人有不同种性,父母遗传的因素虽有影响,但那只是增上缘部分。各人阿赖耶识种性不同,姑且把父母未生前算它属于先天的种子阶段,它接受了过去一切受熏的习气,再受现在生命阶段的现行作用,从现行引发过去种子的习气功能,也由现行形成未来种子的动力。老年时头昏眼花,腰酸背痛,坐在靠背椅上,走不动,打呼噜,一闭眼,以前数十年的经验皆忘记不了,数十年来所作所为,皆一一呈现在眼前,能持种子,一点皆未放弃,因缘果报之理,即由此而发。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作所为,皆有果报,“不是不报,日子未到”。所谓“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缘果报的道理,又译为异熟,它是异时异形相而成熟,报的方式不同,时间空间都不同,但种子的力量还在这里,这便是受熏持种的大概。
第八识的功能,包括两种归纳性的作用:根身器。(一)根者,即生理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构成的身体。(二)器者,整个三界宇宙一切物理世界的物质都在内。故一般人误会佛法所说的唯心,是第六意识的心,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其实是指第八识心王而言。

“去后来先做主公”,当人死时前五识感觉逐渐没有了,渐次第六意识也没有了,第七识的我所执逐渐昏沉而没有了。但第八识功能的余命之力还留在身上,必须身上每一部分都冷了,才逐渐慢慢离开。譬如蚯蚓被斩断了,但它断了的两头,都还会活动的情形是一样的。所以第八识在死亡时是最后消失,故说“去后”。至于“来先”,是说生命在入胎时,阿赖耶识的功能是最先来的。故说“去后来先做主公”,由此而明此心之理,便知宇宙万有,物理世界、精神世界,即是此心之作用。如不仔细研究佛经,就不能透彻了然。

故《瑜伽师地论》中,在意识地中,把三界十二有万物事理等法相,统统都归入意识地中的活动范围。作佛作祖,解脱烦恼,必须要解脱三界,打破虚空才行。所以我们大家不要以为只须两个腿一盘打个坐,参个禅,懂点道理,即可了脱生死大事,哪有如此简单。

所以叫你们要研究教理,光盘起腿子来瞎坐是不行的。如中国孔孟之教一样,叫你们要穷理尽性而至于命,非将理穷通参通觉通,明见心性的体段,然后才谈如何修命的的问题。明此道理,始能自做主宰,操纵而把握自己的生命,才能自做主人公,才能做到佛,如此才谓之了生脱死。XX法师,你一天到晚只知躲在洞中,说我只要了生脱死,即可不再投胎来了。哪有这种事!到时候还不是要投到妈妈的肚子里去,哪能躲得了。有好多胆小的人,以为只要留学到西方极乐世界,彼方有无量寿命,即可逃避了,殊不知那只是暂躲一时,此无量寿命只是对此世界而言,若在宇宙本体言之,只是一弹指时间而已,到时候,这里这个邀请书给你,还不是非来度人不可。
--来源:《习禅录影》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改造生命的关键:用正面的联想,取代负面的联想!



  • 改造生命的关键:用正面的联想,取代负面的联想! 净界法师  我们的思想,真的严重影响到我们的行为,也就影响到果报。所以我在打佛七的时候说:今天你要把佛号念好!就是说这个佛号是很容易忘失的。你说:我念佛,心于佛号专一安住、心于佛号相续安住。没有错,心于佛号「专一安住」,那是一个点状的安住,这很容易;但是心于佛号「相续安住」,这个地方就有困难──相续也太难,念佛法门最难的就是相续。 念一念,你的老朋友(呵~~)、你的妄想又来找你了,就把佛号打掉。怎么办呢?再把佛号找回来。找回来念一念,你的老朋友又来找你,又打掉了!很多人都有这个困扰:这个佛号怎么样才能把它念好,让它相续?我告诉同学说:你这个念佛,勉强是没有用的、勉强是没有用的,你绝对不能硬干,你要疏导。就是说为什么他的佛号跑掉,他很快就找回来?你的佛号跑掉以后,要半个小时才找回来?它跑掉,找回来,一下子又丢掉,为什么?一切法一定有它的原因。 就是说你想想:阿弥陀佛这个佛号,当它在你心中出现的时候,你有什么联想?你说你看到阿弥陀佛,完全没有任何的联想。那糟糕了!那这个佛号对你来说是可有可无,既然是可有可无的力量,那你怎么能够经常的去忆念他呢?不可能。 有些人他佛号在心中出现的时候,他有很多正面的影响--我的业障很重,怎么办?靠这个佛号。我没有功德,别人很会布施、持戒,我什么都不会,我就只有靠这个佛号。我来生不想到三恶道去,怎么办呢?就靠这个佛号。佛号在他心中有很多正面的影响。就是说他很容易就跟佛号在一起,就算丢掉了也不会丢太久,马上就找回来。 所以当我们今天看到一个所缘境,我们内心当中产生不好联想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要注意!你说:诶,我也没有造业。是的,你没有造业。但是你有一种潜在的危机在里面。我们经常会忽略这种负面的联想,其实这都是对生命很不好的遍计执。你看看经典,其实佛典里面,有很多东西都是让你修观用的,就是让你如何去创造一个正面的联想--对三宝产生正面的联想。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讲「遍计本空,依他如幻」,我们应该如何用正面的联想,来取代负面的联想,这是一个生命改造的关键。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33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修定的第一步,要作意才能得止。

修定的第一步,要作意才能得止。 南怀瑾 先生  【或有未证得故,名非定地。谓初修定者,虽无散乱,及以略聚,娆恼其心,然犹未得诸作意故,诸心心所,不名为定。】 这个要注意了,还有一种人,没有实际证到定境,什么是定,他一点都没有实验到,所以他不能得定,见地,也没有搞清楚。这怎么说呢?开始修定的人,虽然坐起来不散乱,也没有昏沉,也不简略,也不打马虎眼,不大而略之,不昏头昏脑的,但是作意方面没有一点成就。 什么是“作意”呢?先讲普通的作意,那是“五遍行”之一,它普遍存在于八个识里。除非阿赖耶识转成清净光明大圆镜智,否则总是存在着作意。前面七个识就是第八识的作意。换句话说,八个识都是心在作意。所以真正的意,除了第六意识的范围以外,这个“意”字,也包括了前面五识、第六识、第七识,乃至包括了第八识,都在“意”的范围里,这是普通的作意。 第二个作意,就是悟道以后的“意生身”作意。所以达摩祖师以《楞伽经》印心,并再三交代,真悟了以后,必得意生身方能证果。 什么叫意生身呢?《瑜伽师地论》里头都讲过。首先,凡夫的这个身体也是意生身,前面讲过,我们心理一灰心,一崩溃,这一条命就自然干瘪了。现在活着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有精神生命在支持,这个精神生命就是意生身,是凡夫的意生身。懂了这个道理,再进而言之,悟了道的人,可以造成圣人的意生身,身外有身,甚至于成就了百千万亿的化身,这些都是意的作用。 修定的人第一步要作意,比如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就是我们的意去造作出来的,这个意不是单指第六意识。即使第六意识没有杂念,禅宗所讲的三际托空,当前那个空掉的境界,就是作意出来的。但是,那个空的境界是不是能够永远存在呢?不会,因为马上就玩起那个空来了。再不然,后面几个遍行马上来了,触、受、想、思。觉得身上气动了,那正是“想”,所以五遍行俱在。哪里谈得上空呢!唯识的道理分析得非常清楚,光以为空了,过于笼统,将来生死到来,或者想求证果时,一点也不得力。 现在的年轻人,玩得最厉害的就是密宗啊,气脉啊,这套玩了半天,都在玩弄精神,玩弄大妄想,真气脉不是那么一回事。佛早已预言,末法时代,两个法门最流行——净土与密宗。聪明的人一听到佛这几句话,就马上会警觉到这个不是玩笑,确实是有它的道理,可是并不是现在一般人玩的这个道理。 比如我们打起坐来,只能坐半个钟头,硬是作意坐上三个钟头,行不行?做不到,因为作意不能坚固。  我们看了上面“非三摩呬多地”的时候,自己检查一下,不落在散乱,即落在昏沉,再不然落在简略,做不到作意的专一。比方不管是学道家、净土或密宗,要观想一个白衣观音,在前面永远不动,这个作意做得到做不到?不行就是心在散乱。可是,一个学催眠术的,或一个画家,他们却都能做到。作意就是注意,修止修定的初步,非要作意不可。因此有人主张禅净双修,把一念专注在阿弥陀佛这一念上,心心念念不乱,做不做得到? 禅宗过去用参话头,把没有道理的问题参透,也就是把五遍行的“想”与“思”捆起来。然后,话头又打不开,要抱住这个话头,不能忘记它,这就是自然修止嘛!触与受也捆起来了,一边怀疑,一边在定境中,等于是定慧双修的法门。所以古代教人用话头参,就是作意,把所有的色受想行识都捆拢来,作意坚定了才能得止。不过现代人要放下来,现代生活太紧张了,放下,蛮舒服的,认为这个舒服是道,非也。这也不过是作意的一种方法,对付现在这个时代蛮好用,如此而已。但永远保持那个空灵、轻松,是不是有作意在呢?没有的话,就不算定。 “诸心心所”就是你所有的心——妄想、五十一种心所、贪瞋痴等心理行为。如果它们一点都没有转化了,怎么会得定呢?换句话说,打起坐来,表面看来俨然修道的样子,实际上心里头的贪瞋痴等心所牢固得很,根本烦恼、随烦恼,都来了。修定的第一步,要作意才能得止。道家的守窍,密宗的观想,净土的念佛,禅宗的参禅等,都是作意的道理。第六意识没有坚固形成某一个境界以前,是不能得止的。 这一节很重要,《现观庄严论》讲,修四加行作意,心境没有专一,不能得定。如果你是修空定,一切妄念不管,能看住这个妄念,把这个作意毕竟专一,也算是得定。可是它会变去的,这是专讲定的修持,见地又是另外一回事。 --本文摘录自 《如何修证佛法》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如果有清楚的觉知,我们便会更尊重佛法。这即是法对我们的加持...

如果有清楚的觉知,我们便会更尊重佛法。这即是法对我们的加持... 宗萨钦哲仁波切  人生中有太多假的别离。千万生中,我不断回来,做你的丈夫,做你的妻子,做你的敌人,做你的朋友,做你家里的那只小虫子,作为食物被你吃掉。龙树菩萨说:“我们不断地重逢。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唯一能将负面的想法与行为转变为有益的,并将有益的想法与行为转变为解脱道的方式,即是透过菩提心。而为了让自己能生起菩提心,我们必须先创造某种因缘,也就是先要皈依、生起悲心并积聚福德。 在所有的市场中,心灵的市场永远不会倒闭。事实上,当所有其它的经济活动衰退时,心灵市场一路上扬,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觉得不安全。 大多数佛教徒都了解菩提心与宽容、体贴、慈善的行为有关,却很少注意到它与理解"无二"智慧相关的部分,而这正是菩提心很重要的一部分。然而,若是缺乏对菩提心的全面领悟,所有的佛法修持都将沦为心灵的唯物主义,因为它失去了使法道如此璀璨、鲜活的精华。 把一切状况都变成修行和成佛的助缘,阻碍我们这样做的最大障碍是我们喜欢责怪。有两种责怪,一种是责怪别人,一种是责怪自己。一般而言,我们先责怪别人,然后就责怪自己。首先我们必须学会不要去责怪,如果你真的要责怪什么的话,就去怪那个状况,不要怪自己,也不要怪别人。 戒律是确保你的心不被宠坏的一种方法。 我认为信心让人更美。信心并不来源于比较,一个人应该对自己有信心,不要跟别的人和事比较。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类人,走在大街上,对自己很有自信,他们很美。 不在乎其它人说什么、想什么——我把这个叫做CCL(Couldn’t-care-less——全然不在乎)。那具有最大的力量。 上师是你能具有某种连结的人,是你能建立关系的一个人,是你有意或无意中雇用来摧毁自己的人!你放弃一切,然后雇他来摧毁你的自我。而且你用身、语、意来支付他这么做。 骄慢是将某个不必然是你的东西视为自己。粉碎你的骄慢并且将这个世俗生活变得全然悲惨,这样的导师是你所要寻求的。他是个杀手,是你雇来摧毁自己的人。  我们有许多佛教行为,譬如禅修、观想、慈悲、布施等。但根据见地,所有这些佛教行为可以概括为两点:反叛与优雅。佛教行为必须伴以反叛。假使你不反叛,你会成为邪见的奴隶——你会想要按照社交礼仪打上领带,然后花一正午的时间,不知选择哪一条领带才好。这时你失去了正见!但如果你反叛,那么即便你正要和总统共进晚餐,你也可能戴上一条活鱼,因为根据见地,一条活鱼比这块没用的布有价值。 佛教行为还必须伴以优雅。因为身为一个佛教徒、一个懂得见地的人,你负有责任。慈悲是必须要有的,你不该在颈上挂条死鱼去用餐。身为佛教徒,你不该如此!你应该戴上非常高雅的领带来搭配你的鞋子和皮带,但自始至终你都应该记着:“我正做着最蠢、最没用的事情。” 当困境出现时,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其实没有能力或力量来依靠自己的禅修而控制自心。所以,即使我们这些佛教徒口口声声谈着空性、缘起,以及种种无神论的修道方式,但是当危机狂轰时,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突然间就自动变得非常有神论、非常宗教性、非常迷信。我并不是要评判什么,这只是我们的一个症状。 如果你真正有智慧的话,便能够找到涅槃的地方,就在痛苦里面。痛苦是最好的老师,你不必花一分钱,不必很尊重他,也不须发什么戒言,这位老师都与你同在,事实上,痛苦是你逃不掉的。所以,虽然我们生活在这充满痛苦的社会里,如果有清楚的觉知,我们便会更尊重佛法。这即是法对我们的加持。” -end-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为何现代人精神如此脆弱?

为何现代人精神如此脆弱?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五,思维轮回众生的痛苦可以鞭策修菩提心

现在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患有焦虑症、抑郁症?不是因为思维别人的痛苦,而是过于操心自己的痛苦。

担心自己工作不稳定,婚姻不安全,身体不健康,老了没人照顾等等。其实这都有可能不会发生,但因为我们的爱我执过于强大,所以抑制不住地要去担忧,从而产生负面情绪,最后搞成抑郁症。

佛陀没有得过抑郁症,文殊菩萨以及我们的传承上师们都没有得过抑郁症。如果我们为了其他众生能如此操心,我们早就是菩萨了。

《入行论》里面说得非常清楚,佛陀放下自己的一切去服务众生、利益众生,最终他自己成就了。而我们却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痛苦,全心全意为自己操持,所以流转轮回至今。我们一直不成功的原因,就在于爱我执太厉害。

普通人会认为,只要处处为自己考虑,自己就会安全。放下自己考虑别人,自己的幸福就不会有着落。事实恰恰相反,如果真的能放下自己,一心一意为别人着想,自己所有的事情,都会在无意间水到渠成。



思维其他众生的痛苦,就是修慈悲心。用我们世俗的话说,考虑其他众生就是换位思考。佛教称之为自他相换、自他平等。尽可能少考虑自己,多考虑众生,这样我们就会慢慢变成菩萨。反之,我们不但变不成菩萨,反而有可能会变成抑郁症患者。

几乎全世界的宗教都会讲不同程度上的爱心、付出与慈悲,但因为缺少了方法,所以很难把一个骨子里面都非常自私的人,转变成一个完全无条件奉献的人。



思考众生痛苦的具体方法,佛教讲得详尽而周全。菩提心的修法,四无量心的修法都可以。只有当全方位地了解到所有众生的痛苦之后,我们才开始懂得爱心,才有可能发慈悲心。

当自私在心里根深蒂固以后,不但会伤害其他人,也会让自己不开心。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就会对社会、对家庭极度不满,报复、仇恨、抱怨之心油然而生。因为人类太自私,从不考虑其他众生的感受,所以世界上才会发生那么多过激、极端的恐怖与暴力事件。

真正让我们不开心的缘由,不是别人给我们的不公平待遇,也不是外在的任何事物,而是我们自己的不满。

菩萨或经过大乘训练的人在遭遇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会懂得理解对方,会告诉自己,是贪嗔痴等烦恼病毒扰乱、损害了他的大脑程序,让他的大脑无法正常工作,才会让他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对方不是故意要伤害自己,他也是被动无助的。



《入行论》中讲得很清楚:一个人拿石头扔我们,我们不会对石头生气,因为我们知道石头不是自由的,是人把石头扔向我们的。害我的不是石头,而是人。

如果这个逻辑成立,我们也可以这么说:人也是被动的、不自由的,因为人也被内心的烦恼控制了。因为他有嗔恨心,所以才会打我们。如果他没有嗔恨心,绝不会打骂我们。如果要消灭敌人,那应该是他的嗔恨心等烦恼。

如何消灭嗔恨心?

如果我们也睚眦必报、以牙还牙,对方的嗔恨心不但不能消灭,反而会更加增长。以仇恨无法泯灭仇恨,消除仇恨的,是善良的心。若能对待对方更好一点,对方心里的嗔恨心就会土崩瓦解,我们就能非常成功地消灭对方的嗔恨心。

佛陀即将成道的时候,成千上万的魔军前来阻挠。魔军不曾料到,他们扔出的所有刀剑等武器,在佛那里全都变成了鲜花。这都是因为魔军有嗔恨心,而佛陀没有嗔恨心,只有慈悲心。慈悲心的力量,能将凶器化为鲜花。化解仇恨、消灭魔军的殊胜武器不是暴力,而是慈悲。



贪心和嗔恨心的来源,实际上就是愚痴心。通过以上分析与公案可以知道,我们以前的做法真的很愚昧。以怨报怨,冤冤相报何时了?唯有大乘佛法,才能彻底根除怨敌,不会留任何后遗症。

经常会听到有人说,为什么是我得了绝症?为什么这件倒霉事会轮到我头上?其言下之意是说,除了自己以外,全世界任何人都可以倒霉,反正不能是自己。这种心态多么的自私和病态啊!很多人会有体验,遭遇不公平待遇本身所带来的痛苦,只占痛苦的一小部分。由此而衍生的抱怨、仇恨、不满等负能量,早已远远超过了它本身给我们带来的痛苦。

嗔恨心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会让我们造作恶业,同时还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危害。

遗憾的是,现在家庭、学校教育中能学到的就是自私。从上幼儿园开始,每个孩子就被一步步培养成自私自利、虚荣攀比的人。所有的能源、资源,都应该属于自己。所有的便宜,都应该自己占尽。所有的亏损,都应该属于别人。当自私的人集中在一起,就是勾心斗角、相互倾轧。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斤斤计较、处处占先,哪怕坐车、坐船等等,也要让自己坐在最舒服、最安全的位子,绝不让自己吃一点点亏。试想,如果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这样,就没有人会关心整个家庭,家庭会失去温暖和谐的氛围。如果全社会的每一个人都这么想,每一个人都缺乏公德心,整个社会必将变得冷酷无情。如果每个人都不择手段地占据资源、权力等等,饥荒、战争、斗争将此起彼伏,人间也会变成活地狱。



现代人的精神极其脆弱,一辈子学的,都是如何让物质生活更丰富,却没有考虑心灵的成长。所以,佛陀会让我们换位思考,学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如果受到不公正待遇,也可以用因果报应、慈悲心、菩提心或空性正见来化解。当有人骂自己的时候,不要立即试图还击,而要想想对方为什么要这样,对方的需求是否合理,自己做得是否不尽如人意。

如果可以弥补,就尽量弥补,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尽量杜绝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如果对方的要求太过分,或者如果满足了对方,会伤害更多的人等,就尽量解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要把鸡毛蒜皮的事情无限放大,最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搞得大家不欢而散。

就像冬天的雪花,如果落在冰冷的石头上,就会很快变成厚厚的积雪。如果石头是热的,则无论雪下得再大,一靠近石头,就会彻底融化,不留一丝痕迹。同样,如果我们的心不再冷酷无情,带有爱与慈悲的温度,任何的风刀霜剑,都将转化为修行的正能量。

当我们的心胸足够宽广的时候,任何障碍,都不再是问题。慈悲心,菩提心,也会油然而生。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修行,就是很务实的面对自己,不断的修正自己。 净界法师

修行,就是很务实的面对自己,不断的修正自己。
净界法师

我们看到这些功德,我们会有信心;但是从修行的角度,我们会比较偏重因地。就是这个功德是怎么产生的?这是我们比较在乎的。这个功德的产生,从论文上简单的说,就是「最清净觉」,就是你要经常保持一个根本智后得智的观照,就是无住而生心、生心而无住,这在佛法是比较高的标准。
我们初学的标准,有人会说:啊,你刚出家,多拜佛、多修习褔报。其实这对一个善根还没有真实上路,烦恼粗重、善根薄弱的菩萨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门。「你不要讲那么多,到厨房去!」六祖大师看到五祖的时候,(五祖)诃责他:「舂米去!」再看看:诶!这个人烦恼淡薄、善根深厚,才传给他修行的心地法门,传给他一个密法(哈~~)。其实这个密法就是一种观照。这个观照,你说你在观照,没有人知道。你看老和尚,整天就是打板出来吃饭,唱炉香赞的时候出来拈个香(哈~~),你看不出他在修行。但是他修行会让你看得到吗?这个内心的观照,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

烦恼起来的时候,他是怎么去调伏?怎么去扭转?只有他自己知道,所以叫做密。所以六祖大师说:「密在汝边。」密,你不能跟我求,密是你自己去体会,你自己产生光明的东西,我只能告诉你成就密的方法。不过我们不要把佛法太神秘化,佛法重视因缘观的,就是你有这个因缘,就有这个功德。
佛法的密有二种:一种是无住,一种是生心,二种。就是以空观来对治你的遍计执,以假观来带动你的大悲,大方向是这二种。当然这二种,每一个人在修行的时候,都会有所偏重。但是在修行当中,我必须要提醒大家注意,就是:佛法的中心思想,是中道思想。如果你空观太强,你要以假观来辅佐之,因为你空观太强,你的心太沉闷,一个人的心太沉闷,会让一个人「不乐众善,忘失大悲」,你对善法的修学没有好乐。

比如说我们刚才讲到二十一种功德,有些人看了以后非常感动,有些人看了以后没有感觉。如果你看到佛陀的功德没有感觉,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警讯出现,就是你有可能会堕入声闻种姓,你的空观已经造得太强了。所以一个修行人就是很务实的面对自己,不断的修正自己。因为你那个方向,已经是往某一个方向偏差了,你这个车子已经往这个方向开了,你如果不调整,一切法因缘生,这个水流就这样下去了。

所以空观太强的时候,用假观对治,修习假观,思惟众生的苦、思惟佛菩萨的功德,你应该要带动你的心去好乐、追求;有些人假观实在修得太强,假观太强就容易有攀缘心,这个时候就以空观来对治。你假观太强的时候,你就要以空观来调伏你有所得的攀缘心。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谁是真实的文殊师利?他在哪里?他是男的还是女的?

谁是真实的文殊师利?他在哪里?他是男的还是女的?
宗萨钦哲仁波切


菩萨身相之所以用橘色,因为橘色代表的是太阳快要出来时,天空中的光芒。也代表从这个颜色后,大地会有光明。为了方便解说,我们说文殊菩萨是橘色的。我们的本性就是文殊师利,但是我们总是对之视而不见。

就像我们的眼睫毛,太近了,以至我们总是找不到他。因为我们没有认出文殊师利,而他又与我们如此之近,以致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染污。我们忘记本性所在,我们创造出各种分类,各种标签,主题推荐。

在座的大多数人都应该很熟悉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以智慧著称。有时候,文殊菩萨示现为佛陀的弟子。身相常常示现为在家众,就像观音菩萨和普贤菩萨一样。和观音菩萨一样,文殊菩萨以教法著称。心经就记载了舍利佛与观音菩萨的对话。  

很多时候,文殊菩萨作为佛陀的助教,帮助弟子更深入地了解教法的意义。有一次,佛陀问文殊菩萨对空性的看法。文殊菩萨沉默下来,表示空性超越语言和概念。

像刚才这种方式,文殊菩萨就像佛陀教法的工具。在大乘经典中,记载了文殊菩萨是很多菩萨的老师,伪装成弟子的老师。很多资浅的菩萨是通过文殊菩萨的引导进入的。

当释迦牟尼佛还是年轻的王子的时候,走出宫殿看到生老病死,有说法说这就是文殊菩萨的示现。还有说法认为佛陀的父亲也是文殊菩萨的示现。文殊菩萨也是佛陀诸大弟子的前辈。


在那烂陀大学很多大学者主要的本尊就是文殊菩萨。在西藏,文殊菩萨带来的影响和教法是无量无边的。在中国内地,甚至中文所教化的地域,文殊菩萨的影响也是非常广大的。

这里讲的是文殊菩萨象征性的部分。难道文殊菩萨就局限在一个人的角色中吗?根据大乘的讲法并不是这样的。文殊师利超越人身的概念。历史上,文殊师利的形象或者文殊圣地,如五台山,也非常重要,因为产生一个和文殊菩萨直接沟通的管道。

如果没有这些相对的方便法门,我们就没有办法认出内在究竟的文殊师利。谁是真实的文殊师利?他在哪里?他是男的还是女的?当然是超越这一切的。需要了解的是,究竟的文殊师利不是一个魔幻的事情,也不是神或者更高的神明,究竟的文殊师利就在我们的内在,一直都是这样。

我们的本性就是文殊师利,但是我们总是对之视而不见。就像我们的眼睫毛,太近了,以至我们总是找不到他。因为我们没有认出文殊师利,而他又与我们如此之近,以致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染污。

我们忘记本性所在,我们创造出各种分类,各种标签,把所有这些变得很坚固——标为人类,男人女人,欧洲人、美国人,医生,父亲,孙女等,这种身份的认定如此坚固,以致我们无法感到真正的安全和自信。究其原因,因为这些标签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依赖其他的条件存在,因缘聚合,就好像风中的羽毛。

于是,我们创造更多自我的标签,强化的标签,我们做的这些工作,好以为这些是实际存在的。这些年我来香港,看到越来越多的卖劳力士的表店。我奇怪厂家怎么没有做更多的挂在脖子上,在脚上的款式。


这变得有些复杂,因为我们不会带着价签走来走去。我们不想让人以为我们是土豪。而二十年前,中国人是不把标签拿下来的。如果某人戴着曼谷出厂的假劳力士,也可以作为标签,强化我们存在的证明。
  
言归正传,到底文殊师利是谁?认出文殊师利,直到把所有的标签放下为止。要能够认出文殊师利有非常多的法门。长而详细的法门,与简短的法门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时候,法门因为简单,我们无法对之建立信心,而无法掌握。
  
冥想练习:对好念头或者坏念头,不拒绝,不接受,这就是最简单最有效的认出文殊的方法。如果你懂得这个方法,这就是文殊师利。这就是橘色。没有持剑,也没有持经典,同时TA也持剑,持番茄,持花。

听起来很简单,修起来挺困难。因为我们习惯上喜欢可以度量的一切东西,比如喜欢象征性的东西。喜欢颜色,喜欢形状……因为人们喜欢象征性的东西,所有有了塑像。之所以用橘色,因为橘色代表的是太阳快要出来时,天空中的光芒。也代表从这个颜色后,大地会有光明。

为了方便解说,我们说文殊菩萨是橘色的,文殊菩萨是16岁,好像这个16岁很重要似的。另外他还有一些法器,这些我们都可以一一解说。相对层面上的法本,文殊菩萨示现为乌龟的后代。

我从很多的上师那里都得到教法,这些上师就是文殊肉身的示现。授予我文殊法的上师,是无染的圣者。但是我的坏毛病就太多了。文殊师利就在你身体里,我给不了你。我才落地几个小时,祖父就强行把我的舌头拉出来,在上面画了个谛字。

另外我从7岁开始跟着顶果法王,他授于我文殊灌顶,以及萨迦法王的文殊灌顶。萨迦法王家族是惟——个有文殊菩萨基因的家族。尽管修了这么多文殊法,我连一个好的梦兆都没有。但是有件事可以确定,我一直有个感觉,文殊菩萨一直照看着我。所以各位来这里希望得到加持,应该不会浪费时间。
  
我非常容易被激怒。1980年代,我花了很大功夫去五台山。我从书里读到,文殊菩萨的道场是五台山。我徒步了五个台顶,虽然没有亲见文殊菩萨,但全程我很满意,虽然条件很艰苦,我不曾被烦到。没有升起烦恼心,我认为是文殊的示现。今天在座受的文殊灌顶,来自萨迦传承。瑜伽乘的教法。
  
我已经活了50岁,仍找不到任何东西,可以和佛法相比。如果单一的人导致你对佛法失去信心,是非常大的损失。各位来到这里,都花了很大功夫,还有些人,我走到哪儿都看到他们的脸。

在当今时代,看到这么多人对佛法有兴趣还是令人鼓舞的,毕竟到处都是劳力士表店。下面教的一些仪轨,不在场的人,可以上网去听。有些朋友说要去五台山,请带着我对文殊菩萨的尊敬与问候。

请带话给文殊菩萨:现在这个世界更需要他的教法,请他长久驻世。供养不起的,请点香或者献花。有的人想做哈达和供养,我不喜欢哈达,需要折来折去的。忆念文殊菩萨就是最好的供养。请不要拿哈达供他。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防止名利的伤害,只有一个方法,培养智慧的观照!

防止名利的伤害,只有一个方法,培养智慧的观照!
净界法师

菩萨从最初的发心,为令「一切有情利益安乐增上意乐故」,为了使令一切有情众生得到安乐、得到利益,而开始发心修行,这当中有五个重要的阶位:从刚开始的自我充实、培养正念;到第二个阶段历事练心、积集资粮;到第三个阶段(十三到十九是讲第三个阶段),弘护正法、修学六度。在前面的历事练心、积集资粮以后,菩萨经过几年执事的历练,慢慢的他内心的堪能性强,福报也增加了,他开始去做弘扬正法的菩萨正业。

弘扬正法是法布施,这个时候菩萨要告诉自己:「不悕异熟而行施故」。弘扬正法是很广大的功德,使令众生开启智慧,弘扬正法、开人智慧,使令他心中产生光明,这是一个无量的功德;但是菩萨不要因为这样的施舍,而贪求世间的福报,当然这个福报是一定会出现,但是菩萨不应该贪求。

这个地方,有很多法师会问我说:身为一个法师,面对这个世间的名闻利养,如何调伏自己的贪爱?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普遍的问题,你逃避也不是办法。你说:既有名闻利养,那我干脆不弘扬佛法好了,这个叫因噎废食。吃饭会噎到喉咙,我干脆不吃饭了,这样的心态是不对的,重点是我们如何来防止这个名利的伤害。
其实防止名利的伤害,只有一个方法,就是你要培养智慧的观照,你观察:其实人世短短几十年,如梦幻泡影,我们每一个人来人世间,都是过客。每一个人在几十年当中,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你追求你要的,我追求我要的,这个锣声一撞,咚隆一声,大家都走掉了,各取所需。

重点是,这几十年你到底要追求什么?当然我们要什么之前,我们要先观察观察: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暂时的虚妄?这个名闻利养,基本上它就是当我们追求摩尼宝珠的过程当中,旁边的几棵小花,如此而已,如梦幻泡影,根本就是你带不走的东西。所以,当我们知道生命是无常的,而你在无常当中,你临终真正需要的是你的菩提心、你的善业力跟智慧的观照力,这些名利,你很容易走得过去。
身为一个法师、身为一个菩萨,你做执事也好,我们生活的所需够了,其它多余的东西,尽量展转布施出去;因为你不布施,反而会产生太多贪着,障你的道,你就很难继续往前走下去。

所以蕅益大师说:一个人没有高超的见地,就很难培养出高超的品格。你不靠智慧的观照,你只是靠着持戒要求自己,靠禅定的力量,看到名利我就不动。你不动,你贪爱的烦恼被那个不动的心压在内心深处,问题并没有解决。颠倒的心必须靠智慧来开启,用光明来化解黑暗。

就是说很多事情,你应该心平气和的去面对,它到底是一个什么相貌?它值不值得你追求?这才是重点,而不是一味的逃避。所以这个地方,菩萨应该要观察人世间是生灭无常,我们只是一个短暂的过客,所以对这个短暂的因缘、这个名闻利养,我们不要去追求眼前这些暂时的东西;

后面往生净土、成就佛道这摩尼宝珠,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我们应该为无上菩提而行布施,就是这个意思。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36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行为

行为

慈诚罗珠堪布
放弃六种颠倒

意乐的颠倒
品味的颠倒
悲悯的颠倒
.......

1、行为是什么?


行为是什么?就是日常生活当中包括吃、住、行、卧在内的一切活动,无论思想的活动还是身体的运动,都叫做行为。

而行为又因动机的不同,而有三种情况:

比如,走路的行为,就有三种情况——善、恶、无记。区分的界线,在于走路者的动机。如果是为了放生等善事而走路,则走路是善法;如果为了偷东西、杀生而走路,就是罪业;既不是为了行善,也不是为了造恶,只是单纯地走路,或是为了赶去上班等等,就是无记法。

再比如:在学佛以前,我们做饭炒菜的时候,会杀鸡宰鱼,所以做饭的行为是罪业;学佛以后,我们不再杀生了,做饭的行为不是罪业,但也不是行善,只是无记的做饭炒菜而已。

2、身心升级:


作为修行人,我们不能同世间人一样,整日琢磨着:我的电脑要升级;我的职位要提升;我要卖掉旧车,换一辆新的高级轿车;我房子太小、太旧、环境太差,我要买一套新房子,始终考虑的,都是身外之物的升级。

佛陀教育我们,身外之物升级不升级并非事关重大,最重要的,是要给自己的身心两方面升级。 

那么,怎么给自己的身心升级呢?我们要放弃六种颠倒的行为。

3、放弃六种颠倒

(1)、忍辱的颠倒

譬如说,打坐、念经、持咒时间长了,就会感觉疲劳、困乏,就不想继续修了;天气很热的时候去放生,因为要走很远的路,放生的鱼又很多,就怕苦怕累,不想去了;但为了做世间法,却再累、再辛苦、再有困难都不怕,都能够承受,这就是忍辱的颠倒。

(2)、意乐的颠倒

意乐的颠倒,也即理想的颠倒。西方哲学家认为,生存的目标、人生的理想,就是追求幸福。

虽然佛教也可以用“追求幸福”这个词,来代替大乘佛教徒的人生理想,但其中所蕴含的实际含义的深广程度却与前者有着天大的差别。作为真正标准的大乘修行人,我们应该树立的理想,是追求众生的幸福而不是个人的幸福,是永久的幸福而不是暂时的幸福,是要让所有众生都获得解脱。

当然,要让所有众生获得解脱,首先我们要自己先成就,那样才有度生的能力,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成就,都是烦恼深重的凡夫,又怎么能帮助别人成就呢?

但一般的世间人却不是以此为目标,而是目光短浅地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这一生的日子过得好一点,这就是理想的颠倒。

(3)、品味的颠倒

品味的颠倒,也即享受的颠倒。

如果不愿意通过闻思修持来享受大乘佛法的智慧和慈悲等精华,反而对吃喝玩乐等等乐此不彼,就是享受的颠倒。

(4)、悲悯的颠倒

本来,无论再有钱、有权、有威望,那些根本不修行、不相信因果的世间人都应该是很可怜的。因为在享受金钱、名利、地位等等的过程中,经常会做一些伤害众生的事情——吃活海鲜、穿皮毛等等,从而造作很多恶业,在不久的来世,他们也必将加倍偿还这些血债。但一般人却不会觉得他们可怜,反而对他们锦衣玉食的生活充满了向往之情。

反之,那些长年居住深山,克服重重困难,不受欲望左右,生活朴素简单的修行人,不少人却认为他们很可怜——没有像样的住处,没有可口的饮食,没有舒适的生活,缺乏基本的物资——这就是颠倒的悲悯。

以前米拉日巴在山里闭关的时候,贡塘七姐妹也觉得他非常可怜——住在山洞里,没有吃穿、饥寒交迫。米拉日巴却不但不认为自己可怜,反而对贡塘七姐妹的前途充满了担忧,认为她们很可怜。

事实如此,不修行的人因为前景深幽黯淡,所以才是很可怜的;而真正的修行人因为对未来深有把握,所以信心满怀、踌躇满志。如果不同情前者反而可怜后者,这怎能说不是一种颠倒的悲悯呢?

(5)、营求的颠倒

不让依靠自己的人去修行,反而让他们去操持世间法,就是营求的颠倒,也即管理的颠倒或培养的颠倒。

譬如说,世间的国王或官员不给手下人安排修行的时间,而是让他们去打仗或做一些世间的事务,虽然从世间的角度来说,这是正常的,但也属于营求的颠倒。

有些伪装的善知识也是这样,不让自己的弟子去闻思修行,反而让他们去做世俗的事,这就非常不正常了。

(6)、随喜的颠倒

在看到或听到别人在世间、出世间方面的善行——修菩提心、出离心、空性,或者做一些世间的善事时,心里产生了喜不自禁的感觉,就是正常的随喜。

但是,如果在其他人修行的时候,心里反而有种不是滋味的感觉;当别人遇到困难、挫折,或者生病、死亡的时候,却喜出望外、幸灾乐祸,就是颠倒的随喜。

4犯戒

人类从有史以来到现在,任何一种文化与思想体系当中,都没有产生和出现过菩提心这样博大精深的伟大思想。在大乘佛法里,行为的伟大与否,好坏之别,是以利益众生为分水岭,对众生越有利,就越伟大。

虽然一个普通人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若能以伟大的菩提心作为基础,点点滴滴做一些事情,也能成为大乘利众之沧海一粟。

但是,帮助众生不能以闻思修作为代价。如果放弃闻思修,去帮助众生做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事情。

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在帮助众生,是在做一件好事,但是实际上却放弃了更重要的利生之事,从长远来看,这是得不偿失,对众生没有太大帮助。其实,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人的闻思修,就是利益众生。

但是,除了闻思修行的时间以外,如果还有时间去帮助他众,却因为懒惰而不去帮助他人,就会犯戒。






5、行为误区:


现在很多学佛的人就不懂得随顺,因为自己吃素,就要求全家都必须吃素,所以经常在家里闹出矛盾,搞得全家都不愉快。其实,我们也可以随顺家人,吃三净肉或肉边菜,然后逐渐地引导对方取舍因果。

但不能为了随顺家人,就去杀鸡、杀鱼、吃海鲜,这是原则性的问题,所以不能让步。

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讲,诸如性质恶劣的杀、盗、淫、妄、酒等行为,会对众生构成极大伤害,就不能毫无原则地随顺。除了这类事情以外,还是尽力随缘。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随顺众生是不对的。

佛教要与时俱进,佛教徒也应该融入社会主流,把修行与工作,学佛与家庭的关系调整协调好,不要搞得冲突四起,这样佛教才能有发展空间。

我们不能因为学佛,就与社会格格不入,这样就没人敢学佛了。虽然从菩提心当中产生的一些行为会显得与众不同,但在没有必要的时候,我们的外表应该跟大家一样。





  1.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如果我们一直活在对、错当中,那就永远调伏不了你的瞋心!

如果我们一直活在对、错当中,那就永远调伏不了你的瞋心!
净界法师

菩萨透过布施持戒以后,这菩萨不是普通的菩萨,是有资粮的菩萨,在佛教界也都是领众一方的大善知识。这个时候,菩萨要善调自己的瞋心,因为瞋心的活动,对众生的伤害、对佛教的伤害都是相当的重大,所以菩萨应该要修「忍」辱波罗蜜。什么叫忍辱波罗蜜呢?「于诸境缘,内心不动」,保持不动。这个「不动」的意思,是要智慧的观照,不是禅定的不动。

当菩萨受到逆缘刺激的时候,要观照二件事情:
第一个,随缘消旧业想。我们一个人不要老是活在对错当中,这个对错的观念会害死我们,遇到事情总是你对我错、我对你错,那就起烦恼、起瞋心,觉得都是你错,所以造成我也被你拖累。若我们一直活在对错当中,你的瞋心永远不能调伏。把对错的观念拿掉,想想这是我的业力,不管是谁对谁错,这件事情会在我的生命出现,一定是我内心的阿赖耶识有这个业力被逼出来。既然是我自己的业力,那我应当承当,今生不承当,来生也是要承当,只是迟跟早的问题。所以,刚开始你一定要把对错的观念消掉,随缘消旧业想,你就会觉得泰然,觉得安心一点。

第二个,当善知识想。这是更积极了,把这个恶因缘当作是来考验你,历事练心。我们每一人都很喜欢顺境,但不幸的是:有很多重要的功德,都必须从逆境当中成就。如果你一生都在顺境当中,那你很多功德都没有成就;所以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少一个味道都不行。当你有这个心情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是你进步的时候。当然这是更积极的想法;起码你要能够随缘消旧业想,「于诸境缘,安心不动」。

因此我们每一个人在瞋心发作的时候,就要开始观照,在你还没有把瞋心调伏之前,记住一句话:不要随便乱动,不要随便讲话,不要随便作决定。这个时候,你讲的话、所作的决定,一定会后悔;等到你把瞋心都调伏下来,这个时候你想作什么再去作。这就是「于诸有情无有恚碍,而行忍故」。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36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佛与众生的差别

佛与众生的差别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心的本性光明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表述:第一是它的空性;第二是它的现象,也即光明;第三是空性和光明无二无别。其中空性的一面,叫做佛的法身;光明的一面,就是佛的报身;如来藏的明空无别,叫做佛的化身。因为它既是空性又是光明,所以在众生根机成熟的时候,随时都可以产生佛的化身。如果它单单只是像虚空一样的空性,或者根本与空性没有关系,而是像唯识宗所讲的那样,是实有的光明,佛的化身就永远也不会出现。

兔角本非有,三世犹可思,
真空非兔角,思虑不能知。

这个偈颂是说兔角的本性并不存在,真空也是空性,二者虽然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也不是完全相同。兔角虽然不存在,是空性,但它还可以思维,还属于世俗谛,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时空概念。真空却与兔角不一样,它远离一切戏论执著,不可能通过思维来了知。

真空称善逝,色相悉皆亡,
应化随缘有,修因离执非。

“真空称善逝,色相悉皆亡,”真空即空性和光明,也叫做善逝、如来、佛,尤其是佛的法身。虽然佛与真空是两个不同的名词,但实际上是同样的意思。除了真空以外,没有佛的法身、报身与化身。

前面也说了,究竟意义上的三宝,就是心的本性。佛、法、僧是心的本性,佛的三身也是心的本性,所以“真空称善逝”。

此处所说的“相”,是指我们心里能够想出来的,诸如高低、时间、空间等等的概念。

“应化随缘有,修因离执非。”佛陀度化众生的应化身,会随缘而有。譬如像释迦牟尼佛那样有颜色、有形状、有色有相的化身,会随着众生的根机与善缘而随时显现。因为因地修行的原因,所以能远离一切执著和是非,在佛的境界中本来就是这样。

显宗第三转法轮的经典中讲了,心的本性是佛,佛到底是什么呢?也就是佛的法身、化身与报身。除了这三者以外,不会有佛。但什么是法身与报身,显宗经典说得不是很清楚,而密宗却交代得一清二楚。,
圆通如日月,水现影皆同,
色声双泯绝,差别云何有?

“圆通”,也即真空、善逝、心的本性。

心的本性为什么叫圆通呢?从空性的角度来说,心的本性是非常圆满的、远离一切执著的空性;从光明的角度来说,心的本性具足一切佛的功德。

就像佛经所讲的,在一块如同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宽大的布上,绘制出须弥山、四大洲等等,然后用神通把它装在一粒小芝麻里面一样。在我们的心里,原本就具备佛的法身与报身功德,不需要重新去创造,所以称为圆通。

实际上这就是密宗的观点,只是这里讲得比较笼统,而密宗讲得非常具体,之间存在着广和略的差别而已。如果心的本性只是单单的一个空性,没有光明、没有佛的法身与报身功德,那就不能用圆通的词句来形容。藏文偈颂的用词,也有圆通的意思。

“圆通如日月,水现影皆同,”圆通就像日月一般,只要在空中有月亮,平静的水面上就会显出月影。日月的倒影在水里显现的时候,虽然表面上和真正的日月不是一回事,但实际上二者都同样显而无实有。日影、月影在水里显现的时候,要从两方面去看:一方面,月球上能看见的所有东西,都能在水中完完整整地显现;另一方面,月影虽然显现出来了,但水中不会真正有一个月亮,只是虚幻的影子而已。圆通也是这样:一方面它是空性的,另一方面它虽然是空性,却不是单空,而是具备所有佛的功德即心的本性光明。

“色声双泯绝,差别云何有?”在心的本性圆通上面,没有色法,没有声音,色声二者都泯灭断绝了。既然如此,又怎么会有差别呢?没有差别。日月的水中倒影与心的本性都同样有现象无实体,所以没有差别。心的本性从显现的角度来说,具备佛的全部无漏功德,但它不是实有的,而是空性的,所以二者没有差别。

三世可寻思,生缘时决定,
若悟己身法,己身云何有?

心的本性光明,是值得我们三世都去寻求、思维、求索的目标。任何因缘或时间,都不能动摇心的本性。因为它是决定的、固定的、永恒的,既不受时间的影响,也不受生缘的影响。如果它是一个有为法,那就会受到生缘与时间的影响。所有的世俗谛都是不决定的,而圆通却是决定不动、恒然不变的。

“若悟己身法,己身云何有?”中“己身法”,是指我们自己具备的法,也即心的本性。如果证悟了心的本性,我们怎么可以说我是实有的呢?心的本性本来就是空性。

如水居热际,处热觉悟非,
寒际理亦然,圆通皆如是。

在气温炎热的夏天,水也是温热的;在天气寒冷的冬天,水也是冰冷的,水的冷热与外界的气温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无论如何,水的本质却没有变化。同样,圆通就像水一样,无论觉悟还是不觉悟,其本质永远不变,始终存在。

心恒烦恼覆,迷惑不能了,
若离烦恼缠,觉悟而非有。

心恒时被烦恼所覆盖,我们的迷惑、烦恼就永无穷尽、无法了脱。如果离开了烦恼的缠缚,就获得了觉悟。觉悟的时候,迷惑、烦恼也必将一扫而空。

汉文版的这个偈颂文字上说得不是很全面,而藏文版中却说得很清楚:当我们有烦恼的时候,叫做众生;烦恼断除,心的本性显现出来的时候,就叫做佛。实际上佛与众生只是证悟与否的差别。

普通显宗认为,佛与众生的差距就像天地一般遥远。但三转法轮,尤其是密宗却认为,众生与佛就像一个物质的两个侧面,虽然前面是红色,后面是白色,但实际上是一个物体。本体永远不会有变化,有烦恼的时候是佛,证悟了以后,就是双重的清净。

我以前介绍如来藏(见《慧灯之光》伍之“浅谈如来藏”)的时候,提到过达摩祖师的《悟性论》和《血脉论》,其中的内容讲得与密宗完全一样。《悟性论》中讲道:一个人证悟的时候,叫做佛;没有明白道理的时候,就是众生。《血脉论》中说:众生和佛就像水和冰的关系,天冷的时候,水会结冰变成固体;气温上升的时候,它又会融化成水,不管形态如何改变,都没有离开过水的本质。密宗很多经续和论典,也会用这个比喻来描述贪嗔痴烦恼与佛智的关系。如果对这些道理能够了解透彻,以后学密宗的时候,最终听到的也就是这些,不会有更高的境界。只是密宗会给我们提供更多证悟的方法而已。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修行,你要先认识你的家在哪里。

修行,你要先认识你的家在哪里。
净界法师

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应该要先建立二种大乘的正见,第一个是「所知依」,就是你要先了解生命的根源在哪里?什么叫生命的根源呢?简单的说,就是你要了解「生从何来,死将何去?」当我们出生的时候,我们的生命是从哪里而来?当我们死亡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又将从何而去?你必须把那个生命的根源找到。这个根源,古德经常说:「把心带回家」,就是你要修行,你要先认识你的家在哪里。

这个家,在本论当中有二个:一个是暂时的家,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这个家,它是经过长时间的流转,有很多业力的熏习,产生很多的烦恼、很多的业力、很多苦恼的果报,这个就是我们现在所依止的家。这个家在本论当中,是属于生灭门,只是暂时的家;我们有另外一个永恒常住的家,就是我们的清净本性,也就是我们说的「大圆镜智」,这当中有很多清净庄严的功德。

所以「把心带回家」,整个修行就是把我们现前这种生灭苦恼的家,带回到一个长久安乐的家。所以「所知依」这一科当中,是说明你整个修行的起跑点在哪里──阿赖耶识,你必须依止现在的心来修行;你必须面对无始劫所熏习的烦恼障、业障、报障,每一个人不同,但是你要去承当,从这个阿赖耶识开始起修,你必须了解你这个起跑点。 

第二个你要知道你的目标在哪里--大圆镜智,这每一个人都是一样。所以这个「所知依」,就是先了解我们生命的根源,一个是杂染的根源,一个是清净的根源,这个是我们第一大科的主题。当我们知道这整个生命的根源以后,我们要知道第二个「所知相」--就是生命的相貌。这个相貌是从阿赖耶识,从我们现前这个杂染的家所变现的一个生命的相貌。我们现在所依止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它每动一个念头,就会产生很多生命的相貌。

这个生命的相貌,本论当中讲到有三个:有依他起相、遍计所执相跟圆成实相,简单的说就是,因缘、妄想、空性,我们的生命就这三个东西。也就是说,我们生命的本质是空的;但是你动一个妄想,它就会有业力,就会创造一个因缘,可能是快乐的因缘、也可能是痛苦的因缘。我们面对这个因缘的时候,又动了一个妄想,又变成一个妄想,妄想又创造因缘,因缘又带动妄想,就在因缘跟妄想当中交互作用,使令我们的生命永远没办法回家了,阿赖耶识展转相续,生死流转。 

所以这个「所知相」就是告诉你:我们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相貌?就是因缘跟妄想交互作用的相貌。这二个都是你在修学大乘佛法之前,你应该知道:什么是你应该断的?妄想是该断的;什么是该保留的?因缘该保留。所以这个地方是说明什么是所断、什么是所证,这就是「所知相」。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36



從我的 iPhone 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