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4日 星期三

仅仅让心静下来,旱獭也能做到

仅仅让心静下来,旱獭也能做到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般若摄颂》中的一个比喻说得好:“如人为观海水往,见树林山仍遥远,不见彼等遥远相,思近大海无怀疑。”就像人们为了观海而前往目的地,在还能看到绵延的山脉和辽阔的森林之际,就说明离海洋还很远。当既看不到山脉,又看不到森林,到处是一片平原的时候,就毫无疑问地可以推知,自己已经离大海比较近了。真正到了海边的时候,四处都是水天一色。

出坐后保持轻柔平静
出坐以后的行为很重要,假如闭关专修此法,则在每一座修完出坐以后,万万不可说很多话,更不能做打篮球之类的剧烈运动,这样很容易将寂止境界打破。本来这也不是藏传佛教独创的规矩,禅宗打禅七的时候也是这样规定的:吃饭的动作不能快;说话声音要小,语速也要缓慢;走路的时候,也要庄重平稳……总而言之,所有的动作都要像电影里面的慢镜头一样,轻柔平静,尽量将出坐以后的行为与入坐的境界连接起来。

但我们平时修寂止的时候,不可能保证出坐后所有的动作都很轻缓,因为要上班、要生活,这样做不但自己不方便,也会引起别人的误解。但闭关专修的时候,出定之后的所有言行举止,都要与寂止接轨,保持宁静的状态,不能很急躁、很匆忙。急躁与宁静是两个矛盾体,而寂止的境界毕竟只有一两个小时,如果出定时间很长,行动又很猛厉,寂止境界就可能会受到破坏。

在修到得心应手的时候,就不是这样了。有一种特殊的训练方法,就是在每一座修完出坐以后,要故意大声说话,所有的动作都很急、很快,同时观察内心的平静受不受影响。如果受影响了,就要停下来继续像以前一样打坐;如果内心不太受影响,怎么样都能保持平静,就是修法大功告成了。

但这都是修到后期,寂止功夫已经比较深,自心不会受外界影响之后的做法。我们不能太心急,妄想在一两周之内就一蹴而就,而是要脚踏实地地修持,力争使自己的禅定更成熟、更有力。

修寂止没有技巧,就会走入两个极端

想调服无始以来就狂躁不安的这颗心,是需要技巧的。如果没有技巧,就会产生两个极端第一个极端,在闭关专修的头一两天,反而会感到心里杂念更多,浮躁波动的程度比平时还严重。有人就会纳闷:以前没有修这个法的时候,没有这么多杂念,现在修了这个法以后,不但没有减少杂念,反而杂念更多了!所以很不开心,甚至认为自己可能是业障太重,修这个法没有希望,继而产生了干脆不修行的念头。很多修行人也过不了这个关。

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我们要知道,这实际上不是杂念增长了,而是以前我们从来没有关注过自己的内心。本来在每天的二十四小时中,除了晚上深度睡眠的时间以外,我们的心一直处于波动不安的状态,只是我们没有注意,所以感觉不到,现在只是发现了而已。但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苗头,因为只有在有一点点禅定的时候,才会发现这些杂念。所以我们千万不能灰心丧气,一定要突破这个关卡。

第二个极端,如果修行的时候,实在心里有很多杂念,越想控制杂念越多,就不能强迫修下去。否则不仅禅定修不起来,而且一看到自己平时打坐的地方心里就烦,连佛堂都不想进,更不要说坐在打坐的地方修禅了,严重的甚至精神都会出问题。

如果心实在静不下来,就看看佛陀与前辈大德的传记,看看佛教方面的书籍,或念念咒缓解一下,等到情况好转的时候,再继续打坐,那样效果肯定会越来越好。
佛告诉我们,在任何事情上面,都不能堕两边,不堕两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

走出感受与空性的误区

在比较投入地修寂止修了一段时间以后,会出现一些觉受——可以在几个小时当中没有任何杂念,保持非常平静的状态。这种平静的状态与空性的见解表面上比较相似,一进入这个状态,就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当从这种境界中出定的时候,会感到突然间从空中突然诞生了自己整个人的精神和肉体。因为这种境界比较接近于空性,所以已经脱离了语言的范围,若用语言来表述,就有点像空性——有人在感受到这种境界之后,再去看一些禅宗或密宗的书,会发现自己的感觉,与书上讲的非常相似,因为在密宗的喜极金刚、时轮金刚以及大圆满、大手印中,也会有描述与之类似境界的词句,因而就会认为自己已经证悟了大圆满,证悟了空性见等等。包括藏地有些修大圆满、大手印的人,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更不用说我们了。虽然我们的根基不会比他们差很多,但他们在修行上投入的时间,却是我们望尘莫及的。
其实,这些都是心平静的一种感受而已,不是证悟空性。虽然在进入这种平静状态的时候,也有喜悦、安乐的感受,有些时候也会出现一些神通,有些外道就是为了追求这些东西而修寂止,但这也是修行层次比较高的时候才会出现的状态。在这个时候,必须要有证悟者的印证与引导。
我们经常也说,禅宗是非常了不起的法门,同时我们也认为,禅宗不是纯粹的显宗修法,它基本上等同于大手印的部分修法,但禅宗修行人也必须要有证悟的前辈引导,才能真正比较顺利地进入证悟空性的境界;如果禅堂里面的指导者自己都没有修证经验,没有真正开悟,仅靠书面上似是而非的知识,想开悟是远远不够的,甚至还会出现一些问题。
如果我们以后修寂止的时候,出现前面所说的感受,唯一的方法,就是既不追求,也不排斥,让它自生自灭,这样就不会有问题。



体会是否准确,该怎样确认呢?
就像用手指指示空中的月亮,我们不能看手指,而是要顺着手指所指的方向往上看,就能看到月亮一样。虽然语言不能如实地形容,但最后的境界,还是可以用语言来叙说,有证悟的人也可以判别出说者讲的是不是真正的境界。

如果自己没有开悟,就永远无法用语言描述证悟与否的差别。

另外一个误区是,我们不能一听禅师或上师说自在、放下、不执着,就认为放生、念佛也是执着,为了达到无执着的境界,就不做任何善事,把所有善业都放下了。

当初和尚摩诃衍到西藏桑耶传播的禅宗也是这样。他对人们说,心里不能有任何念头,善也不思维,恶也不思维,只要不想任何事,就是涅槃。而磕头、烧香、拜佛、供佛、念经,是下等根基的修法,上等根基根本不需要这样修。

有些人也听信了他的话,故放弃一切供养、念经等善行,致使桑耶寺原本每天都有的供灯、供花都间断了。后来由莲花戒论师出面重新整顿见解,才使一切恢复如初。

本来禅宗是非常了不起的法门,但摩诃衍的这种说法,是有一点问题的。虽然对他这个人,我们不能随意评价。但这种传法的方式却忽略了次第。他的修法也许对某些人比较适合,但对大众是不适合的,所以在藏地还没有传播开来,就中途夭折了。

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天边
的确如此,第一年学佛的时候,信心百倍,随时都感觉到佛在眼前;等到学佛的时间延长,反而越来越不行了。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找到真正的路,刚开始的时候认为学佛很容易的,只要去修,很快就会成佛,但真正深入以后才发现不是这样,之后就会越修越迷茫,越修越茫然。

还有些人性子很急迫,眼光也很短浅,所有的目标都定得很近,既不考虑后世,更不考虑成佛,只巴望着这辈子马上能得到幸福,后面漫长的轮回既不会相信,更不会挂怀。修行也是急躁冒进、缺乏耐性。

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找到一条适当的路。

修行的路要一步一步走,前面该做的都不能省略。有些人试图抛开前面的加行,而从中途开始修寂止,这样的结果仅仅能让心静下来而已,但仅仅心静下来有什么用啊?!

有些动物冬眠的时候,两三个月都没有杂念,色界、无色界的众生,连思维都来不及,就被迫进入到寂止状态当中,一呆就是几万年、几十万年,但出来以后还是一介凡夫,仍然是烦恼重重,仍然会惨堕地狱,所以没有用!

佛离我们很近,解脱也离我们很近,但如果不按次第修,就永远摸不到解脱的边际。

高处着眼,低处着手
从无始以来到今天,每个人都在轮回中经历了那么长时间,但我们不但没有成佛,而且从来没有靠近过佛。修得不成功不是佛法的问题,更不是佛在撒谎,而是我们自己没有找到真正的方向,所以越走越远、越走越偏。如果找到一条真正的路,并系统地修持,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当然,如果自己不修,那肯定佛永远都在天边。

修行需要制定一个方案,从发菩提心到成佛,不可能在一两个月或一两年内完成,但真正努力投入地修持,如理如法地用功,也有少数人会即身成佛;退而求其次,中阴成就还是有把握的,即使没有成佛,也能达到比较不错的境界。

有相寂止的修法还有一点思维,但思维不多;而无相寂止的修法就没有思维了,不过也没有达到真正没有思维的空性境界;到了胜观修法的时候,空性境界真的是像禅宗所讲的一样,不思善、不思恶,超离言思、不可名状,如果有思维,则无法修光明与空性。

我们都知道,宇宙飞船刚刚冲出地面的时候,必须要有火箭的推动力,才能摆脱地心引力;当它彻底摆脱地心引力后,就不再需要火箭,而可以在太空中自由自在地遨游。

同样,虽然思维本身是我们的分别念,是不需要的东西,但在没有到达无思维、无念头的境界之前,我们还需要有思维的推动。刚刚开始修行的时候,思维是我们修行的动力,思维就是修行,修行就是思维;到了修行的后期阶段,思维反而成为修行的一种障碍。如果一开始就不思维,是不会有进步的;但如果到了最后还要思维,就永远不能摆脱思维,所以此时必须放弃思维,这与得鱼忘筌、过河弃舟是一个道理。

虽然修行最终要达到没有思维的地步,但必须通过有思维达到无思维的境界,通过语言达到超越语言的境界,这是非常重要的次第。

藏传佛教或密宗的优点,就是引导方法非常系统、规范。佛法本身没有差别,显宗与密宗、藏传与汉传都一样,都是从相同的印度梵文版经典翻译成不同的两种语言而已,但修持的方法还是有一些差别。对根机不同的人,就要有与之相宜的法门。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