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1日 星期六

<相信因果业力>(三)为了唤起那样的福德,就必须具有佛的悲心...

<相信因果业力>(三)为了唤起那样的福德,就必须具有佛的悲心...


宗萨钦哲仁波切 

问:晚上好,仁波切。我很喜欢您关于玩牌和发牌、不发牌的譬喻。您还说,身为孩子的时候,沙堡非常重要;身为母亲时,则会明白它只是个暂时的消遣,所以会对实际情况具有悲心和正知;而通过获得那悲心和正知,一个人就可以从痛苦中解脱。那苦是来自于对沙堡结局是否成功的执着。但在那过程中,当你是孩子的时候,你不具有那种正知与悲心,那么要如何退出或脱离这个状况并获得更多的觉知呢?因为似乎只有当过孩子之后,才会获得经验而成为父母。所以您有什么建议,让我们得以从中脱离?

       仁波切:这也是个非常好的问题。我们应该从这两个问题开始讲起的。

       因为我们现在谈到了佛教徒说的“福德”——这又是一个被滥用的词汇;我不想使用,但我们别无选择。

       佛教徒会谈论“福德”。所以,在一些佛教国家,你可能会看到佛的图像,或你可能看到象征佛的标志,或是象征悲心、慈心、明觉的图标。这些描绘或雕刻是为了“播种”——这是佛教徒的用语——播下那觉心的种子。

    像是我有一位老师经常这么做:每当有牛走过的时候,他总会非常大声地念诵“顶礼宝髻如来!”这是佛的名号。宝髻如来是非常重要的佛。这尊佛的主要心愿就是当祂还是菩萨的时候,发愿说:甚至只是听闻其名号,一切众生,尤其是畜生道的旁生,都将与他结缘。所以修行者和其追随者会经常这么对动物念诵。很多时候,不只是牛,甚至对人类,他们也会念诵。

       有一次我问这位上师:“为何对人类也念诵?我以为这菩萨只度畜生的。”他回答说:“当然菩萨不是只帮助畜生的。不过,很多人类基本上是畜生,在这个时代,尤其如此。”

我要说的是,尽管这听起来很有宗教意味,但实际上如果你更深入地研究佛学,就会明白:为了唤起那样的福德,就必须具有佛的悲心。

       以上是非常笼统的回答。但有个东西非常重要,是你应该听闻的,称作“如来藏”。在佛教,尤其在大乘佛教中,相信每一位众生都具有获得那种明觉的潜能。那是你已经拥有的,你需要做的就只是发掘它。所以真正的福德,可以说是本俱的。

       问:关于您说的“活在当下”这个观念,我是个在家居士,会花很多时间担忧明天,甚至担忧十年、二十年以后的事情。所以这个活在当下的观念,是为了让自己知足的一种方便吗?还是说,活在当下是以一种拒绝思考未来的鸵鸟心态在生活?

       仁波切:这实在取决于你的目标,要看你的目标是什么。你如何定义满足、成功和目标,极大程度上是视这些而定。因为如果你的目标是要在华尔街或乌节路之类的地方获得成功,那么我可以告诉你,安住当下是最浪费时间、最无用的事。

       当然,现在度假村都在教人禅修,但那些禅修只是度假村式的禅修,基本上是为了让人在星期一来临时更有活力,他们才能一如既往地穷凶恶极,甚至对自己和他人都更加凶狠和具破坏性。

       但如果你的目标有别于此,那就不同了。这真的取决于你的目标为何。不过,这是很有价值的问题。

      很多非常有野心的父母都会试图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让孩子去各种寺庙或禅修中心,他们对这个安住当下会非常担忧,觉得“实在是浪费时间,什么也不做!”确实如此,真的是什么也不做,连卡路里都没有燃烧,就只是坐着。

       问:您说佛教徒一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在玩牌......

       仁波切:佛教徒?不只佛教徒,所有人都是如此。

       问:那么您真的相信,有所谓的净除宿业吗?如果您相信,那我们该如何去做?因为我们已经有这么多过去世了。

       仁波切:这很简单。如果你相信死亡,那你就必须相信游戏的结束。其实,我们之所以相信净化,正是因为它是人为建构出来的。这也是基督徒和佛教徒或许看法不同的地方——这是差异巨大的地方。佛也这么说过:“你是自己的主人,没有别人是你的主人。”只有你能进行净化,只有你能解脱自己。

       问:那是否可以这么说:如果我不相信业,并且不相信福德、不相信回向,生活就会比较容易——就解脱而言,会比较容易?

       仁波切:如果你是彻底不相信,那么答案是“是的”。但我认为,你连一点点的彻底不相信能力都没有,因为只要有粒粉刺在某处冒出,你就会冲去药房,试图消灭它。所以,很难做到不相信。

       这就是我们的上师经常说的:其实最容易做的,就是什么都不相信。那本是最容易的,但现在却不可能了。因为我们已经相信几件事情了,而这正是问题所在。所以还不如彻底、完全地相信。

       无论如何,我们人类唯一懂得如何做的,就是相信。不论你是科学家、哲学家,还是政治家,信念是我们唯一拥有的东西。除此之外,我们还拥有什么?什么都没有!正是信念造就了文化、传统、数学,造就了一切!这世上唯有信念一物。

      必定有一个原因,令你坚决不相信。而你正相信着那个令你不信的原因,那也是一种信念。

       问:那我们能否说,相信空性也是一种信念?

       仁波切:很久以前龙树就这么说过了。实际上,佛陀自己也亲口说过:“如果你有如山一般的自我,那没关系。”当然这非常不好,自我是不好的,但佛说这还行,“因为相较于对空性有着芝麻大小的信执,信执空性可是糟糕多了。”

学生:我不知道其他人如何,但我绝对是被弄糊涂了。看来今天很多人都很困惑。

仁波切:没关系。因为其实困惑就像是业的色彩和光辉。

       问:仁波切,您说会谈谈强奸犯及其相关的事。如果一个强奸犯侵犯某人,他是否有自由意志,或这是他的业?

       仁波切:这我们已经略微谈过了。某种程度上,自由意志和宿命论都被接受。所以强奸犯是有自由意志的,他拥有完全的掌控能力。当然有,因此我们才能教育孩子不要成为强奸犯。而那也是一种制约(制造外缘)。

       我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我再三说过了,业是个庞大的课题。但有一点很重要,业不是无关紧要的议题,而是非常切身相关的。如果那些华尔街、乌节路、白宫、克里姆林宫、日本国会的人对业有些许的了解,基本上若是他们能够明白因、缘、果,能理解因、缘、果那虚幻的一面,能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将对这个世界产生影响——不仅是现在,甚至会影响到30、40年以后——那么世界将会有所不同。

       业不是无关紧要的议题,而是人们应该关注的议题。我甚至不是在谈道德层面;我讲的是纯粹科学的因、缘、果,及其如幻的本质。

       谢谢大家。
 
© 悉达多本愿会·版权所有(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