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0日 星期三

三大殺手 佔九成危疾賠償

註:本文轉載自晴報

前兩日談到,一位倡導危疾保險的南非醫生親述八十年代初,設計危疾保險的心路歷程。他在文章中指出,當時大約八成索償要求都來自心臟病、中風、癌症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其實,姊妹們,我可以告訴大家,癌症的發病率近年急促上升,已經成為威脅我們健康的最大隱憂。我翻看一些保險的賠償報告,發現單單是癌症,已經佔整體賠償額的七至八成,簡直是一面倒。
如果再加上心臟病和中風,這三大都市殺手,基本上已經佔每年危疾賠償的九成,其餘一成才是危疾覆蓋的其餘幾十種重病,當中腎衰竭是這一成其餘索償中較普遍的一種危疾。
除了這個數據值得注意外,還有一點較特別的是,大部分索償額都只不過2至3萬美元,或者20至30萬港元,最多者都是10萬美元。這可能是一些十年八前買下的危疾保單,當時投保人對於重病的意識仍未成熟,覺得不需要太大額的危疾保障(另一個可能性是同一位投保人,他在不同保險公司都有投保危疾保險,但相信為數也不多)。
但今時今日,如果患上重病,開支肯定超越20至30萬的賠償額。據估計,以先進的醫療技術治好一個癌症,相信40至50萬是少不免的(以私家醫院的標準計),而且,這還未計因病而衍生出來的「減少收入和增加支出」情況。
提高保額完善保障
由此可見,這區區20至30萬港元的賠償額,實在是捉襟見肘,左支右絀。從理財策劃的角度,今時今日買危疾保險,保額最好能以兩年的人工作為一個參考指標。
試想,如果萬一患上重病,我相信,最普遍的情況就是停工半年或以上,初期公司還可能會繼續發放人工,但幾個月後,最仁慈的公司也只可以停薪留職吧!
我身邊就有一位姊妹是在大機構打工的,情況就正如我所述,她不幸患上肝癌,為了治病,最後選擇停薪留職。我這位姊妹比較幸運,她病癒之後,還可以轉了一個可以只上半日班的崗位,相信這只有政府和大機構才可以做到。
因此,我們的標準是,危疾賠償至少要能治好一個最普遍的危疾,又或者兩年的人工,以較高者為準。兩年前我在《女子愛財》的專欄建議過,具體保障額最好是60至80萬港元。但隨着醫療通脹急促上升,我現在的建議是60至100萬港元保障額。
從保險公司的危疾賠償報告中又發現另一個現象,就是索償者的年齡,有不少都是50歲或以下,50歲前後確實是最普遍的索償年齡。正如我一直指出的現象,近年重病年輕化的趨勢愈來愈明顯,但醫療技術一日千里,能夠及早發現癌細胞,現在基本上是有很高的治癒機會。
購早期危疾保 分攤開支
但接着而來的是,一位40至50歲的中年人,治癒了一個重病之後,最擔心的當然是復發,又或者再患上另一個重病。因此,近年的危疾保險有兩大趨勢,一是推出了可以多次索償的危疾保險,讓投保者在購買第一份危疾保險時,已經鎖定多次索償的機會,因為過去患過重病之後,短期內很難有機會買到或再買另一份危疾保險。
而另一趨勢是可以保障早期危疾的危疾保險,讓投保人在重病初期便獲得部分賠償,以便及早控制病情,防止演變成正式的重病,有關的資料明日再跟大家分享。
tong_lydia223@yahoo.com.au
撰文︰唐德玲

2014年7月29日 星期二

一人患病 全家受牽連

註:本文轉載自晴報

昨談到重病年輕化,但同時醫學技術日新月異,很多曾是絕症的重病,現在只要及時發現,存活率是很高的。問題是,妳有沒有足夠的金錢治病和維持生活。
我引述創立危疾保險的南非醫生的文章,他憶述八十年代初設計危疾保險的心路歷程。以下是下半部分的內容:
「我們來看一些數據。今天,有80%甚至更多心臟病人在送往醫院後會得以倖存,並且有50%的人還可能存活13年或更久。女性患上乳腺癌的可能性是8%,而患乳腺癌的女性中,80%有希望活下來。1950年,每100位中風患者只會有11位得以倖存,而今天的存活率高達70%。
中風通常非致命,但會使人喪失能力,在中風患者中只有10%的人完全恢復健康,而有53%患者今後的生活需要完全依賴他人。這些意味甚麼?這意味整個家庭都要背負起照顧他的重擔。要是他的太太是位職業女性,那麼她將不得不放棄工作來照顧他,而沒有工作,也就沒有任何收入,這些昂貴的醫療帳單由誰負擔呢?
危疾保險助度過難關
我得出這樣的結論,大家都需要保險,不光因為人人都會死,還因為我們都要好好活着。我一直堅持試着找到一種能夠改變整體保險方向的產品。這產品不光對身故和殘疾進行賠償,對於可能引起病人財務問題的疾病,一旦確診,也可進行賠償。
1983年,我們最終成功!心臟病、中風、癌症、冠心病等都成為保險項目,產品一推出就受到歡迎。到2006年,重大疾病保險的保障範圍擴大了很多,如今基本上每家保險公司都有這類產品。
現在,超過80%的索賠要求都來自心臟病,中風,癌症,還有冠狀動脈搭橋手術。說起索賠,的確令人難以置信:索賠的平均年齡是42歲!可想像一旦一個人在42歲被告知罹患某種重大疾病,家庭的經濟重擔如何承擔,孩子的教育費用,房子或車子的抵押貸款等該怎麼辦?
我要給大家一個數據,加拿大和美國有30%的房屋產權收回都是因為心臟病、中風和癌症這類普遍的絕症。我的病人靠人壽保單支付抵押,這是不失去房子最可靠的方式,因你要是沒能力把帳款付清,就會失去你的抵押和房產。
我住過院,我是個癌症患者,整整19天,動了複雜的大手術,流了很多血,太可怕了。每天,醫生都來看我,我每次都和他說:帶我回家吧。這是我當時的全部想法,家才是能給你帶來安全感的地方。
重疾保險這產品有甚麼好處?我對這項產品的期待就是它不光能夠延長病人的壽命,還能提高他們在這樣一個非常時期的生活質量。
重疾保險能讓病人們舒適的度過生命中最糟糕的時光,我們欣慰愈來愈多的病人說:謝謝我的顧問,至少在我的身體健康惡化時,我的財務還健康。於我而言是個榮耀,因我也參與其中,這發明太了不起了。」
以上是該醫生提到的,是些比較舊的數據,明日再談這幾年的變化。
tong_lydia223@yahoo.com.au
撰文︰唐德玲

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

5%港人患躁鬱 重症或有輕生念

註:本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本港躁鬱情緒病患者,推算約佔整體人口百分之五,即每二十個人中有一人患病。當中九成患者於五十歲前發病,三十歲以下的更佔三成二。醫生指出病情嚴重的,可導致失控消費及做出罔顧後果行為。

  周先生從事珠寶生意多年,已經離婚,五年前結識一名年輕女子,三周內極速「閃婚」,並將大量財產贈予對方後,性情無故變得陰霾,最後與新婚妻子因爭執離異。一年多後,他結識另一名女子,再次「閃婚」,又向對方送上大量財產。家人無法理解他的舉動,半年後他情緒再次陷入低潮,甚至有輕生念頭,才確診患上躁鬱情緒病。

  瑪麗醫院精神科部門主管王明爍醫生指出,躁鬱症無特定發病規律,病徵隨病人情緒變化,日常生活中難以發現,「患者會不時經歷兩種極端情緒,一時異常亢奮活躍,如在凌晨時分很多病人精力過剩,會到處打電話,最普遍是逼公司同事陪自己通宵工作」。由於在晚上情緒過分高昂,患者在日間會感到極度疲憊,甚至抑鬱及出現自殺傾向。

  臨牀經驗顯示,除了面臨人生巨大變化的人比較容易患上躁鬱症,從事藝術及創意工作的人亦因情感敏銳而比一般人容易患病。他強調,躁鬱症每次病發如在患者腦內添一條刀疤,長久為大腦帶來嚴重損害,因此呼籲十五至二十五歲的高危一群,每當在人生重要關口,如放榜及升大學,要注意情緒起伏和性情變化。


  香港腦學科研學會已發布首部有關躁鬱情緒病的微電影《沿途有你》。

2014年7月26日 星期六

發人深省! 紙板小故事 讓你重新思考「遊民」


街上你一定見過這些蹤影,遊蕩在垃圾桶邊撿拾食物、到處尋覓棲身之處的「遊民」,而不管你是以何種角度、心態看待這些藏於城市陰暗處的邊緣人,這些簡單的「紙板小故事」也許能讓你重新思考遊民的定義。

網上近日流傳一支發人深省的影片,「Rethink Homelessness」團隊邀請美國奧蘭多的遊民在紙板上寫下有關自己的小故事,這些故事有些令人欽佩;有些則令人鼻酸。
紙板上,故事內容包括「我和我兒子逃離家庭暴力」、「我會說四種語言」、「我至少拯救過3條生命」、「我曾是私人健身教練」、「我曾是花式溜冰選手」、「我上過模特兒學校」等。

Rethink Homelessness希望藉由拍攝這支影片,喚醒大眾對遊民的重視,重新思考遊民的定義。他們也許並不是遊手好閒,有些是身不由己;他們也許不是你認為的一無是處;有些甚至身懷絕技。

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HxtcWNw3QA

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

按風邪寒熱專治感冒


註:本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感冒是都市人最常見病症之一,天時暑熱出入冷氣場所容易患感冒,加上7、8月乃本港流行性感冒高峰期,一不小心便會「中招」。從中醫角度,感冒是感觸風邪或時行疫毒所致。風常夾熱邪及寒邪,故感冒有風寒或風熱之分,因風邪從外而來,所以感冒屬外感疾病。按不同邪氣,各有不同療法。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副教授林志秀指,中醫視令人致病的因素為邪。若一個人正氣非常充足,即使環境有邪氣亦不會被入侵,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反之,當身體底子弱,邪氣便可乘虛而入,即「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夏天肌肉會因汗多而易變疏鬆,故外邪容易經皮膚入侵體內。另中醫有「非其時,有其氣」之說。夏天人們多在冷氣場所出入,當環境的溫度突然下降,人體因未能適應巨大的溫差,便易被傳染性較強的邪氣入侵。當某個時期特別多人有感冒病徵,中醫視之為疫症,稱為時行感冒,亦即西醫所說的流行性感冒。

  中醫一般把感冒分為風寒感冒及風熱感冒兩類,前者多於北方出現,臨表現為微微發燒、無汗、頭痛身痛、倦怠乏力、鼻塞流清涕及咳嗽等。風寒感冒治療原則為辛溫解表,推薦方藥有荊防敗毒散加減或葛根湯加減。至於在南方常見的風熱感冒,咽喉腫痛是最明顯病徵,其他病徵還包括發熱、鼻塞流濁涕、咳嗽痰黃及口渴等,治療原則是辛涼解表,推薦方藥有銀翹散加減或桑菊飲加減。

  另因為南方比較濕,所以有些人會出現風熱加暑濕症狀,病徵包括無汗或少汗、周身痠困乏力、頭昏脹重等,病者可服用新加香薷飲加減。如體質屬氣虛者患風熱感冒,可在銀翹散基礎上加入太子參、茯苓、黃芪,平日宜注意健脾益氣。體質屬陰虛患者,感冒主要病徵為口乾咽燥、無汗或微汗等,以清肺及滋陰為治療原則,可服用加減葳蕤湯。坊間很多人認為中醫治療感冒起效較慢,其實這是誤解。中醫講求辨證論治,即針對不同患者體質作個人化治療,可同時標本兼治,根據臨經驗,一般服用兩至三劑藥已能痊瘉。
  預防感冒方面,須按不同體質作針對性預防,例如氣虛者可飲用玉屏風散補氣。玉屏風散包括黃芪、白朮及防風,此方性質溫和,男女適用。體質屬氣虛加陰虛者,可飲用由人參、麥冬、五味子三味藥物組合而成的生脈飲,作益氣滋陰之用。

中醫針灸治療慢性咳嗽的優勢

慢性咳嗽一般是指成人咳嗽超過8周,兒童咳嗽超過4周。其病因不僅涉及呼吸系統,有些還與耳鼻喉、消化系統疾病等有關。由於慢性咳嗽伴隨症狀少,西醫檢查往往又難發現什麼異常,所以臨床誤診率相當高。有調查顯示,慢性咳嗽的誤診率高達六成,病人平均就診時間為3年,最長為20年。


長期咳嗽,不僅會影響呼吸系統,還會影響心血管、神經、胃腸道、泌尿生殖、肌肉骨骼和心理健康,導致多種併發症。常見併發症有感覺不適、疲憊無力、夜間失眠、肌肉酸痛、聲音沙啞和尿失禁等。大約有25%的女病人,由於劇烈咳嗽導致尿失禁。 由於誤診,醫生會病人處方大量的抗生素,有些病人還因診斷不清而反覆進行X線胸片、CT和纖支鏡等檢查。 這不僅加重了病人的經濟負擔,還大大影響了病人的正常身體健康,尤其是兒童。
西醫認為,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有慢性上呼吸道咳嗽綜合症(過去稱為「鼻後滴漏綜合症(PND)」,或俗稱鼻水倒流)、咳嗽變異性哮喘、過敏性咳嗽、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嗜酸細胞性支氣管炎等。此外還有支氣管內膜結核、支氣管肺癌、肺間質纖維化、心理性咳嗽等其他少見病因的咳嗽。
對於慢性咳嗽的成因,早在兩千多年前,中醫便發現不限於肺等呼吸系統的疾病,五臟六髒的病變均可引起咳嗽。中醫認為,慢性咳嗽可分為遷延不癒的外感咳嗽與臟腑病變導致的內傷咳嗽兩大類。病位在肺,病理主要累及肝、脾、腎。主要病理因素有風寒、風熱、痰濕,痰熱,氣滯、氣鬱、血瘀,陰虧,陽虛等。針對不同的病理因素與病變臟腑,中醫針灸採取疏風散寒,疏風清熱,健脾化痰祛濕,清熱化痰宣肺,疏肝解鬱,行氣活血、滋陰潤肺益腎,溫陽化痰等相應的治療原則,配合肺十針等針灸火罐等綜合中醫針灸療法,可迅速有效地去除病理因素,調理有關臟腑的功能,對於慢性咳嗽有著顯著的優勢。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臨床部高級講師彭增福博士

2014年7月21日 星期一

6 種有毒蔬菜孕婦要注意

雖然食菜能幫助腸臟消化,但原來有些菜有毒不能吃,特別是孕婦更加要加倍留意!


1. 無根豆芽

有些豆芽,特別是黃豆芽,在生產時會用除草劑,使生長出來的豆芽粗壯而無根。除草劑中含有致癌等物質,因此要避免進食。


2. 老南瓜
南瓜本身含糖量高,再加上儲存時間過久,會容易令瓜肉產生無氧醇解,使瓜質改變,吃用後不利健康。




3. 腐爛的生薑
腐爛的生薑會產生一種很強的毒素——黃樟素,吃了能引起肝細胞中毒,損害肝臟的功能。因此選購生薑時,要選新鮮、外形完整、無霉、沒有變質的大塊鮮薑。


4. 新鮮木耳
新鮮木耳含有一種叫左「卟啉類」對光線敏感的物質。人食用後,皮膚經光線的照射,可能引起皮炎,出現痕癢、水腫、疼痛,個別還會咽喉水腫而呼吸困難。
因此,要選用乾木耳,發水後再食用。




5. 新鮮的黃花菜
它含有一種秋水仙鹼的劇毒物質,若食用會發生中毒,出現噁心、腹瀉、頭痛、口渴,嚴重者甚至會昏迷。
因此新鮮的黃花菜一定要經過蒸煮、曬乾後方可食用。


6. 未成熟的番茄
它含有一種叫龍葵的有毒物質,食用後有可能出現噁心、嘔吐、頭暈、流口水等中毒現象。如果生吃,危害更大。

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

「彈弓指」多是風濕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早期表現

「彈弓指」又稱「扳機指」,西醫稱為屈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是指因手指屈伸過多(如打字、做家務等),使屈指肌腱與腱鞘間因摩擦產生局部炎症反應,這種慢性的炎症反應又可導致局部組織增生肥厚,使腱鞘變得狹窄,當手指屈伸活動時,肌腱與狹窄的腱鞘間就可產生摩擦,可發出微小的摩擦響聲及痹痛。
進一步發展,當屈肌腱被卡在狹窄的腱鞘時,手指即不能屈曲或伸直,需另一手幫助將被卡著的手指板直或屈伸,此時可聽到明顯的彈響聲,所以人們才會形象的將其比喻為彈弓指或扳機指。是臨床中的常見病多發病,如果是一般的勞損就簡單了,而我們在臨床中所見的長期難以治癒的彈弓指,多是身體內有風濕或類風濕所致,因初期易被忽視,多會給病人帶來長期難癒的病痛及延誤對疾病的診治時機。

「彈弓指」多是風濕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早期表現
我們在臨床中見到的「彈弓指」多是反覆多方求治不效,長期被誤診誤治的病人。彈弓指雖然在局部表現為腱鞘狹窄發炎,但引起這種發炎的原因除局部勞損外,還有一個易被人們忽視的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局部感受了風寒濕邪所致的腱鞘發炎,它多是風濕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早期病症之一。

現代社會單純因手部勞損而發病的已非常少見,大家可以想一想,每天有多少人在打字,又有多少人在做家務,為什麼別人沒有彈弓指,偏偏自己會發彈弓指哪?原因很簡單,我們的腱鞘就是為了減輕手部運動時屈肌腱與腱鞘間的摩擦而設計的,一般如打字、做家務等運動所產生的摩擦是完全可以被消解的,多不致發展到彈弓指的地步;那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患上彈弓指,且長期治療不癒呢?就是病人本身多是已有風濕或類風濕,當某處有勞損(如打字、做家務),風濕就易在某處發炎,此時的打字、做家務只是一個誘因而已,只有風濕引起的局部炎症才會長期難癒。

因彈弓指是風濕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早期病症之一,所以有彈弓指後,應首先要搞清楚是否是由風濕所引起,以免被誤診誤治,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現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提出有以下特點之一者,多與風濕有關,應引起高度重視。1) 近來人易疲勞,或易感冒,睡眠差;2) 除彈弓指外,其他指關節或足趾關節有晨起僵硬或痹痛感,活動後慢慢可緩解;3) 或伴有腕、或肘、或肩、或膝、或跟等關節肌腱晨起僵硬感;4) 落雨、打風等天氣變化時,痹痛會加重。

「彈弓指」易被誤診誤治的原因
單純因勞損引起的彈弓指,經適當的休息,配合敷藥、針灸、物理治療等方法多可很快治癒,而臨床中所見久治不癒的彈弓指,多由誤診誤治所引起。先說誤診,一方面病人發病後不知該看什麼科,多去看骨科或跌打;另一方面多數骨科或跌打醫師對風濕病不熟悉。如上所述,多數病人是因為體內已有風濕或類風濕,因打字或做家務而發病,多數人未有任何手部的過多運動也見彈弓指。因風濕還是簡單的勞損在治療上有很大的區別,特別是類風濕就更不一樣,簡單的勞損只需局部治療即可,且多可較快治癒;而風濕或類風濕就需整體與局部治療相結合,才能取得較好的療效。沒有明確的診斷,就很難對其進行全面有效的治療,因彈弓指是風濕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早期病症之一,沒有明確的診斷也易延誤最佳的治療時機,給病人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再說誤治,主要表現在二個方面,一是病人自己以為是一般的勞損,自己局部按摩、搽油;一是醫師診斷不清,不知由風濕勞損引起,只對局部針灸、按摩、搽油、物理治療等。風濕引起的局部炎症,需祛風除濕消炎才會有效,局部按摩只會增加局部炎症的擴散機會,對消炎有害無益,所以才會有病人越按越痛,長期反覆不癒的情況發生。
因此,我們講對任何疾病的治療,都應在明確診斷的基礎上才會有正確的治療方法。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臨床部高級講師孫鋒

誰偷走孩子興趣班的樂趣?

註:本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學琴、畫畫或游水等興趣班,香港的孩子從來不缺,但是否可培養興趣則未必。父母一心要孩子自小十項全能,興趣班鬥多,以考級及證書為首要目標,孩子的樂趣,還可剩多少?
輸在起跑綫,成為香港父母的心魔,除之不去,為了這條綫,孩子在父母安排下,既要忙上課做功課,課餘以外還有密密麻麻的興趣班。
友邦保險昨公布一項針對育有8歲或以下子女的家長調查,近半認同贏在起跑綫重要,88%指子女必須參加課外活動,只有約一成認同無必要。家長心目中最重要的課外活動是音樂舞蹈及體育等(詳見A30版——「中小學課外活動 料花逾20萬」)。
課外活動是否必須,固然有爭議,如今一心一意、不惜大灑金錢、為子女安排多項課外活動的父母,孩提時也未必人人有機會上不同興趣班,但父母的心思總是希望在能力範圍內,給予子女更好機會。
興趣班也考試 淪為「證書班」
不過,在教育競賽的氛圍下,如今大量的課外興趣活動,是否為了發掘及培養孩子的興趣?抑或變得更功能性,可助提供多一張證書?又或滿足父母要子女變成十項全能的「小超人」,與其他家長一起爭贏起跑綫?
孩子上興趣班,首要本來就是要有「玩」的成分,但如今往往成為「xx證書班」,或總少不了考試或評級作為招徠。學鋼琴一定要考琴,小六時考不上八級,父母就愁了,踢足球也要選有比賽、有獎杯的,連英文話劇班也要有證書課程的包裝。
去年有專欄作家便撰文指,興趣班蠶食了孩子的興趣。她的女兒本來對學芭蕾舞樂在其中,興趣班老師建議指進度不錯,不如晉升至考試班,豈料多了考試的目標後,上堂也變得不一樣了,要求嚴謹,小女孩學得辛苦,寧願不學了。作者慨歎因為參加興趣班而令女兒失去了一個興趣。
現今的父母,小時或許未必有不同的興趣班任揀,但不乏玩樂的機會,相比起來,新一代的孩子,課餘以外,有更多機會上鋼琴、游水或畫畫等興趣班,不過,卻反被大量興趣班迫得透不過氣來。
本來可以輕鬆學習,找尋興趣,但最終也是為了考試及評核。即使當初感到興趣的活動,最後也只是變得無趣罷了!
去年有調查指有近七成小孩,自小一開始由父母安排參加各種興趣班,當中近三成入讀幼稚園前已開始。今年亦有調查指學童平均每星期有3.5項課外活動,最多達11項。
升學專家:活動貴精不貴多
父母為子女選擇興趣班以收集證書,打造自小甚麼都精、甚麼都懂的叻仔叻女,外語、音樂、朗誦或球類運動等,唯恐與別人比拼下會給比下來,究竟是否按子女的興趣來挑選?
報讀的興趣班愈多,愈顯得孩子周身刀,但對孩子而言,若感受不到樂趣,怎會有學習動機?
美國升學專家Marjorie Hansen Shaevitz曾撰文指,孩子參加興趣班,質素比數量重要,若參加多至十多個興趣活動,但每個也只是蜻蜓點水不長久,不如讓孩子可以持續多年參加一至三項自己感興趣的活動。
不少家長不知不覺犯了一廂情願的毛病,就是只按自己想法為子女選擇興趣班,卻忘了問孩子最感興趣是甚麼。自己兒時沒機會學習心儀的鋼琴,就往往熱切希望子女自小要學琴?外國有研究指,部分父母視子女為自己生命的延續,往往盼子女為自己達成夢想,減輕自己無法圓夢的失落感,又或腦中已設定「成功模式」,連上興趣班也是目標為本,反而忘了要讓孩子從玩樂中發掘及培養自己興趣。
家長的興趣,不是孩子的興趣,興趣班找不到樂趣,就算有滿滿的證書、獎狀,但卻磨滅了孩子的興趣,划算嗎?
童年怎可少了玩樂?可以快樂地成長,學好音樂,就要讓他可隨喜好揀自己心愛的樂曲彈奏,愛畫畫,就不妨不設框架,不限任何畫法,可隨意發揮創意地畫。孩子若找到真正興趣,從中感到樂趣,自然會迸發熱情,何苦將興趣班變成另一場考試,或評級比拼的擂台?

大魚大肉 20歲仔患痛風

飲啤酒、食花生,或是打邊爐狂吃一番,之後突然關節疼痛,可能是痛風來襲。風濕科專科醫生表示,近年痛風有明顯年輕化趨勢,求診者不少介乎20至40歲,原因為港人經常大魚大肉,令尿酸大量生產及積聚誘發痛風;而劇烈運動後排汗過量,令體內水份減少,尿酸濃度上升也會誘發痛風。
記者:嚴敏慧

不少人以為痛風是老人病,但近年卻越來越多年輕人患痛風。風濕科專科醫生李梓恩表示,以其診所為例,每月約有5至10人因痛風求診,當中大部份為年輕至中年人士,最年輕的只有20多歲。

尿酸過多形成結晶體
痛風為血液中的尿酸含量過高,累積下形成尿酸鹽結晶體,令關節發炎及突然劇痛,最常受影響是膝頭、腳跟或手指、腳趾關節。患者以男性為主。至於尿酸過高成因,可以是尿酸生產太多或排出太少,當中除與遺傳及年紀有關,飲食及酒精有很大影響,這也是痛風年輕化的原因。
李梓恩表示,高普林(Purine)食物如豬肝、牛柏葉等動物內臟、沙丁魚、帶子、青口、煎炸食物等,均可令身體尿酸濃度上升,部份年輕人飲食習慣不良,誘發痛風;若加上飲酒習慣,情況會更嚴重,「啱啱世界盃過咗,應該好多人會有關節痛」。
不過,李梓恩相信,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可能患有痛風;「痛風初期來去如風,痛2、3日會自然失散,好多人以為普通關節痛,痛完就算」,但長久下去會加劇病情。他指,若身體不停積聚尿酸,長期濃度偏高,痛風會不斷發作,關節位置更會形成堅硬及凸起的痛風石,嚴重時更可對關節造成損害,甚至影響腎臟。

劇烈運動排汗可誘發
此外,做劇烈運動也可誘發痛風。李梓恩指,曾有當警察的痛風病人,每年入營訓練後,都會病發出現關節痛症,定時定候會求診。他解釋,做劇烈運動會大量排汗,身體水份減少,尿酸濃度會上升;同樣利尿劑等藥物也會誘發痛風,故多飲水有助預防痛風發作。
他建議,若發現每次大魚大肉後,會出現腳趾等關節痛情況,便要特別留意曾進食的是否高普林食品,痛症持續則應求醫,有需要可用藥物治療。至於健康人士,要預防痛風,應保持均衡飲食,少吃高脂肪食物,多吃低普林食物也有幫助。
由香港私人執業專科醫生協會及公共醫療醫生協會組成醫療組織「HELP」的〈健康智庫〉訪問系列

誘發痛風高危食品
高普林食物:
動物內臟、沙丁魚、海鰻、草蝦、干貝、帶子、青口、黃豆、豆芽、椰菜花、菠菜、豆苗、香菇、紫菜、煎炸食物、啤酒、紅酒等
中普林食物:
乳酪、雞肉、羊肉、牛肉、豬皮、紅豆、綠豆、花生、腰果、核桃、栗子等
資料來源:李梓恩醫生

2014年7月16日 星期三

睇芒不看書 大腦變得懶


註:本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書展開鑼,書迷期待,惟如今上網方便及電子產品流行,愛看「芒」與鍾情手上拿本書逐頁揭的人數已此消彼長,但不少研究指閱讀書本更刺激思維,不想腦袋變懶,還是多看書好。
香港書展今日在會展揭幕,每年例必人山人海,今年預計7日展期內可突破100萬人次。書展辦得有聲有色,對推廣閱讀有幫助,但也未必可扭轉愈見低迷的閱讀氣氛。
新地本月初公布一項閱讀調查指港人過去半年平均閱讀1.7本書,每月平均閱讀1.3小時,少於去年的平均看兩本書、閱讀兩小時。本周也有調查公布指中學生每年買書不足3本。
娛樂享不盡 寧要電腦拒閱讀

日常生活離不開上網,人人手上不離手機或電子產品,時間有限,當上社交網站、打機、玩手機已忙個不休,哪來時間看書?
今年3月,英國媒體引述當地的閱讀組織BookTrust的調查指,社會分成兩個陣營,一邊是堅持每周或每日閱讀,佔被訪者近一半,另一邊約45%是喜愛看電視、睇碟及上網也不閱讀。18至30歲的年輕受訪者,有逾5成指若在上網或玩社交網絡與閱讀之間,寧選前者。
愛看「芒」也不看書,並非意料之外。上網方便,一部手機或iPad,已提供玩不盡的娛樂。近年也不乏調查指大人或孩子看電子熒光幕的時間愈來愈長,閱讀看書愈來愈少(見表)。
互聯網找資料 快過書店買書

事實上,即使突然腦海興起對某件事情感興趣,想知道更多,以前或會到書局買書或往圖書館借一本相關的書來閱讀,但如今隨時上網便可找到大量相關資料。
互聯網就如儲存大量資訊的「外在腦袋」,好使好用。惟美國著名資訊科技作家Nicholas Carr曾指出,上網瀏覽資訊令我們習慣快速接收不同資訊片段,反而失去仔細閱讀的能力並提出網絡令人變笨的說法。

此說法或許不是人人認同,但無可否認,平日搭車或在公共地方,還會看到多少人低頭看書?身邊你我,或許每天也花時間用手機上網或玩iPad,但拿一本書來看是多久之前的事?不過,若不想腦袋變懶,其實就不應懶閱讀。
台灣國立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一直提倡,閱讀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好方法,因為當閱讀時,大腦會調節其功能協助理解文字,平時看字愈多,專注力就愈好,她表示,文盲的大腦跟識字者會有所不同,又指閱讀會激發大腦聯想與閱讀內容有關的信息,舉一反三的聯想力及創造力也會提升。
事實上,美國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去年進行研究,安排12名大學生於19天內閱讀一本小說後觀察他們的腦部變化,發現大腦內與語言理解能力相關的神經區域變得活躍,且閱讀數天後仍然持續。
或許有人認為,閱讀並非一定要看傳統書籍,看電子書不也一樣嗎?但美國西徹斯特大學今年4月便曾比較分別閱讀電子書及傳統書本的兩組中學生,研究結果指電子書有大量非文字元素如圖像、網站連結等,學生靠這些元素而非文字來理解內容,以致令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如傳統書本組。
「網絡令人變笨」 閱讀助上流
腹有詩書氣自華,多閱讀的好處毋須多說。英國BookTrust今年3月發表的調查指,來自富裕家庭的人,習慣閱讀比例高於低收入家庭,並指閱讀是向上流動的重要途徑之一。姑勿論閱讀是否有助脫貧,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多看書始終是好事。
閱讀電子書並無不可,但傳統書本有其價值,父母放多幾本書在家中,耳濡目染,可助孩子自小培養閱讀習慣,閒來隨時拿起書本來讀,讀到精采部分可拿枝筆畫或寫下幾句心得,愛看書的人,一定深諳此樂趣所在。
現代人的生活被電子產品包圍,大人及孩子看「芒」時間愈來愈長。看書或許對不少人來說已變得陌生,但若不想被互聯網「騎劫」所有時間,腦袋變懶變笨,提提你,偶爾拿起一本書來讀吧。

2014年7月14日 星期一

漫長的一週

註:本文原作者財政司曾俊華

我在2007年7月開始寫網誌,和大家分享我的生活點滴和所想所聞,原來七年以來,不經不覺已經寫了三百篇,多謝大家一直的支持和善意的批評。上星期日上午,我發表第301篇網誌後,剛巧記協在下午發表言論自由年報。記協擔心政府官員以網誌代替記者會,令傳媒無發問機會。我請記協朋友放心,我和政府同事會繼續按信息的性質,用最合適的方式發放,不會單以網誌交代公務。

以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的硏究為例,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公共財政課題,我們用很多不同渠道,由淺入深,向公眾和傳媒講解相關的信息。我先用網誌、動畫講解一些基本概念,同事也應邀在傳媒團體主辦的工作坊上,為記者朋友介紹公共財政和政府帳目的基本概念。我在二月底發表預算案時,公佈工作小組報告的主要結論,幾天後再由工作小組的專家,詳細解釋報告的各種假設、結論和建議,當中包括兩次記者會、兩次編輯簡介會、多個電台電視訪問等。及後,我再在網誌回應社會上的一些質疑和誤解,整個過程非常互動,絕不單向。

上星期四,有議員以「所羅門的裁決」為比喻,指政府不願調動財委會議程,不願意優先處理六項民生項目,並非真正關心民生。我沒有牧者的神學訓練,不敢輕率地用聖經對現況作出判斷。按我理解,聖經故事中孩子真正的母親,因為要保護兒子不被殺害,寧願放棄爭奪兒子。財委會議程上絶大部份項目皆涉及經濟民生,都是「母親的兒子」。議員要求調動議程,其實是要政府保護他們喜愛的「孩子」,放棄另一些被他們針對的「孩子」(如「三堆一爐」)。

試想想,如果「三堆一爐」延誤,當現有堆填區飽和,滿街都是垃圾,有多少市民會受影響呢?希望議員拿出道德勇氣和政治承擔,不要只支持受歡迎的項目,也要作艱難的抉擇,支持必需但不受部份市民歡迎的項目。我相信市民有所羅門的智慧,看得出議員是為香港整體利益寧願承擔政治風險的「真母親」。不論如何,各黨派議員這漫長的一週實在非常辛苦,不間斷地開會,雖然我和大家在一些議題上,可能有不同的意見,我還是衷心感激大家的努力和辛勤。
網誌:漫長的一週


上星期四晚上,立法會大會開始恢復審議雙倍印花稅草案。有議員建議豁免於三年內自用的非住宅物業交易,方便置業自用的商戶。這是全新的豁免,適用範圍廣泛,大大削減雙倍印花稅的效果,給市場非常錯誤的信息。我相信支持這些修訂的議員和政黨有良好的意願,但是單有良好的意願,不一定會有良好的結果,尤其是在不恰當的時間「做好心」,很可能會變成「好心做壞事」。他們認為這項受商界歡迎的「減辣」修訂,只有方便商戶置業自用的利,不會有刺激市場的弊,只是一廂情願,希望他們仔細權衡輕重利弊。

在目前低息環境持續的情況下,非住宅物業市場出現非理性亢奮的風險,遠高於雙倍印花稅增加營商成本的風險。如果這項「減辣」修訂令物業價格上升幾個百分點,已經足夠抵消修訂的大部份好處。在執行方面,議員建議的豁免也困難重重。例如,業主如何證明物業在三年內完全自用,沒有全部或者部份出租呢?涉及的稅款龐大,單靠宣誓是否足夠呢?

很多朋友都對香港目前走向極端、難有共識的局面感到憂心,我也甚有同感。但我有時也會想,香港目前的情況跟六、七十年代的美國頗相像,新的論述出現,挑戰原有的價值觀,促使社會重新檢討status quo。這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不是否定status quo,而是新舊論述經過爭論、交流和彼此吸納,建立更美好的社會價值觀。

商台推出一個新的音樂節目,邀請我擔任第一集的主持,我在上星期五進行錄音。我挑選了幾首六、七十年代、伴我成長的美國民歌。當時的美國,正值民權運動同反戰浪潮的高峰,很多作品、甚至在情歌之中,都有種族歧視、階級矛盾等社會題材。當時,遊行示威是生活的一部份。Buffalo Springfield樂隊的For What It's Worth,在當時非常流行,內容是關於在洛衫磯發生的一次示威,歌詞比較抽象和隱晦,難以確斷填詞人Stephen Stills的真正立場,但當中一些關於示威的描寫,卻非常細緻。

在現在香港的背景重聽這首歌,令我想起讀大學的日子。那個時候,我也曾經以為自己所相信的是最正確的真理。當我對一些事情感到不滿,頭腦會發熱,我也會義無反顧地發聲。但世事的對錯是否真的黑白分明呢?四十年後的今日,我仍然認為應該珍惜年輕人的熱誠,但是我亦希望大家不時停一停,聽一聽身邊不同的聲音,想一想我們真正追求的是甚麼?了解這個世界,是否只有一個角度?從不同角度去看,會否看到一個不同的世界呢?

請容許我賣一下廣告,大家如果有興趣,請在今天下午三時收聽商業一台的新節目「普選音樂」。也許我們可以從音樂世界開始,找到一些共鳴,累積一點共識。

關於丁大媽的隨想

註:本文轉載自晴報

前兩天有段新聞頗使人感慨。話說浙江余姚有位丁大媽日前挑着扁擔,帶上一籃子雞蛋,另又捎上一隻土雞、米粉、火腿等禮物,並花錢穿了套新衣,興沖沖的跑到杭州旁邊的蕭山市探望兒子及剛出生的孫女,怎料雖有預先通知,兒子卻找不到,電話也不接,惟有在街頭彷徨。路人以為她是拾荒的,大表同情,詢問之下,才發現一人神共憤之事。
丁大媽家貧,與丈夫靠打零工養大兒子,又再向人借錢供他讀完名牌大學,兒子畢業後卻嫌母親長得醜(在圖片所見,丁大媽一臉純樸,何醜之有?)不肯回家見家人。到了他三十歲後,既然在名牌大學畢業後已工作了幾年,家境總比父母好吧?但他竟又要向父母討錢結婚,生女兒後,丁大媽掛念孫女,為此吃不下飯,要見見她,這位售賣貨車的「徐總」竟也要多方迴避。事後網民鬧爆,丁大媽及其夫卻又表示兒子在外工作不容易,希望社會不要向他施太大的壓力!
中國重視孝道 立法保障老人
這位「徐總」如此不孝,當然人人得以罵之。但此等真實情節卻充滿文化符號,我不知有多少內地人會因此聯想到中港關係。「母親」是「祖國」的符號,英文有用moterland代表祖國。
香港這兒子被祖國供養多年後早已飛黃騰達,中國這母親仍家貧,但在香港經濟困難時仍用CEPA、自由行等方法接濟。現在香港卻嫌母親醜的風言風語,在「反蝗」等部分人的行動上,又怎會沒有人聽得到?若有內地人用以上聯想鄙視港人,正如其網民鄙視那位反臉不認人的「徐總」一樣,我們又是否敢把自己當作站在道德高地?
此種質疑,絕非無的放矢。中華民族有一根深蒂固的文化基因,便是孝道及對祖宗的尊敬。中國文化中「上帝」的「帝」字,與「蒂」相通,有花開種子傳播之意。帝便是上天祖宗中的祖宗。到新界或內地的祠堂,當可輕易感受中國人對血緣及祖宗的重視,把自己國家稱為祖國,也非自共產黨才開始,後者在文革中要挑戰此「封建」思想,卻是一敗塗地,中國人還是這麼重視祖宗,把香港視作發達後便忘本的不肖子,又有何奇?若如此,香港便頗有麻煩了。
在丁大媽的新聞報道中,我見到一個律師說,這位「徐總」,可能已違反了去年7月1日才實施的《老年人權益保護法》。一查之後,竟發現此法共有九章八十五條之多,條文不但符合中國敬老敬祖的傳統,而且部分還十分「先進」,與當代經濟學理論若合乎節。
上述《保護法》最突出的是六十歲以上老年人有權得到子女以及其他有贍養義務的人的尊重和關心,並得到經濟上的供養,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子女及親屬不得侵佔老年人的財產住屋,違此法者可被起訴。
提高親情聯繫 解養老難題
家庭內部的行為一般不是靠法律條文捆綁,而是靠感情與倫理去規範,但若法律合理便也無不可。我二十多年前開始研究養老問題,發現最少浪費及效率最高的方法是家庭內部的跨代財富轉移及對父母的孝敬。父母愛護子女通常都普遍存在,不用我們擔心,如果子女對父母又有足夠孝心的話,父母跟子女便有如簽了一項隱含的合約(implicit contract),可視不同世代的家庭為一整體,他們使用資源時會有更合理的配置,例如父母更願生產子女及供書教學,因為父母可靠此作為準備養老的一種途徑。
在現代社會中,此種家庭合約在不少地方已被破壞掉。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以前,美國九成的老年人與子女同住,得其照顧,但自「隨收隨支」的退休福利出現後,美國家庭迅即變化,今天與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已是十分罕有,不過,美國畢竟是一個極重視家庭的國家,據八十年代時美國國會一份調查報告,美國的老人平均每周得到10小時來自下一代親人的照顧(不是金錢上的),中國人口正在老化,養老問題必愈來愈重要,現在出了《保護法》,用法律形式維持中華文化的道統,我相信可更多倚靠家庭作為養老的基礎單位,大量研究證實,這是一種正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