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30日 星期五

【星云法师】如何才能做到对境不动心?

【星云法师】如何才能做到对境不动心? 

 
◆不要把仇恨带到明天

今天有人对不起你,对你不好,明天就把它忘记,修行人不要有“隔宿之恨”。

◆不要把忧郁传染给别人

在生活里,自己的心头纵有一些伤心事,不要再把自己的忧郁传染给别人,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写在脸上,表现在行为上。

不要把烦恼带到床上 

今天遇到任何烦恼生气的事,到了睡觉的时候,就不要再去想它,不要把烦恼带到床上。

入行论广解(142)

【佛学天地】入行论广解(142) 第一百四十二节课


下面继续学习自他交换的具体修法。
现在讲的是修嫉妒心,即站在别人的位置上,对自方修嫉妒心。这种修法对治烦恼的力量极强,加持力也很大,我们特别可怕的嫉妒心,一定要通过这种窍诀来断除。
卯二、于功德法嫉妒:
世间盛赞彼,吾之身名裂,
无才何所为?才学众悉有,
彼较某人劣,吾亦胜某人。
前面已经讲了,我们修嫉妒心时,把地位最下等、身份极下劣的人换作自己,原来的自己换作别人,然后进行换位思考。因为我们平时只想到自己,对别人没有那么重视,而现在学了大乘佛法之后,一定要把自己的位置换作众生来思考。这个时候,你从来没有体会过的感受会自然显现,触动非常强烈。
在这里,别人换作原来的我之后,具足名声、财富、地位、权势等一切福报,众人对之极其羡慕,而我沦落为了乞丐、屠夫、妓女等下贱人,住在社会的底层。我们经常看不起种姓低劣的人,自己稍微有点功德才学,就春风得意,觉得非常了不起,但现在换了角度后,可以感受这些苦恼,以后就不会这样了。
我们要想:“他人具足圆满的功德和才学,而我一无所有、身败名裂,众人以蔑视的眼光来对待我,处处说我的过失,使我抬不起头来,实在无法活下去。”这种心不能有任何怀疑,也不能打其他妄想,只有真正生得起来,修行才会比较成功。
修自他交换时,华智仁波切专门讲过一个出家人,他骑着牦牛,牦牛特别累了,走不动时他就用棍棒来打,棍棒烂了以后,又捡起一块尖石继续打它的脊背。此时我们应专心意念那头牦牛就是自己,背上承受着难以支撑的沉重负担,鼻子由绳子穿着,同时被石头打着,那种感觉该是何等的痛苦。
世间上有许多低劣可怜的众生,他们也不愿意接受痛苦,不管是别人的蔑视欺负,还是身上的各种灾难,都是非常非常的痛苦。我们成名时被万人赞颂,这是很容易的事情,然而世事无常,一旦跌落到深渊中,别人落井下石对你攻击,你也应该能够接受。拳王泰森曾因强奸罪坐牢三年,最近NBA的科比也因性侵犯而被起诉。泰森在一个电视节目上说:“我能够体会到科比如今的境遇,作为一个年轻人,成名和身败名裂是一瞬间的事。当然,他应该不会像我这样被判刑,但如果事情发生了,希望他也想开一点,也许在牢狱中,他想跟谁联系更方便。”(名人平时到哪里去,都被成千上万个人围着,想见谁很不方便,可能在坐牢时好一点。不过,坐牢跟谁联系也不容易,只是联系监狱里的人方便一点。)
我们应该把最低劣或者坐监狱的人想作自己,看原来的自己高高在上,对他修嫉妒心。平时我们的心胸比较狭窄,什么事情都斤斤计较,就好像卫藏的厉鬼一样,动不动就发牢骚,可是若把自己想为最下等的众生,应该会有不同的感觉。
其实低劣者与高者比起来,尽管有些地方比不上,但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还是应该想得开。为什么呢?佛经中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藏功德之相。”既然具足如来藏,那也用不着自暴自弃,甚至想去自杀。因为与更下等的人相比,你还是超过他们,那些傲慢的人与最高的智者比起来,还是差得很远。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你虽然赶不上高者,但比你更低劣的肯定大有人在,殊胜也是观待低下而安立的。
打个比方说,就算我愚笨得要命,《佛子行》三十七个颂词,背了两年多还背不下来,对其他学问也是一窍不通,但我下面还有牦牛、老狗等旁生,人当中还有连吃饭都不能自理的残疾人,跟这些相比,我算是了不起的“教授”了。而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只不过是傲慢而已,其实也没什么超胜的学问,尤其是越没学问的人越喜欢傲慢,根本不知道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帝释天、梵天、自在天在他上面。我们藏族有种说法:“高耸入云的山峰,你不要傲慢,你上面还有高高的蓝天;清澈透明的江河,你不要傲慢,你上面还有高高的大桥。”同样,傲气十足的这些人,你也不要傲慢,你上面还有更有才华、更有势力的人。
人的傲慢心,有时候从表情上也看得出来。我在大概六七岁时,我们小小的一个村子里,有个姑娘很好看,人们都叫她“天女”。我们很多小孩想看看她到底长得怎么样。一次有个很好的机会——全村开会,我们几个小孩就看“天女”去了。当时她确实打扮得很出众,虽然不像现在城市里的人一样,把自己变成“塑料娃娃”,但也是身上挂满了珠宝珊瑚。我们几个到她前面,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这时候她就更傲慢了,“你们看什么呀,你们看什么呀!”后来我们有点生气,说:“她这么难看,眼睛半睁半闭的,好像瞎子一样。”她听到之后特别生气,咆哮道:“你们说什么,谁是瞎子!”我们说:“她现在更可怕了,跟魔女一样。”然后一边说一边跑了。
实际上,刚开始我们感觉她还可以,微笑也不错。后来我们小孩子比较调皮,语言不注意得罪了她,最后真的特别可怕。所以“微笑的后面还有獠牙”,有些修行人不要上当啊!
傲慢非常不好,过于自卑也不合理,我们应该经常换位思考,古人对这种美德非常重视。就像昨天所讲,孔子在《论语》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时他有个弟子问:“一生中要行持的一个法,应该是什么法?”孔夫子告诉他:“你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千万不要让别人去做。”确实如此。比如说杀生,上至国家总统,下至街上乞丐,谁都不愿意被杀,那么其它众生也是如此。我想勿施于“人”最好改为勿施于“众”,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于其他众生。
这样的换位思考,在国际上也非常重视。以前国际上开了几个会议,最终达成共识认为,不管是任何民族、任何宗教、任何国家,人与人之间最容易接受的,就是“推己及人”的理念。自己怎么样,别人亦是如此,这也是一种社会准则。这样的自他交换,不仅是佛教承认,就连其他宗教也推崇至极。只不过佛教中的修法讲得非常深,而在儒教和其他的宗教中,说是这样说,可范围仅仅局限于今世或者人类,并不像佛教这么广泛。现在的道德公益或最崇高的人文思想,根本比不上佛教的理念,这一点并不是自己夸自己,而是从道理上得出的结论。
我们如今有学习佛法的机会和缘分,应当从内心中生起欢喜心。我非常希望大家持之以恒地学习,不要认为学一两年、一两个月就可以了。这段时间医生和学院的很多法师说我身体不好,让我隔天讲一堂课,但隔天讲课的话,我的身心确实有些退失,一天不讲课,这一天好像白白地浪费了。我没有来学院之前不知道方向,来了学院之后,只要有机会,在学院中讲经说法几乎没有间断过。我想如果这样长期下去,可能我的行为、道德、修行等只有退失,不会进步。古代文学家黄山谷曾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我们大乘行人也是这样,一个月没有学习的话,形象和语言都变样了。
在我们学院中,有些人不听法师的课,自己去“独修”,跟谁都不愿接触,这种人的行为很快就变坏了。而天天听课的道友们,虽然不一定能背诵,但他的言行举止还是非常如理如法。所以希望以菩提学会为主的十方僧众和虔诚居士,每天应该学一点法。现在科学比较发达,各方面的条件也比较具足,大家应当珍惜机会。尤其我们这次推广《入行论》,我自己也很辛苦,每次做法本、做光碟,这些方面经常要接电话,耳朵好像都聋了。很多事情并不是自然而成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现在你们手里的《入行论广解》一至七册,厚厚的,但很多人都不珍惜。我看见这种态度,确实有点伤心。我们刚来学院时,不要说七八本法本,就连一本也得不到,只有晚上一直抄,包括《入行论》的讲记、颂词,我们都是抄下来的。但是现在有些人不珍惜,我原来也去过印书、做光碟的地方,包括我们这里的一些整理,都是很不容易的。昨天几个道友把发奖的东西背来背去,特别辛苦。学院里相当一部分人为了大家的学习,把自己的闻思修行全部放弃了,除了吃饭睡觉以外,时间全部用在这上面。外面有一部分人也是如此。在当今物欲纵横的社会上,谁愿意付出那么多的人力、财力?但他们还是付出了很大代价,给大家提供方便。以前古人求一个法、得一个法本,要经过千辛万苦、翻山越岭,可是现在就算送到你门口上,问可不可以下来取,个别居士也是:“啊,我现在不空。你在门口给我等一个小时,我正在给我的小宝宝喂奶!(众笑)”是不是喔?我这是臆造的,但也有类似的态度。
戒见衰退等,因惑而非我,
故应悲济我,困则自取受。
在这个世间上,最殊胜的就是戒律清净、见解正确,然而有些人依靠外道或恶友的因缘,以致戒律废弛、见解退失,再加上“等”字所包括的行为,也不如法,很多人看不惯。(即使内在有一种超胜的境界,行为不如法的话,还是会遭人歧视。)“等”字还包括了生活,每天都是邪命养活,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过活。如果我们是这种人,那应该知道,这样做并不是自己愿意的,而是因无始以来的无明烦恼严重,贪心嗔心极为强盛,再加上外界复杂混乱的环境等因素,才导致了这种可怕的结果。作为一个修行人,谁愿意变成破戒者、破见解者?但是由于烦恼所催,自己也是身不由己。
有首歌里唱道:“我们身不由己,因为我们年轻。”现在有些人毁坏戒律,确实也不愿意,但是烦恼现前时,或者自己年轻、气脉明点比较强盛,实在没办法克制,最后不得不沦落到这种境地。那个时候,很多人对你嗤之以鼻,再后悔也无济于事。
有些人破了戒律,要被学院或僧团开除时,我们应观想自己是那个破戒者,一方面来讲很可怜,另一方面也不能过于失望,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应当想:“我现在这样低劣,但并非我心甘情愿,而是烦恼恶缘在控制我,你们自称对众生有大慈大悲心,那就应该帮助我、救护我。如果你能救护我,那我也有自拔的能力,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折磨,我都心甘情愿去面对、接受。就像学生受到种种困难时,只要老师对他关心,他就有站起来的机会。同样,只要你们真的帮助我、安慰我、关心我,那么我也愿意重新做人。”
大家应该清楚,破见解和破戒律相比,破见解的过失更大,有关经典里讲了很多这方面的教证。什么叫破见解呢?就是相续中生起邪见,以前认为前后世存在、业因果存在、三宝的功德不可思议,后来遇到一些外道、恶友,在他们的影响下,什么都不承认了,这是相当可怕的。在《中观四百论》中圣天论师说:“宁毁犯尸罗,不损坏正见,尸罗生善趣,正见得涅槃。”宁可毁坏别解脱戒等的戒体,也千万不能损坏前后世、业因果等世间正见,因为戒律只能获得善趣,而正见可引导我们趋入涅槃。《俱舍论》里也说,获得善趣以戒律为主,获得解脱以见解或修行为主。
大家一定要记住,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对业因果和上师三宝的见解千万不能失毁,否则就没有忏悔的机会了。华智仁波切说过:“即使相续中生起了一刹那的邪见,也将失毁一切戒律。”有些人生了邪见后,不愿意念金刚萨埵心咒忏悔,如此不可能有清净的机会。而没有产生邪见的话,尽管毁坏了戒律,但也能依靠不同的还净仪轨加以恢复,所以并不是最可怜的。
毁坏见解的这种人,不仅在出世间里是最可悲的,在世间中也特别可怕。法国医生拉梅特利是个机械唯物论者,他和霍布斯认为人体与机械没什么差别。他们创造出这种观点之后,人们觉得特别低劣,思想宽阔的法国人都无法接受,拉梅特利最终在法国没办法呆下去,只好逃到荷兰去。(荷兰和法国比较近,法王去的时候,两国的关系很不错,不知道以前怎么样。)这一回,他谨慎出版了他的小册子,被公认为欧洲最为宽容的荷兰人居然震怒于此,拉梅特利被迫再次逃亡。最后他逃到了波兰,4年后在那里去世,终年42岁。
低劣见解在佛教中特别可怕。有些出家人破了戒以后,别人觉得他烦恼现前,很可怜,但他们尚且可以依三宝忏悔。而有些人破了见解后,肆无忌惮地诽谤三宝,对上师不恭敬、对僧团不恭敬,来世的果报让人不寒而栗。所以,大家在有生之年一定要护持自己的见解,一旦出现违缘痛苦,马上应该观修自他交换。
然吾未蒙济,竟然反遭轻,
彼虽具功德,于我有何益?
刚才说如果你(原来的我)真有本事,那我在见解等损坏时,你就应该出来帮助我。这里接着说,但你并没有一心一意地怜悯我、同情我,当我失坏戒律、苦苦挣扎时,你一直不理不睬;当我迈向歧途时,你冷冷旁观,任我孤立无助地滑向深渊,反而还用蔑视的语气来侮辱我、呵斥我。这样的你,怎么能算得上有菩萨心肠?
现在社会上也有这样的说法:假如我是公交职工,应该想自己是乘客;假如我是商业职工,应该想自己是顾客。在那个时候,你真的能体会到别人的苦乐,帮助他的心也容易生得起来。我经常遇到一些下面有成百上千人的大老总,我总跟他们说:“你要多想想下面的这些人,换个角度来思维。比如我是一个大老板,下面有500个人,这些人当中可能有一个人最可怜,那么我把自己想作他,看我的感觉怎么样,周围的人对我怎么样看待,我的领导对我是什么态度,那个时候会有一种不同的感觉。”
如今这样的理念非常有必要。我原来说过,我很羡慕飞机上的乘务员和高级宾馆的服务员,后来有些乘务员说:“上师,您在《入行论》里面不要这么说,我们乘务员有些是很坏的。表面上给客人无微不至地照顾,但是下来过后,只有我们几个佛教徒不骂人,其余一个个就开始骂‘今天这个客人特别过分’、‘那个人长得很难看’,唯一的话题就是骂客人。”这样的话,还是我们佛教徒表里如一,算是比较可以,当面对众生比较恭敬,背后也比较不错,除了修行极其不好的人以外,大家都会提醒自己:“我是发了菩提心的人,表面也好、背后也好,应当像恭敬上师一样恭敬众生。”
承接上述修法,我们在换位之后对原来的我进行深深责问:“我在最痛苦、最困难的时候,你没有来帮助我,算什么有菩提心、有悲心?你虽然具足功德,但对我来讲有什么用呢?我最痛苦时你不来帮助,那我幸福快乐时,也用不着你来帮忙。”俗话说:“乐时亲人满堂绕,苦时凄凉无人问。”乐的时候亲朋好友多得不得了,整天陪你吃饭、陪你玩,(尤其是你们汉族,今天是情人节,明天是仇人节,昨前天又是中秋节,这个节、那个节特别多。我们藏地除了过年以外,一般没有什么节日。其实节日多了花钱也多、杀生也多,没有必要。)你非常困难时,却对你不闻不问,那这种人有什么了不起的?
因此不管是法师还是居士,稍微有一点才华、财产、势力时,尽量不要有傲慢心,应该理解低劣的人。华智仁波切和麦彭仁波切在教言中也讲过,人里面有几种,有些人前世没有积福报,以致即生中没有口才、长相丑陋、财富浅薄,很多人对他看不惯、看不起。他自己也有一种自卑感,觉得还不如死了好,这样活下去没有意义。这种人虽然处于人当中,但就像饿鬼或地狱的众生一样,始终感受痛苦,非常可怜。所以我们对大的上师、领导不用锦上添花,经常供养、帮助、安慰,这些他们是不在乎的,而一些可怜的人、看不起病的人、没有帮助的人,哪怕给他10元钱,帮助也很大。如果你没有经济能力,也可以给他一分微笑、一句安慰:“没事,你这样很好,我也很想当穷人,因为穷人知足少欲。我想当个丑陋的人,越丑陋越好,没有人看你,你戒律会清净的。”跟他说些安慰的话,他会觉得活在世界上有希望、有光明,生起一种自信。所以当我们遇到这些众生时,关心他们很重要!
不愍愚众生,危陷恶趣门,
向外夸己德,欲胜诸智者。
我们站在可怜人的角度上责备原来的自己:“你非常不好,对于极其愚痴、贪嗔痴特别深重、修行佛法处处遭遇违缘、被种种痛苦所折磨的众生,你竟然视若无睹、毫不关心,任他们被罪恶所牵,趋近毒蛇、猛兽等口般的恶趣之门,随时都有可能堕落下去。这么多可怜众生在你身边,你看都不看、问都不问,还在众多人面前夸夸其谈、高谈阔论,说自己有如何如何的功德、如何如何的事业,想以此与其他智者抗衡,这实在是不合理。”
世间上有些人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在大人物和领导面前非常配合,始终在谈自己的功德,口口声声说:“我现在准备要做件事情。当然,我的弟子成千上万,因此还有一个想法……”自己有种说不出的傲慢。其实有些人的傲慢在态度上也看得出来。我曾见过一位商人,可能在一辈子当中,这是我所见到最傲慢的人了。他旁边好几个保镖在排队,男的女的全部站着,他自己坐在沙发上,个子比较矮,脖子上的领带特别长。跟我说话的时候,半天也说不出一句来,并不是其他的原因,就是自己摆架子。当时我都产生邪见,心想:“我的上师如意宝,不管是出世间法、世间法,功德远远超过你多少倍?你何必这样?现在国际上那么多富翁,比你有钱的有的是,你稍微有点臭钱,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傲气?”但口头上也是随顺他,我们顺便见一见,没有什么其他目的。
现在有些高僧大德,在自己的圈子里,很多人都有傲慢心,尤其是对下属的态度上,自己的傲慢很容易表现出来。因而,非常希望大家应该按照佛教所讲的那样,尽量地减少嫉妒心、减少傲慢心。上师如意宝在这方面有很多很多教言,国内外的有些大德内在的境界和悲心超越了无数人,但他们的行为是怎么样的?有时候我看见一些领导,自己的位子不过是几年而已,(现在国际上的大总统,也最多是连任10年。)但有了地位以后,说话、做事完全是不相同的。这种傲慢是不合理的。自己有什么样的功德自己清楚,其实内在功德如果越来越多,外面的傲慢相是没有的。
我们看一看本师释迦牟尼佛,智慧、悲心、能力在世界上谁能比得上?不仅是在因地,甚至在果地时,佛陀也亲自到比丘的寮房去看望病人,帮助一些可怜人。佛陀到城市里化缘,旁边并没有许多人一直护着他,全是自来自去。所以作为佛教徒,除非是自己身体不行,前后有人扶一下有必要,此外最好不要有傲慢相。有了傲慢相的话,会遮止自己相续中产生功德。本来你很快就要开悟了,但有了傲慢就会耽误;本来你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很大,有了傲慢心的话,就不行了。
加行里说多磕头可以对治傲慢,有傲慢的人必须磕头,佛教中磕头就是要遣除傲慢。有些领导特别傲慢,那必须让他学会磕头。有些人可能是不懂,有些人是不愿意,但你在人面前不想磕头的话,佛面前应该可以吧。佛的功德跟你比起来,国际上再了不起的名人智者也值得在佛前磕头。所以你们若有熟悉的人傲慢比较强,一定要拉着他的领带或衣服到佛像前去磕头。强迫让他磕头的话,傲慢心逐渐就没有了,这样一来,自相续比较调柔,修法、做事情都比较堪能。否则,有了傲慢心的话,不要说磕头,动都动不了。
而且,有些人向外宣扬自己,甚至想胜过所有智者。但一点智慧都没有的话,这种想法简直是笑话,就像野狗想超胜雪山狮子,绝对是个黄粱美梦。有些人特别争强好胜,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刘晓庆在一本书里公开说,她的性格就像湖南人所比喻的“吃屎也要吃尖”,什么事情都要当第一,不愿意在别人面前低头。这种人真的非常可怜,也非常适合这种修法。
有人觉得世间上最可怜的是乞丐,但我有时候感觉,更可怜的可能是吸毒者。现在吸毒、戒毒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很多地方普遍存在着吸毒现象,有些戒毒所的领导对此非常反感。而且那些吸毒者,家人不理,单位不要,整个社会都蔑视他,用冷漠的态度对待他。他们没有一个去的地方,觉得在天底下是最可怜的人。也许是吧,这些人业力现前,沾染上了毒瘾之后,根本不愿意干其他工作。
看见这些极其可怜的人,我们应当观想自己就是他。其实凡夫的位置和分别念是不定的,在生死轮回中,今天成国王、明天当乞丐的现象比比皆是,荣华富贵、地位财富虚幻不实犹如水泡,谁也不敢保证以后会不会变成这种人,唯有大乘菩提心的修法和理念,才是我们生生世世的无价之宝。
当然,没有串习、光是口头上说,我也会说,虽然说得不是很好,但大致的道理说得来。你们在座各位也会说。可是光会说还不行,光会讲也没有用,寂天菩萨给我们指出了这样的路,接下来我们自己要慢慢去观想、慢慢去思维,一点一滴地消化,最后自相续才会跟原来有天壤之别。
闻思和不闻思真的有很大差别,希望每个人通过学习,净化自己,与佛法相应。这样一来,不管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什么样的违缘,都有面对的能力和勇气。知道了万事万物的真相后,你快乐也可以、不快乐也可以,怎么样都可以坦然接受。共同闻思和学习有非常大的加持力,在座的有些出家人,在发心的同时不能舍弃闻思,这一点一定不要忘。现在外面的一些居士,工作很忙,家庭也有许多事情,但从来不缺学习,一直闻思修行,并在弘法利生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我认识杭州、成都等地的有些居士,每天基本上是吃一点方便面,一边工作一边做弘法利生的事情。这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十几年了,十几年当中每天想着众生,只要对众生有利益,自己就愿意一直发心。我们每次有什么事情,就交代给他们“这次你做这个事情”、“这次你做《七宝藏》”,他们年年都在发心。
我们学院也有这种人。最上等的是闻思发心两不误,一方面重视闻思,另一方面也在发心。如果不能这样,那就应该一心一意地闻思。有个别的人,闻思也不行,发心也不行,行的是什么呢?就是搞一些非法,看电视或者打麻将。当然,学院里没有这样的行为,但是也有极少数人很懒惰,不愿意听辅导,也不愿意闻思,发心的话,两三天可以,两三天过后热气就消失了。这种人不太好。《戒律宝鬘论》中说:“即使你具有清净戒律,不闻思修行也不能享受僧众的财产。”
现在台湾的有些法师,一直提倡僧众参加公益事业,一边闻思一边发心。其实出完家以后,不能什么事情都不做,整天吃大锅饭,念念阿弥陀佛就可以了。我们是出家人,没有其他的琐事,更有弘法利生的时间和精力。有些出家人很消极,我是看不惯的。我们藏地也有,汉地也有,有些老和尚就是在寺院里念个佛,念“嗡玛呢贝美吽”,对社会上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有些事虽然自己没办法解决,但有些事你是有能力的,可是他们一律不管,一直念观音心咒。这样是不合理的。就算人老了,七八十岁了,也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众生。
我再次给大家强调,在我们有生之年当中,
第一件重要的事情:不管出家人、在家人,每天都要闻思修行。
第二件重要的事情:时时刻刻不能忘记利益众生的大事。
这两点大家务必要记住,否则就失去了大乘的资格。因此,我们应时时刻刻关心社会、关心众生,若能如此,自己的修行也会增上的,有些境界你没有特意去求,自然也会出现的!

什么是“我”?

什么是“我”? 





佛法中,“常、净、我、乐”是众生的四种颠倒,也是烦恼无明的根本。
馆长以“我”的博学为傲,却被老和尚一句“什么是‘我’”问得哑口无言。

凡夫总是认为有一个真正的“我”,所以因对“我”的执着贪念,造下诸多恶业,又受恶报,沦入无尽轮回,受三恶道苦海。

“无我”,是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
无我”,指外道所执的“实我”及凡夫所妄计之“我”,是空无的;
——“无我为三法印之一。

在佛法教义中,
有情不是固定的单一独立体,
而是种种要素的聚合体,
而任何要素又是刹那刹那依缘而生灭著的。

因此,找不到一个固定的独立的“有情”在支配著身心,也找不到“我”的存在。

这便是无我的简单解释。








梦参老和尚在温哥华讲的故事,有意思!

过去有这么个故事。去年我们去朝天童山,浙江宁波有个天童寺,朝天童寺,这是佛教的大道场,不可思议。过去是在宋朝还是明朝我记不起了,他们有个祖师,这个庙上的一个老和尚很了不起。大陆的规矩,早上起来,到初一、十五,和尚一定穿上红祖衣,穿上袍,到伽蓝、韦驮,叫“朝四圣”。

伽蓝菩萨哪儿,就是礼礼伽蓝菩萨,再礼礼韦驮菩萨,再礼礼大圣紧那罗王菩萨,再礼礼祖堂,过去历代老和尚都要去礼一礼,这叫“朝四圣”。这位大德到初一、十五他也去礼,前头有个小和尚,小侍者给他提个灯笼,他见这个老和尚每回礼这个四圣的时候,就嘟嘟囔囔念了很多,他很怀疑,老和尚念的好像不是功课本上的,光看他不停地念。
有一天他实在忍不住了,他说:老和尚,我请问您老人家,你每次在拜四圣的时候,你念的是什么经、是什么咒,我怎么听不清楚。经不是经,咒不是咒,出在什么地方?老和尚说:你没听到?小和尚说:我没听到。老和尚说:我每次礼拜四圣的时候,我是念的那部华严经。小和尚说:那华严经八十卷这么大部,你就朝四圣这么点时间,你把华严经念了?老和尚说:你不相信?小和尚说:我是有点信不进去。老和尚说:好,我们就试验一下。大众集合,不要多,八十个人就好了。

集合八十人,一人拿一卷,老和尚就坐那念。老和尚也拿一本,他念完了,就跟侍者说你去问吧!从拿第一卷的问,再问第二卷,你看我念的哪一卷?他问拿第一卷的人说:你听老和尚念的哪一卷?拿第一卷的人说:老和尚念我的第一卷。他问拿第二卷的人说:老和尚念的哪一卷?拿第二卷的人说:老和尚念我的第二卷,念完了。问八十个人,八十个人都说老和尚念的是他那一卷。
大家理解没有,这里头不可思议,一即一切,他可是念的一卷,哪一卷?哪个人听到就是哪一卷。对你来说是念你那一卷,对他来说是念他那一卷。佛说法度众生就是这样的。你说佛是对我说法的,那个听到是对我说法的。学阿含的说,佛说的四阿含是最妙法了,能了生死。学华严经的,他说华严是最妙法。学法华的,他说法华是最妙法。没有一法不妙,对症下药,你什么病吃了就好;你好了,那就是那个药。这种情况大家就这样理解。
古来是有十行并下,看书,他一看光翻。咱们看一行,字还没看清楚,他那眼睛一看都是十行。满清末年的时候,做湖北总督的张之洞,他就十行并下。我们在长春的时候,他第四代的孙子讲他祖父就是这样成读。他说他祖父到琉璃厂,到北京去买书,书库都知道。他买书,说要看一看。卖书的知道是张大人,说:你不能看,你要买就买。他说:为什么?我买书,我要看一看。卖书的说:你看完了,我这书你就不要了,你从来没买过一部书,你到这光是看。他把这书一页一翻,他就看完了。
他下了早朝,他们住丞相胡同,他在午门走前门大街,走完了转到他胡同去。过年春节的时候,每家门上贴幅对,横批是什么,他回来一家一家写,测验他的智慧,完了就叫他底下那些差人拿着满街去对,一个字不错。这种境界都有,这叫十行并下。我说他过去生可能是个和尚,喝过大悲水,或者喝过地藏水,他那智慧一看一目了然。
我讲这个故事就是大家要信。佛教不要听人说是迷信,迷的人绝不信,什么都不信。迷的人信什么,你们大家想想看?说这个人真正迷了,怎么迷的?疯子。疯子信什么?他失去理智,他信什么。咱们虽然是有理智,什么也不信。咱们要信眼睛看见的,耳朵听到的,手里摸得到的,这差不多。要是没有这三种,他不信。
这样的人我遇到太多了,跟我抬杠对佛法不信,他骂,污蔑。我说:你要骂造罪了。当然是我六亲眷属,他说:你当和尚真没出息。骂很多坏话。我说:你谤毁三宝要下地狱的。他说:我不怕下地狱。我说:你怕也不行,你谤毁就要下地狱。应该如何?若怕了就要忏悔。他说:我不看见我是不信。我说:我讲几件你不看见,你非信不可。他说:你呀!你说不出来,你再说我也不信。
我说:你爷爷,你看见没有?他说:我爷爷,我看见了。我说:你爷爷的爷爷,你看见没有?他说:没看见。我说:你信不信?他瞪眼瞅我。我说:信不信?要没有你爷爷的爷爷,你爷爷当孙子的时候,没有你。等你当孙子的时候,看见你爷爷了。你爷爷当孙子的时候,看见他的爷爷,你就看不见了。如果他没他的爷爷,怎么会传到有你?你信也好,不信也好。我说:明朝你信不信?他说:那当然有,历史有。我说:你看见了吗?你摸到了吗?你听到了吗?很多事物我们没有见着的,没有听到的、手里没有摸到的,前人所经验过的,你一定得信。
像释迦牟尼佛说净土法门,那么多人求往生的,传到我们东土来,那么多念佛求往生的。你说:你没生,你不信,那是你业障重。你信不信也没关系,不能说你不信这个法就没有了,不会的。就因为你不信,这个法就不存在了?那是你的业而已。所以懂得这个道理就能深入了。佛法无边无岸,唯信能入,信才能入。信完了要发愿,发愿我要往生。信得及,一定能往生。信得及,我发的愿愿不落虚,过去的证明太多了。
——恭录自梦参老和尚宣讲佛说无量寿经(1993温哥华)

地藏经是帮助你打开自性三宝的门

地藏经是帮助你打开自性三宝的门 


  
许多人把地藏经看成超度祖先的经,甚至说地藏经一念,鬼神就来。这其实是一种意识形态。我翻了古代念经感应录中,发现真正超度的,是法华经和金刚经,而不是地藏经。大家去看,金乔觉,九华山的金地藏,他在九华山是修什么经?修华严经。在九华山拜经台,他是拜华严经的。明朝的无瑕大师,在九华山,刺血写华严经。


历代以金刚经做超度,有好几个著名的公案。一个是抗倭英雄戚继光,他念金刚经超度他的阵亡将领。还有一个,范仲淹母亲去世后,就托梦,让范仲淹找庙里念一卷金刚经回向。后来感应得观音菩萨来现身,给他念了半卷。这个半卷的功德,让他母亲升天了。还有个公案,就是漳州龙裤国师,当时龙裤国师也是修金刚经的,皇帝母亲死了,龙裤国师去,就给他念了句:我本不来,是汝故爱,连根拔起,超生天界。他母亲就超度到天上了。

法华经也有许多超度功德。冥府中,最喜欢听的是法华经。后来有些大德讲,冥府喜欢听地藏经,地藏经磁场比较弱,冥府喜欢,金刚经磁场太强,冥府不喜欢。不是这个解释,这叫做意识形态。
但许多人仍然把地藏经当做超度,也无妨了。毕竟是佛经都有他的功德,有功德都能利益到众生。如果要超度,就属于密法,起用的部分了。像放焰口,水陆法会,这属于超度的部分。这就要牵涉到密法了。但现在很泛泛的,什么都叫做超度。


地藏经的真正作用,他能时刻让你生命回归。地藏经相对其他经典,有两个好处,第一,他以地藏菩萨为本尊,这个本尊就起到很多作用了。尤其是福报不足,你又想要修行,就要找一尊菩萨来加持了。历代祖师一般拜观音菩萨,靠观音菩萨求智慧,求福报的比较多。但末法时代,地藏菩萨更适合苦难的在家佛弟子。所以除了观音就是地藏。其他大菩萨一般都很少管你的闲事,包括普贤菩萨,他管的都是大修行人的事情。

你要修行很好,修任何法都很好,但遇到危难时,心中有个依托,这地藏菩萨就起很大作用了。尤其是没有开悟的人,他还是流于情执时,观音和地藏,这两个菩萨来接引他是最好的。

第二个,地藏经比较可以让福报一般的人,念念归于三宝,归于自性。除非你累劫修行了,遇到大乘经典,一看就会。关键如果现在我们都没有具足修行资粮时,你想要修真正大乘,实在很困难。比如华严,法华,楞严,金刚,你就修不了。地藏经是个很好的铺路的经,也是一部开门的经。能打开你和三宝沟通的门的经。

地藏经中有讲到,你有业障,经念了就忘,你求地藏水来喝,还能开智慧。以后你要读法华华严,就很容易了。这是个密意。所以念地藏经,不是执着于这部经。也不必把地藏经捧到最高。但他对初学者,还是非常实用。而是借着这部经的力量,能打开其他经的门。

消业障的四大方法

消业障的四大方法 

 达真堪布 
有人问:由于过去没有闻法,每一个人都有很多的业障,造下了很多的过错,那应该怎么办呢?我今天在这里就跟大家提几点意见。


忏悔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无知无明的时候,造下了种种的恶业,比如杀生,堕胎,骂人,埋怨人等等,这些都是不好的。忏悔,先明白到自己的过错。在我们生活当中,人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今天闻法了,来参加法会了,自然就知道过去是无明造成的,那我们就要忏悔。忏悔是什么呢?忏悔就是改过。怎么样改过?比如以前你在家里面总是看公公婆婆的不好,那你就忏悔——从今往后我要以一个孝顺媳妇的本分来完善。怎么样去完善呢?就是要顺老人,你顺老人了自然就不会埋怨老人,你没有埋怨了,命运就开始变好了,就没病了。你在生活当中,总是看不惯丈夫,总以为自己是最厉害的,要超过他,自己要说话算数,结果呢——腰痛了,妇科有问题了,开始变成衰相了,就开始不好了。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顺其自然,你太过于强大,所以你老公在那里埋怨你。由于你有好强的心,总觉得他很多时候就不如你想的那么好,所以你就有烦恼,你就很痛苦,痛苦了病痛就来了。

那我们要忏悔,忏悔就要各守本分。回去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媳妇有媳妇的本分,丈夫有丈夫的本分,公婆有公婆的本分。当我们忏悔了,认真守本分了,家庭就变好了,就会幸福了。忏悔很简单,忏悔就是自己肯认错改过。好比一个小孩子,当他知道自己不小心把花盆搞坏了,他母亲一看到她最爱的花盆被打烂了,肯定会很生气,想骂小孩子,甚至要打小孩子。那小孩子聪明了,他马上说:“妈妈我错了。”他母亲肯定开不了口骂他,更下不了手打他,这也是忏悔的好处。我们懂得忏悔了,业障就开始消除了。用什么方法消除业障也比不上我们的心忏悔到位。如果你感觉,“哎呀,我现在腰痛”,那你要找一找自己哪个地方做得不好:夫妻之间是否和睦,还是另有二心。你找到了,你一忏悔——从今往后,我好好认命,我好好做人,可能当下你的腰痛就没有了。忏悔就有这个力量。不要去问那么多为什么,今天晚上有法会的忏悔环节,愿我们诸位同修通过今天的念佛,再通过今晚的忏悔,明天个个都好起来。


念佛
大家来到这里念佛,要自己消业障,可能感觉找不到业障在哪里。我告诉你,你找不到业障在哪里,这就是业障。如果你找到业障了那不叫业障了,那叫做恶报。你为什么找不到业障呢?因为它障住你了,你就发不了心,你就念不了佛。找不到就说明自己的力量不够,业力太多,善根太少。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啊?认认真真地念佛,接受佛给我们的力量,接受佛给我们的好处。忏悔就相当于把我们身上所有不好的、所有的毒素全部清掉,念佛就是接受佛给我们增加健康正能量的营养。当我们身上没有了毒素,自然百病就消除,再加上我们接受佛慈悲的力量,接受佛慈悲的营养,接受佛慈悲的健康,我们能不好吗?肯定会好的!就看我们有没有心去接受而已。你接受几分就有几分的好处:你接受到位,一个佛七下来你全身健康;你接受一半你就好一半,你接受多一点点你就感觉好多了;你接受一点点你就有一点点感受;你不接受了,一个佛七下来,我怎么没有变化呢?阿弥陀佛这句名号遍满我们整个虚空,当然也就遍满我们整个寺庙,也遍满我们整个佛堂,谁接受谁就得到。

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念佛,你接受好的,你就得到好的,业障就进不来。如果你一生当中始终接受不好的,就有一身的业障,这里痛那里痛,这里看不惯那里看不顺眼,这里讲是非那里讲是非。这样的人,你拜再多的忏,你念再多的经,都没办法消除。为什么呢?因为你拜一点忏,刚刚消一点,你到那一头又在讲是非了,这样是没办法消除的。念佛是很方便的,我在佛堂也可以念佛,在外面洗菜也可以念佛,在外面扫地也可以念佛,到哪里都是念佛的心,怎么会感召业障呢!你到哪里都是念佛的心,你感召的都是佛啊!佛常在你心中那多好啊,佛常跟着你那多好啊。你念他他就到你身边,到你身边了自然就保佑你,还要去哪里求呢,还用去哪里拜呢?所以愿我们诸位同修能够常常念佛,业障自然会消除,身心自然会安乐。


发愿
发什么愿呢?过往由于我们太过于自私了,处处都在为自己着想,从来不考虑周边的人,所以到现在我们的生命就没有光芒了,我们的生命就是黑暗的了,越是黑暗我们就越痛苦。我们一天到晚始终都在为自己,所以我们的生命太小了,太没有福报了。如果我们能够发个大愿:我学佛了,我念佛了,愿我家人都好,我朋友都好,我公司都好,我这个村庄都好,这个地方都平安……不要为自己念,要为大家念。当你能够这样发愿,你的命才越来越大,福报才越来越大,你生活就幸福了。有的人念佛就为自己而念,有机缘闻到佛法,感觉好了,舍不得告诉人家,舍不得帮人家念,那不会永远地好。

现在你觉得你有业障,就是你觉得你没有人家好,你总觉得自己不如人,总觉得自己身体好差,总觉得自己家庭不好。你不要有这种想法,你要想“我虽然是这样子,但是我能够闻法,能够念佛,我好了,我要我周边的人——朋友、家人、同事、村民……都好”。你发了这个大愿,你的业障就没了。你没有愿力你就感召业障,越是感召业障你业障就越重。我们懂得发愿——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只要你发了这么好的愿,你的命天天在改变。你的愿越大,你的命就越大,你的命就越好,你的业障就没了。

放生
劝大家有时间有能力,要关心和照顾老人、孤寡人、五保对象,然后每个星期去放生,龟啊、鱼啊、蛇啊、鸟啊都可以放。你有心关心孤寡老人也是一种放生,你有心关心五保对象也是一种放生,你有心拿五块钱去买几条鱼放,也是一种放生,你有心拿十块钱买几只鸟去放,也是一种放生。当你不断地去放生,你的业障会消除。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这个世间是公平的,过去我们杀生、堕胎……干坏事太多了,所以我们的命就没那么好。现在通过去关心、帮助孤寡老人,去放生,把原来不好的那些平衡一下,平衡了就好了,不平衡始终感觉哪里欠缺一点什么。有的人会想:那我放生放到什么时候啊?我关心帮助孤寡老人要关心帮助到什么时候啊?不用这样想,你只管去做,你做到你越来越好了,你感觉幸福了,那就平衡了。当然放生不在于多少,在于有心。我今天有两块钱,我可以放两块钱,我今天有五块钱,我可以放三块钱,留两块给自己用。要不放完没钱坐车,在那里抱怨,不好。除了放生,我们还做一些其他善事,比如修路,修庙,修路灯,我们都可以去做,只要是有利益于大众的,我们都可以随喜。我们随喜了,命就好了。有的人说,哎,我的命为什么这么不好。因为我们在生活当中,命失去了平衡,所以才不好。那我现在要把我的命调到平衡,补到平衡,我的命就好了。听懂吗?

很多时候我们不想去做善事,因为都认为是自己的,都是我的,舍不得付出,最后病也都是“我的”,痛苦也都是“我的”。我们不要这样,我们要的都是家庭的,一切都是大家的,当你为家庭去努力,为大家去努力,这样家庭就好了,大家就好了。

当我们能够把这四点运用在生活当中,我相信我们今后都没有业障,都是福报。只要我们按这四点认认真真去做,我们的业障天天都在消除,业障消除到没有了,就剩下我们生命的功德,我们生命的功德就是天人的果报。我们再能够念佛,想去极乐世界,因为没有业障了,只有功德,我们肯定是上品上生。

功德就是好的,功德就是幸福的,功德就是让我们的命不受苦受难。大家也可以对照一下,有没有功德就看自己有没有在受苦受难,不要以为自己做了一点好事那就是功德,我告诉你,补漏都补不来。所以你就还没有那么幸福,因为你的生命还没有平衡,你还在痛苦,你所做的还不叫功德。当你生命平衡了,业障消除了,自己幸福了,自己健康了,家庭和谐了,家庭幸福了,你天天开开心心了,那就平衡了。但只是平衡而已,还不是功德,我们还要坚持去做,活一天做一天。忏悔,念佛,发愿,放生,我们把这几项做起来,天天在行持,功德才会成长,命才是大命,大的命就有大的福报,大的福报就有大的幸福。

梦参老和尚苦口婆心谈修行!

梦参老和尚苦口婆心谈修行! 


我问很多道友:“有没有拜忏啊?”“地藏圣号有没有念?”“修行的功课有没有断啊?”有的答复是:“没断!”但十分之七的人都没做了!大家一起共修时,每个都很精进;没有共修或没有佛堂,少了那种气氛,就精进不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我希望文殊菩萨加被大家,祝大家幸福,希望大家生活美满愉快。给大家求了,但是我的力量太薄弱,我知道有些道友还是经过了很艰难的历程,这是因为大家向三宝的心不够!今天我们谈修行,到底修什么呢?怎么样才算是修行呢?

不论显密所要修的就是“心”,我们的心不停地动,如何把自己的心照顾好,是很重要的。

自己的业,自己受。这是很公平的事。

经常有人向我抱怨:这个世界很不公平!财富有富有贫,寿命有长有短,家庭成员有和睦,也有不和睦的,这个世界任何事情都不平等!他问我:“这样平等吗?”

我回答说:“从我的角度看去,这一切都很平等!”不是吗?今生富贵的,是前世布施行善而有;今生贫苦,饱受生活压力,人家当老板,你当伙计,受人支派。如果有智慧,能看到自己前几世的所作所为,就会明白,这一切都非常公平;明白心里的一切苦、乐、忧、喜,都是自作自受!

现在面对苦境,一天到晚把心纠在一起,还想求解脱,那是办不到的事。真正想求解脱就得消业,认识到这是自己应该承受,就怕明明知道应该受,还肯不接受!这样自然产生痛苦!因此身体的苦乐,心里的忧喜都是自己作的。

身体和外境接触后,在心里先有个印象与概念
遇到欢喜的就想吸收,不欢喜的就想排斥,这一切都是幻想,能够真正随心所欲吗?《金刚经》讲,这一切都如梦幻泡影。

心经过了受、想、思三个历程之后,就起了怎样付诸行动,而这种思还只是心的思想而已,身体还未行动。心思惟后通过口叫口业,通过身就叫身业,身业在佛教讲有杀盗淫,口业则有妄语、两舌、绮语、恶口等,意有贪嗔痴。通过了身口意,造种种业。

口里赞叹三宝、称三宝名号、读诵大乘经典,口业自然清净;身拜佛或诵经、静坐等,身业自然清净;意里思惟观想庄严佛像,或观想佛所说的经义,意业自然也清净。

【心诚心信则灵】


这样,你自然会发出种种的怀疑!怀疑读大乘经典没用?

其实不管读那一部经,都是功德无量,特别是地藏经,当你遇到任何困难,求地藏菩萨或读诵普门品,求观世音菩萨,没有不应的。求不应,问题没有解决,你就怀疑佛说的话,这当中有个问题,就是你没有要求自己!

我认为读经或观想或求佛菩萨加持,实际上是你自己的心力,因为你的心和观世音菩萨的心相应了,观世音菩萨就会加持你,你的心和观世音菩萨的心不相应,纵使观世音菩萨加持,你也得不到。

你的烦恼心、污染心和观世音菩萨清净的心结合不到一起,你在求的时候,心里有贪嗔痴,求了之后达不到目的,就开始怀疑,一起了疑,心就不诚。再说,你现在心里起了疑,就是你对观世音菩萨、对地藏菩萨、对普贤菩萨不相信之故!你不相信又如何能求感应呢?

头顶佛足心不净,叩破头皮也徒然。 也许有人不认同上面这段话,说自己是多么地相信,见了菩萨就叩头!要知道,叩头是一回事,心里诚不诚又是一回事。三宝是清净的,你求三宝之前必需先有清净心才行。

再说,佛堂是清净的,你进佛堂,带着一颗贪嗔痴的心进来,佛堂也被你染污,跟着贪嗔痴了!再如,各位来这里听讲,如果你提着一桶大粪进来,相信其他的道友都会反对,而你肚子装着的大粪,别人看不到,就没人反对。不是吗?每个人的身体内都装着一桶大粪!这种自然现象没有人会反对,但你另外再带一桶进来,别人一定会反对!

用贪嗔痴的心,到佛堂想得清净果,就得先把自己的贪嗔痴去掉,否则和佛菩萨不相应,没感应,就不要抱怨!是自己不诚、自己不信,你信了、诚了,自己就会加被自己,不需要佛菩萨加被了。

【如是因如是果】

再说,我们要相信因果,现在受的都是因果报应,有什么好抱怨的呢?譬如过去生破坏他人家庭,今生遭人破坏时,就想好吧,这一切都是自己的业果,正因为自己过去生曾破坏他人,今生才遭此果报,现在欢喜来还,从此彼此互不相欠!假使你在还的过程中还不断地反驳或反击,虽然老本是还了,但利息又生了不少!

无始劫来,生生世世,六亲眷属经常不停地轮转,这其间的因缘说也说不清楚!要到了自己真正明白自己的心,明白他人的心,明白一切众生的心时,才看得清!善因恶因,善恶因果业报就是这样来的;佛菩萨的加持与否就看自己是否心诚。

至于如何求呢?用一颗诚诚恳恳的心去求求消业障,业障消失了,福报自然现前。这些道理看似浅显,真正做起来却很深刻,例如同一件事,看他人做起来,觉得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等自己真正去做,才知道困难知道并不容易!

知道自己现在所受的,都是自己过去生所做的,现在想解决问题,从今后别再做就好了。不做就不再受;以前的,我今生受了还了,还了之后就不再受。

再举个例子,譬如我们诵地藏经、或观音经、金刚经,就不再堕入三涂(三恶道),因为我们的心和念及所有意识的活动都没有堕三涂的念头;念头没有了,身不行,怎么会再堕入三涂呢?

修行就是把心看好!看看自己一天之中起了多少好念头,起了多少利益他人的念头?又起了多少个坏念头,起了多少害他人的念头?我们的身若是清净,心也清净,这样进佛堂拜佛,都是清清净净的。

反之,身不清净,也许多天没沐浴,或几天没换衣服,浑身散发异味,又带了一颗烦恼的心,这样进了佛堂,想求佛菩萨加被,替你解决问题,那是不可能的!这种人最好先解决自己的身心问题,再进佛堂。

我常告诉自己放下、看破!倓虚老法师常讲“看破、放下、自在”这六个字。

看破不是眼睛看破,而心要能看得破!

心的意念,不论什么事情发生,都不执着,也就是心对境,在受、想、思的善恶过程中,都视如梦幻泡影。泡影的东西,有那一样是永远不变的?既是泡影就不值得我们执假为真!问题是我们的心不这样想,我们常常把过去的事,再拉回来想一想。

不但把这一生的事拉到现在,甚至把过去生的事也拉到现在,了解做梦的人,就知道梦境常把我们的心拉得很远很远。现在诵经,心清净了,过去那些影子全出现了。你说是做梦──是在做梦。可以说,大家现在都在做梦,问题是,谁肯承认自己是在做梦呢?谁肯在做梦时,把这些梦境观想观想,观想这一切都是梦幻泡影呢?

只要肯把这些假心妄心停下来,真心就显出来了。现在这些妄心覆盖了我们,使我们行善做恶的心全存在着。做好事是对那些坏事而来,做好事,坏事就渐渐消失,好事和我们的真心相合,这颗纯善的真心就容易生起,现在我们都迷惑了,人一迷惑,任何事情都不能如实的知。

上面讲一切外面的景就是事,心就是理。想得到真心,就得把妄心去除,有妄,真就不显不出来,妄尽了,真才能显出来。妄怎么除尽呢?从修行的角度来讲,就是随时观照自己的心,使心不随恶转──不随贪嗔痴转;也不随着不贪、不嗔、不痴转,这样真就容易显现。

【无常迅速,菩提路远】

人的生命说短,很短。问题是,有几个人认为自己的生命短暂呢?有时我问道友说:“你有没有想到过自己明天会死的问题?”对方笑一笑说:“没想过这个问题!”

正因为大家都不肯认真地想,做起事来都把计划放得好远好远,我们又没跟阎罗王订合同什么时候离开?在台湾时我曾遇到一位道友,他跟我谈了许多五十年以后的计划,没想到走出门就发生车祸,经过这次体验,他说一切都是无常!

一个人想多了就容易忧,容易产生分别心。人的思想有时既不想善,也不想恶的,认为思想活动停止了,就以为自己见到真心,其实还有一大段距离呢!那是落入了无记,无记既不属于善也不属于恶,只是让思想的活动停下来而已。

【心心念念是三宝】

受三皈五戒后,请问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地照着做呢?受三皈依时,师父告诉我们: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之后,不要忘了每天晚上临睡前,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或念佛菩萨名号。不管念那一尊佛的名号,都代表三宝。

再说,受了三皈五戒,入佛门之后,是不是每晚都念着三宝入睡呢?当你每天睁开眼睛时,你的第一念是不是立刻想到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呢?如果你能终生不断,每天都这样做,死了一定能生净土!问题是这种人十个里面也找不出两个呀!由此可知我们的心是看不住的!

【善用其心】

《华严经》净行品中,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如何才能使烦恼众生,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文殊师利菩萨答曰:“善用其心”──用自己的心。

为此文殊师利菩萨为智首菩萨说净行品,见到一种境界就发一个愿,智首菩萨见了一百四十种境界,发了一百四十个愿。

学佛并不是离开了日常生活之外,另外还有什么好方法,佛所说的法就是觉悟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就在自己吃饭穿衣,乃至工作中去求去悟,看自己怎么用自己的心。会用的,就能得到清净心。

心是很微妙的,究竟我们的清净心在那里?有了这个问号,心就已经不清净了,所以《楞严经》有七处征心,心是在内或在外或在中间?

心不在这些地方,心又在那里呢?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清清楚楚就是清净心,失去正念就是糊涂心。并不是离开了清净心之外还有一个烦恼心、受心、想心、思惟心,要想从烦恼心中恢复自己本来的清净心,就要清楚地认识这些,认识了之后,不随着它转,就能恢复清净心。
【观念自心】

心非常微妙,限于时间,也没有办法在这里按步就班地向大家一一介绍。微妙真心的显现,有很多历(过)程,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显现出来。在我们修行的过程中,可以用对治的方法,也就是观念自己的心,观照自己从早到晚,这个活动的心,使自己做了多少与自己不相应的事。如果做了,明天我一定要减少,要与佛法相应。

在自己的行住坐卧中,随时想念着三宝,这样一来,至少自性的三宝就容易显现,就能把这颗心观照好,这就是最好的修行。这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自己的心里想什么,只有自己知道。不要继续再想下去!


当然,想不是事实,想也不会犯罪,但想可能导向你犯罪,你继续想,想了之后,做了,便犯罪了。因此我们应随时保任,随时有信心,不要怀疑,不要相续,恶念一起就断,不要让恶念相续下去;起善念时,不要相断,能够保持这样就够了。

佛弟子拿念珠,念珠不是装饰品,而是拿来不时地念佛念三宝。不但如此,一拿起念珠,就告诫自己所发的念要纯洁,不该想的,绝对不去想;不该做的,也绝对不做。

这样就能使心都贯彻在善念中,善久了就能明心,就能开智慧。就像有人读经,刚开始读,经文一句也不懂,读久了,自然而然地,就懂得其间的道理,因此我们要磨练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不被外面的环境所转,妄心妄境都是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