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做梦!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做梦!

净界法師

我们讲业,有共业和不共业。共业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会发现到共同的山河大地。但是在整个不共业当中,我们每一个人的别业,去接触到这个境界的时候,每一个人的感受会不同。这个就是《楞严经》讲的“循业发现”,你修持的程度进步的时候,你看到外在的依报环境就改变了...众生循业发现,这个就是别业,每一个众生循着自己的业感,发现自己的法界。所以法界是无量差别。
广钦老和尚说一句话很妙,他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做梦。这句话怎么说呢?我们每一个人都生存在一个空间当中,好像我们学院有二十几个,有共同的生活,共同的环境;但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发现的法界,事实上是各各不相知,各各不同。我们的梦跟梦,每一个人没有交集,你发现你的法界,他发现他的法界,每一个人都有差别相。这样懂吗?这个就是我们众生的无量差别相。所以我们讲毕竟空,但是毕竟空,你要讲缘起的时候,就是毕竟有。这个有是什么来的?业,所以我们今天讲这个业完全就是这样,“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不是上帝给我们的,也不是谁创造出来的,我们过去的善恶业,使令我们发现到这个果报。
我们如果发现到不可乐的果报的时候,完全是我们的业障。我们总会认为说,你这个人很糟糕,使令我生气,怎么怎么怎么的。事实上你要从业感缘起来说,完全是我们自己循业发现。我们快乐的时候,发现连草木都对我们微笑,对不对?我们生气的时候,看谁都不顺眼。这就是个人的业,业障重的人,他发现他的环境就是这么的恶劣;业障轻微的人,他看到这个果报就不同...我们业差别不会很大,可能每一个人发现菜都差不多。这个地方讲“自作自受”,今生的果报,我们必须要知道是自己所造作,从第八识显现出来的,跟别人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个地方讲到自作自受,不常又不断。这个不常又不断,我要再多说几句话,因为这个地方有一个重要的观念。我们讲整个诸法的实相,“法性本来空寂,因果丝毫不爽;因果丝毫不爽,法性本来空寂”。就着不断灭来这个立足点来说,我们可以讲因果是丝毫不爽,每一期的果报都相续的显现,一期一期的果报,“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从不断灭当中,我们可以确认因缘果报是不是失不亡的,我们要小心我们的因地,这个是不断。从因果的不断当中,我们得到一个警惕,要注意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因为怎么样?“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个是从不断灭,我们得到一个认识。
从不常,表示这个因果的转变当中,我们也得到一个启发,什么启发呢?这个因果是可以创造的,法性本来空寂。虽然我们是人法界,但是只要我们努力的勤修戒定慧,也能够创造出诸佛的功德庄严出来;那么如果我们今生堕落,也会显现出地狱的苦恼境界。所以讲这个“非常”正是告诉我们,因果是可以创造,可以改变,因为怎么样?法性本来空寂,它是安住在空性的立足点上。
所以非断和非常,这是很重要的观念。不常又不断。不常,表示因果可以改变;不断,表示因果不断灭。诸位必须从这两个观念上去思惟,你会对整个人天业果有一个概括的认识。以上是讲到业果的自性,我们讲到两个观念:第一个是自作自受,第二个是不常又不断。



從我的iPhone傳送

不要轻视任何众生!

不要轻视任何众生!

南怀瑾 先生 唯识学 

大乘菩萨道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年轻的同学特别要注意,就是千万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众生。……大乘菩萨戒的第一条是「自赞毁他」,轻视人就犯了这条戒。我对同学们说过,真正的菩萨戒绝对禁傲慢,要绝对谦虚,因为谦虚到了极点,反而是无上的崇高。不轻视任何众生,这是何等的谦虚啊!这也就是菩萨道。不要因为学了佛法,就看这个行为不对,那个行为不合佛法,都看不惯,这就犯了根本戒,是没有资格学佛的。……

不论是佛法还是世间法,道只有一个,没有两个。只有表达的方式不同,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对于外道或其它的宗教,不要轻视人家,排斥人家。只要是教人为善的,都有可取之处。只能说每人的机遇、理解、需求不同,说不定人家将来的成就,超越你这自称学佛的呢。所以,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众生,真理只有一个……

佛教导我们千万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一个众生,乃至一条虫、一头牛,都不该轻视,这是东方文化儒释道共通的。不要因为人家是初学者,而轻视他。这里是用未学,有的经典用末学,也是一样。你们有时写信给我,信中自称愚生,这用错了。愚是老师、长辈的谦称,我们年轻时,有的老师写信给我们,他会谦称自己为愚兄;我的娘舅写信给我,会自称愚舅;哥哥写给弟弟,也可以用愚兄;学生写信给老师,自称愚生就不可以。你是愚生的话,我这老师就该死。我讲了多少年了,你们还是有人写信用愚生,真是愚不可及,这个愚字是不能乱用的。……

《瑜伽师地论》大乘菩萨戒,第一条就是戒自赞毁他,那是根本重戒。学大乘菩萨道的人是绝对的谦虚,不轻视任何一个人。换言之,不轻视任何一个人,也就是尊重任何人。



從我的iPhone傳送

阿知仁波切~有些修行人,实修修得非常好,但不确定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他没有这样分析过。

阿知仁波切~有些修行人,实修修得非常好,但不确定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他没有这样分析过。

阿知智慧林 阿底宝藏

弟子B:外在的无情物没有光明的部分,也可以说没有清晰明了的部分,那它是不是心的一种幻化?
师:对,无情物能“被”清晰明了地觉知,但它本身不具足清晰明了的明分,是“被”清晰明了地觉知,大圆满的名词来说是“所清晰明了”,不是“能清晰明了”。谁来清晰明了呢?是觉知。我们用心来觉知的时候,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觉知到无情物,但它本身没有清晰明了的觉知。

弟子C:其实,还是说心是清晰明了。

师:对,心本身是清晰明了的,但是心也可以“被”清晰明了。假如你的心来分析我的心,我的心不是“被”清晰明了吗?我的心不仅可以是“能清晰明了”,也可以是“所清晰明了”。但是就这个杯子来说,它只能是“被清晰明了”,它本身不能清晰明了,这是最关键的。

弟子D:它“被”清晰明了,是它的一个能力吗?

师:我们没有说能力。我们之前说过罪业有功德,罪业什么时候有功德呢?我们忏悔的话能消除罪业,业力能被消除的这个“能”是它的功德,罪业有功德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的。有神识才能清晰明了,如果无情物本身能清晰明了的话,这个杯子有神识吗?能觉知、能分析吗?
弟子A:不能。

师:它没有这个能力。我们说这个杯子是“被......”,我的心是“能”的时候,这个“被”本身没有清晰明了的能力。通过分析知道,杯子是“所清晰明了”,杯子没有“能清晰明了”的能力。

我们说万事万物是清晰明了的,但深入去分析“所清晰明了”和“能清晰明了”的时候,就会发现无情物是“所清晰明了”,不是“能清晰明了”。不通过分析的话,永远都不会明白这些。有些修行人,实修修得非常好,但是用逻辑来推理的时候,一会儿觉得不是,一会儿又觉得是,这时他就不确定了。不确定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他没有这样分析过。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