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 星期六

虚不受补,一补就上火的解决方法

虚不受补,一补就上火的解决方法

岐伯有道 

虚不受补,喝个乌鸡汤都让你流鼻血、燥热。可一年到头都手脚冰凉,怎么办呢?


有一种虚叫“虚不受补”


“虚则补之”是中医学中常用的辨证施治法则。因此无论是医生还是家里人都喜欢用补益药来补气血、调阴阳、生津液, 扶正驱邪。

但现代人更多的体验却是“虚不受补”,一进补就会燥热、烦躁不安、流鼻血、口干、便秘,或食欲减退、腹胀、腹泻等。

这些都是盲目进补,滥用补药,反受其害的结果。

所谓虚不受补,往往是体虚兼有痰湿、瘀血或外邪等,但我们只看到体虚的一面,用补药补品,不顾痰湿、瘀血等,反而导致病情加重。




为什么虚不受补?

虚不受补,广义是指虚证的人服用补益药后,疗效欠佳并出现相关的不良反应。狭义上则指因脾胃虚弱、体质差异等因素导致补益药不能被身体转化吸收,发挥不了应有的效果。


出现虚不受补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辨证欠佳、遣药不当、个体差异。

有五类人容易虚不受补:阴虚之人、体弱之人、肝郁之人、痰湿阻滞之人、瘀血阻滞之人。


 一、阴虚之人容易虚不受补 


进补需要辨体质,不同的体质类型有不同的补益方法,偏于阴虚体质的人最容易虚不受补。因为阴虚的人体内阴精缺少,相对来说阳气偏多,阳属热,所以这种体质的人很容易上火,稍微用点补药就会上火。

其实人们通常所说的「补」是指温补,所用的药常常是温性的补药。由于阴虚的人本身阳相对就多一点,所以不适用温补。「补」包括补阴、补阳、补气、补血等,不同情况用不同的补法,用药也有凉补、温补等的不同。即使是补阴或者补阳,还有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问题。

所以,阴虚的人不是不能补,而是不能盲目温补。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不别阴阳,开口动手便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用扶阳的思路去补阴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阴虚证实际上也存在本质上的阳不足,采用扶阳的方法治疗,只要配伍得当,用法合理,不仅疗效高,还可以引火归元,达到阳生阴长的目的。


 二、体弱之人容易虚不受补 


体弱之人,多是先天和后天都虚——肾虚、脾虚。

先天的因素已成,我们只能通过调理后天来补偿。但如果后天之本——脾胃也很虚,那么后天补充先天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如果脾胃虚弱,很容易出现脾胃呆滞、胃胀、腹泻、恶心呕吐等表现,进食、进补均会出现中焦堵塞,中焦枢纽不通,上下左右气机都会受阻,虚不受补就很容易发生。

而日常人们所用的补品偏热、较难运化,体弱之人非常脆弱和敏感,因而进补用药必须选择合适的药物,不然只会有害而无益。

古人云:王道之药无近功。王道之药意思是作用柔和的药。作用柔和的药作用缓但不会立马见效,长期坚持服用必有很好的效果。相对而言,霸道之药通常指的是作用猛烈的药,能够立马见效,但不适合娇弱的人。

所以在临床上,体弱的人用药必须柔和体贴,无论食补还是药补,都要和缓进行。


 三、肝郁之人容易虚不受补 


肝郁之人虚不受补的情况也很多见。肝郁通俗讲就是情志(情绪)不畅。

中医认为,肝主情志,主疏泄。如果肝失疏泄会出现肝郁气滞,表现为情志抑郁、心烦易怒等。

情绪除了跟肝有关系,还跟心有关,因为心主神志嘛。故心火与肝火常常是互相影响互为作用的,以致出现心肝火旺等表现,而且肝郁久了也会克脾,也就出现肝郁脾虚。

这些人由于体内蕴藏着郁火,所以,稍用补品,就会使郁火燃烧,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通常是刚服药时感觉不错,人比较有精神,再服下去就会感觉不舒服,出现胸闷、腹胀、不愿进食以及上火症状。

因此,中医用补剂时非常强调要兼用疏通的药物,才会补而不腻,达到应有的效果。


 四、痰湿阻滞之人容易虚不受补 


同样地,只要体内有郁滞的人都容易虚不受补。痰湿之人,体内痰浊胶着,阻气伤阳,也很容易出现虚的情况。

这时候如果不先清理痰浊郁滞,单纯地应用补品,只会加重痰浊的郁滞,越补越不舒服。

有些人常用党参黄芪来补气,却越补越不舒服,感觉腹胀、乏力,舌苔厚腻,再补下去可能导致原有病变加重等。所以,对于痰湿阻滞之人,一定要先将体内痰浊清理干净之后才好进补。


 五、瘀血阻滞之人容易虚不受补 


瘀血阻滞之人也容易虚不受补。瘀血日久,血中郁热,如果进补,有的会出现出血状况。如果出血点在小血管,如牙齿、皮肤等处尚无大碍,但是如果在大的血管,如肾脏、脑血管处,出现尿血、脑出血等问题就严重了。

尤其是老年人,患有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者,血管功能薄弱,最容易出现问题。

所以这类人平时必须注意应用疏通血管、改善血管机能的药物,使得血液浓、黏、凝的状态得到改善。如果需要用中药补剂,一定要同时加用疏通气血的药物,才可达到好的效果。

如果不是什么重症,又没有其他原因,在服用中药的同时,身体不断出现状况,比如一再出现心脏症状发作或者脑血管意外,有可能与应用补药过多有关。

因此总结来说,要补还是通,还是通补兼施,一定要辨证、辨体质,用药得当。补和通是两种不同的法则,以通为主还是以补为主,几分通几分补一定要权衡,才能做到补益有效,不误病情。


虚人如何进补?


体虚当补,但补益有法。抓住三大准则,才能有效进补:



一、辨证得当

二、用药合理

三、尊重个体差异性



辨证得当就是要辨清楚气血阴阳、辨五脏六腑、辨虚实夹杂等。

用药合理则包括不过用滋补药、采用合适的清补、平补等方法,根据所需的合理的剂量来进补,不多补,不少清,药性平和、补而不滞、滋而不腻。

尊重个体差异则因为每个人天生的体质不一样,有些人即使辨证施治准确,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就是跟体质有关。因此除了辨证,还需要了解有无药物不良反应或过敏史等情况。

无论是小孩还是成人,尤其要以调理脾胃为基础。现代生活方式对脾胃有非常大的伤害,爱好吃属性寒凉的食物、爱好冰冻食物,胡吃海喝等等,都很伤后天之本。

而小孩子,生理因素决定其脾胃功能「常不足」,需特别的关注和调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力 ,要想补得好,得先慢慢调养脾胃。








,时长
02:54






怎样养脾胃?

养脾胃最好的方法就是晨起喝粥。《粥记》说:「每一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肚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脾胃虚寒的人常吃生姜大枣粥,暖胃补气血;
脾胃有积食,常吃山楂粥,消食化痰;
脾胃有湿热,常吃薏米红豆粥、青菜粥,健脾、清热利湿;
肝郁脾湿,常吃黄花菜粥,清热利湿、疏肝解郁。

另外,调养脾胃有几件事情必须坚持做,才有效果:

少生吃寒性水果、蔬菜,寒易伤阳,减弱脾胃功能;
晚餐少吃,七八分饱足以,千万不可暴饮暴食;
不要吃从冰箱刚拿出来的东西,寒湿最伤脾胃阳气;
生气后不要吃东西,「怒后不可即食,食则不化」,带气吃饭会造成气机不畅而胃痛。



怎么补才补得进?

下面特别为虚不受补的人,推荐几种比较平和的进补方法:

芡实 脾肾双补

芡实,也叫鸡头实,用来补养脾肾特别好。苏东坡有一家传益智强身之法,就是每天吃一些芡实。《本草经百种录》中也说:「鸡头实,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肾之药也。」它的最佳搭配是西米、银耳、莲子肉、山药、白扁豆之类的白色食物,既可强强联手,又可弥补润肺功能的不足

经常用它煮粥或煲汤后,细嚼慢咽,一次不要吃太多,25~50克就好。由于芡实有较强的收敛作用,便秘、尿黄的时候及产妇都不适合。

足三里 健脾和胃

民间流传:「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名医华佗用足三里治疗「五劳赢瘦,七伤虚乏」,因为它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肠导滞之功。体质虚寒的人经常艾灸足三里20分钟左右,有时间的话搭配关元穴、三阴交穴,效果更好哦,身体不通畅、有湿热的人按揉更适合,每天用大拇指由轻到重按压足三里穴,每个穴位按压5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


足三里
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

最后提醒一下网友们:感冒、发热、咳嗽、有积食的时候不能进补,急性病或慢性病发病时,也不适合进补。



從我的iPhone傳送

倪海厦医案 - 攝護腺癌

倪海厦医案 - 攝護腺癌

岐伯有道


倪醫師病案紀錄初診日期:


姓名性別年齡及體型來診日期
230-1 P, KM老年,胖20080512
來診原因:
攝護腺癌
偶然輕微頭痛.時倦怠.右膝無力.左手前三指麻.吹風會流淚.



問診:
1、睡眠:好。
2、大便:每日2,3次。
3、手足溫度:雙足溫許多;手不冷了,掌膚仍乾(攝護腺癌未癒),指麻減少。
4、體力:不好
5、頭身:頭不痛
6、其他:血壓 120/70, 149/69



脈診:


望診:
1、 舌診:淡黃濕
2、 眼診:腎陽反應差,心區扁平



診斷:


針灸處方:
左:頭臨泣,睛明,合谷.
右:太淵,曲池,大凌,頭臨泣,睛明,合谷.



中藥處方:
5/6方加
炮附子四錢→ 補腎陽,令下焦熱
瓜蔞實三錢 薤白三錢 枳實三錢à心臟結構好即能固住心陽,故以此法強心陽。



解說:
(1) 瓜蔞薤白枳實湯方為治心臟病第一藥方
(2) 此人左手肺大腸心包三經痛,針右側對稱治療.
(3) 吹風會流淚必針頭臨泣,效果佳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3年12月1日 星期五

下肢溃烂名方-十味顾步汤

下肢溃烂名方-十味顾步汤

原创 湘医仁周亚军

十味顾步汤出自《外科真诠》由牛夕,石斛,人参,黄芪,当归,银花,野菊,蒲公英,地丁,甘草组成,药仅十味。

该方是《洞天奥旨》顾步汤的加味方(牛夕,石斛,人参,黄芪,当归,银花组成),加了菊、英、丁、草四味,增强了清热解毒,抗感染之力。

湘医仁解:
十味顾步汤临床上用于中医所指脱疽,临床上用于脱疽的还有"四妙勇安汤",有异曲同功之妙。
十味顾步汤西医主要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足,小腿慢性溃疡等。

该方牛夕引药下行,牛夕既补又通;石斛用的是金钗石斛而非草石斛,养阴之功胜而清热;人参,黄芪,当归,补气养血活血,含‘参芪’,‘归芪’之意;金银花,野菊,蒲公英,地丁草,乃`五味消毒饮’之意,清热解毒。

脱疽的形成,乃正气亏虚,湿热毒瘀所致,该方因病机而设,只是临床上症侯各有偏胜,宜权衡其轻重,如瘀偏重宜合仲圣‘桂枝茯苓丸’等。

后记:
中医必定是辨证指导下出方,最近临床上运用清心莲子饮治老年尿道炎,补肝汤用于老年性膝关节退变,癫狂梦醒汤治情志病,从心经治老年骚痒性皮肤病取得一定心得,方是好方,但需因证而设!

2023.10.8于陋室



從我的iPhone傳送

脸肿、腹肿、腿肿、全身肿~只要是水肿,这几个千年老方法都能解决

脸肿、腹肿、腿肿、全身肿~只要是水肿,这几个千年老方法都能解决

张胜兵中医 

从中医的整体观看,只要身体出现异样,那肯定是内部出现了“故障”,无法正常运转了。

水肿也是这样的,表面上看有水肿现象,而实质上则是体内脏腑的问题。
关于对水肿的认识,最早出自于《内经》。
《内经》最早提出“水”“水肿”“石水”“风水”,认识到三焦、肾、脾、肺对水肿病形成的重要作用,如三焦为水道、肾主水、三阴(脾肺)结为水、水为阴邪、寒生水、肝肾并沉为石水,并浮为风水等。
隋代巢元方和宋代杨仁斋在肾、三焦说的基础上,又强调了脾虚不能制水胃虚不能转化水气的致水肿作用,并指出水肿病有气、血、水、风四证
“夫人所以全性命者,水与谷而己。水则肾主之,谷则脾主之,惟肾虚不能行水,惟脾虚不能制水,胃与脾合气,胃为水谷之海,又因虚不能转化焉。故肾水泛滥,反得以浸渍脾土,于是三焦停滞,经络壅塞,水渗于皮肤,注于肌肉,而发肿矣”
此外,经方作为张仲景对汉以前医术和医方的整理总结,其中也包含了治疗水肿的疏理三焦、益肾、实脾健胃、宣肺和利水、理血、祛风、调气之法。
可见张仲景继承并发展了《内经》“水”病理论,对水肿病认识比同时代的华元化全面,远远早于巢元方和杨仁斋。
下面文章中,我们分享的治疗水肿的7个方法,也正出自于“医圣”张仲景的经方。

PART

01

方法一:宣肺散水


当遭受风寒侵袭、肺失调节、身体代谢受阻、水液排泄功能受损时,会导致身体浮肿,皮肤水肿,这种病症在《金匮要略》中被称为"风水"。
治疗时应该以发散水湿、清理肺部热毒为主,可以根据具体病情选择越婢汤、越婢加术汤、越婢加半夏汤等方剂。
越婢汤类方剂主要适用于以腰部以上浮肿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对于某些伴有急性肾炎表现的患者也有良好的疗效。
例1:杨某,女,14岁,学生。一周前因感受风寒,突发身肿,以面目浮肿为甚,头痛、汗出、恶风、低热、口渴。舌红苔薄白,脉浮数。查尿常规:蛋白(++),颗粒管型少许,脓球少许。西医诊断为急性肾炎。此乃风寒袭表,肺失清肃,治节无权,水湿泛滥所致。治宜发散风寒、宣肺利水。
方药加减




越脾汤化裁:生石膏20g,连翘12g,白茅根18g,车前子10g,麻黄、生姜、炙甘草各6g,大枣6枚。
服药6剂,浮肿、发热消失,继用上方加减调治,尿常规转为正常。




PART

02

方法二:通阳逐水

水肿的发生初期常与外邪有关。外邪入侵体内而未能被排除,通过经络进入腑脏,导致气化失司,水道失调,水蓄膀胱,津不上承,临床上可出现低热、口渴、尿液排出困难、脉浮大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口渴欲饮水,但饮水后反而呕吐等症状。
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脾失去正常运化功能,水湿停留,泛滥至肌肤,可见肢体浮肿,尿量减少。治疗时应使用五苓散来化气利水,健脾祛湿,或者同时解表。
五苓散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气的转化和水的排泄。只要病情相符,药物与病情相符,即可使用,不必拘泥于是否存在表证。
例2:彭某,男,28岁,教师。四肢、面目浮肿反复发作3年。近日因感冒而加重,头晕目眩,咽喉肿痛,食欲不振,肢软乏力,小便短少。舌淡红,苔薄白略腻,脉细弦。西医诊为肾病综合症。此乃肾病日久,外感风寒,邪入膀胱,气化失司,水邪泛滥,兼肝阳上亢所致。治宜化气行水,佐以平肝潜阳。
方药加减




五苓散加减:茯苓、白茅根、白花蛇舌草各30g,泽泻、苦丁茶、连翘、陈皮、白术各12g,夏枯草18g,山楂、车前草各15g。另配合六神丸内服,每次l0粒,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服药6剂,浮肿消退,咽痛缓解,唯感肢体乏力。守方加黄芪、当归各12g,以扶正克邪。服药至60剂,诸症消失。随访2年,未见复发。




PART

03

方法三:健脾利水

水饮痰湿是由于脾胃气虚引起的。当中焦阳虚,脾失健运,无法控制水液,就会导致水饮攻冲,常伴有胸胁胀满、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舌苔白滑,脉搏沉紧等症状。治疗时应该温阳健脾,利水降逆,其中苓桂术甘汤是代表性的方剂。
根据阳虚水停心下的理论,我通常使用苓桂术甘汤来治疗心脏病变引起的心力衰竭。对于脾肾阳虚,水停心下,出现心悸气短的患者,可以使用苓桂术甘汤加入人参、附子(熟)、五味子;如果水湿中夹有瘀血,气血不畅的病情,则可以加入丹参、赤芍、当归等药物。
例3:曾某,男,38岁,干部。心悸、胸闷、短气1年,颜面及双下肢浮肿半年。身微恶寒,口唇发绀,轻度咳嗽,舌质黯红,苔薄白,脉沉细涩。
体检:心率88次/min,心律齐,心浊音界增大,心尖搏动减弱,心音低远。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X线检查:心影扩大,心腰突出呈梨形,右心缘稍圆隆,左缘第三弓稍平直,心影活动减弱。
心电图:不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T波改变,低电压。
西医诊为心包炎,曾用抗痨、消炎、利尿对症处理获救。
此乃脾虚失运,水饮内停,心血瘀阻所致。治当温运脾土、通阳利水、活血化瘀。
方药加减




方用苓桂术甘汤加昧:桂枝9g,茯苓、丹参、赤芍、郁金各15g.白术、全瓜蒌各12g,泽泻10g,白茅根30g,龙齿20g,炙甘草6g。
服药l0余剂,心悸、气短减轻,已不恶寒,惟感胸闷、腹胀,面目及下肢轻度浮肿。
上方去龙齿、白茅根、郁金、甘草;加葶苈子、杏仁、制香附、旋覆花(布包)各10g,桑白皮15g,琥珀末3g(另包冲服),以加强疏利三焦、泻利水湿、通阳散结、活血通络之功。
服至30余剂,浮肿消退,胸闷、喘气缓解。X线检查:心脏大小在正常范围,各弓形存在。心电图示恢复至正常。




PART

04

方法四:温肾行水

水气病常常是由于肾阳衰微、阴寒内盛,导致水液无法代谢,水温泛滥而形成的。临床上可以出现小便不畅、肢体浮肿、四肢沉重疼痛、心悸目眩、身体困倦、行动困难,甚至出现恶寒腹痛、腹泻等症状。舌苔淡白而滑,脉搏沉细。治疗时应该温补肾阳,利水气,方剂真武汤常被使用。
对于肾阳不足、腰酸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小便不畅或反复多次、脉搏虚弱,以及伴有痰饮、脚气、消渴等症状的患者,可以使用肾气丸进行温补肾阳,化气利水的治疗。
真武汤多用于慢性肠炎、肠结核、美尼尔氏综台症等脾肾阳虚的病情。我曾经使用这个方剂进行加减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效果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例4:姚某,女,42岁,工人。全身浮肿2年,以颜面、下肢为甚,畏寒肢冷,食少纳呆,面色苍白,肢体乏力,毛发稀少,表情冷漠,太便干结,小便不利,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细弱。既往有甲亢手术史。
西医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粘液性水肿,用西药治疗无明显好转。
此乃脾肾阳虚,气不化水,水湿内停,泛滥周身。治宜温壮肾阳、散寒行水。
方药加减




真武汤加味:熟附子9g,茯苓30g,车前草、白芍各15g,淫羊藿18g,巴戟天、白术、熟地黄、当归各12g,砂仁、生姜各6g。
服药10剂,水肿减轻,精神略振,唯时有恶寒肢冷。
守方加鹿角霜10g,肉桂6g,以温朴肾气、引火归元。服至80余剂,水肿、恶寒、便秘诸症告退。
复查基础代谢率、甲状腺摄131碘率、血清总T3、T4等接近正常水平。后以益肾健脾、扶正固本之法调治而愈。




PART

05

方法五:攻下泄水

水饮邪气停留在胸膈,阻碍了气道,导致水湿泛滥。临床上可以出现束缚汗出、发作性头痛、心下痞硬胀满、引发胁下疼痛、干呕和气短等症状。这种病属于悬饮,治疗时应该攻逐水饮,可使用十枣汤
《金匮要略》所谓“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是也。
十枣汤常用于血吸虫病肝硬化引起的腹水和渗出性胸膜炎等疾病。然而,方剂中的甘遂、芫花、大戟是有毒的,应该经过醋制后散服,以减轻其引起呕吐的刺激作用。而且,只有体格强壮的人才适合使用此方剂,身体虚弱者和孕妇禁用。
例5:郭某,男,24岁,工人。左侧胸痛伴发热恶寒20天,咳嗽痰少。下肢浮肿,絷絷汗出,食欲不振,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西医诊为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租液。此乃水湿停聚胸胁、气机阻滞所致。治应泻水逐饮、宽胸利膈。
方药加减




方用香附旋覆花汤合瓜萎薤白半夏汤化裁:全瓜萎、煅牡蛎、制香附各15g,广郁金、旋覆花(布包)、黄芩各12g,汉防己10g,连皮苓20g,薤白、法半夏、杏仁泥、桑白皮、炒枳壳各10g。
服药10剂,下肢肿去。热退汗止,食欲渐振,唯胸痛不解。此系积液未除。水饮停胸胁,位高痰沉,非峻剂逐水方能去之。遂用芜花、甘遂、大戟等分为末,每服1~1.5g,以大枣10~15枚煎汤,早晨空腹送下,隔日1次。服至10剂,胸痛、咳嗽诸症消失,X线及血沉均告正常。后以清肺化饮、健脾和胃之法调理而愈。




PART

06

方法六:分消逐水

肺与太肠合为表里。肺主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散布津液。如果肺气壅滞,导致水液不能正常散布,同时有饮邪内结,阻塞不通,就会出现肠间水气停聚、小便不畅、腹胀便秘、口干舌燥、脉象沉细等证候。
治疗时应该攻逐水饮,利水通便,并同时分散消除病邪,此时可以使用己椒苈黄丸进行治疗。
如《金匿要略·痰饮咳嗽病脎证并治》所云:“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
己椒苈黄丸主要用于治疗水饮停聚引起的水肿腹胀。对于某些肝硬化腹水和肺源性心脏病水肿也有一定疗效,并且可以根据具体证候进行加减治疗。
对于伴有咳嗽和气喘的患者,可以加入麻黄和杏仁以开泄肺气;
对于痰涎壅盛的患者,可以加入苏子和莱菔子以化痰行气;
对于胃脘腹胀满严重的患者,可以加入厚朴和枳壳以行气除满;
对于久病体虚、中气不足的患者,可以加入党参和白术以健脾益气。
例6:晏某,男,64岁,农民。患慢性咳喘16年,近来咳嗽频繁加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颜面双下肢浮肿,腹部胀气,纳食呆滞,口唇紫绀,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质暗红,苔白略腻,脉弦滑。
查体:双肺可闻干湿罗音,心率82次/min,律齐,二尖瓣区可闻Ⅱ级收缩期杂音,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肝胁下2.5厘米,剑下3.5厘米,双下肢浮肿。
X线报告:双侧肺气肿,左前斜位可见右心室肥太。心电图可见肺型P波。
经用西药抗感染、利尿平喘等对症治疗,病情略有明显改善。此乃肺失通调,水饮内聚,气机壅塞所致。治宜宣肺逐饮、通滞利水、扶正祛邪。
方药加减




方用己椒苈黄丸作汤:茯苓30g,防己、丹参、当归、车前子各15g,葶苈子、五昧子、麦冬各10g,椒目、酒大黄、砂仁各6g。
服药6剂,喘促平息,二便通调,惟精神疲乏,食欲欠佳,腹中胀气。改用健脾行气、益肺补虚之法,用香砂六君子汤合生脉散调治善后。




PART

07

方法七:滋阴祛水

肾是水的脏器,真阴和真阳寄宿其中。如果肾气受伤或者阴虚有热,导致水和热相互结合,临床上可以出现脉浮,发热,小便不畅的症状(《伤寒论》第223条),以及咳嗽、呕吐、口渴、烦躁、失眠等症状(第319条)。
治疗时应该滋养阴润,清热利水,可以使用猪苓汤方剂
猪苓汤常用于尿路感染、肾阴虚而小便不畅的患者,尤其适用于长期患有血淋、尿血,同时伴有阴虚热盛、小便不畅的患者。
例7:刘某,女,52岁。尿频、尿急,近日涩痛难忍,小便短少,肉眼血尿,低热盗汗,食欲不振,肢软乏力,形体消瘦,下肢微肿,淡红,苔薄黄,脉细数。
西医诊为肾结核,曾用抗痨、对症及中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治疗。
病乃日久,肾阴亏损,阴虚有热,水热互结,血脉损伤,治宜滋阴利水,清热止血。
方药加减




方用猪苓汤加减,药用:猪苓、泽泻各10g.茯苓、滑石、旱莲草、蒲公英各15g,白茅根、茯苓各30g。黄柏、阿胶各12g,通草6g。
服药6剂,诸症缓解,唯腰部酸痛,尿道涩痛。守方加怀牛漆12g,琥珀末6g(开水冲服), 以助利尿通便、强腰止痛之功。
服至9剂,诸症消失。继以滋阴清热、益肾补虚之法调治善后。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用!特此声明!)

【开方服药请找专业医生进行咨询,切勿自行抓药服药!】



從我的iPhone傳送

这个“我”,它最怕你“回光返照”!

这个“我”,它最怕你“回光返照”!



净界法師
蕅益大师指导我们从这念迷惑的妄想转成真心:试思平日,起惑造业,毕竟是谁。今书经忏悔,又毕竟是谁。先提出一个疑情:我们过去颠倒的时候,起惑造业,那个是谁呢,造业者是谁?你现在觉悟了,书经忏悔,开始读诵大乘经典、开始忏悔,那个忏悔的人又是谁呢?
我们凡夫的心情是认为造业的就是“我”,“我”在造业,忏悔也是“我”。就是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性有一个常一主宰的“我”,小时候的我跟长大的我是一样的,今生的我跟来生的我也是一样的。讲一个譬喻,我今天住在一个房子里面,这个房子破旧了,我不要了,我换一个新的房子,但是那个人是一样的,房子变化了,果报体改变了,但是那个“我”是不能改变的。其实这就是一个迷的境界,执着有一个“我”。蕅益大师的意思就是说,他利用禅宗的方式,利用疑情的方式,先把那个问题找出来,就是说起惑造业是谁而现在书经忏悔又是谁?说有一个“我”。好,观察这个“我”是不是存在。
此造业忏悔之念,在内在外在中间邪,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邪,过去现在未来邪?这个常一主宰的“我”在空间上是在内在外在中间?既然你说有一个“我”,你这个“我”应该有一个依止处,这个“我”是依止在什么处所,在你的身体里面、身体外面或者身体中间?或者是这个“我”是什么颜色的呢?你说有一个存在的“我”,这个“我”是青黄赤白呢,或者是长短方圆呢,它是什么样的形状?那么这个时间,它是过去、现在、未来,这个“我”它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还是未来的?那么这是提出一个疑情。
当然,这个“我”它最怕最怕就是你回光返照。我们平常要是这念心老是在外境里面这个色声香味触法活动、攀缘,我们一直觉得这个“我”是存在的,但是你一回光返照--果觅之了不可得,则罪福无主,名真忏悔。阿难所以顿获法身,性比丘尼所以成阿罗汉也。蕅益大师他这个思想是从《楞严经》,但是也跟禅宗的修行方法非常类似。禅宗的这种疑情几乎思想是根据《楞严经》出来的。
...然大乘缘种,不可思议。勉强力行,功无虚弃。出世善根渐胜,世间漏种渐消,如明破暗,亦决不诬也。这段是蕅益大师对我们的一段鼓励,说首楞严大定法门甚深甚深,我们思惟这个“觅心了不可得”是严重地违背我们的心情,但是没关系,我们这种熏习的力量不可思议。刚开始不要马上要求自己有很大的进步,这怎么办呢?
告诉我们一个下手处--“勉强力行”,就是刚开始你相信佛陀的话,勉强自己:不能观要它观。那么你勉强自己去思惟“我空法空”,这件事情功无虚弃,慢慢地你这个出世的般若善根慢慢地殊胜,这种无明妄想有漏种子的势力慢慢地减少。讲出一个譬喻:光明终究是能破除黑暗的,“如明破暗,亦决不诬也”,这个功德是绝对不虚妄的。这个是说明修行的一个下手处是勉强力行,是这个意思。



從我的iPhone傳送

境界不是道,是妄念的一种型态。

境界不是道,是妄念的一种型态。

南怀瑾先生 

学佛的人,首先遇到的一个困难,就是觉得思想、妄念不能断。其次觉得自己没有办法真正入定。因此用各种方法,参话头啦、观心啦、守窍啦、调气啦,守得紧紧的,想把妄念澄清下去,一般人都是在这个境界上转。不管怎么转,有一点,只要肯休息,当然气色会好一点,身体也健康起来,然后就认为自己有道。其实错了,这与道不相干,这只是休息状态。生病也是一样的道理,只要能休息,病一定会好的。睡眠、打坐都是不花钱的维他命,这没什么稀奇,与道不可混为一谈。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学佛学了很久,打坐也很用功,但始终无法入定,原因之一就是对定没有认识。大家以为什么都不知道叫定,觉得自己还清醒,就不是定,什么叫定?有些人学佛学久了,会答复:既不散乱,又不昏沉叫定。那是讲道理,既不散乱又不昏沉到底是什么样子?讲讲看!若说没有样子,那你正昏沉;若说有样子,那你正散乱。若你说觉得自己坐这儿,像蓝天一样的清明,那是幻想境界。要真做到没有身心的存在,而与天空一样清,无量无边,既不散乱,又不昏沉,若能如此,则可以叫做真如,差不多相像了。
一般人总以为稍微入定,就是什么都不知道。当你疲劳时打坐,而成真正不知道,那个是睡眠,是在昏沉,并不是入定。但是要注意真昏沉、真睡眠也是定,是昏沉定。真的,这不是说笑,为什么?你真知道它是昏沉,这个就是定,那就不叫做昏沉;你不知道这是昏沉,所以它就是昏沉,这里头大有差别。在疲劳时入昏沉定并没有错,何以说呢?佛说百千三昧,有很多定的境界,这个是不是定的境界,问题在于你知不知道。不过这叫做世间定,世间定就是休息,普通的休息状况不能不算。差不多一般人打坐,都是在这种休息状况,真正的定没有。
大家打坐都在那里玩知觉状态,不然就是玩感觉状态,自己在玩弄这两样东西,以为是道。其实都不是,因为这两样东西随时会变走的,是道就不变了。随着环境、时间、昼夜、体能、情绪、营养等种种的不同,而非变不可,这不是道,是一种境界。境界不是道,是妄念的一种型态。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