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5日 星期四

创巴仁波切: 修行之路不是好玩的!

创巴仁波切: 修行之路不是好玩的!

养心读书会 



修行之路不是好玩的,最好别开始走上去,假如你一定要走,就必须走完全程;若你中途放弃,那未竟之业将令你永远无法释怀。

正如铃木大拙博士在其著作《禅心,初修者之心》中所言:走上这条路如同上了无法下车的火车,你只有一路坐下去。

大乘经典将菩萨之誓愿趣向佛道喻为植树,因此,步上佛道是使你涉入一不断成长的过程,那可能对你造成极大痛苦,因为你有时想脱身。

你并非真正愿意完全投入,因为那太靠近你的心,而你不能信任自己的心,你的经验太尖锐、太赤裸、太明显,于是你想逃开。

但你的逃避产生痛苦,反而激励你在佛道上继续前进,因此,你的退缩与痛苦也是佛道创造过程中的一部分。

佛道之连续性表现在根密续、道密续、果密续之观念上。根密续使你清楚自己的潜能,你具有佛性,否则你不会与佛法相应。

而那也使你知道你的起点、迷惑与痛苦,你的痛苦是真理,其中蕴含着智慧,道密续在于培养富足慷慨的态度。迷惑与痛苦被视为灵感的泉源、一项丰富的资源。



此外,你明了自己具有智慧与勇气,因此你能处于根本的孤独状态。你愿意在不施麻醉剂的情况下接受手术,不断被揭开、除去面具、翻个水落石出。

你愿意做个孤独的人、离群索居的人,愿意放弃陪伴你的影子一一你那一天二十四小时紧随不舍的评论者、观察者。

在西藏传统中,那观察者叫做金巴,是“固定”或“支持”的意思。如果放弃那观察者,我们就丧失了生存之所依,丧失了继续下去的意义。

我们放弃了有所依恃的指望,那才是迈向真正修行的一大步。你必须放弃发问者及答案,亦即散漫的心,那是告诉你做得好或不好的审查机制,“我是这个,我是那个。”

“我做得如何?我这样静坐正确吗?我用功得法吗?我成就如何?”假如我们将这些一概放弃,那如何知道自己在修行上是否有进步?

很可能除了超脱自欺、中止我们欲掌握精神状态的挣扎之外,根本没有所谓修行这回事。将之一概放弃就是,除此之外别无可修。



那种情境异常荒凉,像是居于白雪覆盖的山巅,四周云雾围绕,日、月无情地照射着,下方是被咆哮的烈风撼动着的高耸松林,林下则是雷鸣般的飞瀑。

如果我们是偶然前去拍照的观光客,或是要攀上顶峰的登山者,或许我们会很欣赏这种苍茫孤绝,但是绝对不想住在那种地方,不好玩、很恐怖、也很可怕。

然而与荒凉为友,欣赏它的美并非不可能的事。如密勒日巴等大圣者将荒凉比做他们的新娘,他们与荒凉、与根本的精神孤独结为夫妻。

他们不需要肉体或精神上的娱乐,孤独就是他们的伴侣、他们的精神慰藉、他们的一部分。不论他们行至何处,总是形单影只;不论他们在做何事,都是孑然一身。

他们无论与朋友交往或自己静坐,或大家一起举行仪典或修法,那种孤独永远存在。那种孤独是自由,基本的自由,它被描述为空性与智慧的结合。

你在其中感到的孤独使你明了二元执着的不必要;那也被描述为空性与慈悲的结合,其间,孤独激发生活中的慈悲善行。



此一发现透露了斩断不断制造自我导向情境的业报连锁反应之可能性,因为孤独或荒凉的空间不再能使你引以为乐,不再能喂养你。

究竟的禁欲成为你本性的一部分,我们发现轮回中的各样物事如何养活、娱乐我们,一旦我们看破轮回的物事都是游戏。

本身即已脱出二元的执着,那即是涅槃,届时,再追寻涅槃则是多此一举了。因此,在踏上佛道之初,我们接受自己的基本性质——根密续。

其后我们继续前进,那可能热也可能冷,也可能快乐或痛苦。在果密续的阶段——那超出我们曾讨论过的,我们发现自己的本性。

从佛学的观点视之,修行之道的整个历程是自然成长的有机过程:如实了解它的基础、了解路途的艰辛、了解其成果的生动多彩,整个过程是无尽的奇幻之旅。

证悟之后也不停止,你会继续下去,无止境地传布佛行事业。


從我的iPhone傳送

中医药治疗2年荨麻疹方法,方子简单易学

中医药治疗2年荨麻疹方法,方子简单易学

原创 张胜兵中医 



您好,上方二维码是张胜兵医生助理微信号,如有疾病咨询,疑难答疑,预约就诊,学习中医等问题请加二维码,早8点-22点电话微信随时通过。

痒痒痒,越抓越痒,越痒越抓,荨麻疹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疾病,发作时瘙痒难忍,却又防不胜防,不少患者身心都饱受折磨。今天就带大家了解这“恼人”的慢性荨麻疹。

PART
01
什么是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 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好发于各种年龄,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局部水肿反应,临床上常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常伴有瘙痒感。荨麻疹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有15-25%的人,在一生中至少发作过一次。所以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引起重视。
我就遇到了一个荨麻疹患者,这个患者皮肤瘙痒了将近两年,有尝试过擦一些药膏,但都没有效果,患者也是被折磨的不轻,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我处治疗。患者在我处治疗一个月就已经基本恢复了,后续会回访得知患者再也没有发作过。
如果你也饱受荨麻疹的折磨,那就跟我一起看下去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PART
02
荨麻疹病案
【患者】:刘某,男,15岁,学生
【主诉】:皮肤瘙痒近2年,加重一星期
【病史】:近2年来皮肤反复瘙痒,时轻时重,部位游走不定。二个月前皮肤瘙痒频发,以四肢和躯干部位为主,遇热更为严重,洗澡后皮肤燥热,睡觉盖被子皮肤瘙痒加重,遇冷则减,有红色风团,不由自主的想去抓,抓后留有红色痕迹,要过一到二个小时才能消失,睡眠质量下降,严重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曾在当地以抗组织胺类药物和皮肤软膏擦剂治疗,疗效不佳。
【症见】:患者体形偏瘦,躯干四肢有散在红色皮疹,形状大小不一,高于皮面,部分疹块连合成片,并伴有咽喉肿痛,口干,舌鲜红,苔薄黄,脉浮数。

PART
03
患者因何发病
皮肤瘙痒,红色风团,一两个小时才能消失,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荨麻疹吗?不过这是西医的病名,我们中医称为瘾疹。
瘾疹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此证俗名鬼饭疙瘩,由汗出受风,或露卧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
本病以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为临床特征。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者骤发速愈,慢性者可反复发作。
本案例患者是典型的风热侵袭皮肤的瘾疹
风邪性善动不居,游移不定,则患者病情反复,时重时轻,游走不定,脉浮;
热邪性干涩,易伤津液,侵犯人体,则皮肤燥热,遇热更甚,口干咽痛,脉数;
鲜红,苔薄黄,脉浮数也明显是风热之象。
风团,抓痕,皮疹等一系列症状通过辨证为瘾疹。
所以证型就是风热犯表;治疗上应该疏风清热,解表止痒。我采用的是消风散加减





PART

05

治疗不到一个月,症状大大改善

先来看看方子吧。
处方:
防风15克、荊芥10克、薄荷10克(后下)、生地20克、黄芩10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白茅根15克、乌梢蛇10克、地龙10克、白僵蚕10克、当归15克、生石膏30克、鸡血藤15克、白鲜皮15克、蛇床子10克、牡丹皮10克、丹参15克、乌梅10克、蝉蜕10克、路路通10克、桑枝10克、甘草10克。7剂,水煎服,日一剂,三次温服,严格遵守饮食禁忌,不适随诊。
二诊:患者母亲反馈,皮肤燥热瘙痒有所减轻,生活和饮食习惯方面也在尽量调整,此疗程病情改善明显。效不更方,以原方继续服用7剂。
三诊:患者母亲反馈:皮肤燥热瘙痒减轻,身体四肢的皮疹颜色变淡,睡眠质量好转,精神状态提升。原方稍微调整,在原方的基础上去掉薄荷,乌梅,加入浮萍10克、黄芪20克。7剂,水煎服,一日三次分时段服用,严格遵守饮食禁忌,不适随诊。
四诊:患者母亲反馈:身体四肢的皮疹基本消失,偶尔瘙痒,抓过之后,痕迹不明显,睡眠质量和学习状态有所提升。鉴于目前疗效,为防止反弹,为小儿量身定制一副中药药丸,巩固其疗效。并加配一些强身健体的药物,使孩子身体健康,更好di地学习和生活。
后来通过回访得知,孩子荨麻疹已经痊愈无复发,身体健康。
如果是一个简单的风热型荨麻疹2年都没治好,说明该患者原来的治疗在用药上有些问题。
下面就分析一下我是如何用药的吧!
本方的中药的重点:一是虫类药,二是活血药,三是止痒药的使用。
方中荆芥、防风、薄荷,蝉蜕之辛散透达,疏风散邪,使风去则痒止;
乌梢蛇、白僵蚕、地龙、路路通取其搜风通络之性并止痒。用虫类药治疗久病入络的疾病是我多年来治疗患者所总结出来的经验。
虫类药不仅能够祛风止痒,还可以搜风通络。乌梢蛇、地龙全部都是行动灵活敏捷的虫类药,所以它们就特别善于搜刮细小的经络里面的风邪,可以解决风热邪气导致的荨麻疹。它们疏通经络之后,气血过来了,风邪就会离开,荨麻疹自会消散。
白鲜皮、蛇床子燥湿止痒。该患者已经患病两年,经常性的瘙痒已经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所以加入止痒药物是完全有必要的。
牡丹皮、丹参、浮萍、桑枝凉血化瘀透疹;
当归、生地、鸡血藤养血活血,并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荨麻疹虽病在体表,但通常是机体内有瘀滞,并且该患者的荨麻疹在两年内反复发作,机体的气血肯定存在运行不畅的情况,脉络瘀阻,此时利用活血药活血化瘀的功效,可起到血行风灭的效果。
石膏、生地、金银花、黄芩、连翘清热泻火;
黄芪益气托毒;
甘草清热解毒,和中调药。





PART

06

荨麻疹常见证型

现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临床常见证型,约分十二种,现列如下:


荨麻疹常见十二种证型




01



风寒型

症状:全身或局部散发风团,皮疹色白,遇寒后症状加重,得热减轻,无汗,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治则:疏风散寒止痒。
方药: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减。
方中重用麻黄、桂枝解表散寒止痒。




02



营卫不和型

症状:全身或局部散发风团反复发作,其疹块小而色淡,自汗,易外感,遇风吹症状加重,舌淡苔薄白,脉缓。
治则: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加减。
方中重用桂枝、白芍调和营卫,加防风、荆芥祛风,白鲜皮止痒。





03



风热型

症状:全身或局部散发风团,皮疹色红,伴有奇痒,遇热加剧,遇冷减轻,有汗,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则:疏风散寒止痒。
方药:消风散加减。
常用荆芥、防风、牛蒡子疏风热止痒,生地黄、知母、石膏清热,蝉蜕、苦参止痒。





04



肝郁气滞型

症状:全身或局部散发风团反复发作,疹痒尤甚,常伴精神紧张抑郁,心烦易怒,胸闷善太息,胁肋疼痛,经前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舌红,脉弦滑。
治则:疏肝解郁、健脾养血止痒。
方药:逍遥散加减。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祛风,白术、茯苓健脾。




05



肠胃实热型

症状:全身或局部散发风团色红,伴有灼热感,遇热加剧,遇冷减轻,大便秘结,小便色黄,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
治则:疏风解表,通腑泄热。
方药:防风通圣散加减。
方中重用石膏、生黄芩、栀子清热,荆芥、防风疏风解表,大黄通腑泄热。





06



血燥生风型

症状:全身或局部散发风团反复发作,瘙痒剧烈,午后及夜间瘙痒加剧,心烦,口燥咽干,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细。
治则:滋阴养血,疏散止痒。
方药:四物汤加减。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方中用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药养血,加白蒺藜、黑芥穗祛风。




07



冲任不调型

症状:全身或局部散发风团色淡,以少腹腰骶大腿内侧为多,常在月经前2~3天出现,行经后减轻或自行消退,或月经期全身或局部散发风团加重,多伴月经不调,舌淡,苔白,脉弦。
治则:调固冲任,祛风止痒。
方药:二仙汤加减。
方中用仙茅、淫羊藿、巴戟天、熟地黄调补冲任,当归、川芎、白芍以养血祛风。




08



气虚卫外不固证

症状:皮疹多为针帽至蚕豆大,相互融合成片的风团较少,风团往往在汗出着风后发;伴有恶风。自汗,瘙痒不止。舌质淡红,苔薄白或少苔,脉沉细。
治则:健脾益气,固表御风。
方药:玉屏风散加减。
常用黄芪、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固表;防风、枳壳祛风止痒:白芍、熟地黄养血补血:炙甘草温中健脾。诸药合用,有健脾益气,固表御风之功。




09



血虚肌肤失养证

症状:风团色泽淡红,或与肤色相同,反复发作,迁延数月乃至数年未愈,或劳累后加重:伴有头晕,精神疲惫,面色萎黄,体倦乏力,失眠。舌质淡红,苔薄白或少苔,脉细缓。
治则:益气养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或黄芪桂枝五物汤)。
常用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益气补中:当归、白芍、生地黄、熟地黄、阿胶养血柔肝润燥;柴胡和解少阳,透半表半里之邪。诸药合用,有益气养血,调和表里之功。




10



血瘀经络阻滞证

症状:风团色泽暗红或呈紫红,病变多数在腰围和表带压迫等部位;伴有面色黯晦,或口唇青紫,口干不欲饮。舌质紫黯或挟有瘀点、瘀斑,苔少,脉细涩。
治则:活血祛瘀,通宣经络。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常用桃仁、红花、当归、牛膝、川芎活血祛瘀通络;加白花蛇、雷丸、秦艽搜风杀虫,除湿止痒:人参健脾益气,以助血行:白附子、皂刺化痰通络:荆芥、薄荷疏风通络止痒。诸药合用,有活血祛瘀,通宣经络之功。




11



寒湿中阻证

症状:头重如裹,身重乏力,瘙痒剧烈,风团色白,泛恶口粘,或胃脘疼痛,得暖缓解;伴有纳少,面色觥白。舌苔白或腻,脉滑或濡。
治则:健脾理气,燥湿化痰。
方药:健脾祛风汤加味。
常用苍术、猪苓、山药,扁豆皮、砂仁健脾化湿助运;羌活祛风除湿;木香、陈皮、乌药温中理气止痛。诸药合用,有健脾理气,燥湿化痰之功。




12



阳虚失煦证

症状:风团色白或淡红,遇风冷即发,平素怕冷畏寒,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
治则:温肾助阳,祛风除湿。
方药:苁蓉独活汤。
常用方中肉苁蓉温肾壮阳,附子温经散寒,独活、秦艽祛风除湿,丹参活血,白蒺藜祛风除湿,消肿止痒。诸药合用,有温肾助阳,祛风除湿之功。

荨麻疹,特别是慢性荨麻疹的病机变化比较复杂,常出现多种证候相兼的情况,临床诊治时应加以注意,可以上面基本证型合方加减进行治疗,但亦需灵活加减变通。
【开方服药请找专业医生进行咨询,切勿自行抓药服药!】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4年1月24日 星期三

把小我之相修持到纯净、空相,才可找到生命的本来。

把小我之相修持到纯净、空相,才可找到生命的本来。

南怀瑾先生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
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佛法的很多经典都是讲空,尤其是《般若经》。而在法相、唯识的部分,却不从空来讲,而从现有的现象来说明。教育方法路线也不相同,因此在《解深密经》说到心的本来,心的第八部分──阿陀那识的作用时,他说,你要研究起来,非常难懂,非常深,非常细密,它像那个瀑布,或者像长江里的流水,看起来千年万年,水始终在流,实际上大的浪头流过去了,就不会回来。
我们刚刚看到前面的这个浪头,马上流过了!未来的浪头又接上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物理世界同我们心理世界是差不多的。
你看流水一个一个浪头,乍看像固定存在,实际上没有固定存在,每一个浪头是每一个水分子点滴构拢来的。假使把这个浪头水分切开,它也就没有水了,连带的瀑布也不能形成了。可怜我们没有办法看到,所能看到的,永远是浪头。也像电灯打开开关,第一个电源一来,磨擦发了光,又马上消散了,接著第二个又上来,我们看到的永远是一个亮光,实际上,过去电不可得,现在电不可得,未来电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可是它有电,所谓电者,即是非电,是名为电。
我们的心理状况也是这样,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活了几十年,一切种子如瀑布一样在流。实际上当我们一出娘胎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已经死亡了,第二个念头又死亡了……你看八点钟开始,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个观念都在过去。过去不可得,未来怎么讲,我还没有想它呢!也是不可得。刚说现在,现在不可得,现在就没有。但是你说没有吗?它那股力量硬是存在。一切种子包括了过去、现在、未来,聪明愚笨,善与恶。善人把善的种子引发了,慢慢再把恶的种子转变成善的,成为至善之人。这就是修一切善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果你把恶的心念发展下去,善心被它感染了,善心也变成不善的心了。所以说,一切种子如暴流,像瀑布一样在流。瀑布并不是没有啊,是有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它永远在流。所以佛说我于凡愚不开演,因为智慧不够的人,不敢对他讲这个东西。
你说无我,有一个真我,这个真我没有办法加一个名词,如果加一个恒常不变,就曲解了恒常存在的意义。所以我于凡愚不开演,怕一切众生的智慧不够,他用分别心,用世间法的观念来看这个如暴流的种性,抓住了,以为生命有个真的我,那反而错了。
生命的无我之相,是破除众生抓住小我之相的错误。小我之相就是每一个浪花,每一个水分子。能够把小我之相修持到纯净、空相,才可以找到生命的本来,那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然后它可以起一合相的作用。什么一合相呢?真空可以生出一个妙有。


從我的iPhone傳送

佛的肉体和佛像,哪个是佛的代表?——从“杯子有无自性”而引发的讨论1

佛的肉体和佛像,哪个是佛的代表?——从“杯子有无自性”而引发的讨论1

阿知·仁增坚赞 阿知事业林 

>>>>佛的肉体和佛像,哪个是佛的代表?
——从“杯子有无自性”而引发的讨论1
弟子A:师,我请教一个问题,您昨天问弟子“杯子有没有自性?”我们师兄们经过讨论形成了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一切都是自性的显现,一切都是佛,所以杯子有自性;
第二种观点认为,《楞伽经》原文说“一切法无有自性”,一些高僧大德开示也说“万法无有自性”,那杯子属于万法之一,所以杯子没有自性;
第三种观点也认为杯子无自性,但理由是杯子是无情物,有情众生有自性,无情众生无自性,因为有情众生能成佛,但是杯子不能。
师:你刚才说一切都是自性的显现,一切都是佛,如果一切都是佛的话,杯子也是佛呗?你是说“一切都是佛”吗?
弟子A:“一切都是佛”——确实有这么一个教导的。
师:网上确实有人有这样的教导,说:“砖头也能成佛,房顶上的瓦也能成佛。”如果一切都是佛的话,这个桌子也是佛,这个杯子也是佛呗。
弟子A:那我把“一切都是佛”这句话去掉。
师:我没有说去掉,我问大家,杯子是不是佛?
弟子们:不是。
师:因为什么呢?
弟子B:它是无情物,没有心。
师:无情物不是佛,是不是?
弟子B:佛有心、有智慧,是有情。
师:这样的话,佛堂里那么多佛菩萨的像,佛菩萨的像不是佛吗?
弟子B:它是佛的一种代表。
弟子A:佛菩萨的像只是一种显现。
师:这样的话,佛不是显现吗?
弟子A:佛菩萨的像是表法。
师:这样的话,释迦摩尼佛是表法吗?
弟子A:释迦摩尼佛不是相。
师:释迦摩尼佛没有相吗?
弟子A:有相。(众笑)
师:我再问你,无情物是不是佛?
弟子们:不是。
师:这样的话,释迦摩尼佛的佛像是不是佛?
弟子们:不是,是佛的代表。
师:怎么个不是?
弟子B:因为它是无情,佛像和佛有区别。
师:这样的话,释迦摩尼佛的身体也不是佛呗?他的身体也是一种“像”(相)啊?也是一种显现啊?铜做的、铁做的佛像也是一种显现呀?区别只是“材质”的不同,不是吗?
弟子C:对呀,所以佛像并不是佛。
师:这样的话,释迦摩尼佛的身体,他的肉身,也不是佛呗?
弟子C:他的身体是显现呀。
师:这样的话,你的身体是有情吗?
弟子A:不能这么说。
弟子B:释迦摩尼佛是化身佛,身体和灵魂结合的时候才是佛。
师:不能说释迦摩尼佛的身体不是佛,释迦摩尼佛身上的汗毛都能遍知一切,它是智慧的显现。释迦摩尼佛的佛像是铜做的,或者是泥土做的,这个能遍知一切吗?
弟子们:不能。
师:这样的话,释迦摩尼佛的身体和释迦摩尼佛的佛像不一样,是不是?
弟子A:是。
师:释迦摩尼佛的身体是不是有情?
弟子D:不是。
师:身体不是有情的话,那就是无情呗,无情能不能遍知一切呢?
弟子们:不能。
师:但释迦摩尼佛的身体,包括每一根汗毛都能遍知一切,它是无情物的话,能遍知一切吗?
弟子们:不能。
师:释迦摩尼佛的佛像是铜做的,或者是其他什么材料做的,这个能遍知一切吗?
弟子们:不能。
师:原因是什么呢?
弟子B:它没有心。
师:它不是智慧的显现,它是物质,是不是?
弟子们:对。
师:所以释迦摩尼佛的佛像也好,佛菩萨的任何佛像都不是佛,是佛的代表。
弟子们:嗯。
师:这个一定要清楚。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4年1月23日 星期二

密宗名词解释(一)

གསང་སྔགས། ༡༽ 密宗名词解释(一)

格桑慈悲洲 
密宗名词解释(一)


以下名词系从网络收集,见者只做参考,应以各自的传承解释为准!
 
【灌顶】
  灌顶为密宗的传法仪式。其起源来自印度,印度国王于传位给王子时,必行灌顶仪式,以示授予权力。密宗上师为弟子灌顶,即授于修习密法权力之意。
  凡修密法,必须先经灌顶,然后修法始得相应,否则即为盗法。
  密宗分四部,四部各有不同的灌顶仪式。
  (一)事密
  甘露灌顶:即身灌顶,受灌顶后可观想本尊的法相。
  宝冠灌顶:即语灌顶,受灌顶后可持本尊的咒语。
  金刚杵灌顶:即意灌顶,受灌顶后可修本尊密意心法。
  (二)行密
  除上述灌顶外,复有——
  金刚铃灌顶:铃代表智慧,又代表母续,受灌顶后可得智慧。
  名词灌顶:灌顶后通常即由上师赐予法号,代表已进入法界。
  (三)瑜伽密
  除上述灌顶外,复有阿阇梨灌顶。受此灌顶后,得成阿阇梨,即金刚上师。
  (四)无上瑜伽密
  西藏密宗少修上述三部密,专修无上瑜伽密,故不用上述种种灌顶,唯用下述四者。
  (1)瓶灌:以宝瓶灌顶,得灌后即获“童瓶身宝”,可修“生起次第”法。
  (2)密灌:受灌后可修气、脉、明点。
  (3)智灌:受灌后可进一步修气脉明点,此与密灌皆修“圆满次第”法。
  (4)名灌:受灌后,即于心中种下“种子字”,能清净第八识,可修“大圆满”或“大手印”法。
  此外尚有特别举行的金刚阿阇梨灌顶。

【金刚乘】
若以二分法,可将佛教分为大、小二乘;大、小乘之主要区别,在于无上菩提心—为利益众生愿成佛。大乘又称菩萨乘,若以因果来分则有显、密二宗。即大乘佛教可分为因乘及果乘,因乘名般若密多乘,一般称为显教,或直接称为大乘;果乘就是金刚乘,一般称为密教或密咒乘,亦有通称密宗。
大乘与金刚乘有相同的目标:引导一切众生成就圆满佛果的心。一般而言,大乘与金刚乘有相同的见解,但是成就果位的方便道或方法不同。简单地说,金刚乘就是果乘,大乘为因乘或体性乘。
大乘被称为因乘,是因为大乘主要是在教导成佛的因,正见、正定和正行是成佛的根本。大乘认为要成佛就必须具足种种正思惟,必须净化某些染污等等。虽然大乘基本是因乘,但它有时也会暗示结果,特别是在讨论佛性的时候,相对地,金刚乘几乎完全把重点放在果位上。金刚乘是果位的直接教法,需要能了解教法、具足上等根器的弟子。
金刚乘除了发无上菩提心外,还有其善巧方便的修行法门------观想。透过观想觉了空性实相。大乘的修行方式是利用因来趋向果,而金刚乘的方法则是把因果放在一起,果实际上就是因。金刚乘与大乘,在究竟真理方面并没有差别,但是两者处理相对真理的方法则有出入,特别是金刚乘透过观想本尊、念诵真言等等转化相对真理的方法和大乘不同。
此外,金刚乘和其它乘另一个不同的地方,在于小乘、大乘强调心的训练,而金刚乘则强调认识心性。
再者,金刚乘一般又分为四部密续,这四部并非不同理论的派别,而是针对四种不同心态的弟子所设计的不同方法。四部密续分成事部密续、行部密续、瑜伽部密续,以及无上瑜伽部密续。
《除二边论》云:“由无分别,即果为道,广大方便,最秘密故,名金刚乘、果乘、方便乘、秘密乘”。 
密乘之异名,喻教法之坚利如金刚,在一切乘门之上。
密乘之中,依于方便智慧无二无别之金刚道,现证三门金刚,故称密乘为金刚乘。 
 
【悉地】
  梵  siddhi,西藏语 grub-pa。意译作成就、妙成就。梵汉并举而称成就悉地、悉地成就。于密教,意指依诵持真言等,以身、口、意三密相应而成就世间、出世间种种妙果。据大日经疏卷十五载,完成正觉之阶位,称为无上悉地;达于此位之前,尚有信、入地、五通、二乘、成佛等五种悉地。对此,显教诸师认为“信”是地前之信行,“入地”是指入于初欢喜地(相当于声闻之入见道),“五通”是遍知世间五神通之境,至超越五通仙人位而臻第四地,“二乘”是超越二乘之境界,而至第八地,“成佛”即是由第九地修菩提道,进而完成如来位。若依密教,则初欢喜地有十心,初心至第四心为五通,第五心至第八心为二乘,第九心至第十心,即得成佛。即初地十心分三品,初四心为下品,次四心为中品,后二心为上品。 
  尊胜仪轨卷下更分悉地为有相、无相二种,得世间长寿或福德等,称为有相悉地;成就出世间果德,则称无相悉地。二悉地亦各有三品之别。若以此配于前述五种悉地及无上悉地,则有相之下悉地与中悉地相当于五种悉地之最初三种,上悉地相当于第四之二乘悉地;至于无相之下悉地则相当于有相悉地,中悉地相当于第五成佛悉地,上悉地相当于无上悉地。 
日僧空海之“即身成佛义”即是将始觉因位之悉地称作持明悉地(持明意即诵持真言)、本觉果满之悉地称作法佛悉地。同时,据大日经疏卷三,真言行者在观心上所现之境,共分为三品悉地,上品安住于密严佛国,中品安住于十方净土,下品安住于诸天修罗宫。
 
【学密宗首重观想】
  初学密宗的人,应该懂点修持的原理。
  学密首重学习“观想”。所谓观想,不同“止观”之“观”,而且恰恰相反,观想实属于“止”的范畴。释迦当日教授弟子修持,即是以观想入手,很可惜,如今却给人误会为西洋人所说的——meditation(冥想)。
  在《杂阿含经》,释迦教弟子观察自己的身体、观察自己的感受、观察自己的心念,以及观察外在的一切法。这种观察,便是修习观想的基础。
  假如你从来未听过自己的心跳,那么,你便可以试一试,吸一口气,静下来,再慢慢将气呼出,这时候,你只须一心专注于心跳,便马上可以觉察到心跳。
  经过这样的练习之后,便可以进一步学习上述的观想,再进一步,释迦便在《禅秘要法经》中有所教导。
  例如他教修不净观,便是结跏趺坐,然后住心于自己左脚的大指前半节,观想这半节大指起了一个脓泡,脓泡溃烂,于是露出白骨,复观想白骨极其白净,如有白光。如是一节节骨骼观想,直至观为全身白骨,如白雪人。
  能够这样,便完成了不净观的初步功夫。——所谓观想,就是这么一回事。
 
【持明】
明是陀罗尼的别名,持明就是受持真言的意思。
又:
修持密乘、证得成就者。明谓密乘本尊大乐智慧,深入修持此智慧者,称为持明。 
 
【本尊】
密乘的不共依怙主尊佛及菩萨。即为自己信奉之神、应皈依之神(不包括六趣之神),此为佛陀幻化的各种和平、忿怒之本尊。在西藏有各教派一致承认的本尊,也有各教派自己的本尊。
 
【本尊咒】
密乘本尊的根本咒和近心咒等。
 
【誓言尊】
或义译为三昧耶尊、誓句本尊、誓尊。由行者观想而成之幻身本尊。三昧耶的意思是“誓句”。即是说,当我们经过灌顶,受过誓句之后,如法观修,即能将本尊生起。
 
【智慧尊】
智慧尊是住于法界中的本尊,即是空性智慧。
 
【誓智无别】
智慧尊与由观想而成的三昧耶尊相融,即是代表“智慧双运”。系密乘瑜伽部以上的生起次第。自己生为誓尊,然后迎降智尊,如水注水合一无别。 
 
【种子字】
  每一佛部圣尊,不论其为部尊抑或为明王,都有种子字以及标帜。
  种子字是生起一位圣尊的种子,因为用梵文或藏文字母来表示,故称为种子字。
  修习密宗于修本尊时,通常都先观空性,然后在空性中出现地基、莲座,再在莲座上观种子字生起,于是放光,变为本尊,此即种子字生起本尊之意。
  作此种种观想,其理论根据即在唯识,因一切外境皆由心识变幻而成,是故便能通过这些修习来清净内识的污染。但与此同时,却必须了解一切现象的空性,种子字以及本尊,亦不例外,若执为实有,便陷入法执的泥沼,徒然在内识中又加上一重污染。这个理解非常之重要,正见与邪见之别,即在于有没有空性这一个概念。
  或问:若谓种子字空性,何以能生起本尊?若谓本尊空性,则修之何益?
  答曰:佛家说为空性的事物或现象,只否定其本质,说为非实,却没有否定他的功能。因此饭的本质空(自性空),却依然可以饱肚。同理,种子字本质虽空,内识依之则依然可以生起本尊;本尊本质虽空,内识依之则依然可以启发我们的智慧,或得种种殊胜利益。
  是故修密法若不知种子字空性,可谓一无是处。




從我的iPhone傳送

不要神的光环,回归平凡:畅谈我们每个人的女性面向——空行母(Dakinis)

不要神的光环,回归平凡:畅谈我们每个人的女性面向——空行母(Dakinis)

尸陀林的烏鴉 

空行母(Dakinis),梵文音译为“荼吉尼”,藏文(མཁའ་འགྲོ་མ་)音为“康卓玛”,字面意思为“虚空中行走的女性行者”,是证悟的本觉空性智慧,被拟人化的当做本尊(Deities)。

她们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化现,有时候又被称为“天空舞者(Sky Dancers)”,因为她们象征着任运于明亮、如虚空般绵延无尽的空性中,跳着正觉、无拘束之舞。在藏传佛教的密宗中,空行母是一种女性神祇,她有大力,可于空中飞行。空行母是代表智慧和慈悲的女神。


黑忿怒母 Troma Nagmo




01

灵魂之始的两种能量


在那远古岁月,作为灵魂的你是一片爱之海的一部分,在巨大的宇宙子宫中你感觉到安全和无拘无束。

子宫代表这全然的安全感与无界限,你的整个存在被这种无处不在的爱所环绕着,根本不知道外面还有什么。这是家的能量,你的灵魂正来自于它。

在你记忆深处仍保存着这种昔日的感觉,且如此的熟悉。请回忆一下:当你缓缓地滑入睡梦中,头脑放松下来,意识处于接收状态的时候。当你还是一个子宫里的胚胎时,你是知道这种状态的…

那时,意识处于温柔且快乐的睡眠中,没有内外之分,没有你我之分。在那胚胎般轻柔美好的意识状态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合一感与安全感。



每一次「出生」,乃是某一潜能的觉醒,某一可能性的萌芽。这一潜能与可能性在出生前便已存在,正如你的成人人格已经蕴藏在你曾是的婴儿之内一样。

从更大的宇宙视角来看,出生与死亡是带来动态变化与成长的连续流动,你一次次的出生,以形形色色的形式,并且在众多不同的意识层面上。贯穿所有动态变化的是永恒不变的一切万有,源头,你就是源头,从未与其分离,也就是说,你之内拥有一股永恒的、超越生死的能量。

灵魂诞生后拥有两种极性,你同时是「男性」,又是「女性」,你们同时拥有这两种能量。

你的男性面相正是你内在富于冒险精神,勇于向前并促成出生的那一部分,他想要体验与探索个体性;

你的女性面向则是你内在努力保持与一切万有、与源头连结的那一部分。


「灵魂的出生」代表一朵意识火花出现的那一刻,
它开始觉察到自己的存在,
想要探索与认知自己。

一切万有「一分为二」,
与此同时却依然保持着「一」的状态。
这两种能量的本质是一体的两个面向,
并非是对立或二元的。
它们是同一个东西,
是同一种能量的两个方面。


從我的iPhone傳送

啥叫有智慧?只看别人的优点!

啥叫有智慧?只看别人的优点!



人都有傲慢心,看见的都是别人的缺点和毛病,都是自己的优点和功德,根本看不见别人的优点和功德,看不见自己的缺点和毛病。
所以总是埋怨别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错误,根本不会考虑对方,只考虑自己,只知道自己的感受,不知道别人的感受。你跟家人吵架的时候,也是光知道自己的感受,“我太委屈了,我太受伤害了,我太苦了……”
总是“我我我”,根本不会考虑对方。对方也是一样啊,他也是那么想的,他认为他受委屈了,受伤害了,他认为他烦恼痛苦。你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所以总是伤害对方,和不起来,吵吵闹闹。
什么叫有智慧?有神通,知道很多秘密;有神变,能在天上飞。这不是有智慧,一般的饿鬼、傍生都有这样的能力。不看别人的缺点和毛病,只看别人的功德和优点;不看自己的功德和优点,只看自己的缺点和毛病。能做到这样,这就是有智慧的人。
他很快能学到别人的优点和功德,改变自己的毛病和缺点;他逐渐就能改变自己所有的毛病和缺点,学到别人所有的功德和优点。你就这么去做、这么去修,一定会解脱,一定能成就。如果你没有这样,永远都解脱不了,成就不了。
你暂时得到了世间的利益,你权力再大,实力再强,名利再多,但是烦恼依旧、痛苦依旧,不可能解脱,不可能成就。如果想解脱、想成就,就像刚才说的那样去做。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里,不管是在寺庙里还是在坛城里,无论何时何处,你都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把别人放在最高处。
你能把自己放在最低处,实际上你就在最高处;如果你把自己放在最高处,实际上你就在最低处。一定要这样调整自己,改正自己。改变命运的过程,就是改变毛病的过程。你的毛病越少,你的命运就越好。


從我的iPhone傳送

六剂真武汤,血糖从17降到4!


六剂真武汤,血糖从17降到4!

五味学苑 


导读:“漫云口渴多燥热,每需温阳用真武”。糖尿病中医属“消渴”范畴,多以阴虚燥热为其病机,但临床有一部分患者多投滋阴清热妄效,表现为一派阳虚象,当温阳以助气化,津液上呈,消渴得解。

真武汤治疗糖尿病

宗某,女,47岁。患糖尿病13年,1975年、1981年曾2次住院治疗,症状有所改善。1983年3月求诊:面色萎黄,全身乏力,善饥多食,口渴多饮,尿频口甜,四肢逆冷,脉沉无力,舌苔白腻,舌质淡。空腹血糖17.54mmol/L,尿糖(+++)。辨为脾肾阳虚,急救其阳,真武汤合四逆汤加减:附子20g、茯苓50g、白芍100g、白术50g、干姜20g、桂枝50g、麻黄20g。

2剂后口渴大减,四肢得温,诸症改善,效不更方,连服4剂,空腹血糖4.44mol/L,尿糖正常。后以金匮肾气丸口服1个月,随访3年来未见病情反复。(《当代名医临证精华·消渴卷》:“漫云口渴多燥热,每需温阳用真武”。)

按:桑氏注意到很多消渴病人,久施养阴清燥套药套方罔效。细审其证,并无阴虚之象,虽见口渴无舌红少津,反多舌淡齿痕、苔滑之象。且每多阳衰诸症,其口渴者乃因肾阳虚衰,气不化津,津不上达所致;有降无升,故小便清长;脾不散精,精微不布,随小便排出,故多食善饥。对此《金匮要略》已有明文:“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以药测证,显系肾阳虚衰,不能蒸腾津液,气虚不能化气摄水。治宜温肾健脾以化饮,消除致渴之源。

临证凡消渴无明显热证,舌不红者,桑氏皆以真武汤治之。体会用量过小则杯水车薪,无济于事。附子用量多在20g以上,最多用到50g方可奏效。茯苓、白术亦多在50~100g。对于阳虚而阴竭者,需配人参气阴双补,神而明之。

本例病人久病体衰,肾气亏馁,气不化津,津凝液敛,表现为一派津液不布之证。以真武汤治之,摒弃一切治疗糖尿病套方套药。


從我的iPhone傳送

你没有固定的执着,就会妙用无穷!

你没有固定的执着,就会妙用无穷!


净界法師

大佛顶的「顶」,解释为妙用无穷,不堕诸数,你的内心当中,那种无量无边大悲的妙用开始启动了,你心中没有任何的限制跟障碍,这个数就是限制或者障碍。我们一个人,自我意识很重的人、妄想很重的人,他内心是很刚强;一个人真正安住真如,他的内心是调柔的,调柔清净,他是调柔相;忏公师父常说的:该怎么做好,就怎么做,他没有固定的执着,就是妙用无穷,不堕诸数这一句话。我们现在是活在无始的妄想,那么我们怎么转成真如而趋向于大佛顶?这就是楞严经的修学方法。
我们今生有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怎么来的呢?从过去而来。佛教说因缘观,诸法因缘生。其实这一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个过去生跟今生的互动,这一段的因缘,过去做过什么事,留下了很多的痕迹,只要你走过的路,都会留下痕迹,你造了业就会留下功能。过去跟现在这一部分不能改变,佛教修行不是修这一部分。你今生会遇到什么人、遇到什么事情,你的色身会健康或病痛,这个不能怪现在的你,要怪过去的你,所以说,过去跟现在这一段因缘叫做认命,这个因缘不能改变。
第二个因缘是现在跟未来:这个最重要!因为这个是有无量的可能性。未来你可以到人天,你可以到极乐世界,你也可能堕三恶道。所以今生跟未来这一块,是非常重要。修行,我们所要修的是什么?当然是放在未来!你过去有什么好修的呢?过去是不能改变的。下等人是活在过去,老是想过去,你过去怎么样,你今天就怎么样,那你的人生被看透了。
修行人的相貌是,我现在虽然不够好,但是我未来会往好的方向走。这个人是有潜力的!因为他找到了修行的方法,他掌握整个修行的目标,这个人至少他修行上路了!有些人在世间打转还找不到高速公路,你连怎么修行都还不知道!你要改变的不是要改变外面,是改变你的妄想。
所以当你了解整个楞严经的道理,虽然我们不能马上做到,但起码我们的生命,已经慢慢在进步当中,我们未来生命,保证我今天会比昨天好,明天会比今天好,那么你的生命就有意义了。每一天的生命都是在增上,妄想慢慢减少,真如的光明慢慢开显,慢慢趋向于「大佛顶」,那就很有意义!
所以说:修行人,你要开始忘掉过去,我们不管过去怎么样,不管你过去曾经经历过怎么样的生命,你内心当中,留下一个什么样的痕迹、什么样邪恶的功能,这个都概括承受,不要去怨天尤人,从现在开始改变。为什么?因为它是虚妄的、不真实的,所以你可以改变;它不是本来有的,你本来是清净的,它是后来有的,它是从因缘生,当然也可以从因缘灭。
我们无始劫来,被妄想所误导,使令我们的能力、功能,完全产生了障碍。我们要知道:你一个安住在真如的人,你的人生不是来受用的,你的人生是来历练的。你一念的心性,依止所有顺逆的因缘,而成就、开显你自性的福德智慧二种功德。所以当你安住真如的时候,你发觉: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每一件事情都有意义,好的、坏的都有意义,酸甜苦辣统统有意义;当你安住真如的时候,无论成功、失败,对你都是一个增上的因缘,每一件事情都有意义。
相反的,你如果活在妄想当中,心住在外境,那人生只有某一部分对你有意义,其它的就没有意义了,那你就把人生看成局部、分段了!这个我们要好好的去体会,这就叫称性起修,依止这一念心性,透过人生的历练,来开显我们自性的功德。我们的生命只有一件事情:开显你自性的功德,借假修真,假借外在的因缘来开显你自性的功德,你的人生每一件事情都有意义!


從我的iPhone傳送

竹清嘉措仁波切~空性并不妨碍它们清晰鲜明的显现

竹清嘉措仁波切~空性并不妨碍它们清晰鲜明的显现

奥明宫学馆

了解了佛陀教法中的这三个阶段,龙树菩萨的“中观”与“断见”之间的主要差别,就清楚的显现出来了。
“断见”对于“不存在”的想法有着很强烈的执着,然而,在第三个分析阶段中,“中观”说明了实相本性是超越“存在”与“不存在”二者的。
“断见”也完全否定了过去世与未来世、因果业力的法则、稀有无上的佛、法、僧三宝等的存在。“中观”则不会落入这样的极端中,因为它不否认所有这一切事物——事实上也就是构成轮回与涅槃的所有内、外现象——以“仅只是缘起显相”的方式而存在。
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这个意思的最好例子,就是显现在水面的月亮。当一轮满月、无云的夜空、清澈的湖泊和一个感知者,这些条件全都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月亮就会鲜明的显现在水面上,然而,只要有一个条件不具足,月亮就无法显现了。
所以,月亮并没有自主的力量来决定它是否要显现,它只能依赖所有这些因缘的聚合,才能够显现。而且,在它显现的同时,它也仅只是一个显相,因为它空无实存——在水中,你连月亮一丁点儿的微尘都找不到。所以,“水中月”仅仅只是个显相,一个并不真正存在的事物的显相。
同样的道理,轮回与涅槃的一切现象,由于因缘聚合而显现,而就在它们显现的同时,我们以智慧分析它们的真实本性,却丝毫找不到它们真实存在的迹象,它们就像水中月一样,是空无任何实质的显相。但也正如水中月一样,当适当的因缘聚合的时候,空性并不妨碍它们清晰鲜明的显现。这就是“缘起”的真谛,是显现与空性的双融合一(显空不二),这是中观见地的精髓。
这让中观免于落入“常见”(Realism,实有论)的极端,因为它并不在本无实存的实相本性之上,虚构出“真实的存在”;也让它免于落入“断见”的极端,因为它并不否定事物由于因缘和合而有所显现。
对于这样的见地获得确信,会带来不可思议的利益,因为这样的确信,能够帮助我们开始断除痛苦的根源——把事物执为实有的迷惑习性。认为事物真实存在的结果,就是让我们贪着喜爱的事物,厌恶我们不喜欢的事物,并且愚痴地对其他事物一概漠不关心。这贪、瞋、痴的体验,称为“烦恼”(kleshas),一旦我们被烦恼的力量驾驭,心就变得扰动不安,并且累积业力;也就是说,我们会以迷惑的想法,做出迷惑的行为,持续不断试图想要得到喜爱的事物,回避不喜欢的。但是这样追求快乐、闪避痛苦的迷惑挣扎,所带来的唯一结果,却是让我们更加深陷于烦恼之中,陷入希望与恐惧之中,陷入失去或得不到所爱的痛苦中,陷入与不愿遭遇的事物相逢的痛苦中。
然而,如果我们能了知事物并不真实存在,它们仅仅只是显相,它们的真实本性超越了一切概念所能想象,那么,我们生命中一切好、坏的遭遇,都将是开放、宽广、松坦的体验。好事发生时,我们将能够用一种轻松的方式享受它,对这好事没有执着,也不会有担心它会消失的恐惧。坏事发生时,只要我们认出它的真实本性,就能够在其中放松,我们的心也不会受到干扰。
简单来说,了悟实相本性带来内在的宁静,那是外在环境所无法动摇的真正快乐与自在。
就像瑜伽主密勒日巴在他的金刚证道歌《中观正说》(AnAuthentic Portrait of the Middle Way)中所说的,“显相与空性的双融,是何等浩瀚宽广”,了知这就是实相的真实本性,就能体验到实相的本然开放与宽广。过去所有证悟的大成就者们所描述的证悟体验,也正是如此,本书中收录了他们的几首证道歌,让我们对于“实相的直接体验”到底是什么感受,能够略知一二。
借由对空性获得确信,能让你不再累积痛苦的成因,相反的,你累积了证悟的成因,而那将是与密勒日巴以及所有大成就者们相同的了悟。
我们现在的迷惑,以及从这迷惑中解脱的可能性,如果以“梦”为例子来说明,就会很清楚。当我们在梦中却不知道在做梦时,会感受到外在似乎有种种色、声、香、味、触,而内在似乎也有着种种的念头,所有这一切好像都是真的,我们相信它们是真实的,而我们接下来的体验,好像都在向我们证实它们是真实的。结果是,在梦中对喜爱事物的贪着,或认为某人、某事伤害了自己的痛苦,都让我们经历到苦恼不安,虽然,从头到尾根本没有任何事物真实存在过。
然而,只要我们认出自己正在做梦,那么,一切困扰就会消失无踪。我们会发现梦显现的这一切影像——这些干净和肮脏的显相,好与坏,朋友与敌人,快乐和痛苦,以及其他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不真实的显相,它们的本质其实是完全平等的,彼此之间根本毫无差别。我们会发现这一切显相的真实本性,超越了一切概念所能想象。
既然知道这只是一场梦,那么,我们知道,不管看起来好像发生了什么好事或坏事,都不需要去攀执它,不管发生什么,我们可以用一种不为烦恼所扰的方式,一种开放、宽广和放松的方式,单纯的去经历它。我们甚至可以做到在空中飞翔这类的事。
就如同梦中的显相,在日间,我们所感受到的外在色、声、香、味、触,内在的念头和心理状态,都仅只是空无自性的显相而已,并不真实存在。尽管有所显现,却是空性的;尽管是空性,然而却有所显现。我们所经验到的一切现象,都是显相与空性的双融,如梦境,如幻象。你愈了解这一点,烦恼就愈无法扰乱你。
事实上,就算烦恼和痛苦生起,你将会有能力知道它们也是如幻的,而烦恼与痛苦将会逐渐失去其力道,进而消融于无形。你会对于那超越概念的真实本性有愈来愈深刻的洞见,而这洞见将会愈来愈细微、精妙,最后它终将会转化为直接了悟的智慧。


從我的iPhone傳送

倪海厦:这里一旦开始痛,说明阳已大虚

倪海厦:这里一旦开始痛,说明阳已大虚

大医精诚倪海厦 

我们一般呢,有两种腰痛,一种呢,就是你扭伤了,受伤了腰痛。
还有就是你没有扭伤,腰自然开始痛,就是少阴的痛,那少阴者肾也,十月,万物阳气皆伤,所以腰痛。
因为呢,肾是有肾阳在里面,那十月份的时候,是阳气最低的,因为几乎阳要最低的。
因为,那个到十一月份的时候,阳才会起来嘛。
十月份的时候,阳是沉下去的,这个时候是节气的关系,造成天地之间阳不足,身体里面也是肾阳不足,是会产生腰痛。
这一段并不是说,你到十月份才腰痛,而是它是把人体,这个整个章节,我刚刚一开始就讲了,这一篇呢,他讲的,就是把人跟自然界混在一起,人可以比喻自然。
所以,从脉解篇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不是说你一定要冬天,而是说形容肾脏就是冬天。
那你到了冬天,如果当你阴气,那个阳衰到极点的时候,肾脏就会开始痛,腰就会开始痛的意思。
所以,肾脏的腰痛,就好像天地之间的,十月份那样子,你知道他的意思在这里。
所以,我们常常会,五六月也会碰到腰痛,你只要肾阳不够的时候,腰就会开始痛了。


從我的iPhone傳送

舍掉一切执着,拥有无量功德!

舍掉一切执着,拥有无量功德!

净界 法師

  • 佛法你要是不知道,你会觉得佛法是非常的矛盾。般若波罗蜜是我空、法空的智慧,但是三世诸佛因为我空、法空的关系,结果得到世间上最圆满的功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道理你要去参透,因为你舍,舍掉了一切的执着,结果你拥有了无量的功德,这个道理是这样的。这个道理不是谁发明的,是佛陀发现这个道理。
一个人你经常安住在“得”,你的生命体就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你要突破是不可能。你一定要舍掉眼前的因缘,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东西;你要舍掉现在,才能够得到未来;你老是停留在现在,就失掉了未来,这个地方是一个重要的观念。 
我们讲转依,转依就是一个生命的转变、或者说是生命的增上。菩萨道的生命增上只有一个情况--就是“失舍”,舍掉你现在的色身,你才能够得到更好的色身。比如说你现在身体的色身,你不是很满意,很多病痛,但是我提醒大家:你一天到晚执着你的色身,你色身要改变很困难。那不完全只是业力,那个业力再加上我爱执的执着,那这个色身的相续力量就不得了了!
如果你希望你的色身早点改变,我告诉你二个方法:第一个放下你的色身;第二个重新发愿,你的色身马上改变,很快改变;然后积集资粮,用这个资粮力,还有空正见、清净愿力的摄受,你的色身很快改变。我们的生命体是因缘所生法,你掌握了转变的因缘,这个生命的转变就会出现。 
在整个作用当中,五蕴的转变,这个想法的转变是很重要的。大乘佛法是不赞成什么都不想,因为你无住而生心,你有所放下有所追求,这种追求的动力,是来自于你的愿望。大乘佛法一定要有愿望,没有愿望,你大乘佛法走不下去的。
你一定要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望支持,才能够走大乘佛法。这个愿力是从哪里而来的呢?愿力是从你的想法而来。比如说我们讲“得”跟“失”,你认为生命这个“得”是很重要,拥有很多东西,是安乐的根本,你有这样“得”的观念,你发的愿就不同,你的行为也会有不同。如果你经过很多圣贤的教诲,你知道一个菩萨要安住在“失”,不能安住在“得”,你以“失”为安住点,你发的愿又有所不同。 
  • 我记得忏公师父在私底下对我们弘法的法师开示,他经常讲一个观念。他说一个菩萨行菩萨道,有三个条件很重要:第一个,你要有解门的功德,你要有智慧。你不能什么都不想学,很愚痴,那没办法。第二个,你要有行门的功德。你每天要有自己的定课,来调伏自己的烦恼。第三个,就是性格,要有好的性格。忏公师父说,解门、行门、性格,这当中性格最为重要。他说一个人性格不好,天大的解门、天大的行门统统没有用。什么性格呢?就是我们一个菩萨要培养一种老实敦厚的性格。什么叫老实敦厚?忏公师父解释说,简单地讲就只有三个字:学吃亏!
我们一般人的想法喜欢占便宜,就是,我付出的少,但是我希望得到的多。但是你在行菩萨道,这种想法对你来说那你就没办法行菩萨道。你应该是希望付出的多,但是相对回馈的少。这才是一种正常的菩萨心态。我们把这两种心态、这个观念讲清楚了。其实很多事情道理参透了,你就容易做,勉强也没有用。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4年1月22日 星期一

空行母荟供日 可以积聚福德资粮 玛吉拉准 金刚亥母 那若卡居 二十一度母

迁徙Tibet丨空行母荟供日 可以积聚福德资粮 玛吉拉准 金刚亥母 那若卡居 二十一度母

原创 迁徙Tibet 


空行母,梵音译为“达吉尼”(Dakini),藏文为‘mkha’ ‘gro’ ‘ma’,藏语音译为“堪卓”。mkha意指「虚空」,gro则表示「行走、步入」之意,ma一般泛指女性的字尾,整个字词合起来的意思,指「空中的女性行者」。




空行母的源流,以印度晚期佛教密乘中的空行母辞源探究,与密乘传入西藏后有关空行母的定义的扩延,初步可概括为两大类型:一是印度佛教密乘时期的空行母初义,二是藏传佛教中的空行母释义。其中,前者涉及了将印度教神祇转化为佛教密续本尊和护法的过程,而后者则涵盖莲师入藏后降服当地女性神灵与邪魔,将其纳入空行、护法之列的蜕变。

换言之,在这两个过程当中,都出现了将外道神灵或图腾转换为佛教信仰的吸纳与驯化作用,并由此扩展了空行母的繁复意象与定义,也区隔出空行母的两大类阶:即高阶的、已然证悟成佛的智慧空行母,以及低阶的护法神祇(世间神祇)。

空行母概指「以女性形象示现的,具有明净的虚空本性,在天空中悠走自如」。从胜义谛的观点来看,空行母所代表的是一种最高的证悟智慧,「『她』是对空性最直接、不假他物、非概念的了悟」。

此外,在密乘的修行中,上师、本尊、空行是缺一不可的三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教法之一,行者必须净观其上师等同于本尊与空行──即三根本总集的化现。




在西藏,几乎所有圣者的故事中,都会有空行母在关键时刻出现的相关描述。修行者与空行母的相遇,往往代表了一种对修行者的挑战和转变。

修行人若对空行母具足信心,安住于无二本性的智慧中,大都会在梦中或定中见到种种空行母之示相。空行母的示现、指引、点化乃至成就者领悟到自身本具的智慧空行母三身本质,说明众生佛性湛然、平等无别的共通性。空行母为女性特质,亦阐明佛性本无性别差异的实相。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