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Poem,解作詩,亦可解作美麗的東西。既然詩是美麗的東西,為甚麼詩在香港,不但不被喜愛甚至不被重視?我認為這與詩的「難讀性」有者密不可分的關係。港人的主流價值觀十分簡單,他們追求快、靚、正,看看 Instagram 於網絡上大行其道便可見一斑,Instagram 是一個免費手機拍照程式,拍攝影像後,可隨意添加不同濾鏡功能以美化影像,再即時上載至 Facebook,Twitter, Flickr 等社交平台,跟友人分享生活點滴。攝影跟詩的本質很一致,同樣是藝術形式,同樣與美學有關,同樣是要耗上作者的心神及時間,方可成就出來之美物。但隨著這些數以萬計的手機程式氾濫,世人瞬間學會了無痛苦走路,隨手沾來一推「美物」,隨時輕易上傳發布。詩歌之所以無法流行起來,因為坊間沒有「好詩歌一按即成」的軟件程式啊!要練寫/閱讀詩歌,需要的不只是讀寫能力,還有「時間」、「心血」及「內涵」這東西,而這些東西是要用自己的靈魂歷練出來的。
說穿了,在藝術領域沒有對錯,只有高低。與攝影相比,詩相對是一項門檻較高的藝術,然而,同樣是以華語書寫的台灣人卻十分重視文字,甚至可以說他們很嚮往文字,隨意走到台灣街頭的一角,總會看見一些散發對人生或生活的啟發性標語。我曾經在一個小攤檔感受至深,小攤檔十分簡陋,售賣的亦是平凡白葱糖,在購買過程當中,我看見他們在檔口上展示了一篇關於描述白葱糖的小學教科書內文,閱讀過後,盛載在手裡的白葱糖已不是白葱糖,它滿載著濃濃的人情味與關愛,讓人瞬間暖上心頭。不但如此,在捷運的車廂,更可看見詩詞的發佈,而張貼的詩詞並不是出自甚麼大文豪的手筆,而是中學生詩詞比賽的得獎作品。天啊~反觀在香港的地鐵車廂,不是巨大的廣告硬照便是厭煩的廣告廣播。也許,我終於理解為甚麼有部分港人會選擇逃離熟悉的香港,移居陌生的台灣。
在香港,藝術的存在價值從來乏人問津亦缺乏推廣,直至今年11月中,我看見了一件美麗事:英國文化協會與香港國際詩歌之夜合辦了「詩歌電車行」,以十首來自英國、法國、西班牙等地著名詩人的作品布置車廂,每首詩歌以中、英對照。他們選在電車上讓詩歌進行遊走,實在是一個很浪漫的選擇,電車是港島區百年的交通工具,其慢駛速度正正讓人有一刻的小放鬆,而閱讀一首詩同樣只需一刻的時間,所選的詩詞皆沒有艱澀的詞彙。雖然我不知道有多少乘客會進行閱讀/觀賞,但是我仍十分慶幸「詩」終於能夠走進港人的生活裡,儘管展期只至2014年1月30日。
很多人認為藝術高深莫測,與我無關。然而,不論任何形式的藝術,在本旨上主要是作者抒發對自己或世界的想法及感受,從而探索美麗之根本/美麗之可能。藝術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自己。
最後為你們送上18 世紀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的作品
Auguries of Innocence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 William Blake(1757-1827)
《天真的啟示》
威廉.布萊克 (英國)
威廉.布萊克 (英國)
一粒砂裏有一個世界
一朵花裏有一個天堂
把無窮無盡握於手掌
永恆寧非是剎那時光
一朵花裏有一個天堂
把無窮無盡握於手掌
永恆寧非是剎那時光
(陳之藩譯)
圖文:艾烈
www.facebook.com/feminart
www.facebook.com/feminar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