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里有有一句台词,是借鲁迅夫人许广平之口传达,私以为是许鞍华导演对这部《黄金时代》的最好注解。她说:人人都知道苦难是什么模样,偏就她能写那么真切。原词句可能略有出入,但大抵也就是这么个意思。
观影之前,着实是被《黄金时代》的企宣撼到了。一批文字森林刀锋林立的海报,一众激扬文字肆意狂妄的文案,配着片子里不能再大的卡司——鲁迅、丁玲、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等,让笔者这个伪文学青年油然生出世纪大片之感。尤其预告片里那首不知名的短诗,任性又豪迈,记记如重鼓挠得人心理生理痒的不行,恨不能立刻推倒这个磨人的小妖精……额,串场了……而后有幸得时光网垂青,观看了点映场,下面就在尽量不剧透的情况下发散下思维。
1,婚纱和旗袍。
个人是很喜欢《黄金时代》预告片和宣传海报那股清冷傲人的范儿,佐以那个时代就是一袭被战火焚烧过的婚纱,美中透着倔强,是那个时代傲骨文人的浪漫。但影片本身与宣传预告营造的氛围略微有点偏差,它只是萧红一个人的大戏,余者众星拱月的出场都是为了衬托她成就她,许鞍华导演这次的讲述方式也是如此。因此实际的成片,更像瑟瑟秋风中一件旧了的旗袍夹袄。他人成的地狱化作厉风来侵扰,你自在这薄薄夹袄中淡定释放妖娆。这就是我对宣传片和成片的两个理解。
埋一个包袱,《黄金时代》的结构与我们通常看到电影叙事迥然不同,喜欢的一定认同表现形式加分故事,不喜欢的一定大呼影响代入理解。(印象中伍迪艾伦的《怎样都行》也用过类似手法)
2,关键词:女作家。
事实上萧红是否真的因介意萧军是为才华而爱上她所以才拼命创作的,笔者不得而知,但是这种女孩子在爱里敏感又脆弱的小心思却是影片里很动人的细节。介于大学时代修习的文学知识大都原封不动还给了文学老师,笔者现在已经想不起几个有名的女作家,只记得当年老师评价冰心时曾说:“她是一生未受过任何苦的幸运者,所以她的文章多教你善良和爱,但参考她的人生,这种善良和爱毕竟是单薄而没有层次的。”再援引许广平那句“唯有她能把贫穷写得如此切肤”,萧红的形象便被对比出来了。
31岁英年早逝,22岁以《弃儿》初涉文坛,她生命里留给她写作的时间并不多,若非天赋异禀,何来文坛萧红呢?影片里对她个人情感的分分合合浓墨重彩地刻画着,背后的因由,关于萧军对她才华芹献与嫉恨的复杂心理却只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就仿佛“我因你爱我的写作而去拼命写作,你却因我的写作而疏离于我”,萧红在这种女人和作家两种身份中不断分离着,最终痛苦纠结郁郁寡欢,成为秋风中那个穿着自制旗袍,优雅却颤抖的黑色身影。
3,爱与自由。
海报和宣传一再强调自由,电影里一直在说爱。然而正如萧红游离于里面其他所有作家,特立独行自说自话一般,真正故事展现给我们的却是如无根野草样的自由和夹缝里困兽之斗般的爱。说到底,时代决定了一切。在那样一个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动荡年代中,想去哪就去哪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由,无非是因为没有一个安稳安定的环境让你“不自由”。被迫的自由何尝不是牢笼?因在这牢笼中仅剩的光辉是爱,所以人才会拼命去追求去索取,最后榨干彼此所剩不多的灵魂。而作家是种在干涸中更能激发灵感与创作的生物,私以为因此我们才得见今天的萧红们。
有一句话,不记得是哪位大文学家说过:“初级艺术家的灵感源于痛苦,高级艺术家的灵感源于幸福。”那么,萧红一定只是初级艺术家,但那又怎样。一直觉得一个作家的使命,就是无论等多久,无论经手多少人翻阅、唾弃、嗤之以鼻,只要有一天你的文字在某一个时刻惊雷般地击中了一个人,那就是有意义的。这个作家的灵魂,就会在这个被击中的读者生命里延续着,这就是写作的意义。
4,表演。
如同文学史上的大咖云集,扮演这些大咖的演员们也是星光熠熠,但也就是因为众人拾柴,《黄金时代》的火焰略微有些不稳。
王志文老师的鲁迅拿捏的颇有腔调,很符合大家印象里那个学究先生,只是他的腔调在跟自然流露的汤唯对戏时,总觉得这个角色作得很,俩人不像一个片场里的。
聂绀弩的扮演者王千源个人觉得有点跳戏,总是不由自主想起《钢的琴》和《绣春刀》,大约演员个人特色太鲜明了。沙溢亦如是。
然后,袁泉还是袁泉,冯绍峰还是冯绍峰,感觉看到的是演员本人而非角色,尽管冯绍峰已经演的很用力了。
在片中,笔者一直没有看到汤唯,只看见萧红。此一句足矣吧。
三个小时的半文艺半传记电影,用商业电影的方式运作,不知道最后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期待它好。感谢许鞍华导演把萧红搬上银屏,更感谢汤唯的演绎。伪文学青年期待在大荧幕上看到更多作家的故事,以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