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6日 星期一

诊余反思医案 2 则:急治标,缓治本,一味守方不可训

诊余反思医案 2 则:急治标,缓治本,一味守方不可训

中医书友会

I导读:这两个案例都是本虚标实,瘀血、湿热有形之邪所致症状明显,掩盖了本虚之象。待病理产物清除后,本虚之象方有显露,此时再加以标本兼顾,则病根尽去。关键是要不断对病人证候进行再评估,急治标,缓图本,不能一味守方。(编辑/依伊)

—本文约1500字,预计阅读4分钟—


诊余反思痿症验案两则
作者/叶益丰

一、看似瘀血阻滞湿热浸淫,实乃气虚血瘀经络阻滞

蔡某某,女,41岁,1986年10月10日诊。

患者产后开始,四肢麻木已3年,半年来病情加剧,出现四肢麻木针刺样痛,两足尤甚,当地医院屡治罔效。后经人介绍延余诊治。

  • 刻诊:

麻木以下肢为甚,不能行走站立,常作阵发性针刺样痛,尤以夜间刺痛剧烈,不能入睡,伴胸脘痞闷,饮食无味,口中粘腻,小便短黄,便溏不爽,肢端发紫,面青唇紫,舌质紫暗,苔白黄腻,脉细涩。详问其病史,得知年前居处搬迁,现其居室潮湿。

因证合参,诊为产后瘀血留滞,又因居处潮湿而感受湿邪,湿郁化热,湿热浸淫,病情加重,发为痿证。治宜清化湿热,逐瘀通络。




二妙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苍术、黄柏、厚朴、萆薢、防已、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丹参各10克,生苡仁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服药5剂,胸脘转舒,饮食增进,两便好转,肢麻刺痛减轻,苔转薄黄腻,既见效机,当守方继进5剂。药后胸脘舒适,饮食已佳,两便正常,白黄腻苔退净,而肢麻刺痛又加剧,且见短气乏力,汗多畏寒肢冷,舌质脉象如前,思此证湿热已化,瘀血何以不行呢?

再反复思考,详审其病历,乃属无误,细加推敲,方悟此乃久病气虚血弱,因过用清化渗利损伤阳气,过度逐瘀亦伤气血。

其证气虚血瘀是本,湿热阻滞为际,此时阳气虚衰无力推动血行,致瘀阻经络故麻痛更剧。遂改弦易辙,投益气养血温经通络之剂。




圣愈汤加减:
黄芪50克,党参20克,当归、生地、川芎、白芍、地龙、桂枝、附子各10克,红花、炮山甲各6克。



此方服10剂,病情好转,短气、汗多、畏寒、肢冷均除,麻木刺痛大减,原方减附片,继服20剂而愈。

二、看似湿热下注浸淫经络,实乃肾阳亏虚湿热浸淫

刘某某,男,80岁,1987年1月6日诊。老人素健,每天放牛不断,近两月来足软无力,半月前因放牛淋雨后卧床不起,头重肢麻,困倦乏力,两足不能任地,当地医院治疗罔效而来求余诊治。

刻诊:

头重如裹,全身困倦,两手麻木,两足软弱不能任地,伴胸脘痞闷,口中粘腻,食不知味,小溲黄赤,尿臭气重,而色萎黄,苔白黄腻,脉濡细尺弱。诊为感受外湿,郁而化热,湿热下注,浸淫经络,发为痿证。

治宜清化湿热、宣通经络。



平胃散合二妙散加减:
苍术、厚朴、陈皮、黄柏、防已、萆薢、川牛膝、谷芽各10克,生苡仁2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服药6剂,头重身困除,胸脘舒适,食纳转佳,尿量多仍黄赤,两足痿弱,仍不能站立且见足冷,舌苔薄腻,脉细尺弱。思湿热渐化,诸症见减,而两足为何如旧呢?

细加分析,方悟此证年老体衰,肾阳亏虚是其本,所见湿热浸淫乃其标也,故脉细尺弱,两足发冷,且病前足软已数月。治宜温壮肾阳与清化湿热,两法同时并举。



处方
菟丝子、覆盆子、仙灵脾、鹿角片、川续断各30克,怀牛膝、生苡仁各20克,茅苍术、川黄柏、萆薢各10克。



此方服5剂足转温暖,扶其能立,小便稍清,守方继服10剂,诸症均除,已能步履,唯仍足软,再易右归饮调理而愈。

  • 按:

通过上两例的治验,余得出一个结论:一味守方不可训,丝丝辨证方为法。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