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6日 星期一

快速治好 “ 吐血 ”,我就是用中医经络实现的

快速治好 “ 吐血 ”,我就是用中医经络实现的

原创 古枫 万物疗法 
作者:古枫

关于吐血,其原因异常复杂,吐血是指胃、上消化道出血,除上消化道疾病以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道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胆道、胰腺疾病、血管疾病、血液病、急性传染疾病中的猩红热、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爆发性肝炎以及尿毒症、脑溢血、颅内疾病的昏迷病人,因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机能障碍而并发急性溃疡等等,均可发生吐血。

对于“ 吐血 ” ,中医是怎么看待的呢?
中医认为:本病由于七情内伤、饮食不节所致,多因胃络损伤而引起。临床上以虚症及虚实相兼为多见,实症较少。

那么,如何治疗 “ 吐血 ” 呢?
我是学习中医的,尤其青睐中医的经络治疗!下面就通过一个案例来谈谈我是如何通过中医经络治疗吐血的。

有一年的年夏天,我的同事带其妹妹找我看病。在介绍病情时说,其妹妹一周前突然口吐鲜血,每天吐血一到二次,周身感到疲乏无力,无食欲、有时恶心,吐血时掺杂食物。

曾到市中心医院做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结论为:未见异常。接着,又到市结核门诊部做肺透检查,检查结果,也未见异常,因病因不清无法治疗。

我听她病情的介绍和询问病情后,观察此人唇口发白,面色呆滞、无神、无华,语言低微。为了进一步确定发病的病因,还要通过诊脉观察脏腑之间的变化,然后做最后定论。

经诊脉,脉象为,脾脉大而芤,余脉平,根据脉象和一些体症断定病在脾。在脉象上认定,芤脉是吐血比较典型的脉象,脉芤为虚,主失血。所谓芤脉,按脉经说:按之中空,多见失血过多,因此,根据病症以及脉象和脉形判断,病因应在脾脏。

这位女士吐血,也是因平时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所致。患病的病因确诊的是否正确,关键在于治疗后的效果。

在治疗上我选择经络为她治疗,根据经络治病原理,我首先选择调节它的脾、胃2条经络,通过循经点按脾、胃经络上的每个穴位,如果有反应点,我重点按揉,目的使其脏腑的阴阳平衡。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网友问脾、胃2条经络上的穴位很多,到底取哪些穴位呢?

我的原则是:

离穴不离经,我不会墨守成规按照教科书所介绍的某个穴治治某个病之思维去取穴,我主要通过经络对比找失衡点,通过失衡点让疾病所对应的脏腑恢复平衡,穴位只是治疗手段,恢复脏腑平衡才是目的。
调节完脾、胃2条经络后,我会根据“虚则补之”,“心为脾之母”,的治则,以心补脾,再调整心包、三焦、心、小肠经络,点按心经、小肠经、心包经、三焦经络上的每个穴位以之相补,使之脾气健旺。
仅仅花费了十几分钟的穴位上的治疗,再次诊脉时,脉象为平。这种平脉的出现,标志着脾胃经过调整患病脏腑的经络,气血循环迅速满足脾胃运转的需要,提高了脾胃的功能,使脾胃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治疗后其妹站起来高兴地对我说,你为我治疗时,我的感觉就非常好,我说话的声也比刚才高多了,身上也感到有劲了。

为什么治疗后产生如此疗效呢?
因为脾的生理功能,主统血,对血液有统摄作用。脾气健旺,气血充盈,则血液健全,使血在脉管内有规则的运行,而不逸出脉管以外。当脾的功能失调,固摄作用减弱时,血液不健全,将失去静导之性,就会使血液逸出脉外,导致吐血。苗女士脾、胃的经络经过调整,气血充盈,代谢加快,使脾胃的功能发生了急聚的变化,健脾和胃,脾气充足,通往脾脏的气血循环,就能立即得到改善,作用于脾的固摄作用。患病脏腑的阴阳得到了平衡,脉道密闭、各司其职、血液就不会渗漏于外。

运用中医的外治法仅此一次治疗,病症以后再也没有复发。其原因是患病的时间短,病情较轻,为一时性的脏腑功能失调,病情并不严重之故,所以,仅此治疗一次,吐血就痊愈了。

吐血这种病症并不是难症,几个医院之所以对吐血的病因,没有做出正确的结论,是现代医学仪器在检查上存在的弊端,而在这里确体现了祖国医学脉诊和中医外治法的特色,如果病情判断准确,采用外治法治疗并不是一件难事。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