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日 星期三

香積如來的剩食 |《维摩诘经》导读⑯

香積如來的剩食 |《维摩诘经》导读⑯ 

 宗萨仁波切

 
A Celebrity FallSick



香积如来的剩食




阿难  ︳Ananda


🍝
回到芒果园,释迦牟尼佛仍在说法,但只有阿难随侍在侧,其他的弟子都跟着文殊师利去了毘耶离。突然间,园中充满了金色的光。

“发生了什么事?”阿难问道。

“这显示维摩诘文殊师利的对话已经结束,他们正在回来的路上。”佛陀回答。

不只是维摩诘文殊师利正在回芒果园的途中,还有所有那些目睹了两人对话的人们,包括国王、王后、大臣、僧侣和各行各业的人所组成的一个混乱散漫的队伍,都跟随在这两位菩萨的身后。我确定这其中一定还有各种常见的印度特色,像宝伞、号角、大象、马匹、舞女、孔雀羽毛扇、俗艳的色彩、闪亮的衣料、灯盏与薰香等。

抵达芒果园之后,维摩诘马上就像一棵被砍倒的树一般,在佛陀脚下顶礼——这又是一个我们需要注意的教法。到目前为止,维摩诘这个头发油亮的享乐主义者,似乎是个自大骄纵,而且坦白讲,很难相处的人。但在此处,经文告诉我们,他谦卑地向乔达摩佛陀行大礼拜,然后带领着所有的阿罗汉与菩萨绕行佛陀。

维摩诘顶礼佛陀时,舍利弗佛陀禀报了所有在毘耶离发生的事情。

“那是什么气味?”阿难问,“我认不出是什么。”

“那是来自众香国的众菩萨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味道。”佛陀说。

“但是我们自己僧团的人似乎也都散发着这种气味,”阿难说,“这是怎么回事?”

“他们闻起来像众香国的菩萨,是因为他们吃了香积如来的剩食。”佛陀说。

为什么在这个故事中,食物,而且还是剩食被看成这么重要的事?食物通常意味着“维护”,而进食是我们维护身体的方法之一。但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身、语、意都需要有方法来维护,来维持其连续性。我们这种迷惑的众生,大费周章地维护我们的身,但佛法强调的是如何维护“心”。在《维摩诘经》的这个章节,香积如来的剩食引发了一段关于如何维护心的长篇又精辟的讨论。


佛法教导我们,三摩地禅修(samādhimeditation)是维护心的唯一方法。虽然这种说法可以被视为隐喻,但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直接用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它。禅修、专注和安住,的确可以维护心的健康。同时,因为“身”是由“心”所统御指挥,所以有经验的禅修者与不做禅修者的食欲,会有显著的不同。不做禅修者所经验到的贪欲,会到无法满足的地步——有些人吃得像猪一样。有人告诉过我,在神圣的罗马帝国衰亡前不久,富有的罗马人会把自己塞满食物,然后呕吐出来,为的是要再吃一顿。即使在今天,我们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贪食症,如同我们不需要超过一两双鞋子,也不需要衣服多到把衣柜撑开一样,我们所吃下去的比我们所需要的还多太多。更有甚者,我们经常不是为了滋养和维护自己而吃东西,而只是因为想吃而吃。这是多么荒唐!我们的进食被“想要”而不是“需要”所驱使。但是,你一旦开始禅修,即使你的“止”修得很普通,你也不再需要像以前吃那么多,因为一点点食物就可以提供给你足够的能量。还有请记得,对食物的欲望减少,并不是什么奇迹,它只是“止”的副作用而已。

当我们开始修行,当我们对正确的见地越来越习惯,克服散乱的能力越来越善巧,我们对于“维护”、“维持”、“食物”的概念也会有所改变。我们会更自觉自己的饮食习惯,也会了解天然食物远比加工食品更健康。同时,对自己许多其他种类的“饮食习惯”,比如声音、衣服、汽车、银行存款、退休金、男女关系和友谊等,也会有更好的自觉。

如何让我们从“想要”和“需要”中解脱出来,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但是基本上,它是可以藉由修行达到。而且,当我们逐步自我解脱时,我们对“维护”的定义就会改变。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的主要步骤,是要学习如何处理我们对吃的需求。同时,虽然迷惑的众生无法理解“不二”,但我们的确是感觉到有“合二为一”的需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渴望男女关系与友谊,渴望拥抱、接触、性交、接吻、掐捏……


回到芒果园中,所有跟随文殊师利去了毘耶离的人都回来了。

这时,佛陀问了维摩诘个问题:“维摩诘,你怎么看待佛陀?”维摩诘回答,超越了色、超越了受、超越了行、超越了象征、超越了时间。如来不是黑暗、不是光明、不是名字、不是记号、不是依附、不强、不弱。如来无色、无眼、无耳、无性别……等。

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佛”这个名词指的是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他的显现并不外于性别、时间和空间的分类。但维摩诘在此解释了如何在究竟的层面上看待佛,也就是如何看待“胜义佛”。然而,在这个章节稍后,当佛陀维摩诘为大家示现阿閦佛及其佛土时,我们脚下的地毯又再度被抽走。刹那间,维摩诘表演了一个惊人的魔术,瞬间让妙喜世界的庄严佛土显现在所有人眼前。

如同前面所说的,场景的设置很重要。在场的众多弟子才听到“佛”是超越色、受等等,然而,释迦牟尼佛却又请维摩诘示现出阿閦佛佛土的具体化现。经文中说,维摩诘遵照佛陀的指示,他似乎只是拉开了一张帷幕,就展现出阿閦佛佛土的高山、大河、茂密森林的山谷、由莲花池和天鹅围绕金碧辉煌的宫殿、许愿树林,以及满天五彩缤纷的飞鸟。但是无论佛土在我们眼里的样子如何,它们都不离“不二”之意。比如,在佛土中的一片草原没有东方;如果没有东方,也就不会有南、中、上、下和边界。所有这些都直接把我们带回“不二”,以及如何解释“不可解释”的现象

其實我們只愛自己,谁也不爱!

其實我們只愛自己,谁也不爱!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八识规矩颂》之第七识颂

佛陀曾遇到这样的事。
有一天国王来到佛陀跟前听法,并开始练习内观,而通常在家中只要有一个人开始学,慢慢地,法就会影响到家中其它的人。因为国王是一家之主,一国之长,他的影响力自然很大,家中所有的人都在练习这种方法,而皇后,也成为一位很好的修行者。他俩常在皇宫里同一个禅房内观。 
有一天内观一小时之后,国王问皇后:“若有人问你,你最爱的人是谁?你会怎么回答?” 
她说:“我内观的时候,同样的问题也浮现出来,我发现其实除了自己,我谁也不爱。” 
国王笑着说:“好极了!我也有同样的问题,同样的答案。” 
于是他俩相偕去见佛陀禀告他这件事。 
佛陀说:说的好!说的好!这是走出痛苦的第一步,当一个人开始发现这个问题症结所在,就可以走出问题,解决问题,否则一辈子都活在想象中。我爱我儿,爱我妻,爱我夫,我爱这,我爱那。其实你谁也不爱,你只爱自己,爱自己的欲望、希望、梦想。我爱这个人是因为我期待他能实现我的理想,一但他的行为与态度与我所要的背道而驰,所有的爱就消失不见,所以我不是爱别人,而是爱自己。只要能认清这点,就很容易去除私念,就能够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性。所以,这是内观者的第一个重要的体会。 
我们常在许多时候感叹,世间没有完美的爱恋与情人,却忽略了自己要的到底是人还是神明;常常希冀着完美浪漫的恋情,却忽略了浪漫和现实难以兼容的部分。 
我们常常爱上了感觉,爱上了默契,爱上了浪漫,却不一定爱这个人,孰不知你该爱的是因为他是你的选择

阿含経典揭示的“禅观与唯识”

阿含経典揭示的“禅观与唯识” 

阿含经典揭示之禅观与唯识
  如果说瑜伽行派之观想还较笼统、朦胧的话,那么,《阿含》经典则明显地对禅观实践有了详尽之说明。佛法各宗派之理论均能从《阿含》中找到原始依据,唯识观及其思想之形成,当然亦是含摄在《阿含》中的。后代唯识论师的唯识理论,亦是依据《阿含》所揭示而遂渐形成的。
  释尊教法所示的四谛理,不外流转之观察与还灭之趣证二门。流转面是对生死流之苦集的原因探究,趣证的还灭面是对治痛苦的灭道二谛。「知苦思断集,慕灭乃修道」,诸苦之灭除需从修道中才能实现,这是教法理论与实践不可偏废的。戒、定、慧三学的设定即是全面地进行「修道次第」之建立,由清净的身心生定发慧,故定慧之获得乃由「观照」而来,通过「观照」能使诸苦痛泯灭,契证般若空慧而得自在,这是一切教派均不离禅观之原由。在《阿含》中我们即能随处发现释尊对修行者所开示「观照」之方法。如《杂阿含经》说:比丘!我不见一色种种如斑色鸟,心复过是。所以者何?彼畜生心种种故色种种。是故比丘!当善思维观察于心,……譬如画师,画师弟子,善治素地,具众彩色,随意图画种种像类。﹝《雜阿含經》卷十‧二六七經﹞
  在这段话中,释尊教诲修行者,当善观察于心,因为心能像画师一样,图画种种彩色的图像。在此心识对外界之观照,已是禅观之深层次境界,外界之所以种种变化是源于禅观者修观,在定境的观照中获得的,这与《华严经》的「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蕴……无法而不造」三界唯是一心作,已相类似。
  长期的修证实践,使许多禅观者明了:色法是随心之观照而变化的,外界本身没有实在不变的永恒性,一切烦恼痛苦亦是由自身之心所造成,苦痛之消除、自在心灵之证得,唯有通过禅观消除来自身心内外的一切困扰。在观照过程中主观的心识与解脱最相关,他们明了「心生则法生,心灭则法灭」的道理,这一思想有力地促进了唯识观念的形成。
  原始佛教最基本的理念是三法印,从无常不居的生灭万法中破斥对我之执着,因此四念处、八正道,乃至三十七道品,均从缘起法中明了无我。这就要求行者必须切实地将教法付诸实践,通过观照体验才能达致无我境地。在《阿含》中常见释尊开示诸行无常、苦、空、无我的话,如《杂阿含经》说: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观。﹝《大正藏》卷二‧二二上﹞ 
  诸色法因无常变迁,故给众生带来苦恼,在变幻不居的色法中没有我体之实在性,同时诸法本身非我所有,这是真实之观照。可以说一切佛法之中心都可归结于此,因为明了诸行之无常、诸法之无我,涅盘之寂静亦即趣证了。这样的观照,发达以后的中观、唯识观、禅宗,天台宗何曾离此意?它们不但发掘其意,且更具体详尽地对如何观照作了系统精密的整理,形成一套完整之修证体系。
  在《阿含》看到了最纯朴的禅观修持,这和进入部派与大乘时期的佛教之间具有承继性,目的即是对治来自色法对主观心态之影响,在破除外界困扰后,使内心世界进入祥和安宁,静观诸法的缘起生灭,此中没有实我实法可得可取。
  《阿含》虽没「唯识」之名,但偏向心识之说明及心识在修持的观照已具备了唯识观的全部意含。故此对禅观与唯识思想之形成,不着眼于最原始之《阿含》经典作为考察依据,仅从《深密》为始点,是不能探讨其根源的。这便是我们在探究《深密》之前,欲从其思想最原始之源流作一番探求的原因。从所引的《阿含》片段文字中已足见其对唯识观形成,是不可替代的先驱者。

--来源:《禅观与唯识思想之形成略探》;作者:传发法师-新加坡《狮城潮音》主编

我读诵十年《金刚经》后悟得了什么?

我读诵十年《金刚经》后悟得了什么? 


将佛法与日常生活结合,来验证这个心,无非是训练心的一个方法,我拉拉杂杂的说了这么多,都是在说明“炼心”。

“炼心”应该在什么地方练习呢?就在生活当中!就在你面对一切的人、事!处理之后,你就会知道,你的心境是心如止水,还是波涛汹涌?是有功力,还是没有功力?只有自己最清楚。

我举自己读《金刚经》的例子。

我平反之后,再次回到中国佛学院教书,开始读《金刚经》,那个时候我读起来,跟我以前所学的、听的、讲的完全不一样,好像很生疏。

以前慈舟老法师、倓虚老法师也讲过,但是回忆他们讲过的话,感觉自己不甚理解,反而从那个时候开始读《金刚经》从不间断。十年之后,所有的问题自己突然有了解答,这是怎么来的呢?是读了十年《金刚经》所换来的。在这个时候,你说有悟境吗?没有。只是以前的疑惑自己已经能够解答了。

在理解《金刚经》之后,再来看《阿弥陀经》等其它的经典,它们都是相通的,相同的疑问,也都能够理解的。如果再继续读上十年,我想情况就会有变化了。读经的时候,心里游荡,思绪纷乱,虽然不是游山玩水,但又回到以前的境界,这就是错误的。

读经,心没有住到经上,换句话说,你吃饭没有住到吃饭上,喝水没有住到喝水上,心跑了,这就没有办法了,这样读诵经典所得的利益很少。虽然每部经上都说,你读此经会得到什么福德,那些都是镜花水月,不可靠的。

功德是因为你读经的时候,心理产生般若的“明”,有一种“照慧”,这是在解上来论功德。如果你只念到文字,以为就能有好大的功德,有没有功德呢?有,但跟你这个智慧的功德是不能相互替换的。

我再举个念经的例子,大家有没有念经念到心神游荡,晃到哪儿去了都不晓得?

还有,你在诵经时电话正好来了,不管你诵经是否完成了就去接电话,你这部经算不算圆满呢?

如果你去接电话,你就不能继续刚才未完成的部份继续念下去,必须从头开始诵经。




读诵大乘经偶尔会有入定的情形,好像很快就念完了,平常读《金刚经》需要二十分钟的时间,可是今天突然只要十分钟就可以持诵完毕,仔细回想,我并没有遗漏哪一段经文!那是因为你的精神今天特别集中,所以有此收获,但这要你自己认定,一点也渗不得假的。

念佛也是如此!

先是计数,计一计连数字都没有了,我们念经、念佛都有这种情况,能念的人,所念的经,好像都没有了,还在念吗?没有念吗?四十多分钟一下子过去了,这也是好现象,这是你的心明白了,渐渐趋于寂静。

不论修哪一法,里头都会有很多的体会,每个人都会有的,只是深浅不同,时间的长短不一,每个人下的工夫如何?只能自己领受了,并不适用其他人,你是你,他是他,不是吗?

我们看别人的境界,不能把它搬到我们自己身上来,那是不适用的,因为有时候只是心里出现短暂的寂静而已,你还没有得到,要真正的入定,我今生恐怕做不到了。

我们初信佛的人有什么毛病呢?太贪心。贪大,贪多;看着《普门品》,你就念《普门品》了;一看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这也好,也念;《金刚经》也好;我要生极乐世界,又念《弥陀经》。增加得太多了,到最后,什么都不念了,负担不了。

要一门深入,念经的,我就念一部经;称圣号的,就一个圣号,免得念了“地藏菩萨”,又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又念“地藏菩萨”。正在念当中,一会儿“阿弥陀佛”,念得很浮。

你念一个就好了,功德都是一样的,就是修你的心而已,这是修心的方法。

要这样子坚定不移的,不要退,要少,要精,不要断。多了断了,断了就没功德。而且,你修哪一法在你断的时候,会有魔障的,那不是邪魔,是正魔,是护法来对你不客气了,不该断的。你要是再学起来,再忏悔,再继续念,还可以得到加持,一样的。




因缘如幻,世事无常。
2017年11月27日(农历丁酉年十月初十)
当代佛门耆宿,
一代高僧上梦下参长老于五台山真容寺安详舍报,
享寿一百零三岁,
僧腊八十七。

梦参长老年高德劭,道心如磐,
持律冰雪,毕生作育僧才,
演说大乘,莲踪遍布五大洲,
摄受弟子无计数。

祈愿长老不舍众生,乘愿再来。
长老追思及荼毗事宜俟后公告。

五台山真容寺
梦参长老治丧委员会
2017年11月28日
来源梦参老和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五台山公众号整理

《解深密経》的唯识观

《解深密経》的唯识观 

 传发法师 
《解深密经》之唯识观

  唯识观受瑜伽行派的影响,在阿含经典的揭示中,已具有相当的成熟态势;当然明确提出唯识观的,确应推《解深密经》。在该经之〈分别瑜伽品〉中有著名的三个关于唯识观的问答:

世尊,有诸毘钵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言彼此心当有异?或言当无异?
善男子,当言无异,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故。
善男子,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
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无有异此心,云何此心还见此心耶?
善男子,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者。然则,此心如是生时,则有如是影像显现。善男子,如依善莹清净镜面,以质为缘,还见本质,谓我今见影像,及谓离质别有所行影像之显现。如是,此心生时,相似有异,而显现三摩地所行之影像。
世尊,若诸有情,有自性住,缘色等心所行影像,彼与此心,亦无异否?
善男子,亦无有异,而诸愚凡,由颠倒觉,于诸影像,不能如实知唯是识,作颠倒解。﹝《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 
  本章问者为弥勒菩萨,因此又称此品为〈弥勒菩萨品〉,其内容集中阐述止观问题。这也是《解密》最能体现它与唯识观最为密切之处。这里切中主题讨论到:当行者修奢摩他(止)与毘钵舍那(观)时,在入三摩地过程中,是先止于所观之对象上,如白体观或不净观,先缘所观法之总像,将观法摄入后,然后才进入。毘钵舍那(观)在观照过程中,行者心识是有缘虑之影像出现的,从心识止于所观境至无间断之观照,渐成止观双运。此中行者切实地体验到止观之对象法(所缘境界相)无非是识之变显,一切的境没有离识而独有,这便是瑜伽行的核心──悟入唯识性,真切地明了诸法假名安立,无有实体。过过止观行者体解诸法的依他起性,除去遍计所执,渐入见道位。至此,「识所缘,唯识所现故」澈底通达。
  行者在修止观时所呈现的诸影像,初观时以为异于心,经有分别后进入无分别,明了影像不外乎心,之所以产生「异」乃是愚凡颠倒执着,不能如实窥破唯是识变观。故此一旦泯没影像,体认心境-如时,行者则能不仅定中见诸法唯是识,就是出定后观现前诸色法亦能会得唯是心显、唯是一心作,所谓「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出定入定均能观诸法唯有识,最后能观所观均不立,这正是《般若经》所宣说的诸法空无自性之理。(一般唯识学者认为最后还有识是不空的,关于这点空有二系思想有较多诤论。此处就破除我法二空之极终点言之。)
  在虚妄唯识、真常唯心、性空假名的三系佛法中,唯识与唯心极力地开展心识理论,并成为佛法之主导思想,这主要是因为佛法中之业果连系与涅盘之证果之承受者,没个安立处,一般人离却了心识似乎有「落空」的感觉。所以在佛法中除性空系外的教法偏重心之解说──如来藏、真心、真如等,这些思想之形成与唯识一样,强调心是能观之主体,所观这法可空,而能观之最后「依据」却是「不空」的。这源自禅观而形成之各系大乘佛法,即依自家学说所说所需,描绘了其「不空」的种种色彩与状态。在《深密》中揭示的瑜伽行者的禅观最后彻悟唯是识变现;但后期之唯识理论为了圆其学说,本为纠正「偏空」而成立的唯识学背离般若原义,成了偏有的「有教」,这恐怕亦绝非初创唯识学说的论师们之原意吧!
  从《深密》的探讨中,我们能发现,本经所示之唯识观还是以「瑜伽中道了义」标榜的(本经有著名的三时判教说)。后期之唯识理论之所以成了「有教」,应是由教法中最难解决的「麻烦制造者」──业果受持,所制约相关。因为阿赖耶识即是为此而设立的。
  就本经之唯识观而论,上述的三个问答中,已足够说明一切,那就是瑜伽行者止观修习的证实,导向了唯识理论之形成的事实是不容异议的。

尚须在此一提的是,在唯识学被视为与《深密》有相等地位的《阿毗达磨大乘经》,亦有唯识观的说明。如《摄大乘论》所引该经文说:
菩萨成就四法,能随悟入一切唯识,都无有义。……四者,成就三种胜解随转妙智。何等为三?一、得心自在一切菩萨,得静虑者,得胜解力,诸义显现。二、得奢摩他,修法观者,才作意时,诸义显现。三、已得无分别智者,无分别智现在前时,一切诸义皆不显现。﹝《攝論‧所知依品》﹞ 
  修唯识观成就之菩萨,能使诸义(境)或显现或不显现,这是如何的「随心所变」!唯识观之成立,此经之地位绝不亚于《深密》。由此之故,仅局限《深密》探讨唯识观是不全面的。因为,唯识观的发展至成熟,有着漫长的理论与实践之过程,在吸收容纳整理后,出现的五重唯识观已是唯识实践的「灯塔」。--来源:《禅观与唯识思想之形成略探》;作者:传发法师-新加坡《狮城潮音》主

元音老人:不要误解了佛经里的“功德”!


元音老人:不要误解了佛经里的“功德”! 

 元音老人 
诵这个经有什么功德,诵那个经有什么功德。大家听到或看到后,著了功德相,一天到晚忙不过来,这个经诵诵,那个经念念。因为赶任务,诵经的时候诵得快,很伤气。结果,修行没有修好,毛病倒弄出来了,身体搞坏了。这是误解了功德之故。功德不在白纸黑字的经文上,而在我们的心中。我们诵经明白了佛所说的义理,明白了修行的方法,然后,我们就照著这个义理和方法去实行,才能从凡夫而跨入佛境。这才是大功德!假如我们光是念、光是诵,而不知佛经的义理,不明白怎么修法,仍旧在凡夫位踏步不前,那功德从何而来呢?
还有的人虽然懂得了一些义理,却不肯去实行,不肯去修,只当学问来研究,也是毫无用处的。王阳明先生说:‘知而不行,是为不知;行而不知,可以致知。’可见行的重要。只钻研或唱念经文而不事修持,是毫无功德可言的。其次,对于‘功德’二字,须有正确的理解。所谓功者是事功,是一种力量,完成一种事业的力量。我们中国人造字是很有讲究的。功德的‘功’,是工作的‘工’加一个力量的‘力’,就是我们行事的力量、完成事业的力量。我们由凡夫圆成佛果,不是一个伟大事业的告成吗?不是一种丰硕事功的完备吗?
如果光是念念诵诵,几时能成佛呢?功德的‘德’,是德被大千。譬如,一句骂人话,说你这个人缺德,就是指你做了损人利己的坏事。我们要度众生,有益于众生,为人类造福,这就是大德。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修成佛果,怎么去度众生呢?怎么能够利益众生呢?譬如:一个人掉到江里快淹死了,而你又不会游泳,也不懂救生术,你怎么下去救他呢?你不能救他,那么你的德又在什么地方呢?所以我们必须照佛经所说的义理去实行,勇猛精进,才能成就佛果,才能度众生。先自救后救人,先自度后度他。只有自己得度、得救了,才能谈得上救他人、度他人。
前面我们已讲了,经文是治病的药,所以,千万不要执著在念诵经文的功德相上。更不要把经念一遍,点个红点点,念满多少遍,点满多少红点,最后把纸烧了,记个什么功德。不要把念诵的经文作为存单寄库。我们学佛是为了了生死,而不是谈什么功德的。一著功德相,即成窠臼,生死不能了了。
--原文节选自:元音老人《修法中常见的几种错误》

中观不破妄识,只破执着!

中观不破妄识,只破执着! 

 明贤法师 
妄识都是缘于无明所起的现行法,是缘起性无实体,无需对治。生死的特性是“苦”,故“苦”的因需要对治。
苦因是执他法为实有的这个执着。妄识是行法,执着是增益。和合缘聚,是依增益所起的果报作用。行法的继续或成空,是由内心有增益还是无增益来决定的。
故,妄识:乃流转的种子;
执着:是对无明妄识增益为实有;
妄识空,执著或不会空。妄识是心体的行相,执着是由贪心所生起的力量,故绝对不同。
诸宗正观实修,知此理上进,(违)背此理烦恼!
中观师不破妄识,只破执着。妄识都是缘于无明所起的现行法,是缘起性,并没有实体,故无需对治。不修行的时候,普通的生起和灭去的杂念,不是修行的核心和对治的目标。对起念动心习惯的实有执着性才是对治的目标。妄识是无需对治的,即普通的识不需要对治。
生死的特性是什么?凡夫的生死特性是“苦”。前面说过,如果你在生死中是自在的,没有任何事可以让你苦,便不需要出离生死了。因为死亡会让我们苦、爱别离怨憎会让我们苦,所以我们需要出离生死。了生死,归结起来要对治的就是苦的因。苦的因是执着他法为实有的执著,“执着”是苦的因。
“妄识是行法,执着是增益”。妄识是变动不停的,是世间的基本规律,是心的基本规律。若打坐时念头很多,努力让念头停下来、心静下来,那就错了。因为心的规律是要行动的,呼吸在走,念头就一定在走。总想让念头慢下来,其实就是在憋气,在改变呼吸的自然规律,这是毫无意义的。“执着”是真正增益生死的东西。
“和合缘聚,是依增益所起的果报的作用。行法的继续或成空,是由内心有增益还是无增益来决定的。”行法、念头的继续或者空掉,是内心自然的变化,不要将重点放在这上面。决定是否解脱的是内心有无增益,有无增益决定是否有生死。
“增益”是指对于现在境、现在事实的执着,对于现在器世间的环境、对于色身的境、对于念头增上的执着。
念头生起的时候你管不了。你不管它,它也在生起,不停地在行走、在变化,执着的程度是最关键的。所以这一切是由内心增益与否决定的。
妄识是流转的种子;执着是对无明妄识增益为实有,是将无明妄识变为实有。无明和虚妄的识不是实有,但我们的执着将它变成实有,不是它真的实有。即便感觉上是实有,执着得很厉害,它也仍然不实有。对自己而言,它变成实有,此后我们的生死就产生了。实执增益产生后,流转生死是决定的。
所以,妄识空、执着或不会空。即便我们的念头停下来了,我们的执着还不一定会空。比如有时候晕了、睡着了或心念没那么复杂时,念头停下来了,但是执着可能还不会空。执着和妄识不是完全合拍的,有时候互相交叉、互相有点变化。
“妄识”就是通常所说的“行动着的心”;“执着”是贪心所产生的力量,即对喜欢的产生拉拢的力量,对不喜欢的产生推走的力量。执着是心产生的拉拢和推走的力量,这个拉与推的力量才是关键的。妄识与执着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法,要将它们分开。分开妄识与执着便成了入道的下手智慧。
“诸宗正观实修,知此理上进,(违)背此理烦恼!”在这里别想着是修净土、修禅宗、修密法、修显教,千万别这样分。无论是南传、北传还是藏传,佛法修行的入手方便都在这里。若弄明白且能掌握得很好则迅速入道,若掌握得不好则始终都在敲边鼓。诸宗正观实修,知道这个道理的就上进,违背这个道理就烦恼,这是实实在在的事。--节选自明贤法师著《三宝论·法宝论》

所有的灵性练习都是为了改变你的思维和认知方式

所有的灵性练习都是为了改变你的思维和认知方式 

 迪帕克博士


幸福快乐不是一种情绪,而是一种存在状态。

动物从来都不吃花朵,因为它们知道吃了花朵它们就会失去家园、失去未来的源泉。因为有了花朵,才会结出它们赖以生存的果实。

我们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组织器官,我们的身体,都有一个特定的振动频率。

超过80%的“身体”问题,都源于“情绪”。因为情绪导致了能量在身体里的阻塞。而我们的“头脑”(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看世界、看自己的方式)导致了我们的情绪。

音乐中的七个音符,是基于我们身体中的七个脉轮的振动频率而产生的。所以我们可以用声音来帮助我们打通七个脉轮。比如,你可以在家一边唱歌,一边就可以打通七个脉轮。

灵性就是(Spirituality is)了解自己 (to know myself)。一旦你真正了解了自己在世间的“独特唯一性”(uniqueness),你就不会再去和别人比较,也就不会有嫉妒等那些情绪,也便找到了化解情绪的根源。

每一个锁都有一把很小的钥匙。从没有一个钥匙大过它的锁。所以不论问题有多大,其解决方案都会很简单。

对孩子,我会跟他说:你永远记得,我们是你的父母,你是我们的孩子。无论你做了什么,都不会改变这一点。作为负责任的父母,如果你做了违法之事,那么我们会是第一个带你去自首的人,但我们会永远在你身边支持你。

有时候有些父母会跟孩子说,如果你做这件事/这个家务活儿,那我会付你一元钱。这是非常不好的,这是交易,和孩子做交易。如果你希望他做家务,你可以跟他说,这是我们的家,我们一起来使它更洁净,邀请他,和他一起做家务。和孩子一起。一起看电影,一起吃冰淇淋,一起聊天。要明白: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如果你都不喜欢做家务,让家里乱糟糟的,他能学习到什么呢?如果你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些你不喜欢的方式,或许你可以看看是否自己正是这样的。

真正的灵性是你的思维方式,看问题的观点、角度,是一种慈悲的,有爱的存在状态。所有的灵性练习都是为了改变你的思维方式,能够有真实的觉知。有一天,你能够看到事物的整体存在,万物的因缘、流转,全然觉知到那个真实的发生过程。而其它那些,都是人类发明出来的游戏。

我希望能把古老的智慧,真正的知识,带进我们的主流生活中。我希望我们都能有一种真正的觉醒和觉知。而事实上,这是很简单的。我们的Ego(自我)让我们把很多事情变得特别复杂,特别难懂,但事实是,生活很简单,问题很简单,像个孩子一样去思考,看待世界,你将会获得真实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