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6日 星期三

什么叫做内心脆弱?

什么叫做内心脆弱?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编者按 

生活中的脆弱与反脆弱

在银行拥有收入稳定的工作,对比收入波动很大的计程车司机,哪个更脆弱?

手艺人往往是反脆弱的,收入的波动会促使他们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

而拥有稳定工作的人,在 50 岁上一旦失业,很可能日子就没法过了——他们很脆弱。

这是生活中的核心错觉:随机性是有风险的,是一桩坏事,消除随机性,就可以消除风险。

事实上,表面上看上去很稳定的其实很脆弱;而给人以脆弱假象的却很强大,甚至具有反脆弱性。

 内心脆弱   

堪钦慈诚罗珠仁波切在《慧灯之光》系列中讲到:
 
什么叫做内心脆弱?

什么样的人会内心脆弱呢?
 
坚强和脆弱也许与遗传也有一点关系,有些人生来就比较坚强,有些人先天就比较脆弱。

但绝大多数与环境、教育背景以及自己的习惯有很大关系。从小生长在富裕家庭当中,然后又在贵族学校读书出来的人,相对来说精神比较脆弱。

  养成好的习惯 

因为精神脆弱,所以在任何问题上都很计较、很挑剔。

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会越来越严重,以致发展到对任何人、任何事和任何环境,都产生强烈反感,所有东西都看不顺眼,找不到真正的满足感。

最后的结果,是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没有乐趣,最终可能会走上极端的路。

所以,我们要学得坚强一些,不要让痛苦轻而易举地就在心里生起。

总而言之,痛苦的主要来源,就是自己的执著。
 
遇到痛苦时 

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痛苦,有可能来自于金钱、感情、婚姻等等,没有修行的普通人,很难战胜这些痛苦。

一般人会在外界中去寻找痛苦的根源,他们解决痛苦的方法,也是改变外境。比如说,假如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很不满,若不解决这个心病,就会一直窝在心里,让自己很痛苦。

为了解决这个痛苦,他就可能会去打人、杀人,最终实际上并没有战胜痛苦。只有名副其实的修行人,才不会受到痛苦的影响,才能真正地战胜痛苦。

当遇到痛苦、自己做错事或失去执着之物等等的时候,应该从两个角度去考虑:

第一、通过修行,减轻痛苦;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是将痛苦转为道用。

 痛苦转为道用  

1、制止、消除或减轻不愿意接受痛苦的心态。

应当思维:我这样痛苦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伤心痛苦也是有害身心的。

如果遇到一个痛苦时,不去消极地抗拒,而是勇敢地面对。

过了这一关,下次遇到类似痛苦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平静地接受,这就是战胜了这个痛苦,自己也就是这次与痛苦较量的胜利者。这样长此以往,就可以增强自己的心力,战胜所有的痛苦。

2、对痛苦发起欢喜心,勇敢地面对、接受痛苦,化痛苦为修行的助缘。

若能掌握内心的奥秘。一旦遇到痛苦,不但能勇敢、坦然地面对痛苦,还会因为懂得痛苦和幸福是难得的修行机会,而生起欢喜心。



從我的iPhone傳送

佛弟子,应以怎样的态度或方式来对待世俗的成就与财富?

佛弟子,应以怎样的态度或方式来对待世俗的成就与财富?

宗萨钦哲仁波切 

本文摘自《八万四千问》


八万四千问(窦靖童旅途的心灵读本。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四年来首部作品:“佛法能够解决你们的所有问题。”) 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果麦文化 出品

当当

佛教如何看待世俗的成就?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或方式来对待财富?

问题并不在于财富或者世俗的成功本身,那些从来都不是问题,对财富和成功的贪婪与执着才是问题。如果你对财富和成功有很大执着,那么不管拥有多少,你总会认为还不够。执着的心识就是这样运转的。

所以,佛教并不把金钱、权力、职位、好车、劳力士手表或者镶金的牙齿看作问题。事实上,如果你想把自己嘴里二十八颗牙全镶成金的,佛教也不反对。佛教反对的是对那些的执着。

也许有人追求世俗的成功是为了能够帮助更多人,在这种情况下,获得越多世俗的成功与收益越好。但是,这种情况下必须谨慎,因为世俗的成功和收益有时非常容易让人沉醉。可能一开始你有着帮助人们的良好意愿,结果却渐渐沉迷于世俗成功的游戏。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就不是你在控制世间的事,而是它们控制了你。

我们应该发愿成为一位好的生意人吗?

一段作为商人的职业生涯可以对世界有很大帮助。事实上,我认为在这个时代,如果我们能够创建一个好的商业社会,那可能是对世界最为关键的贡献之一。

有人认为佛教是反对商业世界的,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完全不是。即使在佛经里,也有很多富裕的商人——例如给孤独长老——成为佛法非常重要的护持者和捐赠者。

商业和其他任何职业一样,包括我所从事的这种理论上来说是给人们传授佛法的工作。如果一个商业人士的动机错了,牵涉进了傲慢和自私的心,可能将会毁灭世界。与此同时,我认为比尔·盖茨、奥伦·巴菲特以及其他一些人通过慈善捐赠所达成的事业是值得称道的,我们都应该随喜。

不幸的是,商业经常通过减少或者侵蚀别的东西来收获利益,例如自然环境。所以我认为,未来一代的商业人士应该真正地学习在双赢的情况下来赚取钱财,而不是以牺牲他人为代价。商业社会可以有比现在更大的愿景和规划。起码,即使一个人很自私,他也可以考虑一下自己的子孙们,想想他们将会怎样在地球上生存。



從我的iPhone傳送

你没发菩提心,悟不了的!

你没发菩提心,悟不了的!



梦参老和尚 

你没有发菩提心,悟不了,为什么?
你连这个娑婆世界的事厌离心还没有,你能离开娑婆世界吗?我们经常念 “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我们大陆上的历代祖师有省庵大师《发菩提心文》、莲池大师发菩提心文(《西方发愿文》)……发菩提心文很多,很笼统。不笼统应该怎样呢?如果大家学习斯里兰卡的《清净道论》,清净道、菩提道,走菩提道、发菩提心的时候,你要入普贤行愿,你必须得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觉悟的心。

觉悟的心包括有几种层次:
第一个,必须对娑婆世界厌离,生厌离心。

有了厌离心了,对娑婆世界心不贪念、意不颠倒。厌离得越究竟,你成就越大。不管你修哪一法门,生极乐世界,你不厌离娑婆世界——娑婆世界的肉又想吃,男女关系你又想得到,又想开大公司、发大财,还能去到极乐世界?那真是做梦了!把这些全放下,得有厌离心。你自己厌离不行啊,还有这么多六亲眷属,还有这么多众生啊。

第二个,大悲心。怜悯众生,
行菩萨道,我要度他们。

我不能因为这种苦难我一个人走了,不行,我得把众生都度了,把这些道理给他们都讲清楚,让他们都明白。但是,这个大悲心啊,容易产生“爱见大悲”——跟我有感情的、跟我说话投得来的、跟我有关系的呀,这个不能有关系户。有关系户是不行的,平等大悲。这个大悲心得有智慧。

第三个,是般若心。

以智慧指导大悲,以大悲心厌离世间,使众生生厌离心。你给他们做榜样,你也离、让他们也离,离啊离,都离了,离娑婆而生极乐。生了极乐世界,把极乐世界和娑婆世界划开了。实际,你生了极乐世界,也就是娑婆世界。

学《华严经》呢,把这个极乐世界里的种种光明瑞相,上头二十层华藏世界,毗卢遮那说的,他这个法身、他所教化的区域,第十三层,叫华藏世界。凡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的、所有说的世界、所有的无量诸佛,都在十三层华藏世界。
有一次,阿难尊者他听到了,他就问释迦牟尼佛,因为他对佛什么话都说的,他毫不拘束的。他说:世尊啊,你在因地大概发愿不清净啊,为什么你这世界这么脏、这么坏、苦难这么多?你说的极乐世界、琉璃光世界、不动世界,那么多世界为什么都很好?

佛没有答复他,文殊师利就答复他了:你说什么?你看到的,我看到的世界就不是这样的。佛用足点大地,马上这个世界变成了华藏世界。这个就是众生的业!

如果这个娑婆世界的苦难,释迦牟尼佛不来发大悲心,咱们怎么离苦呢?都到极乐世界了,谁来度我们呢?你到极乐世界去,马上得请回来!

“不违安养,回入娑婆世界。”你得发这个愿,生得更快一点。
“啊,我们上海龙华寺很舒服。”我们那个道友维那师父说:“住这儿比我们住山里舒服多了,我们就在这儿住着好了。”这能行吗?没有这个缘。我们今天讲这个“华”、“严”,还得有这个“因”。

你是什么因,你就结什么果。那你得找好因。发菩提心,就是因,将来成佛,结菩提果。



從我的iPhone傳送

当你看到你所想出离的事物的过患与虚妄的⼀⾯,并对之感到真正的厌烦,那⼀刻你已经开始出离了...

【宗萨钦哲仁波切】当你看到你所想出离的事物的过患与虚妄的⼀⾯,并对之感到真正的厌烦,那⼀刻你已经开始出离了...

宗萨钦哲仁波切 

本文摘自《八万四千问》


我们有时⼯作繁忙,且需要不断与许多世故的⼈交往,在这样的⽣活状态下,还能修⾏佛法吗?

完成⾃⼰的⽇常⼯作⽽不被染污,就像莲花出淤泥⽽不染⼀样。实际上,莲花也让泥⽔变得更漂亮。我们中的⼀些⼈,由于某些原因,承担着与⼈交往的⼯作或者责任,为此需要穿着讲究,去奢华的餐馆,并去做些徒劳的事。修⾏者知道这⼀切都毫⽆意义,但还是会为了某种更⾼⽬的⽽去做这些事情,⽐如是为了利益他⼈,或者⾄少因为这就是你的⼯作。知其荒谬的同时⽽去做,佛教徒称之为⽅便法门。很多时候,修⾏者会像⼀个伤者混迹⼈群那样去和别⼈交往,总是会⼩⼼提防,不落⼊⼈们的游戏,但也不让他⼈烦恼。参与他们的游戏,但不沉迷其中,甚⾄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设法启迪⼈们的灵感。皈依仪轨中有“不与外道为侣”的颂词,那么佛教徒应该如何对待外道,例如道家和儒家,或没有宗教信仰的朋友?

   当然,这段颂词并不意味着⼀个佛教徒不能和⼀个基督教徒、犹太教徒或者穆斯林教徒待在⼀起,或者以朋友之间的⽅式出去喝酒或者喝咖啡。这些都是可以的。皈依戒⾥这项禁令的意思是,你不应该有这样⼀个在精神上会影响你的精神伴侣。这是因为有的宗教所信仰与宣讲的与佛教⼤相径庭。例如,佛教徒相信因缘,⽽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和穆斯林则相信有⼀个万能的造物主。这是两种不同的见地。佛教徒相信转世,⽽外道不信。佛教徒相信⾮⼆元,⽽外道的见地⾮常⼆元。因此,如果你想要去左边,并且通过皈依确定⽆疑要这样做,那么⼀个向右边⾛的⼈就不该影响你,使你偏离⾃⼰已经选择了的⽅向,否则你会感到困惑。在这⾥,我们并没有判断说其他宗教不如佛教,仅仅是说它们本质上是不同的,⽽你⽆法同时追随两条不同的路径。我遇见⼀些⼈,他们信仰某种特别的路径,声称是基督教、佛教、道教等更多宗教的混合体。我认为这是⼀种很好的尝试,有着善良的意愿,但它不仅不会有效,⽽且对⼈类来讲是种伤害。最好是保持多样性,就像有中国菜、印度菜、法国菜,这样⼈们可以选择。如果以和谐的名义将它们混在⼀起,最终只会做出⼀道不好的菜肴。⾄于儒学,我的理解是,它更像⼀种关于怎样⽣活的社会
伦理与礼仪。儒学对证悟不⼀定感兴趣,既然这样,我看不到重⼤的冲突,你可以信仰佛教,同时应⽤儒家的价值。⼀个道家学者和修⾏者在⼀起,在我看来也有很多助益,但没有必要把道家和佛教混为⼀谈,对这⼆者来说,那都是帮倒忙。

是否必须要到寺院⾥出家,成为僧侣才能修学佛法?什么条件和情况下⼀个⼈应该彻底出离?什么条件和情况下可以在家修学?
有的⼈认为,我们需要出离⼀切,到森林、⼭洞⾥,或者成为僧⼈,才能真正完美地修学佛法。这么想真的是局限了佛法。因为佛陀是那么地全知全能,他所教授的路径⽆限丰富,处于任何境况中的任何⼈都能找到合适的⽅式,⽆论是⼠兵、商⼈、国王、皇后,还是其他任何⾝份。认识到这⼀点是⾮常重要的。

出离家庭⽣活只是⼋万四千法门中的⼀种。出离是⼀种⾮常值得称道和尊敬并令⼈⿎舞的路径,当然应该⿎励。但这并不意味着出离是唯⼀的路径。此外,重要的是,我们得知道为什么要出离诸如家庭和世俗⽣活等等——并不是因为这些事情是邪恶的,⽽是因为它们是种幻觉。理解这⼀点才是究竟的出离,正如出离骄傲、嫉妒、嗔恨以及其他种种令⼈痛苦的情绪才是出离的核⼼⽬的。成为僧⼈并不⼀定能保证这种究竟⽽核⼼的出离。
事实上,正如很多⼈知道的那样,“精神物质主义”⼀直以来都很流⾏。事实上,“精神物质主义”⽐“物质物质主义”要危险得多。这就是为什么,你会看到,⼀些⼤寺庙的住持和僧侣尽管被贴上了“出离者”的标签,却变得⾮常有钱有势,贪婪⽽傲慢。事实上,⽐起那些装作是出离者的僧侣和喇嘛,我会更喜欢阿尔卡彭 ,因为这些僧侣和喇嘛是如此虚伪,他们甚⾄相信⾃⼰是真的出离,⽽那样真的很危险。那么,⼀个⼈在什么条件和情况下应该出离呢?当你真的看到你所想出离的事物的过患与虚妄的⼀⾯,并对之感到真正的厌烦,就是该出离的时候了。事实上,那⼀刻你已经开始出离了。



從我的iPhone傳送

妄想,是你给它的力量!

妄想,是你给它的力量!



净界法师 

我们调伏心中的爱取,不是说我们贪爱外在的世界,其实我们没有一个人会贪爱外在的世界,我们真正在乎的是我们生命当中留下的这种快乐感受的影像,我们真正在乎的是心中的影像,心中的妄想。我们之所以对娑婆世界放不下,是因为你想满足心中的妄想,让这个快乐的影像再一次的出现,所以你要处理的不是外在的问题,是你自己心中的影像。

当然,这个影像是你自己捏造出来的,它本来就没有实体,是你给它力量的。你说,哎哟,我的妄想打这么厉害,我一点办法都没有,其实妄想会对你产生主导,是你给它力量,你抓着它不放,所以它变得势力强大。妄想你只要放下它,它就消失了,你不要抓住它不放就好,因为这些本来就是你捏造出来的东西,我们的心本来清净本然,你自己多事把它捏造出来。

怎么放下心中的妄想呢?佛陀就开导,修无常观,放下今生的妄想;修苦谛观,放下来生的妄想。你心中爱取的妄想放得越彻底,你临终的往生就越有把握。所以我们在修习禅观的第一件事情,好好地面对自己所留下的妄想,跟自己沟通,你抓着这个妄想对你是不利的,它给你的快乐太少,但是你付出的代价太大,得不偿失!

所有世间的快乐,世间上世俗的快乐,每一种快乐你都一定要付出代价,没有例外!有为的快乐,多诸过失!其实我们追求快乐,可以理解,你可以选择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你可以追求无为的快乐,它没有过失。我们透过这样的思惟,试着把过去紧抓不放的妄想放下了,修习出离心,想办法减少心中妄想的影像。



從我的iPhone傳送

诸法是空性的,相也是空性的

诸法是空性的,相也是空性的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诸法是空性的,相也是空性的


空性可分为一般的空性和大空性。既然有大,就应当有小,这难道不是一个观待、相对的东西吗?
 
非常准确!这些名字是相对的东西,但只有这样形容,别无选择。不仅仅是我如今这样说,释迦牟尼佛当初也是这样说的。释迦牟尼佛证悟以后,也只能用人的语言来将自己证悟的境界告诉我们。当我们把大空性的境界纳入语言的框架之内以后,因为语言的框架本身,就是一个颠倒的东西,所以,在此框架内的“空性”、“光明”,也不可能如实地表达该境界。真正能够如实感觉这一境界的,是既不需要语言,也不需要思维,而是我们自己通过修行去证悟。以前讲过,这种境界,就像高原秋天的天空,说它有,却没有任何东西;说没有,却连没有都不存在。


大乘佛法当中讲了二十种空性,其中有一个空性,叫做空空。空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包括以前我们所讲的“空”也不存在的境界。
  
如果不空不存在,空也不存在,那还有什么存在呢?
  
这里面没有什么存在的,这里面没有什么人类,或者天人之类的凡夫语言、思维所能表达、想象出来的东西,这就是大空。这就是中观应成派、他空中观、大圆满的境界,也是禅宗所证悟的境界。虽然这些修法的具体过程各不相同,但通过修行,它们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当走到终点的时候,它们就在同一个地方汇合了。
  
虽然我们现在还是凡夫,但通过大圆满、禅宗等等的修行,在粗大念头稍稍离开的时候,我们还是有办法看到这个东西的。这就像太阳即将升起之前的曙光一样,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空性曙光”。
  
虽然能看见曙光,但真正的“空性太阳”,却是一地菩萨以后才能看到的。


怎样才能证悟这样的境界呢?
  
具体的顺序就是:首先通过修持外加行来培养出离心,再依靠内加行来培植菩提心,同时适当地积累资粮、清净罪业,因为此时想完全清净罪业是不可能的。在此之后,便去寻找一个合适的环境,并安排好适当的生活,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能对上师三宝、对大圆满有足够的信心,我们就有机会通过空性的修法看到这一切。
  
综上所述,经文当中所说的“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果展开来讲,就是“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异空,空不异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想不异空,空不异想;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识即是空,空即是识,识不异空,空不异识。”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空,相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这一段藏汉文的版本差不多,只有第一句稍有不同,在藏文版的这段话当中,讲了八种甚深道——空、相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而汉文版当中只有七种。
  
观世音菩萨继续说道:“舍利子,是诸法空相(空,相空)”,舍利子,因为前面所讲的种种原因,所以诸法是空性的,相也是空性的。
  
“相”指什么呢?就是我们刚才所讲的分别:红、白、黄、绿、高、低、左、右等等。
  
“不生不灭”,诸法为什么不生呢?这个很简单,我们已经讲过很多次了。如果诸法要生,肯定需要因和缘,有了因缘、有了因果的关系,才能产生。虽然在不观察的情况下,我们都承认因果关系,连目不识丁的农夫,也知道稻种播下去以后,就会生出稻芽,但这些都是未经观察的结论。通过以前三番五次的分析,我们都已经知道,无论怎样分析思维,最终都找不到一个合理的因果关系。
  
此处要申明一点,不是“找不到”,而应当是发现根本没有因果关系。以前我也说了,“找不到”和“找到空性”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能有误会。如果根本没有因果关系,就等于是没有因果了。既然没有因果,那又怎样产生呢?如果没有因都可以产生,那随时随地都可以无缘无故地产生,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一切万法是不可能产生的。既然不生,也就不可能灭,所以说“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从本体的角度来说,因为无始以来,包括任何物质和精神在内的一切法,就从来没有存在过,所以,烦恼和罪业也不存在,所以说“不垢”;
  
既然没有烦恼和罪业,又怎么会有它们的干净呢?清净和污垢,是相对的东西,既然没有污垢,就没有清净,所以说“不净”。
  
“不增不减”,功德既不会增长,罪业也不会减少。
  
从世俗谛或者凡夫的角度而言,凡夫通过学佛、修行,乃至成佛,就增长了很大的功德;在功德增长的同时,罪业也就减少了。其实,所谓世俗谛的意思,也就是幻觉。在幻觉当中,不空、有相、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增、有减,但是,除了空性以外,没有相、没有生、没有灭、没有垢、没有净、没有增、没有减,这叫做现空双运。
  
以上八个要点,被称为“八种甚深道”。



從我的iPhone傳送

你的起心动念,对生命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你的起心动念,对生命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净界法师 

在大乘佛法当中讲到了这个阿赖耶识缘起。这样的一个缘起法是非常微细、非常深入的探讨,不是凡夫、二乘所能了解的。
在大乘的缘起论当中,小乘所谈到的缘起叫作“业感缘起” 。就是说小乘佛法在谈因果的时候是偏重在业力,根据行为的本身来判定你的结果。

大乘佛法判定缘起,除了你的业力以外,你的心念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从业力跟心念的和合来探讨缘起,叫“赖耶缘起” 。这样的缘起法就“极细甚深”。

比如在经典上讲到说,有两个女居士,都到山中去采花。采了很多花以后,两个人就希望把这些花供养佛陀。

这个时候其中一个居士就把她自己的花亲自一个人去供养佛陀,另外一个女居士把这个花就平均分给很多人,带了很多人一起去供佛。这个时候有人就问:这两个,一个人是她自己去供佛,另外一个是带很多人去供佛,这两个以后的果报是怎么样呢?问一个阿罗汉。阿罗汉说他不清楚。

这个时候阿罗汉就用神通力带着这些人到了兜率天问弥勒菩萨。弥勒菩萨说:单独供佛的这个人,以后的果报是阿罗汉果;带了很多人去供佛的这个居士,以后是成就无上菩提、万德庄严的佛果。
就是说,同样的一个业力的造作,都是供佛,但是因为心念的不同,对果报会有不同的主导。
以心念来当作业力的主导,这样的缘起观在大乘佛法是“极细甚深”的。你的一个起心动念,对生命都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不是仅看行为本身。这样的大乘缘起是“极细甚深”的。

附:唯识名词解释
1、【阿赖耶识】
为梵语 alaya 之音译。唯识宗立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此即八识之一。又作阿黎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种子而不失不坏。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起万法的种子,故亦称种子识。在“三能变”中,此称为“初能变识”。

《大乘广五蕴论》称:“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一切种子,又摄藏我慢相故,又能缘身为境界故。又此亦名阿陀那识,执持身故。”如论文所言,阿赖耶识摄藏一切种子,生起万法,故称之为宇宙人生本源。阿赖耶识义译为藏识。藏有三义,曰能藏、所藏、执藏。能藏者,此识贮藏万法种子,此识是能藏,种子是所藏;所藏者,种子起现行,受七转识熏习,受熏的新种子再藏入此识,此时新种子是能藏,此识是所藏;执藏者,第七识妄执第八识见分为“我”,就第七识执持此识来说,称为执藏,亦称我爱执藏。

2、【业感缘起】
四种缘起之一。谓世间一切现象与有情的生死流转,皆由众生之业因所生起。小乘诸宗派皆持此说,尤以说一切有部为然。此指有情众生的果报,有正报与依报之别,正报有美丑、智愚等差别,依报有山川、草木等差别。此等果报之苦厌乐爱,千态万状,一一皆由业力之所感。有情众生以身、语、意,日夜造作,所行善恶诸事虽于刹那间即幻灭,然所造之业必于现世或来世招感相应之结果;

即因各类业力之复杂关系,遂形成此世界千差万别之现象。解释此等差别世界之一切现象,即十二缘起,小乘诸部立之为业感缘起说。后来,唯识宗更进而立赖耶缘起之说,并以阿赖耶识为业感缘起之根本。见《俱舍论》卷十三。

3、【赖耶缘起】
四种缘起之一。这是唯识宗对于宇宙万法生起的解说。阿赖耶识摄持万法种子,事实上所谓识者,即是功能,此功能在潜伏状态时,不称识而称种子,在种子生起“现行”时,不称种子而称识。

种子是潜在的功能,识是此潜在功能生起作用时的名称。种子生现行,生出八识识体,名曰因能变;识体各各生起相见二分,名曰果能变。相分是宇宙万法差别相状,见分是主观的认识作用。所谓阿赖耶缘起,就是阿赖耶识中万法种子,仗因托缘,生起现象世界的意思。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 著

阅读 325



從我的iPhone傳送

一个苦行修圆满的人,他的心会照出自性的灵光。

一个苦行修圆满的人,他的心会照出自性的灵光。



广钦老和尚 

我们这个色身会生老病死,终有一天要丢弃,是没有用的东西,我们要舍身,利用这躯壳来修苦行,磨炼它,不要太顾惜它,以去掉对这个形相的执着。一个苦行修圆满的人,他的心会照出自性的灵光,会照出过去的事情来。

出家了非比在家人,要看破名利、澹泊一切、不去攀缘。修行是自自然然的,你修到那里,韦陀菩萨自然拥护你到那里。要尽心常住的事情,才能增加福慧,否则一辈子不能了脱。

如果生死已经了脱,能弘法利生,到那时候,虽然我们不求名利,名利自然也会跟着而来。如果我们能把这个心修得清净,那么临终时,这个心便投入莲花,由西方莲池自然化生,而不是经由父母精血而来的秽体。如果由父母体生的还是有生死轮回。

虽然我们现在生在娑婆世界,但是如果念佛,心净则国土净,心清净无烦恼、无妄想,则也是净土。此是娑婆净土,心即是西方。出家人一样仍需要地理,但是要看道行,道行如果有修到那里,就能感化,则地理、人理、天理,都包含在修行中,所以说出家人修行是根本。
受戒是受什么?是受忍辱,依忍辱修行是根本。照这样去做,到那里都能感化人,修忍辱就有德行,不但人见生欢喜,也可感化人。
修行是要到那里都一样,都能自在,修行就是要修这些。

照师父的话修行,边做事边念佛,去除我执和法执,智慧才会开,智慧是无色相的,抓也抓不到,智慧开时自己也不知道,碰到事情一动,就知道如何去处理,这才是智慧。经藏在那里?经藏在我们的心中。但这要开智慧才有办法,智慧不开,看经书是迷迷煳煳的。若智慧开,则看经书会觉得很熟,而且又会领悟出一些真理来。

打法器、唱诵梵呗,这些都是自然会的,不是刻意去学的,智慧开了自然而然就会了。人有生、老、病、死、爱别离等八苦,如果有愿力修苦行,以后会有小神通,什么事到那里都知道,自己会有所觉,自己就有主。

现在承天寺,来的人什么样子都有,但闹中取静,才是真修行。有的人还跑去大马路旁修行,甚至车子开过去,他也没有感觉。要注意自己的心,要的是内心自然生法喜,不要因外面环境好而欢喜,要照顾自己的心,不要在意外面的境界,要修到我没有怎么样。

凡事不是光用嘴巴说,或是去分别的,而是自己开智慧体会出来的。
不要祈望施主送东西来,不要依靠施主,只要努力修行,有了成就,天龙八部都会拥护我们。



從我的iPhone傳送

法界就是明空无别的光明心

法界就是明空无别的光明心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法界就是
明空无别的光明心


抛开布施、持戒、忍辱等六度万行不说,释迦牟尼佛讲的大乘佛教的见解,可以分为两种,一个是空性,另外一个就是光明,因为有这两个见解,所以佛就转了第二转法轮和第三转法轮。因为佛传了第二和第三转法轮,所以大乘论典有弥勒菩萨的传承和文殊菩萨的传承,其中弥勒菩萨、无著菩萨的传承,主要讲心的本性光明;文殊菩萨和龙树菩萨的传承,主要讲心的本性空性。因为有了两种不同的论典,或者说有了两个不同的心的本性,所以就有了两种不同的二谛。因为有了两种不同的二谛,所以才有了两种不同的因。

从第二转法轮的角度来说,法界仅仅指空性。最多像中观应成派的论师所说,是没有任何执着,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中观他空派的上师会告诉我们,法界就是光明;密宗上师则会说,法界就是明空无别。因为密宗既不强调光明,也不强调空性,而是将二者有机地平衡起来,空性就是光明,光明就是空性,法界就是如来藏,如来藏就是法界,藏文里面也称为平等一体、明空无别的光明心。此处的“心”,并不是指我们现在这颗能够思维的心或阿赖耶识,而表示佛的智慧。

《赞法界颂》所指的法界,就是如来藏或佛性。虽然本论的文字当中,没有说本论是如来藏赞或佛性赞,而说的是《赞法界颂》,但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法界”:一切有部、经部、唯识宗、自空中观、他空中观与密宗,都会讲法界这个词,但其中所赋予的内涵却是各不相同的。

佛教各大教派的见解就是这样层层递进且越来越接近于万法实相。

“赞”:有很多的解释方法,此处可解释为赞扬、称赞。


 顶礼句

归命十方佛,法身及报化,愿共诸众生,速成法界性。

此偈颂藏文版中没有。

“归命”也即梵文中的“南无”。南无有多种解释,简单地说,就是顶礼、皈依。将自己的整个生命与全部心灵,都皈于十方佛的法身、报身与化身。

小乘佛教只承认化身和法身,不承认报身。《俱舍论》中根本不提报身,而只提到了化身和法身。其法身所诠释的实质内容,也与大乘所指的有所不同。

因为大乘佛法承认报身,并认为报身是不灭的,所以小乘行人就认为,大乘佛法是印度的婆罗门教,就像某些人说密法是受了婆罗门教的影响一样。

大乘佛教不仅承许三身,甚至承认四身或五身,但除了三身以外,四身与五身都是不同的分类而已,实际上也不外乎三身。

三身也分胜义谛的三身和世俗谛的三身。世俗谛的三身,也即一般公认的三身。胜义谛最了义、最究竟的三身,也即心的本性——心的本性空性为法身,心的本性光明为报身,空性和光明无二无别为化身。

“愿共诸众生,速成法界性”:愿与一切众生迅速证悟、体证与法界无二无别之本体。

称赞众生阶段的法界

轮回三恶道,法界理凝然,本来常清净,诸相不能迁。

无论从世俗谛的角度看来,轮回三恶道是如何痛苦、恐怖、无常、不净、变化莫测,但法界永远都是凝然不动、常住不灭、永不改变、清净无垢的。虽然从凡夫的角度来看有很多相,但任何现象都不能使法界受到影响或迁移。

本来整个轮回都是痛苦的,但三恶趣的痛苦最剧烈,所以此处只强调了三恶趣。

本论中有很多“理”字,意即真理、胜义谛。

“相”:众生所见所闻,以及心里显现出来的一切有为法,比如:红、黄、白等颜色,圆、方、长等形状,痛、不痛,快乐等感受,都叫作“相”。

此偈颂的内容非常深,大圆满中很多大家认为非常了不起的词句,其内在真实含义也与此并无二致。但因为我们没有证悟,故而始终感觉不到不变、不灭的法界。我们感觉到的,就是无常、痛苦、不清净、烦恼,但法界却是永远清净的。

就像天空中有乌云的时候,我们在地上既看不到蓝天,也感觉不到是乌云遮蔽了天空。当乌云慢慢消散,露出碧蓝通彻的天空以后,我们才知道,原来天空是永恒不灭的,其中没有任何造作的有为法,它不会受外界的任何影响,永远都是如此。即使我们感觉不到它,但它依然存在。

同样,当我们心里生起粗大烦恼,并导致了极大痛苦的时候,心的本性也是岿然不动、光明无碍的。

譬如说,当我们做了噩梦,感到恐怖万状、悲恸欲绝的时候,如果能立即醒过来,则所有的现象与痛苦也一扫而空。同样,如果真正能证悟心的本性,则一切的痛苦和烦恼也能当下化解。这不是要把不清净的现象推翻,然后去另外证悟一个心的本性,而是在痛苦和烦恼存在的当下,一切就是本来清净的。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并非易事了。所以之前我们要做很多的功课——修加行、行持六度万行等等。



從我的iPhone傳送

凡夫一个最大的问题:太重视外在因缘。

凡夫一个最大的问题:太重视外在因缘。



净界法师 

佛法在解读人生,佛陀主要是讲到一种观念,就是诸法因缘生,佛陀是用因缘的角度来解读这错综复杂的人生。
那么因缘,我们看经典里面佛陀讲因缘的时候,他是分成两部分来说明的:第一个从空间上来说,因缘有内外的差别。什么叫外因缘呢?就是我们多生多劫的业力所变现的果报,比方说你会长得什么样子,比方说你会从事什么工作,比方说你的家庭有什么样的成员,那么这个果报,它是很多生、很多生的业力的成熟表现出来的,这个外在的因缘是无解的。

所以你看佛陀只有讲一句话就讲完了,我们对于外在的因缘,佛陀是怎么说: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这个地方只有一个方法有解,就是放下、认命,其它都无解,因为它不是一生,它错综复杂。

但是我们众生最大的盲点,就是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在没有答案的地方,然后纠缠不清,结果把今生都浪费掉了。我们凡夫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太重视外在因缘。其实这是树的水果,你要吃就吃,不吃走就好了,你可以不受,你可以轻轻地走过去,你要吃下去,问题就复杂了。

所以佛陀对于外在的因缘,佛陀劝我们的,你看佛陀的态度,是叫你看破、放下,认命了。

那么另外一块是内在的因缘,它不是水果,它是无量无边的种子,这个要小心了!就是我们内心的心念,我们的思想,这一块是我们该经营的。其实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必须把精神体力放在经营内因缘,而不是经营外因缘。因为外因缘我刚刚讲过,是无解的,无解!那么内因缘,我们看我们一念的思想,佛陀在解释内因缘,他解释得很详细,大方向它分成三块:第一个,过去的因缘;第二个现在的因缘;第三个未来的因缘。

所谓的现在,当然跟过去有关,它也就跟未来有关,所以佛陀他讲这个内因缘,他用水流思想,说什么是我们内心的世界呢?人生就是一个无止境的水流,他从水流的思想,我们得到了两个观察:第一个我们把这个水流切开来,我们往过去看,你要知道一件事,你从什么地方来?第二个往未来看,你将往哪里而去?

所以佛教主要是处理两件事情:第一个处理你的过去所留下来的痕迹,你从什么地方来?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从第一谛来看,从根本义来看,我们从空性而来。人生没有开始,如果有开始的话,你就不能改变,因为它缘生嘛,它怎么会有开始呢?它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所以它没有一个真实的开始,那这一块我们不谈第一谛的问题。



從我的iPhone傳送

空性与不清净的现象是不违背的

空性与不清净的现象是不违背的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成智青莲花论》略释
须得受过四级以上灌顶者
方能阅读此文

空性与不清净的现象是不违背的
来自慈诚罗珠堪布

三要视光明。道相皆圆满,
一切幻相尽,即生大虹身。

“三要视光明”,目前对我们而言,这些修法都是很遥远的,现在还不着急。现在很多人经常四川、青海、西藏到处跑来跑去地听大圆满,有些甚至跑到海外去听。结果有没有证悟呢?对法的渴望是很好的,是非常有功德的。但如果根机不成熟,的确没有办法,任何上师都没有办法。

“道相皆圆满,一切幻相尽,即生大虹身。”当这些修法都修完,修道的标准都圆满以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不清净世界等幻相,都将消失无踪,而代之以清净的佛刹。哪怕在这一生当中,就可以成就虹身。当然,在一生当中能够虹身的,毕竟是凤毛麟角。但在大圆满的修行历史上,还是有很多即生成就虹身的事例。


自成觉性道,下道皆圆满。
违智无明心,此乃大对治。

“自成觉性道”,在我们自己的内心当中,恒常具备着天然自成的佛的觉性智慧。修持这种觉性智慧的道,就是大圆满的道。

“下道皆圆满”,在大圆满的道当中,圆满具足了大圆满以下的无上瑜伽等内密、外密、第三转法轮、第二转法轮以及第一转法轮的所有修法。如果证悟了大圆满,其他的所有成就、见解与境界也都圆满了。

“违智无明心,此乃大对治。”直接与智慧相违的,就是无明。“此”,指的是“自成觉性道”,也即大圆满的道,是断除无明最特别的大对治。

勤修别之道,与此无直违,
二障不断根。

“勤修别之道,与此无直违。”即使我们勤勤恳恳地修持其他法门,也与无明没有直接的矛盾与冲突。意思是说,如果我们修其他法门,比如显宗讲的空性,因为空性和执着是相违的,所以能断除人我执和法我执等等。但空性与不清净的现象是不违背的,空性的修法只能告诉我们,这张桌子不是实有的,是幻觉,是空性,却不能告诉我们这张桌子是清净的,是佛的坛城。所以哪怕空性修得再好,也只能断除我们对这张桌子的实有执着,而无法断除不清净的现象。其他诸如出离心、菩提心,就连执着都不一定能够断除了,因为出离心和世俗菩提心与执着是不矛盾的,只有胜义菩提心才与执着是矛盾的。

而大圆满里面,则包括了空性、光明、佛的坛城等所有境界,修了大圆满以后,可以对治执着、不清净以及万法不是佛的坛城等等的一切无明观念,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所以叫做大对治。至于其他法门,则都是小对治,因为只能解决一部分的问题。

“二障不断根”因为其他法门都是小对治,只能断除一部分的执着,而无法断除所有的根本。在我们对轮回现象的执着当中,包含了两种执着:一种是实有的执着,另一种,是清净的执着。这些都属于所知障。即使证悟了空性,但如果没有把万法看成是佛的坛城,也是一种所知障。可见,其他法门都无法彻底断除所知障的根源。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0年9月15日 星期二

如何理解「鬼怕恶人」?

如何理解「鬼怕恶人」?

梦参老和尚 

我们出家人没有特殊因缘,也不会去招惹,人一说你就去治病了,也不要逞能,逞能是不行的。要考虑你的功力够不够,如果功力不够,你有亏心事也不要惹人家。惹人家你倒霉,自己还不清净——人还可以欺骗一下,鬼神你欺骗不了,它是有通的。

“夜梦恶鬼,乃及家亲”,现在很多道友不是有这种情况吗?遇到心里不安定、发烦的时候多念地藏菩萨圣号,你不要出声,自己念吧。或者夜里梦见很不清净,或晚上一睡觉鬼就来了,这种事情很多。

为什么我们信了佛或者出了家之后,还有这种现象呢?以前怎么没有?这是个问号。有人这样问过我。中国有句老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句话不是说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是就从今天起,放下屠刀,止恶行善。

大家学戒律,知道止持与做持。止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你要去做。我们一天都要做羯摩法,这是什么意思呢?要办佛事,按照佛的教导去办事。止,你不做恶,但是善业你做吗?

一念之差会找上你的,因为你过去是恶人,不敢找你——你比他还恶,恶鬼不敢找你。鬼怕恶人,意思就是你的业比他的业障还大,他不跟你斗业障。

他找到你是你回心转意了、要做好事,好吧,你做好事,那你欠我的债该还我。

你做的好事特大,他也不敢找你要,近不了你的身边。大家拜《三昧水忏》,悟达国师因为一念之差,冤业就找上来了,那叫冤业病。

我在北京有一个道友问我,他说:“我信佛45年了,也没懈怠过,但是为什么佛菩萨都不加持我?一回比一回困难,困难越大,我没法磕头了,佛都不信了。”
我说:“你不信马上就好。”
他说:“真的吗?”

我说:“你试验一下,做恶去,马上就好。”

他说:“为什么?”
我说:“你周围的善神那么多,使你今生能够成就,乃至于得相应,能生极乐世界。”

如果你一退念,波旬(魔王)的子弟兵就来了,他会让你一切顺当。但最后的恶果呢,再来一世就不是这样子了。要懂因果,要这样理解。应该怎么办呢?在你不如意的时候,甘心领受。现在你才受一点,比下地狱好多了。



從我的iPhone傳送

金刚乘伟大的地方就在于,在你思考的那一刻,你也可以修复三昧耶戒...

金刚乘伟大的地方就在于,在你思考的那一刻,你也可以修复三昧耶戒...

宗萨钦哲仁波切 

本文摘自《八万四千问》

声闻乘、菩萨乘和金刚乘的修行者所受持的戒律有何区别?
因为众生根器不同,所以佛教的见地呈现的方式也不同。从究竟上来说都是同样的见地,只是剂量不同。对于能力弱一些的人,需要更多定义好的行为准则,例如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等。然而追随大乘的人应该具有更广大的能力,所以给他们更广大些的见地,其中包含更加概括性的定义。

这使得菩萨道更加复杂,而同时又有着丰厚回报,因为如果在行为上没有利益众生,即便不杀生、不妄语或者不偷盗,也可能是违犯了戒律。

对于能力较弱的人,解决方案和问题本身被定义和区分得非常清楚。然而,对于更高根器的人,从究竟意义上来讲,这二者之间不存在区别。问题本身就是解决方案,密续就是这样传授的。



所以,广义地说,不同乘中戒律的关键区别在于,声闻乘所禁止的,在大乘佛教中可能被允许;大乘佛教所禁止的,在密乘佛教中可能被允许。修行金刚乘成佛比其他乘要快得多?“快”和“慢”是从修行者的角度而言,并且只是相对的概念。但作为一种方法,金刚乘确实更快。举例说,你很渴,我们知道你的渴需要通过喝水来解除,但是我们遇到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你不相信水确实是水。

所以我们只得骗你喝,把水说成牛奶、蜂蜜、橙汁或者其他什么。我们给水染色,让它看上去更有吸引力,然后我们才能让你喝。这个过程需要些时间,因为我们必须榨柠檬汁、给水染色、做上不同的标记,并说服你接受它对你有好处,等等。但是如果你有能力看到水就直接接受它是水,那么工作就完成了,你直接喝就行了。



重要的是,要知道,当我们说金刚乘是较快的路径,我们纯粹是从路径的角度说的,然而事实上,需要花多少时间真的取决于修行的人。有的人可能很谨慎,因而选择较长而安全的路;有的人可能会选择一条捷径,但路上会有很多障碍。如果不知道如何应对这些障碍,本来是走了捷径的人可能反而比选择长路的人更晚到达目的地。在金刚乘中,守持密乘戒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事情吗?

很难。在你思考的那一刻,你就违犯了三昧耶戒。但是金刚乘伟大的地方就在于,在你思考的那一刻,你也可以修复三昧耶戒。所以这是一条非常非常非常美丽的路径。从究竟意义上来说,修复它比违犯它有更多的机会成功。原因是当你修复的时候,你就距离真理更近,而真理永远不会失败。

正是这一点使得金刚乘非常殊胜。

例如,如果你受戒过午不食,而你又碰巧吃了点东西,你就犯戒了,你不能吐出来然后说你没有吃。然而在金刚乘中,如果你认为一个人漂亮或者一个人很丑,你就犯戒了,但是你可以通过持咒、应用见地以及立刻纠正这个念头来修复它。此外还有一些修法,照之修持,只是以某种见地吃一片饼干,就可以积累比邀请几千尊佛共进午餐还要大的功德。所以不去修行金刚乘,那一定是疯了。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