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4日 星期六

所有智慧的来源,只有二种情况:听闻正法、如理思惟

所有智慧的来源,只有二种情况:听闻正法、如理思惟!
净界法师

我们从凡夫有所得的妄想执着当中,以这样的心态要跟诸法的真理相应,这当中有二个方法不可以缺少:

第一个「由闻熏习种类」,就是你刚开始要听闻大乘佛法的甚深法义,特别对于诸法三自相的道理,所谓的「遍计本空,依他如幻」,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内涵?你要很清楚的了解。就是透过听「闻」的「熏习」,而产生一种「种类」,这个「种类」就是跟真理是同类,也就是说产生一种随顺于真理的种子,透过大乘佛法的「熏习」,内心产生一种随顺于真理的善根种子,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所谓的闻所成慧。
第二件事情呢?「如理作意」。当我们把这样佛法的道理,听闻明白以后,一天当中应该拨出一点空闲的时间,把这些道理重复的思惟,内心当中产生坚定的理解。前面是一种种子,这个地方是讲观照的现行,这个叫思所成慧。透过听闻跟如理思惟,会有什么结果呢?这个地方产生了第三种结果,「似法似义有见意言」。这个时候,我们对于生命的真相,这种「似法似义」,对于佛法这样的一种义理,会产生一种相似的理解,或者说一种相似的观照。

比如说,我们凡夫的思想,对生命的了解,都是非常极端的,一般人都是很极端的。当他生命在的时候,他永远保持常见,他不知道他要死亡,他不知道人生是短短几十年,人生只是个过客,他不知道。他作了很长远很长远的布局,他在生命还在的时候是落入常见;当他死亡到来的时候,往往产生断见,认为死亡就是生命的毁灭,开始恐怖:这都是不对的,这二种知见都是错误的。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了解生命现象呢?我们刚开始一定要听闻佛陀的教诲,佛陀说:生命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我们从水流当中去了解,哦,原来生命是像水流一样,它虽然变化,有很多的波浪,但是它可是相续的,有前生、有今生、有来生。所以我们从水流的相续、变化,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真相,不偏断见、也不偏常见。所以我们对诸法实相的了解,一定要透过对佛法的听闻,然后如理的思惟才能够产生,这就是我们修习止观的一个主要依据。

佛法的修学跟外道最大差异:外道的修学,它不重视所谓的传承;只有佛法,它一定要有三世诸佛、历代祖师的清净传承。外道他在禅定当中想出一个观念,他出来就叫弟子照着做,持牛戒、持狗戒,都是这样子,无本之学,没有根本。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说明所有智慧的来源,只有二种情况:第一个是听闻正法,第二个是如理思惟,产生对法义随顺的相似观照、相似理解,这就是我们修习止观智慧生起的因缘。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39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你要不断的听闻圣贤的教诲、思惟圣贤的教诲,这很关键。

你要不断的听闻圣贤的教诲、思惟圣贤的教诲,这很关键。
净界法师

以诸菩萨,如是如实,为入唯识,勤修加行。

--《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
怎么样才能悟入遍计所执性呢?要怎么做?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他应该要「如是」,「如是」就是根据前面的四寻思,观察我现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正报身心,招感外面的依报环境呢?都是我刚开始动了一个名言概念,产生这样的理解,然后我去追求,所以现在的果报产生这样的自体跟别人的差别。
你根据这样「如是」的观察,内心应该保持一个「如实」,「如实」就是很认真专注的去思惟观察,然后,「为」了悟「入唯识」实性的缘故,「勤修加行」,你要不间断的去修行四寻思的加行。
这个地方为什么讲「勤修加行」呢?古德注解上说:一个菩萨深深的了解到「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痛苦的根源,跟别人完全没有关系。我们一个人会有痛苦,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有不好的联想,所以才会有痛苦。为什么圣人没有痛苦?圣人他处在这种五浊恶世,他没有痛苦,因为他没有这种错误的联想。

所以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我们一种错误的名言,这个是痛苦的根源,应该要消灭的。所以菩萨要离开痛苦,应该要「勤加」的修习四寻思,把这个痛苦的根源找到,然后用空性的正见把它消灭掉,这叫「勤修加行」。

这个地方是说:当我们知道痛苦的根源是心灵错误的联想,这样是不够的,你要不间断的去对治它,不间断的。因为在我们心中,它是非常熟练的一个境界,是一个熟境界,因为我们长时间都是往这个方向思考,它在心中已经走出一条很深很深的鸿沟了,你要把它填平不容易。

所以我们读古代的圣贤书,《论语》第一篇告诉所有的君子立身处世之道,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读圣贤书,一定要不断的复习、不断的温习,所以古人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因为你三天都没有修学圣贤的教诲,那只有一个结果:你跟妄想打成一片,没有第三种结果。

我经常听到一些同参道友跟我说:法师啊!其实你讲的道理我早就知道了(哈~~),其实我对这种人是满担心的,因为你怎么能够把修学佛法,永远停留在「知道」!如果你修学佛法永远停留在知道,你的生命在这个层次不断的空转,你就很难突破,因为你根本没有勤修加行。没有勤修加行,你心中错误的联想,没有办法对治,就不能提升你的生命现象,不可能!

所以这个地方,他的成败关键,我们一个人在学佛的过程当中,是不是会不断的突破,或者永远停在原地,甚至于退步?就是你要不断的听闻圣贤的教诲、思惟圣贤的教诲,这是一个关键。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39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停止你的妄想吧!

停止你的妄想吧!
宣化上人

诸位坐在禅堂里,表面上在打禅七,可是在心里是打妄想。这个妄想,忽然而天,忽然而地,忽然而饿鬼,忽然而畜生。种种妄想,都离不开贪瞋痴。说是勤修戒定慧,可是不修戒定慧;说是息灭贪瞋痴,可是不息贪瞋痴,就是这样的怪。不但一生一世是这样,而且生生世世都是这样。

所以在六道轮回中,头出头没永不停止。做狗的时候,觉得是第一。做猫的时候,也觉得是第一。总而言之,无论做什么众生,总觉得自己是第一。为什么?因为有无明的执着。如果真心修道,努力参禅,即能解脱轮回之苦,证得涅槃之乐。

有的人修行不认真,随梆唱影,在禅堂混光阴。人家坐我也坐,人家行我也行,人家怎样我就怎样。把生死的问题,抛到九霄云外,一点也不认为重要。不肯真正用功,不肯决心修道,又不肯把妄想打死。坐在那里,打一个妄想又一个妄想,没有停止的时候。一天打了八万四千个妄想,还觉不够。妄想!妄想!被妄想搞得心乱如麻,神魂颠倒,太可怜啦!

那么,怎样才能不打妄想?别无二法,就是参话头。话头虽然也是妄想,可是它能令你的精神集中,不向外驰求。这是以毒攻毒的办法,用一个妄想来控制多个妄想,将一个妄想参来参去,就没有妄想。到了没有妄想的境界,便是开悟的时机,这时候,或一言、或一行、或一举、或一动,都是开悟的钥匙。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离开你的分别心,这一切的好坏、得失都不存在。

离开你的分别心,这一切的好坏、得失都不存在。
净界法师

我们如何根据大乘佛菩萨的教诲来修习「遍计本空」呢?大乘止观是消灭心中的执取,怎么消灭呢?这个时候你要依止「似文、似义」的「意言」,就是前面说过的,依止对大乘佛法的听闻,产生一种相似的理解、相似的观照,就是依止大乘的「文义」生起了观照。怎么观照呢?我们「推求」心中,有很多很多的「名」言,我们心中跟人事接触:诶,我看这个人,这个人是好人、是我的亲属、是我的朋友,你产生这样的联想;这个人是一个坏人,他对我很多的伤害,我们也产生这样的联想。

我们刚开始还没修止观之前,我们总是认为这样的外境是真实的,它跟我的想法没有关系,它永远都是有独立体性的。就是所谓的好人、坏人,这件事情是得、是失,它是离开我们的心,有独立体性的,它是有自主性的,不能改变的。但这样的想法是错的,因为所有外境的安立,「唯是意言」,其实都是我们第六意识的虚妄分别心,或者说虚妄的联想所引生的。

「推求此文名之义,亦唯意言」,当我们安立很多名言──好人、坏人的时候,我们就产生不同的见解,这个叫「义」相,其实这个「义」相,也是我们第六意识再一次的分别产生。由这个「名、义」所带动的一切法的「自性」,跟一切法的「差别」,都是我们内心的分别心所「假立」的。因为你有不同的分别心,所以这些人事就扮演不同的角色。他扮演什么角色,不是他有体性,是你自己安立他扮演这个角色,这些都是一个「假立」,内心的分别所假立的。离开你的分别心,这一切的好坏、得失都不存在。

这个观念我们说明一下。佛法对生命的看法,认为生命有二层次的差别:第一个叫依他起性,就是我们前生的业力所变现的果报,叫依他起,依托众缘的业力而引生。这个依他起性你不能破坏的,你生长在人道,你有什么的果报,这一部分修习空观是不能伤害的,这个因缘法不能破坏它。空观如果能够破坏因缘,那这个就是断灭见。修学佛法不能破坏因果的,不管是因、不管是果都要保存。所以由业力所变现的一切法这一部分,修空观你不要去动它。

那我们要破坏什么呢?就是当这个果报出现以后,我们的分别心去受用这个果报的时候,产生很多很多的联想,这个就是你要破坏的了,就是遍计执。你安立很多的名言,产生很多的联想,这一部分是我们大乘止观所要破的,所以你不要破坏错了。我们现在应该很冷静的回顾过去的生命,到底我们做错了什么?才会让自己痛苦。

我们产生很多的联想,当然不能说联想错,因为佛菩萨也有很多的观想,若佛菩萨要没有任何的想法,佛菩萨是没有办法度化众生的。我们凡夫联想的错误点到底在哪里?这个值得我们反省。我们的错误点,就是我们的联想是一个单向的思考。当我们看到一个好人,我们就认为这个人绝对是好人;这个人是一个坏人。人有好坏,事有得失,这件事情对我有利,这件事情对我有伤害,就是我们心中的联想是不平等,内心不平等,就是有所执取。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39
阅读 525
在看15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佛陀传授了“在家众”如何证悟的道路,而了解这一点是绝对重要的。 宗萨钦哲仁波切

佛陀传授了“在家众”如何证悟的道路,而了解这一点是绝对重要的。
宗萨钦哲仁波切


首先,有一点很重要,大家应该知道持守出家戒律并不是修行的唯一方法。

很多传统的社会让你相信,做一个好的佛教徒,就一定要是个出家人,不是吗?很多人似乎受到这样的影响而这么认为。大家应该知道这不是真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出家戒”只是佛陀许许多多教法中的其中一个,只是八万四千法门中的其中一个,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教法可以遵循。

即使在声闻乘这样非常重视出家戒律的传承里,在家众也从来没有被排除在外。

佛陀传授了“在家众”如何证悟的道路,而了解这一点是绝对重要的。否则佛陀的教法会变得非常片面,变得只是为某种类型的人而传授,那问题就大了,佛法会变得像另一种阶级制度。

而另外一种极端的想法是人们因为误导而相信密乘就是没有戒律。你知道我的意思吗?我这样说对不对?一般人会想:“噢,如果你是金刚乘或密乘的修行人,你就不用受戒,你可以有女人、喝酒啊等等东西。”

这也不是真的。有非常多的密乘修行者是修持出家戒的。

所有佛陀的方便法门都是如此,当它们慢慢地进入人的意识,遇到了人的习性、传统、禁忌、心理障碍、假设和坚持的原则,这种种因素就可能影响佛陀教法被修习的方法。

譬如说,在西藏,像大宝法王、甘丹赤巴之类的寺院,如果它们的传承上师突然有了女朋友或结了婚,一般人,甚至我自己,都可能会感到非常惊讶。

虽然这样的事情以前也发生过,例如第六世的嘉华喇嘛,他虽然没有被逐出寺院,但他的作风就没有被当时的社会大众所认同,但现在当我们回顾他的一生时,人们反而很浪漫地说他是位伟大的瑜珈士等诸如此类的事。

其实你是否要做出家人,这完全是你个人的选择。佛陀所传授的修道,从来都不是由阶级、信条或职业所决定的,这是一条非常个人的道路。

虽然说修行的方法不应该被传统或文化所左右,但它的确被人的局限所决定。我不是说这样好或不好,但人心就是这样作用与表现的。

好,现在说说我的传承。我所属的传承对於我应该出家或当瑜珈士并没有特定的期待,完全没有。例如蒋扬‧钦哲‧旺波,对外从来没有佛母,但是蒋扬‧钦哲‧确吉‧洛卓有。你知道“佛母”是密乘的语言吧!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事实上即使到现在,一直有一群人因为种种不同的原因,希望我会受完整的出家戒,尤其是我年轻的时候,现在比较少了。

就我个人而言,我必须说我从来没有很想出家的渴望,而这有很多的原因,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我的个性,这是真的。而且,长大后我所处的环境,你也知道,尤其是这个现代社会,要作一名出家人真的很困难。

我所谓“我所处的环境”指的是我身边总会围绕很多人,彼此之间就会因此而生起很多的情绪。

你知道吗,如果你是一个隐居深山,生活简单的出家人,那没有问题,你没名,也没有人会来看你,那么你成为一个好的出家人的机会就很高了。

但是当你顶着某个传承的头衔,加上各种的宣传,你就被放到了一种处境,一种被社会设计来吸引很多人的处境。

而当人与人之间有了吸引力,那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吸引力,不单只是所谓的虔诚心而已。我越了解这一点,越清楚我自己的个性,越觉得虚伪假装其实并不好。

再加上我认为出家戒律的现况在所有佛教传统都不太乐观,所以我从来没有很想成为一名出家人,虽然我的确认真地思考过很多次。

同样地,也有另外一群人,可能比之前那一群人还要多,他们因为我身为敦珠传承长孙的身份,很希望我可以结婚,生下传承的继承人。

我用我非常奇怪的逻辑来想这件事情,做出家人或是做父亲,对我个人和我的性格而言,问题是一样的。我会是一个好的父亲,好的丈夫,有美满家庭生活的人吗?

我得说从我的个性来看,我想应该不会。

而且我同样会有现在的责任:吸引很多人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我不能有分别心,而且你知道吗,我不能说女性不准靠近,我只教男性,因此你可以预见做我的太太会吃多少苦。

只有一件事我会跟所有的女孩子说,那就是不要觉得喇嘛们、仁波切们好吸引人,不要掉到那个陷阱裡,因為那会是一个非常悲惨的生活。

因为以上种种的原因,还有因为我不是圣人,我还没有战胜自己因为不安全感、希望有人陪伴与享乐的需要,你知道就是那些所有和轮回绑在一起的需要。

所以,对,我有女朋友。如果你问我,我是不是一个好的男朋友?我想不是,而且以目前的情形来看,我绝对不会是一个好的丈夫。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其实没有一个人真正活在当下的因缘,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联想当中!

其实没有一个人真正活在当下的因缘,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联想当中!
净界法师

我们比较小乘的空观跟大乘的空观:小乘佛法的空观,对因缘所生法──依他起性,是全盘否定。所以当他成就小乘空观以后,他对生死没有好乐心、对无上菩提也没有好乐心,这不是我们所愿意的,因为他破坏了因缘。大乘的空观是不能去破坏因缘的,所以我们在讲大乘空观,我们喜欢讲无住,「应无所住」。诶,这一句话讲得好。就是因缘法,你不要加上你的联想就好,这就是无住。这个无住的次第,第一个是对外境先不要有所住,先脱离对外境的执取。
我们的流转门,刚开始是一真法界,我们的心本来是圆成实性的一个平等不二的法界,没有任何的单向思考,刚开始是平等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动,开始有对立的思考,从真如变阿赖耶识,有能所的对立、有好坏的对立、有很多差别的对立。

所以我们刚开始是先有内心的执取,然后从这个对立当中,又去造业,又产生了外境。所以我们是先有内心的执取,才有外境的执取,所以外境是比较粗的。所以我们流转的时候,是先成就内心的执取,再产生外境的执取;但是对治的时候是从外面对治过来,是先对治外境的执取,再对治内心的执取。
这个地方智者大师讲一个譬喻说:这个衣服搞脏了,衣服外面的污垢,是一层一层卡上去的,你的衣服会脏,一定是从内而外的;但是你要把衣服的脏洗掉,是从外面洗进来,这个道理是这样。所以我们刚开始破遍计执,先脱离对外境的执取,你要脱离外境对你的干扰。你希望做一个自在的菩萨,不受外境的八风所吹,你一定要破除心中不平等的联想,你要保持双向思考,这是我们修行的下手处。... ...

当我们在黑暗当中,我们把光明打开,透过智慧的观照,把电灯打开,唉呀!这条「绳」子根本不是「蛇」。「蛇非真实」,蛇的体性是我们的妄想捏造出来的,「以无有故」,因为它的实体是不存在的,是我们一念的联想才有的。这个地方的「譬」喻,从这条绳子变成蛇的联想,是说明我们的心去接触这个依他起的果报,其实没有一个人真正活在当下的因缘,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联想当中,从一个受用的果报来说。

所以智者大师作一个譬喻说:凡夫的心接触财色名食睡的时候,这个五欲,每一个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如果这个五欲的感受是真实的,应该每一个人都一样,其实不同,每一个人的感受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智者大师讲一个「狗嚙枯骨」的譬喻说:一只饥饿的狗,它总是认为向外追求是快乐的。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干枯的骨头,已经没有味道了,这个时候,狗去啃这个骨头,七啃八啃,就把自己的舌头咬破,流了很多的血。它吃到了自己的血说:唉呀,这个骨头真是甜美。其实它所吃的不是骨头释放出来的血,是它自己流出来的血。
这个比喻是说:我们睡觉的时候、我们得到财富的时候、我们得到饮食、很多五欲快乐的时候,其实这些都不能给你快乐,是你自己产生很多的联想,而这个联想给你快乐,你自己的妄想给你快乐,因为五欲不是功德相。你要是在三宝当中修行,念佛、念法、念僧,这个宝,那是一个法喜相,那真是有功德,它的确能够释放到你心中,产生寂静安乐。

但是我们在世间法上的快乐,其实都是自己的联想创造出来的,就好象我们看到绳子,有些人以为是雨伞节、有些人以为是龟壳花、有些人以为是青竹丝,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其实都是活在自心的妄想当中,所以这个地方叫做「喻先所执」,就是前面我们所破的执着。这个地方,是破除对外境一种不平等的执取。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39、40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通往解脱的必经之路--证悟空性

通往解脱的必经之路--证悟空性
慈诚罗珠堪布 


为什么需要证悟空性?
密宗证悟空性的修法
修气脉明点
修气脉明点为什么能证悟空性呢?

..........
1、为什么需要证悟人无我?

要证悟空性,证悟人无我,为什么需要证悟人无我?

因为,如果没有无我的智慧,虽然我们有要从轮回中解脱的想法,也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而是为了所有众生的解脱。

但是我们缺乏实际具体的方法,如果没有具体的方法,那么所谓的解脱就只是一个梦想而已,没有办法实现,所以要修无我。

2、是否有我

如果你希望有我,就切忌去思考关于“是否有我”的问题。

因为,如果你去找,就一定得不到“我”。

无始以来,在错误观点的指引下,我们以为找到了“我”,从而种下了生死轮回的根。

只有空性的观点,即向外不存在一个实有的世界,向内不存在一个实有的我,才能真正地帮助我们走向解脱。

于此,我们要奉劝那些希望拥有外境的人,千万不要去观察和思维,就好比,如果你想继续“黄粱美梦”,就不要醒来。

一旦你学会观察和思维,就会如同大梦初醒,“失去”梦里的一切!

所以,要想圆满世间物质享受的人,就不用去作观察和思维。当然,这样走下去,永远都无法脱离痛苦!

3、证悟空性

虽然从表面上看,中观或唯识的修行,到最后证悟时,是什么都没得到。其实,我们所要的就是这个“什么也没得到”,这就是证悟空性。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丢了一个东西,结果却什么也没找到,就会极其失望。

而证悟空性找的就是“什么也没有”,有了这种见解,在修行的过程中,就算没有彻底证悟,至少也能做到对空性有所了解。

4、密宗证悟空性的修法

一是修气脉明点。

外道,例如道教或气功,也有此类修法,但与密宗的修法是名同义不同。

密宗修的气脉明点最终可证悟空性,而显宗从来不知道这点,不是当初佛不了知,而是佛在转法轮时要应机施教。

经由气脉明点的修法证悟空性是非常快速的,譬如你用一定时间观想头痛,头一定会痛起来;如用棍子直接打头,则立刻会痛。

显密之差别亦是如此。通过理论上的了解去修空性,由于见解较模糊,所以需要长期修才行。

而气脉明点则是强制式地要你接触空性,虽然最后的结果和显宗一样,但因方法不同,速度就有迥然的差异。这是一般密宗的修法。

二是大圆满的修法。

大圆满不强调气脉明点或是因明(逻辑推理),认为这些都是绕道而行。大圆满有些部分与禅宗有点相近,但禅宗不讲的修法大圆满全都有,所以禅宗仍不及大圆满。

如只讲证悟空性,二者是非常类似的,大圆满也能不假他法、直指人心。所谓直指人心,就是已经开悟的上师能让有信心的弟子直接证悟大圆满的智慧。

大圆满的智慧,与禅宗的明心见性,或中观的证悟空性其实是一样的。如来藏在汉传佛教中有着极高的地位,而如来藏就是大圆满里讲的自然智慧,明心见性的“性”字所要形容的就是如来藏,大圆满的境界也就是如来藏。所以,证悟后都是一样的。

但大圆满能直指人心,不需要经过复杂的观想过程,只是需要修加行。修密宗的其他正行时通常有许多观想,而大圆满完全不需要这些就能让人开悟,这是它独有的特点。

5、修气脉明点为什么能
证悟空性呢?


麦彭仁波切在时轮金刚的解释中讲过,假如在头一点不疼的时候观想头痛,在观想一两天之后,头肯定会真的痛起来,这是一种心的作用,但见效不是很快;

如果另外一人直接用木棍打自己的头,那么在木棍落在头上的瞬间,立刻就会有头痛的感受。

这个比喻说明,虽然可以用显宗《入中论》、《中论》里的推理方法来推翻我执,但是进展很慢、效果不是很好,从凡夫修到真正证悟空性的一地菩萨,需要一个阿僧祗劫(无数大劫),这是一个漫长得连天文数字都无法表述的时间概念。

然而在密宗里,却可以通过修气脉明点,快速地证悟空性。为何能够快速证悟呢?因为我们的心和肉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通过对气脉明点的调节,就可以使心发生决定性的改变。

在观修生起次第时,确实可以见到一切外境、众生皆为佛的坛城。通过圆满次第证悟空性以后,虽然佛的坛城依旧存在,却能了达这一切并不是实有,而是如梦如幻的。这就是修圆满次第的意义所在。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每种灌顶都是为了拆解四种无明或染污而设计的...

每种灌顶都是为了拆解四种无明或染污而设计的...
宗萨钦哲仁波切


灌顶本身似乎就在告诉你,你本具佛性

「灌顶」与上师瑜伽四灌顶

一、灌顶——引介佛性

菩萨乘的修行者通常经由哲学性与思惟性的分析,来逐渐认识佛性,但这种方式只能让人局部地一瞥佛性。若是要完整发现佛性,必须花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来思惟与修持佛法,尤其是有关「六波罗密」或「十波罗密」。而另一方面,金刚乘则是一开始就即刻引介弟子认识佛性,并且提供一条法道与法门,修行者经由此道,有可能在修持一座法之中,就发现佛性。这种法门有时被称为「密续之道的第一扇门」(first door to the tantric path),但一般则称之为「灌顶」(梵abhisheka)。

虽然这两乘在引介弟子认识佛性的方法上有所不同,但若是我们因而误以为其中某种方法较好,或这两者之间有好、坏之别,这都是陷阱。这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菩萨乘的教法重点完全集中在「意」上,而金刚乘同时还关注「身」与「语」,因此金刚乘修持者以灌顶来引发佛性。他们所运用的「身、语、意」的化现会有名字,例如度母(Tara)、文殊师利或观音,所以,从某种角度而言,灌顶本身似乎就在告诉你,你本具佛性。

尔后,一旦你的虔敬心积聚了足够的福德,上师便会将你的佛性引介给你,但你是否能够认出它,则取决于求受灌顶的你与授予灌顶的上师之间的业缘。所以,在理想上,求受灌顶者应该毫无动摇地信任授予灌顶者与其法道,但要能生起这种虔敬心并非易事。

何谓「灌顶」?

梵语是一种极为丰富的语言,每个词汇都精细而富含多重意义,因此可做多种的解读。梵语「Abhisheka」(灌顶)的两个基本含意在藏语中被译为「torwa」与「lugpa」。Torwa通常翻译为「拆解」,其所指的是将我们包覆于内的「无明之茧」需要被拆解;而lugpa则翻译为「倾注」,例如倾注加持,或更精确地是指发现我们的佛性。然而,当我们试图了解此词所含藏的完整意义时,这种翻译可能会引起误解,尤其是「倾注」一词与「接受灌顶」的概念密切相关。

对于「灌顶」,最常见的是将它描述为某种仪式中的能力转移,给予了接受者闻、思、修金刚乘法教的许可;我们因而「接受灌顶」。但问题在于「接受灌顶」暗示了某人给予某种我们之前不具备的能力,有如英国女王授予某人「皇家骑士」的头衔一般,而这与密乘灌顶真实要义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在灌顶中,我们被引介一个自己本具于内但尚未认识的面向,而启动这种认识的,就是所谓的「灌顶」。这才是「Abhisheka 」(灌顶)的真义。

每种灌顶都是为了拆解四种无明或染污而设计的

二、灌顶的理论

按照「无上瑜伽密续」的说法,主要有四种灌顶(其它还有许多种,而每种都能再被细分成更多种),每种灌顶都是为了拆解四种无明或染污而设计的。

(一) 脉、脉络或通道的染污。

(二)气、语或风能量的染污。

(三)明点的染污,概略而言就是意的染污。

(四)前三种综合之残余物(类似「阿赖耶」〔梵alaya〕)的染污,有时被描述为「总基」(ground of everything)的染污。

仪轨使用物

灌顶几乎一定会使用仪轨对象、器具与素材,用以象征深奥的心灵转化。授予灌顶的上师首先将宝瓶置于灌顶者的头顶,然后倒一点藏红花水(第一种灌顶的素材)在他们手中,并说:「饮此藏红花水。」接着,他从颅器中取一勺甘露(第二种灌顶的素材)给他们,甘露在密续中被视为是佛父与佛母精华的融合。第三种灌顶中所使用的仪轨素材是关于佛母的,现在通常使用某些空行母的图片。最后,在第四种文字宝句灌顶中,宁玛巴和噶举巴所使用的素材是水晶(这不一定必要),它象征心的本性。

灌顶的每个步骤都可以用非常详尽或非常简单的方式施行,而且也可能会运用到各种素材、咒语、手印与禅定。

水做为密续素材

佛教起源于印度,当地几千年来习惯用水来洁凈身体。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引入当今世界的习俗,因为我们也常把「在水中清洗」与清洁、凈化联想在一起。因此,当我们清洗时,至少并未再积聚更多的污垢,这一点不难理解。

日常又普通的水经常被拿来做为奇特的密乘之物使用,其理由很多。最重要的是,人们的习性常被融入金刚乘的法道中,整个金刚乘法道的构成,都是来自于反映我们的习性与习惯的善巧方便,就如同用水洗涤T恤是众所熟悉的习惯,所以不会有人想要用花园里的泥巴去洗。

然而,金刚乘的教法同时指出,我们所谓的「水」有很多种化现。我们大多数的人对于用水龙头或水槽的水来洗东西不会有疑虑,但如果是使用取自马桶的水来洗涤的话,就会却步。当然,如新加坡等地,有些技术进步到冲过马桶的水与其它用水还可以一起回收再用,但是当我们看到它从沐浴喷头涌出时,却完全忘了它的历史,因为现在它是用来清洗身体的水了。

同样的,水一旦被倒入供杯,马上就成为供养用的水。所以,虽然所有这种由一个氧原子与两个氢原子组成的无色液体(H2O)通称为「水」,但当它与其它物体或状况相连时,我们对它的显相就跟着改变:有气泡的是饮用水,浴缸里的是供人清洗的水,花园里破铁缸的是给狗洗澡的水,回到汽车散热器里的水变成了冷却系统,而池子里的水是用来游泳的。这种状况有时会变得很极端,例如在瓶装水的世界中,有个日本品牌,一瓶两百毫升的水竟然要卖到一百多美元!

既然我们习惯于把水转化为各种不同的形式,坚持某种水「清洗」而另一种水「普通」的这种逻辑,与我们分别饮用水与厕所用水的逻辑是相同的,那么,为何不把它也做为密续的素材?所以在灌顶中,水被做为一种供品来使用,有时甚至每滴水都被视为主要本尊的坛城。酒与食子(torma)有时也拿来用做供品,所有这些供品都被观想为具有不同的功能。

你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确实获得了灌顶呢?

三、修法:自我灌顶

我们在日常修法中,显然不必准备所有的仪轨物。事实上,以禅定及观想修持来进行自我灌顶,比起繁复的仪轨效果不会不同,甚至更强而有力。四种灌顶通常是在「上师瑜伽」的结尾,你接受的次数愈多愈好。因此,你可以考虑在每持咒一轮念珠后,重复一次灌顶的观想。

你或许会想在一座修法之内接受全部的四种灌顶,或在一段时间内(例如一个月或一年)集中于一种灌顶,然后再换到下一种。如此,在第一年的「上师瑜伽」修持中,你可以只观想白光从上师额头射出,到了第二年,红光由他的喉间射出,依此类推。如果你决定以这种方式修持的话,请别忘了要完成剩下的灌顶,而如果时间紧迫,你可以稍微简略地加速进行,但是一定要全部完成。

宝瓶灌顶

观想白色种子字「嗡」(OM)于上师额头。如果你觉得很难清楚地看见这个字母的话,不必担心,只需要想象一束强烈、明亮的白光从上师额头放出而融入你的额头即可,这与修持「金刚萨埵」的观想类似。白光特别净除你的「脉」(细微的通道)与五处「轮」(能量中心)的染污,以及你的身体所造的一切恶行。然后,想象上师的「身」与你的「身」合而为一,不可分离;换句话说,你的「身」成就为「金刚不坏身」(indestructible vajra body)。

如此,你已获得了宝瓶灌顶,「生起次第」之门已为你打开,随着白光充满全身,化身的种子已然在你身上播下。

秘密灌顶

观想红色种子字「阿」(AH)于上师喉间,耀眼的红光由此放射而出,融入你的喉间,凈化你的「语」染污与「气」(内气)的蔽障。随着红光融入于你,想象你的「语」与上师的「语」(金刚语)合而为一,不可分离。

现在,你已获得秘密灌顶,「圆满次第」(梵sampannakrama)的大门已经打开,报身的种子已然在你之内播下。

智慧灌顶

观想蓝色种子字「吽」(HUM)于上师心间,发出炫目的蓝光,融入你的心间,驱除「意」的所有染污,凈化明点(能量)所有的蔽障。你的「心」与上师的「心」(金刚意)合二为一,不可分离。

如此,你已获得智慧灌顶,「立断」(藏trekchö,两种无相圆满次第修持的第一种)的大门已经打开,而法身的种子已然在你心中播下。

文字宝句灌顶

观想另一个蓝色种子字「吽」于上师心间,更多的蓝光自此射出,并融入你的额头、喉间、心间与整个身体,驱除你所有的染污、残留的染污以及任何残余的习性。你得到上师身、语、意的加持,你的身、语、意与上师的身、语、意(金刚智慧)合二为一,不可分离。

你现在已获得文字宝句灌顶,它摧毁了阿赖耶以及所有「心」的痕迹,自生智慧的大门已然打开,自性身(梵svabhavikakaya)的种子已经在你之中播下。

从理论上而言,在这个最后的灌顶中我们摧毁了一切染污之根,藉由观想更多的蓝光由上师的心中「吽」(HUM)字放射而出,我们获得上师身、语、意的加持。

如果你依据的前行修行在细节节上略有不同的话,无须担心,按照你的法本去做即可。

你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确实获得了灌顶呢?

我们常以为只要历经了灌顶仪式的过程,就会获得灌顶。啜饮过加持水等仪式,也许从象征性的角度而言是已足够,但从实际上而言,则远过于此。诚如策列·那措·让卓所说,如果你仍然体验现象(外在载体与内在内容)是「世俗的」,那么你就尚未获得宝瓶灌顶;如果你无法体验所有音声都是咒语,那么你就尚未获得秘密灌顶;如果你无法体验所有的心所(mental factors)与妄念都是智慧,那么你就尚未获得智慧灌顶;而如果你不理解一切都是法身,那么你就尚未获得文字宝句灌顶。


—— 摘自《不是为了快乐》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意识产生物质,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观点 | 稻秆经系列 · 121

意识产生物质,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观点 | 稻秆经系列 · 121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佛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并不是先产生了物质,才在物质当中产生意识。虽然科学家讲,意识是从大脑当中产生的,但是他们从来不能确切的知道意识如何从大脑中产生的过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也有漏洞,这些理论只是相对而言比较合理,所以科学界只有接受,但并不是说生物进化论就是天衣无缝的。

如今随着高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比以前更加深入,这样以后,不但不支持意识是大脑的产物,反而反面的证据越来越多,越来越认为意识对物质的产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比如在20年前,科学家根本不承认意识可以改变大脑,但是后来一位女科学家,她对老鼠做了研究,然后她发现老鼠的大脑是可以改变的,当时有很多科学家不承认这一点,后来这一发现得到确认。

现在我们发现,通过禅定,完全可以改变大脑。所以意识它没有这么简单,它反过来是可以改变大脑的,所以不能简单的认为意识就是大脑的产物,这论点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佛教讲意识和大脑就像摄影机的三脚架一样,少了其中一个脚,它一定会倒下来的。同样的,在六界当中如果没有意识的参与,这些物质就不能成为众生的身体, 由此可见意识的重要性。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种子从未想过‘我要发芽’,但苗芽自然而生 | 稻秆经系列 · 115-116

种子从未想过‘我要发芽’,但苗芽自然而生 | 稻秆经系列 · 115-116
慈诚罗珠堪布

若无明不生,行亦不有;乃至若无有生,老死非有。如是有无明故,行乃得生;乃至有生故,老死得有。

如果从源头上就没有【无明】,也就不会有【行】,行(有漏)的善和造恶业,都是因为无明而行,业由无明而造。乃至没有【生】也不会有【老】和【死】。但虽然都是这样的因果关系,我们还需要知道,虽然有了【无明】【行】就得生,但这是一个自然规律,不存在这样的万能神设计世界,不会有“我要先创造一个星球,要有水、有人、有比丘。”的念头。

有因才有果。但是因从来没有想过:“我要产生这样的果。”没有种子不会发芽,但是种子没有想过要产生这样的果,豆芽也没有想过:“我来自种子。”这叫做自然规律,有因一定会有果。


无明亦不作是念:我能生行;行亦不作是念:我从无明而生;乃至生亦不作是念:我能生於老死;老死亦不作是念:我从生有。虽然;有无明故,行乃得生,如是有生故,老死得有。是故应如是观:内因缘法因相应义。

因为有了无明,行得生。但无明不会去想,我要创造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以及世界上的动植物、山川河流等等,这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就像种子没有想过我要发芽,但苗芽自然就生了。因缘之间有他们自己内在的规律,不需要谁去思考,不需要万能神的控制,产生的因缘具备了,果就诞生了。

行也不会想,我是来自于无明。就像果实不会想自己来源于种子一样。

生也不会想,我要产生老死。老死也不会想,我来自于生。

这就是缘起的自然规律。由于没有思维,因缘具备,自然诞生果。因为有生,就有老和死,是故应这样看内在的因缘。有【无明】就有【行】,这叫做内因缘法的因相应法。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什么叫大乘止观?一言以蔽之:以名言破名言,借假修真。

什么叫大乘止观?一言以蔽之:以名言破名言,借假修真。
净界法师

透过前面的破所取相、破能取相,这个地方作一个总结,这当中有一个问跟答。我们先看问的地方: 
如是菩萨,悟入意言似义相故,悟入遍计所执性;悟入唯识故,悟入依他起性。云何悟入圆成实性?
--《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

「菩萨」修习大乘止观,他刚开始是以平等观──双向思考的观法,来破除内心对外不平等的联想,这个时候「悟入」了「遍计所执性」,最后再观察能观、所观其实唯是一心,把能分别的心也舍离了。这个时候应该怎么「悟入圆成实性」呢?提出这个问,我们看回答:  
若已灭除,意言闻法,熏习种类,唯识之想,尔时菩萨已遣义想,一切似义无容得生。故似唯识,亦不得生。 

--《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
我们刚开始是「灭除意言」。怎么「灭除」呢?根据对大乘「法」义「熏习种类」的「唯识之想」。就是依止对法义的「熏习」,然后产生如理思惟,这样来灭除心中不平等的联想,这样「菩萨」就「遣」除了六种「义想」的对立,这个时候一些相「似」的希望「义想」都消灭了,内心当中保持在心有境空,外境的执取破坏了。

「故似唯识,亦不得生」,这个时候我们再进一步观察我们那一念心,觅心了不可得,这一念心也是因缘生,它的本性也是空寂的,「故似唯识,亦不得生」,这个时候能观的心也不可得,进入到心境双亡,把这个能观的心也舍离。 
由是因缘,住一切义无分别名,于法界中便得现见相应而住。尔时菩萨平等平等,所缘、能缘无分别智已得生起。 

透过前面止观的「因缘」,破除所取相、破除能取相,这个时候,菩萨「住一切义无分别名」,他从有所得的心,安住在「一切义」(这个地方「一切义」,古德解释叫真如),是一种平等的「法界」。内心当中,能取、所取「平等平等」,唯是一心故,真如现前。这个时候的内心是什么智慧呢?安住真如是什么智慧呢?「无分别名」,就是无分别的智慧现前。这个时候对于一真「法界」当中,产生一种「现见」的无分别智现前。这个「现见」是指能观的智,无分别智现前;这个「相应」是所观的理,平等「法界」的一真「法界」的理现前。

这个时候,能观的智跟所观的理,是「平等平等」,「如如智照如如理,如如理起如如智」,「现见相应平等而住」。这个时候「菩萨平等平等,所缘、能缘无分别智已得生起」,他能观的心跟所观的智,已经没有对立,都是「平等平等」。所谓的「平等」就是说能、所双亡,唯是一心。这个时候菩萨内心当中,真实的根本「无分别智已得生起」。所谓的「无分别智」,只是一个名称来形容,我们不要听到「无分别智」,好象又一个有所得的东西存在。「无分别智」的意境,简单的说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你不能讲话的,它是一个不思议境。

所以《金刚经》说:一个成就无分别智的菩萨,他不会说「我得初地、我得二地」,那你还是有所得,他没有这样的想法,他内心当中是没有任何念头,他观一切法是平等平等,那个时候是不可思议的,不能够用言语去表达的。

由此菩萨名已悟入圆成实性。 
--《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
这是说出我们修大乘止观成就的一个功德相貌,来给我们作参考,它是一种无分别的境界。什么叫做无分别呢?是「能缘、所缘平等平等」,唯是一心。这是说明「悟入圆成实」的相貌。到这个地方是「长行」,这以下我们看偈「颂」,把前面的观念作一个总结: 
此中有颂:法补特伽罗,法义略广性, 不净净究竟,名所行差别。
--《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
我们知道生命的现象,是由思想所带动的,由思想创造业力,由业力招感果报,这个思想就是名言。这个偈颂的前面半个偈颂,是说明名言的自性,它的自知体性;第二半段的偈颂,说明名义的差别。先看名义的自性,「法补特伽罗」,在自性当中又分成二个:一个是杂染的自性,一个是清净的自性。
什么叫杂染自性呢?我们凡夫的名言,刚开始是「法」跟「补特伽罗」。这个「补特伽罗」,简单的说就是众生、或者讲人,有中国人、美国人,各式各式样的人。这个人是能受用的人,这个「法」是所受用的五蕴诸法--色、受、想、行、识。我们刚开始的相貌,就是以能受用的「补特伽罗」去受用五蕴,而产生很多很多凡夫的妄想名言,这是流转门,是名义的一个杂染的体性。佛弟子的名言是依止智慧的观照,前面是依止妄想。

清净的名言是怎么产生的呢?第一个「法」,「法」是能诠,你要听闻,从语言文字每一个文字当中,去学习这个「法」──有戒、定、慧的法,三十七道品的法,等等。从「法」的思惟当中,产生一个真理的了解叫「义」,对于业果、空性、真如的「义」产生理解。这个「法」跟「义」,有「略、广」体性的不同。「法」有「略」,有些人是一个简略概念性的了解,有些人是详细的、「广」泛的了解,这个「法」跟「义」有「略广」的不同。最后是「性」。前面的「法、义、略、广」是一个枝末法门、对治法门,这个地方是回归到现前一念的本「性」,根本法门。

总而言之,我们智慧的生起,是从「法、义、略、广」,乃至对内心心性的体会而生起的,这个都是一种清净的名言。所以这个名言的体性,有一个是「补特伽罗」跟「法」的交互作用,跟「法、义、略、广、性」的产生。这是说明凡夫名言的体性,这以下说差别。「不净、净、究竟」,这个差别有不清净的名言,凡夫这种六凡法界的思想是不清净的;也有清净的名言,就是「法、义、略、广、性」是清净的。

这清净当中又有「究竟」的,合乎诸法实相;跟「不究竟」的、偏空的,不合乎诸法实相,是方便的:有「不净、净、究竟」的差别。这个讲到十种:「法、补特伽罗、法、义、略、广、性,不净、净、究竟」,有十种的名言,这些名言都是我们内心活动的境界。这个地方的意思是说,佛法的修学,特别是大乘止观,这个地方告诉你一个观念:什么叫大乘止观?一言以蔽之,就是以名言破名言,借假修真。

说这个凡夫在颠倒当中,为什么他会颠倒?因为他用这个名字言说在思考。佛菩萨看到我们,非常的悲悯我们;但是他所觉悟的真理,是不能直接传输给我们,不可以的。这中间要有个桥梁,就是靠语言文字,佛陀创造很多语言文字,我们的心接触语言文字以后,诶,开始产生一种观照的智慧,这观照智慧运转的时候,就把我们错误的名言消灭,最后我们把能消灭名言的清净智慧也舍离了。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40


從我的 iPhone 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