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3日 星期日

福报越大,生死业力越大!

福报越大,生死业力越大!



净界法师 

诸位,我劝大家,你如果你空观的智慧,自我意识的这种杂染,没有慢慢调伏啊,你就一开始修福报啊,对你非常不吉祥啊。但是这句话不一定有人会告诉你,这样不对,佛法的次第你搞错了以后啊,你是越修越糟糕,因为你自己的自我意识没有调伏,你福报修了老大,你福报越大你就越有自在力,你说什么都算,你的自心中的这个我啊,也慢慢的养得又肥又大,对你非常不利,因为你这自我意识是一切的烦恼障,业障,报障,这是轮回的根本,你怎么处理你的自我意识呢?

你心平气和的看看佛法,其实佛陀教育弟子啊,刚开始修学佛法,你要先静下来,先大死一番,先做内调,不是要你马上去做善事,不是,虽然善事要做但是你不能马上做,你要先内心有某种程度的安住力,调伏力,然后才有资格从空出假,随缘去做你的慈善事业。但是你这样子以后,你有这种心地法门的摄持啊,你所做的善法那就不是善法啦,那叫波罗蜜,到彼岸啊。
所以,印光大师讲一句话说,福报越大生死业力越大!为什么呢?因为你修福报没有做观照力,福报越大,别人对你恭敬越来越厉害,你那个自我意识就越肥大,临终的时候你就完蛋了。因为你自我意识很容易产生人事因缘的对立,一对立就带动了烦恼,烦恼就带动了业力,业力就带动了生老病死,你等于是触动了生死轮回的重要开关。
佛法的修学,你要先内调,你才有资格去做善事。所以说为什么他要先自觉才觉他,这个次第是不能错的。



從我的iPhone傳送

火冒三丈的情绪

火冒三丈的情绪



慈诚罗珠堪布


追求幸福



麦彭仁波切接着说: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我们难道还没有被折腾够吗?还不厌烦吗?还不生起厌烦心吗?
 
心在创造世界,也在创造幸福,创造痛苦。如果不用强制性的力量调服心,心就会影响我们的生生世世。
 
但除了超越痛苦和幸福的修行人以外,我们一辈子的工作,都可以归纳为:追求幸福,远离痛苦。

完美无缺的


我们认为:凡是幸福,都来自于完美、美好的东西;凡是痛苦,则来自于不完美、糟糕的东西。

但是完美和不完美的界限,又是我们自己的精神制造的,客观上并没有什么完美和不完美。

我们的心对一件事物或一个人产生执着以后,就会对其上瘾,认为那是完美无缺的,根本看不到对方的缺点与过失。

这就是贪著带来的愚昧,愚昧掩盖了事实。稍稍有点外在的风吹草动,心就趋之若鹜,一千头大象的力量都没办法让他回头。

 
 
遏制自己的愤怒


大家可以环顾周边,看看在自己的同事、同学、亲戚、朋友里,有多少这样的典型事例。

比如说,我们都希望自己完美无缺,一旦有人说出自己的缺点,就会立即火冒三丈,认为对方在侮辱自己,哪怕有一千头大象的力气,也无法遏制自己的愤怒情绪。

其实想想,被人骂本身,只是从对方口里传到自己耳膜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声波而已。又何苦如此计较呢?


心创造的世界



喜欢一个东西也是一样。其他人觉得坏透顶的人,却有人会看上并爱之如命。

甚至觉得周围人都不可理喻:这个人明明很好啊,这些人为什么都说他不好呢?肯定是出于嫉妒,肯定有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所以啊!很多事情的好坏,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切的标准。

自己觉得是好人就是好人,自己认为是坏人就是坏人,自己觉得漂亮就是漂亮,自己觉得丑就是丑。每个人的审美观与价值观,都是自己的心创造的。


心的神奇能力


心就是这么奇怪,既有负面的能力,也有正面的能力。

它可以让我们投生到天界等相对清净的世界,也可以让我们转生在不清净的娑婆世界,乃至地狱等更不清净的世界中。

而一旦证悟,就能轻轻松松地把世界改为清净的现象,甚至根本不存在。

因为这些理念太深奥,太与众不同,如果在有些群体中去这样讲,他们会说:这个人的精神有问题!

但在相对成熟的群体中这样说,大家或许会觉得有点道理,或许还会静下来略作思考;而在有些群体中讲出这个道理,大家都觉得正中下怀、深有同感。这就是心智成熟程度的外在表现。

因为心的力量超过了世上所有的力量,所以我们要让它做好事,如果它继续一错再错,我们就永远没希望了。

正如《入行论》所云:“唯应伏此心,何劳制其余?”除了调伏内心以外,其他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放下。


從我的iPhone傳送

一个很重要的法宝:背水一战!

一个很重要的法宝:背水一战!



净界法师 

我们得到人身,又遇到佛法的住世,要把握“失此不求度脱,千生万劫何期”。你今生空过了,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这个暇满难得主要是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把握现在。这个意思就是说(特别净土宗),你不能对来生有期待,这个很重要,是成败的关键!如果你要拼往生,就要把你的后路切断,这是印光大师一个很重要的法宝--背水一战!要把你所有的能量在今生临终发挥出来,你才可能成功。

诸位!你看一看《净土圣贤录》,往生的人有的业障很重,有的业障比较轻;有的修了十年,有的修了三年,有的临终才开始修行,差别很多。但是有一种情况一样,都是背水一战。你如果还想说我来生再继续修行,你一定不会往生,因为你给自己留一个后路,你不可能往生!临终时真妄交攻,你的正念跟妄想交结时,只有一种情况可以冲过去——告诉你自己没有退路!

印光大师怎么说,你知道吗?印光大师说,不要说是一般的业障凡夫,就算来生你做一个大法师、大住持、大菩萨,你都不要生起受生之想,再好的因缘都不要。所以这个暇满难得就是说,断你的后路,要成功只有一种情况——百分之百的决心,背水一战!印光大师说,你就观想自己今生不成功便成仁(不是成人),否则来生就堕三恶道去了,真的啊!你要想我今生不成功,来生就要到地狱去了,有可能喔,因为我们过去生造了很多业力。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考模式,就是说,第一个,轮回是很可怕的;第二个,轮回是由我们妄想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如果再跟妄想在一起,结果只有一个——继续轮回下去;第三个,面对妄想只有一种情况——百分之百的觉醒,你今生就要处理它,不能拖到来生!
--《佛法修学概要》



從我的iPhone傳送

不论你的佛行如何单纯,你都要记住,“积聚福德”的概念本身就是你自心所创造的。

不论你的佛行如何单纯,你都要记住,“积聚福德”的概念本身就是你自心所创造的。



宗萨钦哲仁波切 

在修持或实践佛法事业时,我们必须保持不间断的觉知,了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幻相,或至少试着把这种想法带入心中。

如果我们戳刺自己的身体,逻辑的心会告诉自己感到疼痛,这个疼痛会有很真实的感觉。因此,我们必须试着去习惯于这样的想法——一切我们所见、所做、所想的,都是自心所造作出来的诠释,而这也是迈向“无二元分别的修持”之重要垫脚石。

“习惯于”的意思就是一再地提醒自己,例如,做大礼拜而膝盖开始疼痛时,要提醒自己——“我在做大礼拜”的“我”以及“我的膝盖痛”的“我的”,都是心所创造的幻相。我们一切的经历都是心所创造的,记住这一点,就能直接对治傲慢与我执。一旦它成为你的第二天性,你就不再会执着于自己的佛行。这并不意味着你不再修持。

相反的,就如快要渴死的人无法克制地要大口喝水一般,一旦了知这一切都是幻相,你唯一所想的就都是与佛法有关的事。当然,佛法本身就可以对治我执,但对那些自认为是“好修行”者而憍慢的人而言,佛行很可能会变成另外一种膨胀我执的方式。

因此,记住“我们经历的每件事绝对只是心的产物”这一点非常重要,即使每天只记得五分钟。
在此时,学生们经常会问的经典问题是:“如果无经历的一切都只是自心的产物,那么有『积聚福德』这回事吗?”针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福德的存在与否,只不过又是心所造作的另一个概念而已。

在一开始,你的每个行为就能具足菩提心的发心,并且记得“无于元分别”,这可能相当困难。而要你即刻就能每天观修空性一个小时,也不太可能。与其如此期望,不如试着去记住:你所见与所经历的一切,都只是自己显相的产物而已。

不论你的佛行如何单纯,例如供养一朵花给上师,你都要记住,虽然你藉由供养而积聚了福德,但事实上,“积聚福德”的概念本身就是你自心所创造的。利用一切的机会去习惯这个念头——自己所感知的一切都是心所造作的,并无真实的“圣行”存在。

这些领悟对你的所作所为会有深远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因为它们把你从诸如骄慢或嫉妒等烦恼的后果中解脱出来。而且,当上师把你供养的花扔在地上不屑一顾时,你会完全不在意。



從我的iPhone傳送

在修行的道路上,有一个秘密

在修行的道路上,有一个秘密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贪爱自利非菩萨


所谓菩萨,是指发大乘利他心者。教言指出:如果贪爱自利,不喜欢利他,随时随地都把自己的事作为头等大事的人,就没有菩提心,当然也不是菩萨。


正视发心,低处着手




我们往往自认为正在修菩提心,甚至有人还自以为已经有了菩提心。那不妨自我检视一下:自己是为了谁在修行?最贪爱、最在乎的是自利还是利他?但目前的普遍情况是不容乐观的。
要改变这一现状,不妨从低处着手:虽然不能在每一个生活细节问题上,都只考虑众生,但大的方向,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把自己的生命目标,定为诚心实意地为了一切众生而求解脱,这样,就有了最低限度的菩提心。

在没有证悟一地的无我见解之前,凡夫随时随地都会冒出贪爱自利的念头——资粮道的时候比较严重,加行道后期会逐步淡化。证悟一地以后,虽然没有明显的自利心,但还有自私的种子、习气。所以,对凡夫来说,从低处入手比较切合实际,若是一下子要求太高,总看不到希望,久而久之,就可能产生对修习大乘佛法退失信心的危险性。所以,佛也没有这样要求初学者,而是要我们循序渐进、次第有序地学菩萨道、行菩萨道。首先把生存的目标建立起来,有了为一切众生而成佛的念头以后,就算是菩萨了。如果连这个最低标准都没达到,根本没有菩提心的影子,就说明自己还需要从头去修菩提心。

修行的秘密——大乘发心

小乘行人为了解决自己的生老病死,一心寻求解脱,不仅在生活细节上,而且总的方向、目标也是为了自己,这与大乘佛法是完全违背的。大乘佛教要求,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上,都要比利己更在乎利他。

对很多人来说,做到不贪今生,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贪三界六道,也勉强能接受。但不贪爱自利,就很难了。不过,我们也不用气馁,通过菩提心的修法,肯定能达到目标。
在修行的道路上,有一个秘密,那就是:人的发心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只要发心正确,总有一天目标可以实现。

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时候也是这样,只要凭着一股勇气,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伟大的事业,总有一天会达成目标。相比之下,修行就更有可能了,因为修行有很多方法。当内心不可思议的力量释放出来以后,很多自己不敢相信的事情都可以完成。更不用说这里面还有菩提心自身的力量,还有佛菩萨加持的力量,以及很多其他不可思议的力量。佛经讲了四种不可思议,发了菩提心,就有了其中佛的力量不可思议和因果报应不可思议这两个不可思议。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一定会实现这个愿望。

抉择两种解脱

轮回没有长远的幸福可言,实在不值得留恋,不想继续轮回,就必须寻求解脱。解脱有两种:大乘的解脱和小乘的解脱。小乘的解脱只是解脱了自己,不能利益任何人,包括父母、亲友在内。如果只顾自己,是很自私的。更何况,小乘的解脱虽然解决了自己的生老病死,但也是暂时的解决,小乘阿罗汉最终也要发菩提心,也要成佛,这叫做究竟一乘。在最终的时候,没有大乘、小乘,声闻、缘觉之别,只有一乘,那就是成佛!

断灭见——自私自利的学说

几千年前,一个人想与自己的漂亮女儿行邪淫,遭到女儿的断然拒绝。他为了欺骗女儿,便写了很多关于人没有前后世,也没有善恶因果,应该及时行乐等方面的书。因为这种说法对一些人很有吸引力,所以后来就渐渐形成了一个宗派。几千年后,仍有很多人在大力推广这种学说。它彻底否定了轮回和因果,认为生命在死亡之后就进入了绝对的虚无与断灭,因果报应也是佛陀捏造出来的谬论。而实际上,人的生命并不是在死后就一了百了了,还有一个生命在延续,那时的我们,可能是人、动物,或其他生命体;那时的我们,仍然希求幸福害怕痛苦,但幸福和痛苦依然不受我们掌控,它是由因果决定的,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只要还在轮回中,一切都是未知数,这点我们一定要清醒。

反观自省

我们必须常常自省,骨子里究竟追求的是什么?在一切正常的时候,仿佛觉得自己就是菩萨,既有出离心,又有菩提心。一旦静下来观察自己的潜意识就会发现,自己最想做的,还是发财——在不同地方,甚至不同国家买三四栋别墅,轮流去住;买几辆名车轮流地开;衣柜里装满名牌衣服等等等等。

如今是整顿自己的时候了,发现不足之处,就相应地去修外加行、四无量心与菩提心。

若有执着非正见

正见,是指证悟空性的正确见解。不能有任何执着,甚至对空性的执着都不能有。如果存在着有、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的执着,就不是证悟空性的究竟见解。

“执着空性”的深意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讲:需要有空性的念头;但藏传佛教早期的很多上师,又主张对空性不能有执着。包括不少印度论师在内的很多上师也认为:无论观察任何事物,当分析到空的时候,连空的念头都不能有。二者看似矛盾,其实不然。
什么是对空性的执着?就是认为空性是真实的、存在的。其实,宗喀巴大师的本意并不是这样,过去的上师们没有说错。宗喀巴大师也认为,这样耽着空性的念头是不准确、不究竟、不是实有的。

但在修行初期,宗喀巴大师说的是对的,要破除对物质的执着,但是对空性的执着可以保留。当对物质有执着的时候,建立一个空的念头、空的感受,就可以推翻我们对不空的执着。单空虽然不是高层的空性见,但它与轮回的根源是矛盾的,所以能断除轮回的根源。这样一来,对物质的实有执着就很容易推翻了。


相互制约、此消彼长的价值观




在第六意识的范围当中,任何对立的价值观都有相互制约、此消彼长的关系,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常规。
比如,如果有人认为,金钱是万能的。要打破这个观点,就要在对方心里树立另一种相反的价值观——金钱不是我所想象的那么完美,金钱有很多负面的影响。这样,才能转变他原有的观念,从而慢慢减少对金钱的执着
我们往往认为:一栋楼从刚刚建起到最后倒塌之间的七八十年,一直都是静止不动、始终如一的。
要打破这个念头,就需要建立新的观念:实际上,这栋楼中每块砖的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生灭,一切都是无常变迁的本质。这样就可以打破对楼房常有的执着。


心静下来与轮回一点都不矛盾




我们天生就有着顽固的不空执着,如果连空的感受、观念都没有,则即使打坐时心静下来了,感觉不到任何杂念,意识也会落到阿赖耶识当中。尽管表面上看起来,这种境界与大圆满里面的论述非常接近,也看似可以同显宗佛经里面的论述对号入坐。其实,这只是心静下来而已,实则根本没有什么。意识落到阿赖耶识之中的境界,与轮回一点都不矛盾,这种法修再长时间,都对解脱没有丝毫助益。萨迦班智达和麦彭仁波切都批评了这种自以为是的人。
当年很多修行人就是没有真正体悟到上师教言中的深刻内涵,认为哪怕空性都是念头,任何念头都是杂念,都不需要,只要心静下来就可以了,从而落入了这样的窠臼。宗喀巴大师为了让他们摆脱这一固有程式,引渡他们走上解脱之路,就故意推翻了过去一些上师的观点,极力推广单空的观念。这种人再打坐的时候,他的境界会落到空性当中,而不会落到阿赖耶识上了。我们如果能证悟这种空性,已经很不错了。
不仅修密宗的气脉明点一定要有上师的指导,修禅也是一样。如果没有经验丰富的禅师指导,盲修瞎练似地修禅是非常危险的,意识落到哪里都分不清楚。大手印、大圆满等密宗无相圆满次第的修行也是如此。


远离一切戏论




“若有执着非正见”,若有执着,就不是正见。所以,最后对空性的执着也要放下,空与不空,净与不净,有为法与无为法,常与无常,幸福与痛苦,都是相对的法。任何相对的东西,其中一个不成立,另一个也就不成立。比如说左与右,如果从来没有左的概念,自然就不会出现右的概念。同样,如果从来都没有不空的观念,空的观念也不会产生,空是观待不空而成立的。凡是相互观待的,都叫做缘起;凡是缘起的,都是无常的有为法。所以,常与无常、空与不空也是凡夫境界中的概念,是释迦牟尼佛和后来的上师们为了方便给我们讲空性,而创造的法相名词。
虽然密法中讲,一切现象都是清净的,但到了最后,清净和不清净都要否定。虽然讲中观的时候我们会说,一切都是空性,但实际上空性也不存在。在最后的境界中,根本没有语言能表述、意识能思维的东西存在。龙树菩萨在《中论》当中也再三提过:最后什么都不承认。在标准的正见当中,不能有任何执着!
当然,什么都不承认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小偷明明偷了东西,却死不认账的不承认;另一种是根本没偷东西,当然也不能承认。同理,根本没有证悟,只是嘴上说不承认的人,就像偷了东西的小偷,心里是没底的;而真正证悟了的人说不承认,是没有什么语言可以表达他的境界,就像没偷东西的人胸有成竹、理直气壮一样,这才是真正的不承认。


次第修行,证悟实相


我们当然需要的是理直气壮、胸有成竹的不承认,但前提还是要从人身难得、死亡无常开始,一步一步往前走。小学生学小学课本,中学生学中学课本才是正经。如果小学生硬去学博士生的课本,就注定会失败。所以,不修加行,直接修禅宗、大圆满的绝大多数人,是注定会失败的。所以,还是要先修出离心与菩提心,然后再修空性。空性也要分两个层次:先修中观自续派的空性——单空,这个比较容易接受;然后再修远离一切执着的中观应成派的空性,这些全部修完以后,再修一两年的寂止修法,这样就为以后修大圆满或大手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后再去请一位真正的、有大圆满证悟境界的上师传授大圆满,并孜孜不倦地修持,最后一定会成功。


從我的iPhone傳送

我们享受快乐,其实是你的妄想,给你快乐。

我们享受快乐,其实是你的妄想,给你快乐。




净界法师 

其实,我们在享受快乐的时候,是你的妄想给你快乐,你自己打妄想。从佛法的角度,人生没有快乐的。那么就是说,这个是很重要,调伏爱取是临终最重要的,这个净土宗是主修这块。

其实安住空性,导归净土这两个只是帮助我们调伏爱取,临终的正念,你只要不贪恋娑婆,因为欣求极乐不难,每一个人看到极乐世界的功德十个有九个喜欢的,其中一个不喜欢那个是二乘人,偏空的。所以欣求极乐这块问题不大,我们在三界流转太久,我们跟众生缘结的太深,突然间要离开三界的确不容易,但是问题在你自己的妄想,你走不出你的妄想你就没有临终的正念。

所以你走出心中的妄想,你才可能接触弥陀的光明,所以我们临命终的时候会有一段的妄想期。诸位我们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一般不是马上现前,你念佛一段时间,这个时候佛号会夹带妄想,很正常,就跟你平常打妄想一样,你一定要从妄想走出来了,后半段阿弥陀佛光明才会出现,一般净土宗要经过一段的调伏妄想期,不是说你临终一念佛,阿弥陀佛马上来,没那么好,会有一段时间,可能是一个小时,可能两个小时,有些人十个小时,你一定要经过真实的调伏,弥陀光明才会出现,那个等待弥陀出现那一段时间就是考验你的功夫了,你平常的功夫。



從我的iPhone傳送

要培养一个"不带条件"的内心!

要培养一个"不带条件"的内心!



净界法师 

诸位,我们要注意你带条件,这个条件这个因缘就是外境,这个外境是由业力变现的,你只要跟外境借来的产生的力量,你就受业力的系缚,因为这个外境是由业力主导的,所以很多人念佛的时候他平常念得很好,到临命终的时候,生死关头现前的时候他这个佛号冲不上去,因为你因地在念佛的时候,你念佛的心就带有条件。

外在的环境不是你说了算,你带了太多的条件,临终的时候条件不会具足的,这就是为什么你临终的时候佛号提不起来,因为你平常念佛的时候带太多条件,你跟人家借太多东西了,人家临终不见得会借你,关键在这。

所以,心真则事实,我们现在发了菩提心,我们是不管外境怎么样,我一定要往生净土,我一定要圆成佛道,它是超越一切的因缘,这种心力才会在临终的时候帮助你超越生死。

我希望,我们今天是培养一个不带条件的内心,因为你不知道你临命终会发生什么事,你不能假设我身体健康的时候我再念佛,你临终的时候身体不可能健康的,你在加护病房插满了管子,它一定很多痛苦的感受刺激你。

所以我们临命终的时候,如果我们有志于培养临终的正念,你一定要知道你的念佛的心就不能带条件,不能带条件怎么办呢?大智慧的佛陀说你要有个愿望来引导你,你不能由外境来引导你。



從我的iPhone傳送

嫉妒别人,伤害的是你自己

嫉妒别人,伤害的是你自己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


第十六,圣贤之十一相
 
圣贤,世俗人通常是指道德才智杰出的人,而佛教所谓的“圣贤”,则除了道德与才智以外,还具有一定的觉悟和修养。圣贤是我们的楷模,我们要尽量学做一个圣贤。

学佛不需要知识面很广。哪怕学到一点点,只要能在生活当中运用,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但自己能感觉到,别人也看得见。这种法喜充满的感觉,就叫做佛法的利益和作用。学修圣贤的11个标准,就能让我们法喜充满。

11个标志当中,有些是菩萨的标志,有些是圣贤的标志。可能很多圣贤除了此处讲的11个特征以外,还有很多其他优点。此处只是介绍了其中一部分而已,以方便我们以此为目标与准则,尽量靠近这11个标准。

一,嫉妒心与我慢心鲜少,是圣贤之相。
 
此处没有说根本没有嫉妒和傲慢,只是说很微弱而已。傲慢和嫉妒,都属于所知障和烦恼障当中的烦恼障。彻底断除烦恼障,是在菩萨七地。也就是说,即使证悟了一地,都不能彻底断除烦恼障。刚刚学佛的凡夫,在没有证悟菩萨一地,甚至没有进入加行道之前,不可能完全没有傲慢和嫉妒。

资粮道是学佛的起点,大乘资粮道的门槛和界线,是标准的世俗菩提心。可能很多人还没有标准的世俗菩提心,这就意味着我们还没有进入大乘资粮道。在此阶段想完全没有嫉妒与傲慢,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尽量减少,不让它们过于粗大。粗大的意思,是别人能从说话的方式或所作所为中看见或感觉到。

一般情况下,我们心里虽然有一些细微的傲慢,但别人却看不出来,有些时候连自己都没有察觉,只有经过详细地自我观察之后,才能发现嫉妒与傲慢的蛛丝马迹。

佛教徒不能有粗大的嫉妒心,如果有同修学得好,大家都要赞叹、随喜,并将其作为楷模和榜样。如果别人学得好反而心里不高兴,动不动就说别人的坏话,用恶毒的语言去攻击、毁谤,那无疑是自己的问题、过失乃至罪过。如果学佛的师兄中有这样的情况,一定要教育、规劝,以免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当然,并不是只有佛教徒才有这样的问题。因为接受了佛陀的教育,佛教徒相对来说还好一点。佛教徒以外的团体中,嫉妒傲慢、勾心斗角也许更严重。身为凡夫,有一些嫉妒傲慢也是正常的,因为我们的修行层次不高,但至少要努力改变现状,达到没有粗大的嫉妒和傲慢的程度。

二,财物菲薄,知足少欲,是圣贤之相。
 
小乘佛教认为,少欲知足是佛种与圣种,或者佛性与圣性,因为少欲知足的人才有机会成就阿罗汉的果位,贪得无厌的人是无法解脱的。贪婪者的目标,就是名利。在这种价值观当中,成佛、成为阿罗汉,从生老病死中解脱等等都是没有地位的。这种人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他的未来。

尤其对现代社会来说,少欲知足更是特别重要。因为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已经将少欲知足定位成落后、消极与颓废。知足少欲的观念,一直受着普世价值的挑战和唾弃。这都是因为我们长时间贫穷窘困,在穷人眼里,钱肯定最重要。除了钱以外,其他东西都是次要的。

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了解和认知,都有一个成熟的过程。相信总有一天,当我们对客观事物的了解和认知发展到一定程度,当我们能与金钱、名利、地位全方位、零距离接触以后,就能知道真正有用的是什么,没有太大意义的是什么,就能重新定位金钱与名利的价值。

佛陀因为智慧高远,所以有着超前的价值观,他极力主张,修行人应该少欲知足。

少欲知足的标准,不是都像米拉日巴一样,不吃不喝,住在山里面苦行,这是我们做不到的。佛教不会要求佛教徒都要当穷人,一定要过艰苦的生活,一定要当苦行僧,而是在基本生活需求满足以后,就不要再不断索取、追求、攀比和虚荣。当然,针对每一个人、每一个年代,都有不同的少欲知足的标准。出家人和在家人,一百年前和一百年以后的要求也都各不相同。

现在很多人感到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虽然其中也有一些客观因素,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自己的贪欲、虚荣。若能放下这些无聊的成分,我们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如果不懂得少欲知足,一生忙碌到头,会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在为了什么而奔波,从而白白荒废了一生,这是最失败的人生。所以,我们要学会少欲知足。


三,不讲排场、不摆架子、无有傲慢,是圣贤之相。
 
 
佛教徒当中,有明星、领导、富翁、普通老百姓,也有穷苦大众。如果因为自己是领导、是明星,或是有钱人,就炫耀、浮夸、讲排场、摆架子,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就不是一个标准的佛教徒。

或许在佛教徒的圈子以外,所谓的身份等等,是大家都很羡慕的。但佛教却偏偏要推翻这些虚荣,而讲求众生平等。在佛教团体中,炫耀、摆阔不但不是功德,反而展示出自己的低劣与过失。同时,如果身为佛教徒,仍然用世俗的眼光去崇拜、羡慕明星和有钱人,都是一种价值观的倾斜与浅薄无知的表现。

现在很多人常常会面临一些不公平待遇,但当他们进入佛教团体以后,就能感觉到真正的平等——不重种族、不重阶级、不重资产,而注重修行。我们着重追求的,唯有戒、定、慧。

当然,一些刚刚学佛的明星、富豪或所谓的成功人士会带有一些过去的习气,这时候我们也不能立即去打击他们,要学会宽容和理解。谁都不可能一进入佛门,就一切都能放下。积重难返、积习难改,我们自己不是还有很多难以更改的陋习吗?
 


從我的iPhone傳送

在娑婆世界了生死,你要面对三个问题。

在娑婆世界了生死,你要面对三个问题。



净界法师 

在末法时代,如果我们选择在娑婆世界了生死,你要面对三个问题:

第一个:障碍太大。在末法时代的修行有四个字是很重要,叫做内忧外患。当你在娑婆世界得果报的时候,你内有烦恼的干扰,你经常打妄想,这个你没办法控制的,妄想打久了就产生烦恼了,因为这个妄想会让你产生对立,我相、人相的对立。一个人一旦对立,要么就是喜欢,要么就是讨厌,两种情况。所以你经常打妄想的结果,就很容易让你结成一种烦恼,这个对你修行是一种障碍——内忧。

(第二)来自于外境的刺激太大。如果这个世界上大家都放逸,你就很难修行了,因为它形成一个强大的共业,套一句印光大师说的话:这个鱼想要往前走,但是它那个逆水的力量太大。所以我们每天在佛堂里面做功课,离开佛堂以后接触外在的环境,基本上,顶多把我们佛堂的功德抵消掉而已。所以每天都在抵消东西,我们很难保持进步,因为它来自于逆境的干扰太大。所以在娑婆世界的修行,你必须要面对内忧外患,而这个是不可避免。

第二个:时间太短了。我们娑婆世界的果报体,给我们的寿命太短,扣掉我们日常生活的耗损,你剩下的时间太短了,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处理你无量劫来留下的问题,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你不得相续。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说我们死亡到来的时候,我们到下一个果报体投胎的时候,你不能马上把你今生的修行,把它累积起来,就是一加一不能等于二。这个当我们面临死亡的时候,其实一个人善根最强的时候,是晚年的时候,你的修行、你对人生的体悟、对佛法道理的理解,是最巅峰的时候,但是你死掉以后,你在来生得一个果报的时候,你要经过一段摸索期叫做隔阴之迷,你不能马上把前生的善根启发起来。

所以死亡对我们的伤害太厉害,就是说它中断了我们前生跟来生的一种相续的力量,所以构成一加一不等于二。所以在娑婆世界的修行,它有三大困难要面对:第一个来自于内外的障碍太大。虽然我们不断的努力,但是障碍太大呢,往往把我们冲回原点,所以在娑婆世界你经常有挫折感;第二个时间太短;第三个不得相续。

所以到了末法时代,选择到净土去,这是一个相对的比较好的选择。因为这个众生已经形成一个非常不好的共业了,这个磁场,你改变不了众生,你改变不了这个世界,最后是世界改变了你,所以选择暂时离开,这个是菩萨不得已的选择。

那么你选择到净土去,这就面对一个问题了:就是你必须要跟佛陀感应道交。没有人能够离开佛力的摄受,凭你的力量到净土去,不可能!所有人到净土去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法身菩萨以前的众生到净土去,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佛力的摄受!

所以来自佛陀的力量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没有一个人凭你的力量到净土去,没有一个人。所以你必须去启动佛陀的力量,这个力量本来就存在,谁能够找到那个启动弥陀的开关,谁就到净土去了,诸法因缘生嘛。



從我的iPhone傳送

你若妒嫉人,将来要受愚痴的果报。

你若妒嫉人,将来要受愚痴的果报。



宣化上人 

不要自私自利,不要有一种妒嫉障碍心。对佛法,我们明白了,如另外一个人比我更明白,切记不要生一种妒嫉心,你若妒嫉人,自己将来要受愚痴的果报。在佛法里边,自己尽自己的心,切记不要生妒嫉人的心,不要生障碍人的心。

不是说,有一个人开悟了,我没有开悟,喔,气得不得了:「唉呀,真是!佛都不公平,怎麽叫他开悟,不叫我开悟呢?这真是!」就生出一种无明来了。或者有一个人听讲经听得很明白,他的智慧也很高,很聪明,学东西也学得快;念〈愣严咒〉,他几天就念会了——几天念不会的,大约念两个月也念会了。「哦,我没有念会呢!」这妒嫉得不得了:「啊,你怎麽跑到我前头去了?你怎麽先念会了?」这都是一种妒嫉心。

切记!切记!千万不要生妒嫉心,要生一种欢喜心:「啊,他念会了,就是等于我念会一样;他开悟了,也就等于我开悟一样。」要生一种随喜心、讚歎心来庆贺他,不要妒嫉障碍。学佛法最要不得、最不可以有的,就是妒嫉障碍。

你若妒嫉人,将来你就愚痴,愚痴到什麽也都不懂了,连吃饭都不会吃了,你说那时候糟糕不?蠢得连吃东西都不晓得吃,宁可饿死,有这一类的众生。所以不要妒嫉人,不要生一种嫉妒障碍心。要随喜讚歎,有人比我好嘛我要生一种欢喜心。



從我的iPhone傳送

无论你的信仰或精神修持为何, 应当总是发愿能够认出你的梦就只是梦...

无论你的信仰或精神修持为何, 应当总是发愿能够认出你的梦就只是梦...



宗萨钦哲仁波切 

当你入睡时,睡眠会卸下你身体的觉知
你的眼睛所见、你的鼻子所闻、
你舌头尝到的味道等等。
接着在你醒来时,想象自己已经获得重生,
一段新的生命才刚开始展开。

无论你的信仰或精神修持为何,
应当总是发愿能够认出你的梦就只是梦。
在你做梦的时候,知道自己正在做梦。
我们生生世世都一直犯下的最大错误,
就是想象自己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别再犯下这个错误了!

在你入睡时,
强迫自己相信你即将死去,
以此模拟死亡的那一刻。
如果愿意,请尝试下面这个
以修持发愿作为基础的方法。

◆对于非佛教徒

当你躺下睡觉时,如此作想:
今晚我可能会死,可能就这样了,
我或许永远不再醒来。

原谅那些你需要原谅的人。

忘记应该忘记的一切。

忆念任何能让你平静、放松的东西
一一可能是一片落叶,
或是一只呱呱叫的鸭子。

更重要的是,希望你和其他每一位有情
都拥有并体验所有美好的事物。
事实上,如果你可以专注于照顾别人而不只是照顾自己,
不仅会为你带来很大的喜悦,
同时还会确保你自己也获得很好的照顾。

当你入睡时,睡眠会卸下你身体的觉知
一一你的眼睛所见、你的鼻子所闻、
你舌头尝到的味道等等。

接着在你醒来时,想象自己已经获得重生,
一段新的生命才刚开始展开。

观察你是如何
再次连接上你的感官和感官对境。

注意到那只画眉的鸣唱,
闻闻你早晨的陈腐口气,
品尝你夜晚的口中味道。

如此作想:

我醒来的这个世界不会永远存在。

看看你的新桌子
和那包尚未开封的精致日本文具。
现在就把这两样东西都用一用,
欣赏它们一一这可能是你最后的机会。

◆对于佛教徒

如果你愿意,
可以按照一个古老的佛教传统,
观想一切诸佛菩萨都聚集在你的枕头上。
接着,在你即将躺下之前,向他们顶礼。

如果你想模仿佛陀著名的卧姿,
就在入睡时侧躺于身体的右侧。

思维:

我要好好利用今夜的睡眠。
我归顺佛法僧。
我希望今晚的睡眠,
对我自己和对他人
都是有利益且有意义的。

在你入睡时,如此作想:

我正在死亡,
我的感官意识正在消融。

当你醒来时,如此作想:

我重生了。
我渴望充分利用这个短暂易逝的生命
以利益自他。

◆对于密续行者

发愿觉察并体验“单纯认知”之光明。
入睡过程提供了认出此光明的绝佳机会,
因此要强烈发愿能够单纯地“认知”。
死亡时,你所有的感官机制都会消融, 意味着这个“单纯的认知”将会完全不受 你的感官或你对感官对境所起反应的影响, 剩下的只有你的心。 

 所以,记得已经讲过的那个睡眠修持, 观想自己的上师一一 一切诸佛的总集一一端坐在你心中的莲花上。 然后,入睡时,就只是想着你的上师。  




從我的iPhone傳送

出离心,是出离心中的颠倒妄想,不是出离外境。

出离心,是出离心中的颠倒妄想,不是出离外境。



净界法师 

那么出离心,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到底想要离开什么,这个地方很多人错觉,很多人修了出离心,工作也不做了,啥事也不干了,出离心是出离我们心中的颠倒妄想,不是出离外境。诸位,外境没有错,它哪有错呢?它如实地把我们过去的业力显现出来,让我们去受用,那哪有错呢?外在的果报它是一个业力的显现,如此罢了,它哪有错呢?所以出离心就是我们心中对着某一个人、某一个事,产生一种想像,产生执着,然后这种影像就不断地引导我们,尤其是快乐的影像这个最麻烦,贪恋娑婆这个是生死的根本。

我们一生经历的酸甜苦辣,但是痛苦的影像,痛苦的经验对我们障碍不大,最可怕是快乐的经验,这个真的是太可怕了,因为它给你快乐的经验,你心中就留在那种影像,你希望那个影像再一次的出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临命终的时候我们会在三界投胎,因为我们希望来生继续出现这个影像。
--《佛法修学概要》



從我的iPhone傳送

外密的见解

外密的见解 

慈诚罗珠堪布 

《成智青莲花论》略释

须得受过四级以上灌顶者
方能阅读此

外密的见解

来自慈诚罗珠堪布

不共密法道,外部瑜伽者,
取舍二谛修。

“不共密法道”,不共的道,也即密法。

“外部瑜伽者,取舍二谛修。”密法也可以分为外密和内密。外密也即外部瑜伽,这在汉传佛教里也有,按照唐朝时期的翻译,是叫做唐密。后来传到日本后,就叫做东密。无论东密也好,唐密也好,实际上就是一个意思。藏传佛教里,都叫做外密。外密的境界比普通显宗的境界高,世俗谛方面,与第三转法轮的境界一样;而在胜义谛空性的境界上,又和中观的境界是一样的。外密是把胜义谛和世俗谛分开来讲的。它认为,胜义谛是清净的,是佛的坛城;世俗谛是不清净的,不是佛的坛城,所以要取胜义谛,舍世俗谛。因为他们还没有证悟烦恼即菩提,众生的五蕴即是佛的坛城。虽然他们也会说烦恼即是菩提,但他们的理解却有所不同。他们这样说的意思是,烦恼的表象是不清净的,但它的本质却是清净的。外密有三个不同层次的派别︰即事部、行部、瑜伽部,哪怕最上等的瑜伽部,也有这样的取舍分别执著,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

因为外密还没有彻底证悟世俗谛和胜义谛的无二无别,所以外密的见解不是很高,还算不上是标准的密宗。在外密里面,基本上没有佛父佛母拥抱的双身像,一般的本尊佛父佛母像的排布,也是佛父在坛城中间,佛母站在前面等位置。也不会有普巴金刚等忿怒本尊,即使有忿怒本尊,饰品也与内密的不一样。

例如:文殊菩萨的有个修法,就是文殊菩萨位于中间主尊的位置,妙音天女站在文殊菩萨前面的。

我们现在修的很多修法的仪轨也是这样,如果是将观世音菩萨作为本尊,就会在法界中观想一个观世音菩萨,再迎请观世音菩萨融入我们观想的坛城当中,然后才开始念咒……最后观想结束时,又要把本尊送回法界。

外密修行人不会享用内密的五肉五甘露,他们非常看重行为上的清净,比如受密宗的八关斋戒,严格地吃素,不能沾一点点的荤腥;修本尊的时候,会每天沐浴三次等等。因为他们认为:五肉五甘露是不清净的,素食才是清净的。

外密的优点,是加入了显宗的中观根本不知道的见解与修法,通过把自己观想为佛菩萨的修法,可以让烦恼得以清净,并最终成佛。在中观看来,这是不可能的。我们的血肉骨骼永远都是不清净的。小乘佛教甚至认为,连释迦牟尼佛的身体,都是不清净的。只有佛的内在证悟境界才叫做佛,佛的身体不是佛。大乘佛教虽然认为,释迦牟尼佛的每一根毫毛,都是智慧的显现,其中没有不清净的成分。但普通人的身上,就没有清净的东西,根本就不能想象把自己观想为某一种佛或某一种菩萨,而且还能通过这种方法来证悟。他们认为,世俗谛、贪嗔痴,永远都是不清净的,其中没有任何清净的东西。包括显宗当中见解最高之一的中观应成派,也是抱持这样的观念。第三转法轮虽然把如来藏诠释得非常透彻,但最后还是把胜义谛和世俗谛分开,认为世俗谛的这一部分是不清净的,应该断除。断除之后,才是清净的,所以称之为“他空”。“他”,也即心的本性。“空”,也即心的本性要空,不清净的东西要空、要断除。

相对而言,外密比显宗更接近于真理,虽然没有提及本来清净的佛坛城,但已经比普通显宗的境界高很多。至少他们在打坐修生起次第的时候,可以观想自己与佛无二无别。我就是佛,佛就是我。在这个见解中念咒、修禅定,可以比显宗更快地获得成就。

如果平时稍稍注意一下修法仪轨就会知道,假如仪轨中,包含了观想从法界当中迎请佛,然后融入,接着就是顶礼、供养、最后就是念咒等程序,就属于外密的方法。当然,内密仪轨中,有时也会出现先把自己的身体观想为佛,再在法界当中又迎请一尊佛,同样地融入自己等等。这都是为了消除内密初学者认为自己与佛菩萨有区别的分别念,而采取的暂时的善巧方便。

佛教所有的见解当中,最谨慎、最底层、最基础的见解,是小乘佛教的见解,所以他们的行为也是非常保守的。但莲花生大师也反反复复地提到:“是故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较粉细。”也就是说,我们的见解必须要高如虚空,不能有执著,不能有分别,但是在行为上,必须仔仔细细地严格取舍因果,不该做的杀盗淫妄不能做,甚至哪怕是非常小的罪过也不能做,该做的放生、念咒、布施等六度四摄,则应该去做

很多学佛的人就容易走两个极端:有些人一听到禅宗里面讲“要放下、不执著”,就认为放生等等都是执著,都不应该去做。可是,“要放下”本身,也是一种执著啊!这是一种极端的做法;另外又有人认为:“不可能一切都是佛的坛城,不可能一切都是空性”等等,顽冥不化地固守低劣见解,这都是极端的做法。修行,应该讲究中道,不堕两边,否则不会有好结果。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