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6日 星期日

華麗轉身呼喚社會公正

名家博客 - 邱立本

亞洲週刊總編輯
縮小字體目前字體大小:1字體大小:2字體大小:3字體大小:4字體大小:5放大字體

華麗轉身呼喚社會公正

2014年11月23日 第28卷 46期
中國的華麗轉身,就是讓上升的國力,化解貧富懸殊,消除制度歧視,落實社會公正的理想。
北京夜景(圖:新華社)
北京正在華麗轉身。參加本屆亞太經合會(APEC)的媒體,都對會議現場雁棲湖印象深刻。那些聲光、顏色、氣味和若隱若現的藍天,背後都是全民動員的力量。學校放假,汽車分成單雙號上路,河北附近的工廠都要停工,不僅是為了這年度的國際會議,也為了展示中國急速崛起的國力。
這也因為北京具有強大的底氣。中國的綜合國力,上升到歷史的新高峰。但中國經濟上的成功,卻不斷面對政治改革的挑戰。 民主、自由、人權等現代政治的理念與實踐,都是國內改革派孜孜以求的目標。但在當前的「黨國結構」中,這樣的目標似乎距離理想很遠,成為可望不可即的畫餅。
但追求社會公正卻不再是畫餅。越來越多改革派發現,在當下強大的經濟基礎上,中國更有條件在社會公正的追求上尋求突破,扭轉制度上的階級歧視,取消戶籍的枷鎖,創造一個機會平等的國家。
中國在市場經濟與全球化的過程中,發展迅速,但也導致分配不均,尤其在「公共品」(public goods)上,底層的大多數成為弱勢的群體,數以億計的農民工被迫離鄉背井到大城市,做最髒和低薪的工作,但卻為中國現代化作出貢獻,但他們被剝奪城市的戶籍,在基礎教育、公共醫療和住房問題上,都慘遭歧視,引發了社會不公正的歷史嘆息。
歷史的嘆息,是因為當年中國共產黨上台,就是以追求社會公正為號召,消除階級的壓迫。這樣理想主義的情懷,吸引了昔日多少的青年人奔赴延安,為實現公平正義的社會而奮鬥。
階級鬥爭是綱,綱舉目張,曾經是中國追求的平等主義,在文革時期上升到最高峰。鄧小平上台後,消除了僵化的階級鬥爭,也搞活了中國的經濟。但一種傾向掩蓋了另一種傾向,中國的市場化,也被批評向財團傾斜太厲害,而地方政府與資本的結合,往往犧牲民眾的利益,引發了中國是否蛻變為權貴資本主義的爭議。
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在資本的狂歡中,「只要有錢,什麼都可以」,社會主義的理想成為空言。在公共醫療與基礎教育上,中國都落後於台灣和香港,廣受詬病。
因而今天的中國需要新的撥亂反正,將被顛倒的顛倒回來。上升的國力,讓政府有更多的財力可以分配資源,也讓中央政府有更強的權威來落實資源的分配。追求社會公正的意志,可以凌駕資本的意志,也凌駕那些貪官的意志。
這才是中國真正的華麗轉身,讓上升的國力,化解貧富懸殊,加強法治,消除制度歧視,以強大的公權力,落實社會公正的理想。■

如衣服一般的女人

註:本文原作者港姐
大學Year 1那年,19歲的Debra有一個38歲、經常開寶馬接送她的男朋友。Year2那年,男朋友換了另一個,也是將近40,開的是林寶。Debra就是這樣,大約半年至一年換一個男友(或該說是她「被換」),個個都是足以做她老豆的年紀,個個都是揸靚車住豪宅的所謂「成功人士」。
對於自己全是跟「比較成熟」的男人戀愛,Debra不作掩飾,反而相當喜歡大談自己的戀愛生活。男友們送甚麼名貴禮物、帶她到哪間高級餐廳吃飯、跟她到哪個歐洲國家豪華遊,她全都會主動分享,不管你跟她熟或不熟。
喜歡成熟的男人當然沒有問題,戀愛無分年紀嘛。不過很明顯地,Debra喜歡的不是這些男人的成熟思維,而是他們成熟的經濟能力。因為講來講去,她講的都是這些男友們如何帶她擴寬物質上的見識及眼界,除此之外就好像沒甚麼其他值得講的了。
雖然每次都是被男方提出分手,但Debra不愁沒人追。這個男人要跟她分手,這個男人的圈子中又有另一個男人向她示好。從第一個中坑男友的圈子結識到第二個中坑男友,由第二個中坑男友的圈子遇上第三個中坑男友,Debra就是以這種方式一個搭一個下去,在中坑堆中一直很吃得開。
由於忙著陪某一任的中坑男友「出Trip」,Debra最後那年幾乎沒有到學校上課,最終缺席幾科考試而未有完成她的副學士學位。其後她一直沒有正式工作過,由大學開始閒時也有接接Freelance的「Modeling Job」,不過也不是甚麼正式的廣告或雜誌作品,而就是讓龍友拍拍的酒店私影以及電器產品的Promotion Girl。有嘗試考過空姐,但又因為英語講得太差沒有考上。不過有那些「成功人士」男友的「支持」,生活卻過得比每天加班到九點但月薪都不過萬四的畢業生打工仔好上千萬倍。
Debra很想早點結婚,說就說是想有自己的家庭相夫教子當個平凡主婦。但說穿了,就是因為家境、學識、工作都不怎樣,一早知道自己沒條件及能力靠自己過上好生活,所以想盡快找個肯簽長約供養照顧她的長期飯票而已。
可惜,一直都沒有任何一個中坑男友向她求過婚。個個一開始都把她當公主一樣呵護疼愛,但過個一年半載就開始對她冷淡,然後提出分手或直接消失。自從一年前,最後那個中坑男友跟她分手後,她便再也沒有如以往一樣迅速有新追求者出現。
學歷不三不四、幾年來沒在工作、又沒特別技能,失去了男友「支持」的Debra已花光積蓄,不知人生可以怎樣過下去。
我想Debra的「氣數」也是時候盡了。廿五歲的她對於那些根本只是貪圖鮮肉的猥瑣中坑來說,已經失去吸引力。市面上十八廿二的青春少女多的是,這些中坑的選擇也多的是。
Debra這樣的女人,是所有有著幾分姿色而又以為憑著自己那幾分姿色便可以博來好歸宿好日子的女人都該引以為鑒的人辦。
有姿色的女人在人生的前段會因為青春及美貌得到很多的注意及優待,易以為單靠自己的姿色找到一個有成的男人,便可以過上美好的人生。持抱這種心態的女人,腦子想著的就只有如何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如何結識及吸引男人,而往往對於自身的價值建立毫不關心及重視。
或者尚青春貌美之際是可靠外皮活得彷似舒適容易,但青春及美貌都短暫而必逝,不再青春貌美的時候,那靠甚麼好好地生活?
又沒學識、又沒事業,只徒具一張臉的女人,對男人來說就真只是「如衣服」。再華麗的衣服,都是穿到外面在朋友面前用來炫耀一兩次,穿舊穿厭了就會換掉、丟棄。有如衣服一般的女人,其價值及意義就如此。
其實漂亮的女人,更該要努力讀書、認真工作,令自己成為一個可獨立支撐生活的人,尤其是經濟上。否則,就很容易落得只能用皮生存的悲哀境地。始終,找一個「成功人士」男友做依靠,怎都不及自己成為一個成功人士來得穩當驕傲。

上醫醫國

Dr. Ivan短小精幹,年輕時打拳的身形依然形迹可見,不論早晚他總是精神奕奕,微笑臉容永遠不改。
在Myanmar(緬甸)惟有人才中的人才才可當上醫生,可以成功地留在首都照顧權貴病人的醫生更少。Dr. Ivan本來就是這樣罕見的人才,多年軍治下他仍名成利就,不單擁有自己診所也開設了醫學儀器公司當老闆。他大可以安樂地坐在冷氣辦公室裏睇症做生意,但今天的他卻時常披星帶月走遍全國各處窮鄉僻壤。
問他為何作此選擇?
他豪爽一句:「我所愛的國家病了。」
的確病了,多年軍政統治下的緬甸飽受創傷之餘,還嚴重中毒和極度營養不良。軍政嚴苛,尤對少數民族極不公平,受逼害的克倫族(Karen)被逐到泰緬邊界,多年來兵戎相見,勞民傷財,更可悲是緬甸政府公然容許童兵存在,10多歲便被徵入伍,做幾年粗工後,16歲便被送上戰場。
中毒情況也很嚴重,雖然雨水充足,但仍有不少地區靠井水維生,緬甸地層蘊藏大量砒霜(Arsenic),故此不少井水亦受砒霜污染,很多無知村民飲後致慢性中毒。營養方面更不用說,軍權大於一切,結果便苦了窮困農民,稻米種植雖算豐厚,但扣除地租和昂貴的肥田料後,農民仍然捱餓。
面對嚴重病倒的國家,Dr. Ivan甘願放下豐薪厚職,投身宣明會工作,因他覺得這是醫國的最佳方法。把教育和希望帶給兒童便是醫國的唯一良方。他們把被徵入伍的兒童送回父母的懷抱,宣明會又教導村民如何測試井水是否含砒霜毒,若有便協助他們另尋水源;面對飢餓農民,他們會供應優質種子和耕種器材好使收成變得更加豐裕,每個行動、每個計劃之目的都是讓小孩得到溫飽之餘,亦可接受教育。當兒童有希望時,國家便有希望。
Dr. Ivan已在緬甸宣明會工作了十四年,現職行動總監,為最辛苦的崗位。北至邊境的戰亂和愛滋病,南至三角洲的水災和颱風,他都跟當地宣明會800多名員工共同進退,目的是要醫治這多苦多難的國家,而今天初見成果,她已漸漸痊癒。
下醫醫人,上醫醫國。Dr. Ivan是百分百的上醫。
香港也病倒了,誰來醫治她呢?
後記:
香港宣明會捐助熱線:23942394
電郵:hotline@worldvision.org.hk

莫樹錦
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教授  

2014年11月14日 星期五

70後5招買樓致富

註:本文轉載自晴報

「醫生律師都買唔到樓?真係咁難?」曾沉迷炒股,令七十後鍾學良墮入欠債深淵。「死慳死抵」兩年終還清債務,憑節儉生活儲下第一桶金;試過創業但未算成功,最終靠買樓致富,「每個地方也有一套遊戲規則,在香港一定要先有資本才不會綁手綁腳。」
四十出頭的鍾學良(Anthony)是一家投資學校的課程總監。談起為何開班,他說是受零九年一則新聞啟發,「當年報紙爆出醫生律師買唔到樓,我同朋友傾開話『無理由吖,我都有六間。』當時我只輕描淡寫,怎料講完個個靜晒,追問我點解咁多樓揸手。」朋友反應證明課程有價,令他扚起心肝整理自己一套致富方程式。
炒股欠債 學會慳家
事實上,買樓並非Anthony的首選,股票才是他最初接觸的投資產品,「後生開始玩,回歸前炒紅籌國企,後來科網起飛仲玩學人炒窩輪。」結果熱潮破滅,小子焦頭爛額,欠下相當於一年人工的廿萬債項。「那時捱得好辛苦,車賣了,健身會籍停了,日日回家吃飯,推掉應酬,每日僅花五、六十元搭車食晏。」節儉生活過足兩年終還清債務。「後來開始覺得慳錢不是問題,當時我月入四萬,儲到兩萬多。」一年後、即零五年,他儲到三十萬元,以九成按揭在西營盤買了兩個約百萬元的單位供家人自住,成功上車。
至於如何由用家變身投資者,他直言與專業式微有關,「那時我有間廣告公司,但數碼科技氾濫,我深感手藝愈來愈不值錢,想找更穩陣的後路。當時合作的製作公司老闆給我很大啟發,他早年在觀塘買入萬呎工廈做錄影廠,後來技術北移,公司無生意,將間廠劏作十幾伙出租。看着他每伙月收幾千元,心中盤算:每月豈不有十萬元?多過我捱生捱死!於是開始留意甚麼是收租,睇書學投資。」
買樓致富 享受生活
零七年Anthony見自住物業升值近倍,決定加按借百多萬,增持兩住宅收租。「經濟好我會套現入市,尤其低息時,早年我借七成買德寶花園,月供三千元,收租七千元,息差與租金差很遠。但投資不能只攻,亦要防守。好似湯博士(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說逢三退一,我會在看不通時放售單位加強資金流,若市況惡化再賣,調整投資組合,最緊要識計數,我認為資金夠維持未來五年波幅便算健康。」如是者,他一有錢便買樓投資,九年來個人連同與朋友合資買賣物業多達三十個,目前資產數以千萬計,靠收租維生。
創業無果,終靠買樓致富,Anthony認為每個社會均有自己的遊戲規則:「有些地方如美國,知識產權保障較佳,適合發展科技創業,香港未必跟到,惟有改變自己想法,在香港定要先有資本才不會綁手綁腳。有說後生輸得起,我覺得調轉,年輕時應累積資產,中年再追夢,其實仲輸得起,因那已是閒錢。」
今天Anthony自言活得輕鬆,試過開工廈足球館、美容院,最近又與人合營酒吧,「生活沒太大負擔,才可更加享受世界。」
攝影:冼偉倫
記者:周藹文
更多晴報內容,請

中醫臨床研究為功能性便秘患者解困擾

繁忙的都市生活經常讓人們疲於奔波,甚至連上廁所的時間也要擠出來,加之飲食習慣及人口老齡化等的影響造成便秘的發生率在本港逐漸上升,約為兩成左右,他們大多數被排便困難及排便不適困擾。
現有的西醫治療大多使用緩瀉劑和潤滑劑等。中醫治療則講究因人而異,辨證施治。臨床上最常見的為「實熱便秘」,由熱結或氣滯引致。由實熱引致的便秘常見於年輕人,他們因吃太多煎炸食物,令身體出現熱氣。患者同時容易喉嚨痛、生痱滋及患皮膚病。氣滯造成的便秘多發生於上班一族,因工作繁忙和壓力大,即使有便意都忍下去,容易錯過排便時間,加上日常久坐辦公室、運動不足,影響腸道蠕動,長期造成便秘問題。便秘日久,會導致腸道息肉甚則發展為腫瘤,應該引起重視。
目前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與香港中文大學消化病研究所獲得食物及衛生局的資助,對功能性便秘展開大規模和深入的研究,分三個對照組(麻子仁丸、傳統西藥和安慰劑),探討中藥麻子仁丸的療效和安全性。今次是首次就功能性便秘而進行的三個對照組臨床研究。而該臨床研究的階段性結果顯示,在所有符合西醫功能性便秘的診斷標準的病人中,有417名病人(63.1%)屬於實熱便秘,81人(12.3%)為虛證便秘,其餘163名病人(24.6%)則屬於虛實夾雜證。最多病人出現的症狀依次是腹脹(87%),其次是排便不清(76%)和排便費力(72%)。
研究團隊將擴大臨床研究,招募更多便秘病人參加。符合功能性便秘實熱證診斷的病人則會有機會獲得八週免費的中藥複方麻子仁丸治療功能性便秘用藥。


有錢不快樂 多少風涼話?

註:本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訴說做中國首富不快樂,甚至痛苦,被指是風涼話。不少人一生追求財富,深信有錢就買到快樂,但不少研究指,金錢帶來的快樂有上限,別只在荷包裏找快樂。
現年50歲的馬雲,由一名普通的英語教師,搖身成為科網企業阿里巴巴的創辦人,現市值比Facebook還高,他以195億美元(約1,521億港元)的身家被福布斯選為中國首富。
做首富「痛苦」 馬雲懷念窮日子
但他前日接受美國財經網站CNBC訪問,訴說做中國首富不快樂,有錢是好事,但也有痛苦,如身邊人因為錢而接近自己,又或走到街上,要承受異樣目光。他上月曾接受其他媒體訪問時表示,一生人最快樂,是月薪90元人民幣的日子。
沒有多少人感受過做富豪的「痛苦」,更多人願意相信,錢就算不是萬能,沒有錢也萬萬不能。身家多到自己也未必計得清,怎麼還會說不快樂?
多少平凡人都得為錢營役奔波,馬雲的說話聽來當然有風涼話的味道,但金錢能使人快樂嗎?缺錢到連衣食住行也成問題,還談甚麼快樂?不過,愈有錢就愈快樂嗎?卻也一定嗎?
《華爾街日報》本周刊登的一篇文章《Can Money Buy You Happiness?》,綜合幾個有關財富與快樂關係的最新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快樂有多少,關鍵並不在於實際財富多少,而是怎樣用你的財富。
快樂不在實際財富 在怎運用
當錢不夠的時候,更多的錢可逐漸滿足個人所需及追求,用錢提升自己的生活或物慾,無疑是快樂的事,但當財富一路累積,以錢換快樂就變得愈來愈艱難。
事實上,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曾有研究指,當人的收入水平達到了年薪7.5萬美元(約58.5萬港元),之後就算再高收入,快樂程度也不會提升多少。
這固然不是快樂分界的「標準」,但重要的信息是,金錢帶來的快樂不會無限提升。
《Can Money Buy You Happiness?》一文中引述加拿大心理學家Elizabeth Dunn的研究,她向學生提供一些現金,部分學生將之用於自己身上,部分則用在他人身上,結果發現,後者的快樂程度高於前者,她再於不同地方進行實驗,結果亦發現,無論是富有或貧窮國家,把錢用於他人身上的人,一般較快樂,且無論金額多少也可令人快樂。
事實上,富豪如巴菲特、蓋茨等,近年紛紛捐獻巨款,他們如此花掉自己名下的財富,若不是也為自己帶來真心的快樂,也不會一直做吧?奧地利富豪Karl Rabeder便曾宣稱有錢後反而不開心,遂變賣名車、飛機、別墅等,把財富都捐做善事。
滿足了基本生活需要之後,物質帶來的滿足和快樂,並非想像般大。
馬雲在日前的訪問上,也談到花錢比賺錢更難,他正嘗試用錢回饋社會,擺脫不快樂情緒。
荷包找到的快樂 也是有限
有錢人的優勢,就在於可以享有最高的物質享受,美國今年初曾有一項研究指,物質享受並非最快樂,反而一個好的經歷、體驗,才可令人更快樂,且快樂情緒持續得更久。
與快樂有關的研究數之不盡,都在找尋決定快樂的因素,但快樂和滿足是很主觀的感覺,也與現實環境和自己的抉擇有關,有些研究說單身快樂、有的說有宗教快樂、有的說月入多少才快樂,但都沒有清晰肯定、人人認同的答案。
馬雲的「有錢不快樂」論,也不盡然是風涼話,因為就算錢可買到快樂,只在荷包找到的快樂,也是有限。

2014年11月13日 星期四

人生勝利組 最輸是輸不起

【經濟日報專訊】每個人都想贏,不愛輸,惟由細到大都是人生勝利組,是否福氣?小提琴家陳美被揭出戰冬奧涉及成績造假,美事變醜事。對如今只愛教孩子當主角、懂贏不懂輸的父母,可有啟示?
中泰混血的小提琴家陳美(Vanessa Mae),是反映現代父母如何打造子女進入人生勝利組的好例子。
她自小每步路都有母親精心安排,一路走過來都是「贏家」,年紀輕輕爬上音樂界頂級位置,且更連體育界最高榮譽的冬奧,她也做到了,爭取到代表泰國出戰今年2月俄羅斯索契冬奧的滑雪賽。
知名小提琴家 被指比賽造假
既是著名音樂家,又可成為冬奧選手,她自小愛滑雪,卻因練琴而被迫放棄,雖然冬奧成績包尾,但也是一圓兒時夢想,如此成功的人生,固然成為一時佳話。
不過,國際雪聯日前宣布,陳美取得出戰冬奧資格的預選賽涉及比賽造假,包括有人被竄改成績、部分選手根本沒出賽等,判停賽四年。
眾所周知,陳美不會轉戰運動界,禁止比賽四年對她不算甚麼一回事,最傷是名聲受損,一件美事變醜事。
外界對其作弊行為譁然,年少成名,為何不惜將名譽賭上也要爭取參賽資格?
向來是「贏家」的人,對於一心要得到的、要做到的,是否都有一種輸不得的執着呢?
幾個月前,影后張曼玉走上台唱歌,結果劣評如潮,惹人取笑,但卻有不少輿論讚其勇氣可嘉,因為不是人人接受自己表現或成績落後於別人,尤其是一向是「人生勝利組」的,往往有輸不得心態,因為既沒面對輸的勇氣,也沒有面對輸的能力。
上月台灣作家王文華撰文《沒有人是「人生勝利組」》,便提出,若孩子可以進入名校,自小就在成績分數、活動或比賽上都是優秀,是否就是福份?
他指出,高材生自小有父母師長愛惜,一路順風,考卷上很少失敗,但正正因此,他們不擅長失敗,但人生不可能永遠只有勝利,一旦發現不能當主角,便會被「卡住」。
這是否說出了「人生勝利組」的心聲?平心而論,沒有人不愛勝利,但若孩子自小只被灌輸許勝不許敗,便難以培養出面對輸的EQ。
如今父母,對子女緊張到不得了,對子女不停催谷,要求做得更好、最好,考98分還要鬧,非100分不可。
父母愛炫耀 「失敗」成禁忌詞
不少父母也愛炫耀子女多才多藝,又或以贏得比賽或優異成績作為是否乖或好的唯一指標等,孩子的世界變為競技場,「輸」、「失敗」變成禁忌詞,孩子又怎會「輸得起」?
但「輸得起」的心態,比起只知要贏,對孩子長大後有更大保護作用,人生難免有逆境,是否一沉不起或懂得自找出路,就在於此。英國心理學家Marc Smith曾在《衞報》撰文指,應該向學童講述「失敗是前往成功的中途站」,懂得失敗是學習的重要部分。
英國一間著名女校Wimbledon High School,2012年便曾在校園內舉辦「失敗周」(Failure Week),舉行工作坊、集會等,讓家長、老師向學生分享失敗經驗,又播放名人談失敗的視像片段。
當學校都在追捧優等生,以失敗作為教學,究竟有多少人會受落呢?
其實,回心一想,人生勝利組確實是令人羨慕,但當事人的感受,要維持一直做贏家,也未必心裏好過,當中也要付出不少代價。
陳美年少名利雙收,但之前也曾接受專訪形容童年不快樂,母親是「虎媽」,她8歲起就被母親要求專注練小提琴,不能輸給人,20歲前更不能獨自踏出家門,只怕她會弄傷雙手,她長大後為此與母親斷絕來往。
人生路上 沒有長勝將軍
太順遂的人生,未必是福氣,誰會保證悠長人生無風無浪,若人生只剩下對贏的執着,沒有面對輸的勇氣及能力,才是真的輸了。

欠卡數父母 1/4開支花子女身上

註:本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為讓子女贏在起跑時,父母不惜欠卡數度日。
有調查發現,育有未成年子女而曾欠卡數的父母中,平均約四分一家庭開支花在子女身上,最高欠款達100萬元,平均要1年半才可還清卡數,最嚴重的要10年才還清。專家提醒,父母花在興趣班和遊學團等開支增加,其他生活開支靠簽卡應付,易失預算。
財務機構委託港大調查訪問500名曾欠卡數的市民,其中200人育有未成年子女,平均最高卡數結欠約8.3萬元,要18個月才可還清,最高欠款100萬元,有約1%的父母或要10年才還清卡數。
4成寧簽卡 留現金予子女
調查指,非育有未成年子女者,平均用16個月可還清卡數,比育有未成年子女者少兩個月。育有未成年子女者最高卡數結欠比沒有的高出13%。
曾欠卡數的父母中,平均26%家庭開支是用在子女身上,佔整體消費開支比例最高,其次是飲食(23%)。近4成曾欠卡數父母表示,為了保留現金支付子女開支,其他開支會盡量簽卡。
中大會計學院高級講師李兆波分析指,子女開支大全因不少人會為子女安排參加學前教育、遊學團、興趣班、補習班等,亦有不少人用於子女醫療及保險。他指,報讀一些中小型公司的興趣班時,多要以現金交易,不能以信用卡支付,因此不少家庭保留現金作子女開支,反而在其他方面依靠簽卡支付,易失預算。
李又指子女年齡愈大,醫療開支可能相對減少,但不少父母抱唔執輸心態,為子女報讀補習、興趣班及遊學團等,更有家長為兩歲幼兒報名遊學團,前往美國阿拉斯加,興趣班近年不斷加價。
親子理財教育顧問關顯彬指,有家長花錢為子女報每堂500元的學前教育,學手眼協調、判斷力等,「但其實這些技能早在生活中學習到。」
量入為出 勿亂報興趣班
他指,現時幼稚園考核愈趨着重小朋友的「內能」多於「外能」,即看重小朋友解難能力、人際關係處理等,而坊間興趣班大多數培養小朋友的「外能」,即一些表演技能。
他認為,6歲以下的小朋友根本毋須額外參加興趣班及太着重學術發展,家長毋須一擲千金、盲目追求,「若家長可以從身教中,讓他們學習生活自能力,反而更有長遠價值,這不是用錢買回來的。」
李兆波亦提醒很多人預算每月開支時,因卡數非即月還而不計算,種下欠債禍根。他勸喻父母量入為出,如某些興趣班可用其他方法代替。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港人重口味 每日食鹽爆錶1倍

註:本文轉載自晴報

港人飲食「重口味」,鹽每日攝取量超標一倍,三成港人糖超標;單是一個杯麵的鈉含量已「爆燈」。港府計劃明年就各類食品制定鈉含量的減幅目標,從製造商層面減鹽減糖;專家建議可立法或徵稅。
鈉和糖攝取過量,易致高血壓及肥胖。食物安全中心顧問醫生何玉賢指出,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成人每日應攝取不超過五克鹽(即2,000毫克鈉),以及50克糖。不過,綜合本港研究,港人平均每日攝取的鹽含量為9至10克,高出世衞建議標準一倍,另有三成港人糖日攝取量超標。
明年定減鈉糖目標 倡徵稅
何玉賢承認食安中心過去在推動港人減鹽減糖的工作做得不足,故邀請五名海外專家,今年成立「國際諮詢委員會」,探討如何降低香港膳食中的鈉及糖。委員會成員、來自英國的專家Graham Macgregor指,香港減鹽減糖落後,有豉油含鹽量是海水四倍;而根據外國經驗,減鹽的有效措施是可先由製造商層面入手,建議政府可減低食物業界製作過程中加入的鹽,長遠可立法或增加糖稅。
何玉賢表示,明年五月前會制定各類食品中鈉含量的減幅目標,主要針對醬料如豉油中的鈉含量及非酒精類飲料的糖含量;同時衞生署明年會調查港人每日鈉攝取量,統計港人尿液中的鈉含量數據,以更有效地制定政策。
長期太鹹傷腎損心 易中風患癌

高鹽高糖食品在港隨處可見,本報昨發現,「恒發」高級食品話梅皇鹹得驚人,每100克竟含9,781毫克鈉,日食四粒就已超標。港產即食麵、公仔碗麵麻辣湯味含鈉量最高,一碗含3,390毫克鈉,超標69%。香港營養師協會會長林思為表示,食一個杯麵已經超出每日建議鈉攝入量,如長期攝取過量鈉質,除增中風、心臟衰竭風險,由於鹽份需靠腎臟過濾,同時會帶走鈣質,亦會增患腎衰竭、骨質疏鬆,甚至大腸癌及胃癌機會。
吃綠葉蔬菜香蕉 吸鉀助排鈉
吃高鈉食品後有何方法補救?香港營養師協會會長林思為教路,可以食高鉀食物,有助排走鈉,但成效非即時,長期仍需靠均衡飲食才可。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葵涌)應用科學系講師、英國註冊營養師黃蘊芝解釋,鉀質於體內可換取鈉質,以助其排走,而鉀質普遍存在於綠葉蔬菜、香蕉、薯仔等食品,但強調其作用是根據日常健康飲食基礎。
醫學界積極推行「得舒飲食」,針對高血壓的飲食,提倡多食蔬果等高鉀食物,透過助排鈉質,以控制血壓。「得舒飲食」由美國於早年提倡,建議增加攝取鉀、鎂、鈣等,有助預防或控制高血壓。高鉀質食物包括扁豆和碗豆,每百克就含1,300毫克鉀,每百克菠菜、白菜亦含約550毫克鉀。


2014年11月11日 星期二

角色重新定位展現20年藍圖 滬港通開放資本帳港化身人幣旋轉門

註:本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中央正式開閘,「滬港通」埋站,11月17日(下周一)開車。這班南北雙向列車,盛載着中港投資者的「黃金夢」,亦意味香港在中國金融這個大棋盤中,將被重新定位,擔當另一戰略角色。列車起動,除了帶來龐大資金和機遇,也會夾雜說不清的風險和矛盾。紅色資金銳不可當,香港能在中國推開資本大門這個關鍵里程中肩負重任,多被形容為千載難逢,機不可失。然而,當香港的優勢全然牽繫在中國的金融棋局中,卻可能代表着另一番挑戰和隱憂。本報財經組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四月一錘定音敲定「滬港通」,全球矚目,香港更是雀躍萬分,因2007年夭折的「港股直通車」,終可以另一姿態強勢登場。過去20年,香港的金融軌迹以引進H股上市為核心,但隨着「滬港通」下周一啟動,香港將負上新的國家金融任務,變身人民幣資金「旋轉門」,中轉中國境內及境外人民幣進出,緊貼國家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主旋律。
  有利引領資本外流
  港交所(388)主席周松崗昨日說︰「20年前,香港迎來H股上市,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分享中國內地經濟增長的投資機遇。20年後的今天,香港迎來滬港通,為個人及機構提供投資內地公司的另一途徑。」
  根據港交所總裁李小加的演繹,「滬港通」是史無前例的大工程,標誌着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以及人民幣全速國際化,對中國及香港未來10年、20年的發展,別具戰略意義。
  李小加五年前當上港交所總裁時,已強調香港在國家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主旋律之下,角色和定位從此不一樣。引入H股,香港成了國企的資金「發源地」,為有需要外出募集資本的國家企業搭建上市平台,面向世界投資者。開啟「滬港通」,香港成為人民幣資金的「旋轉門」,一邊把境內人民幣中轉外出,一邊又把境外人民幣中轉回國。
  助國企「走出去」超額完成
  過去20年,香港金融市場高速發展,當中一大動力源於香港引進國企上市。1993年,首家國企H股青島啤酒(168)在港上市,香港正式成為國家企業「走出去」的融資平台。未有H股前,港股市值大約3萬億,今年市值已膨脹7倍多,至超過20萬億元。中國大部分龍頭國企,如四大國有銀行已全綫在港上市,工商銀行(1398)、農業銀行(1288)等銀行巨擘在港集資逾千億元的一幕,更深印本港及國際投資者腦海。
  20年過去,有條件外出集資的國企,已雲集香港股票市場,香港作為國企「走出去」跳板的任務可說超額完成。今後10年、20年,中國的金融藍圖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香港作為國家金融棋局中的一員,也得調整角色配合戰略,「滬港通」為此應運而生。
  擴闊本地人民幣出路
  金融發展局主席查史美倫早前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滬港通」對香港意義重大,有利擴闊本港的人民幣投資選擇,強化離岸人民幣中心角色。「我們(香港)一向都說要做人民幣離岸中心,但沒有太多人民幣產品選擇,一直不知怎樣做。」她認為這次「開車」,正好對症下藥,擴闊香港的人民幣投資選擇和投資者群。她強調,「滬港通」有別早年港股直通車的單向概念,着重互惠互利,也是國家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非常重要的一步。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昨日回應說,「滬港通」是十分重要的一步,是國家資本帳開放的一個試點。「滬港通把香港和內地股市互聯互通後,可創造更多金融發展機會,亦配合國家資本帳開放,令兩地投資者和市場受益。」他多次指出,「滬港通」落實後,可推動本港金融市場交投增加,估計本地證券業將會受惠,本港金融市場可「做大個餅」,並帶來不少機遇,包括吸引海外企業來港上市等。他認為中港兩地的金融發展是互惠互利,雖然上海國際化對香港有影響,但相信競爭和機遇是相輔相成的。
  財經

慢教孩子投入生活


註:本文轉載自晴報
前傳媒人莫宜端近年到孩子就讀的蒙特梭利幼兒學校擔任教學研究,急性子媽媽放慢腳步,更能看真一對子女的特質。她笑謂孩子改變了自己,不再要求小朋友按自己的時間表運作,而是幫助小朋友找到他們生活的規律。
莫宜端在英國讀國際關係及殖民地研究,回港後任職傳媒界,近年曾任勞工及福利局長政治助理,她笑言兩種工作都講求快,而且要跑在前綫與人接觸。「我本是拼搏型,工作中一切講求效能,當年生仔作動,我打了止痛針後便躺着閱讀,看怎樣在外國超級保母手冊中,找出方法令嬰兒吃奶、睡覺,可讓媽媽準時掌握,結果被醫生責備:要我珍惜這時光同嬰兒拍拖。」
順應幼兒本質
她笑言工作可以有時間表,也可以一早計劃,但育兒則一定要學慢。近年她因參與其七歲囝囝和三歲囡囡先後入讀的蒙特梭利幼兒學校的家長班,對教育生出熱誠,更利用工餘時間進修了蒙氏教育的老師課程,深入明白到為人父母之道是要配合子女腳步。
去年她決定辭掉政府工作,到學校擔任教學研究,一周教兩天幼兒組。她笑言以前一切以效率行先,本來不容易改變,當媽媽後也經過一番掙扎和反省,包括放下社會對孩童要學得快的標準。「也學會放低自己的時間表,跟隨小朋友步伐,按他們的特質去陪同他們成長。我大仔不太愛說話,同我很不同,有朋友勸我及早送他去國際學校playgroup訓練他講話,但他因認知能力不足,根本沒法專心,入讀後更頻頻感冒。回想起來,那全是因為大人過度緊張。」
回家延續理念
今年升小一的大仔已適應良好,莫宜端會在家中延續學校理念,例如會讓子女入廚房,操作不同家務。她指蒙特梭利教育着重讓孩子動手以領悟生活,「小朋友六歲要學獨立、專注。故哥哥好小時已入廚,他在學校預備過兩次春茗,負責過招待長者,四、五歲人仔可以把餃子皮的邊壓得平均,連大人看到都佩服。」
囡囡因常看到哥哥在學校掃落葉,在家也熱愛做家務,自幼主動投入參與不同工作。「她在學校和家中,都要負責小量家事,例如讓她洗米,把小毛巾摺好。其實三歲孩子手眼協調未夠,摺好毛巾時要把角對準,已是不簡單的工作,孩子完成便說自己做到了,由此建立自信心,過程中已能領悟一點點數學和秩序感。」
混齡上課模式
幼兒學校採用混齡上課模式,莫宜端謂如同一個小社會。「他們三至六歲一起上堂,三歲自然觀察到哥哥姐姐能做的事,看到他們穿綫,幼兒自然很想學到。混齡相處的好處,也學到合群。」她感到大仔上小一已能自主學習。「因為他在這裏習慣了自律,在教室可以自己挑選不同工作,而老師不會干擾。在自由中他會慢慢發現怎樣的秩序和規律最適合自己,故學會管理自己,到小一時很快已知道要寫手冊,按手冊完成功課。」
一對子女自小在學校要負責準備茶點、插花等不同工作,她謂工作對兒童來說一點不簡單,例如負責茶點的要親自設計餐枱布置、為小朋友倒水、過時過節要擔任招待。「當見到小孩子很認真工作,自己會感動不已。當上老師後我更明白給孩子理解真實生活很寶貴。」
撰文:胡麗珊
圖片:陳偉能、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余敏 
設計:梁政敏

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

佔中不佔中 -鑽石媒人Mei Ling

  傳媒朋友一直關注我在「佔領中環」一事上的立場,我答應了他們在我的專欄上表述看法。

1)你支持爭取普選嗎?要「真普選」還是「袋住先」?

  我從來未擁有過普選,因此我未能分出真偽。我生於英國殖民時期的香港,當時的政府是由英國委任,我一生中經歷過不同的管治者的管治,有優有劣,從來未有人問過我這道問題。由沒有投票發聲的機會到現在的改變,對我來說是很大的進步!

2)中央歪曲普選的基礎,作為一個人際關係的專家,你會鼓勵你的支持者站出來,爭取自己的權利嗎?

  假如我們三餐不繼,沒有工作,政府又腐敗,市民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我定會站出來反抗,不過,現在的現況不然。如果出來抗爭,我只是在爭取一些本如其貌的事!此情此景令人聯想起當年97回歸前的移民潮。不少人因聽到各種傳聞而賣掉香港的房子遠走高飛,在當時而言仿似是最好的決定。較幸運的雖然搬回香港,卻沒有能力再次置業;運氣較差的不能回頭,找不回香港的根,只能在異國鬱鬱不歡地度過餘生。這些人聽信別人的意見而作出這樣重大的決定。不好意思,未有足夠的憤怨教我站出來反抗,我不知道我要抗爭的是甚麼!

3)換句話說,你認同這「小圈子」選舉?

  學聯的領袖不是由學生一人一票選出來的!他們只是由300票選出的!他們本來就是「小圈子」選舉。

  在2013年的9月,香港學生的分布如下:


  不論以何等方法計算,以300票來代表573,450個學生實屬「小圈子」。以上數據更未有包括新來港兒童、非華語學生、資歷架構、成人教育、專修學校(如資訊科技、會計、秘書、護理、語言、音樂學校以至私人補習學校等)再加入這些數據,這個人數比例非常接近特首選舉中的1,200個選委的比例。

4)你想居住在一個更民主的社會嗎?想我們的下一代享有真正的民主嗎?

  《經濟學人》進行的一個非常全面的有關民主的調查,結果正好與大部分人的想法相反,美國出乎意料地不在全球十大最民主的國家之列,事實上,是前十五位不入!所以並沒有指罵的理由,簡單而言:

  (A)民主排名較香港更前的有斯里蘭卡、菲律賓、印尼、孟加拉……

  (B)台灣被評為「部分民主」,新加坡及泰國則為「混合政權」……她們的情況比香港更差。

  讓我誠言,可以選擇的話,即使在孟加拉可以享有更多、「更好」的民主,我卻會選擇居住在較次等的香港、台灣、新加坡或泰國。

  肯定的一點是沒有人可以以民主之名去破壞香港經濟、法律、形象,以及香港的未來。為了下一代著想,這裏需要的是和平。

  (按:中文內容乃翻譯及撮寫版本)

2014年11月8日 星期六

佔中運動的自我催眠

但求目的,不擇手段,最終只會破壞實現目的的可能性,也失去了運動的正當性。這是現代文明對近百年以來的共產主義、法西斯主義的總結,認為應該引以為訓,避免在「崇高」的理想下,用種種非常、違法的手段,損害人民的利益,造成巨大的災禍。
諷刺地,以歷史視野來看今日香港的佔中,就發現這運動陷入了「但求目的、不擇手段」的窠臼中,不能自拔。為了自己的理想,可以犧牲其他無辜的人,可以損害廣大群眾的利益。他們自己的辯護詞就是:「我們是純潔無瑕的,請大家忍耐,最終我們一定會實現崇高的理想。」
但這樣「崇高」的理想,卻越來越被自己內部力量和絕大部分市民所排斥。曾經號召罷課和罷教的領袖——佔中三子中的戴耀廷和陳健民宣布要回到學校教書,表示「每一個人的參與都有他的極限」,更不要說較早前學聯領袖呼籲罷市,但整個香港卻沒有一家商戶支持,變成了笑柄。而呼籲全港罷工,也只有一家汽水廠的幾十名員工參與,象徵性地支持一下,但也無疾而終。
註:本文原作者邱立本,亞洲週刊總編輯
佔中一個月以來,霸佔了金鐘、銅鑼灣、旺角的街頭,阻礙了每天數以百萬計的市民的生活與生計,而首當其衝的是基層的計程車司機。全港約一萬八千輛的士,都要被迫改路。從灣仔到中環,過去不到十五分鐘的車程,現在要繞到半山,要走兩個小時。幾萬名的士司機,平均收入少了三成。
同時,佔中在一些主流媒體的全力包裝下,形成了一種自我催眠的效果。他們認為佔中就是道德的化身,任何反對佔中者都是其心必異。在他們的眼裏,反佔中者要嗎就是拿了共產黨的錢,要嗎就是自私自利的保守派。他們更將警察妖魔化,認為只是政權的鎮壓工具,是香港「公安」,警察若前來清場,只會製造流血,重演一次六四屠城。
一些激進佔中者的網上言論甚至期望警方盡快清場,暴力鎮壓,鬧出人命,讓佔中者成為「烈士」,為香港的獨立建國製造「開國元勳」。
但佔中運動的「自我催眠」,肯定誤讀了香港的主流民意。因為沉默大多數的聲音,無論在政治上有不同派別和主張,都反對「路霸」癱瘓道路,影響別人生計,更不贊成破壞法治,不落實高等法院頒發禁止佔據道路的禁制令。
但問題是佔中運動在一些激進派的綁架下,找不到退場機制。儘管佔中三子已經實際上「淡出」,但學生和那些網絡上的鍵盤戰士仍然戰意高昂。他們沉醉在一些主流媒體的頌歌中,認為自己就是香港的救世主,認為那些每個月少了三成收入的的士司機應該繼續忍耐下去,應該為了香港的下一代而犧牲。
不管廣大的市民都在怒吼「還我道路」,佔中者在佔領區的「嘉年華化」氛圍中,自我感覺良好。這些自我催眠,拒絕被沸騰的民意驚醒——對於一些裝睡的人來說,他們是叫不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