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3日 星期六

印度史诗 《罗摩衍那》Rāmāyana

印度史诗 《罗摩衍那》Rāmāyana

原创 Kelsang Tara 默言SilenceSpeaking


THE AUXILIARY SCRIPTURES
辅助性经文
经过缜密研究,我们逐渐了解了《韦陀经》,这部经文在印度文化中占据着核心、基础和终极的地位。其独特之处在于,它被视为“神启”Śruti,即其内容被认为是直接源自神的启示。然而,必须明确的是,《韦陀经》并非印度正统教徒所尊崇的唯一神圣文献。
事实上,在印度文化中,文学与经文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两者往往融为一体。尽管《韦陀经》具有极高的地位,但其内容抽象深奥,难以被广大民众所理解。为了推广其教义,必须对经文进行简化、拓展和解释,以满足大众的需求。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辅助性的文献,这些文献有时具有世俗性质,有时则完全倾向于宗教。这些文献被统称为“辅助经文”,与《韦陀经》这种“神造”的经典相比,它们是“人造”的,更多地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与创造。
通过以下简要介绍,我们可以对这些辅助经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史诗作品在印度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最为著名的两部作品为《罗摩衍那》(Rāmāyaṇa)和《摩诃婆罗多》(Mahābhārata)。这两部作品以及其他附属或衍生作品,在印度均被统称为“itihasa”,即历史。这些作品被视为对所述事件的真实记录,深受人们的信赖和尊重。值得一提的是,《摩诃婆罗多》中的一个篇章——《薄伽梵歌》(亦简称“Gīta”),它脱离了原著的框架,独立成篇,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部作品被誉为印度的“圣经”,对印度文化和宗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Smṛtis,源自梵语,其词根smṛ意指“记忆”。因此,Smṛtis的编纂目的在于铭记并实践《韦陀经》中明确或隐含的灵性法则与教诲。值得注意的是,Smṛtis与《薄伽梵歌》之间的相似性极高,以至于印度评论家更倾向于将后者归类为Smṛtis,而非其原始属性“历史”。明确这一点,将有助于我们避免许多潜在的混淆。
至于往事书Purānas,共有十八部,它们是以诗歌形式呈现的长篇叙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博伽瓦谭》(Bhagavataṃ)。在印度教徒的心目中,继《韦陀经》与《薄伽梵歌》之后,《博伽瓦谭》已成为最具权威性的经文。
密续坦陀罗(Tantras),旨在通过传播其教义,保护人类福祉和利益;通过随缘传授这些教义,可以促进人类的自我拯救和发展,从而为人类带来更大的利益。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这种传播方式时需要谨慎处理,避免过度强调某些观念想法或方法,以免造成误解或误导。

The Epics in Indian Culture
印度文化中的史诗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焦点放在两部具有显著地位的史诗之上。尽管《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皆在印度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薄伽梵歌》因其独特的价值和深远影响,需要我们进行更为详尽的探讨。
自其诞生以来,这两部史诗便对印度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们所蕴含的传说、赞颂的民族英雄以及丰富的想象力,为诗人、戏剧家、神学家、政治思想家、画家和雕塑家等艺术家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这些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无论是对于社会高层还是底层,都有着深刻的渗透作用。在印度人民心中,这些史诗所承载的基本道德教训和远古传统的伟大灵性真理,无疑具有极高的价值。即便是在英国统治时期,尽管识字率较低,印度人民依然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和熟悉这些作品,例如在傍晚时分,男女老少聚集在村庄中,聆听吟游诗人的唱诵。通过各种方式,将基本的道德规训和伟大的灵性真理普及到了最偏僻的村舍中。
这些史诗对于印度人民的深远影响,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对于广大印度人民来说,即便是最底层的农民或劳动者,虽然可能在其他领域的知识上有所欠缺,即使是文盲,但在精神层面上,他们依然是有见识的。这种见识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史诗的熏陶。
正如辨喜尊者(Swami Vivekananda)所言:“《摩诃婆罗多》中的正义与亲情之间的内心冲突,在虔诚而虚弱的盲眼国王持国(Dhritarashtra)身上得到了体现;祖父毗湿摩(Bhisma)的威严形象;王者坚战(Yudhisthira)及其四位兄弟的高尚与正直,他们在勇气和虔诚忠诚方面同样强大;女性的卓越品质,高贵的王后甘陀利(Gandhari),慈爱的母亲昆蒂(Kunti),始终忠诚且历经磨难的黑公主(Draupadi)——这些以及其他数百个来自这部史诗和《罗摩衍那》的特征,几千年来一直是整个印度教世界所珍视的遗产,构成了思想和道德伦理观念的基础。”
深入理解和欣赏《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对于理解印度文化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The Rāmāyana《罗摩衍那》
《罗摩衍那》(Rāmāyana,意为“罗摩的生平”)在印度文学史上通常被尊为第一部纯粹由人类创作的诗歌作品,而其传统作者蚁垤(Valmiki)亦被誉为印度首位诗人。该诗的风格与韦陀经中的诗歌部分显著不同,其特点是更加散漫、简洁而富有魅力。
有关蚁垤及其作品的起源,流传着一段传说。据传,蚁垤最初是一个无知的人,甚至曾是一名公路强盗。然而,在伟大的圣人那拉达(Nārada)的引导下,他的生活和性格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圣人引导他对罗摩的敬拜后,有一日他在冥想中进入甚深定境,他对外部世界失去所有感知,以至于蚂蚁在他身上建造蚁穴,他也毫无知觉。因此,他得名蚁垤,意为“从蚂蚁山而生”。
另有一次,当蚁垤准备在河中沐浴时,他观察到一对鸽子在一棵树的树枝上飞来飞去。身为圣人的他(因他已经转变为圣人)对此景象感到非常高兴。然而,不久之后,一支箭从他身边掠过,射入了雄鸽的身体。当雄鸽倒地时,其伴侣围绕它悲痛欲绝地围着它旋转。蚁垤环顾四周,发现了射箭的猎人,他义愤填膺地大声疾呼:
“猎人啊,在无尽的岁月里,你的灵魂永不会安宁,
因为你对爱的残酷杀戮永不会停止。”
当他意识到自己所说的话时,他惊讶地自言自语:“这是什么?我在说什么?我从来没说过这样的话!”巧合的是,他所说的话后来成为了他编织罗摩故事的模式的基础,这些故事是按米(pādas)排列的。
据说,这首诗的精髓是蚁垤从圣人那拉达(Nārada)那里学到的。以下是对其中心叙述的简要概述。

Story of the Rāmāyana
《罗摩衍那》
十车王(Daśaratha),这位尊贵的皇室圣人,是阿约提亚这座美丽城市深受爱戴的统治者。他虽有三位王后——考萨利亚(Kauśalyā)、凯基伊(Kaikeyī)和苏米特拉(Sumitrā),却未曾拥有过自己的子嗣。因此,他对儿子的渴望愈发强烈。为此,他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邀请了瓦西斯塔(Vaśiṣṭha)等伟大的圣人共同参与。这场祭祀并非徒劳,从祭坛的神圣火焰中诞生了一个非凡而美丽的天体,天体怀中抱着象征生命的食物,只要食之便能受孕。
这神秘的天体所孕育的生命在三位王后之间得以分配。在适当的时机,考萨利亚王后诞下了罗摩(Rāma),他备受人们的尊敬,并具备了一切美德。凯基伊王后则生下了富有勇气的婆罗多(Bharata),而苏米特拉王后则孕育了一对聪明勇敢的双胞胎——拉克什曼(Lakṣmaṇa)和娑多鲁那(Śatrughna)。随着这些男孩们逐渐成长,他们接受了与皇室血统相称的教育,为未来的统治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四位王子年满十六岁之际,备受尊敬的苦行僧众友仙人(Viśwāmitra)莅临其父王的宫廷,寻求协助以驱逐侵扰其修行之地的邪恶妖魔。面对这一请求,四位兄弟均表现出慷慨援助的意愿。然而,维斯瓦米特拉独具慧眼,选中了罗摩。他深知罗摩拥有超凡脱俗的神奇力量,并且认为他是一个品格高尚、神圣不可侵犯的灵魂。鉴于罗摩的纯洁与坚定,维斯瓦米特拉确信他能够胜任这一使命。于是,罗摩,这位拥有莲花般清澈眼眸的青年,与他的挚爱兄弟拉克什曼一道,跟随维斯瓦米特拉踏上了征服恶魔的征程。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成功制服并消灭了这些恶魔,恢复了安宁与和平。
众友仙人随后将罗摩和拉克什曼引领至米提拉(Mithila)王国,参与由贾纳卡国王主持的祭祀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是为国王的养女——美丽绝伦的悉妲公主,寻觅一位合适的伴侣。国王贾纳卡曾放出豪言,若有人能成功完成特定挑战,他便将心爱的女儿悉妲许配给他,而这位挑战者必须是非凡之人。罗摩闻听此言,毫不犹豫地拿起大弓,稳稳地固定弓弦,轻而易举地将其弯折,甚至一分为二,展现出超凡的力量。此前,众多王子虽竭尽全力,却均未能完成此壮举。
当罗摩携新娘悉妲归家时,其父认为时机已成熟,遂决定退位,让罗摩接任摄政王。在征得臣民的一致同意后,他宣布将在次日举行仪式,正式册封罗摩为统治者。整个王国沉浸在喜悦与期待之中,然而,一名不怀好意的女仆却暗中挑拨凯基伊王后对罗摩的嫉妒之情。她建议王后利用国王昔日赐予的两个恩惠,而且国王无法食言。于是王后向国王请求将她的儿子婆罗多立为国王,并将罗摩流放十四年。
当凯基伊王后坚决要求国王履行对她的诺言时,国王陷入了困境。然而,罗摩欣然主动提出放弃王位,选择流亡。不久后,他与他深爱的妻子悉妲以及忠诚的兄弟拉克什曼一同离开了宫廷。在罗摩与母亲考萨利亚告别时,她深情地对他说:“愿你所坚守的真理和正义的法则永远保护你、庇佑你。”当罗摩恳求悉妲不要跟随他到森林中去过艰苦生活时,她感慨地说道:“哦,罗摩,如果我能拥有你的爱,那么这些苦难和艰辛都会变得甜蜜而美好。你在的地方,就是我心中的天堂;你不在的地方,一切都失去了光芒。”而罗摩回应道:“没有你在身边,天堂对我来说,也只是荒芜之地。”
在罗摩离开后,十车王深受分离之痛,他的生命和灵魂也随着罗摩的离去而消散。而婆罗多当时尚未探访其舅舅,对于阿约提亚境内所发生的变故也一无所知。当他获悉父亲辞世以及挚爱兄弟流亡的消息时,他立刻走入森林,寻找罗摩,诚挚恳请他归来并继承王位。然而,罗摩恪守父命,婉拒了请求。婆罗多感到失望,却仍带着罗摩的凉鞋归来,把它放在王位上,自己只以摄政王身份执掌国政,表明等待罗摩的归来。
与此同时,罗摩、悉妲和拉克什曼正沿着戈达瓦里河岸向南展开旅程。他们精心建造了小木屋作为临时住所,并以狩猎鹿群和采集水果为生。有一天,当悉妲独自静坐时,锡兰国王拉瓦纳化身为乞丐,趁机掳走了她。拉瓦纳向她求婚,但贞洁无暇的悉妲坚决拒绝了他,她心系罗摩,对他的忠诚坚定不移。于是,这位几乎征服了众神和人类的魔王,用“空中战车”将悉多带回了锡兰,对她进行囚禁和折磨,企图迫使她屈服,然而并未得逞。
当罗摩和拉克什曼回到小屋,发现悉妲失踪,悲痛欲绝。他们四处寻找,却徒劳无功。最终,他们从一只濒死的大鸟口中得知了悉妲的命运。他们得知悉妲被困在锡兰岛上,但如何到达那里并与魔王抗争呢?幸运的是,他们在途中遇到了一群强大的猴子,由他们的神圣领袖哈努曼(Hanumān)带领。这群猴子不仅友好,而且热切地提供帮助。
最终,神猴哈努曼及其子民与罗摩并肩作战,共同对抗拉瓦那。为了连接印度大陆的最南端与锡兰,猴子们建造了一座桥梁,传说中,一只小松鼠也为此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桥梁建成后,罗摩轻抚了这位小朋友的背部,至今,松鼠的背上仍留有罗摩手指的印记。
在神猴的帮助下,这座大桥很快竣工,罗摩率领军队进入锡兰,与拉瓦那魔王展开激战。经过数月的鏖战,魔王终被征服并遭击杀,其王位由他忠诚于罗摩的兄弟毗必萨纳(Bibhisana)继承,悉妲亦最终得以解救。然而,胜利的喜悦尚未消散,罗摩与悉妲便面临新的挑战。他们的追随者中出现了质疑声,对悉妲在魔王宫中时的贞洁提出了怀疑。对此,罗摩坚定地回应道:“悉妲本身就是纯洁无瑕。”但质疑并未因此平息,反而愈演愈烈,“我们必须进行考验,”他们坚持道。最终,为自证清白,悉妲投身于祭祀之火中。火焰刚刚吞噬她,火神Agni便从火中升腾而起,头顶宝座,上面坐着完好无损的悉妲,自此,再也无人敢怀疑她的贞洁。
流放期满,罗摩与悉妲还有拉克什曼一同返回阿约提亚王国。在那里,他最终成功加冕为国王,全体国民为之欢欣鼓舞。此后,罗摩与悉妲在一起共度了很多年的幸福时光。直到有一天,恶意诽谤再次降临。有传言称,悉妲被恶魔掳走,而她的贞洁再次受到质疑。面对这一挑战,她必须接受更为严峻的考验,否则将面临被逐出宫廷的厄运。
如今,国王不得不在公众舆论的压力下低头。尽管这如同剜心之痛,罗摩仍强迫自己放逐他深爱且忠诚的妻子。她踏入森林,定居于圣人兼诗人蚁垤的隐居之所,并在那里诞下一对双胞胎男孩。这两个孩子在森林中长大,对于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在此期间,诗圣蚁垤创作了他的史诗《罗摩衍那》,更具体地说,是悉妲被流放之前的部分,并向两位年轻人——如今已成为他的门徒,传授并唱诵这首诗篇。
随后,罗摩被要求进行一场需要妻子陪伴的祭祀仪式,然而,他并未选择结婚以满足这一要求。当他的臣民向他提出这一请求时,他坚决地拒绝了,这是他一生中首次违背他们的意愿。他明确表示:“这是不可能的。我的生命是与悉妲紧密相连的。”为了协助罗摩完成他的祭祀,人们精心制作了一尊悉妲的金像,并安排了一场戏剧性的娱乐活动以取悦参加仪式的宾客。诗人蚁垤受邀而来,和他一起的是不知名的罗摩和悉妲的双胞胎儿子拉瓦(Lava)和库萨(Kusa)。在圣人的指示下,两兄弟在罗摩及其臣民面前演唱了他们父母的生平故事。
当故事进展到悉妲的流亡经历时,罗摩的悲伤情绪无法抑制。圣人蚁垤见状,安慰他说:“不要悲伤,我会把悉妲带来这里。”随后,悉妲出现在台上,给罗摩带来了难以言表的喜悦。然而,此时人群中突然响起了“考验!考验!”的低语声。闻言,悉妲向诸神请求证明她的清白。仿佛是对她的回应,大地应声在她脚下裂开,并传出“这就是考验!”的声音,她随及消失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因为悉妲是由大地之母而生的,所以她的名字意为“犁沟”。罗摩的伤恸无法自抑,众人的哀叹声也响彻天际。
不久,一位来自诸神的使者出现,宣布罗摩的使命——为全世界带来和平与幸福,已经实现。于是,罗摩彻底领悟了自己的真我,便主动离开尘世,与心爱的悉妲在天国相聚。

Interpretation of  the  Rãmãyana
《罗摩衍那》注释
《罗摩衍那》是一部在印度教传统中具有深远影响的史诗,尽管其简短的概要可能只给读者留下些许印象。若读者能深入阅读这部由七部书籍构成的史诗,将会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意义,远非初步了解所能涵盖。这是因为印度教为这部作品提供了一种灵性解释,这种解释源于几个世纪的传统,几乎可以说是历经了漫长岁月的沉淀。
在这个传统中,《罗摩衍那》作为一部衍生史诗,其表达尤为完整。关于这首诗的作者和创作日期,目前并不为人所知。然而,它以更简洁的形式重新讲述了蚁垤的故事,从而清晰地揭示了其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在这部作品中,罗摩和悉妲被揭示为神的化身,他们在包括奎师那和佛陀在内的神祇系列中占据重要地位。
根据《罗摩衍那》的描述,在罗摩和悉妲身上,我们看到了梵的两种不同体现:未显化的和显化的。罗摩代表了梵的非人格、绝对存在和静止的一面,他内在于自身;而悉妲(意为“犁沟”,象征着生育)则代表了梵的人格化、创造性和自我投射的一面。在诗中,所有人物都将他们视为上帝,并虔诚地崇拜。即使拉瓦那,尽管他憎恨罗摩,掠夺了他的悉妲,并公然反抗他,但他同样崇拜他们。事实上,他的敌意本身就是一种崇拜的表现。
这种将上帝视为敌人的观念,源自辅助经文,乍看之下似乎自相矛盾。然而,经过深入解析,我们可以理解其内涵。救恩是与上帝的结合,这种结合是通过持续铭记他的名字,使他在个人意识中永存而实现的。对上帝的思念使我们更接近他。通常,这种关注源于爱,但亦可能源自仇恨。因为众所周知,仇恨同样能将人的思绪牢牢锁定在其目标之上。
罗摩,虽被视为凡人,却是众多美德的化身,特别是诚实的化身。无论是在其基本含义上,还是在忠实于既定话语的层面上,他均体现了这一品质。为了真理,他舍弃了王国。尽管他的父亲曾轻率地作出承诺,但诺言仍需兑现。这种对真理的极端虔诚,应根据印度教特有的信仰来理解,即这种品质是认识上帝自身的关键。因为上帝首先是真理。因此,热爱真理的人最终必将热爱上帝;而不爱真理的人,永远不会爱上上帝,除非其本性发生根本改变。对于印度教徒而言,不诚实是唯一不可饶恕之罪。
根据Adhyātma  Rāmāyaṇa的解读,《罗摩衍那》的主角不仅被该书解释为宗教象征,而且书中的所有主要事件也均被赋予了宗教象征意义。例如,悉妲被劫事件被视为对罗摩深刻仇恨的生动体现,同时,罗摩对拉瓦那而言,也是爱的矛盾替代品。

The Yoga-Vāśiṣṭha
《瓦希斯塔瑜伽》
瓦希斯塔瑜伽(Yoga-Vāśiṣṭha),由古老的《罗摩衍那》史诗衍生而来,是由尊贵的圣人瓦希斯塔(Vāśiṣṭha)所著,被誉为十车王宫廷的首席大祭司。在这部作品中描述了罗摩是如何觉醒的,在他还很年轻时,就觉悟到一种超越世俗的感受。他深刻洞察到,这个充满虚荣与幻象的世界,生命如同过眼云烟,觉今是而昨非,我们所感受的一切都伴随着不可避免的苦难。罗摩进一步认识到,没有任何状态能够彻底摆脱痛苦与悲伤,亦无物能无条件地被视为美好。当他深入沉思人类的命运,洞察了对人生无常与苦难的深刻理解。由此,瓦希斯塔通过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向罗摩传授了关于生命真实面貌的深刻教诲。瓦希斯塔的哲学思想可以概括如下:
大多数人对生活的认知——即其短暂与悲伤的本质——源于无知。这种无知使我们误将瞬息万变的世界视为永恒,而忽略了真实不变的自我。瓦希斯塔提倡通过觉醒与内省,达到对普遍自我及不变实相的认知。一旦实现这种觉醒,人们便能摆脱痛苦与死亡的桎梏。而通过正确的思考与辨别,人们可以洞悉梵的真理。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