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2日 星期六

學歷高職位低 青年受壓易尋死

  註:本文轉載自経濟曰報

高學歷低社會經驗或使青少年易想不開而輕生。

過去3年本港整體自殺率下跌8個百分點,但同期15至24歲年輕人自殺率卻大升近19個百分點,2012年平均每星期就有一至兩名青少年自殺;學者認為現今青少年多接受高等教育,但卻要當基層工作,放不下身段。

輔導機構亦接獲不少高學歷尋死個案,他們因留在校園太久,甫入職場便感如「世界末日」;有準測量師實習時感不受重視,情緒受困至執業試不合格而尋死,亦有碩士生「愈讀愈專」而失業。

15至24歲 每周一至兩人自殺亡

撒瑪利亞會青少年外展計劃項目負責人伍嘉敏指,青少年自殺乃本港的嚴重問題,根據香港大學的數據,2010至12年,整體自殺率雖跌8個百分點,但同期青少年自殺率卻升19個百分點;2012年共有71名15至24歲青少年自殺身亡,即平均每星期就涉及一至兩人。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助理教授黃蔚澄指,香港是知識型社會,大部分青少年都接受過高等教育,社會對他們有一定期望,但卻未有足夠知識型職位提供,令他們要當基層工作,青少年若放不下身段,便會一時想不開而選擇不歸路。他續指,青少年缺乏向上流動機會是全世界都有的問題,勸喻青少年要「放得開」,並不要認為讀書只是賺錢工具,「我讀咁多書,就可以賺大錢」。

事實上,年輕人不斷進修、人生「履歷表」未夠豐富,亦容易逃避投入職場,工作後更難接受社會現實。青協就曾接過不少有關個案,20多歲的Sandra(化名)已完成大學學位課程,只要完成最後實習工作,便可以「考牌」,正式當上測量師。

但實習過程令她不好受,覺得在現實中,人人忙於處理自己手頭工作,無暇教導她;Sandra卻將一切看在眼內,認為自己表現不理想,以致在公司並未受到重視。其後她又認為與同事相處不來,歸咎於自己不能「埋堆」,遇到困難亦無人幫,情緒愈來愈波動,當有同事協助處理難題時,又自認為對方虛偽、公利。

工作不順令她聯想到連家人也少理會自己、朋友減少,愈想愈轉牛角尖,最後連執業試亦不合格,萌生自殺念頭。

碩士「愈讀愈專」 失業又失意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自殺危機處理中心主任香慕茵更透露,曾接觸過30歲、碩士畢業生求助,意識到父母年紀老邁,自己應踏入社會背負養家的責任,但因長時間找不到工作,感到學無所用,愈想愈負面。

香慕茵指,一般青少年會面對感情、學業及家庭關係等困擾,然而職場新人要懂得放下身段,「他們求助時亦明白馬死落地行的道理,但怕社會眼光。」

香港青年協會關心一綫單位主任吳錦娟則指,亦有不少青少年在考獲首學位後,因懼怕投入社會及社會風氣影響,選擇繼續升學、進修,但到最終要投入社會時,感到現實與想像有落差,因而受打擊。

而僱主對高學歷、年齡成熟的應徵者,往往抱有期望,惟他們未必有工作經驗,連兼職、實習經驗亦欠奉的情況下,明顯屬職場新手,吳錦娟說:「他們難適應,亦令僱主大失所望。」

她認為,現今社會,學生不應只顧死讀書,生活經歷同樣重要,「要搵經驗充實自己,以免要投入職場時,有如世界末日。」




2014年3月21日 星期五

身心失衡休假即病倒


註:本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每逢遇假期便生病,心理學家將之稱為「休閒病」,對於不少感生活壓力大的都市人而言,極為常見。家庭醫生提醒大家,日常必須懂得放鬆心情及緩減壓力,免得身心失衡引發此症。
  假日生病,相信不少人都試過,頭痛、感冒、腸胃不適於假期時來襲,實在掃興。家庭醫生林永和指,醫學上沒有正式一種病稱為休閒病,但從臨經驗卻的確發現,不少人經常在放假時才生病,這情況被荷蘭一名心理學家名為「休閒病」。據這名心理學家所發表的調查顯示,接受研究的一千多名荷蘭男子及七百多名婦女,約有百分之三的人,每逢周末或假期便出現各種身體不適,最常見有頭痛、疲倦、肌肉痠痛及感冒等徵狀。林醫生解釋:「這情況相信與身體荷爾蒙分泌系統有關,當一個人全情投入工作時,體內腎上腺受刺激,令皮質醇分泌處於高水平,此時即使有病菌入侵,身體仍可抵抗得到,但當完成工作及心情放鬆時,免疫系統狀態回落,病菌便會伺機發難。」
  林醫生續說,休閒病與精神壓力有莫大關係,會否出現此症,很視乎平日有否適當休息及緩解壓力。除與壓力有關,放假時做甚麼亦有莫大關係。「如果放假的生活規律與平日生活有很大差別,例如假日與朋友飲酒、吸煙,流連娛樂場所玩樂,睡眠時間又與平日不同,生理時鐘給擾亂,人體很自然較易被病菌入侵。」
  所謂休閒病,其實沒特定病徵,醫生於評估時,只可根據病人的病歷,推斷是否經常在放假時生病,然後給予忠告。頭痛、惡心、傷風感冒是常見的病徵,另唇瘡亦經常會於人忙完一輪後而來襲。「長過一次唇瘡後,病菌會潛伏體內,一旦免疫力下降,便會再度發作,這情況極為普遍。」
  除了工作忙碌的打工族易有休閒病,功課繁重的學童亦與此症扯上關係。「大家不難發現,不少學童會在考試後生病,或者在考試期間肚痛,這都是壓力太大之故。」因此,林醫生提醒家長,切忌於假日為子女安排太多興趣班,應給他們有充足時間休息,或真正地玩樂,避免長期處於高壓力狀態。

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这样的老太太世间不会再有:张大千传奇女弟子方召麐







 张大千女弟子 画家方召麐的传奇一生

文/静斋主人

我将讲述一个女人传奇的一生。

她叫方召麐,是中国最早一批进行现代水墨实验和国画改造的艺术大师。
她是数个大学的名誉博士,香港紫荆奖章的获得者。
她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从伦敦到美国再到东京。中国美术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个人画展是她的。
英国王妃戴安娜和查尔斯王子大婚时,伦敦大学送的礼物是她的“磐石图”。
她的作品被李嘉诚,霍英东等香港上流社会人士竞相收藏,在上世纪90年代,她的一张画可以换香港一套房。
她走在香港的街上,很多人都会尊敬地前去问声:“方先生,你好啊”。

人们却不知道,这一切荣耀风光的背后,是一个女人怎样的故事。





一个真正的大家闺秀

    穿越历史的烟尘,晨曦中,少女时代的方召麐眉目清朗,身着深蓝布衫、黑色长裙,缓缓步出方家宅院,经过石桥,穿过幽静的弄堂,走进茂林成荫、书声琅琅的竞志女中。

    1914年出生于无锡世家的方召麐,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因为是长女,父亲方寿颐给她起名“召麟”,希望召来男弟。后来,方召麐自作主张将“麟”改为“麐”,意为母麒麟。

    方寿颐是无锡最早一批工商实业家,与荣毅仁家族交情深厚,开办纱厂,占地数十亩,有千名工人。小召麐4岁开蒙,研读经史子集,自学碑帖,6岁跟随家庭教师学英语和西方文化。

    良好家训造就之下,方召麐性格温暖醇厚,天赋敏锐过人。1927年的江南,繁华富庶,杂花生树。这一年,13岁的她迎来人生重要的转折——跟随国画大师钱松喦学习中国书画。仅仅一年,她的作品就入选当地有名的白浪画会举办的画展,和老师一起展出画作。

    1925年,战争爆发,父亲带着一家四口乘船逃难。11岁的召麟亲眼看着父亲身中流弹,顷刻之间停止了呼吸。

    孤儿寡母重返无锡时,父亲工厂落败,曾经有六七个佣人照顾的召麟再也无法继续贵族的生活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但面对困境,年幼的方召麐没有消沉,反而和母亲一起挑起家庭重任。母亲王淑英坚强开明,坚持供两个女儿上学。方召麐先后在无锡、青岛和上海读完了高中和大学。

   彼时五四运动余温未消,中国女性扔掉裹脚布,尝试走出闺阁,探索独立。
    方召麐心中,也渐渐萌生愿望:
    她想去西方看看,去看看更大的世界。






“那些杀不死我的,让我更强大”

23岁,方召麟留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习欧洲近代史。

这是曼斯特大学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女留学生。1937年,方召麟身着旗袍、手拎皮箱,气质雍容美丽。轮船起航,中国这块故土上的景色在迅速倒退,她睁大双眼,好奇地看着这波澜壮阔的时代。
 风景秀丽的曼斯特校园,她结识了丈夫方心诰。作为抗日名将方振武将军的长子,方心诰兼具军人世家的豪爽尚武和文人教化的儒雅。这应该是每个女性梦寐以求的丈夫——在对方面前,自己的每一个角色都得到了完成。

然而造化弄人,二战爆发,方召麐和丈夫不得不离开英国逃难,经挪威、纽约,返回上海,再到香港。其时战争已经弥漫亚洲,香港沦陷,他们入广东,经广西,出重庆,过武汉,辗转多地,颠沛流离。

生性乐观的方氏夫妇在困难中始终相扶相携,且不乏幽默调侃,他们给每个孩子取了有纪念意义的名字:在天津生下的孩子,叫“津生”;桂林生下的,叫“林生”;安宁时期生下的双胞胎,叫“安生”和“宁生”——方安生即是后来的香港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女士。





1948年,他们终于在香港安顿下来, 夫妻俩以为可以过上温馨幸福的日子,然而突如其来的一场医疗事故,夺走了丈夫的生命。留下8个幼龄子女,其中最小的津生只有2岁。

方召麐像疯了一样抓着医生的白大褂要人。但丈夫终究是回不来了。八个孩子围着母亲恐惧地哭泣,而此时,也许有些孩子并不明白父亲到底怎么了。

方召麐没有哭,太多的磨难已经让她失去了哭泣的力气。她忘不了清晨与丈夫相视微笑、对镜画眉的温暖;夜晚,丈夫在书房手不释卷,她则提笔作画,当完成一幅满意的作品就会征求丈夫的意见;她忘不了一家人共进晚餐、谈笑风生⋯⋯而现在只留下她一个人面对生活,面对八个孩子年幼懵懂的眼神。





畅销书作者塔勒布在其新书《反脆弱》中,将人分为脆弱性格,强韧性格和反脆弱性格。脆弱的事物喜欢安宁的环境,强韧的事物不太在意环境,反脆弱的事物则从混乱中成长。美剧《纸牌屋》中的克莱尔,和百年前的方召麟都是“反脆弱”型的人格。

一场大病之后,方召麐忍着伤痛,挑起照顾家庭的重担。接手丈夫留下的贸易公司一年之后,她奠定初步经济基础,然后关闭公司,专心画画。这个举措遭到家人尤其是婆婆的反对,认为会断掉家中经济来源。她咬牙向婆婆保证,“很快,我的画就可以卖钱。”

她天赋奇才,又无比勤奋,每天凌晨四五点就起来作画,画艺很快就能够和老师比肩。拜师赵少昂只一年,师徒俩的作品就一同在日本展出。她在东京出版个人画集,成为战后第一个在日本开展览的女画家。

1953年,她又拜师艺坛泰斗张大千,张大千非常欣赏她,悉心加以指点。方召麟在艺坛名气渐长,她的作品也开始得到收藏家青睐

落款时,她将自己的名字写成“梁溪方召麐”。梁溪,是无锡的旧称;麟和麐读音一样,而后者是母麒麟的意思。

她的心思从此昂扬。是啊,如此杰出的女性,为何要以召来麒麟男弟为执念,自己本就是女中丈夫。



 40岁,寻找真正的自己

40岁时,方召麐的人生已经平静,但她却做出了让所有人不理解的决定:离开香港再去伦敦,边学习边画画。
这次离开,不仅为了离开伤心地,也为了离开她娴熟的岭南派艺术风格,找到自己真正的风格。
40岁了还出去留学,不仅在当时看来惊世骇俗,即便在今天也需要勇气。
婆婆首先表示反对,说“要走你就把孩子带着走”。无奈,她采取“迂回战略”,进入港大学习两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孩子们也都长大了一些,大儿子曼生已经14岁。
方召麐跟婆婆谈判:我必须要走。但我一次无法带走8个孩子,先带曼生走,安顿下来再接其它的孩子过去。请婆婆先帮我暂时照顾孩子,费用我来负担。
婆婆知道,方召麐的念头多年从未打消,这一次她理解了方召麐的苦苦求索,没有再阻拦。1956年,方召麐再次留学伦敦,进入牛津大学,学习楚辞。
重回伦敦的日子新鲜而艰难。没有了香港的藏家买画,没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方召麟只能以奖学金和画贺年卡片为生。方曼生放学后提着水桶到街上擦车赚钱,贴补家用。
日子稍微宽松一些,她陆续将其余的孩子接来伦敦,安排进入寄宿学校就读。

英国人非常喜欢方召麐画的玫瑰。第二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就为她办了个人画展,一炮而红。之后,她的展览开遍世界各地,从德国慕尼黑,到美国纽约,从加拿大到新加坡。
但方召麐并不满意。这个时期的作品,还是赵少昂和张大千两位老师的影响居多,她要努力找自己。
整整十年,她艰苦跋涉,上下求索。
1960年代,她随张大千在西方游历,在博物馆如饥似渴地饱览中外名作。跟随老师,她认识了许多当时的名画家和收藏家,如赵无极,潘玉良,丁雄泉、方君璧、王季千,一起探讨中国画在世界画坛如何立足和发扬。 


  
她独自游历了欧洲的名山大川,足迹遍布阿尔卑斯山,比利牛斯山,苏格兰山区和英国湖区。之后又回到中国,游览中国的江南塞北。
为了体会西方艺术的精妙,她甚至尝试油画和抽象画,自觉地进行中西结合的实践。她还将英国的巨石阵创作成国画《磐石图》,在戴安娜王妃和查尔斯王子大婚时,当做新婚贺礼赠送给英国王室。
1970年,她飞去美国,在美国西海岸张大千的家中,随侍聆教一整年。张大千给了她很重要的点拨——“拙”与“生”的美学风格选择。
经此点拨,方召麐从人生阅历中汲取长处,将传统的功底,西方的眼界,和人生感悟一起融入作品中。

她在伦敦画室独自居住,创造出全新的方式风格大写意山水作品,被国学大师饶宗颐称为“挟风雨以振雷霆”,震惊画坛。张大千对此非常欣慰,亲笔题写一副对联称赞她的作品境界:二三星斗胸前落,十万峰峦脚底青。






60岁,迎来人生的巅峰

方召麐的人生可谓坎坷。 

第一个十年,她面对父亲的早亡,与母亲一起撑起家庭;
第二个十年,她独在异乡求学,开阔眼界,性格益发坚强;
第三个十年,她在颠沛流离中生下八个孩子,成为一位伟大的母亲,又遇到了丈夫的离去。
十多年的独自寻找,上下求索。
生命的第六个十年,她迎来了人生真正的巅峰,迎来了艺术生命的真正成熟。
伴随着风格的确立,方召麐的画名越来越响,锐不可当。犹如一座沉默多年的火山,她迎来了真正的喷发。

她荣膺香港紫荆奖章,作品被印在地铁票上,香港人人都见过她的梅花图。
池田大作为她写下四百行长诗,称她为“画伯”。
东京富士美术馆为她制作电视片,称她为“中国画的巨匠”。
她的画成为香港上流社会争相收藏的作品。李嘉诚、霍英东、邵逸夫、赌王何鸿鑫、 特首董建华、妹妹董建平、犹太收藏家玛丽庄智博夫妇,英国收藏家许谟士、水竹松石山房(香港大收藏家)都藏有她的作品。
王菲御用词作家林夕不仅收藏方召麐的作品,还临摹她的书法写经,林夕认为方召麐的字“美得不得了”,他说,“齐白石的虾和方召麐的船,都是可以不断重复而别有韵味的。”
她的作品被大英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竞相收藏。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政府出面请她书写香港回归纪念碑,立在黄帝陵内。1998年,方召麐在中国美术馆办展,上下两层500多幅作品,盛况空前。
在画展休息室,著名书法家启功见到了方召麐,方召麐称呼启功为老大哥,启功则向她伸出了大拇指说,你是真正的大丈夫!






“结婚就得买菜做饭 哪有时间画画”

方召麐对自己的艺术视若生命。在90年代的香港拍卖行里,她一张画的价钱能买香港一套房,但她很少卖画,亦从不为了金钱名利而放低自己的艺术标准。她说,艺术家不能太有钱
如今,人们面对她留下来的数万张作品,清点、整理和存档都要耗费巨大的时间精力,难以想象她是如何在一个个凌晨,独自披衣起床,在画案前创作出这些世人赞誉的精品。
方召麐总是面带笑容,乐观开朗。她未曾再婚,有8个孩子的她依然像个女孩一样可爱。

对于物质,方召麐总能保持”得之怡然、失之淡然”。生长于大户人家,也历经生活磨难, 她深谙生活艰辛,也能安享物质之美。她可以手提价值连城的爱马仕铂金包、法国定制的廓形大衣,亦可以穿着保姆从菜市场买的15块港币一件的格子衬衣。
她爱穿旗袍,80岁时做了新旗袍仍然要得意地展示给朋友看。医生让她少吃甜食,但她爱吃巧克力,经常背着子女偷偷吃一小块,再吃一小块。她喜欢做指甲,小费给的最多;她也逛街,不买化妆品,而是买青花瓷瓶和砚台毛笔;她还喜欢京剧,曾经和梅兰芳的前妻,“冬皇”孟小冬学过老生,还能唱青衣。
无论年纪多大,她出门都不让人搀扶,而是以英式礼仪挽着同行男士的手臂。
老佣人尤利跟随她多年。好朋友来家里拜访,她会偷偷让朋友给尤利一百块小费,“这样她会很高兴!”
朋友问她,方先生,这么多年,没有人追您么?
她说,追我的人不要太多啊!但是我不能结婚,我要是结婚了,就得给他们做饭,哪有时间画画!
她真是活的明白自在。



74岁的方召麐


90岁后,方召麐又试图创造新风格,作品由雄浑变为清淡,返璞归真,干净如天堂一般。但她的时间不多了。92岁,方召麐心脏病突发入院治疗,经抢救后苏醒。她认为自己没事儿了,于是让子女们都回家。
过了一会儿,常年服侍她的老佣人尤利问她,您感觉怎么样?
方召麐说:“OK。”说完停止了心跳。

她肯定是笑着去了天堂。






         方召麐作品欣赏


2014年3月15日 星期六

睡眠不足致肥 中三女生180磅

註:本文轉載自経濟曰報

瞓少一陣絕對有所謂。中大研究發現,本港9成被訪中學生睡眠不足,但原來這足以令學童「為食」賀爾蒙上升,過度進食導致肥胖;同時出現專注力不足和暴躁等情緒問題。
有名校中三女生日睡4至6小時,體重失控上升,突破180磅,更驗出肝酵素偏高,肥胖情況敲響警號。
名校中三女生阿華自小五開始,為應付功課和考試睡眠不足,現時每晚只睡4至6小時。身高約162厘米的她,早前體重已突破180磅,比爸爸還要重。
半夜做功課 零食難忍口
阿華的媽媽承認,睡眠不足是女兒致肥原因之一,「半夜讀書咁辛苦,難免會吃東西,前晚做功課做到(凌晨)4點,她忍唔住吃了6塊餅乾和一粒金莎,這肯定會肥。」
她強調,即使捱夜不吃東西,全晚坐着做功課和讀書,一樣會肥。
華媽說,女兒也向她坦言,因睡眠不足很忟憎,「做project對住同學很忟憎,有時專登不應人、不睬人。」
睡眠不足亦影響專注力和記性,「她默寫文言文,夜晚明明背好識晒,但第二天默寫時,她說腦海一片空白,『零雞蛋』都拿過。」
華媽說,女兒參加合唱團,放學練歌回家已是傍晚6至7時,「中學生的功課不同小學,不是半小時做完一樣,一份essay(文章)隨時要寫兩小時,最花時間是project。」
揭肝酵素偏高 超重警號
她說女兒暗瘡問題嚴重,用藥也無效,醫生進行檢查時,無意中發現其肝酵素偏高,是超
重的警號,現已展開節食減肥大計
但華媽坦言,若要睡眠足夠才可減肥,很難做到,「叫她準時睡覺,她反問,是不是要她欠交功課?」
中大於2011年12月至2013年5月期間,訪問14間中學共4,400多名中學生,發現94%受訪學
生在上課日的睡眠時間,沒有達到世界睡眠醫學協會所建議的9小時,約四分之一學生更
少於7小時。
負責研究的中大精神科學系教授榮潤國指出,睡眠不足可影響神經內分泌失調,減慢新陳代謝,同時會令「為食」賀爾蒙上升,向大腦發出肚餓的信息,讓人感到飢餓而出現過度進食,容易導致肥胖,並引發專注力欠佳、暴躁、抑鬱等情緒問題。
亞太區兒科睡眠協會副主席兼中大兒科學系教授李民瞻亦指出,夜睡或睡眠不足都是會影
響工作表現和情緒,提醒港人應盡量調節生活作息,尤其是中、小學生,因他們處於成長
階段,若睡眠不足,學壞了,長大便會難改。
倡延上學時間 學生更精神

中大研究團隊因此建議政府應從健康角度出發,考慮延遲學童上學時間至少半小時。
其中神召會康樂中學應中大邀請,去年12月起推行試驗計劃,將早會及午膳時間各縮短5分鐘及10分鐘,讓同學上課時間可由7時45分延遲至8時。
該校校長郭志雄說,試驗計劃雖只能令每位學生的睡眠時間增加3分鐘,但近7成老師認為學生上堂更精神,但坦言要縮短午膳與早會時間不容易。







2014年3月14日 星期五

越訓越攰

註:本文轉載自楊明霞醫師:醫言窈窕


春天,天空白濛濛一片,總是覺得渾身懶洋洋。即使晚上有充足的睡眠,白天仍精神不振,還會特別易感疲倦及精神渙散,昏昏欲睡,好像越瞓越「攰」,這便是我們所說的「春困」。
香港位處沿海,春季氣候分外潮濕;而且在春天,陽氣升發,但我們還沒有從冬天完全過渡過來,身體不適應,才會感到疲倦、發睏、四肢沉重、腹悶不適、消化和食慾欠佳等濕困症狀。再加上長期缺乏足夠休息和愛吃生冷食物,更易削弱脾胃機能,難以自行將入侵的濕氣排出體外,最後形成惡性循環,令濕困問題不斷惡化。
解決春困 - 1)正確睡眠時間
不少人會趁着假期「補眠」,以為睡十多小時便可克服春困,其實這並沒有效,睡得過多反而會進一步降低神經細胞的興奮性,使人越睡越攰。在中醫的概念中,晚上11時至凌晨3時是肝膽經運行的時間。亦是體內陰氣與陽氣交接時間,不睡覺會耗損體內元氣,透支身體能量,這段時間若未能好好休息,便會錯過修復過程,之後睡再多亦無補於事,所以最重要是睡得對而非睡得多。

上班時要靠喝咖啡硬撑提神,但下班回家後卻又不肯早點睡覺?!

2)戒掉「機不離手」
我們明明知道明天要八點起床,但仍然在網上看新聞、購物等,總之就不肯早點睡覺。結果真正要睡的時候便偏偏難以入睡,引致上班時要靠喝咖啡硬撑提神。睡前接觸電腦、電視和電話會抑制褪黑激素(Melatonin)的分泌,影響睡眠質量,擾亂正常的生理時鐘,因此失眠的人士應盡量避免在睡前一小時使用電子產品。
3)睡前浸足
腳是人體第二個心臟,因此可以睡前浸足,既可消除疲勞,亦能促進氣血循環,有助入睡。做法簡單,把海鹽15克加入溫水裏混和,每天浸約30-40分鐘

睡前浸足,提高睡眠質素



2014年3月13日 星期四

你都做得到幸福要素

註:本文轉載自Cosmopolitan Girl

幸福可以很抽象,也可以很實在,因此一個人能不能夠擁抱幸福,跟其個性有很大關係,而個性又會從一些日常小事中體現出來。如果以下幾件事中,你能做到一半以上,你和幸福不遠了!

1.不太喜歡看電視:美國一項調查發現,最快樂的人看電視的時間比普通人少30%。

2. 愛喝熱飲:手捧一大杯熱飲,能讓人從身體到心裏都覺得溫暖,這種溫暖會令人更陽光、想法更積極。

3. 露齒笑拍照:愛笑的人特別容易吸引和自己一樣快樂的人,生活中自然也會發生更多快樂事。

4. 房裏擺放旅遊紀念品或相片:這些東西能提醒人記住美好時光。

5. 每天有適量運動:丹麥研究人員發現,喜歡慢跑等運動的人,壓力水平比久坐者少70%,在生活中也很少抱怨。

6. 性生活很和諧:身體的親密接觸能使人產生幸福感。

7. 和快樂的人住得近:如果一個快樂的人的住處和你距離800米之內,會增加你42%的快樂感。

2014年3月12日 星期三

喚醒你的慈悲


註:本文轉載自Cosmopolitan 夢妮坦文

每天在網絡世界與面書所閱讀到的,八成都是投訴與批判,多謝大家的分享,但負能量讓人不勝負荷。
直覺塔羅老師分享過一條短片,讓人非常有共鳴。內容是愛因斯坦在小時候的課堂上,老師描述神創造一切,所以邪惡與黑暗都同時是神所創造的,作出過以物理定論的反證,小小的愛因斯坦道出,人感到寒冷,但寒冷並不存在。跟據物理定律,寒冷是因為熱量不足,你才感到寒冷,一如黑暗,黑暗是因為那裏欠缺光,所以你眼前所見的是一片漆黑,而至於邪惡,只不過一種因為不夠愛而產生的狀態。
我們可以去研究並學習給予自己與別人溫暖、光明與愛,而不是認同冰冷、黑暗與邪念。把集中力放在正面的狀態上持續祈求與創造,我們的世界可以不一樣,人人都可以是對方的天使。
或許你聽過以下這個故事:一位男士,母親重病,他沒有錢去支付昂貴的手術費,時間不等人,他正處於極度慌張、無助與悲傷中,卻在第二天,奇蹟地發現所有費用已有人付過了,而母親的手術得以進行延命,而他看到那張收據上面寫著,「你在十幾年前付款了,那是一個麵包與一盒奶。」為其母付款的是做手術的醫生。醫生在小時候一次因為家中太貧窮,走去偷了一瓶奶與一個麵包,當時那位先生卻信任小孩並不是一個壞人,他只是時勢所迫才做出這樣的行為,更把奶與麵包送予小孩。那個小孩,就是眼前的醫生了。
人很容易會為事情下定論,但是一行禪師有一句任何人都懂的說話,就是 :“Are You Sure” 「你肯定嗎?」你肯定前面踏了你一腳的人是刻意的嗎?你肯定他是一個沒禮貌的人嗎?你肯定上司是不近人情的嗎?你肯定父母的行為等於不夠愛你嗎?兄弟這樣是因為不理你的感受嗎?這張金句,我把它貼了在門口,進出都在提醒自己,不要妄下判斷,很多事情,都未必如我們表面所看到的。
仍然選擇相信,人的心是美好的,任何一位,你的慈悲心也可以改善別人的生命。
Facebook fan page: www.facebook.com/Dreamonita

2014年3月9日 星期日

年輕上班族感冒難清「三高」警號

註:本文轉載自蘋果曰報

傷風感冒後咳嗽「唔斷尾」,加上睡眠欠佳、頭痛、頭暈等症狀,很多人認為是感冒未清,但小心是受到包括血壓高、血脂高及血糖高的三高症影響。中醫師指出,不少人忽略三高症的病徵,到求診檢查才發現健康出現問題。上班族受到飲食失調、生活作息不定時及壓力大等影響,近年三高症求診者不乏40歲出頭,有年輕化趨勢。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屈珮珠指出,中醫是按症狀對三高症分類,其中高血壓屬眩暈及頭痛範疇,高血脂屬「痰濁」及「血濁」,糖尿病則屬於「消渴病」。成因包括先天因素的稟賦不足,例如心血管較弱。至於後天因素則可分三大類,包括情志失調,即壓力大及情緒容易波動;飲食失調,嗜吃生冷、酸、辛辣、煎炸等刺激食物,或又煙又酒;勞逸失度,即少運動及睡眠不足等。當受到這些因素影響至臟腑功能紊亂,身體的氣血運轉失調,便會因代謝紊亂引致三高症。


月經持續或有高血壓

三高症無明顯病徵,不常驗身的人隨時忽略。屈珮珠表示,患者多因感冒、頭痛、失眠,甚至是婦科病求診,檢查才發現有「三高」。曾有一名吸煙多年、約40歲中年男士求診,患上傷風感冒後,咳嗽持續一個多月也不斷尾,服食止咳藥也未見好轉,晚上睡得差,又頭暈、頭痛,檢查時發現血壓超標,上壓為154mmHg(毫米水銀柱)、下壓102mmHg(理想上壓應保持在120以下,下壓則在80以下)。患者說早於一年前已獲醫生告知有高血壓,但未有服藥或改善生活與飲食習慣,沒想過今次症狀與高血壓有關。

另有一名41歲中年女病人因月經持續20天求診,患者屬家族性高血壓,30多歲已開始服食降血壓藥,檢查發現血壓控制不理想,令月經也受影響。女病人服食一些平肝中藥,改善血壓控制後,月經回復正常。她指出,以往三高症的患者多60歲或以上,近年求診者有年輕化趨勢,不時有40歲出頭的患者求診,檢查發現有三高的問題。
註冊中醫師謝冠鴻指出,三高症出現與濕、痰、瘀及熱關係密切,肥胖、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吸煙與飲酒者、缺乏運動或長者等均是高危族。他建議要注意生活規律,飲食要以清淡為主,多飲水更有助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每日應飲六至八杯水。他表示,港人普遍遲睡,也會增加患上三高症的風險,建議最好於晚上11時入睡,因11時至凌晨1時是膽休息時間,凌晨1至3時則是肝休息,若這段時間仍持續活動,會影響肝及膽的解毒功能,對健康無益處。

改善高血糖食療
洋參雞湯
材料:雞半隻、西洋參片15克、枸杞子15克、鹽少許
製法:將材料洗乾淨後,將雞汆水再放在鍋中加水用猛火煮沸,用文火煮約30分鐘,然後將西洋參片及枸杞子與雞湯同煮約10分鐘,調味即可
功效:補氣養陰、清火生津,適合三高長期病患而體虛者

淮杞湯
材料:枸杞子15克、北沙參15克、玉竹15克、淮山30克、瘦肉半斤
製法:把材料洗乾淨後,將瘦肉汆水再與其他藥材放入鍋中,加水用猛火煮沸,用文火煮約60分鐘,調味即可
功效:養肝滋腎、潤肺養陰,適合糖尿病且容易口乾及煩躁人士

註:為二人份量
資料來源:註冊中醫師屈珮珠及謝冠鴻

2014年3月8日 星期六

情緒維穩大忌 嗜甜反易憂鬱

註:本文轉載自星島曰報


甜品、朱古力、糖果等甜食,食後令人心情愉快,一直被視為「快樂能源」、感壓良方。不過嗜甜一族要注意了,有研究新發現,經常進食甜點人士,患抑鬱症的風險較常吃蔬果肉類人士高兩倍。營養師和精神科醫生指出,絕對不能依靠甜點來舒緩情緒壓力,均衡和定時的飲食習慣,才是穩定情緒的上策。文:Kk 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引致血糖上落大
  一般人認為吃甜食、炸物有助舒壓,但東芬蘭大學公共衞生與臨牀營養學院對兩千三百多位,年齡介乎四十二歲至六十五歲的男性,進行了歷時十四年的飲食記錄研究。結果發現,經常食甜點零食、含糖飲料的男性,較常吃高纖食物的人,罹患抑鬱症的風險高出近兩倍。
  朱古力等甜食,不是會令人開心嗎?為何反而會增加患上抑鬱症的風險?註冊營養師潘仕寶(Sally﹐右上圖)解釋說:「朱古力、糖果等甜食,由於糖分高,身體吸收後,血糖指數會急速上升,體內影響情緒的葡萄糖充足,因而會有開心的感覺。但血糖升得快亦跌得快,當血糖跌至最低,負面情緒、精神難集中等問題便會再次出現。」Sally表示,絕對不贊同依靠甜食來舒壓,不但容易致肥,更會令情緒大起大落,處於不穩定狀態。
  精神科醫生丁錫全(上圖)對此亦感認同。「朱古力含有一種色胺酸(Tryptophan),它的確有助身體製造影響情緒的血清素,但其分量是否足以令人食後有開心感覺卻成疑,而且朱古力成分主要是糖分,高糖食物需要消耗身體更多維他命來幫助消化,反而影響健康。」丁醫生解釋,若果大腦的血清素不足,會影響情緒,抑鬱症患者的血清素一般較低,部分患者因而需要處方抗抑鬱藥來提升大腦內血清素。
  孩子偏食易焦慮
  丁醫生認為飲食習慣與情緒健康有着間接關係。「要維持精神健康,必須保持均衡飲食、維持血糖於健康水平,以及定時進食三餐。」他解釋說:「偏好甜食,有機會忽略攝取其他營養素,例如維他命、礦物質和蛋白質,因而令大腦內的血清素製造不足,增加情緒不穩機會。」他又指出,若果小朋友有偏食問題,其患上焦慮症的機會亦會增加。
  多吃低升糖食物
  營養師Sally指,雖然未有確實研究證實甜食與患上抑鬱症有直接關係,但亦可從另一角度解釋飲食習慣與情緒健康的關係。「葡萄糖對於大腦保持集中力和精神十分重要,因此我們必須為身體保持穩定的葡萄糖供應量,不要令血糖指數大上大落。」要維持平穩的情緒,她建議多吃低升糖指數的食物,例如生果、蔬菜和多穀類食物,好像紅米、糙米、全麥麵包等,其升糖指數較白米為低。
  健怡飲食抗抑鬱
  文中提及血清素對穩定情緒有重大作用,那怎樣才可從飲食中幫助大腦製造足夠血清素?營養師Sally表示,蛋白質中的色胺酸(Tryptophan)有助大腦製造血清素,因此充足的蛋白質對情緒健康十分重要,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有燕麥、豆類、魚類、火雞、奶類、乳酪等。
  其他重要營養素
  營養素 重要性 食物來源
  奧米加三 有研究指出,經常進食魚類的人,抑鬱指數較低,因當中的奧米加三有助大腦製造血清素及穩定情緒。 魚類
  鐵質 攝取不足會易累、身體感到疲弱。 紅肉、雞肉、菠菜、豆類、乾果、蛋黃。
  維他命B雜 若攝取不足,令人易有疲累感,產生抑鬱的感覺。 五穀類食物、肉類、魚類和奶品類。
  葉酸 缺乏葉酸,會增加不開心的機會,特別是年長人士。 深綠色蔬菜、橙、豆類。
  硒 若攝取不足,有機會增加抑鬱感覺和負面情緒。 果仁、肉類、魚類。
  餐單建議
  Day 1 Day 2
  早餐 吞拿魚全麥三文治
  高鈣低糖豆漿 鮮奶麥皮
  水果
  午餐 菜肉水餃米綫
  焯菜 三文魚菠菜意粉
  下午茶 水果 低脂乳酪
  晚餐 勝瓜炒肉片
  羅宋湯
  十穀米飯 金針雲耳蒸雞
  焯菜
  十穀米飯
  飯後 水果 水果
  ■紅米、糙米、全麥麵包等食物的升糖指數較白米為低。
  高危因素
  •先天因素影響較多,若家人患有情緒病,應多加注意個人情緒。
  •女性抑鬱患者較男性多。
  •曾經受創傷,例如童年有不愉快經歷。
  •發生重大事件,例如親人過世、升職、搬屋、考試等。
  •其他心理因素,性格較悲觀、不喜歡社交、不喜歡與人分享、完美主義者,患抑鬱症機會較高。

2014年3月7日 星期五

冰毒的禍害 - 抑鬱與焦慮



圖片:Getty Images

冰毒對人類的禍害已持續多達百多年之久,早在1893年起人類開始懂得製造冰毒,初期主要在軍隊和兵工廠工人廣泛使用,當時誤以為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體能,而忽略了冰毒的害處,二次大戰後流入民間,造成當時一股服食冰毒的潮流。冰毒害人不淺,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造成嚴重禍害,冰毒可對身體各器官產生嚴重破壞,例如高血壓,心動加速,擴張型心肌病,心律失常,心肌梗塞,主動脈夾層撕裂等心血管後遣症,甚至死亡。另外,冰毒破壞腦部紋狀體多巴胺系統,可引致柏金遜症狀,冰毒亦可破壞腦部海馬體、紋狀體和額葉的血清素系統,引致抑鬱、焦慮和衝動行為。

何小姐(化名)與男朋友近年感情出現問題,兩人經常吵架。數月前何小姐發現男朋友另結新歡,在朋輩影響下,她開始服食冰毒來麻醉自己,服食冰毒能產生短暫興奮效果,令人感到精力充沛,但冰毒效力過後,便會令人產生抑鬱、焦慮、暴躁、疲倦和不安的感覺,何小姐誤以為服食冰毒可用來麻醉自己,但事實上冰毒只會令她更悲傷和憂鬱。

結果不久何小姐出現明顯和持續的抑鬱症狀,包括情緒低落、對事物失去興趣、日間時常感到疲累、失去活力、食慾明顯減少、失眠、反應遲緩、過分自責和難於集中精神等。經過家人勸喻,何小姐開始藥物和心理治療,消除抑鬱症狀,她同時戒除毒癮,生活逐漸重回正軌。

過往外國研究顯示,吸冰毒者終生抑鬱症發病率可高達四成,吸冰毒者比一般人較大機會出現抑鬱和焦慮,抑鬱症狀會隨著治療過程而舒緩,同時戒除毒癮會有更佳效果。吸冰毒者的抑鬱症狀越嚴重,越不配合治療和康復計劃,因此醫生在評估和治療初期,會及早辨別出抑鬱症狀並對症下藥,盡早把負面情緒擊退,增加病患者在各項治療計劃的合作程度。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
精神科專科董富賢醫生

2014年3月6日 星期四

運動飲食,「腎」防陷阱

 註:本文轉載自Yahoo 新聞

        腎臟負責分泌尿液,幫助排泄廢物和毒素,是人體排毒的重要器官。可是,都市人在日常生活中,常不自覺地損害腎功能。本地專科醫生指,常見傷腎陷阱不少,包括少喝水、飲食過鹹、突運動過量、濫服維他命補充劑等。趁周日(3月9日)乃世界腎臟日,齊來關注腎臟健康。

  腎臟功能一般隨年齡增加而慢慢衰退,再加上日常生活中不少習以為常的壞習慣,均屬損害腎功能因素。以早前舉行的馬拉松比賽為例,部分參賽者為爭取足夠練習,逼於短時間內頻密操練,結果不但令肌肉過勞,更有機會誘發腎病。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姚志謙解釋,突然過度運動,確有機會令肌肉勞損,繼而影響腎功能。「若肌肉受損,肌肉細胞會分解出一種血清肌紅素(Myoglobin),它會透過血液流進腎臟,阻塞腎小管,有機會引致急性腎衰竭。」因此,他提醒大家切忌突然進行劇烈運動,應按身體狀況調節,循序漸進。

   做運動除了有機會因肌肉勞損而影響腎功能,未能及時為身體補充水分,也可損害腎功能。「進行劇烈運動,例如跑馬拉松,若果未有及時補充足夠水分,流進腎臟的血液會因而減少,繼而令腎功能轉差。」姚醫生說,水分對維持腎功能正常十分重要,「每人每日應飲用一點五公升至兩公升水分,以助血液暢通和維持養分供給腎臟,讓其正常排尿,清除毒素。」

  另一方面,過量鹽分乃腎臟大敵。「太鹹的飲食習慣,令身體吸收過量鹽分,腎臟便要『加班』將其排出,變相加重負荷,令腎臟過勞,長遠有損腎功能。」此外,高血壓、糖尿病和患有血糖問題人士,都是腎病的高危患者,他們更需要注意飲食健康,必須奉行少鹽少糖的飲食習慣。

2014年3月5日 星期三

花開,不爲誰!

註:本文轉載自Cosmopolitan 夢妮妲文

若你本身踏單車的技巧很高,你可以邊踏邊做,但當然是人車合一的情況下,才可以讓專注力完全放在樹木上。

朋友問起靜心冥想,他們都說不易為,開始了一會,卻失落於周公急call或身體的痛楚。坐不定或一坐便入睡的朋友們,還有一個方法,你們可以去試試的,而且非常簡單,就是與大自然融合的一個簡單靜心冥想。剛剛與朋友由沙田踏單車到大尾督,我一邊在單車旅途中一邊做,非常震撼。身心連結合一,只需要幾分鐘,在大自然環境中,只是寧靜的望著美麗的樹木,什麼都不要想,純粹感受。

花不為開而開,花就是會盛開,不是因為他們住在沒人走過的山嶺角落,而不敝開美麗的花瓣、結出豐盛的果實。你也要這樣做人呢,生命就是自然的展現,如晨光般優美,如樹木般堅壯,如花朵般美麗嬌豔,如小狗般頑皮可愛。我們是大自然的一部份,我們是宇宙的完美創造,我們與樹木、花朵、海洋、太陽、風和雨一樣的被需要,如同花草樹木,我們沒有誰比誰更被渴望、被需要,更為重要,因為我們全體都一樣重要。

把念頭放空,只是讓自己繼續望著花朵或樹木、河川,最初可能有點像發呆,或心念由一個跳動至另一個,沒完沒了的,短短一分鐘仿如一小時般漫長。不要緊,繼續在「醒」來那刻回到大自然那裏,看到對著你在微笑的小白花,那春天長出來的草綠色幼細的嫩芽,湖水浪花重複的打在石頭上,又或是風兒向你招手的聲音。在那一刻,感覺你就是大自然的一部份,你也是在這個畫面裏的其中一個部份,一塊大砌圖上的其中一塊,缺一不可。

繼續讓身心都一同停留在那兒感受,直到自己進入了像是忘我的境界,感覺良好便完成。這麼的幾分鐘,我感到前所未有的refreshing,和平與愛,自然而然可以做回自己的感覺,重新被注入每個細胞內。

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

人生無常,無常人生


註:轉載自羅健熙文,Yahoo 香港

隨著年紀增長,看多了人生百態,看多了生離死別。結婚的結婚,離婚的離婚;生的,死的,疾病,健康,可真是無常過無常。

十歲那年,94世界盃期間,爺爺過身了。少年不識愁滋味,在爺爺的靈堂上,我邊摺元寶邊唱「從前我愛西德隊,魄力冇問題」,被人罵到狗血淋頭;喪禮後回家,最關心的是荷蘭對愛爾蘭那場十六強比賽。

長大一點,生活習慣健康到不得了的舅父,在壯年突然患上肝病離世。留院期間家人已哭得死去活來,這次我長大了,也是我懂事後第一次近距離接觸亡,在醫院裏都和家人一樣哭得停不下來。

去年,有兩個不同圈子的朋友分別輕生。可能是同輩人呢?雖說和他們感情不算特別深厚,但消息傳來還是極度震憾。

這是成長,是人生逃不了的階段吧?

在社區工作,也讓我多看到這些場面。

有個街坊明明早兩小時才在辦事處跟我討論之後兩月要搞甚麼活動,突然卻被發現坐在公園仔睡著昏倒,猝死了。

又有個朋友,年紀輕輕卻患上癌症,用最堅強的意志與病魔糾纏搏鬥了一段長時間,來回地獄又折返人間。身體虛弱,但總算穩定過來。

最近替選區的長者填寫長生津的資產申報表格,聽到不少老夫老妻都說和配偶已像分開住般,完全沒有交流。

有時候,我會羨慕十歲那個無憂無慮地在喪禮唱世界盃主題曲的自己——。但人生,逃不過成長,也逃不過經歷無常。「人生無常」,無常才是人生。但在說這話時,我們有多少次是認真去想自己的人生?我們太多時候,悲嘆完便又繼續營營役役,一切如常了。人生無常對我們有甚麼影響,我們想過怎樣的人生?這些才是最重要、最值得花時間去思考的問題吧!

面對無常,人人都有不同的方式。至於我,很多時候,都會盡力回歸自己的情感、找到那觸動自己的little something、記住那刻的感覺,讓那些無常內化成我的成長經驗,讓我更有力量去面對和掌握暫時仍能由自己掌握的鮮活人生。